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提高自身教师教育研究及实践的能力,一些国家陆续建立和实施了旨在增强教师业务能力的《专业标准》,该标准中关于教师专业机构的介绍,包含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技能等基本要素,为我国高等学校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和实践操作经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指出,在试点推动和示范引领等方式下,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国家在2015年山东省适时推出了“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中,特别提到了高校要建设既有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的“双”类型“老师”,即“双师型”教师队伍。

1“双师型”教师的任职标准及意义

“双师型”教师标准和地位的确立,具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1.1推动应用基础型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伴随着大学应用型专业数量越来越多的状况,要推动其内涵发展,就需要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思路,明确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完善培养模式,努力凸显办学特色,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1.2满足应用基础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需求

当今的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面对这样的形势,大学的责任则是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更加符合社会需求。许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当教师,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知识教育脱节的情况。“双师型”教师能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2.1按照学校自身特色与专业建设要求,科学制定“双师型”教师发展计划

高校应当在培养和引进政策上,对各类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及学科专业群所需的师资进行重点扶持。对于“双师型”教师,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合适的方法,传授专业技能,进而完成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培养应用型“双师型”师资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学校发展定位相匹配,构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师资队伍。

2.2根据高校现有的体制,健全培训体系,帮助高校“双师型”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校内实验室建设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采用科研课题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应用技术开发等一系列方式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更新培训方式,提高高校整体水平。通过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师资培养基地培训和国内外高校访学深造等,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师理论基础,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塑造更高水平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理论教学能力。同时,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视,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丰富其专业实践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2.3完善选聘制度,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应用型高校教育不仅要发展高等教育,还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因此,在应用型高校教育的教师队伍选拔中,要同时考虑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两个因素,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师队伍构成上,既要聘用具备高理论水平的专职教师,也要聘用在行业能有丰富知识和企业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专兼职相结合,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兼职教师,这样专任教师通过与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能丰富行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实现由单一教学向“双师型”人才转变。

2.4采用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制度的完善,“双师型”教师已经在部分地区涌现,然而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与评级制度和激励机制并不能很好的相匹配,“双师型”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定与普通专业教师并无差异。针对此情况,“双师型”教师仅能发挥其专业基础知识部分的能力,而其所具备的实践技能与应用研究能力,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在职称评定和待遇提升上,并没有产生影响。在高校人力管理中,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是核心内容,在严格实行以上两项内容的基础上,高校要创新“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制度,完善绩效评价、职称评聘以及教科研激励制度,从制度上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引导教师积极转型。

2.5科学设立“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2.5.1学科分类化和教师差别化考核

应用基础型本科高校一般都是理工人文等综合类大学,这些大学除了有一些优势、特色鲜明的学科外,其他学科门类也比较齐全,都是多学科的理工类和人文类相结合的大学,因此其学科发展和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很难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标准。高校构建“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评价标准时,要从学科发展和现有师资条件两方面考虑。根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将“双师型”教师分为三类,分别为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型、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型和应用研究型,每一类型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然后根据具体岗位要求,构建差别化的分类考核制度。

2.5.2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

现有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多注重考查学历、证书、职称和技能等固定指标,而且要考察工作及培训经历等动态指标。但是,教师知识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师可以将现有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素材和应用研究素材,因此,“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要坚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在重视资格证书等认证的同时,更要纳入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及转化等动态评价指标。

2.5.3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

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一定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的人才。因此,“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能培养出该人才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即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能力、实践知识经验教学能力以及应用研究和转化能力。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要包括教学水平、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研究能力三个具体指标,从而使教师的能力素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匹配。

3结语

社会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客观反应,也是国家转型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地方本科高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力量,其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变是国家教育目标中的关键环节,“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和完成高校转型的重要因素,但并不具有普适性。各高校只有完全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的实际要求,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优势,构建有效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取得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邢赛鹏,陶梅生,陈琴弦,陈显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4):45-47.

