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像医学技术

影像医学技术范文精选

影像医学技术

影像医学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放射医学技术;应用研究

放射科一般利用计算机X射线系统、X线机、数字化X线机、核磁共振、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等设备实施临床诊断及检查,临床上在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同时在甲状腺肿瘤、颅内病变等疾病诊断中同样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1-2]。但除放射技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外,其他诊断技术均无法作为诊断“金标准”,各项检查均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现象,同时,由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无法实施检查的情况,部分检查会对患者产生放射性损害,因此,部分检查需要实施灌注扫描,否则容易引发穿刺损伤。造影剂的应用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产生,因此,本次对于放射影像学技术应用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实施检查患者4680例入组,所有的入组患者均无检查禁忌,听力及认知良好,排除精神系统疾病、对本研究无法参与配合患者;检查医师共6名,X线检查3180次,CT检查2213次,DR检查5120次。

1.2方法

质量回顾分析: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DR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的图像质量合格率进行分析,同时对检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不良事件主要类型为不良反应、并发症,同时需要统计患者检查满意度及科室检查满意度。成像质量:成像质量调查通过对本院6名放射科医师实现问卷调查,对放射科的影像学技术产生影响质量因素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检查前准备质量、患者配合能力、技术类型、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仪器设备状态及性能、检查目的及成像难易度、仪器设备模式及参数设置。

1.3观察指标

观察检查不良事件、图像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科室满意度、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成像质量根据相关因素影响的大小实施评分,其中非常大为5分、大为4分、一般为3分、小为2分,非常小为1分、无影响为0分。本次为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本次检查满意度评价情况,①不满意:调查问卷得分:0~30分、②满意:问卷得分:31~70分、③很满意:问卷得分:71~100分,总满意度计算公式:总满意度=(患者总数-不满意总数)/组间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针对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数据指标进行分析,检查不良事件、图像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科室满意度表示方式为率(%)。

2结果

2.1检查质量指标情况

在本院检查指标研究中,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的为CT检查未发生检查不良事件,图像质量合格率最高的为DR,X线图像质量合格率相对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检查方式为DR,科室满意度较高的检查方式为DR,数据结果。

2.2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情况

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检查前准备质量、患者配合能力、技术类型、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仪器设备状态及性能、检查目的及成像难易度、仪器设备模式及参数设置,其中得分较高的影响因素为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得分较低的影响因素为检查前准备质量。

3讨论

近几年,临床中医学影像技术及放射医学技术均有较大创新,其内容也得到有效完善,放射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可有效针对人体病变部位实现有效观察,其中结合物理学原理可对于人体器官相关病变原理进行准确诊断,帮助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治疗。X射线为1985年德国物理学家研究发现的,能够通过电子能量差将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粒子流,属于电磁波。X射线属于肉眼看不到的射线,X射线能够与部分化合物产生作用并出现荧光,通过荧光可以有效展现并在电场当中产生偏转,具备折射及反射效果,可对于活体细胞进行破坏,因此,在利用X射线对人体相关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不同器官对于X射线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因此损害程度有所差异。CT成像技术属于X射线与电子计算机的有效结合产物,发明于1969年,CT成像技术能够借助X线从不同角度进行扫描,可以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于X线的有效吸收及通过率实施检测,能够对于人体某一厚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后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医用胶片进行器官影像显示,其中存在体内微小病变可以有效发现,具备较高的成像分辨率,同时能够实现三维立体成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对人体器官实现立体图形显现。临床上对于CT、X线等相关放射性影响学检查技术临床分析较多,一般应用在恶性肿瘤筛查、心血管疾病以及颅内疾病诊断中,近几年,冠脉CT低剂量扫描等成为临床研究热点。CT冠脉成像能够针对冠脉狭窄、效率、参数等实现优化分析,对于冠心病一、二级管理效果明显[3-4]。在本院检查指标研究中,CT检查的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DR的图像质量合格率最高,X线图像质量合格率偏低,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检查方式为DR,科室满意度较高的检查方式为DR,本次对于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查前准备质量得分16分、患者配合能力得分34分、技术类型得分35分、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得分38分、仪器设备状态及性能得分28分、检查目的及成像难易度得分28分、仪器设备模式及参数设置得分25分,其中得分最高的影响因素为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检查前准备质量属于其中得分较低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放射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中,整体图像质量合格率均较高,X线检查合格率相对较低,主要与X线本身技术特点相关,由于X线分辨率较低,容易受到背景干扰,而检查过程中发现,CT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CT实施灌注扫描及对比剂应用有关。同时CT具备一定的创伤性,容易引发不良反应。CT、X线检查满意率均较低,主要由于CT、X线检查误诊率及不良事件等原因引起,MRI由于检查费用昂贵及耗时长的特点导致满意度偏低,科室满意度观察中发现,X线满意度相对较低。CT属于现阶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检查设备。其价格适中,能够获得有效影像学信息。但其诊断目的相对复杂,对于成像质量要求高。临床放射科医生在实现造影及疾病诊断中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因此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及灵敏度不够,容易产生漏诊及误诊现象。利用多层螺旋CT实施造影检查,过程相对复杂,检查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超声检查存在误诊率具备局限性。颈动脉发育畸形患者应用超声检查无法有效实现血管病理变化诊断,同时,超声检查图像清晰度及分辨率均较低,会影响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只可实现二维图像提供,具备较大的诊断误差性。临床研究中发现,CT血管造影检查及超声检查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打破局限性及缺陷,实现诊断正确率提升。帮助患者实现心脑血管疾病有效预防,利用黄金治疗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5-6]。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病情诊断准确性,因此,临床需要不断更新影像学技术,并探究影像检查质量的相关因素,明确医学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唐鹤菡,袁元,邓莉萍,等.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生实习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2):199-201.

