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才年会上发言

人才年会上发言

同志们:

根据年初人才工作要点安排和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部长(主任)办公会决定,今天我们在网上召开*市*人才工作年会。受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人才办主任初立生同志指派,借此机会,我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向组织人事人才部门同志报告工作。同时,向全年为人才事业辛勤工作的各位同志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一、*年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把握工作方向,服从服务大局

——适时调整规划,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与“十一五”发展需求相对接。立足于适应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的人才需求和现有人才资源开发,以我市现有人才数量和结构状况为基础,对“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人才需求进行超前预测,重新明确目标、重点和措施,市直人才队伍建设责任部门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主动提供服务,实现人才工作与全市落地重点工程项目相对接。围绕已经开工和即将开工的地铁一、二号线等重点工程项目和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重大工业项目对管理、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人才服务体系,制定相应政策,全力做好所需人才的引进、推荐和超前培养工作。主动与46个重点工程项目进行联系和对接,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为在建和投产项目及时提供人才服务,为签约在谈项目谋划人才准备。积极牵线搭桥,为在沈召开世界生产力大会授予院士称号李路梓先生及所属盛世铭集团投资化工园做好入区协调工作。

——引进培育并举,搭建优势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有效平台。结合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要求,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出台了《*市引进和培育优势产业创新人才若干政策》,并及时研究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对优势产业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给予重点资助。市科协、市外办以辽海•*论坛为载体,举办“科技创新讲坛”,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沈讲座,激发和引导我市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创建新型载体,提升人才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市科技局、市农委实施农村科技人才研修工程,抓好农民科技研修基地建设,通过扶持、引导、交流、监督等手段,推动100家研修基地规范化健康发展;选派、资助180名青年农民到*农业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农业技术培训,制定《*市农村科技人才研修工程青年农民科技示范户认定及创业项目资助办法》,确定35家学员实践基地,推动培训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落实合作项目,推进*中部七城市人才工作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倡导,会同*中部各城市提出《*中部七城市人才工作一体化框架协议》,成功举办了*中部七城市人才工作一体化签约仪式。切实担负起轮值主任和秘书长城市职责,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组建工作机构,制定相关工作规则,确定合作项目,认真推进一体化各项任务的落实。组织了七城市人才工作者赴港人力资源培训,着手筹建筹办专家服务团、人才工作研究会和知名企业家论坛,人才市场合作迈出了新步伐。

2.坚持整体推进,强化队伍建设

——从抓措施落实和制度细化入手,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市人事局坚持不懈地抓好公务员思想、能力和作风建设,建立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公务员队伍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公务员法和公务员登记入轨运行工作,进一步推进考录、考核、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流程,推进了考录工作规范化。认真总结、推广了皇姑区、沈河区等考核工作的先进经验,初步形成了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简单易行的考核方法。总结推广了市经委、市公安局竞争上岗经验,积极推进全员、中层领导职务、中层领导职务缺额及非领导职务竞争上岗的方式。目前,全市竞争上岗覆盖面已经达到98.8%,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拟定了公务员九种能力培训计划,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开展公务员管理核心课程等各类培训。市财政局努力营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机关氛围,大力提高财政人才队伍的学习力、创新力,形成了局内扁平化、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和财政部门的“组织宪法”,实现了组织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市委办公厅实施干部“交流锻炼”新举措,行政编干部在关系不转、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到其它处室“交流锻炼”,以增长个人才干、提高工作能力、满足工作需要。市卫生局、市行政执法局、市药监局、棋盘山开发区、市法院等单位在人才素质培育和人才队伍整体建设上采取了新举措,收到明显成效。

——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市高管中心全面落实《*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振兴行动纲要》,制定培养规划,加大培养投入,创新培养方式,改革培训内容。年内轮训全市骨干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及后备人才达50%以上;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3000多人次;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培训351人次,其中取得高级认证的89人,取得中级认证的252人;建立了“*市企业家促进会”。

——全面启动培养计划,扩充和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和实战能力。市人事局制定《*市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实施“555工程”,推进工程师培养计划,总结通过培养方式晋升工程师经验,组织研究和设计各专业工程师能力素质及培训内容,选择企业和在沈高校建立工程师培养基地,不断扩大培养规模,推动工程师摇篮建设工作。着手实施紧缺人才特别培训计划,开展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活动,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举办重大课题高级研修班,在装备制造、建筑、交通等行业组织开展现代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训。

