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管理汇报

经济管理汇报

经济管理汇报

经济管理汇报范文第1篇

一、2009年水务工作基本情况

截止到3月31日,全县共完成水利工程总投资3277万元,其中:六件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累计完成投资1596万元,新建摩西河水库前期工作完成投资60万元,子午河应急治理完成投资189万元,黑尔小型农田灌区完成投资218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年底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480万元。全县累计动工各类水利工程2*9件,完工1723件,修复水毁工程12件,改善灌溉面积5.2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0.03万亩。解决全县人饮安全34448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1、及时启动了抗旱应急预案。各地根据旱情发展实际,先后启动了抗旱应急预案,在用水调度、物资调用、资金安排、矛盾调解和检查指导等方面有序运作。各种水利、农机、农业抗旱服务组织迅速深入抗旱一线服务抗旱,有关部门上渠巡逻保障良好的用水秩序,有关责任单位及时组织车辆为饮水困难农村送水。

2、领导重视全力抗旱。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抗旱,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汛期就作好蓄水备抗旱。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两个抗旱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深入抗旱一线检查指导抗旱工作。省市及时下拨了大量经费支持各地抗旱。在今年抗旱工作中,全县共有10万多人投入抗旱,投入抗旱机具0.5万台(套),启用机电井500多眼、抽水站600多处,抗旱用油100吨,全县投入抗旱资金30余万元,抗旱灌溉面积10万亩。

3、各项水利工程在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县各项水利工程有效拦蓄了主汛期末的降水,7月10日全县蓄水总量达4600万方,蓄水程度为60%,为后期抗旱打下了基础。此外全县还有数百座抽水站、30000余个小水窖,上千眼水井,在今年的抗旱浇灌和保障人畜饮用水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全县两座中型水库、51座小(一)型水库有效保障了全县大量农田的灌溉;水利工程在今年的抗旱中浇灌面积近20万亩,特别是近年来建设的农村安全饮水,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3万余人的饮水困难。

(二)以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政监察力度

一、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政策和要求交给干部群众。注重典型宣传,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宣传典型要注意时代性和示范性,更多地宣传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典型,宣传增加投入、创新机制的典型,宣传发展特色水利、让农民得实惠的典型。

二、多渠道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污水资源化,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减缓城市供水紧张,改善城市水环境是我们多年来工作方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充分认识水的商品属性,合理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抓好以东风、溜子田水库等为代表的县城供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研究制定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半山区供水水源地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切实加强水土涵养,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定编定员,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积极调处各类水事纠纷,为水利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严格执行取水许可、项目水资源论证、水资源有偿使用。加大水资源费、水保“两费”得征收力度,确保水资源统一开发、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合理使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打击力度,积极调处水事纠纷,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以保障人畜饮水安全为出发点,积极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一、认真督促,确保工程质量到位。为了既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又确保工程质量,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实行蹲点监管和全天侯现场指导。如因工作失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将追究责任。同时,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检查组对所有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和处理。如不按要求施工和整改的,取消以后水利工程建设竞标资格。

二、未雨绸缪,确保安全工作到位。结合实际,在抓好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重点抓好安全工作。一是对所有工程点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加以整改和处理,把相关责任落实到人头。二是搞好在建工程安全防护措施,采取用防护栏、警示牌等措施避免闲人遭受意外伤害。三是搞好财物看管,明确专人值班,注意保管好财产。四是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及时造成安全事故的,将按相关规定从严追究责任。

三、优质服务,确保资金结算到位。为了不耽误施工进度,保证工程顺利实施,采取报量结算和借款两条腿走路方式结付工程款。凡是算好工程进度和完成报量工作的,财务人员必须搞好优质服务,抓紧时间按照报量结算支付。如未完成工程进度核算和报量工作的,由分管领导和工程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把已经实施完成的工程核算好之后,根据工程量按照有关程序采取借款方式支付,确保资金结付到位,让施工人员有资金运转,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进度。

四、抢抓时间,确保工程进度到位。*年年底至今,动工三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项目总投资达1480万元,前两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投资达997万元,工程于2月底已完工。第三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达483万元,现已完工44%,预计5月底完工,累计解决34448人、13456头牲畜的饮水安全,为了确保2009年5月底以前全面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尽早发挥工程效益,全体参与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千万百计抢时间、抓进度,认真组织,合理安排,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做到人员到位,工程物资供应充足,措施有力。

(四)以夯实水利基础、服务全县经济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全县水利工程建管水平

由于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不善,维修不到位。管理机构不健全,有人用无人管,管理经费无着落,执法力度不大,水商品意识不强,水利设施损毁严重,不能正常发挥效益。有些灌溉工程设施无钱维修,管理人员工资难落实,工程灌溉效益日益衰减。加之水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利用率低。多年来“重建轻管,重用轻护”问题比较突出,全县现有90%以上的水库为病险水库带病运行,调蓄洪水的能力低。灌区渠系设施不配套,达不到设计灌溉面积要求。塘库及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淤积成“肠梗阻”现象普遍存在。我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工程建管并重,以发挥工程最大效益。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务局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具体措施,全力搞好水利建设工作。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水利建设纳入本单位目标责任考核。

二是多方筹资,增加投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一事一议”的方法,充分发动群众出资投劳。千方百计要项目、抓投资,有效解决了水利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对各项水利工程进行了认真科学地规划,明确统一的工程质量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质量制约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强化管理,水务局抽调多名技术人员深入工地。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加强管理,严把质量关。对于面上的农田水利水保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验收等各环节抓起,确保建一处,成一处,收益一处。

