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24-02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职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常识教育。因此,这门课程的开展对职业高中学生道德品质与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之教学现状

1、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重视不足

很长时间以来,职业高中往往注重于专业课的知识教学与技能培养,而对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育重视不足。教学中教学方式仍然比较传统枯燥,教学气氛也比较呆板、沉闷,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堂灌式的教学仍将学生置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再加上枯燥的理论教条和难以理解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现实需求与教学内容的差距,抑制了学生们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遏制了他们学习思维与理解创造的有效发挥。

2、教学内容不切合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需求

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理应切合职业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职业高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着眼于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进行教学活动,但现实是大多数教师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实际思想活动缺乏观照和研究,使得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脱离,其理论性难以运用和发挥,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

3、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教学活动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应当作为职业高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德育和思想教育的作用,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爱国、爱家、关爱社会的品质,为他们迈入社会,为社会建设献力打好基础。但是,在教学实际当中,教师却并没有将此教育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而大多只是照本宣科、进行理论知识的阐述和讲解,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缺乏有效的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去积极的教育、引导学生。而且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没有让学生去充分的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形成了只重讲解,不重引导和思考的教学现状,而这些抽象理论的学习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作用的发挥。

4、传统考核方式与实践成效测评相脱离

在职业高中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考核中,其考核学习成绩的方式还是以传统的闭卷试卷考试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实践活动中所具有和反应的思想价值观念情况,一切以学习课程的考试分数为依据,使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客观公正的进行体现。形成了考分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就好的一种认识偏离,而并不能全面客观的体现《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效果,不能良好发挥其德育考量的指导效用和开展课程教育的目的。

二、推进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1、创新《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模式

当下时期,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需要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实施,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例如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与之有关的新闻、实事等,让学生们更加生动深刻的领会其思想。还比如,在学习商品交换与消费知识时,教师可加以拓展和进行提炼,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以理论结合实际去切实解决一些实践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活动,通过建立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强化学生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便更好的听取学生们的意见,推进教学成效。

2、积极拓展、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开展教学,强化教学成效当然还应基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程基本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以一些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的事例来进行讲解、说明。同时,还可以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事件和知识来给学生们进行讲解,丰富课堂内容、形象理念知识,让同学们不再感觉本学科是枯燥乏味的。例如,讲解商品价格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用品来进行竞猜价格的小游戏和价格调查的活动,从而使他们更加乐学、好学,增长知识,培养更新端正的价值观念。

3、教学过程中灵活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课堂教育不仅要依靠教师的深入讲解和活跃的课堂氛围,还有赖于良好灵活的教学方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灵活的运用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等。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认识和感悟,从而达到推进教学、提高成效的目的。

4、理实结合进行课程的综合测评与考量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与现实实践紧密相关的,所以其考核评定课程成绩不能仅以试卷分数为标准,而是要将理论与学生实践与日常表现相结合。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考虑,以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阶段与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与评价,以期更好的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要

重视其课程开展,立足于课程基本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拓展、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灵活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理实结合进行课程的综合测评与考量,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强化教育目的,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伟华.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广东教育,2012(08).

