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健康管理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精选

高校健康管理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也应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5%,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成长中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在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收费、就业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心理测量与健康服务中心,这是我国最早的在高等学校成立的心理测量与咨询专业机构。迄今为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回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有关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这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定位的偏差——重诊治,轻预防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治疗心理疾病的层面上,仅以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尽管现在许多院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重诊治而轻预防”的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者要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二、认识的偏差——把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有两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甚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看作是心理问题;另一种是把学生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以及它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清。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它是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德育则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念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理论,德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其任务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德育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其任务主要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共同之处都是对人格进行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二者又有差别,其理论基础、任务、教育目标不同。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道德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保持心理健康。正是因为两者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侧重点不同,背景材料不同,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

三、对象的偏失——重补救,轻发展

在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出许多数字来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这就使一些人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仅为少数存在着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的异常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无关,这显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事实上,相对于少数异常学生来说,更多的学生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虽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有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之分。发展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和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补救性教育是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与帮助,使之战胜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状态。发展性教育面对的是正常发展的大部分学生,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补救性教育面对的只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承担的是矫正性的工作。可见,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少数心理问题学生身上,势必会降低教育的目标,不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势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四、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学历偏低,数量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辅导更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内容。目前高校开设相关学科的专业较少,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进行足够的培训,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学历较低。在当前注重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背景下,心理辅导教师的学习和在职培训却显得相对落后和迟缓。在欧美国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必须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我国,按照要求,从业人员至少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有以下几类: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各方面人员的配合较少,教育效果不如人意。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专兼职德育教师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因此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也有待商榷。未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德育工作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可能会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特有规律和要求,对教育对象的心理产生副作用。另外,即使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由于不懂教育理论和咨询理论,或者是不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也不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作为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理论而不懂操作,也不能只懂操作而理论基础不扎实。教师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教师数量少也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高校一般每2000名学生就拥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美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而我国高校通常每10000名学生才配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专职教师的数量较少直接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五、保障机制不完善——从业人员待遇低,职称评聘无保障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聘等保障机制都提出了要求。保障机制涉及人、财、物等多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是最重要的方面。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偏低,这将无法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先行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流失。如果说工作量的计算只是表面的,那么,其职称系列上的保障则是深层次的,许多教师因为职称上没有保障而不得不最终放弃心理辅导工作。有资料表明,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心理职称和纳入德育系统的学校还不到学校总数的1/3,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更反映了心理辅导教师所处的不良环境。只有切实改善教师的生存环境,完善各种保障机制,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利.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出现碰撞与交融,大学生心理遇到困扰和冲突在所难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增高、高校极端事件有所增加。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单纯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相当多的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实工作中必须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理层面,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一性

(一)根本任务和工作目标的同一性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目标和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反应特点,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活动。虽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别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展开工作,但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工作内容的同一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抛开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正确“三观”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决不能离开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两者在工作内容上交叉互补、互为前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1]健康的心理使学生更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条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和延伸;心理健康教育还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法。因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战胜心理疾病、纠正心理偏差、维护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反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会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具有远大理想和高洁追求的学生,往往较其他同学更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较强的辨别能力,会以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态度自觉调适自己的心理、自觉培养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从思想政治教育积累起来的很多传统方法中吸取精华。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一)理论基础的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医学、教育学方面的理论为基础,其理论体系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量学、心理治疗学、行为科学、性学等。这些理论中相当一部分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并吸收众多社会科学的成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具体任务的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心理层面,重在育“心”。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强调个性和谐、潜能开发、人格健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思想层面,重在育“德”。遵循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强调理想信念、遵章守纪、社会公德等。

(三)工作动机和方法的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橱窗宣传、举办讲座、团体辅导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心理疾病预防的认识。心理咨询主要方式是个别接待,动机一般产生于咨询对象本人,加上心理咨询方法上的易接受性,所以一般都是咨询对象本人自愿到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并且一般都能主动与心理医生配合,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来自于教师,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大都依靠报告讲座、参观访问、舆论宣传、表扬批评、检查评比、表彰嘉奖等方法进行,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组织性等特点,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的接受态度很有关系。

(四)对工作人员要求的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从事心理咨询,不但解决不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反而可能会造成新的“心理伤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除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外,行政干部、普通教师、先进模范、工会干部、妇女干部等都有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当然,经过一定培训的人员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与工作对象关系的差异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老师和来访者大多不熟悉或根本不认识,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老师把来访者看成当事人,把自己当成服务者、参谋、朋友,双方完全是平等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往往比较熟悉,有一种上下级、领导和被领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而且大多存在着利害关系,如掌握着学生的奖罚、补助、组织发展等权利,两者处在不平等的地位。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实际工作中,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即思想问题心理化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化、品德化。将两者有机结合是必然趋势,也是当务之急。

