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物联网管理

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精选

农业物联网管理

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第1篇

企业物联网应用和管理分析

1.研发和应用企业物联网核心技术。物联网是一种集成性创新技术,其目标是任何人任何对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换。广西制糖企业除巩固企业现有信息网络系统之外,要重点研发适合企业物联网建设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技术,结合实际,应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2.建立物联网数据库。广西制糖企业物联网数据库主要包括原料供应、生产、运输、仓储、客户服务和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形成以企业为中心,覆盖食糖产业链的立体物联网管理网络。数据库要保持与各方联系,具备监控、查询、统计、报表和计划功能。广西制糖企业物联网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加强企业食糖产业链的实时监控,对食糖供应链进行监督,信息共享,同时加强了对上下游企业和国内外市场的反应能力。

3.物联网技术运用与业务管理平台建设分析。广西制糖企业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和数据库的建立,应在现有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建设企业物联网业务管理平台。广西制糖企业物联网业务管理平台应分为供应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三个业务部分,而其技术运用由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支持。(1)对监控对象的感知。感知过程是对物理实体的感知和数据获取。物联网的非接触识别信息、远距离读取数据、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保密性好、安全可靠无法伪造等技术特性,决定它能够为建设一套完善的农产品物流实时定位系统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广西制糖企业物联网通过对食糖产供销相关信息资源的搜集、检测和分析,使整个管理过程精细化、远程化、虚拟化、自动化成为可能。以对供应管理感知为例,广西制糖企业可在甘蔗地和甘蔗物体上设置感知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影响甘蔗生长的相关因素,掌握甘蔗的生长情况和综合环境控制,并转化为信号,实时传输至物联网管理终端,以便公司对原材料甘蔗的生长和收成有全面了解,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2)数据管理网络化。业务管理网络化是实现将感知的信息,通过分析、汇总后,传输至应用层的唯一途径,数据管理网络化必须具有物联网系统功能和信息处理能力。广西制糖企业在食糖生产设备中安置有线或无线的传感设备,对生产白砂糖的整合过程进行监测,对在把甘蔗压榨出来的蔗汁经过亚硫酸法清净、预灰和加热、蔗汁硫熏中和、蔗汁沉降、蔗汁过滤等多道工序收集的数据进行动态或静态综合分析,并将数据反馈数据库和相关管理部门。(3)业务管理的应用。在物联网的信息系统中,强调的是数据的综合或整合,并为企业服务。广西制糖企业物联网业务管理的应用在建立在对实体的感知和数据网络化基础之上,满足食糖产品生产和对产品的自动识别、跟踪和查询,满足产品生产信息、监控和管理服务的要求。广西制糖企业应采用EPC对每一个产品进行日常管理、流向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以视频、语音、数据等模式,实现多级、分层、实时以及任意位置的监控与管理。

实现企业物联网的对策和建议

1.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意识,充分认识物联网的重要性。物联网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提提升农业决策指挥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一,企业物联网的建设,是面对市场竞争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要,是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广西制糖企业要认识到企业物联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员工、各个部门和各公司的集体智慧和辛勤工作。第二,必须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对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重组,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配合,整合各方资源,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第三,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广西制糖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争取农业、商务、金融、交通等政府部门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企业物联网建设项目的政府立项。

2.夯实技术基础,倡导科技创新。广西制糖企业一是根据企业物联网发展特征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开发,针对甘蔗生产、食糖制造和营销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企业技术创新。二是高标准建设企业物联网平台。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给农产品整个产供销各环节提供实时、全面与详尽的电子化信息。三是建立企业物联网标准体系。现阶段的物联网建设仍未形成社会化、规模化发展格局,在国家网络标准化工作基础上.加强对农业物联网感知层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实现关键技术、标准化、应用示范、产业化、商用化的渐进发展道路。广西制糖企业要从自身企业的情况出发,形成生产经营、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的物联网发展机制,争取在物联网的发明专利上有所突破,为物联网标准体系社会化建设做出贡献。

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通信网络;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0引言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和物、人和人以及物和物间的距离被逐渐拉近。物联网,作为互联网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产物,其不断发展也给计算机通信网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不但推动着计算机通信网络应用方式的多样化,应用范围的广泛化,同时还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通信网络业务数量的提升,确保了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故而,对物联网技术给计算机通信网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促进计算机通信网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物联网的含义和特征

物联网指的是基于国际标准通信协议,能够使信息和数据实现交换及通信,同时有助于实现通信网络智能化、自动化的网络体系。简单而言,物联网即是可以让物物实现连接的网络[1]。物联网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物联网能够对各类物体信息进行整体感知。物联网可以感知事物的变化形式和属性状态,同时采用某种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例如,物联网可以利用智能传感器、二维码以及射频识别技术等感知设备对各类物体的信息进行获取。其次,物联网可以确保信息接收、传输以及发送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同时使前面所感知的信息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传送。物联网和无线网、互联网的融合,能够使物体信息实现实时、精准的传输。最后,物联网可以通过各类智能技术,实现对信息的感知和数据的传输,并对其加以智能化分析、处理与检测[2]。

2物联网的整体架构

当前,我国的物联网相关应用和研究依然处于发展初期,未能构建较为成熟的应用技术标准,也未创建出统一的架构系统。结合中国移动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及学者对其所做出的总结和归纳,认为物联网整体架构可分为3个部分,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3],具体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物联网基于移动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与物联网技术较为适宜的感知层与应用层,进而构建出三层整体架构。

2.1感知层。物联网当中的感知层,不但能由传感器网络构成,还能够由具有通信能力的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终端构成。就终端设备而言,其主要由传感器、通信终端以及RFID读写器等构成。而就传感器网络来看,则是由具有相同功能的传感器网络节点构成,使信息利用传感器网络网关实现传输。换句话说,当感知层当中的传感器对信息感知后,会通过网络层和通信网络网关加以传输。在此过程当中,由于终端节点和感知节点处在一种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很容易遭受非法侵入,因此应该通过认证技术,确保物联网终端节点可以更为安全地对信息进行传输。