[2] 徐亚杰.浅谈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堂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2(32).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将社会分化过程中的经济因素视为造成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换句话说,马克思认为,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着不同的人群归属于不同的阶层。由于这种占有的不同,使市场在物质生产最大化的同时并不能实现各阶层人员流动的最大化。一部分占有社会资源的人总可以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而那些不占有生产资料及生产要素的人,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随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劳动力这种要素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越来越趋于劣势,剩余价值在社会各个阶层间的分配愈发趋于不平等,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贫富差距。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李强教授(2011)在《社会分层十讲》中,结合马克思韦伯的三元分层理论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将判断我国现阶段社会分层的标准归结为对三种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即对组织资源,文化技术资源和经济资源占有的不同。本文将继续沿用李强教授所提出的社会分层标准划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分层。另外,在此基础上,用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其关注点在于在使物质增长最大化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使社会资源能更公平地在社会成员间良好地分配,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若这些社会资源在这些阶层间实现相对较公平的分配,就意味着处于较低的阶层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上升到较高阶层,则社会流动是比较畅通的,反之则比较阻塞。这种以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来作为分层标准、研究社会资源在各个阶层间流动、来判断社会流动是否通畅的研究视角便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为了更好地测量和把握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现状,本文主要以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量表,以下简称ISEI量表作为主要测量工具。之所以使用ISEI量表作为主要测量工具,是因为此类量表将职业声望,经济收入等社会经济指标综合起来,从而可以更全面进而准确地测量我国一定时期内一定群体的社会地位及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及其变化。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此类量表既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因素,同时也兼顾到了其他社会因素,因而是一种可以广泛通用的量表(李强,2011)。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现状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分层现状

根据上文列举的对三种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可将我国现阶段社会分为十大阶层。这十大阶层按照对三种资源占有的多少及对社会的影响大小排列为: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其中,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主要占有组织资源,经理阶层占有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私营企业主阶层占有经济资源,专业技术人员拥有文化技术资源,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个体工商户阶层占有少量经济资源,而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及农业劳动者阶层则均占有很少的三种资源,而城乡失业、半失业及无业者阶层则基本不占有任何资源(李强,2011)。

根据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而进行社会阶层划分,可以看出,占有社会资源多的阶层处于社会的上层,而居于社会底层的阶层占有的三种资源很少,甚至不占有三种资源,最终不得不回归体力劳动维持其最基本的生存。这一方面佐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公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别的根源”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劳动力要素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居于劣势;而其他阶层凭借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分工的细化,优势会继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底部阶层的人群向更高一级阶层的自由流动。

那么,这十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何种形态,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如何呢?李强教授在2005年将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与ISEI量表相结合,对我国社会分层及社会结构现状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数据呈现如表1。

由表1数据可以看到,2000年时我国社会各阶层人数的大致分布概况。其中,23-25分组占全部就业者的64.2%,组成该分值的职业群体基本为普通农民,具体包括从事稻田、棚架等农作物的种植人员,农副产品加工人员,家禽家畜饲养人员及清洁工,以收垃圾为生者等。基本上是以简单体力劳动为生的农业劳动者阶层。

29-32分组占全部就业者的9.8%,主要由依靠劳动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初级产业工人、小个体工商户阶层以及商业服务阶层构成。具体包括建筑工人、土石方施工工人、混凝土配置工人、地质勘探工及装运搬运工等初级产业工人阶层;小个体工商户及商业服务人员等。这类群体相对于23-25分组而言,多为从农民而转化来的农民工,其实际生活水平与农民相比无较大差异。

33-40分组占全部就业者总数的11.2%,主要由公路、道路、铁路、水上等交通运输人员,商业服务业普通营业员,餐饮业服务人员,机电产品装配员等蓝领工人阶层组成,相对于初级工人而言,这类群体占有相对更多的社会资源,因而介于中产阶层与蓝领阶层之间的位置。

43-45分组占全部就业者总数的2.9%,主要由办事人员阶层及个体工商户阶层构成。具体包括普通行政业务人员,办公室职员,企业职员,护士,小学教师,推销展销及商业服务人员等。

65-69分组占全部就业者的4.5%,主要由掌握一定经济、文化、技术资源的中产阶层构成。具体包括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类企业的经理、负责人,科技专业人员,电子、电力、广播、交通工程等技术人员,规划设计人员,以及中等教育人员等构成,相应归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以及经理人员阶层。

85-88分组占全部就业者的0.5%,主要由医生、律师、银行、证券企业经理等高级专业人员及党群组织国家机关负责人等人员构成。归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及经理人员阶层(李强,2011)。

