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人才培养探析(7篇)

高职人才培养探析(7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摘要:德国包豪斯学院与当前我国诸多高职院校虽然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但在人才培养方法、培养内容与培养模式方面呈现出鲜明差异,前者所提出的引入基础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采用“工厂学徒制”模式和实施“双轨教育”制度等,对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文章在论述德国包豪斯学院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对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活动的启发意义,以期为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包豪斯学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启发意义

在包豪斯诞生之前,欧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原来的设计工作大多是由建筑师、画家完成的。成立于1919年德国魏玛时期的包豪斯成为世界上第一所专业发展设计教育、培养新型设计人才的学院。它不仅开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先河,而且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框架,其崭新的教育理论和极具创新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为人们所研究、学习和借鉴。当前,伴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我们有必要从包豪斯学院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中汲取经验,为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包豪斯教育理念

1919年4月1日,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在包豪斯开学典礼上发表了著名的《包豪斯宣言》,该宣言彰显了包豪斯两条教育理念:一是艺术教育(最初是以建筑教育为主)应是一项综合绘画、雕塑与手工艺技术的教育活动,提升设计师的综合素质,由此才能提升作品的艺术精神。二是艺术教育应摒弃传统的“职业艺术”的理念,而以手工艺技术为基础、以实用性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此实现“职业艺术”教育理念向“实用型”教育理念的转变。在随后的发展中,包豪斯学院又相继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艺术才能”和“引导学生形成个人设计兴趣和专业优势”的理念。这些综合型、实用型、创新型、个人化的教育理念成为包豪斯学院的思想精髓,直接决定着其各个阶段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模式的建构,由此成就了其享誉国内外的艺术教育影响力。

二、包豪斯人才培养模式

在包豪斯之前,社会上尚未有一套以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包豪斯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本着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的前提下,在各个时期设计师、管理者的共同探索中形成的,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与阶段性的特征。

1.引入基础教育内容

1919年之前,德国的美术设计院校几乎没有基础教育之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社会生活混乱,致使包豪斯招收的学生不但艺术水平低,其他能力也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伊顿提出学校应通过基础教育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能够创造出崭新造型、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在材料方面,伊顿授课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发现各种各样的对比的可能性,如大小、长短、薄厚、多少、曲直、高低、平面与立体、光滑与粗糙、坚硬与柔软、动静、轻重、强弱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造型能力的材料,充分培养对特定材料的感性认识,更加出色地把握特定材料的特性及其与其他材料的对比。在形态方面,伊顿强调学生自我能动性的训练。他在课堂中经常布置与身体的运动有关的练习,让学生体会身体感受与创作作品的关系。

2.采用“工厂学徒制”教学模式

包豪斯的目的是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设计人才,包豪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这一教育理念彻底提升了基础教育水平,让学生在车间中进一步加强专门的工艺教育,培养与实际生产活动相结合的、具有实践经验的工艺专家,这才是包豪斯设计培养的最终目标。包豪斯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半年的基础课程,然后学校根据每名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将他们送往不同的车间进行为期三年的学徒教育,等到学期结束,学校根据学生学习的合格与否,决定是否授予他们“技术证书”。优秀学生可以进入包豪斯建筑研究部深造,学习建筑、室内设计及工地实习等高级课程,同时在导师的辅导下,有针对性地选读其他学校的课目或到工厂学习制作技术。

3.采用“双轨制”教学方式与“产学研一体化”管理

包豪斯希望学生既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工艺能力,由此实现设计作品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因此,该校在实施车间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双轨制”教学方式,即每一个车间配有一位造型师傅和一个位艺师傅共同授课,使学生能够同时感受纯艺术和纯技术的长处,并将其紧密结合,以培养艺术与工业结合的初步基础。德国在“一战”后,国内物资设备极其匮乏,政府无力顾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包豪斯遇到了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格罗皮乌斯一方面想为包豪斯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学校设计产品的出售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创办一个依附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独立的销售组织,由教师和学生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与营销活动,由此形成了包豪斯“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三、包豪斯教学的启发意义

德国包豪斯学院与当前我国诸多高职院校虽然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但其极具开创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引导学生形成个人兴趣,据此进一步实施专业细分

包豪斯学院的学生在入校之后首先接受为期半年的基础教育,随后再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由此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习。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入校前选择专业,入校后则以此为基础展开系统的专业学习。部分学生入校前对所选专业没有了解,更谈不上兴趣,入校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虽然可以转专业,但一些学生考虑到程序麻烦,尤其是担心跟不上学习进度,只能被动地坚持下去,因此其学习质量很难保证。基于此,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借鉴包豪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对进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基础教育,引导学生形成个人兴趣,随后让学生选择各自的专业方向,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更有意义。