2.2网络层。就网络层而言,不但要对通信网络架构进行考虑,同时还应该结合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对当前的网络架构进行调整,从而构建全新的网络层。就构成来看,网络层不但包含核心网、接入网,还包括承载网以及物联网管理中心。而与网络层相连接的网络则具有多种类型,不论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还是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PON)、时分同步码分多址-3G的国产标准(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SCDMA)、时分长期演进技术-移动4G网络(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TD-LTE)等,都能够与网络层相连。就物联网管理中心来看,其具有核心控制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对物联网应用加以管理和操作,既包含费用计算、找寻地址等,还可以为和物联网连接的上游提供据具有较强适用性的应用接口,同时向下游的应用设备和应用网关进行相应的信息传输[4]。

2.3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对物联网技术进行支撑的应用子层和对信息加以处理的应用子层两个部分。就处理信息的应用子层来看,其可以向物联网提供各种通用且基础性的计算数据和处理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而物联网基于此应用子层,则可以与更多的领域相适应。当前,伴随物联网应用层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智能建筑、智能家居、道路交通和生态农业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借助通信技术的支撑,应用层还可以达到和网络层间的统一和对接。

3物联网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影响

3.1感知层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带来的影响。在物联网当中,感知层是最为基础的层级,是物联网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支撑,更是网络技术中的核心和进行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通过对网络设备和技术的运用,感知层能够对网络所覆盖范围的信息加以获取与探索,同时利用传输层将所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应用层。而网络覆盖范围中的信息并非单纯的数据信息或图像信息,感知层需通过网关将网络配置与信息进行连接,进而对信息进行传递。因此,在网络连接当中,网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网关可以使传感器在对信息感知后,通过有关算法深入地分析信息。

3.2传输层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影响。在通信网络中,传输层主要是将感知层和通信网连接起来。传统的通信网络中,互联网功能需借助对分散通信节点的统一管理得以实现。然而,伴随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通信节点呈现出较强独立性和私密性的特征。为了更好地满足物联网的发展需求,传输层不但要使以往的信息传输与模拟信息的传递作用得到延续,同时还要与互联网相融合,进而构建人和物、物和物间的联系。当物联网处在运行状态时,会对运行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其本身具有独立性与复杂性,故而在不同程度上会给通信网络带来影响。因为计算机个体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因此只有构建计算机网络才可以将计算机个体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实现对计算机的集中管理,使其所具有的集群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对不同的通信节点加以严格的管控。然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间具有较大的差异,这直接造成整体网络面临着较大的运行压力,而相应地增加了对计算机进行集中管控的困难[5]。

3.3应用层对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影响。在物联网运行的过程中,要通过应用层处理和加工信息,使处理和加工后的信息为物联网终端用户提供相应的依据与参考,进而提供智能与人性化的服务。为此,应用层需对设备进行不断的优化,推动不同网络彼此融合,进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让应用层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因为应用层功能及其特点方面所具有的局限性,使传统通信网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进而使通信网络的发展受到影响。加上物联网技术所要求上的独立性,增加了通信网络的压力。作为物联网运行的关键所在,应用层能够让物和物间构建联系,进而达成对物的管控,突破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实现对信息的操作。而要促进物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就一定要对相关产业与行业市场加以整合,进而在云计算通信网络平台当中,搭建起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创设出物联网得以发展的良好环境。由此,不但能够使物联网所具有的独立性和通信网络协调性间所具有的冲突得到良好解决,还能够提升物联网运行效率的,提高物联网的适用性[6]。

4结语

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第3篇

人为因素首先,领导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有些单位领导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没有必要出资配置网络防火墙,资金大都投在了应用系统建设,而忽视了安全保障投资;其次,专业人员缺乏。高校图书馆普遍缺乏专业的或经过系统培训的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安全员,不能及时发现己经存在的和随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间题,容易留下管理漏洞而被利用成为攻击的突破口,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第三,专业安全意识不强。大部分图书馆网络管理员都使用静态口令来保护系统,一旦口令遗失或随意告诉他人或与别人共享,就可能造成安全系统的全面崩溃;第四,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大多数图书馆没有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局域网内的计算机没有与互联网进行有效地物理隔离,致使来自互联网的病毒在馆内网络上大量传播蔓延。有些图书馆服务器出现了故障,直接把服务器整机搬到电脑维修公司维修,造成计算机一些安全机制曝光。

网络因素传统的数据网络主要通过电缆和光缆来传送信息,存在诸如电磁泄露、信号泄露、监听/干扰、假冒通信和信息假冒等问题。图书馆布置的无线局域网更容易造成信息向非授权外部访问的泄漏,或成为攻击其它网络的跳板,进而对图书馆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系统平台及软件因素缺乏计算机专业人员是长期困扰推进图书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上各类图书馆各自为政,致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不到集中使用,各馆及软件公司各自开发自已的一套管理软件,重复开发,且档次低,造成软件开发先天不足。另外,图书馆许多软件都是从软件公司购买的,很多都留有“后门”,这些“后门”都是软件公司的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便而设置的,一般不为外人所知,一旦“后门”被洞开,将严重损害图书馆网络。

图书馆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对策

图书馆网络安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单一的机制、技术和服务不能保证图书馆网络系统安全正常有序地运行,应综合运用各项防范措施与策略,以防为主,做到制度落实、管理到位、技术监控等相结合,采取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措施,对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的防范与管理。

1加强机房环境的投入力度

机房(尤其是主机房)应避开污染源和强电场等不良环境。机房的内部装修,应具备防火、防湿、防尘、防静电、防雷击等功能。机房建设时网线布置要尽量避免平行放置,虽然网线本身有屏蔽,但较长的平行放置会影响网络阻抗。存储备份数据的磁带或磁盘等介质应放在金属柜内,以免被磁化,最好能和机房分离开。机房位置应远离高压线100m以上,且不要设在建筑物的高层,还应尽量避开雷电多发区,对无法重新选址的,当雷电来临时,可采取关切、断电、拆开天线等措施,达到防雷目的。

2提高业务水平,健全管理制度

针对各图书馆普遍存在的计算机及网络专业人员缺乏情况,应当采取倾斜政策,引进计算机及网络专业人员,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现有图书馆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图书馆系统管理人员所涉及的人员包括网络系统管理员、系统软硬件维护人员、工作站操作人员、数据录入人员、用户等五类,针对这五类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3防御来自网络的攻击

