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课课程知识

思政课课程知识范文精选

思政课课程知识

思政课课程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教育;化学实验;融入

化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工产品。随着当代化工行业的发展,绿色化工更为人们所重视。化工生产过程中无泄漏、无污染等安全问题已成为现代化工行业的首要问题。高职院校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化工行业的一线主力军,所培养的学生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融为一体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而自治区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薄弱和安全意识淡薄与化工行业自身所具备的危害、危险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1]。而且技术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儿,需要从业人员从学生时代起,通过在各种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来对他们进行更加系统的安全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使学生们在技术上认真钻研,精益求精,使他们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职业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进而可以使他们能够应对、避免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存在的多种安全隐患。

1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性质

有机化学实验课是化工及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实验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涵盖了药品、试剂、仪器的安全使用,安全管理及各种突发事故的预防,处理等知识技能。着重培养学生们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掌握化工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对化工方面的人才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2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课程性质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刚要》中涉及的课程思政的指导意见,可以粗略的归纳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几点思政要素,如: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工匠精神、探索真理、团结协作、勇攀高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3自治区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3.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趋势

课程思政是我国学术界独树一帜的、重要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中,课程思政始终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程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有机化学实验课作为自治区高职院校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实施有机化学实验课课程思政,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安全文化教育,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

3.2国家职业教育育人需求

国家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类型,都有着相同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为国家的快速发展提供着大量的人才。但随着国家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完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制度不够健全、标准不够健全、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技能培训基地建设还有待加强、企业参与办学的力度还不够、培养的学生与企业脱节等多方面的因素。自治区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产业第一线的,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综合型人才。安全文化教育是所有的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安全文化教育,实现“三全育人”,是当代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的必须,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要求。

3.3行业发展的需求

化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人们现代生活中的吃、住、医疗、教育、文化都离不开化工产业。但是化工产业也有着它自己的特性,即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爆炸的风险和中毒的风险,而且这样的事故风险远高于其他企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工行业也随之向着规模化、自动化、连续化方向发展,这对化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化工事故都存在着人为的因素,而校正不安全行为的最理想的措施就是安全文化教育。自治区高职院校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化工行业的一线主力军,有机化学实验课作为基础实践课,加强课程思政,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安全素质水平,对学生们掌握更安全的化工安全知识、技能和提高学生们的职业安全意识、素养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也对学对其自身的安全,行业的安全和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4经济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所以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对技术、技能的要求更加精细化和化专业化[4]。而化工行业的整个生产过程难免会出现泄露、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一旦出现这些安全事故必定会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情况,同时会给从事化工行业的人们和准备从事化工行业的人们带来心里恐慌和心里阴影。所以对自治区高职院校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课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们的安全意识的,让他们具有足够的能力去预防,避免各类化工事故的发生。提高化工产业整体的安全性,为化工产业继续快速、安全、稳定的发展提供条件。把学生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3.5职业安全的需求

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地发展需要有安全作为保障[5]。而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没有企业经历,对行业危险性的认识不够,缺乏行业安全生产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清楚事故的起因,预防和应对措施。若在校期间,对学生们不进行系统地安全文化教育,进入化工企业就不容易应付复杂的生产环境,容易对自身,对企业造成安全隐患。自治区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薄弱和安全意识淡薄与化工行业自身所具备的危害、危险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需要从业人员从学生时代起,加强课程思政,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们不仅具备安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还养成安全操作的意识和习惯。这样可以使他们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避免、应对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存在的多种安全隐患。