2.建构自有艺术设计实验室甚至实训公司

包豪斯学院的最大贡献便是开创了“工厂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由此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实习机会。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也采用了诸如课程模块、校企合作之类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然而与包豪斯学院“工厂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相比,我国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方式的缺陷在于,或者是课程模块教学活动缺乏真正的实习环境,或者是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实习任务委托给特定的企业,尤其存在先进行三年学习、最后一年实习的问题,无法真正将学习与实习、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弱化了学生的实习效果,甚至造成学生实习流于形式。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现状,学校应建构自有艺术设计实验室甚至实训公司,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校内创作与校外推广融为一体,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实习过程的监督与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

3.引入技术人才,实施“双师教学”

包豪斯学院为了实现学生艺术设计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的协调发展,在车间学习期间为学生配置了造型师傅和工艺师傅,使学生既具有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内涵和艺术修养,又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从而使其所设计的作品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也十分清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方面的重要价值,由此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外出挂职锻炼、外出培训、外出深造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或者是聘请知名人士、成功人士进入课堂,通过讲座、兼职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解业界情况的机会。然而,一些教师外出学习不仅时间短,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所产生的效果十分有限。另外,一些学校在引入业界人才过程中存在“重名不重实”的问题,比较注重其个人职位、成就甚至学历、职称方面的条件,由此将那些工作在艺术设计一线的数量庞大、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时间充裕的技术人员排除在外。基于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应本着“双师教学”的理念,或者是直接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或者是采用兼职教学的方式,不拘一格地引入业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对学生展开技术培训。在此过程中,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入职教师的监督与考评,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要为理论课教师和艺术课教师提供便捷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使两者能够建构起一致、协调的教学内容,共同提升学生的艺术理论知识内涵和技术操作能力。

4.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包豪斯学院所设计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设计与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必要的收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重要价值。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基本上以“学”为主,一方面缺乏“研”的机会,即无法真正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展开创造性或创新性的艺术设计活动;另一方面也缺少“产”的机会,不能将自己设计的作品转换成实实在在的商品,并由此推向市场获得劳动报酬。借鉴包豪斯学院“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通过自己所在学院、教研室或学校实验室、实训基地,甚至是所建立的实训公司的名义,承接社会上的一些艺术设计项目,将此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展开创新性、创造性的艺术设计活动,由此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又能够获得必要的报酬。从长远来看,高职院校还应当建构与艺术设计专业相配套的公司,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化的实习实训环境,这样既可以加强教师的指导,又能够顺利地将劳动成果引入社会,转换成实实在在的收益。

总体来说,包豪斯学院之所以能够建构诸多极具开创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其能够准确把握时展的脉搏,由此实施大胆的创新与变革活动。鉴于此,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秉承与时俱进、积极尝试、大胆创新的理念,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培养管理等方面展开教学改革活动,由此才能真正实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杭间,靳棣强.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世界和中国.山东美术出版社,2015.

[2]靳棣强,杭间.中国现代设计与包豪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3]江牧,林鸿.包豪斯的设计哲学——从教育、社团和作品视角的考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4]孔国庆.包豪斯与现代技术美学批评.江淮论坛,2013(2).

[5]张学忠.德国包豪斯艺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张玉芝.包豪斯时期约翰尼思•伊顿的“初步课程”及其影响.艺术百家,2011(6).

作者:田志涌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第二篇:高师院校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摘要]相比工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地方高师院校的测绘工程专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能迎难而上与实力雄厚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一样担任为地方培养测绘工科类人才的责任,是一种荣誉和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和压力。只要正确面对差距,循序渐进,勇于改革尝试,探求符合市场需求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制订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合理的测绘专业教师团队,不断改善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形成具有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专业,培养出满足广西测绘市场需求的测绘高级技术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引言

21世纪,随着数字地球、智慧城市的建立,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大改革项目的启动以及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遇到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广西积极参与“一路一带”,以及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的实施,整个广西对于测绘人才的容纳量也随之逐渐增大。根据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我区高校能提供的测绘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西经济建设和测绘市场对高层次测绘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我校作为广西设有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两所本科院校之一,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对壮大我校的测绘专业队伍,提高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一)适应国家政策的需要

2007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同颁布了注册测绘师制度的有关规定及配套实施方案。测绘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测绘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依据测绘注册师考试大纲要求,各高校的测绘工程专业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主动适应注册测绘师制度。2010年,为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印发《关于成立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和专家组的通知》(教高厅函[2011]6号),正式启动了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测绘领域卓越计划的实施,促使高校测绘专业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测绘专业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共同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