首先,物理隔离。物理隔离就是不安全就不连网,要绝对保证安全。由于两台计算机没有直接连接,就不会有基于网络的攻击威胁;其次,逻辑隔离。在技术上,实现逻辑隔离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是防火墙。防火墙的主要评价体系包括:性能、安全性和功能。实际上,这三者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功能多、安全性好的技术,往往性能受影响;功能多也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第三,防御来自网络的攻击。网络攻击特别是拒绝服务攻击(DoS),利用TCP/IP协议的缺陷,有些DoS攻击是消耗带宽,有些是消耗网络设备的CPU和内存。抗攻击网关能识别正常服务的包,区分攻击包;第四,防止来自网络上的病毒。在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连接处放置防病毒网关。如果出现新病毒,只需要更新防病毒网关,而不用更新每一个终端软件;第五,身份认证。网络的鉴别、授权和管理(AAA)系统80%的攻击发生在内部,而不是外部。内部网的管理和访问控制,相对外部的隔离来讲要复杂得多。实际上单位内部网需要一套强大的鉴别、授权和管理(AAA)系统。根据IDC的报告,单位内部的AAA系统是目前安全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第六,加密通信和虚拟专用网。单位的员工外出、移动办公、单位和合作伙伴之间、分支机构之间通过公用的互联网通信是必需的;第七,入侵检测和主动防卫(IDS)。早期的思路是加强内部的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安全扫描工具就是这样一类产品。但是,扫描是一种被动检侧的方式,入侵检测和主动防卫(IDS)则不同,是一种实时交互的监测和主动防卫手段;第八,网管、审计和取证。管理网络的多台安全设备,需要集中网管。集中网管是目前安全市场的一大趋势。审计并不完全是检查安全问题,对审计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挖掘,还可了解内部人员使用网络的情况,或对外部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和内容进行总结,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等。

4及时维护系统,重视数据备份

首先,加强主机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程序,减少漏洞。在所使用的操作系统被报告出现新的漏洞时,尽快安装相应的更新程序(补丁)。安装新系统后需要立即安装所有的更新程序。同时,杜绝使用非公开发行的操作系统;其次,用各种系统漏洞检测软件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扫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加以修补。最好设置网络安全检测系统,包括安全评估和安全扫描两部分;第三,对重要数据应该采用磁盘双工、定期备份、磁盘镜像或磁盘阵列等手段来避免各种数据损失,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双机热备份技术;第四,安装防病毒软件。通常是在所有的服务器、工作用机上安装好的防病毒软件,让它保持每日开机时即运行,时时防护。及时更新病毒库定义,以确保该机具备最强的防病毒能力;第五,建立系统的安全事件监测。在系统投入正常运行之前,必须激活和配置系统的安全监测系统,进行必要的安全监测。监测驱动器在启动时转载其他系统部件的运行状况的系统日志,可以在有故障时发出瞥告;安全日志可跟踪用户登录和活动情况;应用程序日志可以跟踪数据库程序中的错误。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日志,在发生安全问题后及时解决,在较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尽快恢复损失的数据。

结束语

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的同时,却依然存在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这对于我国整体发展来说极为不利,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恰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造成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破解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措施

前言

近年来我国除了不断加大城市化建设外,也对农业中小企业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众所周知,农业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建设、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等多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其目前却面临严重的融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鉴于此种形势我国越来越多的农业中小企业选择应用互联网金融来解决此问题,事实证明互联网金融确实可以在此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但由于互联网金融融资在我国兴起较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存在些许问题。

一、造成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

(一)融资渠道不完善

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导致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融资渠道方面,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能够承受的融资风险也有限,而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信贷银行对中小企业缺乏信心,同时也不愿承担信贷风险,导致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时通常额度很小,但成本却很高,导致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得不到有效改善。另外,虽然我国一直在完善金融体制,但目前来看我国融资制度还不够完善,甚至不具备完善的融资体系,这使得中小企业在选择融资机构时遭遇了更大的困难,同样是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内源融资方面,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国应尽量完善融资渠道。

(二)融资成本高

由于农业中小企业的经济收益容易受到季节、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融资风险高于其他行业的情况,而银行在选择放贷对象时通常不会选择该类企业,即使对其放贷也存在成本高的现象,中小企业多半难以承担。另外,农业中小企业因受到放贷额度的限制,导致其为了自身发展必须频繁的向银行进行贷款,而为了不承担过多的融资风险,融资机构必须对该类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确定其确有需要并且具备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才会对其放贷,而此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极有可能因融资不到位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农业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有限

受到金融制度的限制,我国融资结构在房贷方面均有一定的放贷指标,然而农业中小企业各个方面的优势均不明显,如发展观念落后、企业规模小等,此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融资机构对其进行大额度放贷,虽然我国经济实力提升的同时加强了对农业中小企业的支持,使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却依然无法充分满足借贷条件。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各个领域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不断扩大着应用领域,如今在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解决融资方面其具有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融资不必受到融资额度的限制,也不必经过过多繁重的办理手续;二,互联网金融融资过程中能够对中小企业进行深度了解,了解之后则可以利用自身携带的功能进行资源整合,因此除了基本的融资之外,也可以利用闲置资源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融资资金;三,互联网金融除了上述优势外,其还可以大幅度减少融资风险,通过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来实时调整融资方案,并为各个中小企业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以及融资额度,从根本上降低了传统融资中的融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破解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扩大了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范围,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毕竟其兴起时间短,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势必导致其在很多环节中出现漏洞。为了能够使互联网金融不在繁乱的经济市场中迷失发展方向,我国应利用法律效力来规范互联网融资行为,同时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总体特点,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为融资创造更多方式,如引进市场管理机制来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农业中小企业的合作,并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业务,使其在解决融资困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的合作

中小企业融资与大企业融资之间存在很多差异,而“短、小、急、频”已经成为其融资过程中的显著特征,虽然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高新科技迅速完成融资,但不可否认的是严重浪费了各项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当地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集中到一处,使其处于同一个机构中,根据季节、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对其进行统一融资,此机构即为目前普遍应用的合作性金融机构,该机构的形成可以充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能够有效完善当地的信用体系。

