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俗语

民间俗语

民间俗语

民间俗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黎族;劳动歌谣;语言民俗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黎族没有文字,口耳相传的民间歌谣是其文学样式之一,是黎族民众反映自己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文艺形式。劳动是歌谣产生的源泉,在漫长的劳动生活过程中,勤劳朴实的海南黎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劳动歌谣,其丰富的内容、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黎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信仰,传达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信息。透过这些歌谣语言,我们可以领略黎族人民别具风格的劳动习俗。

一、粗放歌谣唱出生产习俗

历史上的黎族人民多聚居在五指山区,直到1949年前,其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砍山、烧山、种山栏是其主要的劳动方式,因此产生了许多古朴粗犷的砍山歌谣。

“找地上高岭,/岭上有黄猄。/小山不用砍,/砍近旧山栏。/”[1]P61这是节选自黎族哈方言传唱的一曲《砍山歌》。早期海南黎族的农业生产以种植山栏稻(旱稻)为主,多采用游耕的方式进行,“砍山”是他们开辟新农田的传统方式。每至冬末春初,家家户户都要派一位有生产经验的男子到深山老林中选定地段,并打上“草标”以示此地有主。“岭上有黄猄”意即开荒打猎两不误,“砍近旧山栏”,即选择先前他人种山栏地段附近的土地一定不会有错。

“山呀,树呀!/我样样出刀砍,/砍得轰隆隆,/砍完一片山。/烧尽播下种,/再来管一管,/搭棚守山猪,/熟了快来捻。/” [1]P520此出自润方言歌谣《砍完一片山》刀耕火种的年代,每年二三月间,黎族一家老小带足口粮到选定地点安营扎寨,用钩刀将灌木、荆棘砍倒,然后用火将晒干的树枝、杂草、灌木等烧尽,除去断枝残烬。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用削尖的木质硬棒(俗称“种园棍”)戳地成穴(俗称“点园”),往穴中下山栏稻种。以后不再施肥,也不翻土,只铲除一两次草,收成好坏全在天。收割之后即行丢弃,第二年下种之前再另寻土地,故须“年年上山砍”。杞方言谚语有云:“牛不轮养,地要轮种;衣要勤换,田要轮作”, [1]P248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砍块小山园近村,/砍块大山园近家,/等村里人杀猪,/让我有机会帮忙。/“[1]P518此亦出自润方言《我砍山近村》。择地耕种是游耕农业的特色,种山栏、忙家事两不相误也是择地要考虑的因素。“搭棚守山猪”,山栏稻成熟期间,需要有人守护山栏园,白天要赶鸟,晚上要防黄猄、山猪。杞方言《今年砍山没处砍》中也有“砍山近难赶鸡,/砍山远难除草”的唱词,说明当年地广人稀、林莽蔽野、人畜争食的生活环境。“三月去砍山,/四月用火烧,/五月手点种,/六月勤除草,/七月把土松,/八月需赶鸟,/九月手捻稻,/十月架晒谷。/” [1]P791这则美孚方言生产歌谣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黎族人民选地、砍伐、焚园、点种、管理、收获等种植山栏的劳动过程,反映了游耕农业严守农时、择时耕种的生产习俗。

1949年之前,海南五指山区野生动物很多,主要有野猪(山猪)、鹿、麂、黄猄、蛇、鼠类、鸟类等。因此,狩猎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是当地黎族“肉食的主要来源”。 狩猎对于黎族男子来说是崇高而神圣的工作,从孩提时代起他就必须好好地学习、掌握这项代表男性的技能。代代传承的狩猎活动催生了丰富的黎族猎歌,这些歌谣反映了黎族原始狩猎活动的一些习俗。

“日头落山后, 人到山上;身上挂弓箭,手里拿粉抢。” [1]P59 这首哈方言《夜猎歌》中,“日头落山后”是“巡山”的好时光,黎族猎人根据野兽活动的规律,选择早晨六时至八时许、下午五时至八时许去巡山,这个时间段是山猪、黄猄、鹿等野兽出山寻找食物的时候。“弓箭”、“粉枪”是黎族男子打猎用的主要工具,此外还有尖刀、绳网、长矛、铁钩、竹签等。“左手牵着小猎犬,右手反背弓和箭。”[1]P681这则赛方言《打猎歌》 反映了猎犬也是狩猎活动的主要协助者。

