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民族艺术

民间民族艺术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民间民族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民间民族艺术

民间民族艺术范文第1篇

一、优化教学观念,构建民族音乐艺术氛围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显著的民族性与影响性特点,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引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但能促进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展示,也是对教育改革基本要求的满足。为此,小学音乐教师要贯彻落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通过利用图书馆走访、互联网资料收集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有效处理各个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差异与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与鉴赏民族民间音乐,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接触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机会,结合教学主题,将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与教学内容相互联系,让学生在学唱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创在背景、内在涵义,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了解;同时,教师有效利用校园资源,加大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宣传力度,通过播放午间校园广播、张贴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知识大字报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艺术氛围,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促进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成立音乐社团,培养民族音乐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为学生成立音乐社团,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民间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激发起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师通过组建音乐社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相应的音乐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促进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展开音乐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民乐社团、合唱社团、民舞社团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理解。其中,民乐社团的开展,音乐教师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组建丰富的社团乐队,如鼓号队、腰鼓队等,通过定期指导学生展开练习,组织学生参与社团演出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本质。合唱社团的展开,音乐教师组织喜爱歌唱的学生参加合唱社团,通过收集趣味性强的民族民间音乐,教授学生进行排练演唱方法,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民舞社团的开展,音乐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跳民族舞的方法,使学生提高自身舞技的同时,接受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熏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发展。

三、根据当地音乐,丰富民间音乐教学资源

民间民族艺术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民族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拓宽干部来源渠道,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大力选拔和使用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延边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延边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以促进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引进、开发、利用为重点,扩大干部来源,加强教育培养,推进选拔使用,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干部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经过五年努力,要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在数量结构上,要保持全州党政机关中少数民族县级、科级和一般干部的现有规模,始终保证少数民族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所占比例略高于其人口比例。

在年龄结构上,要逐步实现少数民族干部合理的梯次结构。到下次换届,县级少数民族干部以45岁左右为主体,其中35岁以下的要占到4%;科级少数民族干部以40岁左右为主体,其中35岁以下的要占到10%。

在学历结构上,县级少数民族干部要达到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科级少数民族干部要达到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研究生以上学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逐年递增。

在专业结构上,熟悉工业经济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矿产林产资源开发、金融、旅游、外经外贸、法律等专业的少数民族干部数量明显增加,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分布更加合理。

三、主要措施

(一)拓宽少数民族干部来源

1.面向大专院校选育少数民族人才。多措并举,积极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依据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每年选择50名有志回延边工作的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是要注重在重点大学中选择,并签定定向培养合同,待其毕业后,按照在延边服务5年计算,由同级财政逐年支付学费。每年选派20名优秀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挂职锻炼1至2年。其中,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的选派到副科级岗位挂职,具有博士学位的选派到副县级岗位挂职,并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挂职锻炼结束后,经考核优秀的,调任实职。

2.面向基层吸纳少数民族人才。立足开发本地人才资源,鼓励和支持优秀的基层少数民族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每年党政机关公开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拿出部分岗位定向招收少数民族人才,并在资格条件上给予适当照顾,少数民族考生可以用本民族的语言答卷。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行业基层选调优秀少数民族人才到对口机关、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进一步扩充少数民族干部来源。

3.面向州外引进少数民族人才。破除地域观念,采取调任、选聘等方式,积极吸引州外,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到延边工作,重点加强延边籍在外留学、工作人员的引进工作,并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妥善安排。按照我州产业发展和部门需要,定期到省内朝鲜族聚居地区公开选聘县、科级领导干部,并逐步扩大公开选聘范围。

(二)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

4.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制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今后,每年要保证培训少数民族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各****人。要通过选派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到州内外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方式,着力提高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要重点加大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培训教育力度。整合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资源。在充分利用延边大学、州委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主阵地的基础上,拓宽州外干部培训渠道,将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经理进修学院等作为培训基地,并逐步开辟境外培训基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需要。加强教育培训管理,落实领导干部脱产培训、学分考评制度,切实保证教育培训质量。

