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才强市战略思考

人才强市战略思考

跨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已进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标志的新经济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人才与智力的竞争愈发激烈,人才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一个地区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许多地区纷纷把开发和争夺人才资源作为战略重点,利用各种手段网罗优秀人才,构筑自己的人才高地,以抢占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人才。

一、我市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才资源总量稳步上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才队伍基本保持了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保证了*各方面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同时在人才的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人才资源总量逐年增长,但高层次人才仍然紧缺。截至*年12月底,*市共有各类人才66750人,比上年增长7.3%,占全市总人口77万的8.67%。其中专技人员36342人,占人才总数的54.44%。从总体上来看,人才总量继续高速增长,特别是专技人员所占的比例较大,较好地满足了地方经济的需要。但是现阶段我市人才发展仍处于低水平的简单扩张,与人才总量快速增长相比较,人才整体素质提升较慢,数量和质量发展不平衡。目前全市人才队伍中中专学历所占的比重过大,而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只有46人,本科学历的7007人,880名高级职称人员也仅占专技人员总数的2.42%。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研发人才的紧缺,导致了全市的各类企业普遍存在科技攻关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企业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层次人才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

2、人才结构逐步趋向完善,但年龄层次分布不合理。经过不断的努力调整,目前全市人才队伍的结构基本合理。全市人才分布在三资企业中的有15569人,民营企业中的为34535人,较好地体现了*的经济发展趋势。从专技人员的行业分布来看,机械类3882人、电子类4446人、丝绸纺织类7772人、化工类1020人、建筑类2891人,五大支柱性产业的专技人员占总专技人员的55.06%,而丝绸纺织类产业所占的比率高达21.39%,更是凸显这一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但是,在人才年龄结构方面仍然存在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全市35岁以下的人才竟不到人才总数的一半。全市的专技人员队伍中,35岁以下的高级专技人员仅有63人,相当多的高级专技人员集中在46-54岁这一段。同时,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信息、法律、金融及现代化管理人才仍很匮乏。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我市新型工业步伐的推进,外向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紧缺状况将会越来越突出。这也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门类齐全、年龄层次搭配合理的人才队伍。

3、人才引进意识强烈,但在人才使用方面仍存在问题。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单位的人才引进意识非常强烈,均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大引进人才的工作力度,全市的人才引进势头较好。但是,引进人才并不是最终目的,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则是整个人才工作中的关键。有的单位视才不用,客观上,承认了人才的存在,主观上,却又忽略了人才的价值,只是把人才当做装点门面的摆设。有的单位能够发现人才,也能够使用人才,然而由于使用方法失当往往使人才作用难以发挥。如,人才高消费使大才小用或小才大用,产生人才使用的错位;有的单位只注重于人才的使用,而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使人才的知识得不到更新而缺乏创新能力。这样的用人留人环境,与那些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外资企业相比,必然会导致一些高层次人才的流失。

二、构筑*人才高地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抓住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这一主题,以高层次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为重点,以观念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为手段,构筑适合各类人才发挥才华的平台,创造适合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的环境,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勇做实现"两个率先"的排头兵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总体目标是:根据"两个率先"的要求,从2003年到2010年,分两个阶段,用八年时间,构筑起与*经济社会发展地位相适应、与地方产业特色相一致的人才新平台。具体目标如下:

1、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队伍总量保持稳步增长。从2003年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其中前三年达到7%以上;到2005年和2010年年底,人才总量分别达到81770人和109430人,占总人口之比分别达到11%和14%。初步形成与我市四大发展战略和五大经济板块发展相一致的专业人才集聚带,形成国有、外资、民营企业人才分布"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2、适应产业特色的需要,提升人才的层次水平。到2005年,完成"一园三站"建设目标,即建成一个留学生创业园和三个企业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到2010年,全市科技三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占财政实际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7%和5%。根据"一五一"工程要求,每年通过引进、培养和柔性流动等途径,新增10个博士、50个硕士和1000个本科学历的高层次人才。