“山猪过田嘴尖尖,/只一过田肉上砧。/力力行山碰下运,/只食肚肠汤都甜。/” [1]681此赛方言《猎歌》中“山猪”指的是生长在五指山一带的一种未经改良的猪种,这种猪嘴尖牙利,喜欢用嘴拱土觅食,甚至走路时也是嘴不离土,黎族人戏称其为“五脚猪”。又因这种猪形体较小,因而又得名“老鼠猪”。五脚猪皮厚油少,肉质结实,鲜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腻,是当地著名的美食,故而有“只食肚肠汤都甜”的赞叹,五脚猪也因此成为当地人热衷猎捕的对象。“力力行山”意即勤勉巡山,反映了狩猎对于维持生计的重要性。

二、浓情歌谣传达民间礼俗

“人人无养山猪,山猪归属人人。” [1]P465这句杞方言民谚揭示了黎族传统社会中原始公有制的遗风。哈方言的《打山歌》有对这一风俗的生动描述:“呜——喂!/昨夜去巡山,/昨夜去打山,/打着头山猪,/打着只坡鹿,/山上的山猪,/岭上的坡鹿,/黎人不养它,/汉人不养它,/地上来养它,/风吹来养它,/雨下来养它,/山岭来养它,/树叶来养它,/草籽来养它,/溪水来养它,/它是人人的,人人都有它。/” [1]P60 这支猎歌不仅叙述了传统的狩猎场面,而且道出了猎物乃大自然所赐、“它是人人的,人人都有它”的分配礼制。

“郎呀郎,/你们上山打山猪,/抬回来给我们吃,/山猪肉煮粥甜又香,/见者都有份,/大家一起尝。/” [1]P787这首美孚方言《狩猎歌》表明,在猎物的分配上,“见者都有份”是通行的规则。但不同地区、不同支系间稍有差异,如乐东哈方言的黎族,由猎手单独猎取的猎物,除了小猎物全部归个人所有外,大猎物宰后见者有份。集体围猎获得的猎物,不管有多少,均集中在一起烧宰干净,分给每个猎中者,参加围猎的狗也每只各有一份。保亭赛方言的黎族,自己所获猎物如有第二者碰见,第二者得前腿或颈项;如猎人请人宰杀,则宰猎物的人分得前腿;集体追猎,打中猎物的人得到兽头、后腿、内脏,余下的由放狗的人分,狗群的头狗也可以得到一份兽肉。这时无论探亲或路过村寨的人也能分得一份。

1949年前的黎族地区有换工、请工、雇工等帮工礼俗,这种劳动互助形式一方面解决农忙时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能确保抓住农时。这在黎族歌谣中也有所体现:“九月来到巡田坡,/哥室家穷站着看,/人家田园禾青绿,/哥替人室守鱼塘。/” [1]P58这首哈方言《种田苦》歌中唱的是雇工的无奈。相对于换工、请工的对等劳力交换形式,雇工属于偿还债务式帮工。打长工者,多为因家庭穷困向别人借了谷、钱或牛等无力偿还而去帮工,还清债务便可回家,有的三年后可以得到一头牛。打短工者,多因为家中土地少,空闲时便给那些土地多而又忙不过来的人家做工以换取酬劳。待遇较好,每人每天除吃饭外,完工后可得一升米,吃饭时可带小孩去吃,甚至还可以把饭食带回家。

“踩田姑娘来,/踩田歌声扬,/牛啊哩!/踩田沙别踩,/踩成堆成块。/” [1]244这首美孚方言《牛踩田》表明,“牛踩田”是黎族人民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种耕作方式。在山区的不少地方由于地势和泉水的作用,山脚下出现很多“深脚田”和“泥肉田”,给耕作带来很大不便。这些田不能用犁耙耕耘,黎族农民便用牛群踩田代替犁地,即牵着牛在田中来回践踏,直至泥土松烂。农田较多的人家有时需要多头牛来踩田,于是就有了“租牛”的礼俗:凡需租用他人耕牛者,须先备上猪肉、鸡、酒等物给牛主送礼,然后议定租期和租金。租用期间牛产了小牛,归牛主所有。老牛死了双方分食。租户将牛失落,须一头还一头,也可分期交给牛主银元,直至赔完牛值。

