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文学论文

民间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民间文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民间文学论文

民间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有下列几种特征:

一、口头性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现在新社会的人民,虽然大多数已经认识文字,并且有的还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而且,它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用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在群众口头上流传。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集体性

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所谓集体的创作,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来,都存在着特有的集体性问题。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些作品,一开始就是集体参与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它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民间文学作品,有一部分(可能还是相当优秀的部分)是群众中具有特殊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者的创作和加工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艺教养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特征。

三、变异性

民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尤其是散文作品),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大变动时,群众往往将传统作品加以变化来表现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某些新作品产生的一种原因。这种相当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一般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中是很少见到的。作家作品中,虽也有前后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别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现象(所以须有校勘)。但是,这毕竟是比较个别的情形,它除了由于本人的修订或别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于抄写、刻印、排字等技术失误所招致。它不象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那样经常和大量。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蕴涵着所经过的历史、社会和传述者等的思想、才艺的因素,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这种特征与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密切相联,或者说,是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的果实。这是民间文学的又一个特征。

四、传承性

人民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至于产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人民中间的,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变化。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民间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企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上,这有别于大学本科教育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培养和科研培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时,大多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行业标准接轨;强调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并重等等。不难发现,高等职业院校把学生技能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其在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置时更多的将重心倾向于专业课程,而对于基础性的公共课程却重视不够。这些无疑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进人企业时能快速地融人工作岗位,胜任自己承担的工作,但在另一方面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却无法得到加强。民间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样。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文学鉴赏等课程中民间文学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想象丰富的神话传说(例如女蜗造人、后界射日、夸父追日等),还可以领略许多情意缠绵的爱情故事(例如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不仅可以学习寓意深刻的童话寓言(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还可以感悟慷慨悲壮的爱国篇章(例如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故事,花木兰代父戍边的故事)等等。这些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把专业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

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本雅明说过:民间文学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对于民间文学,我们并不陌生,只不过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罢了。从我们唯呀学语开始,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就给我们讲述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和故事,吟唱一些熟知的民间歌谣,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的组成要素。民间文学除了充当我们的启蒙教科书之外,它还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本指导书,对我们的人生起着指引的作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等中渗透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俗话说:要学做事,先学做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育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健全的人格无疑是保障。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民间文学中这些具有启发教育意义的素材,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述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人。不仅展现了古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勇气和才智,更体现了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恰恰是现在许多企业对青年从业者的一种期望。另外,民间文学中许多关于爱情的经典故事,对青年学生尤其是女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具有很好的教育和审美意义。例如,中国四大古典爱情故事,即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既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又给我们传达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这样的爱情观,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大学期间学习与恋爱的关系有很多的指导作用。同时,民间文学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马克思曾经说过:“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换气他对祖国的爱。’由此可见,民间文学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任何作品也替代不了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作为基础课程教学的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富含思想的文学载体,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培养与熏陶。例如花木兰代父戍边的故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主义女英雄的形象,花木兰质朴、勇敢、坚强的高尚品格,时至今日对现代的青年学生仍然有启发教育意义。

三、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所谓的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既包括了胜任某一职业的必备能力(任职资格),同时也包括进人职场之后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管理能力。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具备组织教学、管理学生、参透教材、研习教法等多种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综合能力。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熟练的职业能力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是为自己谋取到更好的二次就业的机会。例如,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文化基础差,人学成绩普遍偏低,有些甚至是刚刚上专科线投档线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写作是件让人头痛的事情。而通过民间文学的教学,如神话传说中的超凡脱俗的想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有利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另外,许多的民间文学作品语言质朴清新,且使用较为丰富简练的口语,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大有卑益的。

四、总结

民间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满族先民在资源的利用上强调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有限度地索取自然资源。在社会生活领域,他们同样遵循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等生态伦理学发展理念,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

