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英语教学中茶文化研究

高校英语教学中茶文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联系愈加紧密,而英语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人才的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英语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弥足重要。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中茶文化的导入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师资力量等方面探索了如何将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教学内涵,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整体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英语教学;茶文化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能够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标”,在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文化逐渐成为了各国发展的重点。十八大后,党中央和政府基于教育现实以及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提出了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发展战略。而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将其融入高校教育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1文化自信和茶文化

1.1文化自信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其内容包罗万象。而文化自信,则是指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内容、价值、地位有着清醒的认知和充分肯定,并由其坚定的信念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文化心理状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更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世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当加强民族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气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1]

1.2茶文化茶文化是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育人价值的文化符号。纵观茶文化发展历史,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并在这些特点上不断的更新和传承。早在上古时期,《神农本草经》中便已经出现了有关茶叶的记载,相传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茶。在周朝出现了“吃茶”一说。随后,茶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至唐朝,茶叶成为了上流社会和文人雅士的生活必需品,被视为一种雅事。宋元时期,茶叶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其生产技艺也日益精湛。茶文化便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茶叶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包括茶叶的种植、加工、茶礼等等。[2]

1.3茶叶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中,互联网技术的不断优化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交流联系,而与此同时,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也往往通过文化渗透来改变我国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阻碍我国文化传承,严重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加快民族文化自信已迫在眉睫,而加强茶文化的宣传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首先,茶文化能够增强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民族文化认知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就必须加强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包含着儒释道思想、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家国情怀,承载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儿女勤劳善良、热爱和平、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茶文化的宣传教育,将其融入学校教育,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进而牢筑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3]其次,茶文化能够强化民众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进而提高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推动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以茶文化为例,我国是茶叶发展的源头,当前,世界上茶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多数从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入的。例如,英语中茶叶“Tea”,便是由厦门方言中茶叶“Tei”转变而来,日本茶道,也是在吸收了中国茶文化基础上融合了本民族文化特色所形成的文化。中国茶文化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茶叶的物质享受,还不断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茶文化中包含着“清、敬、和、美”的文化理念,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明朝时期中外交流过程中,统治者秉持着和合邻邦、怀柔远人的思想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对外交流活动,在思想上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明圈。可见,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我们应当将其融入学校教育,强化民众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知,增强其文化自豪感,坚定其民族文化自信,从而激发其强烈的爱国热情。[4]

2当前我国高校英语课程的困境

2.1教学意识淡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的发展源泉,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因此,在我国语言教学中,实现中外文化的互通应当是其教学目标,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往往将英语学习定位为语言知识的习得,忽视了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的教育,使得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英语文化、融入其文化生活。此外,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提高中华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重要,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当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教学理念来加快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本土文化意识淡薄,未能够在文化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思想引导,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5]

2.2教材内容贫乏首先,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要想提高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就应当在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但遗憾的是,我国现有英语教材很少涉及传统文化。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以英语国家生活为基础的原文引进,其二是国外原版教材的引入,其中很少会涉及传统文化内容,更不必说将文化的普遍规律和文化意识内容纳入教材,无法为教师教学提供学习的主要依据和向导。其次,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对知识文化的学习,使学习者认识本民族文化以及其同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交流,从多角度进行判断和理解,进而实现文化意识到文化理解过程的转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仍处于文化知识层教育,即一些文化表层化的知识教育,而对于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则往往忽略,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6]

2.3教学模式单一首先,教学模式落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口授为主,教师的主要工作便是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将其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以及课后的作业讲解等,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其对知识的理解或者困惑也缺乏表达的渠道,进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语言环境匮乏。语言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学生接受系统性教育的课堂小环境,在实际教学中,受限于教室客观环境以及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师并没有积极主动为学生营造这一语言实践环境,因而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4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学生知识获取的重要源泉,其自身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对教学态度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教学实际中,我国英语教师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在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方面尚不能适应现代化英语教学的实际。首先,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师往往不能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其次,大多数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欠缺,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同时教师也未将文化素养作为自身能力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无法从更为专业、系统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传统文化教育,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7]

3文化自信下将茶文化导入高校英语教学实践策略

3.1更新教育理念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将茶文化导入高校英语教学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提高对茶文化的理解认识。

3.1.1强化教育部门、高校的教育意识。我国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我国英语教育领域中仍是较为前沿的理念,其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应当以此为研究内容,立足于英语教育发展的方向,并结合茶文化育人规律研究教育理论,与此同时,高校就还应当结合本校教育实际,制定出系统、准确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原则,为教师日常教学提供依据和方向。

3.1.2强化教师教育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快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更新其教学理念,从语言学习、语言意识、文化意识等相关联系方面同时入手,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技能教育和文化教育并重的理念,将英语文化教学提高至与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相同的水平,帮助学生在学习掌握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应当重新定位茶文化以及其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提高其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的比重,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8]

3.2丰富教学内容文化内容包罗万象,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内容不只局限于茶文化本身,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思想价值、行为观念等等,因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应当加快英语教材的开发。首先,高校应当立足于教学实际,并结合茶文化的内在规律来进行教材的开发,加强茶文化内容,将茶叶种植、茶礼仪等内容融入英语教材,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进而强化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其次,英语教材的编写还应当注重其内容的真实化、语境化、多样化,一方面应当可以选取原汁原味的英语内容,确保其语言的流畅、自然、真实;另一方面还应当从文化的多视角对不同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内容进行阐述或研究,帮助学生培养相对文化论的观点,使其能够正确处理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友好的态度来看待多元文化。[9]

3.3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灌输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教师应当加快转变这一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应当加快转变自身角色,由原先学生获取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获取知识的辅导者方向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独立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英语学习氛围,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并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英语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英语知识的习得,不仅需要日常的知识教学,还需要大量的英语实践来巩固和提高,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借助互联网创设逼真的英语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课外英语实践活动,通过同外国友人谈话、英语角、观看影视资料等来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

3.4强化师资力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教学观念、态度以及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教师应当转变其教学理念,将茶文化意识的培养有机融入日常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重视,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中西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文化对比来掌握中西文化间的异同,进而提高其文化鉴别能力,坚定其文化立场。其次,高校还应当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一方面强化教师的茶文化教学观念,促使其将茶文化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应当不断扩充教师的茶文化内容,促使其从更加专业、系统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茶文化教学内容。[10]

4结语

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育人价值,将其融入英语教学中,是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促使其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张慧.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10):28-32.

[2]张晔,顾卫星,叶建敏.基于“可观察学习结果分类结构”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实践——以“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为例[J].外语测试与教学,2020(01):35-42.

[3]石若琳,李芃芃.“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9(45):135-136.

[4]顾卫星.中华文化英语传播能力培养研究:内涵、路径、实践——以“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9(04):47-56.

作者:边瑞瑞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