三、质朴歌谣咏唱劳动信仰

在农事和狩猎方面,黎族的祭祀活动比较多。由于黎族民众普遍存在着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观念,因此在生产上有很多禁忌,这可从一些劳动歌谣的唱段中一见端倪。

“砍山要问山,/开工要问日,/夜梦地好坏,/好山得谷吃。/” [1]P782美孚方言《问山歌》反映了解放前黎族农民砍山、下种都要择吉日。黎族的一个月为三十天,每一天均以十二个动物生肖分别命名,其顺序为:鼠日、牛日、虎日、兔日、龙日、蛇日、马日、羊日、猴日、鸡日、狗日、猪日,十二天为一个周期。砍山要选择龙日、马日、兔日、蛇日等吉日进行。虫日、猴日、火日不能下种,其认为虫日下种多虫害,猴日下种多兽害,火日下种易发稻瘟病,吉日下种得丰收。下种那日,人穿新衣,门口挂青(树叶),祈求好收成。

“求雨下到山马坡,/下到西方郎才岭,/再转到排朋岭,/人人都高兴。/” [1]P827美孚方言《求雨歌》表明:黎族有崇拜雷公的观念,认为雨水是雷公给的,雨水丰沛庄稼就长得好,倘若得罪了雷公,雷公拉尿会使山栏稻长虫,雷公不下雨,作物就会干旱死去。所以每逢天旱,他们就敲起铸有青蛙图腾的大锣,杀牛宰猪祭雷公求雨。

“阿哥快快去耙田,/耙好把秧插,/轻脚快手插完田,/插迟明年 吃乜。/” [1]P788美孚方言《插秧歌》 则讲述的是解放前,每造稻子开插的第一天,田主门口要挂青,主妇穿上新衣服,先下田插100株稻秧,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以示“稻魂”有主,然后众男女才下田插秧。这一天,田主夫妻不得在床上休息,认为躺在床上休息会使插秧变慢;遇见外人不得讲话,认为同外人说话会走漏运气,导致禾苗生长不好。

“难以爬上的大榕树啊,/难以看透横梁似的枝,/难以攀得到树尾去,/且在这大树下,/另砍一棵小小的。/” [1]P452黎族传统观念认为,村寨中的大榕树是神树,不能随便用刀砍伐,也不准攀登、折枝,更不能用以拴牛。神树下设有“鬼台”,用于祭祀神树,不能乱摸或移动,否则会触犯树神招致灾祸。

黎族民间歌谣民俗事象之独特、文化信息之丰富,由劳动歌谣可见一斑。它以洗练的语言将黎族人民的文化习俗记录下来,成为反映生产习俗、弘扬民间礼俗、传递民间信仰的重要手段。透过劳动歌谣这个小小的窗口,我们可以感受到久远的黎族民情、民风,领略民间语言的民俗文化内涵,认识语言民俗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

参考文献

[1]符桂花.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M].海南出版社,2008.

[2]邢植朝,詹贤武.中国民俗大系 海南民俗[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民间俗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白鹿原》;关中民俗;跨文化交际;分类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1N17)。

电影《白鹿原》的电影海报上的翻译一直用的是White Deer Plain。由于对白鹿原的熟悉,再加上对实小说《白鹿原》的喜爱,一些学者提出:“将《白鹿原》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其中以plain(平原)一词对应‘原’,这样的翻译是不够准确的。简单说就是由于译者用词不当,把原著中的白鹿原的‘原’变成了‘平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白鹿原》是关中民俗文化的结晶,小说通过对白鹿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祖求雨、驱鬼祛邪等民俗的描写,反映了关中人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心态、礼仪、信仰所折射出的该地区独具特色并且积淀深厚的关中民俗文化。翻译是理解另一个文化和本地文化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桥梁,但是英语和汉语归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着各自独有的特征,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它们,就会在两种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产生阻碍。而多数译者认为翻译的过程中最大的难处是文化差异,能体现这个难点的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如果这类英译能得到恰当的处理,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民族间乃至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又可以保持各自独有的文化个性。

