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监管论文

土地监管论文

土地监管论文

土地监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229-02

近年来,“一张图”工程取得如下成果:一是建立了全国所有县的土地利用现状本底数据库(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二是将依法批准的基本农田范围形成全国所有县的基本农田数据库。三是2008、2009年通过多源数据采集,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影像数据库。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及年度利用快速变更维护新机制,建成了一批覆盖全国的不同比例尺,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级数据库,全国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累计近6000TB的海量数据,基本完成了国家、省、市三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体系的建设。但目前我国国土资源部各类业务及专题数据分散在各个业务科室独立存储和管理,并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业务数据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共享和充分利用,不能为相关部门提供辅助决策,也成为推进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催化剂。

1 课题意义

为保护国土资源,国家了很多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但如何做到令行禁止,又如何使最基层的数据能真实的反馈到国土资源部,以使国家制定出更有效、更完善的政策,便成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通过“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将各项审批与各类数据库密切关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弄虚作假,同时减少了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腐败的可能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日常审批和管理数据通过综合监管平台实时入库,按设定的更新机制及时更新。

(2)“一张图”核心数据库,能够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实时性、准确性,以此作为调查评价、监测工作和数据分析的基础,来调查、分析结果正确性。通过“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对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分布、潜力及开发利用状况等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调控资源供应总量、布局、结构、时序的依据。

(3)“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具备监测和预警功能,通过对各项审批、各类市场、土地利用计划、供地率、违法违规等指标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并分级、分类预警,帮助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现的问题,改进相关法规。土地督察机构可充分运用“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的数据成果,提高土地督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例如能够避免一个批文多地使用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2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研究目标

依照“金土工程”的总体要求和四川省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部署,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改变,全面提升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数字国土”信息化建设。县级国土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为核心,依托地籍数据库成果、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成熟的数据库管理、GIS平台和网络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具有信息管理、数据综合分析、数据分类查询、综合统计分析及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体系,形成标准统一、上下一致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采集、更新、传输与应用服务的机制与技术体系,为国土资源管理业务提供顺畅的信息渠道。

2.2 建设内容

2.2.1 h级“一张图”数据库建设

收集、整理全区的土地征收、土地供应、土地利用、耕地保护、土地储备、执法监察、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土地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复垦、城乡地籍、业务数据、遥感影像、变更调查等各类专题数据和基础数据,构建西充县“一张图”国土资源数据库。并采用统一标准及技术体系,及时、动态更新各类专题数据和业务数据。

2.2.2 数据应用服务系统建设

采用GIS及数据共享利用技术,将“一张图”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内容按要求、按权限到用户桌面,为用户提供数据浏览、查询、定位等功能,统一数据资源,实现“一张图”数据库及服务系统的充分利用和共享。

2.2.3 综合分析利用及监管服务系统建设

紧密结合业务需求,针对县委县政府、领导及业务管理需要,采用数据挖掘与GIS空间分析利用技术,提取国土资源各类信息,以地图、统计图、表格、报表等多形式的直观展示,为领导分析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2.2.4 移动及离线应用服务系统建设

采用移动GIS应用报告及数据共享利用技术,将核心、重要的数据进行离线打包,在移动办公设备中采用轻量或移动GIS技术进行加载,为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地图浏览、信息展示服务,并可输出到大屏或进行投影,在项目决策、项目分析与选址、用地规划与审批等提供即时服务。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是为了更好地全面掌握国土资源状况、改进国土资源监管方式、提升国土资源信息服务能力。通过县级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形成覆盖全县土地“批、供、用、补、查”,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为更好的实现一系列任务的同时有以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3.1 建立“一张图”核心数据库

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下,按“一张图”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梳理、整理、重组、合并等处理,利用提取、转换和加载等工具以及其它必要的手段,将处理、加工好的数据按照统一的建库标准进行入库,数据按分层分类管理,形成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主要内容有卫星遥感影像、行政区域、地形数据、中心城区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行政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现状、城市乡镇规划等。“一张图”核心数据库还包括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农转用、土地征收、土地供应等数据)、执法监察管理(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土地矿产动态巡查、低效闲置用地清理等数据)数据库等。