一是房屋村落突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从古至今,满族住房大体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半巢居到地面居所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房屋设计、房址确定、材料选择乃至村落布局等多个层面,体现出崇尚天地、适应自然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受“近水为吉、近山为富”等思想影响,他们多把江河沿岸或“滨水背山的向阳坡地作为自己理想的宅基地,依托山势起伏修建院落”。据讲,以村落为单元修建的住房多依次序排列,这主要是基于日照、通风、避寒等气候、环境因素考虑,以此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互动氛围。比如,地处长白山地区的满族住房多“依山伴水,借地成院”,因时就势地进行初加工或粗加工,以体现房屋院落的原汁原味。建筑材料同样做到“就地取材,简单加工,合理利用”,尤其是选用木材、茅草、石块和泥土等天然材料,加之各个构件都是以榫卯连接,彰显出“因地制宜,力求与自然融合的环境意识”及满足族民“回归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心理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建筑材料的生态性。另外,地窨子、撮罗子以及木刻楞草房则均以纯天然的设计、纯自然的材质以及不加修饰的建造,使其与周边的山林、树木等融为一体,体现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学思想。

二是敬老爱老凸显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满族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在事关社会和谐、有序、稳定的问题上,满族先民大力推崇敬老爱老、长幼有序的高尚的伦理道德风尚,由此形成“规矩大、礼节多”等礼仪习俗。家庭是满族社会的基本细胞,满族先民首先从家庭做起,让家人在家族范围内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习惯。在这方面,晚辈每天早晚都要给长辈请安,平日对长辈也是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若长者到晚辈家,晚辈必行礼请安。妇女若见到长辈进屋,必须行礼以示尊敬。不论任何场合,父子不许同座同席。长辈说话晚辈不许插嘴,一定要洗耳恭听。长辈未睡,晚辈不许先睡。长辈外出时,一定要送出大门外,归来时要热情相迎。在社会场合,晚辈对长辈同样要使用敬语。路上见到长辈,晚辈一律要谦恭礼让。若骑马偶遇即便是素不相识的长者,也要下马闪在一旁,除行礼请安外,必须等长者过去后再骑行。平日见到长辈,不论他(她)贫富贵贱,一定要请安问好。平辈相互见面时,也要互致问候,等等。正是自家庭到社会范围内,满族人形成了长幼有序、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意识,才使得满族社会逐渐形成和谐友爱、互敬互爱的良好道德规范。