本文以《白鹿原》中关中民俗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关中民俗文化的深入理解,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列出英译问题所在并按类分别予以深入分析。

一、关中民俗文化及英译现状

民俗,通俗点说,指的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长期世代延续而形成的习俗惯制、信仰、礼仪等民间大众文化传承现象的总称,是经过人民群体以及社会大众约定俗成,并使之流行、得到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1]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延续传承的中下层文化,是民间的“日用而不知”“集体无意识”文化,和上层文化相比较,它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特点。民俗是民间民众的大众文化,英语中的“民俗”一词,这里“民”指民间,“俗”意为大众。民俗这个词是由撒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两个单词合并而成的,意思指的是“民众的知识”或者“民众的智慧”。民俗也是一种口语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书面文化,另一种是口语文化,民俗是口语文化。这就说明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主要是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家理查德・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指的是关中地区人们创造的中下层文化,也叫做关中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展现着关中历史,是历史在现实的沉淀及延伸,所以它既是现在的,又是历史的。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北到黄土高原,南抵秦岭,西到宝鸡,东到潼关,是东西延伸的矩形。东、西方向分别与山西、甘肃、河南等省份交界,南、北方向与陕南山地以及陕北的黄上高原相邻,是陕西经济文化的顶梁柱。“秦中自古帝王州”,号称天子脚下的关中从古就有许多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

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这里的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关中成为我国最早走进农业文明的地方之一。由此为当地的关中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证,使他们得到温饱。农耕就成了关中地区的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三千年从未改变。“男耕女织,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方式就从那时起一直流传至今。

与此同时关中地区又是在历史上一个争夺较为激烈的焦点,伴随着一次次不同程度的战乱,民族大变迁以及大融合。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迁徙和许多河南灾民、回民的定居,都对关中纯正的民俗文化和方言起到了融合作用,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关中地区传统民俗为主体,以多样特色的地方风情为格局。

任何地方的民俗都可以归为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历史根源性。[2]尤其在人类生产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可以说民俗在最大限度上要依赖自然环境,也可以说民俗是人们为了适应地理环境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物质民俗中包括的居住,饮食,服饰习俗等,他们最易辨别,也最容易反映出民俗与环境的关系。关中民俗亦如此,它是该地域人民在和自然环境的对抗斗争中取得的经验中传承下来的,也反映出这里的自然与人文关系。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可以制约某一个领域人们的思考方式。通过研究关中民俗,可以深入了解该区域文化,了解自然区和文化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

陕西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自从有对外交流之初就从未间断,但大多都是处在非系统的零散的研究,尚未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是部分的,即各景点、民俗传承单位自主进行的翻译,其结果和效果各异,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对外交流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二、关中民俗文化的英译分类

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必须要掌握住一个大方向,使得在英译的过程中保证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的并重。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表达出语义,而且要体现出地域的民族色彩或者地域色彩,以确保民俗文化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并达到不同文化之间有效交流的目的。关中民俗文化英译中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归类的办法,将所有的难点重点分门别类,然后根据“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的原则,通过不同的途径翻译,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以促进关中民俗文化走出去。

(一)图像传译

很多关中民俗,在目的语的文化中,很难找到类似的标的物,而且该类民俗文化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目的语的读者又对该民俗不甚了解,因此采用图片的形式去展现关中民俗的特点,用附之于一定的文字来达到解释说明的意图,这种就比较直观、简洁,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锅盔”(guokwei),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类似于西方的面包,整体呈圆形,浅锅小火烘烤而成。“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二)模仿法

模仿法(音译法),指的是用目的语模仿源语所传递的信息并附加于一些阐述说明的文字,简单点说,用目的语复制或移植源语的信息,这种方法也叫做直译。模仿法运用了人的通感,尤其是形象的通感来传递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要求译者在英译的过程中应该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比如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差别,要求译者对原文本中的单词保留源语发音,并作出一些解释或者补充,达到可以再现源语的文化色彩。比如:饺子jiaozi;豆腐脑Doufu Nao;秧歌yangko;社火shehuo等音译词。

作为文化交流的译者应意识到,随着文化交流频率越来越高,英语逐渐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包容接纳的发展趋势,这就鼓励英译者在对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可以更加自信地采用音译法。[4]