2.3.2 开发B/S架构在线地图浏览服务及C/S结构编辑管理系统

按照满足国土资源核心数据管理共享服务和维护的要求,开发“一张图”B/S架构在线地图浏览服务及C/S结构编辑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县土地资源相关数据的集中浏览、管理与更新维护。系统具备数据采集、检查、入库、处理、更新、交换(输入输出)、元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备份、系统监控、数据迁移、日志管理等较为完备的功能。实现以图形、表格、GIS和虚拟化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准确、动态地展示全县国土资源信息。

开展成果应用服务。在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及“一张图”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张图”成果,开展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一是将不同业务环节、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过空间位置关联起来,为领导决策、业务管理提供综合性信息。二是将地理信息服务(图形浏览、定位查询、空间分析等)进行功能封装,为建设用地等各项行政审批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图形数据支撑。三是开发土地利用分析、市场分析和内外业一体化土地执法等专项应用服务。

2.3.3 建立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国土资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运行网络环境,完成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业务内网建设,逐步实现县到市的网络互通;二是建立县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在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对主机系统和存储系统进行升级,完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建立计算机信息安全综合防护体系,确保全县“一张图”数据运行安全,并建立全县国土资源数据生产、汇交、管理、更新、应用服务制度,规范数据生产和汇交流程,建立数据更新机制。

3 课题的研究方法、设计及试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3.1 课题的研究方法

文献复查法、个案研究法、咨询法、需求分析法、实地调研法。

3.2 设计及试验方案

3.2.1 设计原则

本课题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实用性及操作等因素,并为今后的发展、普及、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具有以下原则:

(1)易用性原则:在技术上,应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系统的最终使用用户是土地资源相关部门以及普通的大众。由于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在设计系统的同时会考虑系统的简易性、通俗性。

(2)一致性原则:在设计完整的业务流程过程中,充分安排好各环节的衔接,保持数据流与业务流的一致。系统将用户权限等统一纳入管理,整个系统所有数据采用统一的编码、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统一的用户界面。

(3)可扩展性原则:系统的数据内容会一直随着系统的运行发生动态的改变。除了一些基础数据库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之外,随着土地资源监管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升级,其他各类数据库以及业务管理模式将可能会发生改变。同时,各种办公的流程以及和这些流程相关的表格也会发生变化,在设计系统时会适应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预留一些扩展升级用的接口。

(4)安全性原则:在设计系统时会遵循安全性原则,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用户权限以及数据的保密等情况,并能够提供数据的备份功能。系统会严格按照相关的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和规定,采用安全措施,保证业务部门的数据安全,防止系统外部的非法访问。

3.2.2 技术路线

本文立足于数据管理论、信息论、综合监管系统论及现代管理学、国土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等多学科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技术设计与综合应用示范互为补充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的全面分析,界定国土资源监管的基本内涵,并提出土资源监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土资源监管的目标及主要内容和环节,面向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分析,针对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国土资源监管的需求,构建国土资源监管的模型,提出实现国土资源监管的基本思路和监管模式,形成国土资源监管的理论框架。基于形成的国土资源监管理论框架,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构建实现国土资源监管的技术架构,并根据该技术架构设计和集成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南充市西充县为综合应用示范区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其理论的科学性和技术的合理性,以期望真正能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国土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3.3 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一张图”数据库系统由于建设意义巨大,得到了国家的资金支持,建立数据库系统的人力和设备条件充足,保证了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数据库建成后,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技术可行性:GIS平台和网络系统应用比较普遍,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建设难度不是很大,进而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3)具备的优势: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岗位优势,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技术的支持。

(4)具有较好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论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玲.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思路[J].北京测绘,2011,(4).

土地监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用地 土地供应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243-0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中普遍存在“重指标争取、轻土地供应,重用地审批、轻批后监管”的问题,导致土地批后闲置或低效利用,这种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存在,使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常有发生,并致使土地利用率低和闲置浪费,不利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要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新路子,除了严把土地供应审批关,从源头上节约利用土地外,加强批后监管,建立土地供应长效机制,促使土地使用者依法合理利用土地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是我们面临的客观国情。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关系到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事,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根本方针。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节约集约用地,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文件。国土资源部为落实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先后出台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等政策。这些政策和规定的出台,为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奠定了政策基础。从现在的土地供应情况看,无论是建设用地预审或是具体项目供地,大部分地方都能按照法定程序,依据国家出台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实行集体决策,严格把关。

为了做好土地供应工作,国土资源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强调对建设用地“批、管、用、补、查”等有关情况实行全面监管。