三是待客重信之道凸显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待客之心、重信之道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滑润剂,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在这方面,满族人十分热情好客,他们对客人无论生疏与否都热情招待,不但要把客人请进屋,还要装烟并拿水果等叫客人品尝,同时必留客人吃饭。对于过路或投宿的客人,也要热情迎送。除热情待客外,他们还养成了重信讲义的生活惯习。邻里之间注重和睦互助、恪守信义。路上拾到东西必想法送还,相互借贷也不用立字据,以口头约定为准,绝不赖账或拒还,由此逐渐形成了“昼不关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尚。四是行为禁忌体现人与自然或社会的和谐共处。禁忌作为民俗信仰事项,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神圣或不洁、危险的事物约定俗成的禁忌心理及行为”。满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若干行为禁忌,其中蕴含着许多与生态伦理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此作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在渔猎生产方面,他们基于崇拜敬奉的现实考虑,有忌打狗、杀狗及捕食鸦雀等行为禁忌,对乌鸦也是特别的爱护,而且从不随意打骂它;基于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同样有“春不打母,因为雌性野兽要下崽儿;秋不打公,因为雄性野兽秋天要配种”的行为禁忌;基于动物肉质的口感考虑,他们春夏秋季对油性大的野兽基本不打,即便油性小的或瘦的动物也要选择性地捕猎,只有冬季到来后才有重点地猎捕。捕猎过程中,他们尤其注意动物资源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不能见啥捕啥,等等。总之,上述捕猎禁忌十分有利于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生活方面,满族先民基于崇奉考虑,不许把“祭祀吃剩的骨头和肉送到高岗上,或撒到江河中……”猪骨头也必须埋在索伦杆下面。外出狩猎做饭时,长辈要求同行的晚辈必须把各种炊具或餐饮具摆好,既不许随便敲打也不许让其乱晃,更不许用刀翻锅,以免因得罪山神而断了运气。凡此种种,对规范满族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爱惜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样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宗教祭祀习俗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尤其是作为满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和文化符号,其中保留了许多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了满族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一是自然崇拜透视出的生态伦理理念。天穹崇拜作为自然崇拜的核心,是萨满教最古老的崇拜形式之一,包括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或自然力的崇拜。神树作为自然崇拜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而神秘的文化内涵,并在满族的原始崇拜中占有突出位置。在满族先民眼中,树木就是神灵的身体,它根植于土地,树干直冲云霄,并有水滋润成长,因而树是有灵魂的,是神的灵魂的栖息之所。它“连接起天、地、水三界,体现了生命源于水、通天、通神的观念”。基于此,神树把“天上、人间联系起来,人通过神树与天帝、众神沟通。无论是天、地、人,都通过神树得到统一,即天人合一的通天观”。在满族的神树崇拜中,以柳崇拜为代表。“柳成为生命的源泉,是氏族、部落生存、发展的庇护神,柳崇拜寄托着满族先民对生存的渴望,代表了满族先民对生存的企盼。”当然,族民视柳树为神树,其祭拜动机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认为柳树和氏族繁衍关联密切,有的出于求子需求,祭祀佛托妈妈时也必带柳枝,以此保护家族兴旺。另外,清宫皇室崇奉柳枝则有祈福之意,民间祭拜亦有求子祈福的含义。正因为满族人给神树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故有“前不栽杨,后不栽柳”的敬奉习俗。除神树外,满族还有火、星、神石、太阳等的崇拜。他们对这些自然崇拜物既敬畏又感激,正是在二者的转化互换中,体现着神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是图腾崇拜透视出的生态伦理理念。图腾崇拜是“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过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形式,它是自然崇拜或动植物崇拜与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相结合而形成的,以自然物和动植物作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图腾崇拜的文化表征之一,便是认为某种动物或植物与本氏族有血缘联系。满族图腾崇拜的对象包括鸦鹊、犬、佛多妈妈及柳等。满族之所以崇拜鸦鹊,一方面传说它曾救过满族祖先,因崇拜祖先连带崇奉他们、保护他们和侍候他们;另一方面鸦雀在满族神话中,始终以指引者、使者、保护神、拯救者以及造福者的形象出现。与鸦雀相仿,犬同样因“救主”有功而成为图腾崇拜的对象,虽然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满族人一直沿袭着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以及不铺狗皮褥子等生活习惯,平日对狗也是精心豢养,且从不打骂它。若是有人把狗打了,被认为是不敬重的事情。另外,无论是鸦雀还是狗抑或柳等,他们或是满族先民外出狩猎时的好帮手,或是生长于满族周边的自然资源,二者均是满族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崇奉或敬畏的思想动机,他们自然滋生保护意识,既不捕猎也不食用某一类动物,更不随意破坏树木等植物资源。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大自然是族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族民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关注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尤其是合理开发、节制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说,上述以图腾形式出现的动植物,既是本氏族的祖先又是本氏族的保护神,他们如果繁盛兴旺则预示着本氏族兴旺发达,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图腾崇拜的目的“就是调适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并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这是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发的价值观,渗透到生态领域”。