(三)意译法

意译法或者称作替代法,指“易词而译”。替代法的可行性主要根据是审美有效性和文化适应性相近,最终取决于语境。《白鹿原》中提到的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小孩儿都会有小名。把“小名”翻译成“pet name”就脱离了原语境,这只是在表层结构上实现了文字的转换,却没能实现目标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信息对等传递。熟悉源语文化的人看到“小名”这个词自然会理解其深层结构,它是一种“贱名文化”,常选用一些贱、俗、土、丑的字眼,人们认为小名起得越卑贱,越容易养活,也直言不讳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所以只有理解了这一深层结构,译为“childhood name”,才是对原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翻译。电影《白鹿原》用Bailu Yuan的汉语拼音是不可取的,那会让人读成一个简单的中国人的人名。如只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或Plain of White Deer,则又少了故事中“白”和“鹿”家的含义。因此,可以采取意译法翻成成“Two Families in Fifty Years”。

(四)阐释法

用翻译、疏解的方法解答源语文化的信息,也可以称为加注补义法。阐述法是一种很有必要的翻译手段,也是一种跨文化翻译的补偿手法,在民俗文化内涵的翻译中用得非常多。加注补义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加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长可以短,可以在文内括号注、脚注、题注以及边注等,除了上面说到的直接表达原文包含的信息外,也可以包括与原文内容相关而并非原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部分。众所周知,小说《白鹿原》出版至今近20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也有14年,但至今还没有英文本《白鹿原》面世。如果在英译时能采用阐释法,用脚注的形式介绍有关关中民俗的重要观念和风俗习惯,会帮助不熟悉这方面知识的外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相信这方面的空白不久会被填补。

(五)淡化法

民俗翻译中的淡化法是指语际转换中,对原语境意义的淡化或者消除,也就是将原文中有些词汇甚至句子在译文中不予译出,这是因为在译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原文的词汇,但是其原文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完整了。为了取得有效的交流目的,对那些失去很长时间的民俗习惯的词汇就能够采取省略不予翻译的方法。也就是省去那些影响理解的跨文化冲突的字词甚至语句。[5]

三、结语

《白鹿原》的英译至今为止还是一个空白,好的影片英译要充分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在尊重原文、电影主旨的前提下,通过译文的语言艺术,达到最好地体现异国风味效果。关中民俗作为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具备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征,而翻译交流的另一方却完全没有任何理解该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心理,要达到观者乐于欣赏、易于理解的目标,就需要理解对方的文化以及对方的民俗,有相通或相似处才更有利于理解,也更有利于对方产生共鸣而对我们的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推介我们的关中民俗,让民族的民俗成为世界的民俗的目标。这既是对民俗翻译工作的巨大挑战,也要求译者具备更高标准的综合素质。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异,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语言在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03).

[2] 苟小东.陕西省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42.

[3] 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03-105.

[4] 李淑玲.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及应对策略[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04).

民间俗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渗透;对策

中华民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作为其中一部分,散发着蓬勃生命力与文化魅力,是中华民族的一朵奇葩。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极其显著,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不受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具备文化视野,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的目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意义

(一)德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印刻于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基因之中,如爱国主义、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培养起健康的价值观。

(二)智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有利于发挥民俗文化的辅助作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理解程度,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语文课文篇章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时代背景,因此,教师可以适时渗入民俗文化,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认知程度。

(三)美育功能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蕴含美的课程,在其中渗入民俗文化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社会之美等,使学生在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中流连忘返,提高审美能力。

二、民俗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对策分析

(一)树立民俗文化的意识,发挥民俗文化的德育功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起着引导学生的作用。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语文学习也只停留在追求成绩与名次上,这造成语文课堂缺失人文气息。因此,教师应当首先在思想意识上重视民俗文化,树立民俗文化意识,通过在实际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发挥民俗文化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中华民族的民俗种类繁多,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与语言民俗,尤其是一些精神民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如爱国主义、尊老爱幼等,利于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当更新观念,树立民俗文化意识,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元素,使民俗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走入学生的内心,为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些消极观念侵蚀学生的心灵,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教师要重视民俗文化的力量,弘扬民俗文化中的精华,用民俗文化武装学生的心灵,从而培养成为全美发展的人。