(五)以高稳产农田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和基本烟农田建设

近日、我县举大力加快全县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对彩云镇拨云片区进行规划建设,现已正式启动。目前,工程测量放线工作基本完成,14个建筑工程队已基本就位,现已完成管道铺设20千米,完成土石方3万余立方米,该工程是当地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该地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势必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先决条件,为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根据政府会议纪要,成立了*县中低产田改造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宏波担任,副组长由杨金能、安兴荣、张宏斌担任,政府办、农村办、农业局、国土局、水务局、扶贫、烟草、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水务局。县财政安排20万元前期工作经费,并先筹借500万元建设资金。由水务局牵头开展工作,水务局抽调技术骨干进行前期规划、设计、放线及施工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县的水利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水利事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水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我县水利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特殊的地质地形和立体气候条件,造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易涝易旱,多数水源位置低,地下水埋藏深,开发难度大。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7%左右,灌溉保证率不到40%,加之水工程老化失修,多年来“重建轻管,重用轻护”问题比较突出,全县现有90%以上的水库为病险水库带病运行,调蓄洪水的能力低,设施不配套,达不到设计灌溉面积要求。塘库及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淤积成“肠梗阻”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病险水库多,除险加固任务重。全县已建中型水库2座,其中病险1座(东风水库),病险率50%;小(一)型水库10座,病险10座,病险率100%;小(二)型水库42座,其中病险30座,病险率达71.4%;小坝塘110座,均不同程度存在病险,大量病险水库造成全县蓄水严重不足,防汛度汛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是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比重大。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达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左右,工程性和资源性缺水严重,尤其是工程性缺水突出,水源点建设滞后,水利建设难度大,水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足。*既不是县域经济试点县,也不是国家重点扶持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加之县级财源单一,财政困难,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大,困难多,前期工作经费十分短缺,前期工作程序多、审查审批复杂、水利项目争取难,抢抓投资机遇非常被动。导致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从而使水利建设项目争取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下步工作我们将按“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采取“先注入后退出,再注入再退出”的工作方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抓好项目的储备、建设和管理,为顺利推进“十一五”水利建设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一)继续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认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学习、贯彻省安委会和水利部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部署,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对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安全责任,针对水利特点制定具体安全防范措施,与各县管水库、局属各单位、各重点在建工程指挥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做到环环相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二、加强检查,限期整改。县抗旱防洪指挥部于2009年3月上旬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丹凤、雄壁、彩云、竹基等乡(镇)的各类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水工建筑物外观是否存在裂缝、塌陷、渗漏等缺陷,闸门、启闭机、门槽、溢洪道、防汛路、通讯、监测等是否符合安全度汛要求,水库保安全和在建水工程进展情况及度汛措施等,对检查出的问题登记造册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要求定期整改,对造成严重危害的按相关规定进行严惩。

三、全力保障城乡用水安全。对全县各小(一)型水库、乡(镇)供水站、重点在建工程、各地质灾害点,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县城及水库、乡(镇)供水站的安全运行及供水安全。重点在建工程完善各种安全生产制度,做好爆破物资管理及场区安全保卫工作;各乡镇对本辖区地质灾害点设有专人进行定期观测;乡镇供水站加强值班,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各种安全措施,确保春耕安全供水。

(二)抓好工程质量管理。

随着水利项目建设的增多,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切实加强质量监督、资金管理,严把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工程优良、干部优秀、资金安全。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水利法律法规,依法治水。并加强已建工程管理,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组织,互相合作,承担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责任,解决集体管水组织主体“缺位”和工程有人用、无人管、无人修的突出问题,创新机制,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效益的发挥。

(二)积极争取项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工作措施。进一步做好水利项目争取落实工作进一步加大发展项目的争取工作。增强工作预见性,积极主动地掌握了解投资方向,随时调整项目申报思路,超前收集资料,编制项目方案,积极向省、市(厅局)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建设项目,逐步改善*水利发展环境。二、要加快申报项目工作进度。提前做好项目的编制、申报、衔接工作,出手要快,出拳要重,而且要准。加大跑省、市的力度,兼顾各方的作用,积极协调各部门做好配合,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三、要进一步加强领导。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安排、亲自督促项目工作,特别是各部门领导班子要加强集体研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部门全力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以崭新的面貌做好水利项目争取工作。四、抓紧实施争取落实的项目。省上下达的资金和计划要尽快下拨到各实施单位,不滞留;五、加强督查督办工作。政府办公室也将项目工作列为督查督办的内容,进一步发挥督促检查的作用,协调督促各类项目顺利实施,逐步改善*经济发展。

(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全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我县从改革用水管理体制入手,重点加强管理组织建设。

一是进一步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目前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全县8个乡镇全部依法实现了城乡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取水许可、统一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实现,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实施水权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狠抓节水工程,提高用水效率。工程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强化制度建设,另一方面狠抓节水工程建设,以制度促工程,提高水资源和节水工程的利用效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为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经济管理汇报范文第2篇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

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狠抓落实之年”、“创新突破之年”的要求,积极

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较好地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1、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19亿元,同比增长10.0%,完成年初计划的99.1%,其中服务业增加值276.80亿元,

占GDP比重83.3%,完成年初计划的99.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22亿元,同比增长12.6%,完成调整预算的9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215.49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年初计划的102.0%;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04元,同比增长13.4%,完成年初计划的105.0%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982个,完成年初计划的139.8%;人口自然增长率3.12‰。

2、载体建设加快推进。鄞奉路一期首批、莲桥街地块拆迁工作全部完成;和义大道滨江休闲区一期万豪国际大酒店顺利开业、二期商

业中心项目即将建成;五金交电地块完成土地出让,新星商业中心项目完成征地拆迁,进入挂牌出让程序;环球中心、月湖盛园等重

点项目如期推进;南站区域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稳步开展;科技创业大厦、银泰国际、银亿时代广场、泛亚国际等商务楼宇基本建成

。6幢商务楼宇竣投使用,新增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35亿元。

3、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6.50亿元,同比增长22.8%;累计引进各类企业5631

家,其中现代服务业企业1067家,占引进企业总数18.9%;美国万宝盛华、联泰大都会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落户我区,在*落户的全

球500强企业累计达25家;全市首家LOFT创意产业园“新芝8号”顺利开园。二是都市工业优化升级。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88.73

亿元,同比增长7.6%。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2.3%,十一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位列全市第二。获国

家级科技项目立项8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实现授权专利649项,同比增长50.0%,增幅位列全市第一。真汉子电器公司等一

批总部基地、楼宇项目加快建设。三是规划统筹扎实推进。认真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

目标;完成了《*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前期研究》;月湖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配合规划部门完成

了启运路等12个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4、城区建管推进有力。民通街、丽园北路等项目顺利竣投,市中医院南侧道路、粮丰街延伸段、庙洪路二期等工程启动实施。海上茶

路纪念广场、前丰建筑装潢垃圾中转站等项目继续推进。吴家、胜丰村(铁路以西)安置房建设全面实施,双杨村拆迁基本完成,联

丰、西成等地块前期工作全面开展。“数字城管”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王家桥河、护城河截污工程和新芝公园改造项目完成。