3、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建立人才工作新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组织运行机制;形成人才配置市场化、人才评估科学化、人才培训社会化的人才开发新局面。

4、适应提升人才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加大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主要是,建设一支高绩效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0年,培养、引进规模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1000人。建设一支高智能专技人才队伍,到2010年,全市专技人员达到6.5万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列入市级以上各类优秀拔尖人才总量达7000人,占专技人员总数10%以上。

三、进一步创新引人、育人、用人、留人机制,构筑*人才高平台

构筑*人才新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抓的工作很多。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勇于攻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转变观念、营造环境,努力为人才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1、健全人才工作的组织保障体系。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形成党委部门牵头抓总,政府人才开发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资源开发组织体系。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科学技术局、市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负责全市人才工作的宏观调控指导、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

2、加大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每年从市财政划拨一定的经费,设立我市人才资源开发资金,用于人才资源的调研与规划、引进与培养、使用与配置等方面,以不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提高开发的效果。

3、建立人才工作考核体系。要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实行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实现人才工作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同步。建立并完善各级党政领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把人才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4、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可试行奖励股权、期权等多元化分配方式,逐步形成工资报酬与贡献相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对作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进行重奖。通过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尽可能促进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多出成果、多出效益。

5、优化人才工作的社会环境。要不断创新人才观念,进一步增强*集聚优秀人才能力。在思想观念上,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的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树立用人看本质、看主流的观念,全面正确地看待各类人才,不求全责备;要树立"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爱惜人才,及时起用人才;要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观念,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人才开发实践中,要实现从关注高层次人才向关注全社会人才开发拓展,形成高层次研发人才、一般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协调发展的格局。

6、加强人才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新理念、新思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广大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加强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理论研究,寻求多种实现途径。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政策措施,宣传各类用人单位的典型经验和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二)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大力提升创新载体建设水平

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人才结构调整、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加以推进。

1、大力引进留学人员和高级专家。留学人员是一个巨大的国际人才资源库,近几年来,全球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都有向中国流动的趋势。*应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抓住"回归"热潮,创建*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尽可能地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吸引海外学子和各类人才来吴创业。同时还应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密集这一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合作,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2、大力培养重点人才。继续做好"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贴享受对象、苏州市优秀拔尖人才、苏州市新世纪高级青年人才等重点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以点带面,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结合我市五大经济板块的发展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相应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要加快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挥南京邮电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作用,加大其对本地区人才整体素质的拉动作用。要加强与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拓宽培养、培训渠道,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一线培养人才。继续实施"百名硕士培养工程",为*培养高层次适用人才。

3、大力加强人才载体建设。要加快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载体建设步伐,进一步健全为这些载体建设服务的体系,特别是要围绕高新技术的发展选好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在促进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上积极探索,有所突破。对高层次、我市紧缺专业的留学生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给予资助,强化服务功能,建立畅通的创业融资、成果转化及交易渠道,吸引留学生来*创业。

4、大力开展引智与项目对接活动。通过国外智力的引进,推进重点企业的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和高科技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推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要拓宽引智工作的思路,抓好重点引智项目的落实。以聘请兼职专家、开展跨地区智力合作等多种形式组织和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互利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对接,以灵活的柔性流动方式引进外地高层次人才。在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为我市企业解决科技项目开发及一些技术难题。

5、开展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完善重点院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创新我市企业与高校毕业生沟通的形式,实现毕业生择业"关口"前移,建立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渠道,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组织开展"高校*行"活动,促使优秀人才了解*。努力形成"毕业生实习-工作-创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更便于我市企业高效筛选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后备资源。

(三)创新人才机制,构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根据*实际,实行有利于人才引进和稳定的相应政策,突破人才队伍建设中人为的和体制性的约束,努力创造一种"以事业吸引人,以爱心团结人,以创新凝聚人,以机制稳定人,以感情留住人"的良好氛围。

1、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设立"*市优秀人才贡献奖"、"*市人才开发奖",市政府不定期召开表彰大会,对在经营管理、学术技术、科研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对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人才效益突出的先进单位给予奖励。