(二)在课堂中拓展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统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民俗文化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或多或少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之中,为语文课程增添魅力。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在语文教材中都以经典篇目的形式呈现,而这些经典背后总有民俗文化做支撑,因此,教师在教授不同文学体裁时,都可以渗入民俗文化的元素,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围绕一本教材展开,从而使语文教学受到局限,而民俗文化的渗入丰富了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深度,使学生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之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魅力无穷。除此之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入民俗文化,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与人生阅历尚不丰富,对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一知半解,因此容易激发起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民俗文化元素。众所周知,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因此,师生在学习林黛玉初进贾府与贾母等共进晚饭这个片段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古代座次安排的惯例,使深入了解封建大家族的森严等级,从而把握《红楼梦》这部巨著的主旨。

(三)在课外实践中渗入民俗文化,拓宽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语文课堂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因此教师为丰富学生知识,增长学生见识,可以将语文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在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渗入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民俗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劳作中产生的,因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民俗文化的这种特性,使之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使学生接触民俗文化。例如端午节期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设计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的手抄报,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感受屈原的人格魅力与爱国情怀;例如在中秋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赏月作诗活动,在吟诗吟唱中感受中国古人对月亮的挚爱,对合家团圆的期盼。教师也可以组织知识竞赛活动,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设计“民俗文化知识竞猜”,使学生在竞赛中汲取民俗文化的养料,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另外,学校与教师应当从当地条件出发,积极发挥校本课程,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与特色文化,使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充满个性化。

结语:民俗文化历时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民俗文化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语文教学相互呼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大力改革,教师要积极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树立民俗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外实践中渗入民俗文化,拓展语文天地,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菲.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05)

民间俗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中国民俗文化 价值思考

中国民俗文化主要指的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以及文化,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中国传统的服饰民俗文化、居住的民俗文化、岁时节日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的民俗文化以及语言和民间文艺的民俗文化等。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和知识难度的增大,会有越来越多关于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融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课程当中。而高中生处于理解能力和求知欲都比较高的年级,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民俗文化对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所要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并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新的高考更加注重了传统文化的考查,政治,语文和历史这三个科目的内容有着相互渗透影响的关系。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民俗文化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内容之一,也能从侧面上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价值

(一)弘扬以及培养民族精神

对中国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对弘扬以及培养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精英文化,该种文化主要是对人们进行思想、精神以及力量的指导,是一种父亲型的文化类型;而另一部分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以及血肉特征,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是一种母体型的文化类型。不管是民间文化还是精英文化都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国民俗文化是在中国的民间产生并且能够进行世代相传的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的了解到中国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传统民俗以及风情。在拓展自身关于历史民俗文化知识并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能进一步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多种多样,其内容丰富多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和讲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课堂教学中的沉闷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文是最令学生感到头痛的学习内容之一,因为古代的文章结构和字词使用都和现代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时会因为对字词的不理解而觉得学习困难,并且教师在对字词进行讲解时采取单方面的口述解释,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但是在文言文中会蕴含大量的中国民俗文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民俗文化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将其中的生字词以及不理解的语句画出来,先进行自我的猜测和思考,然后在正式教学时利用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不同的文化特点来对生字词进行解释,在学生大致了解了文章内容之后,可以对其中涉及到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解释,比如当时人们出行旅游有什么样的习惯会进行怎样的准备等,同时也能了解苏轼这个著名诗人的相关生活习惯等。这样学生既能对文中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更好进行文言文的学习。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和品行

高中的语文教学除了要教授学生相关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能起到培养学生正确人格和品行的作用。语文科目的学习是除了历史之外最贴近中国文化的学习科目,因此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学校教育当中,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品行。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蕴含大量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能够为学生的人格和品行树立正确的榜样,帮助学生自身更好的成长。例如在对荀子的文章《劝学》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之后,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古人对知识和学习强烈的渴求欲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想,端正其对学习的态度。鲁迅先生的文章《狂人日记》中描写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内部的战乱以及人们思想的愚昧,才有了革命志士心肝被挖用人血馒头来治病的荒唐事件。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可以对那段时间中国的民俗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战乱时代国人的思想变化以及社会的黑暗,和如今的幸福生活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奋进和珍惜的精神,尊重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安乐社会。

二、结语

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人格和品行以及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臧胜楠.论语文课堂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策略[J].教育文化论坛,2013,(11).

