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发展指数

城市发展指数范文精选

城市发展指数

城市发展指数范文第1篇

1图书馆专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年3月,文旅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意见》为公共图书馆全面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专业的要求。城市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从而具备了自己的具体任务:打造城乡公共阅读空间,编织城市阅读服务网络;创新阅读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鼓励城市交流创新,促进地方文化传承;有效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应性,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均衡、开放、融合发展。虽然国家政策赋予了公共图书馆“品质阅读服务中心”“社会公众交往中心”“城市创新策源地”“地方文化传承中心”这样新的时代定位,但是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专业性与体系性仍然认识不足。与时俱进的同时,图书馆也存在“成长的烦恼”: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是否把握准核心价值和使命?在服务网络的日益扩展下能否满足用户差异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在促进全民阅读方面是否具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在赋能城市创新发展方面是否有专业的决策参考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在提升公众信息素养方面是否有健全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化团队?在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方面是否有专业的文献整理研究能力?不管是从管理层面还是服务层面来看,都需要图书馆反思自己的不足,敢于迎接城市更新与技术变革的双面挤压,并在“专业”两个字上下功夫,专业化建设、专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精准施策,深耕细作,探索一条具有符合时展、契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公共图书馆使命价值的回归与超越,回应时代,回应人民需求。学界和业界,都深刻地感受到图书馆馆长的专业性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第二届“中国图书馆馆长高级论坛”上,东莞图书馆馆长、本届论坛轮值主席李东来指出“图书馆自己的事,图书馆做好自己的事,图书馆自己的事有新的理性提升,并能够持之以恒、不断拓展完善”,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认为,“我们要顺应社会的需求和现有的趋势,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发展和构建新的图书馆专业性内涵,让图书馆成为一个更为积极的机构,让图书馆员成为一个更为主动的职业,带领合作伙伴、发挥图书馆生态系统的优势,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显性度和可见度,为读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论坛上提出的专业化发展倡议正是对这种巨大变化的回应。从长沙图书馆的实践来看,我认为图书馆专业化可以作为一门“温度与梯度”的艺术:均等化、标准化、共享化的服务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但图书馆员需要永葆对这门艺术的“兴趣”。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经过艰辛而漫长的探索,任何人在图书馆里都有权获得一视同仁的服务,平等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进行自由而有尊严的社交。例如,长沙图书馆“侧耳倾听”项目,让视障读者能够免费听音乐会,“书香夜市”在闹市“摆摊”,让常年奔波于生计的市井百姓零距离走近图书馆;“阅读,一个不能少”项目中,流动图书车长年往来于长沙城乡各个学校,为学生送上免费阅读服务。基本以外,还要有追求。社会快速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生力军,需要提供多元的文化服务。比方说,长沙图书馆的“读演剧场”邀请读者将经典文学作品以戏剧方式呈现出来,“图书馆奇妙夜”让孩子们每年能在图书馆“搭帐篷”过夜,以及“两会”参考咨询服务等。图书馆在群众心中绝对不能只是“高大上”或者“非刚需”的存在,它要主动满足分众需求,唯有专业指导下的精准、精细方能长远,才能实现图书馆对于社会公众的价值。疫情时期,很多图书馆是在各地“12345”市长信箱接收的读者众多意见催促下,率先其他文化场馆开放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图书馆从文化软实力向百姓“刚需求”的转化。