5.重视实践培养锻炼。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举措。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到基层、上级领导机关、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地方锻炼,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通过实践锻炼,及时发现和提拔优秀少数民族干部。今后,州委每年外派、上派、下派挂职锻炼少数民族干部100人。

(三)注重少数民族干部使用

6.大力提拔少数民族干部。保证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本地、本部门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要通过交流选配的方式解决。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对能力强、业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少数民族干部,要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培养,特别优秀的予以破格提拔。

7.加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后备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不低于干部队伍中少数民族干部所占的比例,保证其数量能始终满足领导班子调整的需要。重视对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有计划地加大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工作力度。要重点做好党政正职、年轻的和近期可提拔的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注意选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中层领导职务,为领导班子提供充足的后备人选。

8.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交流力度。积极引导机关少数民族干部到改革和发展一线经受磨练,向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基层流动,丰富经验,提高能力。将优秀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到党政机关干部队伍中来,提高机关少数民族干部的专业化水平。

(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管理

9.完善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少数民族干部信息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分级分类、跟踪管理制度,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反映和通报制度,将少数民族干部始终置于党组织的爱护和监督之下。

10.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力度。坚持对少数民族干部高标准、严要求。始终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干部,树立和强化少数民族干部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认真执行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和强化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管理。注重加强领导干部与少数民族干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关心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帮助少数民族干部更快更好成长。

四、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专项规划或实施办法。主要领导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定期研究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民间民族艺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传承;民间艺术;有效性;互补性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经过无数代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创造、发展、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性格、习俗、修养和审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融合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进行,很多曾经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些甚至面临传承、发展乃至生存危机。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状况,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国家各种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种政策、文件逐步出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拥有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在内的4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或迁徙过程中,创造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并一直保存延续至今。贵州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相对封闭落后,受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小,原生态文化状态较为稳定,许多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这里主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有地戏、蜡染、刺绣、银饰、木雕、山歌、铜鼓、唢呐、侗族大歌、芦笙歌舞、苗族舞蹈等,部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然而由于贵州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局面,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贵州人民奋起直追,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两难局面。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且部分民族民间文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新时期,年轻人多靠外出打工发展经济,使得我们的本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和保护。以笔者所在的村子为例,以前春节跳地戏时,全村人都围着看,是全村人整个春节期间的娱乐方式,现在跳的人少了,看的人更少,有时看地戏的还没有跳地戏的人多,大家都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可见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将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传承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逐渐消亡。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是现代的传播价值。”他指出,多彩和谐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贵州省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贵州将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力度、保护传承力度、开发创新力度,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现代。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但都限于在民间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民间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觉参与,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是很难做到的。仅靠这些民间文化艺人自觉地去保护和传承,就得牺牲他们的经济利益,更谈不上发展。即使有部分有经济头脑的民间艺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无法广泛要求他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校园传承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补充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一、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条件和优势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多少年来都靠本土艺人自觉传承,与政府行为关系不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自觉性逐渐消失,要很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必须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不得不介入其中,共同推动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从贵州省目前状况来看,很多教育部门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团体,还是中小学,都是在自觉地进行本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但由于都是自觉性的,并未引起广泛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层面上。部分高校虽然出现了一批研究本土文化的学者,并成立了一定的研究机构或建立了一些小型博物馆,但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校园传承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支持、领导重视,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人力和资金,还需要严格计划、投入和研究,要有组织、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随着贵州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艺术学院或艺术专业,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及学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信息来源广,有可供研究的资金,与地方政府、文化单位及民间艺人之间都有着很好的沟通渠道,有一定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基础,这是很好的条件。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职业院校发展,政府对高校研究本土文化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优势条件给予了高校继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较大的空间。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都在通过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对本土文化进行调研、发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能够记录、整理和保存一定的本土艺术,只是尽到了知识分子应尽的部分责任。但我们在如何培养适合继承、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艺术的人才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如何培训指导民间艺人、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继承和保护地方文化艺术的同时,让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焕发青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还做得不够。只有充分利用校园人才优势和条件,结合本土资源优势,才能保证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有效性和互补性