(一)必须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灌输、榜样、评价、锻炼的方法等。这些原则和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符合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有时会因为片面强调外在的影响,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表面看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上是流于形式的局面;有时也会因为片面注意外部的强化,忽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使工作收效甚微或出现负面效应;还会因为没有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使工作事倍功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2],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首先,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掌握和抓住一些“苗头”性的思想和行为,区分出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导引”而非“救火”的作用,真正做到大学生心坎上,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尽早解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防止“一刀切”,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展研究,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个性心理差异,针对具体群体、具体人和具体问题用具体方式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从而使学生得到比较充分和全面的发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教育的艺术水平、增强感召力,必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要多与大学生进行心理沟通,适度拉近心理距离,充分运用“自己人效应”[3],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一些“特殊对象”,要创设心理情境,使其心灵受到感染,心悦诚服地接受忠告、劝导和建议。

(二)必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效应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需要。在社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异性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和烦恼,其中以忧郁、焦虑、自我中心为主要症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管理体制、组织机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现实需要。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效应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学生某些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同样,某些心理障碍问题也可能是思想道德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无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地理解人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实质及根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自觉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并有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而且还要用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有效地促使青年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必须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重新认识,而且还会促使他们自觉地构建一种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密切配合的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拓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思维空间,从更高层次上给学生以正确价值引导,有效地防止价值取向的偏离。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效能的局限性,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二者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发挥整体效能,而且有利于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的转变。

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观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

教育部2001年3月16日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5]以上两个文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把它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条教育途径,而且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平时的工作中,要切实转变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合理因子。

(二)培训队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尽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仅靠几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做工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支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的工作人员、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一批专兼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是最合适的第二梯队人选。高校领导必须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直至在制度上予以规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明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果。当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像心理学专业人员一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更不是要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结合的理想工作状态,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融入自己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遵循学生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用正确的态度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对大学生表示理解、关怀和尊重,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朋友。

(三)利用课堂,在教学中集体咨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中,只有极少部分会引发心理疾病、心理障碍,需要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求治。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都是正常和普遍的,源自于关心自身更好发展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所以,学生学习、考研、出国、就业、兼职、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暴露出的困惑和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都应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在《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公共关系》等相关课堂中,进行系统分析和集体咨询。更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将集体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结合运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拓宽渠道,挖掘网络和同辈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功能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为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打破固定时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作为教学资源。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网页或网站、QQ群等网络资源,正发挥着日益明显的积极作用。在校园网上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是现实心理咨询室功能的延伸。由于网络心理咨询的平等交互、虚拟隐藏性,可使有心理困惑、有求助需要却不愿走入咨询室、不敢面对咨询者的学生获得帮助,所以日渐受到学生欢迎。

同辈咨询和同辈教育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和思想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三自”管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性与开放性是青年学生具有的两个明显的特点。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他们总是沿着“自我调节—找朋友倾诉—求助心理咨询或老师帮助”的模式寻求帮助的。同辈比老师更接近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容易“共情”和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4):91.

[2]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90.

[3]周卫海,钟东.运用好“自己人效应”[J].政工学刊,2005(11):31.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慢性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群体为中老年人、长期饮酒者等,以头晕、颈项僵直、疲劳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高,病程较长,无法治愈。引发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如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伴随多种并发症。高血压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属于身心俱残类疾病,长期服药治疗容易使患者产生抗拒心理,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降压效果[1],需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涉及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各18例与22例;最小年龄为50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年龄平均值为(63.71±4.68)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2例与18例,年龄为52岁-77岁,年龄平均值(64.62±4.31)岁。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见P>0.05。

1.2方法

1.2.1基础治疗

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1.2.2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多项指标,指导患者用药。