——推进技工培训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品牌实力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市劳动局、教育局、团市委联手合作,成效显著。6所万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工作全面展开,今年9月已有两所学校分别竣工、开工。年内全面完成了*年提出的三年培养6000名新技师任务,同时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4500人。引导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培养人才,年内面向在岗职工实现适应性、转岗和技能提高等培训面达到20%以上。民办机构培训中高级技工突破10000人。组织大学生和优秀青年技工“双证”培训,学历班104名优秀青工已通过全国成人高考;技能班41名大学生通过技能鉴定。开展了“**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成功承办全国青年技能节、第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取得了蝉联“振兴杯”和两个单项第一的好成绩。

——全面开发各类培训资源和能力,不断壮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市农委、沈北新区紧紧依靠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科技、农村经济管理和科普机构的职能作用,调动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状元”、“农民科技致富大王”、有经验的农民经纪人支援新农村建设和造福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抓好农民科技研修基础建设,推动百家研修基地健康发展。组织农村科技培训讲师团,结合农时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咨询和指导150余场,培训农民1.5万人次。支持并选派44名科技特派员进入乡村进行科技创业,开展科技示范项目45个。投资130万元进行新型农业培训,年内培训6000余人次。依托*农业大学,实施农村科技示范户培训工程,重点培育1000余户科技示范户,为每户培养1名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近10000余人次。

3.拓宽集聚渠道,构筑人才高地

——充分发挥现有载体作用,不断增强高层次创新人才自我培育能力。市人事局、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结合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制定加快培养中青年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工作意见,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博士后培养计划”、优秀中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等现有人才培养项目为载体,整合各种资源,实施“*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领军人才开发机制,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为重点,推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开发试点。聘请原籍*在部级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专家及部级专家组成员为我市相关学科带头人,促其为我市培养大批中青年专家施才展智。支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学园的壮大和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及投融资平台建设。

——切实发挥资金导向作用,优先保障急需和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开发。进一步突出重点,对重点工程项目引进的急需人才、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以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项目为基础来沈开发创业人才,在政策扶持和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资助上予以倾斜;对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到我市企业兼职或临时性参与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项目并取得重大成果的科技人才予以资助;对从事填补国内空白科研项目、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获得部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项目负责人予以重点资助;落实科技人才资金计划项目,重点支持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青年科技人才从事的应用型基础研究项目。年内共受理申请资助的人才引进和管理及科技创新项目146个,年底前1500万元资助资金将分批拨付到位。制定了《*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社会化筹集管理暂行办法》,以吸引社会资金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使资金来源广阔,实现多元投入。

——以“引博”为突破口,多角度、多层面开通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会同市人事局全面启动了以面向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为主的“引博”工程。组成赴清华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团,参加了清华大学博士后人才洽谈会,与清华大学达成合作意向,为市直和区、县(市)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科研院所和高校及部分党政机关充实博士后专业人才。邀请清华大学领导同志和博士后(博士)代表来沈考察和洽谈。市人才办与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签署了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来沈挂职锻炼协议。目前,有7位博士后(博士)陆续到我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挂职。组织市属18家国有及民营企业赴西安招才引智团,在中国西安人才市场举行的“*年陕西省秋季大型人才交流会”上,我市共提出了856个岗位和70个博士后项目需求信息,参会期间共收取人才简历1856份,达成意向756人次。与此同时,继续做好接收、安置管理省派选调生工作,年内从省内外著名高校接收53名品学兼优选调生。目前,往届选调生中,已有20人成长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中,县区和市直单位“一把手”2人,副职6人。

——坚持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进一步扩大高层次人才引智成果。市科协、市人事局认真总结院士工作站建站经验,继续扩大已建工作站规模,不断充实和扩大建站成果,年内新建院士工作站5个,邀请来站工作院士21名,使在沈建站总数达到25个,邀请来站工作院士总数120名。制定并实施了《*市企业博士后资助办法》,50多名博士后已经或正在得到资助。鼓励和支持我市优势产业领域具有较好研发条件的企业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年进站博士后9人,30余名博士与企业签订了进站(基地)和做企业项目博士后意向,实有工作站35个。年内市民营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总数达到5家。

