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短诗

现代短诗

现代短诗

现代短诗范文第1篇

摘要:短信诗歌是新世纪近十年来网络时代与信息时代的产物,可以看作网络诗歌的延伸。在形式上,短信诗歌与五四时期的小诗相似,然而同中有异。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文学内外部特征的比较,来反思当代短信诗歌所具有时代特点,并预测短信诗歌或可成为当代新诗发展瓶颈期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选择。

关键词:短信诗歌;五四小诗;文学内部;文学外部;异同

新世纪以来,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文学的传播有了更为便捷的媒介。其中,以短信诗歌为主的短信文学在这个信息与网络结合的时代应运而生。这一文学形式具有新事物特有的适时性和局限性,然而随着近十年的发展,短信诗歌已经逐渐摆脱热闹诞生时的青涩与粗糙,安静地成长与成熟起来。纵观中国现代诗歌史,不难发现短信诗歌与五四时期小诗的诸多相似,因此,将二者纳入历史的发展中来对比异同,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短信诗歌的特点,更好地明确其价值。

一、文学内部的貌合神离

首先,在形式上。短信诗歌和小诗在篇幅上都很短小,这是它们最为直观的共同点。然而小诗的篇幅是五四时期的年轻诗人受泰戈尔和日本俳句的影响后,借鉴国外文学的自觉选择;短信诗歌是受手机屏幕的限制,被动将诗歌限制在一定的字数内。因此,主动创作小诗是诗人情绪和哲思即行即止的自然流动,而被动压缩的短诗必然会导致诗人有意与无意间对情感和诗意的压抑控制,使得表达复杂情感或哲思时难以深入透彻。此外,短诗的平台是当前最为普遍和快捷的手机网络,小诗在当时的平台是文学期刊或报纸副刊,同样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传播方式。然而,虚拟网络与纸质刊物相比仍有很大区别。尽管网络更为快捷,但短信快捷也带来了“快餐文化”的弊病,诗歌的文字表述在虚拟空间里的保存时间极为有限,正如一秒更新的手机微博,没人关注则会很快被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掩埋。而手机的个体性与闭塞性使得短信诗歌很难形成一个自己的阵地,因此,也难以形成流派,以及文学争鸣,也就无法像小诗那样在刊物中有一个诗歌专号,难以扩大影响力。所以有学者指出,“只有使其从手机上走到纸质媒介,才可以把这种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固定下来,使之具有保存性和长久性”①。

其次,在内容上,短信诗歌尽管引发了全民创作的热潮,却也存在泥沙俱下的弊病。先看五四小诗,当时小诗的创作群体均为其时已有一定名气的具备较高学养的作家或学者,如冰心、宗白华等,由此诗歌选取的内容也多为人生哲理或宇宙思索,在艺术技巧上更广泛吸取了古典诗歌的营养并受到了国外如日本俳句或泰戈尔诗作的影响。而短信诗歌的平台多为虚拟网络,其作者多为普通网民,水平参差不齐,也没有专业作家的创作态度认真,知识结构也多受限于一般教育,没有主动吸收古文或西方文学的意识。这些使得短信诗歌的内容过于大众化与通俗化。当然我们不排除五四小诗也有类似问题,如梁实秋便批判过“把捉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诗意,选几个美丽的字句调度一番,便成一首,旬积月聚的便成一集”,②的创作现象。再看当代网络上的“流行经典短信诗歌”:“对我来说/你是黑暗中的灯泡/饥饿中的面包/冬天里的棉袄/夏天里的雪糕/你是我今生唯一的宝”。很显然这里并没有诗歌应有的审美价值。再看首届短信诗歌大赛的获奖作品,《自由》(作者:胡佑军):“我把/一个气球充满气/然后/拍破/倾听空气重获自由的声音。”尽管这样的诗较之前者明显更有诗意,但离开手机这一平台,我们很难发现这些诗歌与传统纸质诗歌的文学本质有何差异,只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而必须在文辞上更加精炼而已。同期刊发表诗文的必要审核相比,在缺乏规范的网络世界,人们享有平等的发表言论的权利,但是短信诗歌的这种特点也使得“它注定要成为最大的电子垃圾制造厂,而要在这个电子垃圾场中不断亮出耀人眼目的东西并不容易”。③