[2]欧榕.地方综合性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4(2):42-43.

[3]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59-61.

[4]刘利,王淑娥.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5(3):109-112.

[5]康艳.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86-87.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武汉市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互动机制

教育部长周济曾指出,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是学校一切问题的核心。而大学又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所谓遗传是指社会遗传,即后世大学对先前大学有益的教育范式和理念的继承;所谓环境是指发展中的大学所面对的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控制。纵观世界教育近千年的历史发展,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政府(国家)、(社会)市场经济和高校,其中心点最终要归结于人才培养。换句话说,人才培养的影响因子源于政府(国家)、(社会)市场经济和高校。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阐释

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本文中人才的含义,系指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接受再培训的人。人才培养,通常所指学校的人才培养,即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特征对其进行培养、开发其潜力的过程。“机制”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的mechane,指反映机体内部所产生的保持机体活动的各种作用能力及其作用方式。互动机制,即机体“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共同参与、互相推进。

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总和。具体从三个纬度来理解:首先,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依赖于人才培养的基本元素所形成的特定组织结构,即高等学校;其次,人才培养机制又反映了人才培养动态性的要素,它随着人才培养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不仅要考察人才培养的组织结构“高校”,同时要考察它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空间”,即“政府”和“社会”;再次,人才培养机制还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自然能动性,即在政府、社会和高校三纬度作用力下,人才培养内部所产生的保持人才培养活动的各种作用能力及其作用方式。简言之,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就是指,高校人才培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规划,根据社会市场的发展总趋势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等等,预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规格、模式等,并通过政策制度由社会与高校联手共同打造一整套“生产链式”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即预测、规划、培养(生产)、就业(销售)、就业跟踪(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再预测的循环过程。

二、武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现状分析

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部分城市发展数据统计,武汉市高校有59所,仅次于北京,在校人数77.3万,高校在校生数量在全国位居前茅。作为华中重要城市,武汉堪称高校云集、人才聚集,教育资源丰富。在城市人才竞争力综合比较中排在第十位,其中城市人力资源质量指数比较仅次于北京、沈阳,居第三。

2004年以来,武汉市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相应的措施:

首先,武汉市政府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体制环境,注重人才聚集和培养工作,为武汉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其次,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实施大规模人才培训工程,积极推进培训方式的创新,如:启动“十百千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率先推行技术操作工程师制度10位蓝领人才荣膺“高工”称号;制定了新技师培训与评审工作实施方案,简化技能人才引进程序,对“两区一园”下放管理权限,实行“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

从科研成果来看,武汉人才强市战略初见端倪。2005年武汉市成立人才强市对策研究课题组,分课题为武汉市人才资源现状及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思考,就武汉市人才现状提出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建立培训效果的反馈机制和培训主体的责任机制;启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工程等等。然而作为一个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的大都市,武汉在全国城市人力资源配置指数比较中名落孙山。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相关的数据,在全国50个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序中,武汉位于第九,这显然与其“人才大市”的地位不匹配的。武汉市“人才供求凸现结构性难题”,一方面求职者找工作比考大学难,另一方面企业是千里马难求。人才培养机制链出现明显的分岔:人才培养机制中市政府职能错位、人才培养机制中高校单向度的缺失、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人才相对过剩和高级人才稀缺)。人才培养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教育资源,如何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机制中迫切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武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构建研究

1、政府引导。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其职能的转变带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将深刻地影响“作用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三种力量”的重新分布,促进政府、社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建立。以政府引导的武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具体要落实《高等教育法》,扩大高校自,加强宏观调控、信息服务、资源配置、环境营造、市场监管与权益保障、人才评价服务等方面,设立高等教育规划和促进委员会,政府、高校与企业定期协商人才培养事宜。从整体性、战略性的高度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全面、准确、超前的信息,以帮助地区、高校做好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克服“市场失灵”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响应中央十一五教育规划,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次,科学定位省内普通高校,务实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再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2、市场参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制度、自由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从武汉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来看,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权的进一步下放,武汉政府对高校拥有了更多的管理权,并成为高校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高校与区域的互动发展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首先,大学城和科技园的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一项新举措。武汉当地政府树立“政府搭台,高校与企业唱戏”的观念,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实施赠地政策,“筑巢引凤”吸引高校与企业迁入大学城和科技园,推动资源的整合、科研成果开发、转化,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海松江大学城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北京的东方大学城、深圳的虚拟科技园的建设都是建立在政府赠地的基础上。。

