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论文格式

计算机论文格式

计算机论文格式

计算机论文格式范文第1篇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这次我们所设计的课题正是互联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的体现,现今的社会,人们已经离不开了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形式,他能够把事情的复杂化转为简单化。老干部局网网站的建设不仅能够使该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有所改变,也大大地提高了该单位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也增加了该单位的知明度,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局的老干部们提供了一个网络生活空间,促进了他们对网络知识的进一步地了解。

通过该网站展示了机构设置、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电子刊物、新闻、学习园地、问题集锦、养生保健、生活小常识、旅游简介等系列内容的介绍。同时您也可以利用电子信箱经济而又快捷地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沟通。

asp简介

1什么是aspmicrosoftactiveserverpages(asp)实际上是将标准的html文件拓展了一些附加特征,asp像标准的html文件一样包含html语句并且在一个浏览器上解释并显示。但它为html编写人员提供了在服务器端运行脚本的环境,使html编写人员可以利用vbscript和jscript或其他

第三方脚本语言来创建asp,实现过去需要编写复杂的cgi程序才能实现的有动态内容的网页,如计数器等。一个asp文件的后缀为.asp,其中包含实现动态功能的vbscript或jscript语句,如果去掉那些vbscript或jscript语句,它和标准的html文件没有任何区别。asp提供了一些内建对象(参见后面关于内建对象的章节)。利用这些内建对象,你可以使你的脚本更加强大;这些

对象会允许您从浏览器中接收和发送信息。例如,利用request对象,你可以接收用户的html表单中的信息并加以处理。asp包含标准的activex组件(参见后面关于组件的章节),这些组件可以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如使用数据库等。不过,你并不会被此局限,你可以轻松创建属于你自己的附加activex组件。这意味着你可以不加限制地拓展你的activex组件(参见后面关于自制组件的章节)。asp可以和诸如sqlserver这样的数据库行挂接,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我

们将详细地学习这方面的内容。重要的是,这是asp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所在,在线商务以及在线论坛等各种非常高级的、动态更新的站点都需要数据库的支持,而且需要随数据库内容的更新而自动更新,这样,你就可以利用asp自己建立很多类似的高级站点。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asp就是由服务器端脚本、对象以及组件拓展过的标准网页并为其提供了运行的环境。而它的网页并不是在建立初期存在的,而是当某个浏览器向它提出请求时,它才根据需要产生所需要的标准网页,这克服了过去html编写的网页的静态缺点,从而使网页上可以有许多动态的信息存在。如:当前的计算机时间、计数器的计数值等。

2asp的功能

asp是一套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当用户从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asp文件时,asp脚本开始运行,然后web服务器调用asp,asp全面读取请求的文件,执行所有的脚本命令,并将标准的web页传送给浏览器,而并不包含你所写的脚本命令。

2使用asp与sqlserver网站架设

而asp的每一个命令都首先被用来生成html文件,因此asp允许生成动态内容。

下载对于web服务器来说,asp与html有着本质的区别,html不经任何处理送回给浏览器另一方面,对于浏览器来说,asp和html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仅仅是后缀为.asp和.htm的区别,当我们在客户端提出对asp的申请后,我们的浏览器接受的是html格式的文件。因此它根据以上特性,我们用asp可以方便地实现诸如表格信息收集、计数器、留言簿、公告板、asp还可以轻松地实现对页面内容的动态控制,为不同的浏览者定制不同的页面内容,实现

适用于任何浏览器。

聊天室甚至电子商务等过去必须由cgi才能实现的功能。

个性化的网站。

3使用范围

用asp实现各功能时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只要网站存在并正常运行,以下是的应用示例列表:

.在你的网站主页顶部添加一个滚动显示的广告栏。

.从html的表单中接受信息并且存到数据库中。

.根据不同访问者显示不同内容,创建个性化主页。

.在你的主页中添加点击计数器。

.根据用户浏览器的版本、类型和能力显示不同档次的内容。

.连接多个主页使之容易网际导航。

.跟踪用户网站上的活动信息并且存入日志文件。

.使用基于windowsnt的intranet建立你的mis应用。

用asp编写出的系统,完全可以达到原来使用client/server的网络数据库系统的水平。使用asp最大的好处是,在你对程序进行升级时,你只需要修改服务器上的asp文件,而不需要修改客户端程序。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看完下面章节,你会对利用asp做的事情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你会真正学会如何使用asp建立各种应用。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为了树立中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在网络上的崭新形象,有利于使各级政府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角色转换,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办公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建设,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信息化水平,市委老干部局网站的建立将为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全面信息的共享所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本课题介绍了市老干部局网站建设的做法和具体步骤,给出了老干部局网站建设的方案选择、设备配置。还介绍了老干部局网站建设的运用目的和发展方向以充分实现以上目的。还全面介绍了在internet上建设和管理网站的技术。内容涉及网站的基础建设,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查,重点放在新闻更新、办事指南等的事务处理以及站点管理,使用asp,html开发前台程序,完成网站的链接,从相关系统中导入数据,编写相应的存储过程,以便联系老干部局的需要开发出功能强大的网站。

老干部局网站为干部的工作、管理、生活、信息交流个通讯等提供综合的网络环境。网站的使用,使干部的办公、学术研究和管理条件跨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给老干部局的宣传,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用计算机资源,实现信息交流和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老干部局办公、管理、服务于社会的现代化新形式。

关于建设老干部局网站的一些内容,包括网站的结构,特点以及网站建设的理论知识要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对asp中的每个知识点都精心运用到了实际需要中,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来联系实际操作,并全面地掌握asp开发web动态网站的思路、技巧和体系。另外,asp还提供可更简单、更方面的数据库访问方法,使开发基于数据库驱动的web应用程序更容易,asp支持vbscript和jscript,并能以插件形式支持其他脚本语言,如html。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主要是网站素材的选择与框架的搭建,一个好的网站要有许多的主页相互

之间链接起来,以及其中添加一些动态、图片、声效等链接。综合地完成网站的建设才能体现主题,才能把浏览者的目光吸引到每一个主页上,内容的及时更新也是网站建设的一个主要实际问题,只有不断得到更新的主页内容才能使浏览者再次访问该网站,没有新鲜的内容素材,没有时代性的哲学理念,远远不能称得为好网站。

新颖的框架结构也能使浏览者的目光更长久地被吸引,再拥有好的素材基础上,框架的搭建也是网站建设所必须考虑到的问题,只有把这两者相结合进行周密地布置,相信建设出来的网站必然是点击率最高的网站。

该网站的建设也牵涉到了动态网页的制作,因此,这必然成了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就我个人而言,对动态网页的制作方面还缺少很多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知识,曾经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个人主页,仅此而已,而现今,却得必须运用asp程序进行动态网站的编辑,运用asp把脚本、html、组件和强大的web数据库访问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并把按用户的要求专门制作的html页面送给客户端浏览器。此技术的运用使我的工作量大大地提高了几倍,当然这正是我以前没好好学的不好表现,但通过这次设计使我认识提高了,在学好静态网页制作的基础上则不能忽视对动态网页制作的重要性。此后,我将借鉴这次的领悟,认真学习并全面地掌握asp中的每个知识点,以便今后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充分展现自我价值。为自己以后的生活道路铺上一层更牢固的奠基石!

用asp实现搜索引擎的功能是一件很方便的事,可是,如何实现类似3721的智能搜索呢?比如,当在搜索条件框内输入“中国人民”时,自动从中提取“中国”、“人民”等关键字并在数据库内进行搜索。看完本文后,你就可以发现,这个功能实现起来竟然是如此的简单。ok,followme!