二、文学外部的同中有异

尽管文学内部的比较得出的多为短信诗歌的劣势,但在文学外部的环境上,短信诗歌自有其生存空间。首先,小诗处在新诗诗体重建的关键时期,对自由诗过于散漫和传统格律诗的陈旧落伍进行了调整,使得小诗既保留了传统的意象和诗意,又在形式上有现代风格,是为过渡的产物。而短信诗歌同样在当代诗歌日趋边缘化的困境中出现。与五四时期或80年代的诗歌辉煌时期相比,一方面,当代诗歌缺少读者,另一方面,当代诗歌缺少足够的社会地位,诗人没有经济来源做支撑,这些都使得短诗以其独特的姿态在夹缝中成长起来。

至于五四小诗的命运,正如朱自清所评,“《流云》出后,小诗渐渐完事,新诗跟着也中衰。”④的确,1925年后,冰心、宗白华等小诗作者很快就不再创作小诗。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小诗自身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不是小诗的理想土壤。那么,与小诗极为相似的短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是如同小诗一样在诗坛上昙花一现,还是能够继续成长,在诗坛站稳脚跟,这需要进一步对其性质进行定位。

而针对短信诗歌的性质,葛红兵曾较早提出“次文学”的观点,认为其“虽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却很有可能会成长为网络文学的另一个同胞兄弟。”⑤如果说小诗的最终式微是由于后期的生存困境,那么短信诗歌与小诗的最大差别在于,短信诗歌的困境正是其成长的必要条件。她如同一个石缝中的野草,随处生长,生命力顽强,虽然不能移植到温室中,但也需要必要的合理培植。然而,作为以虚拟网络为平台的短信诗歌,要真正确立位置,需要有多种流派的争鸣,以及随之而来的代表诗人,诗歌阵地,诗学主张,创作特色的总结,以及后期出版诗集,而这些对于短信诗歌来说无疑有很大难度。

短信诗歌作为新兴的文学形式,或许是继网络之后,诗歌新的生命力的延续。因此,合理利用与开发短信诗歌的平台,将实现诗歌与大众之间的近距离传递,从而摆脱90年代诗歌“边缘化”的危机。但是,大众的定义仍是一个问题,诗歌如何保持其独立性以及自身的价值,而不是沦为媚俗化写作,口语化写作,垃圾诗歌,下半身写作的低俗,这是网络诗歌的前车之鉴。短信所具有的便捷、简短和强制性特点将极大的扩大诗歌的受众。从而,短信诗歌在合理引导大众审美趣味方面,会比网络诗歌更为有力。

三 结语

新事物的诞生与立足总是充满艰辛。从得到正统诗刊认可的2002年至今,短信诗歌在争议中已经走过近十个年头,十年来对于短信诗歌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普遍认为其尽管在书写方式上有所创新,但没有改变诗歌的实质,无法真正确立自身在诗坛的位置。诚然,在诗坛中到底处于怎样的位置,或说其价值到底如何,在历史长河中,短短十年仍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综上,短信诗歌可以看做网络诗歌和五四小诗的综合,或可称其为网络小诗。理想的网络小诗应该既有网络诗歌的大众化优势,同时也应有小诗的艺术水平,这些需要利用短信的手机平台特点进行合理规范,同时需要诗坛主流话语的引导,更需要短信诗人的自觉追求。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相信短信诗歌将不会沦为电子垃圾,同时也不会如小诗一般失去存在土壤,从而在诗坛上为自己开辟一片广阔的领域,也为新诗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为开放的选择。(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参考文献:

[1] 张经武.论媒介时代新诗的裂变.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第19卷第2期.2005.

[2] 梁实秋.繁星与春水.黄影编.当代中国女作家论,上海光华书局.1933.

[3] 陈红莲.浅谈短信文学.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第4卷第3期.2005.