其次,优化税收政策,完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我市政府在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上可以采取政策上倾斜,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互动,如提供学生教学实习场所、体验职业经历,向高校反馈人才培养现状,同时定期的向市政府、社会中介机构反馈市场职业需求和未来职业需求导向等等,对市场上参与人才培养互动的企业实行税收上的优惠或者某种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包括媒体舆论宣传和表彰报道等手段的奖励。而高校就可以通过市场企业的反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以武汉政府政策为“中介”,为高校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了一个“人才培养”机制的互动桥梁,通过携手育人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人才资源的培养到开发、利用的转化,从而达到政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企业对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三赢”目的。

同时要注意引导市场,建立高等教育多元筹资机制。鼓励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和企业捐资或投资办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建立教育基金会,并且上市运作,使之成为全社会教育投入新的增长点;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有利条件,引进社会资金,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产权变现”,从而把一部分沉积固化的教育资源变现为教育发展资金。。

3、高校主导。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改变了以往学历与职业岗位相对应的格局,必然导致在就业地位上大学毕业生的非特权化,大学学历在社会职业分配上的地位也开始动摇,就业的学历规定力在弱化。同时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加快了大学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分离,呈现出劳动多极化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整个教育与培训体制,包括传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内教育在内的教育、培训目标进行重新调整,要求大学教育改变以往以完成学业程度为唯一判断标准的传统,关注劳动就业,引入部分职业教育的要素。重视学生在学期间职业观的形成,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职业生活,如:系统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开展持续的职业生涯教育;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并创造实践机会,为大学生寻求自己的职业生涯架构桥梁;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指导;等等这些都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使命。

学校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成才,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也应该为学生能够在走出学校之后实现顺利就业提供援助。同样,企业在学生职业观形成和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也负有责任,而这一点常常被忽略或轻视。习惯上,企业只管招工用人,学用不对口往往归咎于学校。殊不知,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离不开来自企业的主动提供和积极参与。如果企业想获得所需要的人才,不是在学生毕业之后,应该提前介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特别是对于学生职业观的形成,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企业的作用尤其重要。

(注:基金项目:2005年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项目(05049):从人才大市走向人才强市,子课题)

【参考文献】

[1]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2。

[2] 人才概念内涵探析.中国人才.2003-04,省略。

[3] 周丰年等著: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省略/UploadFile/2006-5/200651821353691461.jpg。

[5] 武汉组工网《武汉启动“十百千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省略.cn/Publish/2004-8-26/334.shtml。

[6] 武汉组工网《武汉率先推行技术操作工程师制度10位蓝领人才荣膺“高工”称号》省略.cn/Publish/2005-1-19/484.shtml。

[7] 曾玉梅:人才供求凸现结构性难题.楚天都市报(就业天地),2005-07-13:第37版。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3篇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行原理,借指一个系统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功能和方式。高职院校的体制是其内部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和权力配置的关系,而机制则是在一定的体制框架下发挥功能的活动规则。陈玉琨教授认为:“机制是落实制度的一些组织设计和运行安排,以保证实现预期的结果。”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即用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活动规则、运行安排和方式方法。作为不同于学科教育的另一类型教育,高职人才培养亦应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创新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这是一种双向合作的机制创设,它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架构和特色体现。高职教育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创新机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的。