(二)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广西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广西的工业建设、交通建设、城乡建设和能源开发等将会突飞猛进。“十三五”期间,广西的公路、铁路、水利、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将纷纷上马,在建设广西的过程中,亟须从事地形测量、城市建设测量、道路及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等掌握最新技术的高端测绘人才。

(三)测绘行业适应信息化

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信息化,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测绘学科由传统测绘向信息化测绘发展,测绘行业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应用领域不断变广,测绘学科的内涵不再局限于控制、测图和施工放样,已扩展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经济、国防等建设提供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撑。测绘学科已从单一学科逐渐走向多学科的交叉,其应用已扩展到与空间信息分布有关的众多领域,渗透、融合于各行各业之中。

(四)学校学科综合发展与适应

高校应用转型的需要我校是以文、理为主的地方性师范类院校,测绘工程专业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工科类专业之一,也是非常年轻的专业,于2012年首次招生。学校要适应高校应用转型、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必须要注重学科的全面发展。测绘学科本身的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可为学校应用转型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建典型范例。

三、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广西继桂林理工大学之后开设有测绘工程专业的第二所本科院校,由于学校本身的师范类特点,测绘工程工科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学生认知问题

学生普遍认为测绘工程属工科专业,应开设在工科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潜意识中不太接受或认可师范类院校内的测绘工程专业;其次,也由于学生对传统测绘行业的艰苦性有一些认识,测绘专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入学时不是自愿填报而是调剂到该专业,所以他们从心理上比较排斥测绘专业,没有学好专业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学校的公共基础课耗费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大一大二主要以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为主,且这些基础课大多数由外院其他专业的老师上课,由于基础课的老师不太清楚课程跟专业的关系,致使很多学生忽视基础课的重要性,导致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很吃力。

(三)师资队伍问题

近几年,本专业一直没有测绘专业的博士生应聘,应聘的硕士生也是女生居多。因此,高学历的专业教师比较缺乏,专业教师的男女比例也不太平衡。目前,测绘专业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的,本身缺乏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与技术素质,而且,测绘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基本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具备工程实践综合素质的教师非常少,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科研压力,他们很难能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教学中。此外,由于专业教师偏少,经常出现同一个班的多门课程由同一个教师授课的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审美疲劳”,缺乏听课积极性。

(四)实践实习问题

测绘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安排大量的实践环节。以文、理为主,师范专业为主的师范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略显薄弱,很难满足工科类专业的要求。此外,由于校园面积有限,校内缺少专业的实习基地,很多课程实习不能很好地开展;也由于学校没有相关的测绘资质,教师很难申请到测绘方面的工程项目,学生普遍缺乏接受工程实训的锻炼机会,学生野外实习不能较好地结合项目开展,很多时候就变成了走过场,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效果。总的来说,就目前情况看来,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得到充分实现。

四、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针对目前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改革。

(一)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根据我校的生源状况,学生入校一周内的某个时间会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召集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座谈,回答学生在专业上的一些问题及困惑。但专业思想教育不只是入学时的事情,而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系统工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自身的不断成长,其对专业的认识会受到多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专业思想教育是本专业教师需要长期重视的事情,跟专业课程教学一样重要。以往,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都被认为是学工部的事情,为了从本质上改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本专业要求专业教师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班主任也由原来的学工老师担任改为专业老师担任。只有长期不懈地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才能逐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以及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

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本专业定位培养应用型的测绘技术人才。目前,由于大一大二通识教育课程过多,专业课主要集中在大三学年,因此,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满足课程之间的完全衔接,前驱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不明确,导致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连续性较差。建议课程体系改革增加二级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安排的灵活性,同时,为保证专业知识的连贯性,建议每门课程集中在半个学期内完成讲授。比如,按知识的连续性,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应先于GPS原理与应用和摄影测量学,但由于时间所限,有时测量平差基础会和GPS原理与应用或摄影测量学在同一学期开设,致使学生学习GPS原理与应用或摄影测量学需要用到平差知识的时候,测量平差基础还没学到相关内容。如果将测量平差基础集中安排在上半个学期,GPS原理与应用或摄影测量学安排在下半个学期,知识的连贯性问题就能比较好地解决。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测绘专业共有教师7人,其中讲授测绘专业课的老师4人,教师中本硕均是测绘专业毕业的只有1人,师资队伍明显薄弱。为了改变不能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现状,必须要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求老师要有足够的测绘实践经验,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兼职聘任行业专家授课,也需要陆续将专业教师派到测绘行业各相关单位挂职锻炼。通过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两支教学队伍:一支由本校教师组成的队伍,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结合承接测量工程项目,完成测量专业教学任务;另一支由测绘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的队伍,以组织学生参加单位的工程建设为主,结合课堂教学,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测绘专业应用型人才要求

