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计划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计划

**年,我局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监管职责,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方针,围绕省局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工作思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保证了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确保了全市食品医药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年,我局把队伍建设作为食品药品监管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执法人员的全面发展,坚持“四个结合”,即:把队伍建设与行风建设相结合,与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文明机关学习型机关相结合,与“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和求真务实活动相结合,重点突出“五个强化”,一是强化思想建设。制定学习教育方案,认真落实学习日及学习登记、考勤、考核等制度,先后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求真务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并对市局中层以上干部两次封闭培训整顿,着力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问题,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强化专业素质。结合省局组织的公务员培训,先后组织了GSP认证员、财会人员等业务培训集中进行了以干部普法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培训9期,9月初还在**宾馆组织了全市270人参加的全员培训,局长、科长亲自登台讲课,并邀请全国十佳律师齐秀敏等专家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考试等方式,增强了学习效果;三是强化作风纪律。开展了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学习党纪政纪条规学习,找差距、严纪律、抓管理,培养了一支文明守纪的干部队伍;四是强化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各项制度,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八项要求。十个不准和省局下发的五条禁令,加强了对干部的廉政教育、管理、监督,廉洁、清正、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已经形成。五是强化依法行政。通过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开展执法工作,做到不越权、不违规,严格执法程序,严格审批制度,严格执法文书管理,并对全市进行了两次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做到“三不”,“不乱检查,不乱收费,不乱罚款”。年内查处各类案件269起,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初步树立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我们把队伍建设,融于行风建设之中,全员抓行风,继续实行局长抓面,副局长包片,科长包县的捆绑式责任制。突出五个环节:一是组织领导坚决有力,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行风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先后12次研究调度,具体工作及时过问督查;设立专门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做到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常抓不懈。二是办法措施切实有效。局制定了包括《行风评议责任分工意见》在内的具体措施办法8件,明确目标措施,方法步骤,并将年度目标细化分解,制定年计划月工作历,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对完不成目标者,予以责任追究。三是动员督查、坚持不断。在年初搞好思想发动统一认识基础上,局领导逢会必讲行风建设,找差距,压任务,鼓实劲,引导全员始终以高昂的热情积极参与。专门组成督查组,对全局行风建设进行督查,及时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民主评议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四是有效的监督机制已经形成,我们印发征求意见卡6000余份,召开由行风监督员等各类代表参加的座谈会5次,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等4次116人次,同时分别召开班子和科室人员生活会自查自纠,找准了存在的12个方面的问题和差距。制定了详实的整改方案,分门别类定措施,明确责任人,周调度月讲评,严抓细抠,确保了各项整改目标的实现。五是长效机制日趋完善。在前几年建立的制度基础上,通过补充修定,行风建设更加完善,这些制度涵盖了日常管理、廉政建设、服务企业、行政执法、优化环境、民主监督等各个方面,使行风建设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化,促向了一个新高度。

二、准确定位,加强协调,食品放心工程初见成效。

今年3月以来,我们根据省政府斌予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对重大事故查处职能,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当好政府在食品监管方面的“抓手”,以实现食品放心工程为载体,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协调各部门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一是对猪肉、蛋、奶、水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根据部门职责,进行分工,由商务局等部门对全市216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治理整顿,全市定点屠宰达到90%以上,对宾馆、集体食堂建筑工地和肉制品加工企业等用肉单位实行肉品采购登记台帐管理制度。畜牧水产部门实施强制免疫和产地检疫制度。农业部门在桥西、内邱县、巨鹿县进行蔬菜产地编码试点工作,并在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设置自检监测点。

二是完成了蔬菜、果品、畜产品的产地环境评价认证,建立较为规范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全市推广无公害蔬菜环境认定和万亩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30个,无公害果品产地认证160万亩。

三是全市蔬菜农药残留平均下降3-5个百分点。

四是全市进行了学校食堂、餐饮业分级。目前已完成食品卫生等级评定的学校食堂50个,其中B级6个,C级39个,D级5个。

五是实施十大类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目前十大类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105家,已受理生产许可证10家13种产品,有1家企业获得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

六是重点食品商场(超市)的散装食品经营行为基本得到规范,保龙仓、华天、家乐园等大型超市的散装食品达到规范要求。

七是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防止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重点对面粉、儿童食品、肉制品、酱腌菜、含乳饮料等进行监督检查,共查处面粉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企业25家,违法儿童食品添加剂1000公斤,滥用色素肉制品22公斤,使食品加工企业滥用添加剂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以来,全市食品执法部门突出源头治理和重点商品治理,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展开拉网式检查,据不完全统计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81起,案值278万元,取缔无照经营155户,无证生产小麦粉企业144家,生产白酒企业2家,酱油11家,食醋10家;捣毁制售假冒窝点15个,收缴罚款45万元;查扣的主要假冒伪劣食品有过期劣质奶制品3000公斤,泔水油51吨,劣质饮料2120瓶,冒牌白酒5130瓶,严厉打击了食品违法违章行为。