通过上述可以看到,ISEI分值越高,其代表的人群所掌握的社会资源越多,反之则越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人群由于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也千差万别。尤为突出的是居于劣势的劳动力要素,集中分布在我国社会底部阶层,体现出我国社会分层的尖锐现状。李强教授及其课题组根据研究数据得出,2000年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倒丁字形”,社会底层所占比重过大,而中产阶层比重严重不足,社会分化现象不容乐观。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2000年时社会结构呈现的“倒丁字形”结构分布,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我国严重的社会分化。64.2%的人群处于一个十分低的分值位置,反映出我国在2000年时的社会结构距离理想的“纺锤形”社会结构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完全依照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调节社会资源在广大人群中的分配,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问题。这无疑是威胁我国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巨大隐患,需要引起重视。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及社会流动现状

李强教授及其课题组所用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因而反映的是2000年之前的社会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步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那么自2000年到现在,我国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又出现哪些新的情况呢?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至今,国内鲜有以此视角为基础,研究和分析我国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现状。因此笔者从李强教授的研究成果出发,沿用李强教授的社会分层标准及分析测量工具ISEI量表,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用ISEI量表进行测量和评分;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从整体上把握2000年至今我国的社会结构变迁及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状况。

所用数据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6岁-64岁之间的抽样统计数据。通过用ISEI量表测量与评分,结果如表2(详细数据略)。

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相对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而言,23-25分组占总人口的比例由第五次普查数据的64.2%下降为第六次普查数据的56.32%;同比下降7.88%。29-32分组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9.8%上升为12%,同比增长3%。33-40分组由过去的11.2%上升为15.8%,同比上升4.6%。43-45分组由过去的2.9%上升为5.86%,同比上升2.96%。65-69分组由过去的4.5%下降为3.17%,同比下降1.33%。85-88分组中,数据由过去的0.5%上升为0.67%,同比上升0.17%。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ISEI测算的我国社会经济地位结构图如图2所示。

由此可以发现自2000年至今的十多年时间中,我国“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向着“纺锤形”社会结构缓慢地发展。具体表现为,从2000年至今,处于社会底层的农业劳动者阶层比重不断下降,而产业工人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及个体工商业等阶层的比重均有上涨,这说明,我国底部阶层比重正在不断减少,中产阶层比重正在不断上升,社会整体结构正在不断向“纺锤形”社会结构缓慢发展。

然而,从整体上看,虽然十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社会结构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最突出的特征仍是,社会底部阶层所占比重过大,中产阶层比重很小,社会资源在社会各阶层间的的分配依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一方面虽然底部阶层的比重正在逐步减小,但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过大;56.32%农业劳动者阶层意味着,我国至今仍有一半以上的人群处在23-25分的低分阶层中。即使今后每十年均按照7.88%的比例下降,将这一群体的比重下降到合理水平还需要近四十年时间。另一方面,处于中间位置的中产阶层比重远远小于合理的水平,并且增长速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快。通过对比数据我们可以发现,43-45分组的比重同比增长了2.96%,但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只有5.86%,加上广大蓝领阶层及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这一比重也仍然不及总人口比重的四分之一,远远低于合理比重的要求。从这一点上来说,虽然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但我国现阶段已然显露阶层固化的端倪,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虽然在不断进行,但距理想的“纺锤形”社会结构依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无疑会给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严峻的挑战。

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的建议与反思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决定人群归属于不同的阶层,因而保持良好的社会结构及社会流动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社会资源在社会各阶层间得到真正公平合理的分配。我国目前在很多领域存在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的现状,使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极端不平衡的格局。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阶层固化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例如,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要远远高于农村,城市生活的居民占有的社会资源要远远多于农民所占有的社会资源,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存在着严重问题。另一方面,我国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农民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进程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即便农民可以进城打工,也只能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在福利、收入等方面远远低于城里人。从而使我国56.32%人群,至今依然被束缚在社会的最底层,社会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推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社会资源在各阶层间得到合理公平的分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只有真正做到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占有的公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各阶层间的差距,实现社会各个成员间的真正平等。