——进一步拓宽渠道,合力促进海内外人才和智力引进工作迈上新台阶。市人事局、科技局以对俄引智为突破口,加强与独联体国家的引智合作,立足于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拓展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周边国家的引智新渠道,全年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和引进各类外国专家2500余人次,引进外国专家研发团队42个。研究制定了《*市人才创业资助办法》,鼓励和吸引国内外人才对特别是海外留学人才在我市领办、创办科技企业。设立引进创新团队研发资助资金300万元,专门用于团队引进。承办*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暨高新技术展,我市参会单位376家,与国外对接洽谈项目489个,达成合作意向172项,签订智力引进和高新技术协议、合同56项,占大会签约项目总数的41%,拟引进外国专家133人。充分利用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中国*韩国周、中俄高新技术交流会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推出难题招标项目,引进高端人才。16家省外学子创办企业新近在我市落户。充分发挥统战、科协、青联、侨联、台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拓展海外联系渠道,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才来沈创业。

——立足本地实际,区域人才工作各具特色。沈河区在完善政府雇员引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事业单位考试聘用制引才方式,为区卫生局和环保局共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9名。和平区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训渠道,依托“人才培训超市”,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单点单做,开创“订单式”培训。新民市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先后确定省农科院、*农业大学、*市农业科技开发院等科研单位的9名专家、教授为首批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育科技致富典型。法库县县乡两级建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人才资源开发配置规划,为冲刺“百强县”提供人才保障。

4.夯实工作基础,优化人才环境

——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和运行机制,为整体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切实担负起在人才工作上“牵头抓总”职责,认真履行“四管”职能,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按照层次分明、界定清晰、相互衔接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了市直有关责任和配合部门工作职责和相互关系,积极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规划具体落实,继续推进《*市人才工作任务分解表》中尚在进行和常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督促年度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各区、县(市)在积极争取、配强人才工作机构及人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人才工作长远目标、措施和年度工作任务,健全和实施相关工作制度及运行、保障机制,推动了人才工作全面发展。市直各单位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结合实际选准工作重点和载体并形成抓手,切实搞好人才培养、引进和深度开发。

——印发《*市*年人才工作要点》,指导全市人才工作全面展开。根据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市人才办与相关责任部门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形势,多次座谈研讨,形成了《*市*年人才工作要点》,提出了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同时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牵头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及完成时限,对全市人才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组织召开了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协调会,结合落实年度工作要点,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具体指导,督促落实。

——开展广泛深入的人才工作调研,为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奠定基础。在立生同志高度重视和亲自指导下,市人才办会同有关部门就吸引和留住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团队引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吸引留住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问题研究》、《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发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市科技专项和重大项目组织与实施中的创新型团队引进与培育研究》等一批课题成果。在调研基础上,结合全市人才政策执行情况,继续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探索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

——做好专家评选和服务工作,引导和鼓励优秀专家积极奉献。以创新思维和措施完善专家管理服务机制,印发了《*市优秀专家管理办法》(沈委办发[*]10号)。组织了第四批*市优秀专家评选工作,评选命名并表彰了100名*市优秀专家和28位荣誉优秀专家。为更好地发挥好专家智力优势,鼓励专家为经济建设建言献策,促进不同行业专家感情与成果交流,召开市级领导联系高层次专家座谈会,组织省级优秀专家建言世园会活动,举办“专家周末沙龙”活动,收集整理优秀专家可行性建议并编印《专家策》。关心高层次知识分子工作生活,积极为获科技大奖专家排忧解难。筹建*市优秀专家活动基地,组织安排好优秀专家健康疗养。

——拓宽工作及服务领域,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工作者队伍。筹建*中部七城市人才工作研究会和*人才资本应用研究院,以吸引广大组织、人事人才工作者和各界专家广泛参与,围绕人才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推动军地人才互动走向深入,组织市气象局和二炮51基地共同培养气象人才。启动特殊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举办人才工作者培训班,组织人才工作者探讨学习人才工作理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交流人才工作先进经验,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强化观念更新和舆论宣传,积极营造浓厚“四尊”氛围。进一步落实扩大舆论宣传的各项措施,召开*市人才工作宣传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和*市第二次人才工作信息会,全面部署人才宣传工作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全年相关政策、动态信息。*报业集团、*电视台等市级媒体积极配合人才工作,开展了有效宣传。建设并开通*人才工作网,与*政府网、*人事网、吉林省人才工作网、抚顺人才工作网、*党建网、世园会网等建立了互动链接。继续发挥《*人才》、《*人才工作通讯》工作平台作用,积极宣传人才政策、宣传优秀人才、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基层工作。