4自治区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

自治区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绝大部分模块的体现便是对学生实施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文化教育的实现不宜用单一的说教形式强行推广,这样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效果不佳。而应遵循它的特点、规律,通过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各种活动,潜移默化的引导,激发老师和学生们安全意识。这些活动可以是读书指导、案例分析、操作演练、专栏、广播、观看事故视频、知识竞赛等等。通过各种活动的推行,使安全文化成为每个教师、学生的自觉行动,使每个人都树立“安全第一”“安全高于一切”的正确思想。安全文化教育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道德教育、安全法律教育和安全政策教育等等。安全思想教育: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6]。化工生产过程中,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了解化工生产的环境影响因素和生产过程的主要特点,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高度的紧迫感,责任感对待各种安全工作。养成很好的安全意识。在学校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加强思政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是当代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的必须[7],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要求。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是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之一,是预防和应对从业时各类事故发生的必备知识。应该使学生们观看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使其了解化工生产的各种危险源,如外界环境、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条件、仪器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产物的性质性能等等。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融入安全知识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技能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使学生从事化工行业时,能够快速进入职业角色,适应化工产业,做到安全工作。安全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各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和大国工匠精神[8]。安全法律教育和安全政策教育:对于化工专业类的学生进行化工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们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安全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制定的《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实安全守则》等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学生们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

5结语

思政课课程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课程;政治学;课程思政;“比较政党制度”课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自此成为国家在高等教育中的战略部署。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提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政治学专业课蕴含了丰富的思政资源,但在践行课程思政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存在价值观教育和知识教育相剥离的错误教学理念,被西方政治学理论、范式、思维主导的学术研究倾向,以及意识形态斗争造成的教学逻辑压力。然而,既有研究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系和实践逻辑探究不足,本文以“比较政党制度”课程为例,力图探索出政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教学理念: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第一,从个体角度而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第二,从国家、社会角度而言,教育的属性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而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坚持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与文化知识素养能力的统一是理所应当的。在理解、牢记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比较政党制度”的教学实践摒弃了“把价值观教育同知识教育相剥离”的错误理念。如在讲述不同国家政党政治行为时,鼓励学生采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了解各国政党制度及运行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在研究不同国家政党制度的生成原因和政治后果时,引导学生探寻各国政党制度所反映的阶级利益本质。

二、教学内容:挖掘、融入丰富的思政元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挖掘课程丰富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专业知识,力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开展课程思政。其一,在“比较政党制度”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政党制度发展史时,通过比较中外政党制度的生长路径,引导学生了解典型政党制度的由来,知晓制度变迁的动力,进而感知我国政党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其二,教师在讲解学习政党制度的特征时,从中外政党制度的对比看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及优势。其三,教师在讲解政党制度的影响时,通过对比中外治理绩效,可夯实学生对中国政党制度乃至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感和拥护度。