2图书馆员专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支撑

在促进图书馆专业化的众多因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图书馆员是资源与读者之间能动的中间人。业界实践也为图书馆的专业性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切入口,我们可以认为图书馆的专业化程度多由图书馆员的专业化来决定。图书馆员专业化要有“引领性”,对当下环境高度适应。当前,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工作已经随社会环境的变革,从传统的信息加工和阅读服务转变为融知识服务、社会交流、文化传承、文旅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工作。城市图书馆是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应当为读者提供主动、个性、深入的知识服务。长沙图书馆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也是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宏观布局,鼓励技术馆员向智慧馆员转变,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智慧城市与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相对接,推动馆藏资源数据的智慧化而非单纯的设备智慧化,实现从技术支持到技术支撑的跨越。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我们还推出了“阅天下·邂逅图书馆之美”文旅项目,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公众“走进一座馆,爱上一座城”,不仅以图书馆为抓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从理念走向行动,更彰显和提升了图书馆传播城市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能。只有图书馆员融入社会、融入时代,以发展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夯实核心竞争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技术、技巧,图书馆才有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活力,才能推动其可持续向前发展。图书馆员专业化要有“融合性”,需要多行业、多学科融汇贯通。现代社会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个性化、扁平化,新技术带来许多便利,各行各业都在尝试跨界,城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其固有的中介性决定了它同样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例如,长沙图书馆新三角创客空间就是以“阅读+思考+实践+再思考+再阅读”为链条,将“读者”的文化属性与“创客”物理属性相融合;“中华花艺”课程将经典阅读推广与插花艺术相结合;“走读世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旅游相结合,都是长沙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尝试。不管是阅读推广、参考咨询、资源建设还是文献整理开发,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员的专业性不在于一定是图书情报学科专业出身,而在于能够融合图书情报与其它学科的专业理性,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结合现有学科规律创造出新的思维,找到图书馆与其它行业的价值共通,实现社会合作跨界融合和专业创新。图书馆员专业化要有“常识性”,需要专业知识增值。图书馆工作是多样的,图书馆员的学科背景也不尽相同,图书馆学中的“常识”并非人人都有。因此,长沙图书馆面向总分馆组织开展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培训,采取专业培训、馆内培训、会议交流、外出跟班学习和自学等方式来解决部分馆员专业知识欠缺、服务能力落后和综合素质评价不高等问题。一般岗位培训偏重于实用化的职业培训,如岗位规范、工作流程等,要达到专业化水准还需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2019年起,长沙图书馆采用“馆校合作”模式,通过“研修班”的形式邀请高校专家学者来馆教授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同时,邀请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共同商讨图书馆核心岗位必备专业知识,在馆内实行“职业资格”考核,有效向社会展示图书馆专业的价值。这一举措让非图情专业馆员能更好地适应专业化岗位工作,让图情专业的馆员在核心岗位上能更好地提炼总结,进而指导工作实践,助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图书馆员专业化有其“综合性”,不仅来源于学科知识。队伍专业化不同于人员专业化,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人,要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专业馆员在具备学科常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寻找与不同岗位的契合点,适时发挥其岗位优势。目前,图书馆一些传统事务性工作被替代或外包,这使外界对图书馆员的专业性产生质疑,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讨论日益增多。“农民工留言东莞图书馆事件”恰好体现了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效果。一个身在一线的专业图书馆员,不仅能做好办证咨询等常规工作,还能观察和处理其他服务场景,挖掘和展现图书馆专业价值。其实,图书馆的一线岗位更要重视馆员综合素养。去年,我在馆长信箱看到一则读者邮件,读者提议图书馆参考bilibili视频网站上的直播自习/学习方式,开通直播阅览室看书的服务。这种尝试非常新颖,但也可能涉及到侵犯读者隐私、浪费公共资源等问题。对此,我们的馆员第一时间进行调研并策划出“云同桌”活动,不仅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也将其打造成图书馆的创新品牌之一。可见,如果一线窗口服务馆员的工作被外包,信息反馈机制不畅,我们将失去直面用户需求的机会。长沙图书馆好几个优秀服务项目和品牌都是在处理读者意见的时候产生并且逐步打造出来的,这也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开门办馆和馆员专业素养有机结合的作用。

