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人性观

高校人性观

[摘要]在心理治疗理论领域,人性观写作论文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对高校心理委员的人性观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目的在于指导心理委员以人性观为基础开展各项工作,对心理委员进行恰当的开导,重点培训大一心理委员,充分发挥高年级女性心理委员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人性观高校心理委员心理健康

一、前言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大学生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宿舍、每个学生当中,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具体负责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院中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系统培训。在培训中初步研究了学院62个班的124名心理委员的人性观,以期更好地管理和引导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工作。

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哲学假设,是任何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流派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不同的人性观将决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目标,影响心理委员对咨询方法的选择和对来访者的态度。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学习问题、人生设计问题、自我同一性问题等方面,但从本质上看,是人性观的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解决困扰他们的表面的问题,更应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性观。

本研究通过对心理委员的人性观调查研究,引导其对人性观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全班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大学生的人性观现状,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操作性指导;为继续研究人性观与心理咨询和治疗策略的关系奠定基础。二、研究方法

1.被试学生群体

人文学院各班心理委员,其中一年级学生34人,二年级学生42人,三年级学生34人,四年级学生14人。男生62人,女生62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人性的哲学量表》是由Wrightsma.I.S1964年编制,范肖冬于1999年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发表,分为利他主义、值得信任、独立性、愿望的强度和合理性、人性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变异性六个分测验,每个分测验包括14个题目,每个题目的记分均为6级,从“完全同意”记+3分到“完全不同意”记-3分。每个分测验的得分范围在-42到+42之间,整个量表的得分范围在-252至+252之间。得分越高,对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如值得信任、利他主义、独立性、能够理解等)肯定程度越高;得分越低,则愈加强调人性的消极方面(如不可信任、自私自利、难以理解、依赖性等)。该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74~0.84之间。

3.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

问卷以书面形式,由学生自愿填写。采用SPSS10.0进行描述统计和方差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1.男女心理委员的人性观差异

用t检验对男女心理委员的人性观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可以看出男女生在“愿望的强度和合理性”上差异极显著,在“利他主义”、“值得信任”和“人性的变异性”上差异显著,在“人性的复杂性”和“独立性”上差异不显著。这表明,与男生相比,大学女生更倾向于认为人是可信的、利他的、可变的,人能够了解自己并克服自身的缺点,对于人性有更为乐观的态度。

2.不同年级心理委员人性观差异

对不同年级心理委员的人性观进行邓肯氏分析,同一项目下同列中相同字母表示经邓肯氏分析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结果如表2所示。方差分析表明,在“利他主义”和“人的复杂性”两个维度上,年级差异不明显;但在“值得信任”、“独立性”、“愿望的强度和合理性”和“人的变异性”四个维度上,年级差异非常明显。可以看出,心理委员对人性的哲学问题的看法的发展基本上呈U字形,大一学生对人性的看法最为肯定,大二学生的平均得分直线下降,大三学生得分有所回升,大四学生的得分又进一步回升。平均数多重比较表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人性的肯定程度显著地高于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

四、讨论

人的可信性指人值得信任的程度,即人具有道德、诚实和可靠的程度,利他性指人无私、真挚的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在人性问题上,这两个方面具有内在逻辑性,可信性是基础和前提,而利他性则是人性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认为人是值得信任的,但不一定具有利他性,这是符合逻辑的。测试中发现,大学生虽然对人性基本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对人性的认识存在矛盾,对人的可信性评价不高,对人的利他性评价却比较高,利他性信念显著高于可信性。这会造成班级心理委员有想做好班级的心理健康工作的愿望但同学却对心理委员不信任的矛盾,这种矛盾会时常导致心理委员的心理冲突,使班级心理委员无法顺利的对班级同学开展合适的心理咨询等工作。学院在培训中应该对心理委员进行恰当的开导,对于其工作遇到的不信任问题归因于人性观,鼓励其敞开心扉、认真细致的开展工作,才能慢慢得到同学的信任,在得到同学的信任后,工作也会更好开展。

大一新生社会阅历少、人际交往的经验少、比较天真和单纯,他们认为人是可信任的,多数人是善良的,他们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对人性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人性的发展与变异也缺乏理性的认识。测试中发现,大一新生对人性的肯定程度显著地高于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上大学以后,随着人际交往真正意义上的展开,大学生在积累人际交往经验的同时,往往也经历着人际间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如果能够被正确对待,会成为大学生的宝贵的知识和财富,使大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但是,如果不能被正确对待,它也会使大学生对人性产生一些错误看法,对四年的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学校应重点培训大一的心理委员、面向大一新生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工作,如果学生在大一时对人性观持有正确的态度,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也能坦然的面对各种挫折,顺利完成学业。

中国社会文化为典型的男性本位文化。大学校园是一个平等开明的环境,但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女学生会受到更多扼制,她们行事更谨慎,因为害怕失败,对别人抱有更多警惕之心,这可能是女学生独立性得分高,而值得信任弱的原因。但是与男性心理委员相比,女性心理委员更倾向于认为人是可信的、利他的、可变的,人能够了解自己并克服自身的缺点,显示了对于人性的更为乐观的态度。而且女生的心思比较细腻,可以较为敏感地发现同学的心理问题,如果进行恰当的引导,女性心理委员可以在班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高年级的女生,在面临就业时,压力比男生大得多,是发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这更需要女性心理委员认真细致的工作,协助学校有效解决同学的心理问题。

在心理咨询中,人性观是一切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在培训中要求心理委员做到:对自己的人性观有高度的自觉,对班级其他同学的人性观没有偏见,小心处理与其他同学人性观的不一致问题,初步了解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三大心理学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治疗理论模式和方法。通过对各班心理委员的人性观调查和指导,能促进其选择更合适的方法开展各项心理工作。

心理委员的人性观研究只是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一部分,相信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完善,通过加强心理委员培训力度,提高心理委员的专业水平,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危机干预体系等工作,心理委员一定会成为高校学生最基层、最可靠的心理哨兵,高校心理委员工作也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

参考文献:

[1]宋英.大学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实践探索[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1044-1045.

[2]王惠萍.大学生人性观发展的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17(1):85-89.

[3]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13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