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发展持续向上条件思考

经济发展持续向上条件思考

持续向上发展是指经济后起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环境条件下,通过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和制度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增长率在较高平台上的延续,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缩短与先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距。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各项指标发展态势良好,可以说已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从温饱小康向以住、行为主的全面小康迅速升级和演变,工业化进程加速向中后期过渡,城镇化水平进入快速提高阶段,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必然趋势更加明显,海西崛起之势初显,已经具备了经济发展持续向上的基础条件。

持续向上发展是指经济后起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环境条件下,通过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和制度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增长率在较高平台上的延续,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缩短与先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距。认真分析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研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一、*经济发展持续向上的内外部环境

(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为我省经济发展实现持续向上提供了重要外部环境。

从国际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到来,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展开。这既给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又为中国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历史机遇。外部规范的市场制度、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新兴信息产业的建立,以及整个经济运行的信息化,可以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这就为我省积极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外源性生产要素快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将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创造了条件,也是我省获得工业化进程“后发优势”的源泉,从而为实现经济发展持续向上提供了重要条件。

从国内看,首先是我国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整体国力呈上升之势,这是我省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实现经济发展持续向上的前提。其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东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既为我省经济发展持续向上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我省实施持续向上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第三是区域竞争加剧,我省持续向上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从目前国内的竞争格局看,经济总量排在我省之前的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的经济增速均高于我省,我省的经济发展与这些地区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之势;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一些省份利用这一轮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能源产业的拉动,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自身看,一是*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据测算,以*省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密度仅分别相当于长三角、珠三角的15%和17%,相当于台湾省的5%;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长、珠三角洲的41%和27%,相当于台湾省的10%。这些数据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仍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后发优势明显。二是海西发展战略积极效应突显。海峡西岸写入中央文件后,40多个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从布局、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明确了对*的大力支持;海外华人华侨、台港澳同胞、国际友人、闽籍乡亲、各地闽商积极呼应,周边地区在产业、交通、市场、口岸通关等方面主动融入与密切协作,海西效应正在日益扩大。对*来说,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凝聚了发展的合力。三是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禀赋。*具有独特的人文资源和独具的人文魅力,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闽籍华人、华侨达1000多万人,足迹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同胞有123万人祖籍在*,而台湾同胞中80%以上祖籍在*,老一代华侨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水资源总量11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4.2%,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1168万千瓦,年可发电量916亿千瓦时,这些优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具有较大的潜力。

(二)我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与积累为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创造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7年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处在新的转型期。站在新世纪、新起点,我省经济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建设经济强省的新阶段,为实现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表现在: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多年来保持在第11位,人均GDP保持第7位。*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是1978年的66倍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1978年的263倍,超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总和。

二是产业结构日益升级优化。高优农业不断发展,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烤烟、花卉等经济作物已发展成为我省农业的优势产业,这些农产品的产量居全国前列。工业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推动经济快速向前的火车头作用更加突出。电子、机械和石化成为三大主导产业。以炼化一体化、金龙客车、东南汽车、波音飞机维修、厦门重工为龙头的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柱。依托福州、厦门两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五个省级高新区的建设,以戴尔、冠捷捷联、华映光电、新大陆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组成了从福州到厦门的沿海IT产业集群。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旅游休闲、邮电通讯、现代物流、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异军突起,*6年全省第三产业增长16%,增速比上年加快3.5个百分点。

三是外向型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对外经贸规模持续扩大,*6年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额分别居全国第8位、第6位和第8位。出口商品结构趋向优化,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东盟、俄罗斯、拉美等新兴出口市场也出现快速增长。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投资了近百个项目。

四是体制机制障碍问题逐步破解。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一批政策文件,有力地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使经济发展和投资经营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全省有95%以上资源通过市场调节配置,市场化程度居全国第3位。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70%,民营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已成为全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五是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逐渐缓解。着力加大交通运输、能源电力、邮电通信、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先后投入使用,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目前全省综合配套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到*6年底全省发电装机总量达2205万千瓦时,与华东联网已形成了两个500千伏回路联接。全省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85部,移动电话用户达1539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近771万户,所有城乡都可以直接拨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区间电话,所有乡镇都可以通互联网。进入新世纪,*多年来历史遗留的基础设施建设欠帐问题正逐步全面得到解决。