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分平均而得到的经验教训,使我们不可能在现阶段的分配过程中达到绝对平均的理想状态。因此,在一次分配中无法实现绝对的占有自由,那么就需要在二次分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分配过程中尽力做到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从而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的尴尬现状。这就要求政府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各阶层向更高一层的流动扫清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各类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资源在各阶层间的分配存在严重不公等问题日益成为每个中国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即将突破4000美元大关,步入中等收入危机高发的危险门槛。中国能否解决好中等收入危机,将对我国能否顺利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社会资源在各阶层间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加快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迫在眉睫。因此,一个合理、公正、和谐的社会,一定是社会结构良好,社会资源分配公平,社会各阶层间通畅流动,公平公正的社会。这不仅是笔者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和追求,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1.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1)

3.亚当·斯密.国富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第3篇

一、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提出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先要学好,学不好就难以用好。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存在着误解、错解的问题。

简单举几个例子,例一: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运行规律有明确的说明,社会主义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着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衡量社会主义的成就和得失的标准,应是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标准的统一。笔者提出这一观点,竟有学者提出批评。有的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错解为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宣称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一元论,再讲生产关系标准和上层建筑标准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二元论、三元论。并宣称唯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列宁、斯大林和邓小平批评过的唯生产力论即庸俗生产力论强加于马克思主义。

例二:马克思讲过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这方面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国几乎所有的相关著作和辞典对此都存在误解。都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解读为只是扩大生产规模,没有包括技术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把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解读为没有扩大生产场所和增加机器设备,只是提高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率。把粗放型增长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相等同;把集约型增长与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相等同。这种解读既错解了马克思《资本论》相关论述的原意,也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相悖。不能把我国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错解为由外延型转变为内涵型。我国每天都有大量新企业增加,不能排除这种外延扩大再生产。也不能把外延扩大再生产理解为只是原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这种建设虽也存在,但更重视和强调的是增加技术含量, 增加中高端有效供给,着力于创新驱动发展。马克思很重视科学作为生产力的独立因素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包括《资本论》中的许多问题搞清楚。有些马克思本已讲得很清楚的问题我们还在争论,或是做了错解。在这样情况下,怎么能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因此,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学好,要弄懂它的原本涵义,按照其原意掌握它的精髓。

例三:马克思、恩格斯一再指出,建立社会主义要把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人民的国家手中,以建立国有经济。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写入我国宪法的。但有的学者否认我国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他们引用恩格斯批评有人把俾斯麦的某些国有化称作社会主义,是冒牌社会主义,将恩格斯这一有针对性的批判移接到我国国有企业,诬之为冒牌社会主义。这种张冠李戴的分析,实际上混淆了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新中国成立已经67年了, 应系统回顾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认真总结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又有哪些失败的教训。可以说,当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际, 与之相应,我国经济发展顺利,成就明显;反之,经济发展就会遭受挫折。改革开放前所犯的左的错误,恰恰是因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很快,短短3 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得很好,这与我们较好地把握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关。那一时期我们认同和宣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重视尽快发展生产力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就是要抓好两大环节: 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直到列宁、斯大林反复提出的基本原理。

但后来,急于求成的主观唯意志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偏离了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具体体现为1958 年搞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在生产力还落后、社会主义刚刚开始建设的条件下,就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既违反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搞大跃进,又违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拔高生产关系,搞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刮共产风。这种既违反自然规律又违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后来还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忽视生产力的发展,也就忽视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忽视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前30 年和后30 多年的经历都要加以认真梳理和总结。要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敢于面对现实,不要回避问题。改革开放38 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而言,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忽视了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分化。我国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的富豪在不断增加。有报道称,我国富豪数量相当于甚至超过了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帮助最后的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精准扶贫确保每一个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然而,扶贫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些贫困人群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处在较低的生活和收入水平上,两极分化问题会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如果回避或不重视两极分化这一现实问题,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便只能是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的抽象概念。当然,不能搞劫富济贫,也不能限制富豪群体的扩大,更不能搞国进民退, 但一定要持续探讨缓解两极分化的理论与对策。强调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讲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要实打实地研究问题,要回顾得失成败,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写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篇大文章。