三、教学思路:直面话语权竞争,夯实中国逻辑

西方政治学在理论化、实践性和前瞻性等方面具有积累优势,固然值得学习,但其中政治修辞所遮蔽的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偏见[2],不仅使中国政治学遭遇逻辑与实践的悖离,还使国家形象被污名化、妖魔化,对此,教学中尤须慎思明辨。如在“比较政党制度”的教学中,以中国实践为研究起点、建设中国特色政治学体系,谋求在“话语权竞争”中自主自立,成为学术研究的当务之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中国特色政治学理论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认可中国道路。其一,在理论上摒弃西方中心主义偏见和自由主义立场的预设。在教学中需带领学生跳出西式话语圈套,回归民主的本质内涵,使学生理解每个国家都应探寻适合自身的民主模式。具体来说,可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政党制度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和治理绩效。从政党—社会关系看,让学生明晰中国政党制度超越了阶级、阶层,打破了地域、宗教和民族的界限;从政党—政权关系看,让学生明晰高度耦合的党政关系使国家政策高效产出、有效执行。如此,通过系统化、学理化的比较分析,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展现出来,以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其二,善用时事热点和社会现实问题开展案例教学。纯理论讲述和单调的解说难以产生教学效果,需引入与课程相关且关注度较高的案例,探寻其背后的制度规则,方能显示理论解构实践的魅力,进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比较政党制度”的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需与课程相关且关注度高。例如,英国脱欧、特朗普胜选、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欧美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等等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暴露出西方标榜的民主模式中党派纷争、内乱不止、相互倾轧、社会撕裂等种种弊端,可助学生了解西方政党政治乱象。四、授课方式:掌握青年人话语,融合多元教学方式互联网时代,信息开放共享且高速传播,大学生对知识的时效性、实效性要求更高,更具开创精神、独立观念和自我意识。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群体话语接受的心理机制发生了转变:他们对于独白式、权威化、单一化的教学话语天然地抵触和“免疫”。由此,“比较政党制度”课堂需顺应这种客观变化,方能提升教学效果、践行课程思政。其一,把握青年人话语,提升教学共鸣。语言是教学中信息沟通的工具,青年人是新话语最为敏感的接收者和使用者,教师要跨越话语代沟,融入有趣的网络流行语、接地气的生活话语,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当然,教学话语不能一味赶时髦,应契合课堂内容、坚守话语底线,杜绝过度娱乐化和流于低俗恶趣。简言之,要善用学生的话语方式剖析他们关注的时事话题。其二,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地位。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获得普遍认可,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地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是种不错的选择。如“比较政党制度”课堂利用在线课程平台,结合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使线下当面授课和线上指导、答疑紧密结合,围绕学生的疑难问题开展教学互动,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为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习惯,“比较政党制度”课堂专门设立“新闻播报制度”,将每次课堂的前五分钟留给学生,播报一则过去一周里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典型政党政治新闻,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分析和述评。综上,以政治学生专业课为例,从理念、内容、思路、方法上探究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能达到专业人才培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行不悖的效果。通过指导学生将已获得的知识内化为技能的提升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将知识与内在的道德品质紧密融合,进一步内化为学生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修平.论“课程育人”的本质[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思政课课程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政治性;高校教师;政治认同

一、“课程思政”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课程思政”概念提出的目的,是想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道,同向同行,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指理论研究,也可以指实践工作。作为实践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作为“生命线”而不断践行的一项工作;作为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我党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开展的所有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从而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是我们党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显著标志,突出反映了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风格。[2]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内教育党员,对(党)外宣传群众。从中共一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明确规定了党对宣传工作的绝对领导,其中的第二条明确规定,“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工作,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每个地方组织均有权出版地方通报、日报、周刊、传单和通告。不论中央或地方出版的一切出版物,其出版工作均应受党员的领导。任何出版物,无论是中央的或地方的,均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3]这份决议总共只有六条,在当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期短暂、被迫临时更换开会地点的紧急情况下,还能就我们党的对外宣传工作做出规定,这充分说明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外宣传群众”这一功能。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坚持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与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对这些内容的实际思想认识水平总是存在一定差距。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弥补这些认识差距,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增强对我党在各个时期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政治认同,从而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与这些内容有关的实践中去,在党的带领下,与党一道前行,为实现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我们党领导各个革命阶段彼此衔接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广大农村宣传动员贫雇农,消灭摘要:“课程思政”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课程思政”的使命富农和地主阶级。全面抗战开始后,我们党就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团结抗战的各个阶级,包括土地革命时期打击的富农和地主阶级等革命对象。面对这种转变,广大贫雇农群众肯定想不开,为什么过去我们革命的对象现在变成了我们要团结的对象。抗战胜利后,再次发动内战,我们党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在农村要动员农民参加,对象是富农和地主阶级,广大农民群众不免再次困惑:之前不是要团结他们吗,现在怎么又成了革命对象了?这些关键时期产生的困惑,都是通过艰难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解决的。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经历了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时期,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建设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转变时期,如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七十年来,这每一个转变时期都是不轻松的,每一次转变的完成,都少不了我们党艰难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我们党才能团结一致。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践行主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列宁针对崇拜自发性而忽视政治教育的错误观点,要求无产阶级政党有组织、有领导地对工人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政治教育。十月革命后,苏俄设立了“政治教育总委员会”,由列宁亲自负责建立宣传员和鼓动员制度。[4]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其各个支部设有专人负责宣传教育,当时北京支部的书记是,主管宣传的是罗章龙。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工作的就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是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写作才能。在《红军宣传工作问题》一文中,指出,“宣传员成分太差,俘虏兵也有,伙夫马夫也有,吃鸦片的也有,有逃跑嫌疑便把他解除武装塞进宣传队去的也有,当司书当不成器便送入宣传队去的也有,因残废了别的工作机关不要塞进宣传队去的也有,现在的宣传队简直成了收容所,完全不能执行它的任务了。”[5]当时红军中的“宣传队不健全”,“对宣传队的训练没有计划”,而“差不多官兵一致地排斥宣传队”,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宣传员成分太差”。[5]1931年4月,《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提出,苏区中央分局所在地必须设立一个以上的党校,以培养党的干部。1933年3月13日成立于瑞金洋溪村的苏区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校长是,副校长是董必武,教育长是罗明。可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由中共高级领导人主抓思想政治工作。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政的政党,随着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的开展,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内机构一直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其领导下的、遍布各个行业领域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始终是中共党员。“05方案”实施后,原则上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也必须是中共党员。

