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图书馆青年馆员培养策略浅议

高职图书馆青年馆员培养策略浅议

摘要:青年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希望,高职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青年馆员队伍的培养。高职图书馆需要高度重视青年馆员的培养工作,认识到青年馆员在思想特点、职业倦怠、职称瓶颈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从加强思想建设、增强组织管理、打破职称瓶颈和重视科研工作几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从而顺应青年馆员的思想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推动其能力提升与素质提高。

关键词:青年馆员;智慧图书馆;科研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图书馆建设已成大势所趋。如何顺应时展趋势,建设适应专业建设发展需求的智慧图书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共同面临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人才队伍建设必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课题,而青年馆员作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其发展与培养必然成为图书馆人才建设的重中之重。高职图书馆必须认识青年馆员培养的重要意义、厘清青年馆员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青年馆员培养方案,以促进青年馆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高职图书馆青年馆员培养的重要性

(一)注重青年馆员的培养可以促进高职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回顾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21世纪以来的20年,是职业教育飞速发展迈向现代职业教育的20年,也是高职图书馆发展壮大,从传统图书馆转型发展为现代化智慧图书馆的20年,更是80后青年馆员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甚至部门主管、90后馆员成为重要人才储备的20年。可以说,高职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离不开青年馆员的成长和努力。当前,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智慧图书馆当前并无统一的定义,但在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后,可以简单定义为综合利用当前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读者提供智慧化服务的新型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外在的“硬实力”层面,就是硬件设施,包含自助借还机、馆员工作站、智慧盘点车等设备;二是内在的“软实力”层面,即图书馆员的智慧化服务水平,包含图书馆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专业素养等[1]。与智慧化的终端设备相比,智慧化的图书馆员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尤其重要。对于这一点来说,80、90后馆员作为青年馆员在年龄、学历和信息素养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大多在40岁以下,且学历层次大多为本科甚至是硕士研究生,他们的大学时代正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期,更多地学习了现代信息课程。与60、70后馆员大多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相比,他们更乐于顺应时代潮流,学习和利用智慧图书馆所需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与00后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小,也使他们更容易贴近学生读者的心理诉求,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读者走近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毋庸置疑,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图书馆属于80、90后的青年图书馆人,他们的发展对于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青年馆员的培养有利于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员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从而适应智慧化图书馆发展需求,最终为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周到贴心的服务,更好地实现图书馆为教科研服务的职能。因此,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青年馆员的学习培养,并以此带动60、70后馆员的学习热情,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同时,青年馆员只有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中,才能成长为图书馆的中流砥柱,实现自身价值。

二、高职图书馆青年馆员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一)青年馆员的思想特点给培养工作带来挑战

青年馆员的思想特点主要表现为积极进取、敢于创新。他们更多关注学校发展与专业建设情况,关注图书馆最新发展趋势,也关心个人职业前景。这些心理特点使青年馆员在工作中体现出更多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锐气,愿意勤奋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但另一方面,他们还普遍存在自我评价较高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心理特点。他们未入职之前满怀激情,要做一番事业,在入职之后却发现图书馆作为教辅单位相比教学系部和重要职能部门属于弱势部门[2]。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青年馆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自卑心理,而相比很多同年入职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岗位上的工作成绩,自己在图书馆岗位上却是默默无闻,这种反差也让很多青年馆员心生怨怼,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就业抉择是否正确。

(二)职业倦怠困扰青年馆员成长

职业倦怠的形成,首先是因为高职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原因。在当前智慧图书馆已成大势所趋的情况之下,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却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图书馆借借还还的简单重复劳动的层面,认为图书馆工作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并未得到普遍认可。很多满怀热情入职的青年馆员,在感受到这种漠视之后,逐渐失去了入职之初的激情[3]。其次是图书馆内部环境问题。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当前高职图书馆普遍存在馆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量失衡、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诸多问题,很多馆员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观念,缺少主动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青年馆员置身这种环境之中,经年累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职业倦怠。再次是很多图书馆岗位设置不合理。很多具有图书情报、信息技术等专业背景的青年馆员作为专业馆员被引进,却被安排在传统的借阅、流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其专业优势难以发挥,不能顺利实现其自身价值,自然而然产生了“大材小用”的不甘甚至不满,职业倦怠自然不可避免。

(三)职称瓶颈问题制约了青年馆员的职业发展前景

图书馆作为教辅部门,在高职院校职称竞聘工作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审方面,很多高职院校明确表示要向教学一线倾斜,这也是为了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必要举措,而对于教辅部门,则得到的政策照顾相对较少。很多高职图书馆工作人员近30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岗位只有1—2个,占比不足10%。如此一来,绝大多数馆员的职称只能停留在中级和初级职称岗位。同时,高职院校职称评审论资排辈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利于青年馆员的成长[4]。

(四)图书馆现状影响了青年馆员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科研工作是青年馆员将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青年馆员自身发展和图书馆整体声誉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青年馆员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能力强,本应该成为图书馆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但很多高职图书馆重服务轻科研的倾向使得青年馆员更多忙于日常工作而忽略了科研工作。同时,图书馆科研大环境整体不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馆员的科研工作热情。高职图书馆普遍缺少浓厚的科研氛围,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个别老馆员为了应付职称考核申请了若干课题或发表了几篇科研论文,却也只是单打独斗,并没有把青年馆员吸收到科研团队中加以指导。现实情况让青年馆员只能自行摸索科研门路,很多青年馆员结合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策划了不少有创新点的科研项目,却因为职称级别不高而很难申请到较高级别的科研课题,最终难以形成优秀的科研成果[5]。