民间民族艺术范文第4篇

回族文学新时期以来民族题材书写过程中,作家们不是单纯的“进入”而是以审慎地反思为前提,民族的历史遭遇、现实处境及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过程中,大都展现出一种强悍意志和悲剧状态。”这一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己民族的过程,从此前的“忽视”、“表层”状态走出而进入民族心灵深处,在民族文化的深层思考中显现民族精神。但是,沉重的历史与窘迫的现实使作家不由得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悲情,悲剧意识是作家深入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灵的重要方式。悲剧感是此期间及其后多数作品的审美倾向,“对当代回族文学来说,悲剧和崇高则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学类型和美学风尚。”由此“发现”了民族尘封的一面。但是除部分作品如张承志《心灵史》《黑骏马》、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唐英超《大阿訇》、冯福宽《大迁徙》、马治中《马五哥与尕豆妹》等之外,多数作品严格来说不是西方文学式的悲剧类型,即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在面对人生、生活的沉负甚至历史、命运的遽变等不幸中,以普遍的生活悲剧感或历史悲剧感来展现“具有强烈忧患意识和坚韧不拔个性的回民族”中国文学的悲剧也与西方文学不同,融进了喜剧性(如团圆模式)而冲淡了悲剧的痛感。“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抗争精神是悲剧的核心,这一点确是中国文学包括回族文学的普遍精神。历史的多难、现实的沉重使回族人的信仰更加坚定,人生的念想更加执著,他们与封建强权抗争,与侵略者抗争,与酷烈的生存环境抗争,与坚硬的生活抗争,为一间“黄泥小屋”而奋斗,为心中的“残月”而坚守,但苦焦生活中燃烧的心火不曾熄灭。因此,回族文学所散发的或浓重或轻淡的悲剧感无疑是悲剧审美精神之表现。这一审美倾向对1990年代以来的商业化、娱乐化等变化的中国文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有些文艺家在文艺创作中日益广泛地搀入了单调、无聊的成分。这种‘恶性娱乐化’倾向在突出感官娱乐的功能的同时抑制了文艺的其它功能。这些单调、无聊的成分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批判的,它满足和迎合人们心灵的那个低贱部分,养肥了这个低贱部分……这种堕落的现代艺术在我们这个躲避崇高和娱乐至死的时代日益泛滥起来。”在此文学话语场中,回族文学却保持了自己的“场独立性”,真诚地感悟生活,审视人生人心,捕捉时代新变,以朴素的真善美基调建构出纯净的文学空间。