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对马克思所讲的政治经济学对象要有所发展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过去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也都是这样表述的,尽管有个别的学者提出要研究生产力,但主流观点还是强调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个别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讲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据此提出首先要研究生产力,这是错解。针对前人的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互关系的肤浅分析,马克思系统深入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生产占首位,所以要首先分析生产。因此,才有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的说明。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要研究生产的社会形式,并指出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不过,我们看到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的发展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但是他又没讲要研究生产力。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到走向衰落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经济规律,要揭示的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关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他没有任务来为资本家出谋划策,研究通过什么办法来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他固然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但这是就资本主义既有生产力的发展来考察的,重在研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怎样随之变化,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怎样由形式隶属发展到实质隶属。因此,马克思不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考察生产力的发展是服从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宗旨的。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第4篇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其主要教学任务是为了帮助中职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其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等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该课程的特点出发,努力提高其教学的时效性。

 

一、讲究教法艺术,发挥导向作用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综合性和实践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市场生产经营活动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学的人才培训向着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快的方向发展。教育思想和观念是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讲究教法艺术,发挥中职课程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我国的各项政策法规,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学生特点

 

好的教学方法是一定要适应学生特点的,中职学校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是制订好教学方法的前提。对中职生来讲,由于生源问题,一些学生学习基础差,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好高骛远;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或根本就没有学;有的学生过分地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还有的学生来学校读书的主要目的只是玩,而不是为了获取职业技能等。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讲清基本概念

 

在这门课程中,基本概念出现的比较多,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好本门课程,应该先弄清楚这些基本概念,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心里才会明白自己要学的是什么,比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谐社会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能正确理解并支持的。在具体讲授的过程中也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就以书名所涉及的三个概念:经济、政治和社会来说吧,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首先要留下悬念,引导学生去思考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决定社会的经济体制发展模式等。总之,要让学生明白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特点,既不能把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能仅仅看作经济、政治、文化运动的外部条件,它本身就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三)培养学生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觉悟越来越高,公民意识越来越强,这种趋势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到当代的中职生。该课程中涉及到很多培养学生意识的知识点如: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价值观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抹杀学生的公民意识,而应当辅之以正确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公平、民主和法治意识,使之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

 

二、精心准备案例,引导观念形成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观念的感悟,能有效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种使用于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的有效形式。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案例汇聚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中职生德育课堂变得鲜活,真实和高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注意收集案例素材,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现代公民意识,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恰当利用文中案例

 

教材为案例教学创造了条件,在教材中基本上每一节内容都有相关案例出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利用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对应点,选择、分析案例,这样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案例,找出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知识点,提高分析效率。比如在企业经营这一节,可以利用文中案例“宝洁公司是如何制定其经营战略”的,让学生来分析企业是如何经营成功的,因为中职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骨干,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我国产业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知识点上,可以通过案例当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一系列数字变化和城乡对比,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比分析、理解小康社会的特征,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

 

(二)适时补充时政案例

 

教材中的案例也是有局限性的,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新闻时事,补充一些案例,拓展知识内容,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充分体现中职生德育课教学的时政性。教材中的很多章节都可以补充时事政治的内容,生动形象、开阔视野。比如第一课中的商品价格的变动,可以结合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现象选择案例进行分析。在讲解“价格与价值规律”这节内容时,可引导学生调查所在地区鸡蛋、蔬菜等农产品价格近期变动情况,再说明商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为什么会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掌握“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等规律。第五课中的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结合国家是如何处理问题胶囊和奶粉、瘦肉精、地沟油事件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例进行分析。第十三课关注和改善民生,可以根据党中央的重大会议精神和领导人的讲话,分析现实生活当中与中职生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等问题,让中职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三)认真组织课堂讨论