1.2.3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方式(PPT、视频等)想患者讲述疾病知识,制作健康知识手册,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供大家学习与巩固知识,其内容包括血压控制方法、自我护理等;召开健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授课,并组织患者参加,同时积极提问,由教授回答。定期召开病友交流会,增加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分享经验,并给予彼此鼓励与支持。结合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学习程度等资料进行评估,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制定学习方法,同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强调高血压危害,以及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所产生的影响,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疾病有关知识,并正确面对疾病,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定期运动等,且患者还需遵医嘱用药,强调遵医嘱用药重要性,避免漏服或者停止服药。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血压变化,随后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组成。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涉及数据信息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血压变化)用t检验,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Mean±SD),计数方法(护理满意度)用χ2检验,表示方法为%,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更优,数据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的增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健康教育是由护理人员结合疾病特点对患者进行授教,以患者充分理解与认识到疾病通过护理与治疗能够治愈为目的,另外,详细讲述治疗方法、致病原因等,结合患者学历、性别等资料,制定护理方案,在该方案指导下进行护理,最终治愈疾病[2]。高血压患者在经过长期的治疗,极易产生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对血压的控制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有几点作用:(1)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避免误食、漏食药物;(2)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发展,消除恐惧、不安等负性情绪;(3)给予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4)帮助患者建立新人际关系,尤其是医患与护患关系,以便在新的环境中更加适应,当人生病后,社会角色改变,在新环境与人际关系变化中,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病人快速适应新的角色、环境与氛围。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促进血压恢复正常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丽.探究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高血压管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5):159-160.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生管理;教育模式

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社会及市场重新定义了高素质人才的标准,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不再是唯一的评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均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关键素质,因而高校学生管理中需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作为重点,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调节,疏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高校教育管理中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目标的明确、融合操作模式的优选、融合策略的科学实施保障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强化大学生管理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契合高素质人才新释义的优秀人才[1]。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自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许多高校及教育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范畴,一些高校建立起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然而却因资源配置完善程度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失、教育配置齐全程度低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同时,也未设置规范、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导致对学生心理问题发现不够及时,对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不够有效。针对心理发展处于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高校需要立足学生管理的角度,根据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校园和谐度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同时还担负着促进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文明的重任,需在注重学生心智启迪以及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将培育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端正的优质大学生作为主要目标。在高校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大学生为核心展开多元化教育,以社会及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综合化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这是校园发展的和谐度增强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此,高校应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从而实现和谐校园环境创设的目标[2]。

(二)构建良性校园文化、创设优质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对教职工、学生具备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各类人员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是其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反映依据,并且校园文化还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校园文化的积极创建,利于促进高校教职工以及学生道德情操的升华。校园文化与高校建校时间、文化氛围存在必然关联。因而高校需要以学校发展实际为依据,结合学生特色,打造出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在优质学习及生活环境下,通过无形的文化熏陶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针对性教育

高校应注重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开展,应以学生心理状况的为依据采取适合的管理及教育方式,从而取得理想的管理及教育成效[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开展,要以把握学生心理状况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展开分类教育,通过多层管理及教育方式的引入增强教育及管理的针对性。高校学生通常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但不同学生的素养存在差异,高校应以学生个体差异为依据展开多层次的教育,方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具体操作模式

(一)摒弃管教式管理、引入服务式管理模式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是三观完善的关键期,此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还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下,确立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明确管理工作内容。高校管理者要增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将传统管教式管理方式转变为服务式管理。管教式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不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会导致学生产生惰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及能力,不具备学习自主性,长期发展下会因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差强人意。为此,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以学生个体感受为高度关注重点,结合学生需求展开针对性管理,消除学生的心理压抑感,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服务式管理模式的合理应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条块化管理向项目式管理方式的转变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应用的主要是条块式管理方式,各管理部门独立管理,各司其职。然而此种管理方式的优势在于管理高效,然而弊端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因而管理成效参差不齐。教师管理由教务处负责,团委负责管理学生活动,学校行政及后勤等部门并不担负学生违纪行为的管理职责。课堂管理方面,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作为主要任务,认为课堂管理属于辅导员及学生会的职责。然而学生管理涉及内容多而杂,需要多部门的通力配合,将以往条块化的管理方式转变为项目式管理方式,秉持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4]。

(三)实现管理模式由浅层向深层的转变

立足利益角度分析,把学生个体发展及学校整体发展的促进作为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利益目标。若以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提升作为出发点,高校需要实现学校及学生发展要求的统一,做到管理方向的一致。如果只重视学生管理,忽视了学校发展管理,可能会限制学生潜能发挥,从而导致管理工作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会增强管理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为此,高校需要转变以往浅层化的管理方式,立足学生这一管理核心,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在心理健康教育辅助下,通过对学生思想的切实把握,立足学生实际需求达到学生管理层次加深的目标。

四、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一)转变理念、提高重视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管理理念的重视,学校领导层、教职工均应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意义,自主积极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将之提升至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地位,营造全员参与、多部门通力协作的学习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环境。同时,高校应密切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正视学生心理状况调整、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系统性与长期性,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要加强沟通与协作。此外,高校领导层及管理层应大力促进校园建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延展,注重校园文化独特性提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造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良性氛围,在学校领导、教师关爱下,在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下,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心态、消除负面情绪,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创新教育形式