首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的实践探索。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的探索,各地在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辽宁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总结出校企合作“融合式”人才培养机制,其内涵为:“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一体化定位机制,二是课程体系的校企协同设计机制,三是教师队伍的校企交叉任职机制,四是人才质量评价职业化机制,五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双主体、四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即学校在育人过程中促进企业主体的介入,在办学体制中努力达成管理融合、产教融合、科技融合、文化融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提出的校企“双头牵引、五步回归”的人才培养机制。五步回归,即学习回归企业工作环境,课程回归真实工作任务,形式回归企业项目团队,实训回归真实工作过程,评价回归企业绩效考核。这些机制探索都是富有成效和弥足珍贵的。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管平还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特征进行研究,指出:“判断一个学校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有与企业合作的组织机制,二是有与企业对话的制度机制,三是有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四是有与企业的资源共享机制,五是有与企业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如果做好了这几点,一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可以认为是做好了。”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建构的路径。建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实践之路,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建立动力机制――互需。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的动力机制是“利益互需”。人类任何活动都是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校企合作培养职业人才也不例外。如果合作双方没有利益关系,没有互惠的实益,合作就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根基。合作就成为无实质内涵的应付和形式。所以成功的合作一定是以利益为纽带,建立在“互需”基础上的合作。

建立互动机制――协作。高职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的建构,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协议文本上的存在,而必须是有实质运作机制、互动协作的合作。这种互动机制,必须贯彻到合作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如学校方面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资源共享、文化互渗等;企业方面的,员工培训、技改援手、项目合作、创新参与等。这些涉及学校育人和企业发展的实质内容,双方必须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沟通的互动机制,经常交流、通报、研究,才能将合作引向务实有效的良性发展轨道。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教融合;耦合;知识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战略部署,明确了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中的位置,抓住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落到了实处。面对新时期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核心问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术杠杆在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培养人才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一、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理论创新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发生了极为广泛而巨大的本质变化。其中,改革探索力度最大,举措最多的当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说,高等教育绝大多数改革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的。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规模,以及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却始终没有突破传统高等教育的束缚,始终无法形成破解“钱学森之问”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高校科学研究的飞跃,使大学名符其实成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在教师层面,科教融合都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形态,但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张皮”的问题却没有有效解决,反而变得越来越突出,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脱节的情况愈演愈烈。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将不能不进入综合改革的“深水区”,其核心依然是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这是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提升创新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深入探索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以理论创新引导实践探索,围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这个重大问题,进一步形成高等教育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体系。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近30年来,高等教育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造了许多好的改革经验。但是,由于这些改革不仅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同时也忽略了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作用,忽略了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对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引领作用。因此,《决定》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说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仍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聚集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大学本位的回归。大学以学术为本,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我国大学科教融合形态的现实更是研究我国大学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只有以科教融合为逻辑起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本落到实处,才能构建起科教一体化的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和机制,才能激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和习惯,科学研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建国以来,中国大学在相当长的时间是很少进行科学研究的,大学的任务也比较单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虽然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那时如何处理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矛盾的问题并不突出。1985年以后,随着党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战略的确立,高校明确要建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使高校科技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释放。在科教兴国、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等国家战略引领下,又启动了具有国家意志的、以“985”“211”等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这些大大促进了高校科技的迅速发展。纵观这些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都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突出了科学研究对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和引领。经过这些战略的实施,我国大学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校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大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提升科学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率的问题也日益突显,理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问题自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引起了国家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科学研究要有效支撑和引领高等教育,必须理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2]。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历来就是高等教育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早期,在中国大学以教学为主导时,大家比较认可的一个说法,就是教师搞科研,目的是用科研支持教学,用科研结果和经验来丰富教学内容;随着大学科学研究迅速发展,人们普遍认可的一个说法是“教学、科研并重”,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更多地定位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上,很少有人考虑科学研究对改变人才培养机制的贡献。因此,虽然大学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用科学研究培养人才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生的科研能力不高,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进入教学的渠道不畅,课程内容的更新滞后,新课程开发缓慢,交叉学科培养人才缺失等问题,是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一个最大的差距。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大学始终还没有确立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引领。