现代短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歌;方法;单元整体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06-02

对于以一、二年级为首的低年级,儿童诗歌是非常适合他们学习的语言材料,具有训练语言、丰富情感、培养审美、丰实想象、创新思维的作用。而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富有想象喜欢童趣,所以诗歌学习很适合他们的口味。诗歌教学不是简单的读读背背再仿写,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与规划。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突显诗歌教学的目标、方法,借助预习单、总结单,鼓励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仅能激发同学们参与学习的欲望,还能使他们在合作中创生智慧。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时,我进行了以下整合和设计: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

二、单元教学策略

1、导读课实施策略

(1)借助预习单,知特点。用预习单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单元内容的初读,除了基础性要求读准读通课文之外,听读时引导学生关注五篇课文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对该单元的内容有整体感知,如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儿童诗歌。儿童诗歌,虽篇幅短小,但读来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文质兼美,是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极佳文字材料。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随年级的变化,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深刻、丰富起来。带着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领略诗歌创设的美好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隽永情感,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喜爱,激发学生诵读诗歌、创作诗歌的冲动,应该是教学诗歌的一个美好境界。在“我知道或我学到”栏目中,学生就会把自己初读诗歌的感知表达出来。教师则把学生这些初读感知作为导读课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单元特点,并且依据这些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附:预习单

①初读课文

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二听:借助磁带听课文,边听边想,这四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标:标小节,把新学到的词语划出来,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出来。

②填写下表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一株紫丁香

水乡歌

(2)比较古代现代诗歌,明异同。通过诵读《日有所诵》上的现代诗和已学过的古诗,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现代诗和古代诗的异同点。相同:对仗工整、讲究押韵,节奏鲜明。不同:现代诗每行字数不等,行数不等,空行分段,讲究反复;古代诗每行字数相同,行数一般为4行(以后会学到8行)。在辨析的同时,渗透学习新知时可以和旧知相比较的方法。

(3)积累类结构短语,做铺垫。现代诗歌语言优美,有时句式整齐一致、常运用反复,所以课文中经常会有一些结构相同的短语,例如数量+名词短语(一条渠、一条河),形容词+名词短语(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还有形容词+动词短语(喜滋滋地送、乐呵呵地捉),这些结构相同、词性一致的短语,我们称它为类短语。在诗歌的导读学习中,引导学生关注并积累类短语,不仅丰富了词汇,还为诗歌的后续多样朗读训练做了铺垫。

2、推进课实施策略

(1)在朗读中,再现诗境,表达诗意,凸现风格。

诗歌是朗读教学的好题材。无论是在教学前、教学中,还是教学后,我们始终把朗读贯穿其中。在反复的朗读中再现诗境,表达诗意。适时辅以技能的指导,长句的停顿,题目与正文,每一部分间的停顿,齐读时的整齐和谐,读书与说话时用声的不同等,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体悟,展示诗歌朗诵的魅力。

(2)在创作中,拓宽诗境,扩展诗意,内化语言。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又像歌曲那般上口。许多学生是听着儿歌,唱着儿歌长大的,他们有时不仅喜欢随口溜两句,而且颇为自己的创作而得意。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找准教学的切入口,不仅能帮助拓宽诗境,扩展诗意,而且有效地帮助学生内化语言。在《水乡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模仿创作的水乡桥多、鱼虾多、笑声多不仅意境美,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水乡的热爱和对诗歌的喜爱之情。《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乡下孩子》的模仿写两句学生可谓兴趣盎然,信手拈来。

(3)在合作中,思想交汇,辨别筛选,焕发激情。诗歌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所以非常适合学生合作朗读。每个学生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参与讨论,在辨别筛选过程中,他们思想交汇,意见碰撞,最后的合理分工,巧妙组合,足见学生对诗歌内容、结构的体悟和把握。所以,给学生合作朗诵的时空,展示他们对诗歌独到的理解和由衷的喜爱,既能更好地凸现诗歌的特点,也使学生与诗歌,主体与客体进行再一次交融。

3、总结课实施策略

(1)回顾学习过程,提炼学习收获。运用总结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过程跟踪,并在回顾中提炼学习收获。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总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收获或最有感触的体验。总结课上,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运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基础性的知识、态度层面的总结外,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提炼。本单元重点引导学生总结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和具体诗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后续对诗歌内容段落的仿写创作能力。

附:总结单

①回顾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一株紫丁香

水乡歌

②课外阅读:你读了哪些诗歌?请把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歌写下来吧!