无证摊贩、占道经营等违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餐厨垃圾专项整治深化拓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日趋规范。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

源普查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单位GDP电耗同比下降8.1%,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5.29%、5.12%。

5、综合改革有序推进。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工作顺利实施,行政服务中心扩建工程如期完成,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成运行。

不断完善公务用卡结算方式,公务用车改革运行良好。区城市管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展开。区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筹建成立。

海客车队及民政福利企业改制完成。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运作试点启动实施。企业上市工作有序推进,宁波GQY视讯

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公运集团上市辅导后期工作基本完成。

6、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持续深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3982个。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分别实现城

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790人、6611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4.86万

人、8.3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1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参保2.25万人。制定出台*区住房保障五年规划

,完成普通(限价)商品住房申购及廉租住房扩面工作。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首批验收顺利通过。完成李兴贵中学与八中,翠

柏小学与新芝小学布局调整,青林湾学校建设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实施张苍水纪念馆二期陈列改造、林宅和全祖望墓园维修工程,成

功举办全祖望与浙东学术文化国际研讨会。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完成。望春、西门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建项目进展顺利。麻疹、手足口病疫情及问题奶粉事件得到有效应对,疾病防控与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加

强。

20*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叠加影响,我区发展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宏观经济形势对区域

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部分指标增幅出现明显回落;受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征地拆迁工作难等因素影响,部分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进

展缓慢;社会服务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有待突破。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制定情况

2009年是我区深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转型提升的重要一年,也是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进一步克服困

难,化解压力,保持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年,科学、合理地编制好2009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省、市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按照

“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要求,全力推动高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促进

城区功能布局优化;全力推动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商贸商务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建设,努

力开创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新局面。

二、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一是稳健性原则。科学安排、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工作的首要目标。综合多方面因素,充分考虑目标的可达性,

经济发展速度目标设置应适度合理,既要积极有为,也要稳妥可行。

二是奋斗性原则。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也要看到危机中蕴藏的重大机遇,既要注重同“十一五

”规划目标的衔接,又要充分体现区委区政府一系列重大部署的要求,坚定信心,共克时艰,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是惠民性原则。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切入点,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竭

尽全力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使辖区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二)主要内容

1、主要指标计划。根据我区“十一五”规划和20*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结合今年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主要经济指标

计划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按可比价计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1%;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4%,化学需

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同比下降3.5%。

2、经济发展计划。一是加快重点区块项目建设。确保新星商业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完成鄞奉路一期首批、莲桥街等地块的土地出

让工作,确保部分项目开工建设。全面实施鄞奉路一期二批、月湖西区一期、南站区域改扩建项目拆迁工作。做好*科技创业大厦

、世界阳光大酒店等项目营运招商工作,积极协调推进环球中心等重点楼宇项目,加快推进三宝国际金融大楼等项目建设,力争月湖

盛园年底前主体工程结顶,确保银泰国际、银亿时代广场等项目及早竣投使用。做好丽园中央商务区、新典商务区、宇达地块晶崴五

星级酒店等前期工作。二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抓紧实施天一广场升级扩容,完成天一广场相关地块改建装修,加快和义路二期商业

中心国际国内高端品牌的集聚。鼓励引导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推动都市工业技术改造和升级。积极启动长春路60号维科地块都市产业

园项目建设。

3、城区建设和管理计划。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粮丰街延伸段、市中医院南侧道路、段塘西路、庙洪路二期等道路建设。积极

实施丽园南路、气象路二期等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市中医院北侧、泛亚国际北侧、灵江花苑周边等道路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新典

路西延、南苑街西延、看经路等道路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南站广场核心区、前丰建筑装潢垃圾中转站、双杨垃圾中转站、天一广场党

员服务中心等改造和建设项目。配合市里做好通途路西延、机场快速通道互通立交桥、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

快推进220千伏澄浪变、110千伏马郎变、110千伏通达变等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力争年内完成110千伏车轿变所址地块拆迁工作。二是

切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旧村改造项目。加快徐家漕庙洪家地块经济适用房、蒲家经济适用房等项目建设。抓紧吴家村、胜丰村(

铁路以西)旧村改造安置房建设,组织实施联丰村、双杨村、胜丰村(铁路以东)等安置房项目。三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深化“数

字城管”系统建设,不断优化运作模式。开工建设环城西路南段、段塘绿地等7个中心地块绿化提升项目。进一步理顺内河管理体制

,抓好泗港河、庙后河等6条内河整治。实施灵桥、联南等11个小区第二轮老小区整治和镇明巷、孝闻街等地块非成套房改造项目。力

争完成长春路、望京路以东区域燃煤锅炉淘汰计划,对12个老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4、民生保障计划。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基本险

扩面指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全区常住户籍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享有社会保险。二是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

。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确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建立就业项目经理人二级服务平台

,力争全区90%以上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启动区外来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三是加强公共服务体

系建设。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进青林湾学校、广济中心小学广济街校区扩建等项目建设,完成一批中小学

设施改造。有序推进*文体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配合做好蓝天健身中心、外事学校迁建等项目。全面推广社区卫生服务属地化管

理模式,扎实推进“推名医、建名科、创名院”活动。配合做好第一医院扩建工程暨国际医疗保健中心、第二医院医疗用房扩建、妇

儿医院住院楼扩建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主体工程完工。完成望春、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建项目,以及段塘、月湖、南

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配合市级部门做好天一书库、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各项工作,

积极参与支援四川青川重建工作。

5、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计划。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成果,继续完善政务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提高行

政效能和服务能力。积极推进职务消费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公务用卡制度,推广实施网上支付系统。继续拓展81890市民服务中心功能

,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创建省级示范行政服务中心。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我区社会管理体制综合配套

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实施月湖历史文化雕塑和王应麟纪念雕塑等廉政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继续推进全区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网络建设,

强化“平安大区”保障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全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三、主要措施

坚持“开发、集聚、拓展”的经济工作方针,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部署,坚持保增促调原则,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抓投资,扩内需。做好今、明两年内安排50亿元政府性投资拉动110亿元全社会投资工作,力争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

亿元以上。继续深入实施“中提升”发展战略,扎实做好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通过加大投资,拓