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课程思政”的使命是通过价值融入,增强高校学生对执政党现阶段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政治认同

2014年以来对“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认为“课程思政”践行主体应该在自己的专业课堂设计中极力发现并融入尽可能多的思政元素,来增加自己课堂上学生的政治认同。作者认为,不同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课程思政”应该更多地通过价值融入,更多地通过隐性教育帮助实现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原因如下:

(一)进行价值融入的隐性教育,符合意识形态传播规律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既遵循一般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又有知识传播的特点。[6]知识传播是指传播者阐明这一知识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后,受众才会接受。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这一知识传播的任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完成。但是,作为一般意识形态传播,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课堂思政”,则要遵循一般意识形态传播规律,即“课程思政”践行主体通过满足高校学生对利益、价值、精神和情感的要求[6]来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这要求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授课要有温度,要有一定亲和力。自从高校扩招以来,以专业为单位划分的班级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各门课程的授课老师整堂课下来,很难照顾到每个同学,更别提与个别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很多高校教师课前几分钟到课室,下了课就离开,没课期间由于不需要坐班,学生很难在课后找到老师交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课程思政”践行主体满足学生的精神与情感要求,从而没有办法通过隐性教育影响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进行价值融入的隐性教育,符合当代世界各国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潮流特点

除了新加坡、韩国、法国等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行直接调控外,许多国家只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行部分干预,放权给地方教育机构,如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比利时、德国等;还有些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直接干预,而是采取开放、多元、分权的教育体制,如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7]随着我国改革进程不断加深和开放进程不断扩大,我国居民去国外读书、投资、移民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交流不断增多,国内学生必然越来越熟悉国外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及其意识形态传播的隐蔽性,这必然对我国长久以来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局面造成一定冲击。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8]为了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协同育人、全程育人,发挥“课程思政”价值融入的隐性教育功能,更有助于顺利完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与目标。

(三)进行价值融入的隐性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在学生眼中,老师就是楷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老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能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将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流露于言语间,听者有意或无意地谨记于心,并对老师的观点产生认同,从而影响学生以后对类似事物的看法和做法。大学阶段的师生关系尤其如此。身处大学时期的青年学生,乐于接受各种理念各种思想、关心社会关心时事、什么都懂一点儿却又知之不深。这一时期,往往是一个学生政治生命开始的时候,而能够深刻影响学生政治观点的,往往是那些德高望重的资深课程教师。言传身教,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学生的生活态度、价值判断也深受影响。