3图书馆发展:重塑图书馆的专业化形象

城市发展指数范文第2篇

1图书馆专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年3月,文旅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意见》为公共图书馆全面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专业的要求。城市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从而具备了自己的具体任务:打造城乡公共阅读空间,编织城市阅读服务网络;创新阅读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鼓励城市交流创新,促进地方文化传承;有效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应性,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均衡、开放、融合发展。虽然国家政策赋予了公共图书馆“品质阅读服务中心”“社会公众交往中心”“城市创新策源地”“地方文化传承中心”这样新的时代定位,但是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专业性与体系性仍然认识不足。与时俱进的同时,图书馆也存在“成长的烦恼”: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是否把握准核心价值和使命?在服务网络的日益扩展下能否满足用户差异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在促进全民阅读方面是否具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在赋能城市创新发展方面是否有专业的决策参考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在提升公众信息素养方面是否有健全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化团队?在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方面是否有专业的文献整理研究能力?不管是从管理层面还是服务层面来看,都需要图书馆反思自己的不足,敢于迎接城市更新与技术变革的双面挤压,并在“专业”两个字上下功夫,专业化建设、专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精准施策,深耕细作,探索一条具有符合时展、契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公共图书馆使命价值的回归与超越,回应时代,回应人民需求。学界和业界,都深刻地感受到图书馆馆长的专业性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第二届“中国图书馆馆长高级论坛”上,东莞图书馆馆长、本届论坛轮值主席李东来指出“图书馆自己的事,图书馆做好自己的事,图书馆自己的事有新的理性提升,并能够持之以恒、不断拓展完善”,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认为,“我们要顺应社会的需求和现有的趋势,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发展和构建新的图书馆专业性内涵,让图书馆成为一个更为积极的机构,让图书馆员成为一个更为主动的职业,带领合作伙伴、发挥图书馆生态系统的优势,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显性度和可见度,为读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论坛上提出的专业化发展倡议正是对这种巨大变化的回应。从长沙图书馆的实践来看,我认为图书馆专业化可以作为一门“温度与梯度”的艺术:均等化、标准化、共享化的服务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但图书馆员需要永葆对这门艺术的“兴趣”。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经过艰辛而漫长的探索,任何人在图书馆里都有权获得一视同仁的服务,平等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进行自由而有尊严的社交。例如,长沙图书馆“侧耳倾听”项目,让视障读者能够免费听音乐会,“书香夜市”在闹市“摆摊”,让常年奔波于生计的市井百姓零距离走近图书馆;“阅读,一个不能少”项目中,流动图书车长年往来于长沙城乡各个学校,为学生送上免费阅读服务。基本以外,还要有追求。社会快速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生力军,需要提供多元的文化服务。比方说,长沙图书馆的“读演剧场”邀请读者将经典文学作品以戏剧方式呈现出来,“图书馆奇妙夜”让孩子们每年能在图书馆“搭帐篷”过夜,以及“两会”参考咨询服务等。图书馆在群众心中绝对不能只是“高大上”或者“非刚需”的存在,它要主动满足分众需求,唯有专业指导下的精准、精细方能长远,才能实现图书馆对于社会公众的价值。新冠疫情时期,很多图书馆是在各地“12345”市长信箱接收的读者众多意见催促下,率先其他文化场馆开放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图书馆从文化软实力向百姓“刚需求”的转化。