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消费增速。

(二)优结构,保增长。加快调整服务业发展结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等高端服务业,逐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的产业体系,力争保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82%以上。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努

力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三)强服务,促发展。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协助做好银企合作交流

,着力畅通企业融资渠道。落实企业税收缓征、减征等有关政策,加大对重点税源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和服务,根据全市统一

要求取消一批行政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

经济管理汇报范文第3篇

一、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领导干部、领导班子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中一项长期任务,也是提高领导班子素质,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局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学习并身体力行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对照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严格要求自己。

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反腐倡廉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总体思路,坚持做到“三个更加注重”,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把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为峄城广电事业发展打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确保广电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抓队伍建设,特别是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和新的目标岗位管理制度建设

今年我局结合市广电局党委开展的“三心”教育活动和我区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局加大了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制定了新的岗位目标管理百分考核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全员岗位目标考核奖惩责任制,并将其作为作为评先树优、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新的《全员岗位目标考核奖惩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和每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把岗位责任制分解落实到人,做到职、责、权相结合,并根据每人的工作职责、工作数量和质量、效益等进行综合考评,与年终考核奖惩相结合。广播电视宣传中如果由于人为原因影响宣传工作正常进行,或出现失实报道,轻者给予批评教育,取消评优评奖资格,重者给予纪律处分。对违反规定搞有偿新闻的,立即调离原岗位,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同时还要追究部门领导责任。

三、抓好节目质量,围绕区委区政府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抓好宣传

今年以来,为调动和激发全区干部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针对全区*年工业、农业、教育卫生、城市建设、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等各项工作的工作思路及打算,我局开办了《新起点》专栏,开办栏目21期;为做好区人大、区政协“两会”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报道形式,采用灵活手法,准确、及时、全面地跟踪采访报道,共开设“专题报道”8期。3月初对全区第八次党代会进行了全方位多的宣传报道,对20*年总结表彰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收到了良好的舆论效果,极大的促进了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自3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使全区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人心,先后开办了《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解放思想见行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电视访谈》《解放思想见发展》《解放思想见成果》等一系列的专栏节目,形成了全区上下总动员的浓厚氛围。

及时报道了全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活动动态及各部门的学习讨论情况。5月初,与区总工会联合开办了《劳模风采》专栏,大力弘扬十佳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先进事迹,旨在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各项建设中去。6月,针对三夏生产情况开辟了《三夏专报》专栏。为推动全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与区发改局联合开办《重点项目建设专题报道》专栏,集中报道了*年确定的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进展情况,目前已报道11期。针对我区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办了每周一期的社会性栏目《万象连线》,此节目自开办以来就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结合我区今年的城市建设及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开办了《城市之窗》专栏节目。对我区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峄城)金瓶梅学术研讨会与省台、市台等多家媒体加强配合进行了大幅的宣传报道。

四、抓好有线电视农村网络建设,特别是园区内的有线电视线路建设

在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按年初制定的目标,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截至目前,架设干线42公里,光缆40公里,立杆621棵,发展36个村,新入户2100多户。城区完成安装用户190多户。我区有线电视工作起步晚,*年枝干线架设到乡镇驻地,今年把工作重点放在三级网的建设上,全区473个自然村已全部做好规划。为了达到40%—50%入户率的要求,我局和各镇办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对村经济条件较好、村班子重视程度高、村民入户积极性高的村庄优先进行发展。为了让有线电视发展顺利进行,我局抽专人集中查处卫星小天线,对销售点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工作,共查封销售点15家。配合我区城市建设年,道路扩建,单位绿化工作,完成了办公地点迁移;仙坛路扩建3.4公里,光缆线路的移位改造;承水河北大桥加宽,下地光缆175米移位;器材仓库搬迁;中心机房至坛山路一段光缆主干下地。

经济管理汇报范文第4篇

1994年初,中国加大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实施了“银行结售汇制、汇率并轨、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并于1996年11月取得阶段性改革成果――顺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基本吻合,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高度评价。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又进行了新的改革,制订和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1.确立了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新方针

1996年11月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中国外汇管理原则及其内容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可兑换前的侧重于外汇收支范围的严格审批转为对交易真实性进行审核,外汇管理的方式由事前管理、直接审批改为事后监督、间接管理的模式。这就是说,凡是经常项目下的交易,只要单证齐全、真实可靠,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外支付货款及运、保、佣费用。按照国际常规和改革顺序,一国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应继续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不过,中国并没有急于求成。鉴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脱离实际,过快开放资本项目造成外汇流失、频繁发生金融危机的事实,中国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新方针,并在1997年1月14日新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国家对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对资本项目外汇进行管理。”在市场机制不健全、外汇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中国作出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和及时的。随即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证实了这一点。

2.构建宽松的外汇环境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为中、外资企业及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汇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本着这一原则,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努力抓了这样几项改革:一是于1997年1月1日起,开始进行远期银行结售汇试点,为企业提供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保值手段;同年10月15日,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中资企业开立外汇帐户,保留一定限额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二是增加外汇管理的透明度、公开性。1999年5月28日,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开通了国际互联网网站,内容包括全部现行外汇管理法规、业务操作指南等。三是各地外汇管理部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探索,开办了“红色通道”、“首问负责制”、“免费咨询电话”等新的服务项目,为中、外资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在个人因私用汇方面,也在真实性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向便捷宽松的方向发展。1994年个人出境旅游只能换购*美元,1996年提高到1000美元,1997年再次提高到2000美元。五是于2001年初允许中国境内居民从事B股投资,为国内持有外汇的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3.完善外汇市场建设