回顾*年我市人才工作,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成绩是主要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区、部门之间人才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领导和部门重视不够,特别是仍有个别区、县(市)的人才工作机构还没有完全组建或尚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二是人才政策体系构建与功能发挥还有相当工作空间。三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缓慢。四是人才工作相关责任部门配合协调方面有待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明年工作中重点加以解决。

二、*年全市人才工作思路

前不久,中组部在武汉召开了部分省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会议着重就如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市作为参会城市,在会上做了《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强化人才工作宏观管理》的经验介绍,得到中组部领导和其他参会省、市组织部门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可。会上,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同时印发了《关于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创造性地抓好我市明年的人才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年我市人才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构建人才政策体系为先导,以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各类高端人才为重点,以改革人才体制机制为动力,切实履行“四管”职能,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建优良人才环境,为构建和谐*、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三大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引进培育并举,全面推进人才结构优化。

一是要突出引进工作重点。首先,立足于我市社会长远发展大力引进各类高端人才。成立*市引进高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凤来雁归”工程和“高端人才开发计划”。针对我市院士级高端人才拥有量不足且年龄偏大等情况,开辟大额专项资金,提供各类优惠条件,力争年内引进院士级自然、社会科学高端人才5-6位;针对我市名家名人流失现象,制定周密计划和措施辅以优越条件,动员全社会举贤荐能,高起点引进增添城市文化内涵的文艺名家名人,年内力争有10位左右享誉国内外的大师级人才来沈。其次,人才引进要坚持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为我市优势产业(产业集群)和重点项目发展服务,力求管理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团队引进。在坚持企事业单位自行引进为主的前提下,积极协调市直人才工作相关部门,通过举办大型境内外人才招聘和各种赛事,组织企事业单位参加人才交流会、合作洽谈会等活动,为其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提供服务。二是发挥资金导向作用。根据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关于扩大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规模及使用方向的有关意见,结合近三年来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实践,修订《*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及资金审批、使用及监督管理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把资金资助重点转移到优势产业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创新型、复合型管理和科研团队的引进上来。启动《*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社会化筹集管理暂行办法》,广泛吸纳人才资源开发多元投入。三是要注重现有人才资源开发。首先,充分发挥我市人才众多优势,大力开发潜在高端人才。树立自产意识,建立培育机制,对具有院士级和区域、国际名家资质的在沈优秀人才进行普查,选准培育对象,按照“缺什么给什么”、“少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鼓励他们拼搏进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催生本土高端人才脱颖而出。其次,全面落实《*市引进和培育优势产业创新人才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培育投入力度,制定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地支持和鼓励具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人才到境内外参加提高性学习和培训。重点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潜力的中青年拔尖人才,重点培育我市优势和新兴产业急需的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全面提升我市各级各类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消除我市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加速推进我市人才队伍结构优化。

二、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推进政策研究、服务与管理。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在认真分析全市人才工作形势和人才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形成的人才政策框架,紧密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客观需求,重点围绕人才引进与培育、人才评价与认证(鉴定)、人才激励与保障、人才市场开发与管理、人才基础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组成课题调研组,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提出落实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明确工作责任和职责权限,为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全市人才政策系列文件提出的相关政策奠定基础。二是要提供政策服务。组织人才工作相关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着眼于所需人才的引进、推荐和超前培养,制定特殊政策,及时满足重点产业和重点工程项目对人才的需求。强化人才政策归口统一管理,指导各级人才工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根据本地区和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培育、激励等相关政策。三要督促政策落实。定期对全市人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其作为人才工作督查的重要内容,以此作为评价相关人才政策执行部门和单位人才工作情况的重要指标。

三、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要切实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和中组部的有关要求,把人才工作作为考核我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目标考核体系。依据中央、省、市有关决定,结合中长期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就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进行系统研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人才意识扎根决策层。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才工作责任制度。加强各责任部门与配合部门沟通联系,全面落实人才工作责任。