③口语交际:向同学朗诵一个课外的诗歌,并请他们给你涂色打分,写上他们的评价吧。

(2)在赛诗会中,学用结合,兴趣和能力共长。开展赛诗会,四人小组合作选择本单元最喜欢的一首诗歌进行朗诵表演。结合同学评价和老师评价,评出“优秀小诗人”小组。课内学诗歌,课外诵诗歌,活动课赛诗歌,学生兴致勃勃,大有显身手之势。

现代短诗范文第3篇

第二阶段――辨析古今汉语的读音

在学生明确并理解古代汉语基本常识的基础上,理解字词、领会诗意就成为古诗词教学无法逾越的阶段。这必然涉及语言训练的问题,也是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所面临的问题。语言训练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翻译并理解诗句,在此基础上领会并复述诗意,进而达到“情感体验”的目的。而对于古今汉语来说,最大的不同在于语音方面,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因此在教学时应从语音方面指导学生辨析古今汉语,从而领会诗意。关于古今汉语的语音问题,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第二册)曾就“叶(xié)韵”问题提出看法:“在阅读古诗时,要了解古今语音是不同的,最好能有一些音韵学知识;但是在朗诵古代的诗歌韵文时,完全可以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朗诵。我们不可能用古音来念古代的诗歌韵文,也没有必要;更不能采用前人那种改读韵脚的办法(即叶(xié)音),因为那是不科学的。”[2]王力先生认为应该用现代普通话来念古诗韵文,而不必用古音来念古代的诗歌韵文。从古诗词教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应该更切合小学生的学习实际,也是更好地遵守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既然在古诗词教学当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古今语音不同甚至误读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辨析呢?陈昌发先生认为教学中可遵循以下原则:[3]第一,“老字号”从古。所谓“老字号”,是指古诗词的通假字、词牌名专用字、单音节词中含有旧读音(古读音)的字;所谓“从古”,指遇到这些有旧读音的字,若旧读音的读法仍然被现代汉语规范音所保留,就应依从旧读法,在今天的古诗词朗读中仍念旧读音。第二,“特殊字”从今。在古诗词中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字。这些字古时有旧读音,而现代却已没有了,或者这些字按古代的节律规则应发某个旧读音,但现代汉语规范音却未收录。这时就应以现代汉语规范音来读。遇到此类特殊情况,应统一到现代规范音的标准上来,这样更便于教学。第三,多音字从义。在教学中除了会遇到旧读音的麻烦外,还会遇到多音字。此时应根据这个字词的意义来判断该读什么音。陈先生同时指出,古诗词的读音问题十分复杂,需要多查字典词典等相关资料,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体分析处理,从而准确把握其读音。这些都是中肯之言,也无疑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教学新思路。

第三阶段――以平仄为形式来吟唱古诗词

上述第一、第二阶段的教学,是为了第三阶段的教学服务的。因为只有明确并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常识以及准确辨析古今汉语的语音,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字词、领会诗意;也只有如此,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诵读”才成为可能。无数事实证明,“诵读”可以对学生理解字词、领会诗意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有时甚至可能是事半功倍。古人曾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今人叶圣陶亦云“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4]著名学者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提到“诵读”的好处时认为:“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5]这些说法都是一语中的。依据上述说法,在采用“诵读”时必须注意音节和节奏,这里就涉及古诗词的平仄问题。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它在诗词中所起的作用是构成一种节奏,诗人或词人按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在诗词中安排一种高低起伏、长短交替的节奏,形成一种声律上的美感。如果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平仄所形成的节奏,就能为古诗词中的古代汉语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以平仄为形式来吟唱古诗词,这是上海戴建荣老师摸索出来的别具一格的古诗词教学法,他对古诗词“平长仄短”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加以充分运用。对此朱文君老师曾做详细介绍:[6]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缩短发音。五言诗句看第2、4句和末尾字,七言诗句看第2、4、6句和末尾字,如果这些字是平声,朗读时拖长音节;如果这些字是仄声,朗读时声停气不停。由于现代汉语中许多字音已不同于古音,如果过于拘泥古诗的格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难度太大。戴老师在借鉴古法的基础上,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平仄音律简化,让学生以汉语拼音的四声为准,读音为一声、二声的归入平声,三声、四声的归入仄声。戴老师所运用的“平长仄短”法,其实就是利用古代汉语的声律规律进行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诵读时由“平长仄短”所带来的节奏高低起伏、长短交替,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律美;其次以半读半唱的吟诵形式来诵读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最后是借助手语,充分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在手舞足蹈中领会古诗词的意境美。笔者曾观摩过戴老师的古诗教学《静夜思》,受益匪浅。特别是戴老师在画出《静夜思》的平仄曲线图并引导学生摇头晃脑地吟唱古诗时,感染了现场的所有老师,他们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吟唱起来,一起陶醉在李白所营造的浓浓的思乡情意中,更陶醉在古诗蕴藉隽永的韵味中。通过这种“平长仄短”法,既让学生明确古代汉语的声律规律,也让学生体会到审美快乐,这就是以平仄为形式来吟唱古诗词所带来的无穷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小学语文古诗词中进行古代汉语的教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对于古诗词中古代汉语诸多知识的教学,可以通过上述三个阶段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最终实现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目标。