1 加强项目用地预审

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及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工作,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建设用地定额标准的用地不予办理土地预审手续,从源头上从严把关、从严控制来保证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2 进一步完善供地审批制度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政策要求,严格把好土地供应审批关,从源头上保障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无论是出让供地或是划拨供地,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用地文件必须严格约定建设项目开竣工时间、投资总额、规划条件、价款、违约责任等内容,对非经营性用地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应当约定或明确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依法出让。

建立土地供应管理台帐。不管是出让土地或是划拨土地,都要把宗地出让或划拨时间、面积、坐落、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投资总额、投资强度、规划条件、违约责任等内容反映在台帐上,为批后监管打好基础。

3 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部门合力

土地供应长效机制建设涉及国土、规划、发改、监察等多个部门,在国土资源部门内部也涉及多个处室,因此必须明确监管责任,加强协调配合,才能抓好土地供应畅销机制的建设。要做好批后监管工作,国土资源部门的各职能机构必须树立部门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各内设机构必须密切配合,严格各个关口,发现问题及时互通情况。负责土地供应审批的机构要及时把宗地审批情况或台帐及时移交给执法监察机构,为监督检查提供依据;执法监察机构也要及时将监督检查情况反馈给供地审批机构,以便及时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在执法监管上只有国土部门内部齐心协力,用地单位和个人才无空子可钻,节约集约用地的各种措施才能落到实处。发改、规划、监察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

4 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

现在,不少地方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国土资源部门都未参与,项目竣工时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约定的土地使用情况究竟是否落实或落实到什么程度,国土资源部门并不知道,甚至有的项目超过了原批准的面积使用土地,也是到用地单位或个人申请办理土地权利证书时才通知。要避免这种被动情况,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要求,积极与发改委、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协调,参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建设项目竣工检查验收时,必须重点对履行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约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凡是检查不合格的,国土资源部门不出具检查核验意见,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用地单位或个人以及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监察机构。同时,国土资源部门要将参与项目竣工验收时发现的问题向社会进行公开,发挥社会对用地情况的监督作用。

5 发挥土地登记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监管作用

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利人取得合法土地权利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国土资源部门进行批后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土资源部门不仅要按“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程序合法”的要求履行好土地登记的职责,而且在土地登记权属来源审核过程中要对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凡是审查时发现用地者未缴清土地出让价款、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超过批准面积用地或未按批准位置使用土地,以及违反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约定的条件违法违规用地,一律不予办理土地权利证书,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国土资源部门内部土地利用、执法监察等相关职能机构,便于相关职能机构依法进行查处。

6 转变土地管理理念

要搞好批后监管,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国土资源部门首先必须转变土地管理理念,扩大土地执法范围。土地管理理念要实现从重视供地审批到实行用地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上的转变;执法范围要从重视非法占地行为的查处扩大到“合法”用地的全过程跟踪检查。

7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用地

建立健全“批、管、用全程监管”的政府共同责任机制、土地违法问责制,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把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上升到政府层面,变国土资源部门负主要责任为政府负主要责任。建立健全“政府主动管、部门共同管”的执法联动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变国土资源“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建立健全“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的执法工作机制,做到群众参与、关口前移,全程监管、防惩并举。

结论:批后监管工作对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初步显现。通过开展批后监管工作,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者履行合同的自觉性。土地使用者的任何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都可以在竣工检查核验时一并处理。在土地供应中,要以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为突破日,逐步建立土地供应长效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土地监管论文范文第3篇

土地监察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单位、个人执行和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执法监察的对象不仅包括土地管理的相对人,而且还包括享有土地征用和建设用地审批权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是土地监察的重要特征之一。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了法律依据,而土地执法监察又是实现土地立法的目的和手段。土地执法监察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精通法律、业务熟练、而且还应具有组织协调等能力的条件方可胜任。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土地执法监察人员,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土地执法监察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执法水平的高低,影响到执法的方向、原则,是执法的基础。为此,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在名利诱惑面前不动心,在大事大非面前不糊涂。通过为思想“充电”,为头脑“除尘”,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高雅生活情操,打牢思想基础,提高思想境界,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二、土地执法监察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土地执法监察涉及的法律、法规知识较多,这就要求从事执法监察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不但熟练掌握所执之法,而且要懂得运用所执之法相联系的有关自身权限的法和有关执法行为运作程序之法;不仅要懂得行政法律、法规,还要懂得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规,国家赔偿法等程序性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所执之法,不仅要懂得法定行为之范围,还应等的运用法定行为的条件,遵守行政法的两个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做到真正正确地适用法律,正确做到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法。土地监察人员的应该掌握的掌握的法律法规有:(一)掌握国家的基本法律,包括行政法、民法等,如:《宪法》、《刑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讼诉法》、《合同法》等;(二)熟悉所执之法,如:《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三)掌握其他相关的法规、规章及有关司法解释,如:《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土地监察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__]14号)等。