第一步,我们要建立一个名为db_sample.mdb的数据库(本文以accessXX数据库为例),并在其中建立表t_sample。表t_sample包括如下字段:

id自动编号

u_name文本

计算机论文格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考试;分析;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73-03

一、背景

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新生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在建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训练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以及丰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师认识不统一,以及学生水平差异而造成的分层或分类教学等问题。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显著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因此,2013年我校组织了的新生计算机基础分层考试,从考试结果中准确掌握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现状,据此设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规划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建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体系。本文重点就计算机分层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重要结论。

二、题目设置

本次分层考试采用计算机题库方式进行,设置了三种题型,分别为单选题、填空题和操作题,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选题和填空题侧重于考察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数值编码及二进制运算、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总分为25分;操作题主要考察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总分为75分;其中,Windows操作部分占25分,Word操作部分占20分,Excel操作部分占15分,PowerPoint操作部分占15分。

理论题部分设置有单选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其中,单选题涉及二进制运算、ASCII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文本压缩、IP地址及分类、MAC地址及其与IP地址的转换、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字长和冯诺依曼原理等内容;填空题涉及多媒体文件存储容量计算、计算机网络协议、绝对路径及相对路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等。操作题部分包括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四个部分,其中,Windows操作主要考察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修改、快捷方式及其创建、记事本软件相关操作、计算器软件相关操作以及文件的复制、重命名和删除等,Word操作主要考察文字格式设置、指定内容查找、文字的基本编辑、表格制作及格式设定以及图片插入及格式调整等,Excel操作主要考察单元格格式设置、基本公式(含求和、求平均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等)的运用、数据区域选择及图形生成、背景设置和自动筛选等,PowerPoint操作主要考察模板设置及应用、文字格式设置、动画设置、放映方式设置和背景设置等。这些内容的设计基本符合国家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规划和要求。

此外,考虑到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而在平时生活中相对比较多地接触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操作,将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

三、考试结果的分析

(一)总体结果分析

总体考试结果的平均分为47.19分,看似这一成绩还算不错。考虑到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这个前提,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新生对常见操作软件并不是非常陌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Windows题目得分率为83.27%(按照百分制进行折算,其他类似),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都能够有很好地掌握;Word题目得分率为51.96%,说明接近一半大学新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如输入、简单格式排版和替换等基本操作有所掌握;Excel题目得分率为12.54%,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接触Excel软件操作,没有建立数据处理的理念;PowerPoint题目得分率为44.51%,略差于Word题目得分率,说明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也有所掌握;理论题得分率为28.66%,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及格率仅为18.82%,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理论和操作)的系统掌握还很不够。特别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次分层考试的题库中,操作题和理论题的难度都相较于期考考试标准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如果按照常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的要求来进行的话,可能在各项指标上还要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总体考试结果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还很不够,尤其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欠缺的,本门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考虑到计算机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合适的。

(二)分类结果分析

本次分层考试还对考试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考试结果按照三类进行统计,即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其中,信息类选择的班级包括计算机1301、通信1301、物联网1301、信息安全1301、自动化1301、测控1301和人工智能1301等共计14个班级;非信息文管类的班级包括工商管理1301、经济1301、企业管理1301、社工1301、法学1301、行政管理1301和日语1302等共计14个班级。由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人数在全校占据绝大多数,所以选择了更多的班级,具体包括土木工程1301、采矿1301、环境工程1301、矿加1301、机械工程1305、能源工程1301、安全工程1301、工业设计1301、物流工程1301、材料工程1305、生物技术1301、数学1301、物理130和化学1302等共计28个班级。从以上选择的班级可以看出,这些班级基本上涵盖了学校在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中的所有学生,样本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对于及格率,信息类为23.81%,非信息理工类为15.55%,非信息文管类为16.71%。信息类学生在及格率指标上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这得益于信息类大学新生在理论题得分率、Windows得分率等其他指标上也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究其原因,信息类大学新生可能在高中阶段对计算机较为感兴趣,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一及格率指标的绝对值还是很小的。单纯从这一指标上来看,不管是取消信息类,还是取消非信息类大学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都是不合适的;对于Windows得分率,信息类为83.96%,非信息理工类为82.27%,非信息文管类为82.85%。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indows基本操作的掌握都比较良好,这得益于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于Word得分率,信息类为54.00%,非信息理工类为50.13%,非信息文管类为52.68%。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ord基本操作的掌握还比较欠缺,这是由于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对Office相关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Word等软件的学习可能是自发的和随意的,这不利于对Office软件的系统掌握;对于Excel得分率,信息类为16.03%,非信息理工类为11.27%,非信息文管类为11.34%。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Excel的基本操作还没有涉及,对数据处理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考虑到数据处理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科研和工作的重要性,对Excel软件操作的掌握和数据管理概念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PowerPoint得分率,信息类为47.31%,非信息理工类为43.63%,非信息文管类为44.90%。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的掌握也是比较欠缺的,而随着大学新生步入社会,利用PowerPoint作为平台来展示自己或介绍产品或规划项目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题得分率,信息类为29.82%,非信息理工类为28.50%,非信息文管类为27.59%。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基础是无法完成后续计算机相关软件和硬件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四、考试结果的启发

