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汽车保险与理赔

汽车保险与理赔

汽车保险与理赔

汽车保险与理赔范文第1篇

一、“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设置

“汽车保险与理赔”作为汽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开设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从事汽车保险相关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该课程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建立汽车保险市场意识与顾客服务意识,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掌握汽车保险投保和理赔流程。在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培养学生解决现实中汽车保险投保及汽车保险理赔等常见问题,使学生毕业后能零距离顺利对接汽车保险营销、汽车保险定损员、汽车维修服务顾问等岗位。

二、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设计原则

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原则组织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实践性”,重视学生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整体课程设计

建立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汽车保险与理赔作为核心课程,将围绕汽车保险的咨询与销售、车辆的定损与理赔等核心职业能力开展,采用案例驱动教学,将案例中的程序化分解,形成若干个工作任务,让学生现场模拟,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好地将“教、学、做”三者融入一体。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职业院校与汽车维修企业,保险公司相融合,以机动车保险与理赔岗位技能要求为重点,通过工学结合,安排学生走进企业,加深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为毕业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依照课程设计原则,课程骨干教师联合企业人员通过对汽车行业中汽车保险岗位相关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能力的调研,整合教学内容,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教学情境,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适用性。将课程内容整合为3个情境,每个情境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工作任务中通过诠释各角色来学习和实践,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及实施

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以针对性与适用性为原则,从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来选取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划分是基于财产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的,全部教学内容分为五个教学任务模块:汽车保险基础知识模块、汽车保险业务知识模块、汽车保险投保与承保实务模块、汽车保险事故查勘定损模块及汽车保险理赔实务模块,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内容的实施中,教师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需求岗位为载体,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工作法实施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边做边学,主动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查找资料,自主学习,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一个个工作任务,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改革后的课程内容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完整化,培养学生完成综合性工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为提升教学质量,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的设计,根据车险业务实际,将教学内容细分为展业、投保、承保、核保、接报案、出现场查勘、定损、询价、事故车辆维修、索赔、赔款理算、核赔、赔付、案卷制作与管理、服务跟踪等具体任务,交叉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任务。

2.项目教学法

通过项目教学法,由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相互配合完成汽车保险投保、承保、核保、接报案、事故查勘和定损、理赔等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协作共事能力,培养学生处理具体保险业务的能力。

3.社会实践

布置调研题目,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保险市场调查,加深同学对汽车保险市场的了解,增加对课程作用和学习目的的了解,明确就业方向。

4.案例教学法

汽车保险人面对的是广大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保险事故形形色色,无所不有。这使保险事故的处理和理赔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保险纠纷不断,保险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对从事车险理赔工作的从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典型的车险理赔案例的讲解分析,加强学生对保险条款及相关法规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初步掌握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

汽车保险与理赔范文第2篇

通过对保险行业调研,对保险查勘定损、理赔等岗位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结合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实际,对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实训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开发,为高职汽车专业同类型课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保险与理赔 高职 课程设计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伴随而来的是汽车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比如汽车营销、汽车消费信贷、汽车维修服务等,汽车保险理赔业务也大幅上升,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汽车类专业的课程中都开设了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和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维修服务接待等都属于专业拓展类课程,是在学习了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等专业课程以后开设的,多数开设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课程内容既包含了保险原理原则、汽车保险条款等专业理论知识,又含有保险查勘定损和理赔相关的实践技能。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面较广的理论知识,同时掌握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如何能满足保险理赔相关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是必须要在教学设计上认真思考的。

一、岗位能力分析

汽车保险相关的岗位主要有查勘岗位、定损岗位、车险营销岗位等,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都有较大差异,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不同,通过大量的调研,对以上的岗位分析如表1所示。在课程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知识储备需求和能力需求,设计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是围绕“风险调查—保险作用—险种学习—方案设计—承保出单—查勘定损”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要求来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目标来描述课程目标,围绕课程项目组织教学,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也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要求。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八个方面的能力:要能正确理解保险理论知识,并运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要能记忆并掌握汽车保险条款,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客户服务意识;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技巧,能与客户、维修人员等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能熟练使用取证设备、计算机及相关保险软件;能熟练掌握出单及理赔流程,能协助客户完成投保及索赔;能正确认定简易交通事故责任,具备现场取证能力;熟悉车辆钣喷、维修工艺,具备合理定损报价能力。

(二)课程内容

正如前文所言,本门课程既需要有较广的理论知识覆盖面,且需要学生懂知识,会技能。课程融合了“教”“学”“做”“练”,因此在内容的选取上需要非常慎重,表2展示了结合岗位能力分析选取的相适应的课程内容。

(三)考评体系设计

教学效果的反馈对于课程开发来说极为重要,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考虑合理的考核评价,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同时可以让学生能够在学和练中更有针对性,促进教学相长。为了使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加合理、科学有区分度,汽车保险与理赔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小组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