四、助推和谐*建设,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构建和谐*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规划,把社会工作管理部门及时纳入人才工作领导机构,重视并提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组织民政、人事、教育等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做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力争实现2010年前社会工作人才数量翻一番的目标。

五、打造一流专家队伍,充分发挥领军人才作用。

以在沈院士、省市优秀专家为主体,充分发挥优秀专家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进程中的作用,按市委有关文件强化服务与管理。坚持执行市级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充分发挥*市优秀专家协会和活动基地作用,适时举办优秀专家座谈会、“专家周末沙龙”等丰富多彩活动。按照“四个一”思路,实施开发式管理,切实组织开展好省际专家智力支持行动,及时收集整理优秀专家可行性建议,续编《专家策》。按“百名百业”思路,探讨优化我市优秀专家队伍结构。认真做好专家服务工作,定期或根据需求组织优秀专家学习、考察、体检和形式多样的健康疗养。

六、继续推进合作项目,不断扩大一体化工作成果。

继续履行好*中部七城市人才工作一体化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城市的相关职责,组织七城市人才工作部门紧紧围绕*中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重大合作项目,发挥区域人才优势,推进人才合作。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合作成果,扩大人才培训、人才市场等方面合作的成果;要在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引进和培养、人事服务、经营管理人才认证、技能人才鉴定等方面,探索新的合作途径,拓展新的合作方式,谋求新的合作成果。通过上述合作,提高*区域影响力、幅射力及有利于*大发展、快发展的人才效益。

七、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合力营造优良人才环境。

进一步落实扩大人才宣传的各项措施,坚持人才工作年会和信息制度,组织市属新闻媒体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宣传,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充分利用《*人才》、《*人才工作通讯》和*人才工作网扩大宣传效果。总结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全市人才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展示人才工作成果,适时召开全市人才工作表彰大会,进一步营造“人才强市”战略氛围。研究制定人才工作向企业、学校、社区和乡镇延伸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调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人才工作的热情,共同打造和谐的人才环境。

八、夯实基础工作,强化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是要总结区县(市)和市直单位人才工作经验,明确区域与系统人才工作职能定位,按照上级要求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与办事机构并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二是要强化激励机制,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继续搞好全市人才战线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全市人才工作战线涌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日常了解和本次年会申报,我们感到下列单位、部门和个人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如:在取得人才工作突出成果方面有市人事局专业干部处、市科技局人事处、市劳动局职业技能开发处、大东区人才办、新民市人才办;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团市委青工部、市卫生局组织部、市城管局组织部、和平区人才办;在人才素质培育方面有市委组织部干教处、市委办公厅人事处、于洪区人才办、浑南新区组织人事局;在优秀人才引进方面有市财政局人事处、市科协组宣部、鼓风机集团;在人才工作宣传方面有市委宣传部新闻处、沈河区人才办、东陵区人才办。再如:为人才工作辛勤工作、甘于奉献的先进个人代表有市人事局人才流动开发处蔡力、市外办人事处张秀文、市委统战部联络处曾丽艳、市公安局政治部干部处李仁杰、高管中心刘春雷、市农委人事处郭民祥、市药监局人事教育处周胜兵、市科教工委组织部赵慧、皇姑区委组织部干部一科何长江、铁西区人才办邢钧、辽中县人才办赵云成、重型机械集团赵凯军、*日报韩然、*电视台孙岳。本次年会对上述先进集体和个人提出表扬。希望大家要以他们为榜样,以昂扬的斗志和敬业激情,力争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三是要搞好人才工作者素质培训,通过境内外学习考察与在线教育等方式,强化从业同志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成果意识。去年年会请了专家授课培训,今年限于网上会议,我们结合创新年向大家推荐一项课程训练——爱德华•德•博诺的“创新思维”。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悟出道理、提升素质,以利创造性开展工作。

同志们!*发展到今天,各类人才已有百万之巨。但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相对较少且有流失确是事实。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既有规模数量要求,也有质量精度要求。这是支撑和保障*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因此,每个从事人才工作的同志都要从*长远发展大局出发,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不懈地开发建设,让人才资源活力竞相迸发,让各类人才智慧充分涌流,尽快实现人才大市向人才强市的历史跨越。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年会,希望大家集思广益,谋划新思路,实施新举措,寻求新突破,展示新作为,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和“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信心和气魄扎实工作,全市人才工作就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