[2]胡劲松,夏瑞明.在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开设“影像技术质量控制”课程的探索[J].浙江医学教育,2021,20(1):21-23.

[3]闻彩云,邰云鹏,周晓军,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CT成像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51(1):84-87.

[4]王丹丹.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96-97.

[5]申杰奋,毕彦平.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乡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1):88-90.

影像医学技术范文第2篇

1什么是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断层解剖学、医学影像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管理等。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设备有:CT、B超、X线片、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心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疗第一线从事医学成像技术及影像设备维修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2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在学习影像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2.1学习积极性欠缺: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学习的重点是设备的操作上,他们心态也往往有些微妙,总想着自己不是影像诊断方面的,学习起来积极性会比影像诊断的实习生差点。并且刚经过枯燥的在校学习阶段,不少实习生进入医学放射临床后没有具体任务的限制,在思想上会有一个放松期,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1],这也使得学生对影像学诊断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下降。

2.2影像诊断学基础不足:由于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在学校理论学习的侧重点在影像技术,所以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会有些不足,这反过来会增加他们对影像诊断学习的畏难情绪。对于刚接触医学影像诊断实习的学生只能在实习过程中由带教被动地传授知识,对于影像诊断的病因、病理、影像学表现方面知识的掌握是一知半解。在实习期间,影像技术学生普遍认为这些专业知识过于抽象、晦涩[2]。基础不足反过来会影响他们学习影像诊断的积极性。

2.3带教方法不当:我们带教老师对影像技术实习生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结果也会往往不佳,很多时候学生接受了一大堆知识,常常消化不了,带教老师没有很好地评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致使他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传统带教模式以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不利于培养实习生阅片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已不能满足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需求[3]。另外,有些带教老师对学生放任自由,采取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教为辅的方式,致使学生无的放矢,不知道如何学习,这对学生的影像诊断实习是不利的。

3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在学习影像诊断的策略

3.1鼓励学生学习影像诊断知识,提高他们的主动性:适当给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灌输影像诊断知识的重要性,告知他们“拍片子”往往需要一定诊断知识才能知道如何拍摄,才能拍出好的影像照片,才能对各种病变有针对性地进行拍摄。以前我们的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不了解,技术员也往往被称为“拍片子的”,致使他们对职业产生了误解。在实习带教期间,带教老师可以利用实习间隙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自身、科室内或国内优秀影像技术人才的先进事例的列举,展示影像技术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树立学生的职业荣誉感[4]。带教老师可以尽心尽力地引导他们学习影像诊断知识,通过言传身教,会使学生对本专业认识有所改变,加强他们对学习影像诊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以后从事的影像技术工作大有裨益。