(三)中小企业提升自身发展现状

造成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是在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足,若要彻底改善此种现象,中小企业必须迅速强大起来,因此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这个平台,通过其融资帮助来不断扩大自身规模,这就需要企业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及素质,如此才能具备使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足够了解互联网金融模式才能为自身发展制定更完善的计划,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一定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信用额度,这对于其今后的整体发展而言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实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多样化

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中所包含的数据极为庞大,然而其受到种种因素的约束,导致其在进行数据共享方面存在弊端,同时各个机构间的独立运行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会由于沟通不及时而导致出现巨大损失,另外,互联网信息往往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协调机制,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促进各个环节的协作,也可以避免信息过于集中而面临丢失的威胁。

(五)创新融资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融资,并减少融资风险,可以将目前的融资方式进行改善,如将融资总额进行分批处理,即在中小企业要求融资时,先对其进行风险承担能力的评估,并根据其融资额度进行合理划分,在此过程中可以将融资金额以四六分的形式交由国家以及政府两个部门来完成,即国家机构承担60%,政府部门承担40%,为了增加彼此间的信任度,提倡双方进行面对面商榷,这也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中所不具备的特点。

(六)规范互联网内部管理

优秀的人才队伍对于任何行业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无论是互联网金融的自身发展,或是与中小企业联合发展都需要优秀的人才,并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对在职人员进行进一步培训,使其提升业务能力;二,提升人员准入以及晋升标准;三,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尤其注重售后服务,这对于提升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来说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鉴于农业中小企业大多数处于乡镇或小城市中,其在基础设施方面普遍存在不完善的现象,这对于全面普及互联网金融来说十分不利,因此政府可以在除了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援力度外,也可以增强当地基础建设,如大幅度添加计算机设备,并实现网络覆盖。另外,为了能够使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同步发展,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各式优惠政策,使中小企业与互联网金融双方面实现共赢,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中小企业人员积极投入到学习先进技术中来,如此一来则可以避免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出现盲区,从而影响到企业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极为重要,然而却受到融资困难的影响而阻碍了其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并不断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来促进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困难的现象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除了国家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外,互联网金融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通过互联网金融来融资的方式对于我国而言还不够成熟,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力度,使其功能尽早完善以便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琳,王怀明,沈建新.互联网金融破解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10(06):541-543.

[2]谢林橙.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破解路径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J].中外企业家,2016,03(09):41.

[3]吴腾.普惠金融视角下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05):35-40.

[4]计凯.互联网金融破解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研究[J].时代金融,2016,08(09):119-120.

[5]黄子健,王龑.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资本: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悖论[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01(09):55-67.

[6]安同信,刘祥霞.破解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路径研究——基于日本经验的借鉴[J].理论学刊,2015,10(12):52-61.

[7]吴腾.普惠金融视角下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04):35-40.

作者:王鸣鸽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第二篇: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途径

【摘要】金融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让一些实体性的经济资金需求量得到提升,当前的经济资金没能够有效的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在当前情况下存在的困难主要是银行贷款的配给政策不协调,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等,这些都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小微企业要如何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新自己的生存途径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点,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时代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途径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途径;研究

互联网金融在2011年开始以井喷之势发展起来,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方式主要在成本方面、信息方面以及效率均比较突出,对传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弥补。互联网金融主要包含了第三方支付方式、P2P方式以及重酬和大数据金融的方式等等,在大数据金融中能够给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一、互联网金融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分析

(一)准入机制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优势分析

互联网金融给小微企业提供了很多方面的准入机制,基本表现为给小微企业创建了良好的网络融资平台,在平台的应用基础上小微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资金,充盈自己的发展空间。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在获取金融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要甄别出不用的种类,以此给小微企业在金融投资平台上一些新的选择。和传统型的金融机构相对比,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更加突出,小微企业能够和其他企业一样平等的进入到金融信息平台中,因此说互联网金融下的小微企业发展,金融资金的运用门槛非常低,并且也非常的便捷,相对于传统的信贷来讲,创新性非常突出。

(二)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分析

从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上看,互联网金融主要使用了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等手段,让小微企业的金融风险控制上升到一个新的等级,具有更多非常明显的优势,以此保障发放贷款的安全性,减少一些违约情况的发生。例如,在阿里金融以及人人贷的金融方式中就能够看到,互联网金融在自身的发展情况下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分析概念防控体系,在贷款发放以前以及发放的过程中和发放之后都需要进行输数的分析,对于企业还款能力,运行实力以及还款意愿进行评估,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贷款所产生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尤其是在一些贷款的业务上,也深深的打破了金融机构的垄断型作用,给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性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途径研究

(一)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

小微企业和一些大型的企业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性,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能够看到小微企业比较活跃的数据,因此这些数据就能够成为衡量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的一个根据,如果是从来没有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易的企业,那么对其诚信数据的收集就非常困难。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主要内容有企业的运营情况,企业的运营活动以及企业的日常信息交易情况,除了这些意外更为重要的就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企业的产品销售情况等等。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有效的建立起来就能够让小微企业的融资更加容易。在建立诚信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将小微企业以前在银行的贷款情况作为基本的依据,实现信用互通,也可以建立起全国性的网络贷款协会,由此实现数据的共享,也避免了小微企业在互联网金融情况下的出现重复借款的问题。

(二)小微企业要在众筹融资模式下发展

众筹是互联网平台上一种融资方式,通过网络的来筹集资金,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减少融资困难。在当前的众筹模式上,比较和小微企业发展相符合的有欲购买方式和团购的方式,此种资金筹集对于小微企业来讲融资的门槛比较低,并且还能够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打广告,让平台中的消费人员和投资者对产品都能够更加广泛和长远的关注。众筹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融资的成本,以此让企业的资金能够更加有效的运转。众筹的不断发展让小微企业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途径之中,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模式,从当前众筹情况来看,很多众筹成功的企业都倾向于技术型的小企业,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文化创意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众筹成功性。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众筹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能够让很多小微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促进产业的向前发展。

(三)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借款

电子商务平台中的借贷已经成为电商交易数据的基本或缺方式,主要是在物业交易记录的基础上对贷款进行授信,此种方法已经成为互联网贷款的主要模式,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担保,能够满足小微企业的多种融资需求。常见的电子商务网络贷款中,主要有阿里金融还有京东金融等等,他们除了能够给企业在融资方面贷款,还能让企业产品的销售和生产方面享受更多的贷款服务。电商有非常大的客户群体,还有自己的经营优势,因此这些数据的利用也能够促进小微企业的产品发展,让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更加便捷。对于小微企业来讲,电商的平台服务贷款的成本不是非常高,民间借贷和银行相对比要高出很多倍,电子商务平台的贷款处于银行和民间借贷之间,减少了小微企业的还款压力。互联网金融的存在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思路,在这样的平台以及融资环境下,小微企业会更加顺利的走向明天,减少因为融资困难所产生的问题,增强对产品生产以及互联网金融环境的认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效率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时代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互联网金融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分析,其中包含准入机制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优势分析、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分析。第二部分为互联网金融时代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途径研究,其中包含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小微企业要在众筹融资模式下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借款。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促进小微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洁,隗斌贤,揭筱纹等.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1(4):92-96.