1994年4月4日,设在上海的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运行,从此中国外汇市场由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外汇调剂市场发展到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新阶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卫星和地面通讯网络为媒体,通过计算机网络形成覆盖全国37个分中心的外汇交易联网系统。各交易中心主体是银行,各银行的交易员每天通过网络进行结售汇头寸交易,为银行提供交易、清算服务,保证结售汇制度下外汇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为了进一步完善外汇市场建设,1996年12月2日,中国颁布了《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就银行间外汇市场组织机构、会员管理和交易行为等作出规定。1997年2月12日,中国又决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1998年12月1日,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宣布取消外汇调剂业务,并相应关闭各地外汇调剂中心,全部境内机构的外汇买卖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均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中,使银行间外汇市场更加统一规范,进一步发挥对外汇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4.积极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1981年,中国批准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蛇口分行。1985年,中国允许在厦门、珠海、深圳、汕头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设立外资银行。1990年,为配合浦东开发,中国批准上海对外资银行开放,1992年,中国批准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福州、广州等7个城市对外资银行开放。但总的来看,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较为缓慢。从1996年起,中国加快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速度,1996年12月2日,中国允许设在上海浦东、符合规定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并同时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暂行管理办法》。1997年1月,中国首次批准上海的9家外资银行迁址浦东并经营人民币业务。1998年8月12日,中国又宣布允许深圳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1999年6月,中国批准25家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其中上海19家,深圳6家。1999年7月17日,中国批准扩大上海、深圳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范围。从地域范围上,上海扩大到江苏、浙江,深圳扩大到广东、广西和湖南;增加了外资银行人民币同业借款业务;放宽人民币同业拆借限制和人民币业务规模;允许同一家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分行之间自由调拨人民币头寸。由于中国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软环境建设,从而确保了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

5.建立健全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

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能够全面反映一国与世界经济交往状况及外汇供求状况,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外汇储备与外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汇率水平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具有预警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1980年,中国开始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1982年起正式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从1996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国际收支申报制度。199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开始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进行编制公布。2001年开始按半年期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至此,中国基本建立和健全了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宏观监测系统的加强和完善。

6.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

1996年底,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中国外汇管理当局根据形势发展

的需要,对建国以来的外汇管理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1*0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47件法规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其中包括1997年1月修改后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使外汇管理法规更加系统、规范,符合实际需要。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又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外汇管理政策法规,为净化外汇环境、打击不法行为、鼓励出口等作了法律上的铺垫。这些法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完善资本项目管理的政策法规。1997年7月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为了加强资本项目管理,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中国外汇管理当局颁布的重要政策法规有《银行外汇业务管理规定》、《境内外汇帐户管理规定》、《离岸银行业务管理规定》、《经常项目外汇结汇管理办法》、《外债统计监测实施细则》等,旨在区分经常项目收支,限制游资的流入,加强对借用外债的宏观调控和及时准确掌握中国外汇外债的统计监测数据。二类是打击非法外汇资金流动、保证合法外汇资金需求的法规。1998年受各种利益驱动,骗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势头愈演愈烈,扰乱了国内金融秩序。在此种情况下,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会同有关部委联合制订颁布了《关于骗购外汇、非法套汇、逃汇、非法买卖外汇等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行为的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法规,狠狠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稳定了中国外汇秩序。三类是鼓励出口和利用外资的法规。1998年5月到1999年6月,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处于低迷状态,对外筹资能力也受到影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从1999年初到2000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独立或会同有关部委,制订出台了《出口收汇考核办法》、《关于简化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管理的外汇通知》、《关于改善外汇担保项目下人民币贷款管理的通知》、《出口收汇核销试行办法奖惩条例》等法规,支持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保证中国国际收支稳定和健康。

二、改革的主要成效

1.抵挡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从泰国开始,金融危机很快席卷马亚西亚、印尼、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沉重打击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考察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不难发现这与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过早开放资本项目不无关系。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为加快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放弃对资本项目的管理,造成国际短期投机性资本长驱直入,以证券资本、投资于房地产等形式,流进流出,投机造势,套汇套利。当国际形势出现动荡时,这种短期投机性资本便大量抽逃,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不景气的出口形势、大量银行呆、坏帐及居高不下的外债等不利因素,共同作祟,终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反观中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却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取得了先手。这固然与中国良好的经济金融形势有关,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未雨绸缪,确立了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外汇工作方针,将国际短期投机性资本挡在国门之外,使其无隙可趁。同时,中国工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进出口形势基本稳定、外汇储备充足、外债适中并结构合理,使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成功化解危机冲击,并在危机期间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促进周边国家经济的复苏,普遍给予了充分肯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总结性报告中指出:“正是因为中国在危机中采取的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之充实的外汇储备、较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对资本帐户自由化采取谨慎的态度和继续推进改革的措施,才使中国比较顺利地渡过了本次亚洲金融危机。”

2.提高了企业出口创汇和外商投资与个人对外交流、投资B股的积极性

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不断采取措施,为中、外资企业和个人营造宽松的外汇环境,对扩大中、外资企业出口和个人对外交流及投资B股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中、外资企业出口方面看,由于采取了规避汇率风险的远期银行结售汇试点、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中资企业保留一定数额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增加外汇管理透明度及提高服务水平等措施,大大地提高了中、外资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使近几年中国出口创汇形势基本良好,并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据统计,1997年至2000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分别为:1827.0亿美元、1838.0亿美元、1949.0亿美元和2492.12亿美元,其中每年约有35%―45%的出口额为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从外商投资方面看,近几年形势基本稳定。外商并没有因亚洲金融危机而影响对华投资的积极性和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1997年至2000年,中国实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分别为452.57亿美元、454.63亿美元、403.19亿美元和427.98亿美元。从个人对外交流方面看,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不断扩大个人购买外汇数额,使得近几年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留学、探亲成倍增长。从个人投资B股方面看,尽管中国向境内居民开放B股交易时间较短(2001年初开放),但从目前形势看,从事B股交易者十分踊跃。据证券部门有关专家根据B股流通市值(约*亿美元―80亿美元)估计,当前个人投入B股交易的外汇资金约达100亿美元左右。现在中国居民的外汇存款已达770亿美元,B股交易前景十分广阔。

3.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统一和国家宏观调控

近几年中国外汇市场改革的成效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一了人民币市场汇率。1998年底取消各地外汇调剂中心,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到银行结售汇体系中后,彻底统一了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价的统一不仅有利于中、外企业的经营和进一步利用外资,同时也使中国在汇率方面比较符合国际规范。二是有效保证了外汇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统一的中国外汇市场,外汇资金可以在不同地区和银行之间合理流动,可以及时解决在办理结售汇业务中出现的外汇头寸的不平衡。据统计,在1998年12月取消外汇调剂中心后的1999、2000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共成交*0多亿美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三是有利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外汇市场的彻底统一,使外汇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宏观调控机制。中央银行可以在外汇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平抑汇价,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4.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入世”谈判