3.2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带教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平时工作中,先让学生坐一旁观摩老师书写报告,学习如何阅片分析,带教老师写报告的同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的知识,如影像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等,让学生迅速掌握影像诊断知识,并要求学生查阅教科书,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复习一遍,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带教老师针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实习生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更加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实习生对于带教的满意度[5]。

3.3放手学生书写报告:学习到一定程度,可以让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亲自书写诊断报告,带教老师一边批改,一边讲解,学生书写报告会增加对疾病的影像诊断的认识,提高他们影像诊断能力。医学影像技术的实习生转到诊断组时,可要求实习生每日书写几份报告,且在报告系统中备有常见部位的报告模板,让学生先熟悉书写各个部位的正常报告,随后对常见病报告进行书写,最后可尝试书写部分疑难病例的报告。带教老师对报告的书写进行讲解,对报告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由此进行反复练习,使学生在出科时能得心应手的对一些常见病的阳性报告进行书写[6]。通过书写诊断报告,我们发现实习生对疾病影像诊断的掌握会加深,这对他们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病变进行拍片起到很大的作用。

3.4加大带教经费的投入:带教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要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就需要支付一定的带教费。经费不足和科室条件差是影响实习生带教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费,使带教老师在教学期间能够不受工资绩效等问题的影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生带教中去[7]。比如我们把小讲课、病例讨论、病理读片的带教经费比原来提高20%,反馈的结果是带教老师会对这些教学活动更加重视,做出的课件质量也更高。

3.5鼓励实习生积极参与科室各项活动:我们科室每个月均会开展科室晨读片、病例讨论、病理读片、小讲课等,这为实习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平台,这些教学会针对影像技术检查的标准化、规范化等进行细致的阐述和讨论,使实习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学术讲座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能力,并且将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讲座学习前,会告知学生标题内容,让学生进行先期复习。讲座活动期间,可以提问学生,内容主要是针对技术方面的影像诊断基础知识,带教老师通过循循善诱,深入的讲解,会让学生学习后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对他们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要巧妙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临床的工作结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为其今后的影像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规范的带教能够促进他们影像诊断知识的熟练掌握,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成为高素质、能力强的影像技术人才[1]。

参考文献

[1]黄燕涛,冷媛媛,仲建全,等.提升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期间临床技能的策略与思考[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3):262-263.

[2]刘宁,吕晓虹,张祥林,等.虚拟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应用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7):19-21.

[3]周欢,王佳宁,殷小平,等.PBL教学在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20,3(27):237-238.

[4]刘欣杰,陈维娟,陈金华,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改革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1):5-6.

[5]张清华.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MRI检查技术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73):233-234.

[6]陈芳,王雪梅,钟李强.带教模式在影像实习生管理中的教学质量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6):252-253.

影像医学技术范文第3篇

数字化摄影技术日臻完善

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引进了一些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1981年6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5届国际放射学会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数学化X线成像技术的物理概念及临床应用结果。使医学影像技术步入了数字化的新纪元。数字X射线摄影的成像技术包括成像板技术、平行板检测技术和采用电荷耦合器或CMOS器件以及线扫描等技术。成像板技术是代替传统的胶片增感屏来照相,然后记录于胶片的一种方法。平行板检测技术又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结构类型。由于成像方法的改进,除了在成像质量方面有明显提高外,图像数量也急剧增加。例如随着多层CT的问世,每次CT检查的图像可多达千幅以上,因此,无法想象用传统方法能读取这些图像中蕴含的动态信息。这时在显示器上进行的“软阅读”正在逐渐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软拷贝阅读是指在工作站图像显示屏上观察影像,就X线摄影而言这种阅读方式能充分利用数字影像大得多的动态范围,获取丰富的诊断信息。2008年我院成功安装了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并与HIS(医院信息系统)、RIS(放射影像系统)成功对接,PACS系统是图像的存储、传输和通讯系统,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图像和病人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并且可以与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相连,实现整个医院的无胶片化、无纸化和资源共享,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会诊,或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在没有PACS的时候我院影像中心工作流程:划价→门诊交费→病人登记→查找原史档案→检查室→胶片打印→分类匹配→送医生组打印报告→胶片归档→胶片存放到片库,而有了PACS后工作流程:电子申请单→检查室→诊断医生诊断和出报告→临床医生查看影像及相关报告科室应用,应用PACS系统后,科室病人诊断优化效果:简化病人看病流程和时间;优化改造医生烦琐诊断流程;提供给临床科室便捷的医疗服务;建立有效的病人档案系统;完全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实现数字化社区医疗、远程医疗;增加医院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医学科研和教学水平。