作者:陈名琛 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现代短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代诗词 诗经 诗词结构 空间

古往今来,特别是近现代对《诗经》的研究硕果累累,研究视角不一而足。而把它作为一部歌词集进行音乐学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少见的,因为这关系到对《诗经》艺术本体的认定问题。宋代郑樵首先提出了以音乐作为《诗经》分类的标准。此后这种观点逐渐被大家接受。《诗经》所录全为乐歌,现已基本达成共识。诗歌由于形式短小,必然要求凝炼,这不仅体现在造句用词上,更体现在结构的组织上。《诗经》特别是风诗,并不是什么经历炼字炼句、刻意追求后的结果,可是由于其内在真率的感情美和外在自然质朴的语言美的完美结合,无意间却达到了“晦其光而得其璞”的浑然纯美的境界。它的用词、布局谋篇都成为后人惊叹和频频取法的对象。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欣赏《诗经》在结构上的特色。

一、齐言之乐与长短句之乐

在《诗经》305首歌曲中,严格的齐言之乐共有147首,占总数的48%:其中《风》160首中有80首,《雅》105首中有53首,《颂》40首中有14首。而这147首齐言之乐中除了《魏风·十亩之间》是五言齐言之外,其余的均为四言齐言。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这些齐言之乐的曲调特点应该是节奏工整,乐句整齐其曲式也应该是比较规整的。

只要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虽然长短句之乐超过半数,但除了个别篇章句子长短不齐较明显外,绝大多数篇章仍是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只是个别句子增减一两个字,真正意义的长短句之乐较少。

通过以上的统计与分析,《诗经》句式最典型的特点就显露无遗:以四言为基本句式。这一显著特点的形成与周代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有着紧密的关系。《诗经》是入乐演唱的乐歌,其歌词必定要服从当时的音乐风格。因此可以说,《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比较平稳、朴素的音乐旋律。而从根本上讲,周代尚和的浓重礼乐文化是《诗经》四字齐言的决定性因素。首先,礼为体,乐为用。周礼尚和,《诗经》的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是“和”的具体内涵。其次,乐为礼辅,器为乐设。《诗经》中的乐器多为钟、鼓、磬等打击乐器,相应的,其音乐便多是节奏性音乐。于是,周礼崇尚中和的审美习惯决定了周代音乐节奏的舒缓性特征,而四言诗体恰好能与周代音乐的节奏感相契合。因此,节奏感强且具有中和舒缓特点的四字齐言成为《诗经》的基本句式。另一方面,《诗经》以四言齐言为主,也与当时的语言形式有关。周代的语言已逐步突破二言形式,四言在当时成为最适合的句式。四言体较二言体有了很大的进步,它延长了句式,扩大了容量,使诗歌能够更充分地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四言齐言适于表达敦厚稳定的情绪,而当人大喜大悲时,更倾向于情感的尽情宣泄,而长短句的参差错落最适于表达这种情感。唐成伯瑜在《毛诗指说》中就有对《诗经》产生长短句的精辟诠释:“《三百篇》造句大抵四言,而时杂二三五六七八言。意已明不病其短,旨未畅则无嫌于长,短非蹇也,长非冗也。”