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我市还组织开展了儿童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8000人次,检查经营户3210户,捣毁制假窝点3户,吊销营业执照2户,罚没款3.37万元,查获过期儿童食品1310公斤,儿童食品奶制品30公斤,有力的净化了儿童食品市场环境,确保了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自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伤人事件发生后,我局就此事做出紧急部署,一是把劣质奶粉查处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长期抓,二是把城乡结合部、农村作为重点区域;三是把无证生产、加工、销售奶粉的企业、门店尤其是小作坊作为执法检点环节。加强了对奶粉产品包装和标识的检查,对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冒用中国名牌、免检等质量标识、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自4月份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5600人次,检查各类奶粉生产、销售市场、业户24291户,查扣劣质,不合格奶粉2700袋。**年7月23日,接到市技术监督局《关于在我市发现不合格奶粉情况汇报》后,立即组织工商、质监、卫生联合进行检查,查获市质监局公布名单的“乐富记”牌健脑豆奶109袋,“安岭”牌牛初乳脱脂奶粉5袋,“智强益生元”牌奶粉3袋,“利百乐”牌维他麦香豆奶2袋,过期奶粉88袋。

南和油脂行业非法销售工业油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为了加强我市植物油企业的监督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食用植物油企业的全面检查,共检查20个获证企业和20家已申报未获证企业,9月2日,国家食品安全督办组一行三人对南和县“地沟油”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对整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市政府副市长戴占银同志立即召开协调小组会议并做出决定:对检查出问题的2家工业油脂企业坚决拆除,不留死角,使“地沟油”彻底退出**市场。

三、实施药品放心工程,积极推进“双G”认证和农村“两网”建设进程。

**年,我们继续推进药品放心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强化药械的源头监管,严把药械准入关,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开展了抗菌药使用专项治理,药品经营企业超范围、超方式经营状况治理,中药饮片专项治理,医院制剂室专项治理、一次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等活动,确保了全市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确保了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发挥优势,强化帮促,全力推进“双G”认证。

我市医药工业相对较弱,全市原有的23家企业中,有1家转产、1家搬迁,1家破产,有20家需改造认证,去年经过努力有4家通过了GMP认证,处于落后位置。今年以来,我们加大力度,局领导亲自协调、调度,或重组兼并,或改造搬迁,其余13家企业全部完成改造,现在有6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6家已准备完毕。等待认证,1家预计在明年初通过认证。

我市药品流通企业相对规模较大,全市有74家法人批发企业,436家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任务繁重,尤其是零售企业需认证的药店数量多,规模小,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而县局能够对企业指导帮扶的人员少。这样,造成零售企业的认证形势相当严峻。为此,我们将此项工作列为今年工作重中之重,精心筹划安排,积极帮扶指导,为我市今年的认证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年初伊始,我们召开了由各县(市)局和企业主管人员参加的GSP认证调度会,重申了国家局、省局规定的认证时限、要求,并就认证申报资料的归纳填写进入了深入讲解。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企业员工培训,到市区及各县(市)企业进行督导,至今共为企业培训员工4000余人次,帮扶企业54家。因发展需要,我市许多企业进行了改制、变更许可事项,在此过程中,造成资料不理顺,不符合GSP认证要求,为此我们多次为各企业向省局打报告递申请,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困难,最终使近20家企业理顺了关系,完善了资料,为认证铺平了道路。我们一方面在GSP认证调度会上向各县局讲明任务、形势,督促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并积极深入企业帮扶。另一方面,我们筹划在市区内树立几家样板企业,以供其他药店及各县局参考;同时,在8月底举办了由全市药品零售企业检查员参加的培训、观摩会,再一次集中讲解认证标准并由有经验的检查员带领对3家企业进行实地现场检查,以此进一步提高认证检查员业务水平,使检查员执行认证标准到位、一致,从而推进了我市药品零售GSP认证工作高质、健康有序地开展。

目前我市已有30家药品批发企业,近200家药品零售企业通过了GSP认证。通过认证,使各药品经营企业硬件上了水平、软件升了层次,从而进一步确保了我市药品市场规范、有序。

(二)、积极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确保农村群众用药安全。

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农村群众用药安全。为贯彻落实好此项政策,从年初开始,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在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建设方面,我们的措施一是按我局制定的“限制市区,控制县城,发展农村”的办证原则,增加农村零售药店数量。在办证过程中实行“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主动服务”,帮助企业制定制度、完善各种记录表格、进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讲解;二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按照“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市场运作,依法规范”的原则,鼓励、支持我市一些效益好、服务优、信誉佳的药品批发企业,建立面向农村的药品配送队伍或在一些县(市)建立药品配送中心及在乡村开办零售连锁药店;三是根据市场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原则,引导那些以卖药为主的个体诊所、医药工作者(卫生站负责人、乡村医生)、具有医药背景的人(医药中专毕业生、祖传医药世家子弟、医药工作者子弟)或曾受惠于药品经营业务的人(原无证经营户、药店房东)等在农村申报开办零售药店。