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学中除学习理论知识外,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长期以来,在师范院校的背景下,非师专业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强调操作与应用,很多课程在课堂学习后都有课程设计或野外实习,它是连接理论和实际应用的重要纽带,把课程的主导者从教师转到了学生,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在高校应用转型的驱动下,学校日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场地、经费等原因,用于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建设不到位,实践教学仪器设备投入不够,难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注重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2.实践软、硬件环境建设:在现在仪器、设备、场地的基础上,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逐步添置满足日常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加强校内实习场地和校外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此外,部分贵重仪器由于数量限制无法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这种局限于老师演示的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测绘工程人才,可采取开放实验室、举行测绘技能大赛等机制来改善实践教学软环境。

3.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估体系建设: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教学管理中侧重强调对教学“量”的监督检查,往往忽略了对教学过程“质”的监督管理。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并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标准,实现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监控和成果质量评价。

五、结束语

整体而言,相比工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地方高师院校的测绘工程专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能迎难而上与实力雄厚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一样担任为地方培养测绘工科类人才的责任,这是一种荣誉和机遇,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和压力。只要正确面对差距,循序渐进,勇于改革尝试,探求符合市场需求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制订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合理的测绘专业教师团队,不断改善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定能形成具有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专业,培养出满足广西测绘市场需求的测绘高级技术人才。

作者:刘彦花,叶国华,韩世静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

第三篇:高校跨文化课程开设与国际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应面向社会的大背景,为国家输送专门性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系列,跨文化交际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针对性地培养国际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以浙江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小背景,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外语能力领先、富有优势跨文化的国际化应用人才为目标,通过解读浙江省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现状,探讨跨文化课程群建设与国际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为今后此类课程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跨文化课程群;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0引言

跨文化交际学源自美国,是一门涉及人类学、语言学、心里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综合性学科。虽然国内教育研究者已经开始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但由于课程覆盖面广,跨学科宽、综合性强、实践性大,辅之以相对较短的发展时间,该课程至今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教学大纲,导致相应的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更为突出的矛盾是基于国外理论的国内跨文化课程建设和已有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我国特有的教学现状与社会需求,该课程在实现高校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时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学合理地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对跨文化课程群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跨文化课程设置随意性大、不能满足我国教学现状与社会需求的根源之一是跨文化交际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覆盖面广,跨学科宽、综合性强、实践性大——与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之间的张力。因此,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是跨文化课程体系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以浙江某高校英文学院商务英语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于相关跨文化课程成绩的追踪测量,旨在量化考核高等院校跨文化课程群建设与国际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匹配问题。

1研究设计

1.1研究问题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除母语外的第二语言的语言交际能力、语用交际能力和行为能力(赵爱国和姜雅明,2003),由知识、技能和动机三方面构成(Samovar和Porter,2004)。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五个方面进行培养(胡文仲和高一虹,1997)。基于前人对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归纳,本研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交际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以及文化辨识能力。本研究结合浙江某高校英文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中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规划,通过采集学生相关课程成绩数据,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现有跨文化课程群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相关课程成绩间的关系分布;(2)未来跨文化课程群的规划策略。

1.2受试对象和施测过程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是浙江某高校英文学院商务英语系2012级所有参加过相关调研课程期末考核的学生。根据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分制2012级的培养方案指出:“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从事跨文化管理与国际仲裁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因此,根据本培养方案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国别商务环境研究”、“跨文化商务与管理沟通”以及“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结合上文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两大分类,将现有的课程分为对应的两大组,即A组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商务与管理沟通”三门课程;B组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辨识能力,包括“跨文化管理”、“国别商务环境研究”、“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三门课程。本研究追踪采集受试对象所参加的“跨文化商务与管理沟通”、“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管理”,以及“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四门课程成绩。为尽可能降低主观给分造成结果差异偏差太大的因素,所选课程成绩均来自同一任课教师,该教师长期从事跨文化课程教学。