[2]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J].金融监管研究,2014,14(2):6-17.

作者:周谨 单位:郑州市第一中学

第三篇: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研究

摘要:论文在分析基于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及其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Fi技术的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在某银行实际应用的案例和效果。

关键词:金融;无线互联网;无线局域网

0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城市公共热点地区WiFi覆盖已成为推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金融机构中,随着WiFi热点增多及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更加便捷的服务模式。在丰富业务服务手段的同时,减轻了传统营业网点服务方式压力。如何能够进行更有效的电子银行推广,成为银行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吸引高端用户,提高人性化便捷服务和整体满意度,各金融机构只有将WiFi技术与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有效结合起来,建立更加方便的服务渠道,才能提升客户对金融行业整体服务认知度。

1基于WiFi技术的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的特点

WiFi技术通常使用2.4GHzUHF(UltraHighFrequency,特高频)或5GHzSHF(SuperHighFrequency,超高频)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射频频段。目前双频带WiFi已得到普及。所谓双频WiFi,是指同时支持两个不同频段,这两个网段分别为2.4GHz和5GHz,支持802.11a/b/g/n技术。目前大多数无线产品均采用单频2.4GHzWiFi无线传输,支持单频的WiFi设备,只支持802.11b/g/n,即仅支持在2.4GHz这个频段上工作,而2.4GHz频段仅有3个不互相重叠的20MHz频道,频道间干扰非常严重。而双频WiFi设备,可以支持802.11a/b/g/n(有时也标识为支持802.11a/g/n),可以工作在5GHz频段,这个频段则相对干净,可以很容易地避免互相干扰。2.4GHz频段优点是穿透能力较强,缺点是容易受到干扰。5GHz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带宽宽、吞吐率高、扩展性强,缺点是只适合室内小范围覆盖和室外网桥,各种障碍物对其产生的衰减作用比较大。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频段的WiFi设备。而随着WiFi带宽接入能力的不断提升,用户互联网带宽需求已成爆发式增长趋势,互联网接入带宽也需快速扩大。而作为WiFi网络,这要求其在无线空口技术的不断突破演进。目前设备已具备300Mbps带宽接入能力,并开始研发最高传输速率可达6.7Gbps的下一代WiFi网络。

1.1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具备防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欺骗功能,以防止客户端发起的ARP欺骗攻击,同时也具备入侵检测功能,包括如蠕虫、网络病毒、网络攻击等。同时从AP到互联网出口均采用VPN(虚拟专用网)方式,各接入客户间在局域网内相互隔离,确保了网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1.2灵活的系统结构该平台采用集中转发方式,因此通过集中平台管理全省用户互联网访问,各分支分别管理辖区内AP/AC网络,通过统一网管方便查看端口配置信息、运行状态、故障告警,并能够实时监测端口流量、日志报表等,同时根据需求情况进行数据修改,可以协助完成各接入分支机构网络监控和故障处理等。

1.3超强的扩展能力

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配置WiFi认证审计设备和AP/AC设备均有足够冗余量,无需增加任何硬件设备,只需从网管上作数据配置,就可平滑地进行扩容。并且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满足后期业务增长及网络扩容。

2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系统方案

2.1全面、便捷的安全方案

(1)个性化的页面推送

页面推送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用户组、地理位置等多维度的推送。可以实现不同部门推送不同的页面,访客进入不同部门推送不同页面。同时,页面自定义灵活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员开发,普通网管人员即可实现灵活的自定义页面。

(2)全面的安全保障

针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实际情况,平台认证审计系统通过精细的权限控制,非法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的封堵、动态黑名单、防DOS攻击、IDS(IntrusionDetectionSystems,入侵检测系统)等。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提供更全面的安全防护。

(3)精细化角色识别与授权管理

针对行业客户存在各个部门不同角色对象,对用户进行多级的角色授权,根据不同角色分配不同的访问和流控策略。根据单位使用WiFi的不同部门,不同终端、不同用户划分不同的角色,并配以不同权限,这样便能充分保证各自的安全,防止越权。

(4)危险应用和URL的识别和管控

部署无线控制器内置应用识别库和URL库,能自动识别危险应用和URL,针对这些危险应用和URL进行封堵和控制,从而提高客户网络的安全性。

(5)动态黑名单

WAC(WirelessAccessControl,无线接入控制)会实时监控无线网络安全情况,如果网络中出现攻击终端,无线控制器会将其自动列入动态黑名单,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其接入。一段时间后检测如果该终端还存在攻击,则继续列入黑名单,如果恢复正常则允许其接入。

2.2便捷、安全的认证策略

(1)安全、便捷的访客认证系统

短信或二维码认证:外来访客来到接入WiFi网络后,无线设备自动向访客的终端推送金融企业的portal页面,访客可以通过页面向手机发送验证码,手机收到验证码以后,通过portal页面认证并登录上网。如果二维码认证,则是页面中包含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中包含了访客终端的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信息。被授予接待权限的内部工作人员用自己已经接入内网的终端扫描此二维码,此时无线管理设备记录下接待工作人员的用户名和访客的MAC地址,访客可以便可以接入网络。临时帐号系统认证:无线使用临时用户信息管理系统,访客只需在前台开设临时帐号,设定使用时间即可。临时用户在有效期内可以登录,超过有效期无法登录;临时账号管理系统拥有二级权限系统,该系统仅能进行临时帐号的创建、管理功能,给前台使用方便、简介。大大减少网络管理员压力。