三、作为“课程思政”践行主体的高校教师,实现其自身的政治认同至关重要

思政课课程知识范文第4篇

第一,思想政治课传统教育观念不能适应目前社会现实的变革。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高科技、广信息、大文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他们的心中既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又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迷惑不解,不知所措。需要老师给以引导。而今天的政治教师特别是乡镇中学的政治教师大多数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思想文化不够开朗,生活不够富裕,变革并不强烈的时代生活过来的。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带着一种“怀旧心态”来要求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并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价值标准来教育和衡量下一代人,这些教师仍在沿袭过去的教学路子,一本书、一支笔、一口气讲到底。即使有的教师萌发了改革意识,也有改革的设想,但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制约、限制和束缚,特别受中考与高考的影响,实际上仍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阶段,仍然在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上徘徊,以大量的习题训练,严格的答案规定来提高“教学效果”,应付考试。“重视知识、轻视能力、忽视觉悟”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其结果使思想政治课缺乏吸引力、战斗力。

第二,思想政治课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开放的社会环境。

如今,许多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远离开放的社会生活。在教学思想上,强调一个“统”字,他们为了保护学生心灵的纯洁,不被复杂的社会现象所污染,把学生的思路死死地“统”在教师所规定的轨道上;在教学场合上,倾向一个“收”字,他们把学生的活动范围收缩在学校教室这样一个狭小的天地之中,不准越雷池一步;在教学方法上,热衷一个“灌”字,他们把教材中的知识,填鸭式似地强加给学生。这种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同我们的时代显然是不合拍的。我们的中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学生一旦接触社会,就会感到老师讲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是一纸单薄的空文。

第三,社会负面的不良影响给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阵地,自身的问题虽然不少,但教育目标还是正确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接受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这是现代人具有的素质。然而,包围着青少年学生的是一个五花八门的多彩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新旧交替时期存在的阴暗面,就像阵阵风雨,敲打着学生的心灵,迫使他们被动地、盲目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色调。现在,人们碰在一起,往往是谈股票,谈生意,谈某人中奖的红运,谈某人的财气。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青少年,生活在这种氛围里,潜移默化,抵消了思想政治课上的正面教育,一些学生讲:“政治老师上课讲的很有道理,但往往是课堂上听的是一套,社会上见的是另一套。遇到实际问题就感到想不通,行不通。”这种思想政治课与学生认识社会的二律背反现象,已成为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四,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相对畸形发展之间存在着“偏差”。

在教学活动中,每位政治教师,不仅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文明、伦理道德、法制纪律、理想情操等多方面进行教育与培养。这是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也是思想政治课在实现整个中学教育目标方面所承担的重要任务。然而,现在的学生家长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家长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从整体上看是较差的,这就制约了家庭教育水准的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的“偏差”,必然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老师在课上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助人为乐,许多家长教育子女“在外面要少管闲事”;学生在校“学雷锋”,学生回到家里,却以自我为中心,贪图安逸和享受,在家当“小皇帝”、“小公主”。这种教育上的“偏差”,必然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寻找对策,为实现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醒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原有的“园丁”、“蜡烛”等角色不但发生变化,还要不断补充新的角色,为知识传授者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新的课程对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师感受最深的是:至今在许多人的思想中都还有思想政治教学无非是念条条,画框框。其实不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思想政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简单说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就是怎样做人的教育,更多的是强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教学更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交往和心灵上的沟通,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你只有对学生付出了,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不是有句“亲其师,信其道”吗?身教重于严教,你每天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你就得先树立你自己远大的理想;你是一个对社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激情,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老师,学生才能从你身上找到他们做人的标准。但我们还应该有理想,有感动,有热爱,有激情,而学生的理想,感动,热爱,激情从哪里来,就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来。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第二,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政治课的价值位置就是应试教育。无数成功经验都证明,一旦把政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中学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理解起来很困难。政治教学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到“进入角色”,发生共鸣了。久而久之,学生则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自然走进了死胡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政治教师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第三,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学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民主的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教育的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客服片面教育;注重养成终身好学这习惯以克服短命教育。”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要使学生掌握学习必须的基本技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而教学效果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新的课程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新课程下,应实施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积极探讨,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吸引心、眼;妙用漫画,寓教于乐;模拟表演,身临其境;开拓视野,延伸课堂等。教学中更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是现代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认识水平。其方法有: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难,激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启发式教学要伏、做到“启”而有“发”,收到效果,就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余地;可利用音像直观启发等。在教学中,还要把维护学生的尊严和权利作为施教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充分尊重和高度信任学生。另一方面,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以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为标准,不惟师是从,不把某些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尽管教师在单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专业知识和水平等方面超过了学生,但在人格、人性和人权方面,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师生之间不但是平等的朋友,而且还应该是探求知识、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同志。