二、《诗经》的空间结构分析

空间分实虚(即想象与现实)。空间结构就是通过虚实空间的转换来组织作品的一种文章结构,虚虚实实,正反变化,转接无象,然而又无不意脉贯通。由实入虚,开拓想象的空间。站在现实,却通过飞腾的想象引向过去、未来和想念的一方。通过这个想象的、梦境的空间的描绘,“延伸着人的现实世界,突出了人的理想期盼,曲折展示了人所面临的困境,也是通过梦世界的创造,建立了特别的美的世界,留恋于这梦幻空花的天地,感觉恍惚幽渺的美……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性灵满足。”同时,以空间的转换来组织全篇,在结构上又翻跌出无数层次和曲折,避免了叙述过于平直而带来的枯燥无趣。虚空间或作为现实的映衬,增加哀乐的落差、增加感情的浓度;或作为现实的补充,使现实空间里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完整、更加淋漓尽致。虚实空间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增加了诗的容量、感情的浓度,从而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豳风·东山》是想象艺术的杰作,更是空间转换结构的高峰。通过战士回家途中的想象,将他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处境的联想组成了四幅画面,一段饱经风霜的心路历程就在时空的不断转换中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一幅画面是刚离开军队东归路上,回想起风餐露宿的从军生活。第二幅画面是路过前线附近的村子,看见那“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的荒凉可怖,联想到家乡可能也是如此,又想到即便如此,也是“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因为那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留下了太多的美好记忆,只要我能回去,一定让他恢复从前的繁茂。第三幅画面是想到妻子接到我要回家的消息,一定正在“洒扫穹窒”,准备迎接我的归来,她干完活,坐着休息时,看着“蒸在栗薪”的“有敦瓜苦”,一定正露出甜蜜的微笑吧!第四幅画面是想象结婚时妻子的美丽,不禁更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妻子,“其新孔嘉,其旧如何?”不同时空的画面通过诗人浓烈的感情,有机地统摄起来,并置于同一平面,构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连环画页,生动地展现了他从军的艰辛、对家园和妻子细腻而深厚的爱,以及由此产生的重建家园的信心。其内容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正是通过结构上翻跌出无数层次和曲折来实现的。

三、结语

周代文明是以“礼”为核心的,周礼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在贵族阶级内部经常举行的一些礼典上,这是《诗经》产生的社会背景。《诗经》最典型的特色就是其章句结构以个别字词的变换分章反复吟唱,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分段以三段体为主。这就为我们理解和分析《诗经》语篇上下文结构提供了词汇意义相近、逻辑次序相关、概念分类清晰的语义和认知理据。语

参考文献

现代短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赏析; 宣泄; 孤独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111-01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运熙曾评价这首《登幽州台歌》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像这么一首小而又小的小诗,竟成为千古绝唱,为我国历代文人所传诵,所叹赏,应该说,这是一个奇迹。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登幽州台歌》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这个时候的陈子昂已经三十五岁。陈子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华,一直关注国家政治,心系民生疾苦,屡次上书言政,先后写过近十篇“犯上直谏”的谏文。然而,却未得武则天重用,反而因言及祸,受“逆党”案株连而下狱,他担任武枚宜幕僚,因坦直进言得罪了武而被贬抑,由参谋降为军曹。因此,诗人是怀着深沉的人生忧愤来到幽州台的。

昭王是历史上有名的燕昭王,曾在易水东南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延揽天下人才。诗人渴望燕昭王那样知人善用、礼贤下士的明主,羡慕乐毅、郭魄等人幸运的知遇,可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明主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又不及见,真是生不逢时啊!诗人感慨万千,登台远眺,宇宙茫茫,地老天荒,又怎不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简直不是诗,而是诗人发自灵魂深处的与喟叹,是诗人郁愤不平的生命的呼喊!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总共不过22个字,全篇没有铺叙,没有比喻,也没有用典,有的只是大声咏叹,直抒胸臆,蕴含着大诗人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这首诗语言苍劲奔放,似火山喷吐,似江河奔流,不但倾泄了这一代诗风开启者心灵的苦闷,而且更代表了我国七世纪末那“鼎盛时代”的中坚知识分子们壮怀激烈的思想感情,为此它一直保持着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从形式上讲,这首诗属于“骚体”,它是由《楚辞・远游(一)》“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化来。作者陈子昂联系自己的身世背景,使这首诗意境更苍茫遒劲。整首诗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是诗人灵魂的叹息,不讲求形式,没有羁绊,束缚。