(2)帐号、MAC自动绑定

针对重点帐号使用帐号、MAC自动绑定,防止越权访问的同时,减少管理员繁琐的操作。而且一个账号最多绑定5个MAC,实现了安全性与灵活性的兼顾。

2.3AP/AC网络合理部署

AP/AC设备是金融机构无线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AP与AC网络连接层面,采用二层和三层网络连接方式。二层网络连接,要求从AP到AC之间,需要建立二层网络环境,即在AP和AC之间的网络设备上需要起VLANTRUNK,这样AP和AC之间的链路为二层链路。AC作为DHCPServer(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Server,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负责为AP分配私网地址;对于不同营业网点,可分配不同网段地址。同时AC也可负责为用户分配私网地址上网。二层网络连接,AP首先需要连接公网,未激活的AP在加电后会自动发出DHCP请求,就近接入的BRAS会给AP分配一个公网地址,AP获取到IP地址和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统)后,会向DNS服务器请求无线控制器AC域名。解析到该域名的IP(即AC的IP地址)后,AP会向该IP单播发现协议数据包,AC会向AP发送数据包确认,之后建立隧道。这种发现方式需要DNS服务器支持:如DNS服务器为可配置的DNS服务器,则需要在DNS服务器上添加A记录,指向AC的IP地址即可。如DNS服务器无法做配置,则需要在相关出口网关设备上添加HOSTS字段,建立域名并指向AC的IP地址,然后启用DNS功能,实现AP正常解析。信道规划功能:使用2.4GHz频点为例,为保证信道之间不相互干扰,要求两个信道之间间隔不低于25MHz。在一个覆盖区内,最多可以提供3个不重叠的频点同时工作,通常采用1、6、11三个频点。WLAN频率规划需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穿透损耗以及布线系统等具体情况进行。

(1)端到端的网络协议栈加速

针对现有干扰的无线网络环境,采用专有的协议栈加速技术,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只需在WAC开启单边加速功能,通过改善无线传输协议算法,金融单位的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就能够提升200%以上。有效解决无线网络由于干扰导致的无线传输速率低、丢包等网络质量问题。

(2)应用识别和流量控制无线控制器内置

应用识别库和URL库,能自动识别金融单位无线流量类型和终端类型,根据终端、应用类型设置相应的流量控制策略。对于行业客户重要的OA、邮件、财务等办公系统进行重点的带宽保障,防止抢占。对于高耗流量的风行、迅雷等P2P下载,视频浏览可以进行带宽限制,防止对于带宽的过分抢占,从而保障正常的办公网络。

(3)针对无线的网络优化

为了改善金融行业的无线网络,平台针对无线传输中拉低网络速度的相关机制进行了相应的优化,使无线网络传输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广播优化:针对广播包发送机制优化,减少广播包浪费过多资源。ARP转单播:通过对ARP发送机制的优化提升ARP效率。禁止DHCP包发往无线终端功能:通过对DHCP发送机制的优化提升DHCP效率。自动广播提速:将广播包原有的发送速度提高,加快广播包的传输效率。接入终端速度限制:支持接入终端速度限制,禁止低于一定速度的终端接入,提升整体网络速度。平均带宽分配:支持用户平均分配带宽,根据时间公平算法,防止单个终端拉低网络整体速度。

(4)智能负载均衡

针对办公区、会议室等部分区域人员集中现状,WAC无线控制器可智能实时地根据用户数和流量进行调整,将接入终端分配到不同接入点,平衡负载压力,有效提高无线网络容量和连接可用性。同时2.4GHz和5GHz之间可实现自动负载均衡,提升无线接入质量。

(5)快速二层/三层漫游

为实现区域内的无线漫游、办公不中断,相对于传统FatAP方案无法有效保证跨三层的漫游,平台无线解决方案满足三层漫游特性,用户漫游不受子网限制,保证行业客户用户在不同区域间移动而业务不中断。

(6)射频优化

依据不同环境,WAC可自动进行射频调整,有效避开自干扰,也可自动进行信道调整,为AP分配不同信道避开信道间干扰。

3平台在金融行业应用

某银行是在江苏省内苏州、无锡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基础上,合并重组而成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已有有营业机构510多家。为了更好的针对金融客户创造更加丰富的渠道介绍金融产品,全方位提升金融企业在客户心中地位,推动电子银行业务等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该银行使用江苏联通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降低了银行相应建设和运营成本,全方位提升银行在客户心中地位,提高竞争能力,提升客户感知度,推动业务发展,展示现代化企业风采。

4结束语

当前,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影响金融机构声誉的重要因素以及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基于WiFi技术的金融无线互联网接入平台的出现和应用,不仅解决了金融机构业务流程的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更多的是改变了其经营理念,拓宽了其经营思路,帮助金融机构从传统服务模式向互联网金融模式转变。这将不断地带动金融业务和服务的升级,推动金融行业不断变革和良性发展。

作者:王延红 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

第四篇:互联网金融交易非现金追溯体系研究

摘要: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而监管却落后,类似P2P、第三方支付等行业乱象逐渐增多。目前监管层创新提出了“穿透式”监管方法,但是如何实现“穿透式”监管,各地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提出了不同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和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金监管的“冠字号系统”,提出建立非现金交易的追溯体系设想,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非现金交易;追溯体系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2P、第三方支付、网络理财等互联网金融层出不穷,规模大小、管理水平等参差不齐,“跑路”、倒闭的现象频发。本文对比中、美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探讨互联网金融监管构想,提出建立非现金交易追溯系统。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014年以来,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和以P2P为代表的网络理财发展迅速,特别是P2P等网络信贷平台有野蛮生长的趋势。由于投资安全意识薄弱和监管主体的缺位,监管体系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2015年全国约660家平台“跑路”,今年仅1-2月“跑路”平台已有约200家。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各类整治要求和方案逐步出台,以此加强监管力度,促使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二、美国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

美国的网贷平台很少出现“跑路”事件,原因是美国监管部门的行动快速且坚决。2006年2月美国第一家盈利性P2P平台Prosper诞生,同年8月LendingClub(LC)网站上线,开始与Prosper正面竞争。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加强了对P2P业务的监管,LC和Prosper分别用了6个月(2008年4月-10月)和9个月(2008年10月-2009年7月)度过了“静默期”。虽然“静默期”延缓了LC和Prosper的发展进程,但是也为这个行业的新进入者设置了高门槛。