1.3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A组成绩统计包含“跨文化商务与管理沟通”和“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有效统计人数分别均为49人。B组成绩统计包含“跨文化管理”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有效统计人数分别为20人和79人。从横向内部对比来看,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A组课程,总体成绩比较令人满意。90分以上的高分人数群分别占到了20%和35%,最低分均在80分以上,总体成绩分布均匀。与此同时,旨在培养学生文化辨识能力的B组课程,成绩分布表现一般。90分以上高分段人群比例较少,分别为0和10%,而80分以下的低分人群分别占到20%和35%。通过对受试学生和相关任课教师的进一步追踪访谈获悉,A组课程多采用案例分析、小组项目、情景模拟等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方法,学生参与度高,通过实践后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高;B组课程多采用专题讲座、分模块讨论、案例分析的方法,但由于涉及到更深层次抽象文化方面的因素,较难实现情景再现,所以学生接受和理解程度没有A组课程的高。从纵向AB组对比来看,A组课程成绩明显优于B组课程成绩。A组成绩均在80分以上,其中,9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占的比例较高;B组成绩最低分在75~80分之间,并且低分人数所占比例较高。根据对受试学生及相应任课教师的后续访谈,出现此种显著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基础语言听说读写的前期课程培训为语言交际类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语言交际训练也易于课堂操作,使得该类课程在短期内易于取得好成绩;而关于文化渗透类目标的课程培训,由于缺乏相应的真实背景和环境,加上中美文化从思维根源上的差异,即使有相应课程,短期效果也不是太理想。

2结语

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场所之一,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的使命。为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建设合理、有效的跨文化课程群。本研究通过对浙江某高校英文学院商务英语系跨文化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分析人才培养和跨文化课程群间的效度问题,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在其内容的时效性和相对稳定性上要进一步提升。时效性指的是要顺应社会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性指的是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能把握该课程的宏观框架。其次,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在其教学方法上应提倡实用性、互动性和灵活性。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真实和自然的跨文化交际环境(阎啸,2010)。最后,作为课程群的重要建设者和参与者,相关教师应该从实践层面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在授课过程中提供更多鲜活的案例。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阎啸.中国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现状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陈晶莉 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第四篇: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其使用范围也在快速扩大,人们对于计算机的需要随之呈现着多样化的发展,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呈现辐射性发展,那么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也是越来越多各个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也是越来越重要,因此高校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刻不容缓,面对市场需求,不仅要改革,还要针对计算机专业特性不断进行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高校;人才培养

1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欠缺

1.1培养与市场需求脱离

现阶段针对于各个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都没有自身培养特色,很多都是千篇一律,而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相差无几,没有自身特点,和单位实际用人需求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很多高校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简单,只要求简单掌握基础知识,没有深入引导,没有高科技探究,只是针对计算机表面功能作以教授,企业招进人才,针对其知识欠缺,能力不足,没有深入探究经验而必须得对其进行深度培训,以达到简单具备工作能力。这样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已和市场需求脱离,而计算机的发展是非常的快速,不能形成紧密配合,只能相差越来越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欠缺也越来越大。针对于市场需求,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欠缺显露无疑。

1.2课程不科学

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专业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科学课程,而现在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很科学,各大高校课程内容相似,高校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内容枯燥。由于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十分迅速,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注重计算机的知识更新,而很多高校并没用进行及时更新,仍然在使用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知识,没有针对时展改进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同时高校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时间活动并不重视,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学生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由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欠缺,各单位对于招进学生员工一直处于试招和不放心的状态,不能很快投入使用。学生知识与单位需求不能很好接洽。

2就培养方案的几点建议

2.1紧密结合市场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不管什么样的人才都是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一样离不开市场,高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目标也应确立到关于市场方面。必须针对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并尽可能的培养出具有高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高校面对市场,将教学方案的制定针对市场需求,与市场进行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以市场的发展促进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高校的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市场整体水平与发展。只有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才叫做人才。各高校现在并没有与市场打开连接,处于独立发展,人才培养更是基础性的,很少有着高级计算机人才,而市场上自己培养出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费时费力,高校与市场的结合使之相辅相衬,共同发展。

2.2完善课程内容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高校对于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养,就要先积极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于所学的计算机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这样既能使得教学轻松,也能使得学生学得轻松,并且学得深刻。在学生的课程内容中,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理论专业知识尽可能的与实践结合,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应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向,跟进新的计算机技术,保持计算机专业的实时更新,保证与学生分享最新计算机专业知识,只有保持大学生对所学计算机专业的最新技术知识掌握,才能与市场接轨,使学生更好的在社会中适应,更好的被社会接纳。

2.3扩展师资力量

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是对学生教授知识,还影响着学生在一门专业中的发展。而对于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培养人才来说,它由于是一个知识面非常广,同时知识更新迅猛,思维非常活泛的专业,因此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在项目设计,开发应用方面进行有效,系统的培养,而师资队伍的这些能力也在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一队具有高级计算机专业知识,充满探究,研发精神的师资力量教导出的学生相信也不缺乏这种精神。同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于学生处理意外问题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种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应得到重视,结合实际案例,教授分析方法,让学生切身体会针对问题的解决途径,理论实践和自身的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性。

3结语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计算机信息基本上得到普及,而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各高校仍处于缓慢发展中,很多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在实际操作,开发设计,应用技术上的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于真正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迫在眉睫。计算机专业发展十分迅速,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也要不断改进,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上不断改革,也应针对学生,针对市场不断进行调节,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针对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起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探究精神的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汤赫男.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探究[J].才智,2013(35):166~167.