在中国长期的“入世”谈判中,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是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一国若想参加该组织,除了在工业、农业、进出口税收等方面向组织内的成员国敞开大门和作出减让外,而且在金融、保险、运输、通讯等服务业方面也要向该组织的成员国开放。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包括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为了配合“人世”谈判,积极采取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开放,不断放宽外资银行设置的标准、地域及业务范围,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入世”谈判,使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基本满意。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0年,中国新批外资银行机构达70余家,相当于前15年引进外资银行机构总量(132家)的1/2。

5.为监测、预警中国

经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于1996年起建立的国际收支申报体系,摒弃了依赖各行业主管部门收集信息的做法,引入了新的数据采集方法,即采用了交易主体申报制,将直接申报与间接申报、逐步申报与定期申报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了行业统计的弊端,从而保证了中国国际收支数据的质量。特别是1997年在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机构对外资产及损益、汇兑等四项申报内容后,使得中国国际收支申报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基本包括了中国境内所发生的一切外汇收支。进一步讲,从国际收支申报体系的产品框架看,它不仅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而且为日后编制国际投资头寸表创造了条件;它不仅能编制按部门、行业、企业属性、交易国别、币种等分类进行划分的补充表格,而且能为现有的结售汇统计、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外债统计等提供重要的核对及必要的信息。中国国际收支申报体系的完善,其监测、预警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日渐显现。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一方面密切注视国际金融市场的走势和爆发危机国家、地区等情况,一方面通过国际收支申报体系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经常帐户收支、资本和金融帐户收支、外债情况、外汇储备变化等情况,准确地作出判断,并及时向中国政府报告,供政府决策参考,为政府制定预防和化解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服务。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当局网站提供的1997年和1998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可见,在亚洲金融危机最严重的这二年中,中国进出口形势基本稳定,分别获得了416。88亿美元和466.13亿美元的货物贸易顺差,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452.57亿美元和454.63亿美元,外债余额分别为1309.6亿美元和14*.4亿美元,没有超过国际警戒线(20%),外汇储备余额分别为1399亿美元和1450亿美元。可以说,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之所以处乱不惊,应对措施得当,与新建立的较为完善的国际收支申报体系提供的准确、真实的信息数据密切相关。它为监测、预警中国经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6.保证了外汇管理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近几年,中国出台的关于加强资本项目管理、打击逃汇、骗汇、非法买卖外汇及鼓励出口、利用外资的一系列外汇管理法规,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外汇管理法规体系,同时也为外汇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保证了外汇管理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1998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会同其他部委制定出台的《关于骗购外汇、非法套汇、逃汇、非法买卖外汇等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行为的行政处分暂行规定》为例,就起到了打击非法外汇资金流动、保证中国经济金融稳定的巨大作用。1997年下半年开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形势变化导致市场预期转变,资本流出的动机增强,黑市上美元兑人民币汇价一升再升。一些不法分子和企业出于走私、骗税等目的,想方设法骗购外汇,非法截留、转移和买卖外汇,使中国外汇收支形势变得趋紧。1998年1―7月,中国外贸顺差27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240亿美元,但同期国家外汇储备仅增加7亿美元,“外贸顺差外汇不顺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安全运行。而用于支付走私款的骗购外汇增加,又进一步加剧了非法走私活动的蔓延,干扰了国内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这种不良形势下,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一方面会同有关部委制订出台了打击骗汇、逃汇、套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法规,一方面依法会同有关部委对进口付汇业务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多种手法的骗汇行为进行了追查,期间共查出假报关单13800多份,涉及骗汇金额高达110亿美元。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法规和措施,有效地打击了非法骗汇、逃汇、套汇及非法买卖外汇的势头,维护了中国外汇收支的稳定。1998年下半年中国外汇储备开始恢复正常增长,1999年全年增加了97亿美元,到200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655.74亿美元,从基本面上保证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三、今后改革取向

1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世贸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虽然汇兑制度不直接在WTO协议之内,但加入WTO事实上会产生部分资本项目的开放,也会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成熟的时候,一国货币不可自由兑换是难以适应的。因此,中国今后的外汇管理方针应该是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借鉴工业化国家和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国开放资本项目应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策略,大致应当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1)在长期资本流动方面,可先放松直接投资的汇兑限制(包括外商来华投资和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然后逐步放松对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的汇兑限制。其中股票交易的限制可以先行放宽,而带有衍生产品性质的交易应当最后解除限制。(2)在短期资本流动方面,对贸易融资可以较早地解除限制,对于短期资本交易应最后解除限制。(3)针对不同的交易主体(如自然人、企业和金融机构),考虑到自然人和企业的资本交易流量相对有限,可以先放松对他们的汇兑限制,最后解除对银行、投资基金用于贷款和投资的汇兑限制。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中国融人世界经济的最重要标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他配套改革必须加紧进行,如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建设,形成合理汇率;积极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发挥利率调节资本流动的作用;增强中央银行监管和调控能力,维护中国金融稳定和抑制资本流动风险;加快中国工农业改革,保持良好的国民经济运行氛围等等。

2.推行比例结汇形式的意愿结汇制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银行结汇制,即绝大部分国内企业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人必须按官方汇价全部卖给国家;外商投资企业的经常项目收汇则保留一定的限额不结汇。此种银行结汇机制显然不利于进一步构建宽松的外汇环境,不利于真实反映人民币汇率水平和国内外汇供求关系,不利于中国企业增强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不利于中外合资企业平等竞争,也不利于调动中、外企业创汇积极性。因此,中国今后进一步构建宽松外汇环境的重点应该放在逐步实行意愿结汇制方面。目前中国可以选择比例结汇的意愿结售汇制改革方式。其具体做法可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国家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一个结汇比例。此比例可以依据外汇储备量的增减进行调节,结汇比例越低,则意愿结汇程度越高。第二层次,外汇银行根据国家公布的结汇比列,对国内企业的每一笔贸易、非贸易外汇收入进行按比列结汇。第三层次,批准所有企业开立现汇帐户保留现汇,帐户内外汇可以用于进口支付、临时结汇、进入外汇市场,或进行外汇远期买卖、期权交易等规避汇率风险操作。中国取消银行强制性结汇制,代之以比例结汇的意愿结汇制,可以降低中、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中、外企业创汇的积极性和平等竞争,同时也可以把外汇资产的储存和风险分散到千家万户,而不是由中央银行一家承担,减缓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改善外汇的供求,促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合理完善。当然,今后随着中国宏观调控