2图书馆员专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支撑

在促进图书馆专业化的众多因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图书馆员是资源与读者之间能动的中间人。业界实践也为图书馆的专业性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切入口,我们可以认为图书馆的专业化程度多由图书馆员的专业化来决定。图书馆员专业化要有“引领性”,对当下环境高度适应。当前,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工作已经随社会环境的变革,从传统的信息加工和阅读服务转变为融知识服务、社会交流、文化传承、文旅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工作。城市图书馆是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应当为读者提供主动、个性、深入的知识服务。长沙图书馆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也是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宏观布局,鼓励技术馆员向智慧馆员转变,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智慧城市与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相对接,推动馆藏资源数据的智慧化而非单纯的设备智慧化,实现从技术支持到技术支撑的跨越。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我们还推出了“阅天下·邂逅图书馆之美”文旅项目,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公众“走进一座馆,爱上一座城”,不仅以图书馆为抓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从理念走向行动,更彰显和提升了图书馆传播城市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能。只有图书馆员融入社会、融入时代,以发展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夯实核心竞争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技术、技巧,图书馆才有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活力,才能推动其可持续向前发展。图书馆员专业化要有“融合性”,需要多行业、多学科融汇贯通。现代社会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个性化、扁平化,新技术带来许多便利,各行各业都在尝试跨界,城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其固有的中介性决定了它同样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例如,长沙图书馆新三角创客空间就是以“阅读+思考+实践+再思考+再阅读”为链条,将“读者”的文化属性与“创客”物理属性相融合;“中华花艺”课程将经典阅读推广与插花艺术相结合;“走读世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旅游相结合,都是长沙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尝试。不管是阅读推广、参考咨询、资源建设还是文献整理开发,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员的专业性不在于一定是图书情报学科专业出身,而在于能够融合图书情报与其它学科的专业理性,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结合现有学科规律创造出新的思维,找到图书馆与其它行业的价值共通,实现社会合作跨界融合和专业创新。图书馆员专业化要有“常识性”,需要专业知识增值。图书馆工作是多样的,图书馆员的学科背景也不尽相同,图书馆学中的“常识”并非人人都有。因此,长沙图书馆面向总分馆组织开展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培训,采取专业培训、馆内培训、会议交流、外出跟班学习和自学等方式来解决部分馆员专业知识欠缺、服务能力落后和综合素质评价不高等问题。一般岗位培训偏重于实用化的职业培训,如岗位规范、工作流程等,要达到专业化水准还需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2019年起,长沙图书馆采用“馆校合作”模式,通过“研修班”的形式邀请高校专家学者来馆教授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同时,邀请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共同商讨图书馆核心岗位必备专业知识,在馆内实行“职业资格”考核,有效向社会展示图书馆专业的价值。这一举措让非图情专业馆员能更好地适应专业化岗位工作,让图情专业的馆员在核心岗位上能更好地提炼总结,进而指导工作实践,助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图书馆员专业化有其“综合性”,不仅来源于学科知识。队伍专业化不同于人员专业化,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人,要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专业馆员在具备学科常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寻找与不同岗位的契合点,适时发挥其岗位优势。目前,图书馆一些传统事务性工作被替代或外包,这使外界对图书馆员的专业性产生质疑,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讨论日益增多。“农民工留言东莞图书馆事件”恰好体现了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效果。一个身在一线的专业图书馆员,不仅能做好办证咨询等常规工作,还能观察和处理其他服务场景,挖掘和展现图书馆专业价值。其实,图书馆的一线岗位更要重视馆员综合素养。去年,我在馆长信箱看到一则读者邮件,读者提议图书馆参考bilibili视频网站上的直播自习/学习方式,开通直播阅览室看书的服务。这种尝试非常新颖,但也可能涉及到侵犯读者隐私、浪费公共资源等问题。对此,我们的馆员第一时间进行调研并策划出“云同桌”活动,不仅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也将其打造成图书馆的创新品牌之一。可见,如果一线窗口服务馆员的工作被外包,信息反馈机制不畅,我们将失去直面用户需求的机会。长沙图书馆好几个优秀服务项目和品牌都是在处理读者意见的时候产生并且逐步打造出来的,这也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开门办馆和馆员专业素养有机结合的作用。

3图书馆发展:重塑图书馆的专业化形象

城市发展指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武术教育;文化传承;武德;武术礼仪

1幼儿武术教育的价值

1.1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2022年5月27日,主席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文化传承任重道远。3-6岁是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也是文化传承之起点。缘此,幼儿武术教育应纳入幼儿启蒙教育中。幼儿武术礼仪教育可直观、形象地引导孩子了解动作含义,使其明了不自大、不骄傲、止戈为武、谦虚团结、以武会友、文武兼学、尊师重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涵育下的优良品格,可通过观看影片、聆听故事等方式,了解英雄人物,接受武德教育,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1.2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刘馨指出体能是幼儿体质的一部分,幼儿阶段体能是指幼儿在从事身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身体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2]。一般意义上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柔韧、灵敏、速度。3-6岁是幼儿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及时通过专业的武术学习,可有效促进幼儿上述身体机能的发展。武术外练手眼身法步、内修精神气力功。有计划地进行幼儿武术教育,如通过各种马步、弓步、仆步等基本动作的反复练习,步伐之间的转换与方向的变化能明显提高幼儿的下肢力量,同时对促进幼儿韧带的延展性、骨骼发育也大有裨益。武术运动中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要求快速勇猛、力量顺达,攻守进退动作疾徐,这些都能有效促进幼儿速度素质、灵敏素质的提高。金鸡独立、望月平衡、转身劈掌等动作则对幼儿的平衡能力极富锻炼价值。武术操“站如松,坐如钟”,幼儿在儿歌中潜移默化地就对身体形态有了正确认识。通过练习帮助幼儿规范仪表仪态,举手投足中,尽显阳刚之气。武术外练手眼身法步、内修精神气力功。练习过程当中教师要求幼儿动作配合呼吸,促进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发育。