[2]胡海洋,张晓菲.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60~61

作者:祁宏伟 单位: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

第五篇: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探析

摘要:“工业设计”是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人类进入现代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在经济创新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的工业设计教育作为面向社会,对接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现在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通过在高职工业设计的教育中引入“设计工作室”的模式可以有效改进现有问题,同时文章也探索了实现“设计工作室”模式的有效路径,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设计工作室;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目标岗位与核心职业能力确定不准确。虽然“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是培养符合市需求的,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理念已是各高校的共识,但具体如何理解什么是“生产一线”、何为“高技能”却是见仁见智,千差万别了。而由于核心职业技能的界定有偏差,也直接导致该专业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与市场需求有偏差等诸多问题;

2)课程设置与职业教育要求不符。高职工业设计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因此它并不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和系统,而是更强调综合与运用。但目前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照搬本科的教育模式,采用三段式的教育体系,即美术基础、理工知识再加专业课。这种教学体系下,学生在大一、大二首先学习的是美术基础课程和理工知识课程,大三以后才学习专业设计类课程,其结果是学生在还未学习到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情况下就面对了职场,专业素养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高职工业设计的定位决定其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不必专注于单一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其授课方式应尽量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际锻炼来学习。但目前高职工业设计教育依然是老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独立的理论学习过多,综合的实践训练太少。其结果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薄弱,在面对真实的设计任务时依然无所适从,几乎不具备从事专业的核心技能。因此要解决当前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就需要我们理清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宗旨和目的。

2“设计工作室”式人才培养模型的概念解析

“设计工作室”是指由教师成立、学生参与的,对内负责教学和科研、对外提供设计服务的一种设计团队。而以“设计工作室”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就是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封闭式教学,转换为在工作室中,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设计项目来学习专业知识的教学机制。学生在进入工作室前通常是完成了一定的基础学习,然后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去展开更高阶段的学习。而各个工作室有明确的专业主攻方向和风格特点,任课教师对工作室负责,学生可以通过双向选择地进入工作室进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有专攻”,又有利于实验设备的充分利用。同时由于设计工作室相对研究方向固定,通常由经验和学识丰富的教师主持工作,所以还兼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后者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直接意义。这种教学机制并非新生事物,很早以前就有类似导师制,这是由15世纪初期由英国牛津大学的威廉•威克姆首创,其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相继采用。这种模式后来被德国包豪斯学院所沿用,成为至今都影响深远的一种设计教育模式,得到了国外设计院校的广泛采用。

3高职工业设计教育中导入“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对于设计工作室的运作模式方面,采用多年级混搭,套用“传、帮、带”的工作方式,在工作室导师的督导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模拟设计企业的工作形式,营造既有淘汰压力的竞争态势,又有协作交流的实践平台。对于进入工作室的同学,我们分4个阶段区别管理:

1)选拔阶段。主要在第二学期结束后进行。主要对象是结束了一年完整专业基础训练后的工业设计一年级学生,通过学生个人申请,对其专业能力,尤其是设计表达能力模块掌握程度的考察后,择优录用。

2)培养阶段。主要为第三、四学期。这一时期属于强化设计表达能力阶段,学生除了继续完成设计表达能力模块和设计技能能力模块的学习,同时学习设计知识能力模块的基础部分。学生要以商业渲染效果为目标,要求熟练掌握Photoshop、Coreldraw、AutoCAD、Rhino、Keyshot或V-Ray等相关软件;有计划参与相关竞赛活动,加强融入产品生产工艺可行性意识的设计创意活动。强调设计前的调研、分析,严格设计程序,培养严谨、善思、能辨的设计素养。

3)淘汰阶段。基本伴随培养阶段同步进行。主要是从制度管理角度出发,营造类似企业运行的淘汰制压力,使学生中建立起争学创优的竞争态势。学习不积极,沟通能力差,思想抛锚,学习成效差,不利于团队协作进步的同学会被淘汰掉,这也是为将来进入企业做思想上的准备。