第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

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总让学生有一种“干巴巴说教”的感觉。学生的这种“评价”确实指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为什么一门针对性这么强的课程却让学生认为是“说教”呢?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上课时仍沿袭那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这种照本宣科或漫无边际胡扯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为了改变教师“说教”,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来说,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来说服自己。因此,每上完一单元之后,我就要求学生结合现时生活写篇小论文。在指导学生写小论文时,主要是抓“近、深”两字。所谓的“近”指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分析自己身边的事物、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撰写出较有新意的小论文。由于要求写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所谓的,“深”则是指引导学生对所述问题的分析要有--定的深度。由于学生受主观因素的限制,往往对问题的分析容易泛泛而谈,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我就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推敲,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既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使其积极思维,又能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提高其写的技巧。通过一年的努力、学生所撰写的《小析自尊自律》、《谈法》、《破除封建迷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小论文都发表在学校的小刊物中,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这种“小论文”的教学实践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消除了“说教”的这种感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了知、行、意的统一。

第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法。

思政课课程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思政案例

2014年9月9日,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对教师提出了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在教学中传承、传授,就是立德树人。其中,扎实学识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洞悉学科前沿方向,更要有将国家行业产业发展最新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以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将来献身国家的理想信念。由此,我国高等院校开启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

一、“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大纲设置的背景

2020年初,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期间,个别留学生发表不当言论,引起大众一致抵制。“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再度成为讨论焦点。高校应该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逐渐定型的年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知识中渗透“三观”素养,实现德育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是课程思政实践的主要目的。早在2016年就提出思政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德毅、宗爱东(2017)提出专业课程思政重在知识传授中突出价值引领的作用[1]。邱伟光(2017)强调课程思政在完成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育人的功能[2]。“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发展对策三大内容。“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研究内容与中国的实践紧密相关。结合“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制订课程思政大纲,是确保课程思政常规化、持久化的基础。

二、“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大纲的基础

课程思政大纲总体包括两部分,其一为课程思政目标,其二为课程思政内容。总体来看,课程大纲设置是以课程特点、授课对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不断更新、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课程。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得到较快的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平衡充分发展理论框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会更加丰富。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差异。重点院校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素养,地方普通院校更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我国任何高校人才定位必是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一般在经济学专业学生中开设,以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大三学生为主,因此教学内容设置侧重理论的应用和对策部分,尤其是以新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为重点。

三、“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大纲

以地方普通院校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为目标,设置课程思政大纲。

(一)“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

“区域经济学”教学目标如下: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区域经济政策串联起来。阅读文献,熟悉所学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1~2种区域经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关注不断更新的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熟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解读和实施路径。课程思政目标如下:透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透过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认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学科自豪感;透过区域政策的解读,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理念。

(二)“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内容

除去“区域经济学”总括性介绍,“区域经济学”主讲生产力布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区域经济政策五大理论。以下基于每部分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内容。

1.“区域经济学”总括性介绍的课程思政内容

本部分重点介绍区域经济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内容、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尤其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中提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方案,是我国的实践经验总结,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以特色区域经济学形成历程激发学生的学科自信和学习动力。

2.生产力布局理论的课程思政内容

本部分主要介绍区位理论、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理论。作为案例研究,介绍中国产业布局的变化趋势。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梳理中国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趋势是理解过去和目前区域政策的重要前提。总体来看,中国产业布局呈现出“东部沿海仍将是产业布局的核心地区”“沿海三大都市圈将继续主导中国产业布局”“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总体趋势。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和谐”的体现。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政策鼓励有能力、实力的学生积极投身于扶贫建设。

