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才目标思考

人才目标思考

人才工作的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以人才实力为主题,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全面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

人才实力主要包括三大要素:人才拥有量、人才起用量和对人才的管理水平。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增强人才实力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和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邓小平同志他已经把人才的拥有量和素质人才提高到关系国家盛衰、民族强弱、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高度,不但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而且符合中国实际。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来说,几乎没有优势可言。但是正是人口众多,我们可以开发巨大的人才资源,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7%,远远低于美国的32%、日本的21%和韩国的12%。人才资源开发的滞后,成为我国经济和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要抓紧抓好人才的培养、引进,努力增加人才的拥有量。使用人才资源是使人才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以形成社会财富。没有使用,人才资源的存在就失去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大人才的起用量。《有效管理者的八大工具》(*4年10月7日)一文指出:“对于企业的经营来讲,战略和管理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一样,缺了哪一个,企业都做不好”,“管理有时比战略更重要”。这说明,高水平的管理是一种实力。管理体现了对各项事业内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是整合资源、驾驭要素的能力。对人才的管理也要不断提高水平,使人尽其才,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为什么要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笔者认为有四方面的理由:

(一)为了使用。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是为了避免积压和浪费人才资源,使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更有效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

(二)客观需要。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机构也在不断的调整,或撤销,或合并,或新设,从而引起工作岗位的变化和增减。因此,必须对原有人才进行调整。二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结构的变化,使那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企业倒闭、破产,要对原来企业的人才进行调整。产业技术构成的变化,对人才有了新的要求,要对其中部分人才进行调整。

(三)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在地域分布上,沿海地区,高素质的人才较多;内地,高素质的人才较少。在行业和部门分布上,在条件优越的行业和部门中,高素质的人才较多;而在条件较差或较艰苦的行业和部门中,高素质的人才较少。

(四)人才资源自身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也在不断追求自身素质的提高,使人才资源的整体结构、层次、类型等方面出现了新情况。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调整,以达到优化结构之目的。

人才工作的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一名话:全面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全面,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增加人才拥有量的同时,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上;在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二是人才队伍建设要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人才需求,实现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才的协调发展。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宏观调控,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在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组织的合理分布。三是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人才的起用量。四是提高对人才的管理水平。

明确目标,就是明确努力方向,要管好人才,这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