手段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逐步实现,结汇比例的不断提高,中国结汇制度将会最终过渡到意愿结汇制的形式。

3.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

中国外汇市场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的外汇市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客观地看,目前中国外汇市场应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外汇市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是:在交易性质上,中国外汇市场还只是一个与现行外贸外汇体制相适应的本外币头寸转换的市场,并非具有现代市场形态的金融性外汇市场;从市场公平上看,现行外汇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供求关系扭曲的市场(这主要是指强制性的银行结汇制);从交易内容和品种上看,单一偏少。目前主要是人民币对美元、港元、日元的即期交易,缺乏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等其他交易品种;从市场形式上看,只是交易所形成的有形市场,而非现代无形市场形态;从对外交流上看,与国际外?亡市场基本隔离。由于现阶段中国外汇市场存在上述种种不足,结果导致许多负面问题,如难于形成合理、均衡的人民币汇率,中央银行经常被动人市干预、敞口收购溢出外汇,不利于提高中、外企业创汇积极性等等。所以,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已成为当前中国外汇市场改革的主攻方向:一是在交易性质上实现向现代市场形态的金融性外汇市场转变,完善市场组织体系,其中以外汇银行、企业为市场交易主体,实行竞价交易,中央银行退出交易主置。二是取消强制性银行结汇制,为企业真正参与市场交易扫清障碍。三是丰富外汇交易内容和品种,开办欧元等币种买卖,满足国内外经济组织对外汇资产多币种构成的需求。另外,可根据国际市场惯例和中国企业与银行规避汇率风险的实际需要,开办远期外汇交易。四是完善中央银行市场干预机制,在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中,应尽量减少对人民币汇率的直接行政控制,允许其按照市场供求状况自由浮动。为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中央银行可通过建立双向平准基金的办法,针对人民币对美元的短期汇率,在外汇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从而使人民币汇率稳定在目标区范围内。五是推进市场的无形化建设,尽快与国际外汇市场接轨。要不断完善电子交易系统,研究国际电子经纪的发展,使中国的外汇交易系统与国际接轨,更符合国际外汇市场的规则,并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著名的国际外汇市场建立伙伴关系,推动中国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

4.扩大中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金融开放将呈现全方位态势。按照中国与WTO成员国达成的协议,在今后的5年内,中国将向外国金融业开放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在银行业方面,协议明确规定,“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全面开办人民币业务,同时取消地区和客户限制。”因此,从外汇管理角度考虑,目前必须加快研究开放银行业的问题。这主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放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条件,并简化审批手续。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第二章规定:外国银行在中国申办外资银行或分行,须在提交设立申请前一年末总资产不得少于20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在华最低注册资本要为2亿元人民币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另外申请手续繁琐、批复时间较长,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国银行来华申办银行的积极性。为了保证中国引进外资银行工作的正常进行,中国应适当降低外国银行的资产要求,并简化申办手续,限期内批复。二是尽快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和服务对象。2001年11月13日,中国宣布在今后4年内分5批向上海、深圳等20个城市的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5年后全部放开。在服务对象上,从2002年1月1日起,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为中资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5年后允许其提供零售业务。因此,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应该按照国家的承诺,尽快贯彻落实,认真布署实施,按照人民币企业存款业务――人民币储蓄存款业务――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开放顺序,尽快向在华的所有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和服务对象,让中、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业务竞争,共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三是努力提高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大科技投人和人才培养,建立和健全监管法规体系,确保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质量,维护中国金融安全。

5.进一步完善国际收支申报体系

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国际收支数据采集处理的电子化和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国际收支数据正在发挥对宏观经济决策的基础信息作用。展望未来,国际收支体系必将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和加入WTO而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将国际收支申报体系与银行和交易主体的交易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国际收支申报体系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的中国国际收支申报体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一是加强国际收支的分析预警功能,逐步实现国际收支系统由以结售汇为主向以国际收支和结售汇相结合的模式过渡,进一步提高和发挥其预警功能作用。二是实现国际收支与汇率合理水平的分析,努力探索将国际收支信息用来做模型分析以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的新路子,促进汇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三是实现国际收支与相关统计间的有机联系,使各项外汇统计相互印证核对,确保经济信息的准确无误,提高中国宏观经济决策水平。四是实现国际收支信息的规范披露。国际上已对信息披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标准,中国应当按照国际标准,逐步规范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的频率和质量及客观性,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对信息的要求,保证中国宏观决策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有可靠的信息基础。

经济管理汇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汇收支帐户选择业务信息准确申报核销

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权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一般企业均可以从事进出口贸易,外汇收支业务也渐渐成为许多财务人员必须面对课题。我国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和国际收支核销管理制度,外汇收支中任何细小的问题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损害企业经济利益,或者影响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正常进行。下文结合我国外汇管理制度以及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从日常外汇收支的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探讨日常外汇收支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收支帐户的选择问题

汇买价及卖出价之间有一定的差价,为银行进行国际收支业务而向企业收取的手续费,收支帐户选择美元或人民币帐户,就决定了企业收支的外币款项是否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或由人民币兑换,收入和付汇帐户选择对进出口公司有相当的现实经济意义,下面举例来说明。

一家进出口公司05年出口商品收汇2000万美元,进口商品付汇需10000万美元以上,下文以2005年12月31日汇率(汇买价8.0574;卖出价8.0880),以2000万美元年收入和付汇额为例计算分析选择不同帐户对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

选择人民币帐户,款项进入该帐户必须按当日汇买价汇率兑换成人民币进帐,等进口商品付汇时再根据当日银行卖出价购买美元。

收入=2000×8.0574=16114.8(万元人民币)

付汇=2000×8.0880=16176(万元人民币)

差额=收入-付汇=-61.2万元(人民币)