3.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课程思政内容

本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目的是解决区域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结构如何演进的问题。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罗斯托在“经济发展阶段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要经历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我国当前正处于起飞向成熟转折阶段,提高发展质量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后,我国GDP高速增长持续四十年,带动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个经济带”战略促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和发展策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课程思政内容

本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竞争与合作、区域收入差距、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是要解决区域间对资源要素的竞争、要素聚集强度导致的收入水平差异和资源环境问题。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客观看待国际贸易理论,从历史角度看,英国、美国都有过经济弱小时强调贸易保护、经济强大起来需要输出多余产品时强调贸易自由的阶段,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才有尊严,这是提出的“民族复兴”的体现。总体来看,自由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扩大开放、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该倡议将我国和沿线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上述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精神。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资源的利用模式,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有效利用资源。垃圾分类是城市居民的责任和义务,个人应该为能够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义务感到光荣。通过垃圾分类不仅使个人获得了相应知识,而且激发了公民的成就感。

5.城乡统筹理论的主要课程思政内容

本部分主要介绍城市化、二元结构、乡村经济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目的是解决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透过我国城乡发展策略从城乡隔绝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融合的发展历程,透过“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制定,认识到我国对城乡二元结构改善的决心,认识到国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决心。以此激发学生有能力后积极参与回乡创业项目。

6.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课程思政内容

本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以及效率与公平问题、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工具、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从2013年至今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报告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激发学生投身于中国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国发展贡献力量。

四、思政案例是“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大纲的实现方式之一

“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内容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案例法是其中一种[3],相对于课堂讲授,以现实中案例为基础讨论区域经济理论,学生的感受更直观,通过视频、音频、图片资料的穿插,案例分析更加形象、具体,容易被接受。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虽然是宏观角度的资源利用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考验每个人的生活和消费理念,可从小处着眼。垃圾分类是循环经济的主要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活体现。网络上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图片资源丰富,以下以“中国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行”为题目完成一篇案例。

(一)案例文本

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和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次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两次修订都明确强调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2000年,全国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是1.18亿吨,2010年增长到1.58亿吨。而生态环境部的《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9年全国200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量达2.1亿吨。逐年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对于清运和末端处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垃圾分类都势在必行。若单凭政府进行垃圾终端处理,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拆捡、大批的处理设备焚烧或者填埋,成本高、效益低;而若是在垃圾处理的前端便进行分类,便会减少许多成本,带来多方面的收益。具体包括:节约垃圾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美化居住、生活环境。2019年7月1日,上海市推行了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我国第一个全面强制性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2020年5月1日,北京市开始推行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的垃圾分类强制实施也正式开始。两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推行都分别从奖励和惩罚两个方面设立了相关规定。首先,对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单位和个人,两个城市都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罚款;个人将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其次,两个城市都设置积分奖励,居民个人可通过投放垃圾时刷卡积分,积累一定积分后可向居委会兑换日用品。除此之外,两个城市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提高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方面都起到了极大宣传作用。包括:张贴公告,入户宣传;教育部门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本市幼儿园,中、小学校,高等院校教育内容,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等活动;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者带动家庭的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是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到2020年底,我国有46个重点城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到2025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都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二)案例解析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并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可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回收垃圾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了垃圾。参与环保是举手之劳,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吧!

五、“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总结

课程思政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理念,大可以包括宏观层面的爱国理念,中可以看到文化、学科自信,小可以体现个人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只要通过专业课程树立了正确“三观”,传播社会正能量都可以看作是课程思政的内容。从学科内容看,“区域经济学”具备多层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可以从三个层次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宏观层面来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和区域政策等内容介绍,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实践和理论是互相促进的,我国的现代区域经济学虽然源自于西方,但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不断总结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中观层面来看,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术自信和学习动力。任何区域发展对策的贯彻都要有人才的配合与支持。微观层面来看,区域发展对策介绍中鼓励学生参与回乡创业、支援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鼓励学生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等有利于资源与环境可持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小事”。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