本次分层考试目标是选拔优秀大学新生组成快班,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这里,我们不涉及有关分层教学体系的内容,主要是从本次分层考试的数据结果分析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考虑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未来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

2.就理论知识来说,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欠缺,需要在课程学习中加强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码、多媒体、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3.就应用操作来说,虽然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都有比较良好的掌握,对常见的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的掌握仅限于对一般的文字编辑操作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Excel操作则非常陌生,没有形成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因此,需要在应用操作方面继续完善Word和PowerPoint等常见办公软件的高级操作的练习,并重点加强数据管理操作软件的学习,如Excel或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4.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作为入门课程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教学体系。当然,如果考虑到信息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的需要,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专业化的内容,并进行差异化教学。

5.总体来说,大学新生对计算机操作软件的掌握要好于计算机基础理论,考虑到基础理论中有关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抽象性,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操作软件的学习,如Photoshop或网络模拟软件等,以便具有形象化的学习效果。

五、小结

对计算机分层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总体分析和分类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掌握比对计算机及基础软件操作的掌握更加欠缺;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

参考文献:

[1]姜茸.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及问题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2007,29(s2).

[2]吴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计算机论文格式范文第3篇

参考某一学校的要求)论文书写格式(如图)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来书写,文件名统一为“report95´´.doc”,其中´´代表自己的学号。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论文首页格式: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4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4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院(系)名称:计算机系本科生学号:学位论文题目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本科生姓名:______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年月摘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空一行)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空一行)关键词:词1、词2目录: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计算机概论………………………………………..……11.1计算机产生……..…………………………………………..11.2计算机的发展……………………………………………..21.3计算机中的进制…………………………………………3一二进制表示法…………………………………………..….3第二章计算机文化基础……………………………………….6其中:“章”部分使用宋粗体四号字;“节”部分采用宋体5号字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4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5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4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4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4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空一行)§1.1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空一行)粗宋体5号字左起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计算机论文格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韩国;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0.引言

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基本要求。是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之一。各高等院校都已把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为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当今大学生已非零起点,在上大学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都或多或少有所掌握,但掌握程度有差异。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专业区别较大,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各异。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建设

1.1硬件设施情况

硬件设施是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保障。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韩国大学计算机课程硬件设施比较齐全,但在实验室管理及开放时间方面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①专用的计算机教室较少,不能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②计算机清理和维护得不够及时,没有专门的机房管理人员;③计算机更新换代不及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④计算机机房课余开放时间少,学生自由上机机会不多。

1.2课程模块设置及要求

韩国西原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3个模块,分别为师范生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Excel与PPT应用。其中,第1个模块为师范生必修模块,非师范类学生也可以选修该模块;其他2个模块均为必修内容,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在哪个学期学习。