六是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基本配套。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00万,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统计监测,*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6位。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基础教育得到加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文化事业繁荣,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不断发展。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13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指标。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连续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基本平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稳步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生态环境质量优的区域占80%以上,居全国首位。

七是民生问题持续有效改善。*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85年的18倍和12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78.26亿元,人均达到1.26万元。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985年的28倍。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42平方米,分别比*0年增加4平方米和10平方米。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和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和试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走在了全国前列。

总的看,目前,我省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从小康向以住、行为主的全面小康迅速演变。工业化进程加速向中后期过渡,城镇化水平进入快速提高阶段,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必然趋势更加明显,海西崛起之势初显,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持续向上的基础条件。

二、*经济发展持续向上的动力

一是经济增长要素的强劲驱动。据对1985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劳动、资本和以技术进步为主的全要素生产率等经济增长要素变动进行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我省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驱动;90年代后期至二十世纪初的*3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劲,同时,劳动和资本的作用显著下降;进入新世纪特别是*3年至2010年预测,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下降,资本的贡献率开始稳步回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超过了资本使用的贡献率,达到72%多。说明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等良性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与资本要素分庭抗礼。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全要素生产率将逐步成为我省实现经济发展持续向上的重要源泉和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及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逐步落实和到位,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技术革新推动着生产前沿面的上移,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及地区间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优化,会继续使生产率的潜力得以发挥。而且在未来,由于我省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将会提升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潜力,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生产率的增长。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力带动。我省的经济增长格局由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依靠一、二产业推动,逐步发展为主要由二、三产业推动的格局。从“十五”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弱化,二、三产业的驱动力不断增强,特别是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劲,贡献率基本在5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且第二产业中主要又是工业的驱动。以*6年为例,全省经济增长14.8%,其中有8.3个百分点是由第二产业拉动的,而这8.3个百分点中,有7.3个百分点是由工业的增长贡献的。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服务业的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协同拉动作用会进一步强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驱动作用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三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强劲拉动。消费需求在我省经济中一直占有较大份额,改革开放以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基本居于主导地位,但无论比重还是贡献率,呈现持续下降的总体趋势。投资需求的比重则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保持较低水平。从“十五”时期的变动趋势看,消费需求贡献率逐年下降而投资需求贡献率逐年上升,*5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超过60%,*6年达到61.3%,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这与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和投资的大幅增长相一致。未来15年,投资和资本积累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我省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投资当中的住房投资、公共消费品(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本质上是消费,是将来家庭消费的基础,这一比例在我省投资总量中高达45%左右,因此,这种投资是可持续的,其累积的结果会逐渐带动消费比重的上升,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是比较优势的强力促动。区位、基础产业、劳动力资源是*的比较优势,这些优势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从区位看,*地处东南沿海,东接台湾,居珠、长三角中间地带。独特的区位优势,给*的发展带来比较优势。从基础产业看,特色农产品、电子产品、纺织产品、机械设备等一直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也是在全国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从劳动力资源看,*6年底我省从业人员达到1900万人左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低劳动力成本的趋势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今后15年左右仍将处于分享“人口红利”的黄金期,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劳动力素质会普遍得到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仍会在我省经济增长中起较大的作用。

五是产业竞争力的推动。“十五”以来,我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抓好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工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电子、机械、石化等三大优势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纺织、鞋帽、服装等传统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涌现出了金龙、厦华、厦新、万利达、紫金、七匹狼、九牧王、才子、佳丽斯、富贵鸟、安踏、SBS拉链等一大批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高技术产业如以软件生产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较快,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70亿元,增长19.8%,高于同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排在全国第二位,超过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仅次于江苏。这些方面,都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可倚重的竞争优势。

三、*经济发展持续向上面临的主要障碍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意识到,面临的问题和障碍仍然不少,突出表现在:

(一)发展观念问题

1、经济增长过多依赖规模扩张。我省的投资率(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九五”以来一直保持在40%以上的水平,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4-*6年我省GDP增速分别为11.8%、11.6%和14.8%,相应地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5.9%、23.4%和38%,我省投资快速增长更多表现在恢复性增长的同时,但也明显较大幅度高于经济的增速,*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高达41.5%。同时,投资效率逐渐降低,1996年、*0年和*6年,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1亿元、3.1亿元和3.8亿元。这表明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难度加大,所需要的投入成本增加,因此依靠增加投入扩张规模来拉动经济的观念需要转变。

2、技术进步过于依赖引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R&D经费,我省的投入仍然较低。国际发展经验显示,R&D经费占GDP的比重小于1%的国家或地区,基本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具有较强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中等发达国家,一般在1.5%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都在2%以上。*0-*5年,全省R&D经费占GDP的比重平均为0.7%,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企业仅满足于通过购买技术、新设备,来获得较低附加值的短期效益;而通过自主技术开发,集成创新或是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需要投入的时间长、费用多、见效慢,企业往往不愿意增加投入,导致企业所获得的收益是处在效益链的末端,低附加值成份多,依靠廉价劳动力而取得的少的可怜的部分加工收益,而前期开发和后期营销的大部分收益则流到国外。企业的这种短期见效的观念扎根较深,如何转变是经济转型期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长期以来政府在创新方面主导不力以及没有必要的社会环境也有很大关系,这方面近年来有所好转,但力度仍然不大。

3、发展经济过度利用资源。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省的水平尽管好一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长期以来,这种经济增长依赖资源型发展的观念尽管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成效仍然不明显。高消耗造成了资源的紧缺,加上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上存在严重浪费现象,如煤矿开采的利用率远远低于国外水平,导致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效率极其低下。

(二)发展模式问题

1、依重工业快速发展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模式,导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改革开放至今,我省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带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动数据显示,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6.0:42.5:21.5演变到*0年的17.0:43.3:39.7,这一阶段基本符合我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省经济迅速由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化社会转向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社会,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化程度明显提升,这也进一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个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了18.2个百分点。进入“十五”以来,工业化程度继续进一步提升,*6年工业的作用达到49.8%,农业比重进一步下降到11.8%。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减弱,*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为39.1%,比*0年低0.4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60%-70%的差距更大,也低于全国39.5%的平均水平,这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省份不太相符。现代物流、软件、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教育、体育、卫生等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面临产业化发展问题。这种依重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将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不利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影响经济向好发展。

2、依重出口导向模式,经济风险日渐增大。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省经济外向度水平不断提高,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也随之提高。据测算,1981-*1年全省新增出口额相当于同期GDP增加额的29%左右,在GDP年均增长13%中,出口拉动全省GDP增速约3.3个百分点,占四分之一。*6年我省外贸依存度达到近70%,比1990年提高了约25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过高使我省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加大,增大了产业安全风险。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化的步伐不可阻挡,全球外贸依存度也在持续增长。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1970年为27.9%,1990年升至38.7%,*0年升至41.7%,*3年已接近45%。但是发达国家如美、日、欧盟的外贸依存度一般在20-30%左右,与之相比,我们的经济外向度偏大,加之,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遭遇的贸易保护壁垒进一步加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更多的依重外部经济,企业的竞争压力增大,不正当竞争、无序竞争加剧,自我保护能力减弱,也同时诱发更多的风险,遭遇贸易制裁的机率增多,给外向经济发展设置更多的障碍。

3、依重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压力更加突出。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供需矛盾突出,*5年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48亩,比*0年下降了7.7%;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能源消耗增长过快,“十五”期间,全省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达到1.3,经济增长对电力等能源的依赖较强、需求较大。同时,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为了能够尽快见效,对于影响环境资源的引进项目门槛设置过低,造成环境污染加重。*5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3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6265亿标立方米,分别比*0年增长1.3倍和1.2倍,表明全省每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需排放46万吨废水、排放2.2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环境污染的加重,后期的治理费用不断加大。当年全省环保投入总额超过145亿元,占GDP的2.2%,高于同期R&D的投入。

