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思考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思考

高校资产管理是高校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高校的资产管理模式,经历了从松散管理到集中管理、从多头管理到归口管理、从人工管理到电脑管理的逐步转变。当前,随着新的形势变化和要求,高校在资产管理工作中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需要创新管理思路、探索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

一、高校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管理的意识不清晰,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高校的资产数量庞大、品种复杂,资产管理工作也比较分散,涉及多个部门,有些高校对于账面现金资产的管理比较重视,而对于实物资产的管理比较片面。如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重采购、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抱持旧观念,总认为资产管理都是资产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对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往往是等到出现资产损坏或丢失情况,需要自已承担相应的管理和赔偿责任时,才会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二)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完善,措施乏力

高校对于资产管理的使用都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一般要进行资产清查,但对于如何进行资产清查、资产清查的具体流程和步骤,往往没有具体的流程及统一的措施,导致各单位清查的目标不明确,无法全面查清资产的具体数量种类,资产清查的结果不理想。此外,如果没有制定配套的资产处置相关规定,也会对资产的处置比较随意,从而造成资产流失的风险。

(三)资产管理的标准不统一,内控不畅

在高校日常的资产管理中,资产的合理配置十分重要。在资产配置时,一定要以需要和实用为前提,遵循科学合理、勤俭节约、共享共用的原则,同时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配置和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仍存在少数超标准配置的现象,特别是对于用于科研的设备及家具,由于上级部门未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和具体标准,导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

(四)资产管理的评价不科学,激励不够

在高校的日常工作中,资产管理只是学校综合管理的一部分,教学科研才是学校的中心任务,资产管理是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服务的。在对各学院、各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时,所占的比重不大,这也是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资产管理工作优秀的单位或个人,较少予以表彰和奖励,导致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资产管理的队伍不稳定,效率偏低

由于高校的资产管理人员分布不均衡,除了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有一定的专职管理人员外,其他的部门或学院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岗位,一般都是由实验课教师或办公室主任等兼任资产管理员,对资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较欠缺,工作效率不高。同时,由于这些人员往往还有许多繁重的行政或教学科研任务,人员及岗位的变动也较大,若没有及时做好交接和培训,有可能出现资产管理的混乱和真空状态,难免对资产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二、优化高校资产管理的措施

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资产管理部门的事,还涉及各单位、各部门及各相关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应从思想观念、配套措施、人员素质等各个层面协调配合、综合施策、同步推进,才能真正做好、做实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

(一)从“提高站位”的视角看,需要增强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1.增强部门的管理意识。高校对资产管理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位”的管理体制,按照“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五个层次进行管理。如资产管理处可以代表学校对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类归口管理;各资产使用部门对本单位资产的购置、使用和日常管理负直接责任,每年定期清查,做到账物相符。2.增强个人的管理意识。高校对资产的管理必须落实到个人,特别是在资产的购置、验收、领用、报废报损处置等方面严格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对于因个人主要原因所造成的资产损毁或流失,应追究其管理责任,同时与个人在本单位的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形成人人爱惜资产、用好资产和保护资产的理念,不断强化个人的资产管理意识。

(二)从“规范就位”的视角看,需要健全资产管理配套制度

1.健全资产定期清查制度。高校的资产管理除了建立相应使用制度外,还必须健全资产的定期清查制度。对学校的各类资产的定期清查,最好是每半年或一年开展一次资产清查,采取全面清查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采取购置资产清查软件,配合资产清查设备,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云存储查询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指导各单位做好资产的定期清查工作,进一步提升资产清查的成效。2.健全资产报废处置制度。高校的资产报废处置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是否流失,因此建立健全资产报废审批制度,是高校确保资产安全且不流失的重点环节。对于资产报废处置,应遵循“三严”原则,即严格报废认定、严格报废审批、严格拍卖处理,做到台账清晰、手续完整、处置规范,从而实现对资产管理从采购、使用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从“合理定位”的视角看,需要落实资产管理相关标准

1.严格配置标准。201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中明确规定,“应结合实际,按照节约的原则合理配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配置具有较强安全性、稳定性、兼容性,且能耗低、维修便利的设备,不得配置高端设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配置通用办公设备、家具的,依照本标准执行”。因此,高校在资产配置过程中,也应当参照上述的采购及配置标准执行。2.坚持使用标准。在《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中,对于一些通用类设备家具都有明确的最低使用年限标准,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室设备最低使用年限为6年,一般家具类最低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上最低使用年限是通用办公设备、家具使用的低限标准。未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除损毁且无法修复外,原则上不得更新。已达到使用年限仍可以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上述这些标准和使用原则,也是高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特别需要加以关注和严格执行,以保证资产的合理使用。

(四)从“履责到位”的视角看,需要加强资产管理监督考核

1.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将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单位的绩效考核,制订评价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将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与单位的评优评先相联系,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还可以将绩效评估与各二级单位的经费拨款相挂钩,促使各资产管理人员都能履职尽责,高度重视并做好资产管理工作。2.定期开展资产清查。高校资产的定期清查,既是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又是检查资产管理工作成效的最好途径。资产管理处等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全面清查和局部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二级单位进行指导、检查及考核,指导各二级单位做实、做细、做好其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操作,确保账物相符,弄清家底,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五)从“立足本位”的视角看,需要强化资产管理自我提升

1.加强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高校需要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专兼职资产管理人员队伍,一方面,从学校的人事制度和政策上,给予资产管理人员更多关怀,加快建立资产管理人员的奖惩机制,理顺资产管理人员的晋升渠道;另一方面,可对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量化,纳入绩效奖励范围,稳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促使人员热爱资产管理岗位,提升资产管理的业务能力,这对于资产管理人员而言,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2.提高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是决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劣的重要因素,应充分利用高校管理人员普遍学历较高、人员素质相对平均的优势,及时对他们进行定期业务指导和培训,切实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如可以每年定期开展全校性的资产管理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聘请有关专家为资产管理人员作业务指导和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高校的资产作为保障高校平稳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及开展各项活动的根本保障。只有从不断增强管理意识、健全相关制度、落实相关标准、加强监督考核和强化自我提升五个方面协同发力综合管理,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层次。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思路,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始终是高校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作者:郭朝晖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