从内容上讲,这首诗体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孤独感。这种伟大的孤独感,穿越时空,成为一种永恒的情绪。这是一代文学先驱者,改革者,伟人,在茫茫荒野上独自奋进,开拓中孤独、悲凉的感觉。在陈子昂以前,历史上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孤独;其后有李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还有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荷戟独彷徨”茫然地要追求出路而又不可得的情绪。

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则集中表现了这种孤独情绪。从表层,浅层次看,这种孤独感情绪,表现在政治上:报国无门,他的远大抱负无人理解,不遇知己而产生的孤独,这是他孤独感产生的最初动因。陈子昂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理想和卓越的政治才能的人,他一直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愿望寄托在武周政权之上,但是,他和武周政权之间又存在着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一直得不到武周政权真正得理解和支持,和武周政权处于油水交离之中。公元696年,契丹王李尽忠、孙万荣叛变,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参谋军事。武攸宜是一个轻率、少将略的人,所以出师不利,致使前军覆没,陈子昂此刻满怀热忱,向武攸宜进谏,并自告奋勇:“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想出战杀场,为国立功。但武攸宜以其“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几天之后,他不忍见危不救,再次进谏,激怒武,武反将他贬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此时诗人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赋下了这首诗。

从深层,文化上的原因看,陈子昂是中唐诗歌改革的一面旗帜,他的改革,尽管前面有“初唐四杰”作了大量工作,但复古革新主张并未被广泛接受,改革并未真正完成。他的改革主张并未被广泛承认,仍是少数派,虽然得到激进者的赞同支持,但也遭到守旧者的激烈反对,从而产生孤独感。文学反映文化心理,文化意识,比之政治孤独更深。

从更深层次上讲,是人生的孤独。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有了清醒认识而产生的忧患意识。政治与文学毕竟不是人生的全部。从悠悠的时间与空间讲,人生短暂,人生与事业的比较,更为突出人生的短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着眼于时间,感叹自身生不逢时,前代的明君贤士不可复见,后来的明君贤士也来不及见到。生不逢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作者从历史、时间的角度,反映出自己的遭遇。

“念天地之悠悠”侧重于空间角度。广阔天地,却无自己的立锥之地,于是乎动了真情“独怆然而涕下”。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独”在此有两层意思:一是一个人登上高台,没有同行者。(客观上)二是更表现了一种主观上一种心理的孤独,因为仕途失意,文学改革失败,人生的短暂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忧患意识的孤独。

中国古人对孤独感是常有感觉的。因此,悲叹人生短暂已成为中国文学一个不朽的主题。所谓“人生如梦”悲叹的是对人生最基本的生命短暂的叹息。所谓“沧海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表现了人的这种孤独的感觉,悠悠无尽的客观世界与人生命短促二者之间的对比,使人产生了孤独、悲郁、苍凉的人生感受。陈子昂把这种感受表现得集中而又鲜明,关键在于他有效地把时空观念统一在了一起。

从整体的表现方式上看,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的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之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人的孤独既能在时间中感觉到,又能在空间中感觉到,当把时间和空间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而构成统一的时空结构之后,这种感觉便更加集中有力地得到了传达。

悠远无尽,广大无边的虚空(无尽的时间,无尽的空间。)作为主体的诗人就这样孤零零地存在于这样一个虚空中,这时,孤独地感觉就已经存在了。“独”又将这种感觉凝聚在了一起,“怆然而涕下”则把主体感觉一泻如注般喷射出来。前三句情感蕴育聚和,后一句宣泄,产生审美。

整首诗笼罩着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一副北方原野的茫茫广阔图景,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的诗人形象,此刻呈现于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