三、土地执法监察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这是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履行职责的基础和条件。随着我国法律建设地不断完善,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执法监察的面越来越广,问题越来越复杂,所涉及的知识几乎涵盖了土地管理的所有业务,是名符其实的“小土地”,因此对土地监察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地监察人员的主要业务素质要求是:(一)、要熟悉土地审批、发证的全过程。土地审批包括:用地预审——立项(发改委)——有关部门(如:建设、环保、水利、林业、地灾)等意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土地征收、农转用——征地补偿安置——供地——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或者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属划拨的);土地发证的程序包括: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权属审核(初审、复审、审核、公告)——注册登记——颁发证书;(二)、能读懂批文、合同、证照的内容:使用权人、批准时间、是否闲置、批准地点、四至是否移位、面积、有无少批多占、地籍测量基本规则等;(三)、 能读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籍分幅图等有关 资料及图件。如什么叫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等;(四)、了解国家对用地的宏观政策导向:如①限制禁止豪宅(别墅)用地;②对在耕地(基本农田)上植树的有关规定(20__.3.20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③对集约用地的新要求;④哪些用地对象可以划拨供地?(国资部9号令《划拨用地目录》4类:国家机关、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用地,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用地,其他特殊用地(监狱))。

四、土地执法监察人员还应具有以下四种能力。(一)、有较强地综合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能准确认定违法事实,区分情节轻重,正确运用法律法规;(二)、能学习和运用有关管理方面地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的能力(三)、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口头表达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符合逻辑;书面表达能按照行政执法程序的规定,记录、填写符合法定要求和行政执法文书,文字书写整洁清楚,语句通顺,措辞恰当,文体规范;(四)、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土地监察工作面广量大,监察的对象比较广泛,有机关、企业、个人,这就要求土地监察人员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作为执法人员,就要始终牢记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作为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执法,一方面加大对违法建设查处的力度,另一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水平,维护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

土地监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深基坑排降水措施支护结构土方开挖基坑监测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根据住建部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三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的附属文件,深基坑工程为:(一)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从其定义不难发现,深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支护、降水三部分内容,而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导深基坑工程施工的依据,基坑监测则是深基坑工程安全的保证。那么,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对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一下探讨。

一、深基坑施工方案的制定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深基坑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那么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必须单独编制深基坑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且此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后,方可组织实施。

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制定前,必须对施工区域及邻近地区的地下水情况,场地内和邻近地区地下管道资料,邻近建构筑物结构类型、层数、基础类型、埋深、基础载荷情况,基坑四周道路和车辆载重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在此基础上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的计算规则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相关数据选择适用的排降水措施、安全的支护结构、合理的开挖方法。专项方案的编制应当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相关图纸七项内容。

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必须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组由5名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为:(一)专项内容是否完整、可行;(二)专项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划;(三)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二、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在软土地区或地下水较丰富的地区进行深基坑施工时,一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地50cm以下。目前常用的降水措施主要有:

(一)真空(轻型)井点

真空(轻型)井点系在基坑的四周或一侧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项链,用真空泵和离心水泵共同作用抽水。本法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20.0m/d的土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砂、塌方等情况使用。

(二)喷射井点

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汽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隙抽出排走。本法适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大于6m、土渗透系数为0.1~20.0m/d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

(三)管井井点

管井井点由虑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层或用明沟排水法易造成图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塌方及用轻型井点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用。但管井属于重力排水范畴,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渗透系数较大(1.0~200.0m/d)。

(四)截水

截水即利用截水帷幕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截水帷幕的厚度应满足基坑防渗要求,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目前,截水帷幕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等。

(五)井点回灌技术

井点回灌是在井点降水的同时,将抽出的地下水(或工业水),通过回灌井点持续地再灌入地基土层内,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这样,回灌井点就以一道隔水帷幕,阻止回灌井点外侧的建筑物下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土层压力仍处于原始平衡状态,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降水井点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

三、深基坑的支护措施

深基坑土方开挖,挡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或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通过放坡及加设临时支撑已经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一般采用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挡,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支护结构的型式主要有:

(一)排桩或地下连续墙

通常由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组成。排桩可根据工程情况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可与内支撑、逆作法、半逆作法组合使用,施工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对周围地基扰动小,可以组成具有很大承载力的连续墙。

(二)水泥土桩墙

水泥土桩墙,依靠其本身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水泥土墙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等类型,通常呈格构式布置。主要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

(三)逆作拱墙

当基坑平面形状适合时,可采用拱墙作为围护墙。拱墙有圆形闭合拱墙、椭圆形闭合拱墙和组合拱墙。对于组合拱墙,可将局部拱墙视为两铰拱。逆作拱墙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失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

四、深基坑的土方开挖

在采取排降水措施和支护措施后,便可进行深基坑的开挖了,但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深基坑的土方开挖方法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等几种方式。挖土过程中会对支护结构产生荷载,所以开挖中要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均匀受力和减少变形。为此,要采用分层、分段、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此外,在开挖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土浸水;2.防止边坡失稳;3.防止桩位移和倾斜;4.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均应保证降水的正常进行。

五、深基坑工程的监测

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要求,深基坑和现场地质情况、周围环境较为复杂的基坑工程均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深基坑工程应由设计方根据工程现场及深基坑设计的具体情况,提出监测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监测项目、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且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深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等级、精度要求、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深基坑工程检测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相关的自然环境、施工工况、地下水状况、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周围建构筑物、周围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周围重要的道路等。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平位移监测、竖向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监测成果应包括当日报表、阶段性报表、和总结报告。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一般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总之,建筑施工中对于深基坑的开挖施工难度并不大,但对于其质量与安全并不太容易控制。所以在施工中要采用科学适用的施工技术,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从而实现对深基坑施工工艺精准的确控制。对深基坑及基础施工质量的控制也是对建筑工程总体施工质量的良好控制开始,有了好的开始也就为精品工程的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业建.深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优化与施工实践[J]. 知识经济. 2009(17)

[2] 张小东.钢管桩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重庆建筑. 2009(11)

[3] 祁亮山,葛自力,张继文,马希飞,赵海生.深基坑支护工程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加固实例[J]. 工程质量. 2009(10)

相关文献

[4]郝东明. 基于塑形理论的深基坑支护数值模拟研究-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 第2期

[5]李冬梅. 某狭小场地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与检测-山西建筑-2011年 第4期 (37)

相关文献

[6]谢文均. 试论板柱结构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经济视野-2012年 第11期 (2)

土地监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枫树坝;挡土墙; 修复; 施工监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guangdong yudean maples dam power generation company on the tail water retaining 4 # ditch period of the restor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regulator, the supervision work un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mainly work cont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was discussed.

Keywords: maples dam; Retaining wall; Repair;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TU47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况

广东粤电枫树坝发电公司尾水左岸挡土墙4#沟段修复工程由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惠州市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施工,监理单位为河源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于2008年01月12日正式开工,2008年12月01日完工。

本工程主要内容为工程量现浇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总长约46.5米,高约17.0米;现浇2.7米*2.8米断面钢筋混凝土排水涵管总长约60米;以及挡土墙基础处理、土石方开挖、土方回填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的设计变更项目有:(1)根据开挖出来的挡土墙地基实际情况,对挡土墙C段建基面高程、长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挡土墙A、B段基础处理项目;(2)为了避免土地纠纷,取消了排水涵管进口段明渠,相应延伸了排水涵管长度,增设沉砂井。设计变更由设计方提供设计更换文件、或电话征询设计方意见后由监管人员编制设计变更通知书,经部门级、厂级签署后送达施工方,手续齐全。

施工过程中,粤电集团公司对本工程高度重视和关心,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多次打电话询问工程进展及施工情况,汛前检查防汛准备工作时,还专程到工地现场进行了检查及指导。施工期间,枫树坝公司各级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认真检查工程施工情况及提供技术指导。 施工监管小组人员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在各参与单位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下,整个工程安全、顺利完工。

二、工程施工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1、监管机构

为了做好施工期间的现场监管工作。经生技安监安部研究并请示公司分管领导意见,成立了生技安监部现场施工监管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共五人,其中水工班三人、专责一人,专业监理工程师一人。

2.监理单位工作情况

监理工程师认真履行监理职责,遵守监理合同,本着秉公办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完成,为枫电公司今后更好地搞好工程监管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工程施工监管主要工作内容