总结

影像医学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放射科;影像技师;综合素质

1医学影像技师的现状

谈及提高医学影像技师的综合素质,首先需要了解影像技师队伍现在的状况。大部分影像技师在临床工作中以操作为主,给患者摄X线、CT、磁共振检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操作。大部分的放射科都是主任医师管理,医师在放射科有绝对话语权,技师只负责患者检查流程。影像技师大都专科毕业而医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出身学历偏低和在科室的地位不高,加重了自卑感。认为自己处于医院基层且在一个辅助科室,做的再好也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工作中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不出医疗事故就心满意足了。由于抱有这样的心态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需提高影像技师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改进。

2树立岗位敬业精神和专业自豪感

作为一名放射技师,虽然处于医院的基层,但其作用和地位是不能小觑的。现在大部分的临床科室都需要影像检查来协助他们对疾病的诊治。一张清晰明了的图像对患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随着设备技术的发展,放射技师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磁共振引导下穿刺靶向治疗需要放射技师精准的病灶定位,引领手术医师的操作。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技师的协助医师将寸步难行。传统的观念已经在发生改变,放射科不是以往那个简单的辅助科室,而是慢慢向临床科室转型。放射技师也不是仅仅提供简单平片的操作员,而是一个诊疗过程不可或缺的一员。没有我们的一线努力,患者的疾患将被耽搁,临床的误诊率将会提高,现代医学将回到望闻问切的年代。

3加强业务水平,扩大学科知识体系

这里说的业务水平,不仅指的是能拍好一张甲级片。医学影像学发展至今所涉及的学科很广,包括影像工程学、影像物理学、影像生物学、分子影像学、信息影像学、网络影像学、计算机科学等[1]。一名优秀的放射技师不仅要懂医,而且也要懂得与学科交叉的其他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取可以有多种途径,可以从继续医学教育着手,也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计算机短训班、国家及省级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阅读网络文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专业或通俗刊物等。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了解科技的最新发展。人类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会尝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医学领域中,因为生命是发展的本源。

4主动的自我教育,努力提升学历层次

不得不承认目前放射技师队伍存在普遍学历偏低,即便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放射技师大部分也只有大专毕业,本科也只是业余毕业。而影像医师基本都是硕士、博士毕业,他们在科室医、教、研方面起着主要作用[2]。但是技师和医师是影像科一条链上的两股绳子,只有彼此缠绕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影像中心有一只技术专家组成的支援小组,他们有QA高级技师、医学物理师、既懂得计算机知识,又善于分子影像学实验和研究的生物医学工程师[3]。这正是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方向。我院影像科至今已有61位影像技师,几乎所有的技师都已完成业余本科毕业、1位全日制本科、1位生物医学硕士、1位博士。我们不断努力向着国际目标发展,深信有朝一日我们也会站上国际舞台。可喜的是,目前在上海有三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相关的专业,分别是上海医疗器械专科学校、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了配合发展三所院校今年合并为上海健康医学院。它是一所本科院校,它为影像技师这支队伍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这支队伍的学历水平。不久的将来这支队伍将会出现硕士、博士。它为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与国际接轨,为影像技术的医教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推波助澜。人们的观念意识也逐步改变。从拍摄效果到绿色医疗,从开胸探查到精准定位靶向治疗。这期间离不开影像专业人员的摸索探求。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要求技师在临床实践操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不仅能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临床,而且也能在以往的技术上不断创新,推动本学科水平的提高。医疗是本质,教学是源泉,科研是发展。对于一所医学院附属的三甲医院更应担当教学、科研的责任。随着教育体制结构的改变,影像技术高学历人才将会越来越多。这势必为影像技术的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带来新的局面。随着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每年扩招,放射技师的队伍日益扩大。面对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我们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学习好外语,多参加继续教育、国际会议讲座实时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4-5]。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年轻的技师业务才能提高;只有这样我国的放射技术才能蒸蒸日上。随着祖国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神经外科借助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以及新设备,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向前迈进。而神经外科的专科护理质量能否跟上其临床诊疗及科研发展进步的相应需要,也将是相应临床工作及科研工作继续前进的一大决定因素[1]。1神经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医疗系统的任何一个科室都缺少不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存在,而目前大部分从事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马雪华,李春平,雍那.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谈影像技师的技能培养[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6):629-631.