[2]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

民间俗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专有词;人际沟通;小团体沟通;公众讲话

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分类,如果按照历史的纵向的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果按横向空间分,可以区别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语言是文化现象之一,如果将语言同时放归到历史空间的分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交叉点,即具有历史承袭空间地域性的方言。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特定形式的表征,主要体现相对于共同语言的特殊语音、特殊语义指称、特殊的语法形式以及特殊的语用习惯。它们属于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的民俗文化,通常被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一个国家的文化由表层和深层两部分组成,表层文化记载于文献中,深层文化则传承于广大民众的繁衍生息中。民俗专有词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表征是根植于民众生活中的深层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基于此,我们有理由将民俗文化视为人类文化的基础核心。这里所提出的民俗文化专有词,仅仅是这些方言表征之一,也是跨区域语言交流最好的切入口。他们以词的形式存在,并相对容易为其他地区的语言使用者以孤立模块形式习得或模仿使用。在地域性语言中,会有大量的不同词性的不同来源的词汇,但这些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或者说方言的代表性不同,我们这里所提出的民俗文化专有词,是指方言中较有代表性,在跨语言接触过程中最具有个性化的、具有地域文化标签属性的词汇,比如东北方言专有词“我们那嘎达儿”、武汉方言“过早”、西安方言“额滴神呐”等,这些专有词,在跨方言区进行交流过程中,往往带有特殊的感情价值,下面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尝试探究其影响力。

一、人际沟通中专有词的使用

社会语言学里常说,“你一开口就被定位了”。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人都要从自身的社会属性发声,这些社会属性包括你的社会地位、社会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性别、年龄。这些社会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与人隔离开来,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每个社会成员在交际沟通中,习惯性要建立起防御性的篱墙。如何能够化解这些篱墙,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到语言所带有的感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掌握着不同的语言形式,包括语音面貌、词汇形式、语法结构,正如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域的界定,语域(register)包括:语场(field)、方式(mode)和基调(tenor),语场强调的是沟通的内容,基调突出的是采用口语或书面语等信息传递媒介,方式则侧重沟通所采用的语言正式程度。”[1]在韩礼德看来,沟通的语场、基调和方式要综合加以考虑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这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并能成为排除民俗专有词使用的理由,比如在商务谈判这一特定的语场下,按韩礼德的观点应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方式和基调,属于口语里比较俚俗的方言一般来说是造成沟通障碍的不利因素,这种因素如果在沟通中大量存在,必将影响沟通效果,甚至造成沟通中断。但如果我们限制它的使用量,并且切换使用者身份关系,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个河南人,在四川人的口中听到了极具代表性的河南家乡话,那么这个河南人将会在情感上感到更温暖,对对方的交往诚意更认可,说明对方对自己的重视,那么沟通的成功的几率就增长了一些。

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民俗专有词在人际沟通中所起所用的基本出发点,本文中的专有词使用是对典型方言词汇在交际中的限量使用,焦点化使用。

二、小团体沟通中的使用效果

小团体沟通介于人际沟通和公众沟通之间,是在小范围、相对闭合的交际成员间的交际沟通形态。一个人在小团体沟通中取得成功的主要表现在说服力和领导力层面上,通过恰当使用语言策略语言发出者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影响小团体的整体状态和行动发展方向。