三、中美网贷平台对比

基于信用风险的归属,P2P行业目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台中介模式,一类是信息担保模式。平台担保模式几乎是国内P2P行业的标配,平台为投资者提供本息保障,承担信用风险,通过平台服务费弥补不良损失;投资人享受无风险高收益(当然,是在平台不“跑路”的前提下)。信息中介模式由借款人在平台发起借款申请,经平台准入审核后在平台;借款额度由投资者全额认购后,由平台的合作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合作银行将债权转让给平台,平台发行债券给投资人,赚取服务费。美国P2P网贷行业受到SEC的严厉监管,其复杂的透明化披露手续、高昂的注册成本等都是P2P行业起步时的门槛,若不能满足则无法涉足P2P市场。中国P2P平台有时甚至无须严格注册,或者绕过监管机构。美国P2P的风险可控,还在于美国社会已拥有完善的征信机制和信用体系,美国网贷平台所采用的借贷模式便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创新,这也是其与国内P2P模式存在的较大差异。信用评分体系有助于LC等网贷平台区分各种风险及衡量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并根据借贷人的信用等级来设定利率。

四、我国P2P等互联网金融监管构想

(一)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提升透明度

信息黑洞是滋生幕后交易和腐败的基础,只有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规范资金应用,才能保障资金安全,主要披露信息有以下几方面。1.对公众披露包括主体信息、产品信息、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等,具体包括股东信息、高管从业经历、员工人数及学历结构、风控团队情况、平台成交量、产品收益率、90天以上逾期率、合作公司等信息。由监管机构提出披露信息的完整性要求,由第三方机构核实披露信息的准确性,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由公众选择交易平台。2.对客户披露其交易信息,让客户及时了解资金流向和资金状况,及时掌握其资金的收益和安全性。3.对监管机构披露交易明细,由监管机构直接掌握其资金运用,有效保障交易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是否违规操作;由监管机构控制授权使用情况,并进行数据加密,保护消费者隐私。

(二)严格监管互联网金融机构资金池

首先要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是否可以设立资金池,区分信息类交易和资金类交易机构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监管要求。对资金类交易机构要建立类似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金保险制度,为投资者建立资金安全防火墙。对P2P等网贷机构要严禁设立资金池,实行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并强化第三方资金托管的安全性。

(三)加强信用评分体系的建设

加强第三方信用评分体系的建设,或可由新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建设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分体系;为广大投资人建立投资依据,以及建立互联网金融机构自律和约束机制。

五、建立交易追溯系统,助推“穿透式管理”

非现金交易的复杂性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便捷特性,为监管提高了难度。借鉴人民银行自2012年起逐步完善的现金监管系统“冠字号码查询系统”,建议由人民银行建立非现金交易的监管系统,统一数据接口标准,以及各互联网金融机构接入系统。

(一)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编码体系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2011年开始构建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体系。为参与国际金融交易的机构分配唯一编码以便识别交易对手,加强全球参与金融交易机构的信息管理,构建国际统一的金融监管框架,提高全球范围内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并于2012年开始着手筹建并推动这一体系。人民银行应根据现有金融机构编码进行扩充和完善,建立包含各新型金融交易机构的金融机构编码系统,并与LEI进行有效对接,从交易类型、资金应用等方面明确机构类别,为机构交易的规范化建立标准。在交易记录要素中包含金融机构代码,明确当前交易机构和资金去向。

(二)建立标准接口格式

各类金融机构应为人民银行预留数据接口,统一上报数据格式,包含交易机构双方对应的金融机构编码、交易金额和其他交易信息。在交易发生时,交易系统发送交易信息,通过中间件转发该消息,加密后实时推送至人民银行监管系统,这样既不影响交易系统本身的吞吐量,又可以有效保障交易数据上报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由于统一了上报数据的格式,从而减轻数据核查成本。由人民银行监管系统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交易机构双方报送的信息一致性确定交易的真实,使得资金流向达到透明化,掌握资金的整个生命周期。

(三)扩大数据利用人民银行监管系统

收集完整的交易数据并进行交易的真实性核对后,根据交易机构的“金融机构编码”直接判断资金往来机构和机构性质,并提供不同的数据服务。1.为不同监管机构提供不同的监管数据,便于各监管机构掌握资金的真实用途,便于进行“穿透式管理”。2.通过各交易平台为投资者提供查询功能,及时了解资金去向,为保障资金安全提供依据。

(四)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加强信息披露、提升交易透明度是规范整个行业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净化整个行业。在掌握完整的交易数据后,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保护金融消费者隐私的同时保障交易的安全。六、多管齐下,促互联网金融发展快捷和便利使互联网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方向,无论传统银行业还是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网上业务都成为最快的增长源。监管部门要积极建立监管系统,掌握交易数据,促进“穿透式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协会的自律和约束作用,对同一类业务采取相同监管要求,消除监管盲点,才能让互联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FTT

参考文献:

[1]王永利.互联网金融的核心:金融产品交易平台[J].中国证券期货,2015(10):15-17.

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第5篇

安徽省气候温润,四季分明,适合大规模农业发展。近年来,将发展智能农业作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使其进入“快车道”。

1发展智慧农业的意义和价值

1.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近几年,安徽省的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由于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发展智慧农业能够显著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的精确规划,加速技术控制的推进,从而达到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比如,某基地研发的无人蔬菜农场,不但节省了人工,还减少了水资源、化肥、农药的用量,为我国的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2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安徽省的农业发展受到了来自环境保护部门和防疫部门的双重压力。在资源利用率方面,粮食作物的肥料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都比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智慧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水资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效率。比如,使用更先进的喷药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的浪费。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安徽省的农业必须以智慧化为主导,全面评估现有的农业基础状况,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开发,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使之成为一条智慧化的发展道路。

1.3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卫生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由于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农业质量监管不力,导致各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不良后果。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能真正满足人民对高品质、更环保的产品的需要。因此,加速推进智慧农业的建设,持续提高农产品质量,才能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1.4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的豆类及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还不到50%,而且许多农产品的价格比进口的价格还要高。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发展道路、调整安徽省农业发展的结构、降低农业发展的税率,是安徽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必然选择。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不断地重组和优化农业产业的价值链,加速培育和塑造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1]。