1.学生自我评价,主要在分组的状况下,关注学生学习准备和学习计划实施的效果,以及工作页填写情况、学习中的沟通问题。其中,任务一应重点关注学生对汽车本地保险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任务二重点关注学生对汽车保险条款的领悟程度,对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学生面对模拟客户时,能否为客户正确介绍汽车保险产品,根据客户的条件正确选择汽车保险方案,指导客户进行投保单的填写和保费的计算;任务三重点关注学生对汽车保险理赔流程的熟练程度;任务四应关注对理赔案例的处理流程是否正确清晰,接报案是否正确,赔款计算是否准确。

2.学生小组评价,关注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表达能力,工作页填写情况,检验流程中的团队沟通和协助能力,工作的系统性。其中学习任务一还应关注学生对顾客服务与沟通技巧的掌握;学习任务二还应关注学生对保险条款的正确描述;学习任务五和六还应关注学生与维修人员、保险公司人员及客户的沟通。

3.教师评价,主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对任务实施过程及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学习任务一还应关注学生对保险行业认知的主动性;学习任务二还应关注学生对汽车保险中风险的管控能力;学习任务三、四还应关注学生对保险法律法规及原则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习任务五还应关注学生针对不同客户特点,选择的汽车保险方案是否合理;学习任务六还应关注学生对于保险损失及费用确定相关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汽车保险与理赔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整体设计的框架下,想要达到很好的授课效果,还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认真摸索。在教学中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来开发设计教学情境,同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等,注重培养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汽车保险与理赔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汽车保险;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59―02

随着现代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提升,特别是面对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汽车服务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培养具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应用型专业汽车服务人才成为需求热点,这也是眼下高等教育界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尤其是汽车保险与理赔从业人员不仅要懂保险知识,更要懂汽车理论知识,需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应用型汽车保险与理赔专业人才。目前这种应用型汽车保险与理赔人才相当紧缺,因此,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均开设了《汽车保险与理赔》这门专业课,为社会培养急需的汽车保险与理赔应用型人才。

一、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

1.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客观了解《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教学效果情况,本次主要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12届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对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和访谈方式进行,更深入地了解了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需求。调查主要结果反馈如下:

“对传统《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的兴趣如何?”的调查中,取各班毕业生平均数统计得出,“不感兴趣”的占43.4%,“一般兴趣”的占32.3%,“比较兴趣”的占24.3%,对传统《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不感兴趣的基本占了学生总人数近一半。此统计结果令我们教育者较担忧,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所以应围绕满足学生兴趣入手,制定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和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案,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尝试。

“传统《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的调查中,取各班平均数统计得出,回答“效果不明显”的占20.5%,“效果一般”的占47.2%,“效果好”的占32.3%,认为《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效果好的学生占总人数不到三分之一,说明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对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调查分析可知,我们应从满足学生兴趣入手,制定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和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案,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从教师角度出发,也应明确课程改革应侧重于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当在课程改革中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2.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对上述教学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对传统教学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我们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存在不足,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不够理想。造成应届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动手能力弱、创新意识差,进入用人单位后基本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眼高手低,甚至出现名牌大学毕业生争不过技校生等不良现象。这既反映了我们在教学模式方面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存在缺陷。

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与座谈了解到,目前我们所开设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教学效果也相当的不理想。可见,我们的课程教学效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由此,无论是学生、企业还是教育者都深刻认识到,要满足社会就业需要和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改革探讨

1.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借助揭示、反问、讨论等多种形式,吸引较多学生参与互动。在课堂讲授结束前,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和提供一些参考书供学生在课后阅读,以巩固和扩充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速度。同时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尝试,包括失败的尝试,以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努力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型、应用型汽车保险与理赔人才。

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不同阶段、不同课时、不同章节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就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既有汽车保险的基本条款,又有汽车的承保、出险以后具体的查勘、定损及赔付等实际应用的内容。因此,在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加入案例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都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汽车保险与理赔人才。

2.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以实际发生的汽车保险与理赔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其具体形式包括具体案例导入、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与案例评析、课堂讨论与总结等。此环节教师将分析案例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课堂上学生的分析与讨论观点不做过多的干预,可以做适当的评论,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观点,真正做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活跃课堂气氛。

3.实践教学的融入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行动。一般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制订计划与步骤、撰写报告与总结、归档等几个阶段。在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以事故车辆的现场查勘与定损索赔为例。首先,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熟悉汽车保险理赔遵循的原则,汽车保险理赔的处理程序,现场查勘与索赔的程序与方法;其次对所在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若干人一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结合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全程跟踪一例汽车碰撞事故案例;然后对事故现场进行查勘与定损,事故车辆的索赔,并撰写一份保险理赔报告,具体包括现场查勘记录内容与索赔程序;最后,指导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使学生了解项目进行的任务与流程,加深了对汽车保险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解决理赔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

(2)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化校企之间的互联互动和利益趋同,共同培养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的先进制度、设备为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障,保险公司可以更方便地利用高校的人才培养平台吸纳所需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产学合作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汽车保险与理赔》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取舍教学内容,课堂中引入了汽车保险与理赔中的具体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快地掌握了知识的要点,提高了自己学习的能力,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贯穿实践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恩国.《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

[2]常兴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汽车保险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商界,2010(01).