三是祖先崇拜透视出的生态伦理理念。祖先崇拜作为满族原始崇拜的内容之一,同样蕴含着生态伦理思想。长白山既是满族的圣山,也是满族祖先崇拜的重要表征。自清入关后,历代皇帝均把奉为神明的长白山祭与祭祖联系在一起,由此形成了民间萨满崇拜和国家政治奉祀的互动模式,长白山也因而被封为神山或圣山。基于神山灵地的保护考虑,长白山周围地区再次被封为禁地,成为“禁中之禁”的重地。清康熙十六年(1677)和康熙二十二年(1683),自辽宁开原分别新修至鸭绿江口和吉林舒兰的两条边墙,“周围千余里境内,移垦、刨参、采珠、伐木,悉在禁列,违者施以重典,甚至守关的官兵也不得随意采伐木植,以此保护龙兴之圣山”。自长白山被视为圣山后,生活在周边地区的满族人不得不改变采猎并重的生计方式,加之“封禅又强化了当地满族对山中动物灵性的敬畏,因而他们当中很少有专职猎人,并且在当地的观念中认为猎鹿杀虎会招致不祥,从而使打牲业走向滑坡。与此同时,因恐伤龙脉又限制了向农耕文化的转化,封禅又强化了山中植物的神圣性……”由此客观上保护了山内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动植物资源,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恢复性发展。另外,随着长白山被严加管控后,周围族民基于生存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木器加工业和人工种参业,从而为新兴替代产业以及绿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神话与原始宗教“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神话中的神,本来就是先民信仰与崇拜的对象,而神话借助想象以征服和支配自然力,这与原始宗教借助巫术控制自然同出一源”。满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同样创作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许多故事蕴含着生态伦理思想。

一是创世纪故事与天人合一思想。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古代,满族先民基于敬畏心理,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这恰恰和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物同样具有道德地位,伦理尊严,肯定天人同源、天人同性,高扬宇宙生命一体化等主张具有一致性”。在已知的创世纪故事中,包括宇宙起源、洪水、日月星辰、人类起源、族源及图腾崇拜等。如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满族先民普遍认为是天神阿布卡恩都里创造了人类及世间万物,同时解释了天地、水、地震、高山等世间万物及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满族先民对自然界起源的朦胧认识。在《白云格格》故事中,他们以人类遭遇洪水为主线,凸显了洪水泛滥时的强势及人类和动物的弱小,再现了“遍地,白浪滔天”及人、鸟、兽在黑浪中嚎叫挣扎的无助场景。面对人类遭遇的空前劫难,白云格格借助父亲天神阿布卡恩都里的万宝匣战胜了洪水,不但使人类转危为安,事后因触犯天条而历经磨难最后化为白桦树。在神话故事《日月峰》中,小仙女为使荒凉的大地充满生机活力,以自挖双眼及把宝物珍珠项链投向人间等形式,最终化为山峰,不但体现了她的自我牺牲精神,而且使人类劫后余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满族先民力图解释自然现象并战胜自然灾害的种种努力及对本民族起源的追溯,对人类文化史作了折光式的映现”。

二是报恩型故事与“万物平等”思想。满族民间故事大多以狩猎和农耕为主题,以梅花鹿、狗、喜鹊、乌鸦等动物为主角,强调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基于平等的思想理念,族民在日常活动中应当尊重自然界的动植物并和平共处。《白鹿额娘》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白鹿、老猎人及其儿子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不但体现了白鹿的善良和知恩图报,而且体现了她“贤妻良母”型的高大形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良性互动、相互帮助的可贵精神。在《织布格格》故事中,同样突出了喜鹊报恩的思想主题,她不但认寡妇老太太为干妈,而且帮助她治好病,还教会她织布等等,既凸显了人与动物谁也离不开谁的互助主题,也倡导了人要珍视动物的生存权和生命权并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思想。

民间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教师层面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可知

有些教师仍然缺乏教学工作经验,或者是只能在课堂上讲解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就存在着较大的难题。另外,讲课形式不灵活,思想观念落后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久而久之,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很容易损坏学风,扰乱学术研究的范围。可见,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产生的后果也较为严重。所以,要着重从这方面入手来建设良好的学风。

1.2在学生层面从民办高校的生源上来看

都是由于高中的基础课程学习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基础课程相对较为薄弱,所以,他们的学习动、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劣势。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急功近利或者是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学生的这些表现对于学风的建设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2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民办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加强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增强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强有力措施,是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3新形势下加强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要加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风建设需要从制度、学生、教师以及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来采取措施。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制度建设为本