反映在教育研究领域,“我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对科学研究没有关注”想法的大有人在。既然现在我国大学已经成为包括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在内的学术共同体,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就应是科教融合的。正是这种有“实”无“识”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政策制定的科教分离,无论是建立现代大学的制度,构建大学文化,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还是评价大学教师,包括学校的管理都很容易出现偏差。政府的管理体制可以将教育、科技分开,但是,大学绝对不能将两者分开。现在的高等教育理论明显是一种建立在教育、科技两分基础上的传统观念。正是在科教两分法的逻辑起点下,大学的科学研究被“科研”取代,并在许多时候被游离于人才培养之外,造成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一、模式单一,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其他统统被归入“另类”。这显然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开放”“协同”和“多元”特征。因此,《决定》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作为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中心任务,这就给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国大学科教融合已是常态,成为“共实”,但是,有“共实”不一定有“共识”。解决“共识”问题,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焦点问题是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使教学和科研均衡发展 [3]。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拓展视野,转变传统的、既定的观念和模式,外部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内部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大学行政与学术的关系也就自然理顺了,大学教师的评价也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传统的科教关系表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同等重要,这种认识仅仅说明了两方面工作的位置和重要程度,并没有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没有提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笔者认为,科教关系应该是一种“耦合关系”,突出科学研究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就是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有益探索,用“耦合关系”来表述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既表明两者之间具有独立的体系和特性,同时,又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因为,大学本来就是以科教融合形态出现在社会的,大学教师也是以科教融合形态为主要职责的,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大学教学工作本身就带有很明确的学术特质,而从人才培养看,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

因此,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建立科学研究对教学支撑机制,像对待科研成果转化一样,重视最新科研成果的知识转化。要将课程的开发和创新作为衡量一所大学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教材创新不足,新课程开发速度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学研究这个资源富矿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缺少鼓励优秀教师投入更多的力量到教学中去的机制。理顺科教的关系,才能真正使大学回归学术本位,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更大更丰富的“自由”选择空间。

要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全局出发,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等教育从科教结合向科教融合的转型发展。大学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需要大学教师发展机制和评价机制的转型。近30多年来,中国大学教师的群体素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培养造就了一批学历完整、具有良好科研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期以科研为主要指标的大学教师评价体系,虽然不尽科学合理,但这种评价的科研导向作用,对大学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学教师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根本保证,对教师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耦合理论”,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教学创新上,那么就要求教师具备一种综合学术能力,这种综合能力被我们称之为“教学学术能力”。“教学学术能力”是一种知识创新能力,完全不同于通常人们认识的“教学的学术能力”,它是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个核心指标,体现了大学和教师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承的能力。围绕“知识创新能力”构建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师发展目标,将简化教师的评价,使教师评价指标避免了教学、科研权重平衡,提高教师投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积极性 [4]。

为了更加牢固地确立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2012年,国家实施了以提升大学创新能力为核心的“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核心,通过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这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5]。

三、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制度创新推进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存在着许多不适应,问题的焦点大都集中在人才培养的机制上,集中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严重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上,集中在构建人才培养优质资源聚集机制上,集中在如何提高科学研究的贡献度、使最新的科学知识第一时间进入教学上,集中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上。作为知识传承和创造的源头,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机制创新,实现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使科教协同育人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多年来高等教育界一直努力探索和实践,在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创造出“北大元培”“清华学堂”“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等等一大批“教改实验田”。这些改革的共同点,就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实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教育部、中科院共同开展的“科教协同育人系列行动计划”则是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探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是进一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健全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看,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增强高校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几乎所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不断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平台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党的十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不到10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必须确立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规律引领大学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更多拔尖创新型人才。对我国高校来说,要明确大学生的学习也是学术的理念,通过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通过科研提高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钱学森先生在回答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时曾多次强调,要以科学研究推动教学、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牵引带动科学研究。创新精神需要培养,创新方法需要传授,创新能力需要锻炼,只有让青年学生更多地参与科研活动,接受学术氛围的熏陶,聆听一流科学家的教诲,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6]。