4)稳定期阶段。经过前期专业培训,工作室内三年级的同学基本具备解决实际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有实力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及横向项目活动中,以实际课题的研究实践,强化和提高设计认识及表达能力。同时,项目的整体运作也给工作室内低年级的同学起到示范的作用,这是工作室运作的最佳时期,主力明确,后起有劲,室内又有成果产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了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而在这方面工业设计专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希望能进一步展开相关的教学研究,为社会培养大量适应新形势的、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的高技能型工业设计人才,从而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做出有益的贡献。

作者:缪晓宾 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需要,从理论层面上创新性的提出“T”型高职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理论,将系统探究如何完善高职院校职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引进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群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在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互动。通过社会、企业、学校联合培养,面向未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综合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构建“T”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T”型复合人才的目标,为我国经济产业升级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职;“T”型复合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企业发展竞争的激烈化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多元化,高职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企业补充具有高素质的职业化复合型人才,成为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并增强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价值和比重的重要前提。一个优秀的复合人才,不仅要熟知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更加立体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开发。

二、“T”型高职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过高速发展,一直致力于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复合型人才认识的深入,高职教育应该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更加职业化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了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亟待发展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T”型高职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系统的提出为高职教育的发展转型提供了很好的路径。所谓“T”型复合人才是人才知识能力构成的一个形象性表示。是指在一个横向上,作为专业人才的角色,有着坚实理论知识支撑;一个纵向代表能够清楚了解和熟练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或技能。面向职业岗位群的“T”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是指“以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从业力和岗位适应力为重点,并使受教育者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而构建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群的“T”型高职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首先,面向职业岗位群的“T”型高职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实现超越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直接面向地方产业,而面向职业岗位群,就要求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与需要人才的企业市场全面对接。企业不仅需要传统的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型专业人才加快地方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培养对口的“T”型高职复合人才,是实现地方产业发展实现超越的基本保证。其次,面向职业岗位群的“T”型高职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正面临着办学定位模糊、师资和招生的困难,在思想认识、实践环节上存在一些问题,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阻碍和弊端。面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高等职业教育如何由规模化发展实现向内涵型发展,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即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T”高职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显得不可或缺。

再次,面向职业岗位群的“T”型高职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是调整高职院校学科专业比例失调的必要手段。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主要服务面向地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高职院校布局在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等方面还有诸多不适应之处,人才结构存在失衡。从地方就业反馈方面的信息来看,一方面企业感到人才紧缺,对口专业人才少;另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悖的结果形成了以上奇特的现象。通过调查分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企业人才需求已经饱和,而是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实际市场的需求方向相对偏离,专业设置、职业化理论教学存在时效延迟等问题造成学科专业比例严重失调,人才结构失衡。因此,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与企业市场实现全面对接,尽快建构成熟的“T”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调整高职院校学科专业比例失调,解决专业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是高职教育当前的重中之重。

四、面向职业岗位群的“T”型高职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结构,主要指课程结构的设置方案。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内容,必须适应地方产业经济学发展需要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更新的要求。首先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和企业市场需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研究如何科学设置各个专业的教学模块,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去掉与市场脱节的教学内容,增加有关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应用性教学内容,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知识交叉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有机地渗透到三年的专业课程结构里,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群的“T”型复合设计人才课程体系。

(二)以面向职业岗位群需求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面向职业岗位群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整个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完善人才培养计划。首先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和企业市场需求,研究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总体。因此,培养方案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包括一系列课程的教学和一些列环节的设置。新大纲和培养计划需要相对科学地划分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与相关理论知识体系的比例问题;特别重视课堂内与课堂外、院校与企业的关联问题;加强师资建设,优化知识结构;创建高标准的实习基地,建立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多种渠道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根据教学计划把企业家请进教室,丰富行业知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完善教学环节和改革考核制度等。此外,注重课程设计与企业需求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合作能力,树立学生的市场观念;注重对职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的把握,重视锻炼学生的职业协调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注重理论教学及实践操作结合,针对未来职业岗位特点,寻找理论依据和操作技巧,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三)以交流合作为重点,开发对外互动平台

对外互动平台,是由高职院校针对企业要求提出思路,由双方进行讨论与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引进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首先与兄弟院校建立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引进兄弟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取得宝贵的优秀教学经验。其次设立校企合作专题论坛、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学、座谈等,以口头论证的方式在学生、企业、教师之间交流,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还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及表达能力。研究如何将高职教育与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开发多种途径的对外交流平台,才能促使学生尽快向职业岗位人才转化。