(三)发展质量问题

1、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外延式低效益型的投入,导致投资效益低下。一是新、扩建投资增长快,所占投资比重上升,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比重下降。*5年全省城镇新、扩建投资1242.44亿元,新建、扩建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62.6%,而全省改建与技术改造投资仅完成98.45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不足5%。资产增量调节明显呈外延型增长。二是体现技术进步的设备工器具购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偏低。*5年全省城镇工业投资中,用于设备工器具购置的投资比重仅38.2%,比*0年下降12.7个百分点,用于建安工程投资比重48.8个百分点,比*0年提高8.4个百分点。三是外延型增长导致投资效益低下。据1996年到*5年的投资效果系数数据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平均为0.34,最高的1996年与最低的*5年相差0.308。投资效果系数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全省投资效果不甚理想,经济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压力。

2、过多依赖政府推动,政策效应过于明显。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痕迹比较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发展战略,指导和促进了经济由低水平逐步向高水平发展。从*的经济运行的轨迹看,每一次经济的快速增长都与经济政策的引领密切关系:1981、1986、1993、1997等年份经济呈明显的跳跃式发展,都是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出台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发展的结果。“十五”以来,每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继续上升,尤其是自*3年起提出实施项目带动等十大举措,以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经济又不断攀升,*6年增长14.8%,为近十年来最高水平。

3、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率明显偏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表明:消费率保持在60%以上,经济发展的质量就比较高,增长的动力就比较足;反之,如果消费率长期低于60%,就应对宏观经济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增加消费,减少投资。尽管一个省份的消费率比一个国家的消费率客观上会低一些,但要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向上,必须要不断扩大消费,保持合理的消费水平。从表3可以看出,“八五”以来,我省的消费率明显呈下降态势,并自1994年起,由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转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至“九五”末期,“十五”初期,差距拉大到7.9个百分点,全国仍然保持在60%以上,而我省已下降到50%多一点。可见,扩大消费需求是当前我省经济发展持续向上的一项重要课题。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开始凸显出来,经济与社会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失业问题等较为突出,社会安全与稳定、社会保障与救助,深化改革任务等社会问题在局部还表现得比较突出等。

当前,我省人均GDP已接近3000美元大关。国际发展经验表明,这一时期也是一个关键时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增长徘徊。当前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已经相当突出,特别是在新一轮经济扩张时期,原材料紧张导致的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对进口依赖性过大,能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如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由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并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这已经危害到经济的安全和健康。为了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国际竞争,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持续向上,这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经济实现持续向上发展的建议

一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实施*持续向上发展战略。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的波动,又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既要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又要关注资源、能源的消耗问题,关注发展成本问题;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有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方面,要按照省八次党代会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将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作为重中之重,以资源禀赋产业贡献为主的增长结构逐渐向以竞争力全面提升的产业增长结构转变,立足现有基础,重点发展我省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程度,提高对现有信息基础设备的利用水平,在全省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企业和企业集群。城镇化方面,重点是以二、三产业为支撑,打造产业和人口聚集地。工业化做大做强二产业带动三产业,依托产业加快推进相对滞后的城镇化进程。同时,要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自身发展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三农”问题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也最关键的任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基本思路和新理念。必须始终把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使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三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要实施既有竞争又有规则的市场经济制度,给各种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国有、民营、外商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实现有序竞争和良性竞争,这是建设经济强省、提高整体竞争力最基本的条件。

四要培育高素质生产要素,尤其是要尽快建立灵活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机制,解决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根本动力问题。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功能和市场导向作用,努力营造科研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利于激励创新和人才辈出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把人才要素和科技要素作为培育竞争力内生机制的核心要素。

五要营造产业和企业聚集的环境,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深化企业改革,引进和建设高素质企业,加快培育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产业。这些产业既可以是制造业,也可以是服务业。支撑这些产业的最终是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六要建设效能政府。作为发展中的省份,实施持续向上发展,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要强力打造一个高效运作的效能政府,适时调整作用的领域、方式、力度,使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服务满足企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满足持续向上发展的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