民俗专用词在小团体沟通中的介入语境大致有以下几种:a.小团体内成员完全为同一方言区;b.小团体内成员绝大多数为同一方言区;c.小团体内成员方言背景多样化,难以形成绝大多数。考虑到小团体沟通中主动介入者即策略使用者的不同身份在上述三种情况的处境不同,我们可以将其粗分为方言团体外部成员w和方言团体内部成员n。那么假设情景,a情境,只有n身份,b情景既有w身份又有n身份,c情境只有w身份。从a到c,主动介入者基于语言的身份距离又来越大,从而造成情感疏离。如何才能摆脱语言障碍,依据民俗专有词的情感意义属性,我们可以适当采用对方民俗专有词汇增加自己的解释力和亲和力,从而最大程度上摆脱语言带给沟通的疏离效果,最大限度融入小团体主流语境。当然这仅适用于基于w身份的a、b两种情景,n身份的人在以上两种情境中语言疏离影响并不大。C情景下w的身份限制并不大,具体的沟通策略可以参考人际沟通的有关思想。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还会注意到几个问题,即以n身份参与到a语境时,即相同方言使用者在共同方言知识背景下如何处理民俗专有词,使用民俗专有词在这种语境下是否会提升沟通效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出两种假设,一是有提升效果,二是没有什么影响。要验证假设一,我们可以依据小团体内交际沟通成员对民俗文化的认同度,如果成员绝大多数对本土民俗文化持否定态度,那么将不利于沟通效果的提升,甚至带来负面的消极效果。如果成员绝大多数对本土民俗文化持认同态度,那么毫无疑问,民俗专有词汇的使用会进一步融合彼此亲密关系和理解效果。对于假设二,我们也可以采用和假设一大致相同的理据,即成员内部对本土民俗文化的认同程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入对民俗文化的敏感度,我们知道,如果存在文化差异,必将引起民俗文化敏感度的提升,而在a情境中,不存在民俗文化差异,那么民俗文化敏感度对于小团体内交际成员来说,影响不会很大。与之相对的b情境,小团体内交际成员,对民俗文化的敏感度会有相应的提升。

b情境中,随着小团体成员对民俗文化敏感度的提升,民俗文化的认同度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巩固,民俗专有词汇的使用,将成为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工具。这一点在韩礼德对儿童语言研究中以得到了证实。那么民俗专有词汇在沟通过程中的使用,对于w身份的交际者来说,将发挥重要的融合作用。

c情境中,由于民俗文化背景差异较大,难以形成强势语言,民俗文化的敏感度相对也会比较缓和,文化的趋同成为焦点,这是基于沟通的需要。此时的民俗专有词汇将成为个性化标志,在c情境的小团体沟通中,它会成为仿效和调和交际气氛的工具,这是因为文化敏感度的降低,而且专有词在沟通中的作用大大降低,已成为交际沟通的障碍的缘故。

三、公众讲话中的作用

对公众讲话是有别于个体性人际沟通、小团体沟通的另一种沟通形式。早在公元1世纪,一位罗马著名修辞学家昆体良(Quintilian),他不仅提出一个对公众讲话者必要有道德感而且也应务实,他同时提出一个出色的演讲行为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语言的创造性(Invention),即用富有新意的语言形式丰富你的讲话内容和讲话主题以及支持材料。第二,材料要合理组织(Arrangement),即已经准备好的富有创造性的词汇、创意想法要合乎逻辑性地、务实地组织成一个整体来为你的对众演讲目标服务。第三,注重风格(Style),所谓风格就是你对公众讲话是的语言表现形式,也就是你是怎样选择语言表现形式,具体是怎样使用你的语言的。第四,传递(Delivery),所谓传递是指讲话本身呈现给听众的实际效果如何。第五,记忆(Memory),记住你所要讲的内容。”[2]

昆体良的这些主张到今天仍被封为对公众讲话的宝典,其中第一条、第三条、第四条,我们都可以尝试融入民俗专有词的理念,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在对公众讲话过程中,关注要了受众的感受,也就是第四条提到的要求,那么特定对象的听众不是更容易接受讲话者的讲话行为甚至是他的意图吗?如果适当的加入民俗专有词在第一条的生成过程中,是否也会为讲话内容、主题和支撑材料增色不少呢?至于第三条,我们从第一条和第四条的实现,不难看到讲话者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亲和力的讲话风格。

综上所述,近些年流行于国外民俗学主义带着巨大利好逐渐被国人接受。所谓民俗学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德的概念,主要指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利用。“在民俗学主义者看来,民俗主义的兴起是对民俗传统和本体的再认识,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多样化的一种体现。”[3]正如开篇提到,民俗专有词也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恰当地将其融入到人际沟通、小团体沟通和公众沟通行为中,将会提高沟通成效,消除交际障碍,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五十七中学)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