(四)以确立试点教学为方法,组织实施教学改革

根据目前我国职业岗位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深入进行企业访谈、持续关注市场预测,确立面向职业岗位群的“T”型高职复合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最好的措施是确立试点教学。首先确立试点年级、专业和课程,注重市场需求和某一企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专业格局。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讨论和分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都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校企合作完成,最终由学生、教师、企业三方对学习结果做出具体评价并提出建议,修订完善“T”型高职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各环节的衔接关系以及需要调整的授课内容,需要改进的授课方法等。之后,确立新一轮试点专业和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反馈和经验总结,最终实现教学改革创新。学生在校内进行预实习和基础实习,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到校外进行专业实习,完成继续教育模块,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使学生对本专业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形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五、结语

目前,我国已步入创新驱动的时代,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地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搭建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岗位群贯通的立交桥,培养兼具创新理论和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探索针对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构建“T”型高职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助力高等职业院校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康夫.T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EB/OL].

[2]刘彦文.高等职业教育原理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闵光泰,陆衣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2006.

[5]罗辉.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作者:李娟 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第七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摘要:中原经济区发展出现良好势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是,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从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分析中原经济区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部崛起的契机。河南省领导高瞻远瞩,果断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正在全力开展经济结构调整,争取做中部崛起的表率,由单一的农业大省向工业、信息业、服务业等大省迈进。通过产业机构升级保持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原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是国内外大型企业入驻河南,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向河南各地市县辐射,接着中小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市抢占一席之地。为了适应河南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人才储备方面也做好了充分准备[2]53-56。在人才需求方面,成长速度较快的大专人才成为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的重要力量。在行业需求方面,建筑、房产、贸易是我省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三个行业。在岗位需求方面,物流业在我省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而且要求越来越高。

一、中原经济区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对于地方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支持力度不足。我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地方财政相对紧张,政府财政给予高职院校的资金支持极其有限。融资难度大。由于高职院校发展前景不明,银行不愿意贷款,企业或其他渠道融资也困难重重。部门、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够。高职院校所属的上级主管单位拨付的办学经费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经费本身不足再加上发速度延缓甚至不下滑,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行。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够准确

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在于其培养人才具有职业性的特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针对某一职业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性人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度不够,很多学生上高职是因为高考成绩差不能够上本科,在学习上也偏重于与考试相关的课程,而专业课和实践操作课则弃之不学。

(三)校企合作仍需进一步深化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唯一之路。目前,我省的校企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都处在一个低级水平,校企合作更多是口号而能够开展实践的很少,急需深化校企合作。(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调查发现,我省的高职院校有很多都是从原来的中专学校发展起来的,对于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认识和经验不足,使得专业设置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专业设置过于强调学科结构体系的完整性;二是高职院校偏重于设置人文学科专业;三是过于追求热门专业;四是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

二、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必须要确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找准方向。首先要注重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那些与时俱进、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适应那些不断更新的工作岗位。其次要注重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结构。高技能人才一般都具有一线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要注重高技能人才的素质结构。技术性人才除了要有高超的技能水平外,还应该具备诚实善良的职业操守、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二)全方位争取教育资金投入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全方位争取教育资金投入以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求。首先,要加大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扶持力度。政府部门应增加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依据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学生培养经费标准,保证高职教育经费伴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其次,鼓励社会各方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再次,高职院校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既可以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也可以提前预知市场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培养优秀人才。

(三)完善机制,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发展新的理念的形成,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定位、教学模式等息息相关,而这些内容的改革需要企业、行业的广泛参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企业、行业参与度不高,院校办学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要想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入全方位合作,企业、行业全程参与教学,包括专业标准的制定、教学计划、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行业和高职教育的有机融合,企业与高职教育的无缝对接。

(四)以市场为依据的专业设置模式

高职教育的功能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后备人才支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1.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高职教育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开展各项工作,要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要依据当地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高职院校应经常深入当地的企业与企业代表进行沟通,预测市场变化,与政府、企业专家、教师、课程专家进行协商探讨决定专业的开设。2.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性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认真分析市场的变化,弄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应具有前瞻性,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不能被动地跟在市场后面追。当然也不能盲目地追求超前意识,而忽略了市场需求。总之适度超前设置和调整专业,可以使当地企业和高职院校实现双赢。3.发挥自身优势,开设特色专业我省各地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主导产业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各地对人才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该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和自身的优势来开设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适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并且具备院校自身的特色,这样的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彰显学院自身的魅力,才能在激烈的高职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语

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中央支持的“中原经济区建设”项目,使河南省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急需一批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也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旨在为本地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定与本地发展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河南省目前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确定适应本省经济飞速发展所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类型,然后对所需人才类型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探索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薄爱敬.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3).

[2]王健.基于新兴产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

[3]盛艳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7)

作者:楚志凯1,杜月云1,齐国红2 单位:1.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