监管小组人员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积极做好施工期间的协调联络、以及施工技术质量、安健环、进度计划的监管工作,确保了整个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及安健环目标的实现,并尽最大努力督促施工承包单位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尽可能缩短工期。主要情况如下:

(1)施工监管按照水电工程监理工作程序、规范,并适当给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进行。

(2)施工监管的依据:本公司与承包方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书,本公司有关本工程的招标文件,承包方有关本工程的投标文件,施工过程中与承包方之间的有效签证文件。

(3)施工监管值班安排:由监管小组安排1至2人在厂区值班,值班人员每天至少到工地现场监督检查1次,遇到砼浇筑、砌石工程、危险作业或关键工序施工期间实行24小时旁站式监管。无论是在凌晨二点,或早上六点,从不间断监管工作。

(4)监管小组成员会同承包方、监理方现场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监管工作会议,会后应成书面会议纪要,参会人员签名。

(5)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日志的记录工作,协助承包方与本公司相关部门的联络协调,监督检查承包方履行合同情况,督促承包方严格履行合同,监督检查承包方项目经理、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位及履行职责情况,对承包方工期计划进行监管,监督检查施工进度计划落实情况。

(6)做好对承包方施工质量技术的监管工作:组织对承包方进行施工质量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的交底,对承包提交有关图纸,施工质量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的答疑,在合同约定时间内给予答复,对进场材料验收及签证,对不合格材料拒绝验收,加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质量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质量技术要求的施工方法、工艺,责令承包方整改,根据承包方的提请,在合同约定时间内组织各分项工程各单元以及各分项工程各道工序的验收评级,对不符合质量验收标准的,拒绝验收并责令承包方返工。

(7)做好对承包方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管工作:组织对承包方进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主要风险、需遵守的本公司规章制度的交底;对承包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计划的审核、签证;对施工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提出口头警告,签发书面停工整改通知书,直至符合要求才充许施工队施工。

(8)做好北京奥运会期间安全施工工作,在公司开闸泄洪期间提前通知施工单位做好人员、设备转移工作,尽量使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身及设备安全。

三、施工安全、技术质量、工期监管考核结果

1、施工安全情况

施工队能服从施工监管小组的安全管理,在高边坡基坑开挖及支护、基坑内施工的安全监护、用电安全、工地防洪度汛安全(尤其是厂区发生暴雨、大坝开闸泄洪期间)等方面措施得当,未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环保方面,未发生周边居民环保投诉事件,未发生被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环境污染事件;同时未发生因乙方原因造成的甲方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未发生经济损失达1万元及以上的火灾事故。监管小组认为、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面达到合同约定的安健环目标,考核结论为符合合同要求。

2、施工技术质量情况

(1)主要材料进场验收

钢筋:施工方提供了出厂合格证,外观检查合格,经取样委托河源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检测,试验结论为合格;

水泥:施工方能按要求采购,水泥均用龙川县水泥厂生产的霍峰牌水泥(执行标准GB175-1999,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生产许可证,XK23-201-05284),提供了出厂合格证,现场外观检查验收合格。

砂石料:现场外观检查验收合格。

主要材料进场验收总体结论:合格。

(2)钢筋制作安装:各分部工程钢筋制作安装完工后,监管小组均进行了现场验收,局部不符合要求进行了纠正,符合要求,结论为合格。

(3)砼浇筑

配合比试验及选择:为了保证砼浇筑强度,在砼工程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提出本工程拟采用的砼配合比,在监管小组现场监视下,按拟采用的配合比拌制砼试块送检试压,其中C25砼做了两组共六件,试验结论为强度符合要求;C15砼做了一组三件,试验结论为强度符合要求,同意其按此配合比进行施工。选用配合比如下表:

(4)配套及附属项目:

排水管及反滤层:按图纸要求进行排水管布设及反滤层施工,结论为合格。

止水带: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采购及施工,结论为合格。

毛石混凝土垫层: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结论为合格。

浆砌石: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结论为合格。

总体结论: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结论为合格。

3.施工工期:

施工工期:自2008年1月12日至2008年12月1日,总工期按合同要求完工.

四、结语

本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经过三年多的观测,工程安全运行,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发挥了工程效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枫树坝发电公司尾水左岸挡土墙4#沟段修复工程竣工报告.

枫树坝发电公司尾水左岸挡土墙4#沟段修复工程设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