[2]巫北海.关于医学影像学技术系列人才培养的一点思索[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8):569.

[3]卞读军,胡冬煦,肖恩华,等.高层次医学影像技师培养与临床水平的提高[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5):3-6.

[4]曾样阶,彭振军.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与影像技师的基本素质[J].放射学实践,1999,14(1):42.

影像医学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读片;新媒体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促进了医疗健康事业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支撑现代化医院的影像设备迅猛增加,这对专业的影像技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我们必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最终才能运用到临床实践工作中,虽然影像科室每天需要检查的病人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要求影像技师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技术,才能操作使用设备的各项新功能[1],因此,影像技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内各种影像的成像原理,还要熟练地使用不同型号的成像系统以及不断升级的各种功能,每次设备更新、软件升级做到人人参与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各种新功能、新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并在首次临床应用专家的指导下及时完成部分病例的检查工作,必要时与安装工程师、培训专家建立微信群,时时得到帮助,才能更好地完成临床疾病诊断要求的各种影像技术检查[2]。

1目的

建立医学影像技术读片制度的重要性,医学影像技术学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3],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影像诊断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影像技术的支持,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做出优质图像,这就要求技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共同分享才能更好地为影像诊断医生提供真实、准确的影像信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翔实的影像学资料[4],为了能让我科年轻技师快速成长,独立上岗,按质按量完成临床开具的各种检查申请,特别是特殊部位、特殊病人的投照和急危重病人的平扫、增强、后处理等,自2016年4月起,技术组全体技术人员在科主任的指导下,由技师长具体实施,建立了医学影像技术读片制度。

2方法

首先,制定影像科技术组影像技术读片总则(试行):①选择典型病例、特殊病例分析检查方法和影像标准解读;②选择自己认为做得比较满意或者不理想的、甚至失败的病例分析经验教训,特别是失败病例必须真实报告所有资料数据,包括病人信息、住院科室、临床诊断、检查项目、失败图片、失败序列、期相,不得有隐瞒真相的任何思想,重新检查确认成功后,及时把失败资料、信息拷贝好后在网络上彻底删掉图像,避免给自己留下隐患,防止医疗纠纷;③选择正常病例进行重要影像解剖识别、影像表现描述,提高影像诊断基础知识水平和影像解读能力,便于指导实习生、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学习培训。具体实施如下。每周四中午12:30~14:00为技术组读片时间,并按照技术组影像技术读片总则执行。

(1)讨论病例必须是自己亲手完成的、对有意义的病例,收集整理好信息,必要时手机拍照展示。

(2)CT病例要求记录好各种参数,如体重,造影剂信息,包括用药量、速率、扫描参数等,讨论时首先进行介绍。

(3)提前一周在群里公告下周讨论病例的基本信息,如影像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临床诊断、本次检查的部位,必要时附上电子申请单。