1.3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孩子尊重规则、习惯规则,并在规则框架下通过努力实现自身目标与价值。幼儿在武术学习过程中体验如何在规则下赢,或感受体面得输,胜负之间促使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抗压能力的提升。通过武术游戏,幼儿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亦能承受失败的考验;克服胆怯、害羞等情绪,体验合理进攻,懂得正当防卫,能够与同伴交往、沟通、合作,也敢于对不当行为说“不”。

1.4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

幼儿习练武术不是个体学习的过程,需要与同伴交流、分享与合作。囿于目前家庭成员的构成情况,大多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作意识。通过幼儿武术学习,幼儿可学会管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遵守规则,维护集体利益,感知、理解同伴的感受、诉求,明白自己的存在是在一个确定的体系当中,所以要懂得谦让、学会妥协,遇到困难则要坚持不懈进行努力,永不言败。成功时要分享,失败后要总结。

2幼儿武术教育现状

2.1武术文化的传承与技能的脱节

幼儿武术教育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发展幼儿运动能力,对幼儿设定不同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次教学。对运动天赋突出,运动成绩出色,有极强兴趣爱好的幼儿,可以帮助其发展特长,作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储备,对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以习武为目标促进其体育锻炼能力;另一方面,专注于武术知识、武德的教育,有意识地将武术文化传承于习武幼儿。目前幼儿武术的教育内容大多数以武术操、武术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幼儿武术操大多以集体教学为主,节奏感与整体动作整齐划一是要求,可以培养幼儿集体主义观念、提升幼儿专注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动作的规范性、连贯性和观赏性。

2.2幼儿武术课程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全面性

幼儿武术教育应该贯穿于包括学前教育阶段在内的整个教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其规划定位必须考虑到整体性和系统性。首先,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设计幼儿武术教育传统体育项目计划;其次,根据项目计划,将学年、学期、单元、课堂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当下幼儿武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幼儿园缺乏规范、标准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统一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导致教学内容或重复或缺失,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3幼儿武术教育的安全保障

幼儿武术除了武术操之外,还应包括器械武术套路,但多数幼儿园这类项目很少开设。究其原因,客观上持有器械武术的学习存在一定危险性,家长担心幼儿受伤,教师担心看管幼儿不当。幼儿无法体会武术持有器械的乐趣,也就失去了武术学习的全面性。教师为了规避风险就会选择动作简单、易操作、没有挑战性的内容,但这样的做法忽略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导致幼儿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缺乏判断和应对,更谈不上自我保护意识的建立。

2.4人力资源的匮乏

幼儿体育教师队伍以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为主,他们大多对武术知识、武术技能、武术文化了解甚少,所以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容易出现示范动作不够标准,攻防内容理解不透,武术文化结合不紧等问题。其次,幼儿园选择专业培训机构武术教师,他们的短板是缺乏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心理特点了解甚少,教学方法偏向专业化训练,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游戏性和趣味性,其主要原因有下述两点:第一,人才终端的培养。部分院校依然将幼儿体育教师纳入到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该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缺乏专业能力和体育素养,培养方向无法兼容市场需求;第二,教师自身体育素养的发展。教师缺少再教育机会,制约了教师专业性的发展。综上,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需要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他(她)们既要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体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来完成幼儿武术教育。

2.5家园共育平台不畅通

家园共育本质上是由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参与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现代学前教育制度大力倡导的一种教育模式。目前,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是“5+2=0”这样的教育悖论在教育界屡见不鲜,尤其在幼儿武术教育方面,更是日益严重,有极端化倾向。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家园协同发展。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人生老师,家长对幼儿武术教育的认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家园共育平台不畅,幼儿园专业的知识与育人方法不能与家庭很好结合,幼儿在家庭中的现象也不能很好反馈幼儿园教学成果,这一切都将导致幼儿武术教育事倍功半。