三、高职图书馆需要多管齐下,加强青年馆员的培养

(一)加强思想建设,增强理论素质

1.弘扬“图书馆精神”,引领青年馆员成长。“图书馆精神”并无确切含义,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先生在《图书馆精神》一书,阐述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涵,并将其归纳为爱国、爱馆、爱人、爱书“四爱八字”;范并思先生则认为,“图书馆精神”就是图书馆人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图书馆人在发展图书馆事业时所表现出的智慧和专业才能。当前,很多图书馆都高度重视对馆员“图书馆精神”的培育,并将之融入办馆宗旨和馆风馆训等内容之中。高职图书馆同样需要弘扬“图书馆精神”,不妨效仿国家图书馆等公共馆的做法,根据自己的馆史馆情,集思广益,制定凝练的馆训,并以之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图书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之引领青年馆员成长,培育青年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激发青年馆员的智慧和创造力[6]。2.加强党支部队伍建设,增强青年馆员理论素质。党员干部要加强作风建设,以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做好青年馆员的表率,并通过谈心谈话等形式及时了解青年馆员的思想动态。要注意吸引培养优秀青年馆员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并通过设立“青年党员示范岗”,展示馆内青年优秀党员的风采。

(二)增强组织管理,应对职业倦怠

1.创新服务方式,开拓服务途径,树立图书馆品牌形象。图书馆要利用青年馆员锐意创新的干劲和闯劲,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发挥专业特长,对接专业系部,积极主动为各教学部门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通过多种形式为师生读者提供更贴心更细致的服务,树立起自己的服务品牌。让广大师生读者真正感受到图书馆带来的诸多便利,真正了解图书馆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图书馆在师生读者中的声望,让青年馆员真正感受到图书馆工作的价值所在。2.注重人才引进,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图书馆内部环境。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加大了人才招聘力度。图书馆应根据岗位需求,向学校提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图书情报、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不断为图书馆补充新鲜血液,提升图书馆馆员整体业务素质,并通过完善图书馆内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内部竞争机制。图书馆可以依据青年馆员岗位职责制定评价标准,按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量要求,定期进行绩效评价,通过合理的评价过程让青年馆员工作成果得到展示,从中看到自身努力的价值,获得事业成就感。要帮助青年馆员树立主人翁意识,感受自身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自觉性,激发青年馆员的工作热情。3.注重青年馆员心理健康,增强青年馆员心理素质。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不定期对青年馆员进行心理素质专题教育,必要时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以此缓解青年馆员所要承受的压力;部门负责人可制定一些超出青年馆员目前自身能力的任务,以此来提高青年馆员自身素质,提高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应变能力[4]。4.加强专业馆员队伍建设,做到人尽其才。教育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图书馆馆员包括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辅助馆员一般应具有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层次学历,具体聘用条件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确定。”笔者调查山东省10几所高校发现,本科院校图书馆基本都能满足此规定,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数量与此规定或多或少都有差距,可见专业馆员队伍建设并非一项容易完成的工作。正因如此,高职图书馆必须在加大专业馆员引进力度的同时,做到人尽其才。对于新引进的专业馆员,可以先安排到流通一线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经过认真考查之后,根据其个人能力和专业特长,重新安排到查新服务、参考咨询等较深层次的专业技术岗位。另外,对青年专业馆员要加强专业教育和系统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学术会议和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更好地了解图书馆最新发展态势,学习专业岗位所需的最新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带领青年馆员参加与其他图书馆的馆际交流,学习借鉴走在前沿的图书馆的经验和方法,让青年馆员紧跟时展步伐,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提高业务素质。对表现优异的青年馆员在年度业绩考核、优秀党员评选等方面要适当倾斜,以更好地鼓励青年馆员发挥专业特长[7]。

(三)构建公正聘任制度,增加馆员晋升机会

职称聘任关系每一位馆员的切身利益,也是青年馆员最为关切的问题。如果图书馆高级职称比例过低,青年馆员就会逐渐失去职称晋升的信心,进而失去进取与创新的动力。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拥有了自主评聘权力,高职图书馆应当遵循按需设岗原则,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合理设置图书馆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岗位的比例,以及各层级的岗位比例。要让青年馆员能够看到通过努力工作晋升职称的机会。同时,改变职称评聘论资排辈的惯例。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遵循规律、科学评价。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做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因此,职称评聘既要看资历,也要看能力,既不能简单否定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的老馆员的工作资历,也不能无视青年馆员锐意进取取得的工作业绩。要在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建立符合馆情的考核评价体系,按照能力优先、业绩优先的原则,让努力工作、创新服务、能力突出、业绩优异的馆员获得更多的职称晋升机会[8]。

(四)重视科研工作,培养科研队伍

图书馆必须改变重服务、轻科研的工作惯例,要为青年馆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要改变新、老馆员在科研工作中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局面,构建强有力的科研团队。选取职称级别高、科研能力强的老馆员作为团队领导人,他们有较多的科研经验,可以申请到更多的科研项目;遴选有志于科研创新的青年馆员加入科研团队,他们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储备,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思想、开拓新思路。新老结合的科研团队,既可以发挥老馆员的引领作用,指引青年馆员从平凡的工作中发现创新点,又可以利用青年馆员的激情和活力,让老馆员感受到压力,激发他们的动力,进而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使整个科研团队提升能力和创造力[5]。

四、结语

青年馆员是图书馆未来的希望,青年馆员队伍培养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工程,一代又一代青年图书馆员的成长,需要图书馆从体制改革、激励引导等多个方面加以改进,更需要青年馆员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时展相结合,在奋发努力、锐意创新中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图书馆员。

作者:杨宪明 武智强 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