如果收入和付汇均选择人民币帐户,收到2000万美元后又付出2000万美元,这种选择要企业支付61.2万元(人民币)的汇兑差额。

收入和付汇均选择美元帐户,直接存入企业帐户,不需要考虑汇率。仅以2000万美元考虑,企业就可以节省61.2万元(人民币)的汇兑差额。

当然在考虑选择帐户的时候必须考虑汇率的变动对收入的影响,对上面的例子而言,外汇收入远远低于支出,因此可以将收到的外汇全部用来支付近期的进口所需,所以汇率变动对上例中企业的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一家进出口公司以出口为主,进口业务量较小,这时候就要考虑留用部分外汇用于支付进口所需,其余部分根据企业职能部门对外汇汇率的变动趋势以及汇买价和卖出价的差额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兑换,尽可能降低汇率变动对企业利益的损害。

不管汇率如何变动,汇买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额基本大于0.03(人民币/美元),2000万美元的0.03(人民币/美元)就是60万人民币,如果一家公司的业务量收支金额均超过2000万美元,收支帐户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会更大些。

选择使用美元帐户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⑴、进出口公司,既有进口业务,也有出口业务

⑵、在银行设有有美元帐户(经外管局批准有一定额度和期限的美元持有权限)

二、申报外汇收入信息的问题

1、日常外汇收入

银行收汇后,会通知企业收汇,企业财务部门根据银行通知的收款信息向具体业务部门索要该笔外汇的详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款项来源国,经济业务性质,出口销售对应外方单位,出口货物类别,出口货物国别,出口货物销售合同号等);如果该笔收汇为预收款项,报关部门应预留核销单,并申报预留的核销单号,预留的核销单必须到外汇管理局加盖预收款条码章,核销单一经申报预留不得变更用途;业务信息一经银行申报就自动进入国家外汇管理系统,修改收支信息需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否则当具体经济业务与申报内容不符时,外管局不予核销。由于外汇管理局对“修改外汇收支信息”存在相当严格的内部考核机制,外汇收支信息的更改将直接影响到地方外汇管理的质量考核,所以地方外管局一般不同意企业提出的修改收支信息的申请。基于以上原因只有企业内部各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整理出口货物资料,准确申报每一笔外汇收支信息。

2、及时办理远期收汇证明

远期收汇指按合同规定不能在六个月内收汇的出口业务,外汇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六个月内到外管局办理收汇核销工作(已办理远期收汇证明的经济业务除外),否则外管部门将对企业的出口收汇业务拒绝核销,并对企业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属于合同规定的远期收汇业务,企业应该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两个月内到外管局办理远期收汇证明,否则企业应承担不能核销的后果,下面举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一家进出口企业依合同2005年向乌孜别克斯坦出口普通水泥13229.707吨、白水泥6957.897吨、木地板5400平方和地板砖1545.312平方,合计货款6442936.25美元,已收货款5607133.08美元,余额835803.17美元。合同规定货款10%保证金部分应在货物保质期结束后支付;出口建筑材料的量比较大,发货周期较长,发货过程中不能准确区分正常发货和保证金部分发货或补送部分,相关业务人员由于疏忽没有认真研究对策,致使该公司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该批货物的远期收汇证明,合同执行到后期问题就出来了,剩了四五十份报关单和核销单不能核销。基于外汇管理制度对时限的严格要求,即使后期该企业收到货款,外管部门也不会办理核销,企业就不能取得外管局已核销的报关单和核销单,下一步的出口退税工作也不能进行。

不能办理出口退税给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是少收退税款,按照企业取得的采购发票和出口货物退税率测算,该批货物可退税款60万元人民币以上;由于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收到货款并办理外管核销,也没有取得外管局出具的该批货物远期收汇证明,国税局要求该批出口业务应视同国内销售处理,企业应补交外销未收款部分货物(按出口货物报关单或货物出口合同规定的外币价格,折合成人民币作为销售该笔货物的含税销售价计税)的销项税(大约在90万元人民币以上),原采购发票已过抵扣期限,该企业因这笔经济业务不能办理核销手续而要承担的经济损失在150万元人民币以上,外管局对企业不能按期核销的行政处罚还没有考虑在内。

面对如此巨大经济损失,该企业组织精干力量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有人提出“损失转嫁”方案,将损失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供货单位,当然谈判难度很大,还有可能伤害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有人提出“转汇”方案,既从国内将相同金额的款项先汇往国外,然后再汇回国内作为该批货物的货款,以解燃眉之急,该方案一度成为企业的主导思想,但最终因该方案要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而终止;又有人提出“补办远期收汇证明”的方案,虽然已超过办理远期收汇证明的期限,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客观的,企业的经济业务也是真实存在的,企业应向外管部门承认自己管理的疏忽,说明未能在合理的期限内未能及时办理远期收汇证明的客观原因,并申请补办远期收汇证明。在上级外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该企业取得了该批货物的远期收汇证明,避免了企业本不应该承担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挽回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采用最后的方案比前两种方案要科学合理的多,风险也比很小。

三、及时准确付汇

日常付汇主要指进口货物付汇,进口货物结算主要有两种方式:信用证结算和电汇结算,信用证结算涉及第三方银行,操作较较规范,在此不再赘述;电汇结算主要运用于非大宗贸易或客户群较分散的贸易行为,下面以一家进口废钢的企业为例,分析电汇业务应注意的问题:

创新国际的废钢采购点遍布中亚五国,每天都有几车(火车箱/节)至几十车废钢采购量,客户人数众多,且客户的流动性很强,许多客户为自然人,购销合同有时候都难以准确签订,甚至有些自然人客户无法提供自己的个人收汇帐户,所以该公司采购废钢的款项一般采用电汇的形式结算。由于国外废钢采购业务的不规范运作,导致企业与国外废钢客户结算风险和难度很大,我国外管制度限制对国外自然人帐户付款,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间,银行应外管部门的要求突然停止办理向国外自然人客户付汇,导致创新国际的废钢采购量骤然下降,其集团企业的废钢供应吃紧,甚至面临缺货的威胁,公司与已发货的国外废钢供应商产生激烈的矛盾,国外废钢采购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面对无法支付采购款的局面,一些非正规小公司开始寻求其他非正规付汇途径――调汇,即通过地下钱庄将资金转到国外客户手中,该途径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企业还要承担4%的高额调汇手续费。创新国际身为国有大中型股份制企业肯定不可能选择非法途径付汇,只有主动与外汇管理部门联系,反映公司的真实、客观的废钢采购业务情况,申请开放对国外废钢客户的正常付汇业务。经省级外管部门协调,外管部门最终同意了银行办理创新国际对自然人客户的付汇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