3幼儿武术教育发展对策

3.1优化幼儿武术教育目标

幼儿武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运动技能与文化传承相结合。首先,武术运动没有思政教育,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甚至会沦为暴力工具。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将武术文化的内涵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具有强壮体魄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武道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勇,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在学习武术基本动作、基本套路中发展幼儿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及各项机能。主要培养幼儿运动兴趣、运动习惯,在欢快的氛围下能够主动、自愿去学习,能够为终身热爱武术运动进行启蒙,奠定基础。

3.2设定幼儿武术长期教育计划

幼儿园要对幼儿武术教育的实施进行长远的规划,要有延续性,为幼儿将来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打基础、固根本、利长远。在长远规划基础上要有阶段性的计划,按年、月、周、单元、课时层层细化,步步落实,要根据课程实施随时检视反思。

3.3多领域协同开发幼儿武术教学内容

幼儿武术教育通过语言领域渗透武德教育,比如幼儿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形式,了解历史事件、英雄人物。能够锻炼幼儿倾听能力,感受人物的情感、体会人物的优良品质。幼儿武术教育利用社会领域教学,使幼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幼儿武术礼仪的学习,使幼儿懂得尊老爱幼、文明礼让;分组活动,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幼儿在掌握各种武术技能的同时,探索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在活动当中大胆的猜测,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多媒体以及拼图的形式,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刀、枪、棍、棒等中华武器。幼儿武术操的学习,幼儿学习动作时感知韵律。组织观看武术比赛和表演。武术的动静结合,神形合一的展示。锻炼幼儿欣赏的能力。幼儿根据武术知识,画出英雄人物;制作中华武器;通过拼接摆出武术动作等等。

3.4提高幼儿武术教师素养

倡导人才输出地管理模式。各级教育部门以及高职、高专院校高度重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根据幼儿武术的特点及特征,在课程结构层面上改革,探索并创新幼儿武术课程,淘汰普通体育课程,增设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培养具有武术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其次,实施校企合作。幼儿园与高校协作,引进高校教师进行讲座、培训。高校将幼儿园作为实训基地,进行教学、科研活动。

3.5家园合作

第一,幼儿园可以聘请专家开设幼儿武术讲座、公开课,传递幼儿武术教育理念,使家园教育目标统一;第二,构建幼儿武术教育氛围,组织亲子活动,如讲故事大赛、舞台剧等形式,都能有效激发幼儿家长在共育方面的教育积极性;第三,搭建互联网平台,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武术运动,家长可以及时反馈幼儿家庭武术运动情况。

参考文献:

城市发展指数范文第4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子、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具体来讲,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养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要大力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培训,尽快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和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现阶段,农业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食品,又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历史传承等功能,又要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这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现代农业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成效。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求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观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用高新技术武装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状况,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二是以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学习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应该选择第二种模式。即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资源,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当前,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推广力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质,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我国、本地区自主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技术组装集成,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要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投入,建立和健全乡村级农业技术队伍;要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下大力气培置农村科技示范户,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根据我国国情,要高度重视土地、水及环境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走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力度,大力培训乡村农民技术人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成果是重要的农业资本。科技成果只有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广大的群众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基础。因此,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根据本人几十年从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提出如下思考:

1、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找准着眼点。

当前,发展高效农业,节水、节能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也应该是我们培训工作的着眼点。我们科技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配合政府搞好生产结构调整,整体开发规划,并应把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及其他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双垅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微滴灌技术,新品种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灾害性天气预防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技术,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

2、深入农业第一线,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鉴于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长期受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接受新事物有一定困难的实际,培训工作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用农民群众的语言,采取声、形、图结合的办法,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浅显的道理,使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来。

3、帮助乡村建立健全农技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民协会的作用。

面对广大农村、千家万户农民,光靠少数专家和市、县(区)技术人员的培训,科技成果很难进村入户。应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技术网络,采取层层培训的办法,加快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

基层农民协会、专业协会,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他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的示范最具有说服力、带动力,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因此,要帮助乡、村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协会及专业协会,并把他们作为基层培训的重点对象。