高校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应注重于新型教育形式的引入,如可依托于互联网信息平台,打造自由化的言论发表空间,学生可畅所欲言、抒发情绪,通过收集信息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以聊天的形式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此外,教师还应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自主撰写或转载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章,通过有趣的内容及真实的案例吸引学生查看,于无形中给予学生健康的心理引导。教师还应注重发现身边的典型,通过典范作用发挥带动学生,为学生心理转变提供基础。高校可在新型教育形式的应用下,依托于互联网平台、通过新媒体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性,利用互联网上积极正向的内容对学生的三观树立产生正确引导。学校可组织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主题演讲等方式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的建立,通过氛围熏陶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

(三)实施全方位教育、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

全方位教育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二是教育对象的全面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材,由教师收集与整理更多可利用的心理健康教学资源,通过社会热点新闻的引入对心理教育的范围进行适度拓展。从教育对象角度分析,教师既要加强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的关注,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审视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心与爱护,对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中的表现、情绪变化给予密切关注,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咨询与服务。针对内心敏感的学生,应在沟通时注意措辞,避免因言语不当对学生带来二次心理伤害。此外,教师还需要重点关注家庭贫困、状况特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负面消极情绪的概率更高,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全面教育模式实施下,通过重点关注、特殊关照、及时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疏通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四)以课程合理设置作为核心、以点带面扩展教育覆盖层面

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还要注重于课程的合理设置。教师需要筛选典型事例,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学生性格完善、情绪稳定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以课程主题为核心筛选案例,立足课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点带面促进教育范围拓展,通过召开心理健康主题交流会、举办正能量活动,坚定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信念,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同时,教师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性,应针对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同时还应从其他学科教材中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通过各学科的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无形渗透,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五)健全机制及体系、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大学学生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要以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为基础,并在组织体系中打造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高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及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协作配合,打造一个氛围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高校应作为三方协作的核心,在高校领导下,依据政策指引形成合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同时,高校应将打造专业化、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作为重点,引导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实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排查与解决,从而加快校园心理健康建设的进程。此外,高校还应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强化教师的心理干预及心理疏导技能,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疏导过程中语言的逻辑性、方式的合理性,通过具有技巧的心理引导,改善学生心理问题。若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仅凭教师能力无法解决的,需要及时汇报学校,求助于外部力量,通过社会、家庭等其他力量参与,共同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6]。总之,面对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升,高校需要依据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融入,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变化情况的密切关注,在合理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情况下给予针对性、层次化的心理疏导,从而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疏通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在融合目标及融合模式确定的基础上,通过转变理念、提高重视、创新教育形式、实施全方位教育、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以课程合理设置作为核心、以点带面扩展教育覆盖层面、健全机制及体系、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等几项举措保障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朱宁明,张利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7):1.

[2]吴群艳.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4):1.

[3]李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23):2.

[4]王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J].世界观,2019(24):2.

[5]李恺琳.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J].科教导刊,2019(29):2.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机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在改革中摸索前行,总体来看,成绩显著,尤其是高校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组织机构逐步健全,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学校体育改革的内生动力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学校体育工作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不相匹配[1]。如何充分发挥校内外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将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发挥更大的管理效益,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协同管理能够有效地整合系统内部各管理要素,提高各单位的协同保障能力[2],实现教学资源互通互享,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高校体育工作由大量的子系统组合而成,在这个复杂开放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紧密配合[3],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协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协同管理理论为基础,剖析高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以组织模式为切入点,摸索构建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的背景及相关概念

1.1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的研究背景

高校教育承担着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体育作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学生规则意识、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相比较而言,目前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相对滞后,近年来,很多学科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吸收国内外前沿的研究理论,大胆进行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模式创新,吹响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号角,教学内容丰富化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师更能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学生更能采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未来体育工作方向的体教融合、体育与健康融合,将协同管理理论引入高校体育工作,一方面可以丰富协同理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法可以创新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模式,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创造性的完成国家关于体教融合、体育与健康融合的新要求。高校体育工作管理者要重新审视体育工作治理体系,高校体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本文基于协同管理理论,梳理高校体育管理要素,系统地分析要数之间的协同关系,构建高校体育教育协调管理组织模式。