二、回族文学中民间艺术的悲剧意识

民间艺术是民族生活最长久最深入的反映方式之一,是民族心理和审美意识的坚实表现,也是书面文学借以表现生活的常见素材。回族文学在深入民族生活的过程中,深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成为作家们透视回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民间艺术进入书面文学,如花儿、口弦、刺绣、歌谣等,极大地丰富的回族文学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也是作家通过细致选择、重新建构的审美创造。头发斑白的母亲啊你的恩情像东方的晨曦头发银白的母亲啊你的恩情像温暖的朝晖酷夏的夜是多么难熬啊是母亲喂给了我奶水严冬的夜是多么冻人啊是母亲掖紧我的皮被这是张承志《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中记录的一组蒙古歌谣,我们还会想起他在《黑骏马》中引入的那首蒙古古歌,这些歌谣动人的旋律与作品营构的情感基调相融合,将读者不经意间引入了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心灵空间,形象直感,颇具审美穿透力。天上的星星有多少?地上的黄羊有多少?流不尽的黄河水哟,淌不干的辛酸泪,回回的灾难有多少……这是马存贤《黄羊滩》中的一首古谣,歌谣的意蕴与人物劫难余生的艰难处境及悲剧遭遇相互阐发,生动体现出人物在精神和现实两方面受到的逼仄窘迫。从字面就可感受到这些歌谣的厚重与悲剧感染力。花儿与上述歌谣相似,都是传唱艺术,是回族艺术的一枝奇葩。粗略说来,花儿主要以爱情为题,在传唱方式上大概有两种类型,一是男女(主要是青年)间相互表达爱慕之情,一是表达爱之苦闷、旅途之苦、思家之苦等。从审美类型上看,有欢快的,有悲愁的,尤以后者居多。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容易折去难,折不到手里是枉然。“这是一首在西北流传甚广的‘花儿’。从字面上看,平淡无奇。但如果加上花儿不同的衬字、衬词、衬句演唱出来,它会把你带到西北黄土高原那特定的空旷、贫瘠而苍凉的氛围之中。使你鼻子发酸,使你热泪盈眶,使你觉得活着还不如死去死去又不如活着。永远陷人想死想活想活想死的没完没了的矛盾之中。这就是西北的音乐,这就是西北的人生!”作家借用花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生动体现了主人公马拉西的人生状貌。他自幼离开父母给人放羊,在孤寂辽阔的荒野之间,是花儿驱散心中的恐惧、空虚和孤独,他也在一个人的天地里以花儿尽情宣泄着,慢慢地花儿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也成为了“花儿王”。马拉西唱花儿时“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和感情,唱得缓慢、压抑,假音控制得很好,悲悲切切,哀哀怨怨,把西北人生在恶劣自然环境中那种痛苦、挣扎、反抗而无可奈何的忧患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儿忧伤的旋律……如一个老妇对着苍天莽地在哭,哭得声嘶力竭如泣如诉。”“他唱的花儿有了一种说不出的苦味。有时他唱去唱来唱得自己都哭了。”这“苦味”不仅是花儿本身的韵味而且也是他融入生活苦难体验后的心音。唱得又极认真投入,“唱出了人生的真实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然呼唤”。像马拉西这样历经岁月沧桑和苦难,又生活于农村贫瘠之地,其生活的沉疴与内心的苦闷没有什么表达的途径,而花儿自然就成为他们传唱心声的主要方式,“那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享受,不唱心里憋得慌,不唱浑身不自在。”花儿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出门人的歌”,“吆脚路长,走一路,唱一路,解解闷,解解乏。”寄予人在“旅途”的思家思亲之情和孤闷心声。旅途感是人生的普遍感受,对归宿的思考、对亲人的思念、对爱情的呼唤等。实际上,文学又何尝不是这一表达媒介呢!“花儿不是宽心者唱,愁闷时解个心慌”“男人有愁唱一场,女人有愁哭一场”;“男人伤心了唱曲子,女人伤心了哭鼻子。”或许这也是花儿在西北回族间流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艰难生活中精神的舒放和慰藉。这些花儿在文学中,以蕴含的无名悲情,渲染出作品浓郁的悲剧感,“唱的能让人落泪”,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家李进祥观察民族生活的角度独特而深刻,其中民间艺术是他切入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笔下,许多民间手艺如剃头(《剃头匠》)、屠宰(《屠户》)、挦脸(《挦脸》)等,以职业为线索演绎出复杂的人生。重要的是许多民间文艺如摔跤、下方、花儿、秦腔、刺绣、口弦等,在他的文学世界得到展现和传播,而且以此编织着人物的“艺术人生”。李进祥敏锐地注意到“民间文化多数是女人创造的。”无疑,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丰富矿藏,女性生命是民族心史的浓彩篇章。“最感人的故事,往往潜藏在最平凡的人生中。”作家以民间艺术为线,在这些平凡人生中塑造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民间艺术与人物命运在他笔下融合为一,民间艺术的魅力与文学审美得到了完美结合。