4、培训形式应灵活多样

针对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科技素质不高,我市区域性经济差异大,种植作物种类、方式多样的现状,培训的形式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可采用农忙时一事一训,农闲时系统培训;室内课堂式讲授与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召开现场会议与组织学习参观相结合;文字讲述与播放光碟相结合……达到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能掌握,用得上,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目的。

城市发展指数范文第5篇

GPI指数的提出

GPI指数的概念GPI是国内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指数(GDPPollutantEmissionIndex),是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GPI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在环境统计公报、环境状况公报中,废水的统计指标有废水排放总量、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废水中氨氮排放量;废气统计指标中有二氧化硫排放量(SO2)、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状况主要由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来衡量。因为废水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废气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在污染物排放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本研究选取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SO2)、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固)作为GPI的分析指标。

GPI指数的作用GPI指数是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关系的指数,它能反映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组成的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状况,也能反映经济与环境发展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性情况,以及对过去发展状况和相关工作的总结和评价等。GPI指数提供了一个科学客观的、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是对经济与环境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GPI可以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进行衡量,纠正唯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片面倾向,使城市有一个合适的近期努力方向和科学长远的奋斗目标。GPI把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为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确保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达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基于GPI的城市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分析

部分城市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在分析城市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物排放状况中,考虑分析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工业污染物指标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全国三类23个城市(直辖市3个、部分省会城市7个、部分非省会城市13个)作为分析对象,统计了2011年这些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废水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废气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运用公式(3),计算了GPI工业COD,即单位GDP废水中工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运用公式(4),计算了GPI工业SO2,即单位GDP废气中工业二氧化硫(SO2)排放量;运用公式(5),计算了GPI工业固废,即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部分城市工业GPI分析从GPI工业COD的平均值来看,有16个城市GPI工业COD的指标值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5.65,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的GPI工业COD平均值分别为2.56、5.01,均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而一般城市GPI工业COD的平均值6.72高于其平均值。从GPI工业SO2的平均值来看,有15个城市GPI工业SO2的指标值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36.27,其中直辖市的平均值22.45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省会城市和一般城市均高于其平均值,而省会城市的平均值41.65高于一般城市GPI工业SO2平均值的36.56。从GPI工业固废平均值来看,有17个城市GPI工业固废的指标值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0.47,其中直辖市的平均值0.18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省会城市和一般城市GPI工业固废的平均值均高于其平均值,其中省会城市的平均值0.50低于一般城市GPI工业固废平均值0.52。根据图中所示,2011年按不同的城市类别列举出23个城市工业GPI的指标值。在3个直辖市中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指标值中,重庆最高,北京最低。由表1可以看出,重庆在直辖市中废水中的工业COD排放量、废气中的工业SO2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均最高,北京排放量均最低。在7个省会城市中,GPI工业COD指标值中南宁最高、哈尔滨最低,南宁废水中的工业COD排放量最高,哈尔滨排放量较低;GPI工业SO2指标值中乌鲁木齐最高、南宁最低;GPI工业固废指标值中昆明最高、哈尔滨最低,昆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最高,哈尔滨排放量较低。在13个一般城市中,GPI工业COD指标值中宜宾最高、青岛最低,宜宾COD排放量位于第3,青岛位于第10;GPI工业SO2指标值中宜宾最高、本溪最低,由于宜宾SO2排放量位于第3,本溪排放量最低;GPI工业固废指标值中本溪最高、中山最低,本溪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最高,中山排放量最低。一般来说,GPI值的高低主要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存在不同;二是各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三是各城市的经济结构存在不同;四是各城市在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方面存在差异。

部分城市GDP与GPI的综合分析根据23个城市GDP、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数据,见图4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23个城市的GDP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可见对应的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大体上呈现波动递减的趋势,表明GDP曲线与对应的GPI曲线大体上成负相关关系,具体体现在GDP较低的城市,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相对较高,而GDP高的城市对应的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较低。第二,GPI曲线的波动明显,对于GPI曲线波动较大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状况等的差异所产生的。如GPI工业COD曲线在连云港、常德、南宁出现明显拐点,兰州、乌鲁木齐GPI工业SO2相对其他城市指标值来说很高,本溪、昆明GPI工业固废相对其他城市指标值来说较高等等。从对部分城市GDP与GPI的初步综合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不合适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二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制约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