1.2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的基本特征

协同管理即是把系统内相关的各因素科学合理地优化整合,来完成某项工作和项目。[5]从微观视角看,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机制是指在学校主管部门设计顶层设计的架构下,统筹各管理部门、整合各参与主体,调动一起可调动资源,围绕既定目标,相互分工协作,全力保障目标实现的过程。从宏观层面看,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机制是指学校与政府、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业务互助等方式,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工作,实现平台共享、资源互通,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效能。

2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实现路径探索

2.1以立德树人统领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机制模式创新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体育工作的落脚点是人才培养,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竞赛、群体活动等体系,不断优化运行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以体育为主,加强健康、营养、心理等多学科配合,充分发掘体育独特的育人内涵,放大多学科综合育人优势,构建体系平台建设。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将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把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原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突显体育全方位育人功能;(2)继续推进教学改革。以兴趣为先导,以技能学习为载体,以体能学习为基础,以习惯养成为目标,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切实保障“健康中国”中倡导的每天最低锻炼时间。发挥校园足球工作的示范效应,贯彻教学、竞赛、课外活动三维一体的育人思路,大力推进腰鼓、醒狮、舞龙、民族舞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改革试点,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技能评定办法,让每一名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体育运动技能;(3)完善竞训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索具有高校特色的俱乐部模式。建立完备的运动员选拔机制,建设好校内竞赛体系,让优秀的体育人才脱颖而出。

2.2以破解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瓶颈为工作中心

高校体育工作历经多年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前,因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瓶颈需要进一步突破:(1)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全面梳理高校体育工作的宏观管理生态和微观管理设计,做好动态调整优化,统筹好人财物等重点管理要素的关系,奠定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的基础;(2)抓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以测试结果为目标导向,做到测试全覆盖、上报无死角。测试成绩逐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不低于95%,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反馈机制,向社会、家庭、学生及时反馈测试成绩,制定干预方案。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等级证制度。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多元参与的学生体质健康协同管理制度;(3)主动推动教体融合。拆除教育与体育部门之间的管理藩篱,把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设定两个部门共同的目标,统一进行考核。学校在课余开放体育场馆,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运动学校发挥运动训练人才优势,协助学校业余运动队建设。

2.3以高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组织结构优化为抓手

2.3.1协同主体为中心

高校体育管理权限比较分散,教务部门主管教学,资产部门负责场馆建设,体育部门负责体育训练和竞赛,多部门共同管理,形成九龙治水格局,体育工作管理界限模糊,相关工作需要跨部门协调,仅仅以体育部牵头,由于层级的关系,相关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必须明确体育工作不仅仅是体育部的工作,而是学校“五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体育部可以在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领导下,以体育运动委员会秘书单位的身份,协助协会领导开展极有效的横向沟通和对外协调工作。因此,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是协同工作的主体。有责任和义务,为体育工作协同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发挥主导作用,依托校内体育职能部门,搭建教学保障平台,精准实现教学目标;对外协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横向联系,以各自的优势促进利益共享,提升体育工作水平。

2.3.2以协同客体为支撑

协同管理的协同客体,由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理念、和体育工作主体构成的教育理念。体育协同管理部门的第一要务是将工作理念贯彻到系统地各个角落,渗入每一个参与对象,调动所有工作因素,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组成,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金字塔底座。体育协同管理具体负责人是体育协同管理的方向盘,教师是驾驶员,学生是乘客,三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他们的共同行为直接是实现协同目标的关键。

2.4以“管、教、学、练四维一体”为协作模式

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构建“管、教、学、练四维一体”协作为模式。具体做法是由学校主管、多部门主导、课堂推进和课外有效补充组成协同模式,是各协同要素间的协同参与主体,学校主管维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顶层设计,组织资源配置;体育部、教务处、学工等多部门是学校体育工作协同管理一线部门,负责相关工作具体推进;学生是落实教育目标的最终载体,协同管理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的满意度。教师和学生之间主要现代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个人社交软件、在线云课程等教学媒介,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协同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从协同管理系统层面看,“管、教、学、练四维一体”协作为模式是指体育教育行业内部、政行校企之间的非微观协同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往纵深发展,教育体制的瓶颈、教育理念的滞后、教育人才厚度不足、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近年来国家密切出台的保障青少年健康的政策,利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高校实行“管、教、学、练四维一体”协作为模式提供了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峻.协同发展论与科学发展观[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5):16-19.

[2]孙清忠,黄方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探析[J].高教探索,2014(5):26-29.

[3]张洪瀚,王维.IT外包项目的协同管理流程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1):44-47.

[4]张子沙等.21世纪中国高校体育运作模式构想———开拓“产、学、训、研”协同发展工程[J].体育学刊,1997(1):49-5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