从民办高校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们进行制度建设是做好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学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民办高校之所以没有形成完整和规范的制度体系,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通常情况下,规章制度是一个学校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增强学生自身控制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约束能力相对较差,那么很难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环境。因此,要在实际的管理中,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具体来说,要对学生的出勤考核问题记录规范,同时要严肃考风考纪。积极开展与严肃校风有关的文体活动。将制度建设工作进行实施,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征等来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发挥日常行为规范的作用。

3.2学生为主

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学风建设中,学生是学风建设的参与主体和主要实践者。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良好学风形成的根基。而学习动机和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经过家庭、社会和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培养与教育而逐步形成、巩固和提高的。有数据表明,在民办高校中,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现象主要从大一开始,大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为此,学校应该在每位学生在进校后就开始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思考和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并以此设定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做到长规划,短打算,有目的有意识地丰富和锻炼自己,变被动应付式学习为目标明确快乐主动的积极式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3.3教师为根

以教风促学风,教学相长学风建设的好坏,与教风密切相关。民办学校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教风与学风良性互动。首先要抓师德建设,引导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以教师的职业魅力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其次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强调讲课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在教学方法中,提倡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授课方式;再者要强调从严治学。学院教学督导组和各系领导要经常到课堂听课,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讲课比赛等活动,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同时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一系列活动,督促驾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4校园文化为王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风蕴涵于一定的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首先,要致力于校园人文景观建设,通过建筑、雕像、园林等实物打造文化校园品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次,要经常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大赛、学习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受教育,寓教于乐。

4.总结

民间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实践教学中通过与优秀民间艺术的结合,教师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在鉴赏中感悟民间美术所传承的美学价值,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情趣,循序渐进地掌握美学赏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例如:笔者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民间陶瓷艺术,开展了如下美术鉴赏活动:【结合图片,引导观察】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碗、碟等器皿可能都是陶瓷做成的(播放幻灯片)。接着提问:而在艺术历史上,同学们知道最有名的陶器是什么吗?【个例分析,引导细赏】艺术历史上最出名的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唐三彩(出示《三彩女俑》、《三彩载人俑》、《单彩壶》等图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其造型美不美;(2)其形态是否自然;(3)其装饰性是否强。结合学生的回答及《三彩马》课件,引导学生逐步赏析唐三彩的釉色、整体及局部造型特色及高超的制作技巧,如比例准确、线型流畅、神韵逼真等。【举一反三,欣赏作品】结合《三彩马》的鉴赏,教授学生美学欣赏方法,指导学生分组欣赏《三彩女俑》、《三彩骆驼载人俑》、《三彩载人俑》等作品。然后让学生推荐一件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感悟。【总结感悟,提高审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感悟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展民间美术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美学创造能力

我国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树立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意识,更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在实践操作中逐步理解民间艺术的语言特点和艺术创作理念,逐步培养学生的美学创造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优秀民间艺术,开展民间美术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美学创造能力。例如: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的游戏玩具,同时它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实践活动:【引导欣赏,追溯起源】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多种风筝,通过对风筝实物的观察和触摸,感受其形象的逼真、色彩的艳丽;然后,讲解风筝的起源、流派、色彩图案特点,并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左右对称的特征,认识、熟悉风筝的种类。【解释美学原理,指导制作技巧】通过对风筝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引导学生观察与探究风筝的美学艺术特点及艺术魅力,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并讲解风筝的飞行原理。同时,通过师生合作,让同学们探知风筝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察与思维能力,奠定美学创造的基础。【总结归纳,培养美学创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风筝扎、糊、绘、放的“四艺”以及美学特点:图案美观、色彩鲜艳、和谐对称。【交流评价,艺术延伸】通过生生、师生评价,巩固风筝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传统风筝文化的魅力。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