[3]黄鲁燕.汽车保险与理赔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09(15).

汽车保险与理赔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 项目化教学 考核方案

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在我院推广已有几年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考核方案的制订是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项目化教学考核方案的设定为例,提出了结合项目特点、学生参与评价、个人与团队考核相结合、兼顾教学过程监控的考核方案,希望对热衷于项目化教学的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成绩构成总表设计

项目完成评定成绩构成总表

说明: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评委,学生评委不对本组评分

二、针对项目特点设定评分标准

每个项目的实施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不同的项目可根据项目特点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

1.承保项目

2.定损项目

定损项目评分标准

3.理赔项目

理赔项目评分标准

三、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

组长考核组员评分标准

组长考核组员评分表

个人得分计算说明:

1.小组项目得分=学生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评分的平均分*50%+老师根据评分标准评分*50%;

2.小组成员所得总分=小组项目得分*小组人数;

3.小组成员个人得分由组长根据成员在团队表现评分,但每个成员得分总和=小组成员所得总分。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要想得高分,团队要表现好,个人也要表现好。此方案将个人与团队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学生参与课堂点评

课堂点评评分表

本表在教学过程中随机使用,每一位学生随时可能被抽到对其他组的表现给予评价,评价的准确度与个人的得分一致,要得高分就要评价准确,要评价准确就要求学生上课时聚精会神、积极参与。

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以上考核方案,纵向贯穿于每个项目、每节课,横向覆盖了每个团队、每个学生,而且学生参与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玉萍.项目化教学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Vol 18,(5),(10).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职业教育的考试方法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汽车保险与理赔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汽车是集诸多高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是一种数额较大的财产。从事汽车保险理赔行业的人员不仅要懂保险,更要懂汽车,因此需要复合型的汽车保险与理赔专业人才。《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与服务等专业的专业课,既有理论深度,又强调实践技能,也融合了《汽车构造》、《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以及《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二手车鉴定评估》等课程知识的综合型课程,是汽车类相关专业整体教学过程的综合体现。

1教学模式的改革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培养对汽车各系统结构有一定了解认识,又懂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模式的实施中,仅仅依靠传统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岗位技能。针对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其运用要求科学、合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层次优化组合。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多样灵活。本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既有保险的基本原理,又有汽车的承保,出险以后具体的查勘、定损及赔付等内容。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用案例式、实践式教学法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和研究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对汽车保险和理赔行业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建立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1]。学生层次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师要研究、分析学生的层次特点,有针对性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有差异,对于实操运用的能力也有不同。为培养汽车保险与理赔复合型人才,注重实操,课程中采用案例式、实践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2]。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既有汽车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环节,也有讲解汽车保险合同的相关环节。涵盖了机动车车辆损失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全车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等主险和若干附加险,也介绍了车险的承保流程,并对实际汽车保险理赔的案例进行分析,涉及交通事故的现场察勘、车辆损失及人员伤亡费用的核定及理赔实务等内容。传统教学花了大量篇幅去讲授汽车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制度的明细、保险条款的细则等内容,而对于实际应用操作却强调甚少。事故车辆的现场查勘,损失金额的正确计算、零配件的碰撞估损、维修方案的具体制定实施都是学生急需重点掌握的岗位能力[3]。结合多年来对学生的回访调查、用人单位的调研分析,我们必须要对《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在教学内容中若干实践性较强的环节必须要多增加学时,比如汽车承保环节、汽车理赔环节、汽车碰撞损失评估环节等。同时实践环节的教学实施中还应重点培养学生常用的现场查勘的技巧,针对事故车辆应该如何进行损伤评估的正确方法,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应行业发展,注重查勘定损的岗位能力培养[4]。近年来,笔者十分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教学重点。在保证教材原有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授课中,以“实际案例为导入”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介绍;重点阐述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处理流程、事故车辆的现场查勘及事故车辆的损伤评定和实际赔偿的计算方法。

3实验环节的设计

可以适当开设几个课内实验,演练客户投保时的业务流程和客户理赔时的业务流程,使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熟悉国内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了解整个行业是如何开展投保和理赔业务的,认真学习对外展业和电话营销中所必须掌握的话术,熟练计算保险费率和保险金额,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岗位能力。通过对2012年、2013年、2014年几届汽车专业的教学实施和教学改革,笔者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改革既能发挥教师的顶层设计作用,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协调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均衡发展。增强学生的岗位技能,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岗位。

参考文献:

[1]赵长利.汽车保险与理赔[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彭晓艳.高职保险理赔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优化[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125-126..

[3]李景芝.汽车保险理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