师范生计算机应用模块内容包括计算机组成、文字输入、PPT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模块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概要、Word文字处理等,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是期中成绩x 30%+期末成绩×30%+教师评价×40%。Excel与PPT应用模块内容包括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和PPT电子演示文稿制作,采用机房演示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是期中成绩×40%+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20%。

课程设置说明及要求:①课程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的情况下,学分不予认证。②学生在每节课上都使用自己ID填写出勤表和下载资料,课余时间出勤则无法认证。学生在第1~4周内可以选择和更改所上课程,第5周以后不能更改选定课程。③出勤率在70%以上,考试分数(4次平均分数)在50分以上的为合格。另外,第1周参加课程的学生名单将被全部记录下来。④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30%。考试形式是在线考试。⑤考试成绩从教育中心公布并下发。⑥若考试目录中标注考试成绩“无效”,那么教育中心会在公告牌上填写补考概要。⑦初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可在考试后一周申请补考。另外,选择该课程的学生需无条件参加考试,若不参加考试就没有补考机会。⑧除节假日外,因个人原因缺勤的学生不能得到认证。⑨学生上课后需在科目评价单上填写自己的名字,没有填写则默认为缺勤。每周的缺勤名单会出现在公告牌上,缺勤者需在一周内向教师解释原因。

1.3课程开设情况

3个模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均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选择师范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的有6个班级,选择其他课程模块的有2个班级,学生可以根据上课时间以及任课教授自由选择班级。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情况如表1所示。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还可以看出1个问题: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模块2个班级的学生上限人数均为200人,但实际申请人数却分别为416人和312人,申请人数远远超过上限人数;电子表格与演示文稿课程模块也存在这个问题,学生上限人数为300人,申请人数却分别达到400人和353人。师范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的情况稍好一些,人数刚好或者稍微超出。

2.各年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

2.1学生对课时和教学方式的态度

通过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笔者发现一半的学生可以接受的课程安排时间为每周2~3节,近1/3的学生认为每周2节以下比较适宜,10%的学生接受每周3~5节的课程安排,其余学生则认为每周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多于5节。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38%的学生认为应该是理论与上机相结合,8%的学生认为仅需要理论课,21%的学生认为应该只是单一的上机操作而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33%的学生表示有待了解。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看,理想的教学方式应是理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而赞成这种教学方式的人数在调查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一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2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1)对计算机软硬件及规章制度的建议。

①希望增加和增强计算机性能和功能;②免费使用计算机;③能定期清理机房的计算机,包括键盘、鼠标等;④更改计算机使用事项与程序,方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⑤开放计算机实验室,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践真知。

2)关于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建议。

①尽量将复杂的知识问题简单化;②针对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不一的情况合理安排座次,以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③上课人数应以方便学生接受知识及教师的管理范围为标准,适当减少课堂人数;④针对希望尽快学习课程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考虑开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晚间课程及假期课程;⑤增加实践课程,而不仅仅是布置利用计算机完成的作业;⑥适当增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教学内容,同时多给计算机初学者一些指导;⑦在课堂内容中增加关于职业计算机的知识;⑧适当增加单节课时。

2.3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为了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将学生对特定计算机基础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划分为5个程度,通过对没有学习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学新生和学习了1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非大一新生进行调查,得到图l所示的新生和非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比数据。

从图1中可以看出,非新生与新生相比,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很大进步,进步较大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电子邮件的使用、制作演示文稿、文字处理和制作电子表格等方面。

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韩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同时这也是中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施不足,相应支持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是硬件方面的问题,学生所反映的硬件设施不足、计算机教室不够开放等问题都是制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计算机教育。同时,计算机硬件条件的改善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这也显示了学校对于计算机学习的重视程度。

教师需完善教学软件和硬件,为教学创设条件。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有情境性,都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环境对于学习本身至关重要。若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供相应的环境和硬件支持。

2)缺乏专业针对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每个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任何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学习该课程,但是该课程教学缺乏专业针对性,导致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地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给予相应指导,从而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同时,结合本校不同专业讲解相应的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