近年来,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探索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不能产生集成效应。高校要全面落实《决定》精神,着眼于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的支撑和引领,系统谋划、统筹协调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推进高等教育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创新空前活跃期,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大科学、大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应这种时代需要的人才,迫切需要树立开放的人才培养观念,构建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和社会之间、校院(所)之间、校校之间、学科之间建立起更加广泛、紧密的联系,在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目标作用下,推进“双一流”建设 [7]。

[参考文献]

[1]周光礼,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2,(8).

[2]马海泉,胡秀荣,薛 娇.对科教融合的几点认识 [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

[3]薛 娇,胡秀荣,马海泉.大学要做明天的科技 [J].中国高校科技,2013,(1).

[4]周光礼,马海泉.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8).

[5]马海泉,薛 娇.协同创新构建科学研究引领支撑教学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3,(5).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改革方案;机械制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前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机械加工领域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实践能力,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械产品工艺编制和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维护能力,能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售后技术服务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专业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1.1市场需求分析

才市场需求信息分析显示,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当前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的行业。国家制订的近十年工业发展目标明确指出,要在十年内实现企业普遍采用CAD/CAM技术。在本领域内需要培养适应传统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向高科技、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需要,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传统工艺、现代先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及企业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机械加工设备,能够熟练应用机械CAD/CAM技术,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2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及行业背景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随着机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公司都把高新技术注入机械产品的开发中,作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部。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提出,中国制造业发展可实行三大战略:第一步,力争2015年总产值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国,建成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第二步,2030年总产值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三步,2050年在制造业的带动下,服务业高度发达,研发设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发展需要、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从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类产品的生产、质量检验、计划管理、调试维修和销售服务及机械产品设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本专业培养面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一个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机械制造、机电设备的操作、运行、保养、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维修、安装调试,先进的设备加工,先进工艺、管理与操作的基本能力,掌握运用综合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踏实肯干、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2人才培养模式及指导思想

改革机械专业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1的前提下,前两年以理论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为主,第三年安排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最终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强化技能培训。根据职业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的需要关系以及扩大专业服务面向,加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从具体国情出发,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创新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推行“项目教学”,和校企结合模式,力求实现教学与岗位就业零对接。

3. 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

改革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为:面向生产一线的机加工工艺员、机加工工装员、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可编程器件设计与调试、质量检测管理、机械产品测试、机电设备维护、机电产品认证、技术支持、产品销售、技术文员和物料采购。职业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资格证书为机加工工艺员、机加工工装员、生产现场工 艺管理、可编程器件设计与调试和质量检测管理,它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独立承担或作为团队成员承担模具、汽车类机械产品中的零部件工艺开发任务;并进行工艺方案分析,并根据技术经济指标要求确定工艺技术方案;编制包含上述工艺设计资料的技术文件;整理技术文档资料,最终完成工艺方案;根据加工零件进行工装分析;认识加工零件拟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文件;掌握装夹方式选用原则;定位元件选择方式;确定出夹紧装置;根据强度优选夹具体;选好对刀引导元件;最后配选出夹具零件;最终完成夹具的制造与加工零件的工装和组织产品的生产、外协加工、组装和品质管理;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组织安排生产人员;能对生产中的出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对客户的退库品、返修品进行检测、记录并办理入库,进行维修;机械零件生产过程的工艺设计和工艺文件制定,生产工程工艺问题的解决。而人才培养规格则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术和基本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从业人员。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装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快与国际制造业接轨,企业正在迅速走向现代化进程。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发展机械制造业,培养机械制造型人才,对于企业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薪萍.现代制造技术创新教育的研究与探讨[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