作品中的这些民间艺人对待自己的手艺或艺术都很认真,似乎那不是她们操持的对象而是自己生命精神的延伸。“女人就应该光光鲜鲜的,光光鲜鲜地嫁人,光光鲜鲜地串亲戚,光光鲜鲜地过日子。”为此,兰花每次挦脸时“都会进入另一种境界,一种连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境界。平日里,她的生活是繁琐的、庸常的。但在现在这种境界里,她感受到的是一种纯净和高贵。”在她手中的不仅是一张即将出嫁姑娘的脸而且是一件至真至美的艺术,她似乎不仅在挦别人的脸而且是在雕刻自己心中的美。她为别人带来了光鲜也充实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样,演戏也是,“她不是演给观众看的,她就是在演,给自己演”老伴拉琴,自己着装上台演出,不需要观众。艺术为她们提供了自我展现的舞台,她们也在艺术空间完善着自我的建构。口弦是回族女性特有的艺术,由于“哪个女人心里没个疙瘩”现实困厄,口弦就成为她们释解心绪的独特方式。“音随心动,音乐真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女人的心里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伤痛处,口弦子的曲调就是缠绵的,忧伤的。”“弹到动情处,弹者落泪,听者欷歔。流过了泪,叹过了气,胸口倒敞亮了,再忙乎自己的日月。日月总是很古老地过着,口弦子也很古老地弹着。”“口弦子声叙述着一个故事,一个古老而忧伤的故事,一个女人心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大多在女人心中隐伏着,使女人成为女人,使女人能顽强地活下去。口弦子声把河湾村女人心中的故事激活了,在心中变换着、生长着、演绎着,每个人心中都有了一种哀婉。”《花样子》中主人公没有真实姓名,也不知道来历,是个嫁过来的外乡人,“叫她花样子是因为她绣得一手好花”。男人赴朝参战牺牲后,她孤身一人承受着生活的各种滋味,各种“批斗”和人们的冷眼将她逼入了孤绝的自我空间,“她每天除了礼拜就是绣花,或者说除了绣花就是礼拜。”去世时“花样子的头边放着一幅绣品,是鸳鸯戏水图,是黑白的,有人眼细,看出那是用自己的头发绣成的,黑处是青丝,浅处是花发,白处是银丝。”如果说刺绣是女性甜美人生的愿景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的话,那么这里的“发绣”却振聋发聩。虽然生不能有爱,但念想是不能阻断的。花样子用自己的头发编制的爱情图景,是否可理解为她用自己的身体、生命在决绝地编织着心中爱的情愫,塑造人生的内在精神,以艺术之力向冷漠现实掷以有力回击。生命融于了艺术,艺术融于了生命,这悲情绝唱一幕与梁祝化蝶有异曲同工之妙,书写了平凡人生的大美。

民间民族艺术范文第5篇

一、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少数民族幼儿运用汉语交流的能力为重点,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寓“双语”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促进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夯实基础。

二、大力加强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教学

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学要以农村为重点。在全区所有的乡镇、村积极举办附设在小学内的汉语教学为主的学前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学制二年。学前班要以汉语口语训练为主,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行民汉幼儿混合编班。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通过学前二年的汉语训练,使少数民族儿童基本解决汉语交流问题,为小学阶段“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地、县、乡、村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投入。自治区决定通过提供幼儿伙食补助、免费读本补助、聘用教师工资补贴以及建设村级学前教育场所基建补助等措施,重点扶持*地区等7个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发展,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惠扶持政策,不等、不靠,积极筹划,及早动手,全面推进我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三、积极推进与学前教育相适应的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模式改革

为改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学段偏上、教学效果差的状况,各县、市要在民语授课小学积极探索“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办法和途径,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按照地、县推进“双语”教育规划,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双语”教学班,使之与学前“双语”教育相衔接。积极试行在小学一年级以汉语口语训练为主,二年级开始实行“双语”教学的“1+5”模式,使少数民族儿童在语言发展最佳阶段就能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学习,为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奠定基础。

四、充分发挥公办、企事业办幼儿园在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各县、市要继续办好公办幼儿园、企事业办幼儿园,积极推行民汉合园,实行民汉幼儿混合编班。县、市办幼儿园要发挥对本县、市,乡(镇)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学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各县、市要充分利用农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安全校舍,依托乡、村小学举办“双语”教育的幼儿园或学前班。要重点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力争使全区各乡(镇)*年前普遍设有一所以汉语教育为主的民汉合园示范性幼儿园,以带动幼儿教育的普及。有条件的村,也可办幼儿园或村小学办学前班,以强化汉语学前教育。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企事业办幼儿园的发展,确保幼儿园教育资源不流失,不断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使企事业办幼儿园在学前“双语”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以汉语教育为主、民汉合园的幼儿园