3)学生的基础水平差距较大。

从调查反馈情况看,学生学习该课程之前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能力差距较大。针对该情况,教师可事先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测试,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将课程设置为不同层次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要学习的模块。每个模块课程的开设班级数根据事先统计情况而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及时间,这与学校统一安排相比更加灵活。

4)课程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还不认同。随着新教学方式的不断出现,这种教学方式也可能会被淘汰,但是其作为现在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却没有被广泛采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不断探讨研究和推广新的教学方式,将更有效的新教学方式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方法。现今网络技术发达,计算机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外扩展,如开展网络教学和将教师的教学视频上传网络等,可以供学生在校外学习,同时也可以让更多非本校学生及普通大众受惠。教育的目的是惠施大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开始,将教育从学校上升至整个网络。美国的耶鲁等大学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尝试,并且已经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立体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理论、实践、课堂、课外和社会上得到全面体验。

另外,一般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采用的方式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其实,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方式: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发展规律。

4.结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计算机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部分。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今后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乃至生活和工作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从韩国西原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其课程的选修模块设置、考核和教学方式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一些突出的问题还需我们思考并积极探索,如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并没有随着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增加而提高,几乎没有学生会拆装计算机,很少有学生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没有课程专门指导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洪涛,林春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3):87.

[2]吴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8):43.

[3]张铭,谢柏青,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调查[J],计算机教育,2005(8):18-21.

计算机论文格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途径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中最基本的一项。就意味着对计算机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与技巧,同时还需要注重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质的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大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计算机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低也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表征,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在软件、硬件中的应用等,任课教师们也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应用,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

一、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现状

(一)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现阶段,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计算机教师依然在沿用传统的“先进行理论教学后实施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而在理论教学中,部分教师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逐一详细的讲解,而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自身就较为抽象化、概念化,再加之这样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多个理论教学课后,才开展较少的实践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严重脱节,这不仅对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十分不利,同时还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1]。

(二)计算机教学缺乏针对性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学生通常来自不同的地区,其成长环境也不尽相同[2]。主要分为3个层次。一是极少部分熟练操作计算机基本技能;二是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在来到高等院校学习前,对计算机的接触相对较少,因此这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几近为零;三是有基础但达不到教学目标。而部分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并未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同时缺乏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认为该种教学方式与内容过于简单,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而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为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难度,很难建立起学习自信心。这不仅会严重影响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还不利于学生整体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1)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课程,并非是一门扎实掌握了理论知识就能够在该行业获得较大发展空间的学科,而是一门需要学生既能够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的掌握实践操作技巧的学科。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避免出现两者相互脱节的现象,以此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例如;计算机教师在讲解相关课程表美化制作并打印输出这一内容时,任课教师可以将表格编辑修改方法、表格创建方法、表格格式化方法、表格修饰方法和文档打印方法等这些计算机理论知识融汇贯通,并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以此巩固学生对该课时计算机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在学习完一个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还可以根据这个软件的特点设计若干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操作技能。除了在课堂上学得知识、增长技能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去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看视频、搜网页。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实际操作文字排版、制作表格、幻灯片以及运用公式等等。(2)突破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若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任课教师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积极的更新教学观念,并突破传统的计算机教学[3]。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整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从而实现整体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开展计算机教学,首先,根据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按照层次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应该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更加有助于激发这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而针对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此帮助其建立起学习自信心。这样更加有助于整体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将学生按照层次进行划分后,并不可以一成不变,一直按照该层次实施计算机教学。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进步较快的学生安排到更高一层的层次中,及时对学生的层次进行调整,这样更加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3)增加考核,定期开展竞赛活动。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消化理解关键在于如何应用,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考核项目,让学习变得紧张和趣味性。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都增加一些考核、考等级资格证书等,让学生真正的在这门课程上学到该学到的知识。定期开展多种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素质方面的竞赛活动,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完善学习目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综合素质,在竞赛中不断获得计算机学习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了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自主的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从而更好的培养整体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石.民办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18,2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