(4)每周每次技术读片会,除值班、外出学习、进修、休假人员外都必须按时参加并签到。

(5)主持人做好考勤与点评。

(6)读片结束后由专人做好学习记录、整理并发到技术组微信群里供技术组全体技术人员分享。所有病例都采用幻灯模式进行汇报,并与PACS系统相结合,更好地展现病例影像细节。这种以个人收集病例为中心的影像技术读片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年轻技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教学能力,而且更好的调动年轻技师的积极性、参与性,同时培养了技师每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仔细观察每个病例、每次检查是否是完整、合理、是否达到影像诊断要求和临床检查目的等,在病例检查汇报结束后,自己谈了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原因,再请资历较深的老师做点评,如有意见不同时,全体技术人员当场讨论互动,使读片气氛更加活跃,这样不仅积累了大量典型和疑难病例的各种检查方法,既有清晰的图像,又有必要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的描述,并且高年资的技师还做到画龙点睛式的点评,这无疑对每一个技师来说都是一种自我素质、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进行新媒体视域下的影像技术读片已经成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能够更加及时、快捷地把各种资料信息上传到技术组群,由于我科室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增加,临床工作较为繁重,我们对技术读片制度做了改革创新,在新媒体视域下建立技术组群,进行微信交接班,这样既能继续延续技术组读片制度,又可以在微信群中实时讨论相关技术问题,同样,在工作遇到棘手事件可以及时发到工作群里求助讨论,便于第一时间把困难解决,安全完成病人检查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年轻技师的积极性,同时全员参与,不受时间、空间制约,集思广益,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认识影像技术读片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取知识,并且把自己学到的、看到的,毫不保留地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不仅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自己的业务水平,更能加强团队自身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平时临床待检查病人较多,每台设备要完成的各种检查基本预约到满负荷运行状态,再加上技师人机比例配置严重不够,不能够达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3结果

3.1通过影像技术读片,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作更加积极,争先恐后回答各种问题,自己岗位上的病人检查完成后,能够主动帮助别的未完成检查病人的机房,共同完成病人的检查。同时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时时探讨,共同进步。

3.2对具体病例的检查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各级技师的才智,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准确处理,通过对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的不断学习,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水平,为技师诊断化打下坚实基础,根据临床疾病更加合理制定检查方案,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照片、扫描,从而获得更加优质的图像,更好地发挥临床应用价值。

3.3对部分检查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有效避免再次发生错误,为医疗安全隐患、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做好防范措施。

3.4特殊病人(如精神病、聋哑人、艾滋病感染者、婴幼儿等),特体病人(重度肥胖、脊柱严重畸形、各种外支架固定等)根据共同的实战经验,结合每台设备的性能,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做出各级技术人员都能快速学习和使用的个性化方案并在技术组微信群中反复验证,时时合理调整、更新,保持技师独立上岗,特别是夜间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检查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精准、快速完成任务,必要时查看工作预案、流程,一站式服务,严格按照申请单要求完成检查,避免部位少检、漏检,尽量缩短病人在科室检查时间,并及时及早联系诊断医生出报告,为临床医生救治病人提供客观的影像资料。

4结论

4.1人人参与,自己收集病例,自己制作幻灯片课件,自己登台讲解,自己分析各种检查方法,用影像图片、检查期相、序列,比较各种参数配置的优势、不足、甚至缺陷,特别是对失败病例检查方法的分享,能明显提高技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影像科技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5]。

4.2能有效提升技师的动手能力,通过技术读片,对检查方法和影像标准有统一认识,共同制订学习计划、教学要点,培训项目,做到全体技术人员在带教工作中言行一致,由浅入深,平等相待,因人施教,便于新入职人员、规培生,研究生、进修生、实习同学,尽快掌握现有各种影像设备的规范操作。

4.3根据科室技术人员结构和具体使用设备情况,工作流程,病人数量,诊断要求,建立健全可以实施的技术读片制度,能显著提高技师实战能力,更好地为精准影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4新媒体视域下的技术读片和技术组群内的学习讨论制度,带来了时间、空间上的便利,技师参与度更高,综合业务能力提升明显,技术队伍更加团结、和谐,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江茂,高宙,祝洪福.医学影像技术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35-39.

[2]石明国,王鸣鹏,余建明.放射师临床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28.

[3]巩守科.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3):4545,4548.

[4]张凤全,霍健伟,韩雪,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技师具备的综合素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