通过民办、民办公助、联办等多种形式,加强幼儿园所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各县、市在城市规划、改造、小城镇建设和住宅开发中要配套建设民汉合园的幼儿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提高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覆盖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鼓励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推进各种形式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争取对学前“双语”教育的各方面支持。

六、加快培养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学前教育“双语”师资队伍

结合继续教育,以提高汉语教学水平为重点,推进少数民族学前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使少数民族学前教育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基本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需求。地区和各县、市都要设立学前“双语”师资培训经费,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双语”教师培训力度。*教育学院、地区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要开设幼儿师资班和学前教育专业,招收汉语系或“双语”班初中毕业生,实行汉语教学,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幼师专业毕业生达到HSK6级以上水平,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要鼓励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鼓励幼儿教师和具备幼儿教师资格、汉语水平达标的人员到边远贫困地区从事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各县、市要将部分接受过幼儿教育或具备条件,本人愿意从事幼教事业的小学教师经过培训调整到依托小学举办的幼儿学前“双语”教育岗位,鼓励他们从事幼教事业。从社会上聘用的具备幼儿“双语”教育资格的教师的工资可采取自治区专项经费补助,以及各县、市,各乡(镇)补助的形式解决,各聘用学校要相应解决聘用教师的社会保障。对公办幼儿园已有的教师编制必须保证,不得缩减。

七、加强对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要研究制订学前“双语”教育方案,积极设立少数民族幼儿汉语教学研究课题,加强调查研究和教学指导,探索建立符合少数民族幼儿身心特点的汉语教育体系。要加强“双语”教育教研员队伍建设。对在“双语”教育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个人表彰奖励,进一步加强全区内“双语”教育相互学习与交流,树立一批典型、学有榜样、共同提高,为全面实施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八、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协调好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合力,积极为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创造条件。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对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认识。各幼儿学前“双语”教育学校可通过教学成果展示,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参加观摩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赢得社会对幼教“双语”教育的关心与支持,奠定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社会基础。

九、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学前“双语”教育的重大意义,抓住当前推进“双语”教学的有利时机,贯彻“双语”教学“从小抓起”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学前“双语”教育的支持力度。各县、市要针对本县、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际,作出整体规划和部署,将学前“双语”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双语”教学工作规划统筹安排、并重点考虑。地、县教育督导机构要制定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督导评估方案,对学前“双语”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确保各项措施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十、全区实施幼儿学前“双语”教育整体规划目标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扎实有效地推进幼儿学前“双语”教育工作。根据我区人口数测算,全区现有3至6岁幼儿约24万人,按农村幼儿占幼儿总数的80%计算,其中农村幼儿约为19.2万人,学前二年农村幼儿约为9.6万人。通过积极努力*年、*年全区各乡(镇)完成中心幼儿园建设,*年后扩大到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建设幼儿园,并依托乡、村小学举办“双语”教育的幼儿园或学前班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学前“双语”教育规模,并提高教育质量。

——*年全区农村幼儿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人数要达到20%,即1.92万人。

——*年全区农村幼儿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人数要达到40%,即3.84万人。

——*年全区农村幼儿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人数要达到60%,即5.76万人。

——2009年全区农村幼儿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人数要达到80%,即7.68万人。

——2010年全区农村幼儿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人数要达到90%以上,即9万余人。

十一、经费保障措施

农村学期幼儿“双语”教育主要采取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和县、市财政配套专项安排,乡(镇)、村自筹、社会捐资等多种形式确保投入。自治区扶持补助范围为:对各县、市村办学前教育机构建设,每年安排一定的基建补助;对农村幼儿进入学前两年“双语”教育的学生每人每日补助伙食费1.5元;对幼儿教材以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免费提供;对农村聘用幼儿教师按每40名学生配备一名汉语教师,每名教师每月补助400元。办公、教学设施设备、不足教师的聘用和教师的社会保障及幼儿园日常运转的投入,由县、市财政安排和乡(镇)、村自筹资金等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