在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的建设方面,我们制定了如下措施:1、推行监督责任制:做到监管责任区域到人,明确责任分工,实行谁检查谁负责,并当场填写现场检查记录,存入企业监管档案。2、扩展监督网络。聘请一些有知识、有威望、有影响、有责任心的各届人士组成覆盖县、乡、村的药品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形成了有效的药品监督网络。3、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引导群众科学用药。实施药品分类管理,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按照省局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宣传,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在全市开展了“合理使用抗菌药”、“安全用药”等宣传月活动。各县(市)局还在电视台长期播发安全用药公益广告,深入主要乡镇村开展“送安全用药知识上门”活动并采用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展版、张贴宣传画、标语等形式,在城乡大力宣传安全用药知识,宣传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作用和要求,提高了药品经营人员及群众对药品分类管理的认识。二是抓管理,认真落实药品分类管理规定。通过发文件、下通知,召开药品经营人员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上级关于药品分类管理的规定要求,并组织人员逐企业规范和指导药品分类管理。下半年我们把药品经营企业落实药品分类管理的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对市区药品经营企业反复进行检查,先后查处违规企业5家,并通报引以为戒,有效促进了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落实。

(三)、强化药械市场监管,保持打假高压态势。

今年以来,我们抱定“守土有责”的原则,着力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快速反应机制、预警防范机制下功夫,根据制售假冒伪劣药品手段日益隐蔽,形式更具迷惑性的特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增加打假的基础性建设投入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向打假一线倾斜,提高打假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破案率,降低治假成本。二是充分发挥市、县垂管优势,协调联动,对于靠县(市)局难以执行或碍于情面不能执行的,由市局直接查处,提高结案率。三是与公安、工商、新闻等部门密切协作,查处并公布一些典型案件,提高打假治假震慑力。四是营造全民打假的浓厚氛围。我们把监督关口前移,监管网络下延,公布打假举报电话,转发举报奖励办法,印发识假辩假材料,全民动员,全民发动,形成打假治假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全市药监系统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7447人次,出动车辆2988台次,查获各类制售假劣药品案件269起,涉案金额64万元,依法取缔无证经营户47户,狠狠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净化了药品市场。

四、二00五年工作谋划

**年,我局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工作,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优化医药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整顿药械市场秩序,深入开展“药品放心工程”,实现“两个确保”,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净化我市药械市场。

一是加强源头治理,严格市场准入。要全面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严格执行药品批发零售企业设置标准,严把入口,规范购销渠道,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二是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进一步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搞好专项检查,年内对包括麻醉、毒性、生物、精神等特殊药品和医疗器械组织2-4次专项检查治理;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使用假劣药械的违法行为,扶正祛邪,扬优汰劣,进一步规范药械市场秩序。三是加强认证后企业的监督检查,防止企业认证后放松对药品质量的监控。四是要继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当好政府的抓手,到位不越位,协调各部门,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用药的安全有效。

(二)切实搞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我们要按照《关于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管理办法》,认真抓好“三员”培训,明确职责任务,探讨分级监督方法,有效发挥作用;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建立热线联系等方式,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共同管好药品质量;二是继续抓好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主要是支持大型集团公司成立药械配送中心,并以县医药公司为龙头,组织建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到**年底药品连锁店、单体药店或服务点要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办事处,药品配送覆盖90%的药品零售店和80%的村级医疗机构、个体诊所。

(三)搞好帮促服务,力促企业通过“双G”认证

对尚未通过认证企业能改的则改,确实达不到条件的坚决停产、停业,对有望通认证的企业,要加大帮扶整改力度,为此,我们要按照时间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全面完成“双G”认证工作,促进全市医药企业管理上台阶上水平。

一是通过加强培训,有效指导,抓好整改,力促企业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二是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优质高效为企业为群众提供服务。试行网上申报,将开办药店、器械经营企业申报政策、程序、所需材料、办事时限等公开。对群众开办零售药店的申请和对企业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等变更提供及时快捷服务。三是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理制、“两台三牌制”,创建文明示范窗口,树立良好形象。四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依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开展政务,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民主评议行风工作。

要认真总结过去行风建设经验教训,找准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坚决有力措施,创新方式,在巩固、提高上下工夫。一是在**年出台全套制度的基础上,抓好各项制度的全面实施,使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组建开办药监信息网,利用现代化网络工具宣传各项方针政策,受理投诉举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力促行风建设工作位次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