 

组织案例讨论是案例分析法的主体和核心环节,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实践表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该课程的讨论中,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启发学生讨论,对于个别中职生存在的自卑心理,要积极引导,明确其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责任感。要求学生从现实角度思考问题,从案例分析中表现自己,从而学到知识、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国家长期实践得出的结论认为,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有以下一些主要优点:有利于巩固学习者对所学课程理论的理解,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能给学习者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其得到分析和处理所面临问题的锻炼机会等。当然案例分析法并非是提高该课程时效性的唯一方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只有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的时效性。

 

三、开展社会实践,巩固教学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率。要提高中职类院校德育课程的有效性,必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巩固教学效果。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经济、政治和社会,把纯理论的知识变的生动、有趣起来,便于学生接受。中职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社会需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中职类教育必须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实现就业为目标,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中职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讲究教法艺术,发挥导向作用,充分利用案例分析法和其它几种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这样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提高其教学的时效性。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治经济;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随着中等职业教学的改革进入到深水区,人们对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给予更高的教学定位。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是中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课程的教学主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心为基本观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详细介绍了我国改革三十年以来所取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成就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有关知识。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坚定走具有中国化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能力。

一、结合专业特色,丰富教学内容

中职德育教育要求遵循“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防止空洞说教,而中职学校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如果德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专业特色,则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就会受到影响。如在讲述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之“企业中的劳动者”时,课文选用的是一汽大众公司钣金维修工人王洪军不畏艰难、勇攀技术高峰的事例。王洪军的故事虽然富有代表性,但与多数学生仍有不小距离,说服性被打了折扣,无法真正地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既定的情感价值体验。

二、融合现代技术的教学模式

如今,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科技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中职类院校基本配备了多媒体信息设备。中职教师可以凭借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德育教材枯燥乏味的教条转换成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元化元素,这也有助于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德育教育内容。

三、积极主动探索的教学精神

人要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想要有所成效也必须经过磨合、提升。中职学校自开设《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课程以来,教学者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和分析更新更符合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德育需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这种积极主动探索的教学精神正是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问题得以改进,教学效果得以提高的精神支柱。这种积极主动探索的教学精神也是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最应该保留和坚持的东西。

四、全面客观地认识《经济政治与社会》

就必须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方法,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化的课堂学习气氛,在友好的气氛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不断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正视《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另外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教师提出的教材重点,并且与当前的时政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习小组进行自由讨论,让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观点阐述,最后让教师点评。严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教育,注重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进行宣传,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从而更好地刺激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断奋斗。

五、优化课堂施教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是由学生自发提出,之后便由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解答,从而可以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热情。例如,在对外开放的问题相关解答时,让学生自行解答:“各省之间的商业往来的行为属于对外开放吗?”“对外开放有什么基本条件吗?”“如何定义对外开放的背景?”“对外开放对国内外的经济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对加深“对外开放”的了解。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更好地实现和保持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和高水准。从改进教学课堂方式来说,教师要实现在课堂讲课的多元化,从而有效弥补在教学课堂上的不足。通览《经济政治与社会》一书,我们便会发现这么课程在内容上缺乏有效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上不仅仅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需要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同时要能够将教学积极融入到课堂实践中去。在另外,教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流。此外,教师还要把合作的观念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以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六、丰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在绝大多数学生的眼中,德育课都是枯燥乏味的,乏味的原因无非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呆板,评价方式单一等。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对新教材进行了改革,教学内容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加突出了职业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但是如果德育教师不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改的目标就无法落到实处。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应想方设法力求能稍稍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多地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社会调查、现场教学等方法,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活动,把德育教学与学生活动、职业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可以从德育课中感受到快乐,获得知识,得到提升。

七、增强教学内容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