2、实施人才终身教育战略。加快整合我市目前分散、闲置的各类教育资源,构建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基地,形成教育资源的共享网络体系。加快教育培训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建立由政府、社会团体、民间机构、外资机构、企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促进培训事业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树立"业绩文化",选贤任能,优胜劣汰,不拘一格地选拔使用高素质人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处理好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促使人才把个人的事业与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要尊重人才的个性,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工资待遇,使技术职称、工作岗位、学历、业绩效益与工资水平挂钩,充分体现知识技能价值。对创业型企业鼓励推行员工持有企业期权制度,发挥其创业积极性。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成绩显著、确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可以不受学历、任职资格的影响破格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选派人才到国外进修学习,可纳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派遣培训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报酬,可根据其所任职务和专业水平,参照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工资情况从优确定;引导各类人才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在推荐选择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时,可优先推荐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候选人;提倡、鼓励企事业单位中、高级专技人员在市内开展智力流动,实行兼职、兼薪。将市场机制作为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人才的创新优势,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巨大作用。

(四)完善人才市场体系,积极引导和促进人才供给和需求两个主体到位。

要建立健全全市统一有序的人才市场,打破人才的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打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的交流渠道。健全适应市场化配置的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在加强对人才中介机构监管的同时,逐步形成政府宏观指导、行业规范自律,国有公益性、综合型人才市场为主体,多形式的专业性人才中介机构共同发展,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市场大格局。

1、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人才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要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形成统一有序开放竞争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管办分离的工作机构和政事、政企分开的调节机制。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千方百计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要不断深化人才市扬的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要以全国性和其他大中城市人才交流会为载体,加大政府组团外出招聘人才力度,每年由市委、市政府出面组织1-2次赴外招聘活动,为人才引进拓宽渠道。全力推动根据支柱产业和行业需求确定吸引人才的重点。以纺织丝绸、IT产业为突破口,保障我市重点发展企业的人才供给,实现引进人才向支柱产业和项目需求倾斜。要特别关注具有影响性、带动性、扩散性顶尖人才的引进(或提供猎头服务),并根据对重点行业的需求预期分析,有计划地培训一大批企业亟需的专才和技术队伍群体。

3、要加快建立人才开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制定《人才需求专业目录》、《人才培养目录》、《专业技术岗位薪资指导价》等系列人才开发目录等形式,深化对区域人才需求重点行业人才配置的宏观指导。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建立人才业绩档案制度。积极开展人才咨询服务,成立人才测评机构。突出品牌效应,特别要保证和满足支柱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和现实需求。

加大技工队伍建设,积极与有关技工学校建立紧密联系,把技工学校毕业生纳入人才推荐的范围,满足企业对一线生产岗位技术操作人员的迫切需求。

4、加快人才网络的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完善网络功能,将人才信息作为一项产业来建设,定期客观、真实的人才供求等相关信息,形成人才市场的供求导向机制,运行并完善权威的人才网站,实行人才服务"网上行"。

5、强化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拓展人事范围,提供诚信档案、素质测评、资格认证、能力培训等中介服务,强化市场服务功能。加强人才市场监管,推进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产业化、集团化建设的思路,不断提高*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拓宽引才渠道,采取集中招才、赴会招才、外出招才、联姻聘才、网上引才、分行业招才、柔性引智及猎才等多种引才方式,大力引进适用人才,把引才与引项目、引资金、引智力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有效载体纳才、项目带才、信息联才等方式,继续完善网络招聘这蕴含着巨大前景的无形市场。进一步树立诚信服务意识,更加突出诚信服务。要完善毕业生就业前登记及待业登记制度,健全人才有效信息库,推动毕业生择业的"双向选择"不断深化。以推荐优秀毕业生和特困毕业生就业为工作重点,采取增设各类特色市场、专业市场等形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凡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均可先进*落户,后落实就业单位。*籍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后需出国留学深造的,可将户口、人事档案从学校迁至市人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