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优化实践路径探究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优化实践路径探究

[摘要]通识教育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针对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力量薄弱、课程缺乏整体规划、教学方式僵化生硬、评价机制不够多元等主要问题,亟待建立机构,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建构多元化的评估机制、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习兴趣,多措并举实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化。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优化;实践路径

分工高度专业化、精细化的现代社会,大学不仅要完成传授专业知识的重要任务,还应该塑造出睿智的灵魂,让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崇高的道德情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教育要发掘和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行和德性,而不是满足于批量化人才培养,这正是新时期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的出发点所在。

一、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重要价值

(一)拓宽基础知识的广度

通识教育是培养人的内核能力的教育。如果说专业教育提供的是具体学科知识的深度教育,通识教育提供的则是基础知识的广度教育。这种宽广的知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社会、了解文明与文化、了解科学与技术、了解过去与未来,从而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1]基于通识教育学习,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分析方法和认知能力,无论面对各种社会现象还是具体现实问题,都能够独立思考、全面分析,既能够享受到内在的愉悦,又能够获得外在的认知,这是其沉淀人生厚度与获取未来幸福的基础。

(二)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

在各个研究领域,热门学科和热门专业往往由于缺乏重大研究突破或者社会需求不足而逐渐变成冷门。新的研究突破和社会需求又会催生出新的热门学科和热门专业。同时,通过单一专业的深度研究来实现重大突破的困难越来越大,往往是通过跨领域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实现重大突破。因此,单一的专业学习难以适应知识迭代的速度,不同学科之间已经逐渐突破各自领域固有藩篱的限制,学科交叉融合渐成大趋势,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这要求学生既要在某一学科领域深耕专精,又要通晓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一般性知识,才能从容应对世界变化,甚至引导变化。通识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多学科融会贯通的道路上进行系统性思考,全面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

(三)唤起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魅力,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传统经典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增强学生人文底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传统美德的体悟能力,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的精神人格受到熏陶感染,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捍卫民族文化尊严、树立文化自觉的目标。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途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是一种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人文教育。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又称作“新T型人才”。“T”中的横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竖表示知识的深度。“新T型人才”既有知识广度,又有思维深度;既会跨学科思考,又会解决问题;既能开放协作,又能自我突破。通识教育课程就是培养“新T型人才”的重要法宝。它着眼于学生体魄、品德、智力、劳动和审美等方面的全面进步,不仅注重传授广博的文化知识,更强调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

二、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国外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一般都进行严格的审核,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水准和授课能力,通识教育课程往往都是由知名教授或教学名师来讲授。但国内高校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不少拥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兴趣,不愿参与其中,导致这一领域的师资力量明显偏弱,实验管理员、辅导员以及非教研管理、学报编辑方面的行政人员等成为教学主体,教学水平自然打了折扣。学生也不可能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产生学习兴趣,不可避免地出现对课程的排斥,通识教育课程很可能变成学生凑学分和敷衍的对象,最终严重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3]

(二)课程缺乏整体规划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并将通识教育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但是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普遍存在“重开设、轻规划”的问题:虽然开设了一定数量的课程,但对于该开设什么课程,后续如何完善、保障等还缺乏整体规划,不能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学科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动态调整。[4]首先是因人设课现象较严重,学校仅仅凭开课教师的意愿决定通识课程的开设,而不考虑该任课教师是否具有讲授能力。其次是因事设课,学校出于某一临时性需要,前期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就匆忙开设课程。三是课程之间“各自为政”,松散脱节,没有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结果导致“通识教育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通识教育课程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水课”。

(三)教学方式僵化生硬

目前很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上课时只是被动地听,缺乏上课热情和积极思考。[5]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研究讨论较少,再加上课后内容强化体系薄弱,所学知识无法延伸和实践,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被调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一块黑板一支笔”的教学场面已不多见,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严重依赖PPT,对PPT上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向学生进行单向填鸭式灌输。这就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学生只能在昏昏欲睡中浪费青春、泯灭创新。因此,亟待引入师生平等互动探讨的新型教学方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评价机制不够多元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考评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测评,主要为随堂考试和课后写论文两种方式。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与专业教育不同,它更重视学生在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上的收获与成长,这些素养单靠笔试无法得到科学准确的衡量。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一味追求成绩,选课的标准是好不好过、给分高不高、老师点不点名。还有的教师为吸引学生选课,甚至迎合学生普遍打出高分,这种明显有违规定的做法也造成通识教育课程在学生心中留下负面印象。[6]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大多由教务处进行整体管理,具体教学内容下放到相应的院系负责确定,管理相对松散,无法有效监督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

三、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机构,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

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制定通识教育目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指导、论证。具体负责全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研究、组织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审议、制定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规划,指导通识精品课程建设;定期对通识课程进行遴选与退出管理;指导通识课程的教学建设与研究,促进通识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7]建立教师激励和考核制度,专门增设核心通识课程教学岗位、优秀教学业绩奖通识课程专类等,为致力于通识教育的教师提供晋升绿色通道和经济支持;强化对通识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的考核,对考核排名靠前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在职学习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教师从事通识教育的积极性。

(二)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遴选。对授课教师设立门槛准入标准,确保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熟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本学科专业有突出成就或较大贡献。二是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梯队建设。鼓励学术潜力大、教学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并组织他们到高水平大学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观摩,向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学习,切实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水平。三是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培训。安排通识教育专家给不同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开设讲座,让通识教育课程教师透彻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帮助教师制定适合其课程特点的教学目标,规范编写教学方案。

(三)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纠正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简化版”专业课程的思想,从凸显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出发,变“套餐式”课程为“拼盘式”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重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通识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坚持“中西贯通、古今结合、广度与深度相辐射、知识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相结合”[8]的原则,统筹设置两大门类课程:一类是和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师推荐各学科的经典著作,开设相应的名著导读类课程,并辅之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专题学术讲座;二是实践性课程,让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学习,如参与教师课题调研、到社区服务、参观知名企业,在生活体验和环境熏陶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

(四)建构多元化的评估机制

把核心素养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重建与实施过程中的提高程度作为综合评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与方案、目标与特色、条件与资源、设置与内容、模式与方法以及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等进行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评估。如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上,科学性要看是否符合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可行性要看是否符合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有效性要看课程结束后综合能力的提升程度。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通过教学督导、教师、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线上线下实施过程进行系统、客观、真实的综合评判,全面收集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情况的信息,制订改进和提高课程体系重建与实施质量的行动计划和方案。[9]

(五)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习兴趣

学生是通识教育的主体,也是通识教育的最终受益者。当代大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状态,加之从小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其对通识教育的了解普遍较少甚至有失客观性。任何理论最终都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学生正是通识教育理论实践的主要对象,因而必须要改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不重视心态。要定期开展对本校通识教育相关消息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可以便捷、全面、及时地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对自身发展的意义。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使课程的设置安排更具吸引力。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搜集并及时采纳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好建议。[10]要充分考虑各院系学生专业课的课程量,以及各类证书的考取情况,合理安排每学期的专业课程,减轻学习负担,避免学生因高强度的专业课程而对通识教育课程产生懈怠、疲乏心理。

作者:刘恋 单位: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