2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基层农业部门认识程度低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但基层部分部门、单位认识不够、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未能把提高农业信息化能力提升放在应有的地位,没有找到本单位、本部门的农业信息化工作突破口,缺乏队伍、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目前,各区县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只有少数县有一定的财政支持。

2.2地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到目前为止,全省仅有马鞍山市和县,滁州市明光县,芜湖市四区四县,滁州市全椒县,宿州市砀山县等地区,实现了智能化的设施农业灌溉控制、智能化精准配肥与施肥一体化、高标准池塘水产养殖实时监控、稻虾共养高效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而个别市才刚刚起步或还未开展工作。由于物联网技术与设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并不均衡,很多市县农业部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在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但在大田生产中,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实现方式。

2.3数据多源异构现象突出智慧农业是一种多源信息的综合反映。数据中心是基于数据的数据采集、处理、显示、管理、分析和维护的核心数据仓库,利用数据组织、视图加载、界面设计、后台更新维护,并实现农业信息成果共享。当前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标准、各自为政的问题,在宏观上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标准。农业数据的集成很困难,很难适应农业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导致数据资源的浪费。

2.4立足需求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落后目前所采用的传感器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还不够理想,仅限于对环境参数进行数据收集,无法满足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决策需求。在有市场、有需求、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很少有可复制、可推广、成功的例子。在安徽农业的实际基础上,还没有建立起主导产业的精细生产与精细管理技术体系。2.5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时间较短,发展迅速,但是安徽省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的综合培训机构,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缺乏这样一种既懂农业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

3安徽省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设计以及优化举措分析

3.1培养专业人才第一,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开展关于智慧农业的相关培训。首先要确定一定的群体,然后对其进行教育,包括设计原则、发展方向、发展意义等,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使用能力,然后才能将其推广至更广大的群体。第二,地方政府还可以和地方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智慧农业为核心,开设与智慧农业有关的专业。第三,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地方农业生产大户,对农民进行智慧化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教育。在讲授时,要切合实际,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3.2实现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第一,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等因素,充分考虑地域性对农业发展的现实影响,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生产。第二,今后,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智慧农业时,必须合理规划农业规模,并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结构。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建设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突出特色的农业开发基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第三,今后,各级政府应加速推进农村产业经济的集聚发展,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加强调控,营造良好的智慧农业发展环境。近年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结构调整,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绿化的发展,实现了“百花齐放”的现代农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以芒果为主、石榴、火龙果、葡萄为辅的特色农业发展体系,以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粮食基地为基础,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为加快建设特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拓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挖掘特色资源潜力,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特色乡镇。不断建设各种水果蔬菜园区,与采摘体验旅游相结合,联合一、三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带动全区农民增收的“法宝”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主导发展现代农业体系,以强化产业链为核心,提高农产品的价值链,打造区域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中心。

3.3充分借助大数据广泛收集信息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和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其关键是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改进收集、整理、分发信息的工作效率,收集和研究大量的信息,从海量的数据中抽取出对智慧农业发展所需的信息。第一,今后各地政府不仅要推动农业大数据的发展,更要在宏观层面上建立相关的法规,例如,运用相关的法规进行监管。第二,未来各地政府要想让大数据技术对智慧农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必须为本地的农业管理和生产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构建了人才、技术、设备等多种资源要素的共享机制,为发展智慧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数据空间。例如,天长市推出的“智慧农业云”APP,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的小麦苗情、土壤肥力等信息。通过远程智能昆虫监测灯、远程智能孢子捕获器等先进智能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及时病虫害预警,为农户防治病虫害提供了便利。以往,农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用肉眼采集病虫情报,做出判断后,再将情报发送到农户手中,但由于信息不够准确、及时,常常超过防治期。如今通过传感器采集、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精确地用药提供了科学的保证,既节省时间,也节省人力。之后,天长市各大农企购买了植保无人机,使农场公司的传统植保工作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农民只要在手机APP上下订单,专业的植保队伍就会派人进行飞防,农民可以用手机进行全程的记录和掌握。一架无人机一小时能完成4hm2地的工作,一天能喷出1000mL的药剂,比人工节省50%以上的农药用量,节省90%的用水,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3.4增强市场化商业运作第一,在适应地方实情、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例如,创新运用租赁融资等金融手段,以减轻发展智慧农业所需的资金压力。另外,还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农民和企业签署合作发展协议,将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智慧农业的试点,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智慧化发展。第二,在发展智慧农业时,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和财力。既要注重发展智慧农业,又要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为其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效率,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保证溯源的可追溯性。要从根源和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理念,持续地影响着消费者的思想,使整个社会的传统农业观念发生变化。要树立现代化、智慧化的农业发展观念,建立新型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例如,在安徽省,主要是小麦、水稻等县(市、区)建设大田生产技术应用示范基地,着重于大田作物“四情”监测服务。随着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的发展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农产品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推进了智慧农业技术在安徽省的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许多方面无需自己动手。通过对相关的农用APP进行操作,智能设备就可以投入使用。将远程监测和3S技术相结合,并运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控制。此项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最优的水、药、肥。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大田生产中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有效的诊断可以帮助作物的健康成长,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无谓损失。安徽省大田生产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在技术推广中,尚未对田间生态、农作物进行高精度的动态监测。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且存在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对大田生产技术应用示范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5加强建设规划与论证的优化策略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设计和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对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论证。通过规划建设,避免重复建设、超规划、不规范建设等,还可以节约建设经费,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通过对其进行论证,既能增强工程的可行性,又能证明其科学性、经济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设计。

3.6加大投资力度的优化策略智慧农业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周期较长。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建设资金都投入到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而智慧农业的投入比例相对较低,这势必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增加政府对智慧农业的建设经费,使其总投入量加大。通过加大投资对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优化,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3.7建立与完善支持政策的优化策略在实施智慧农业的同时,还应制定和健全相应的扶持政策。主要内容有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产业优先发展、法律法规保障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使我国的智慧农业的发展道路逐渐优化,为我国的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从而使我国的智慧农业发展道路更加合理、更加高效[3]。

3.8加强监管与考核的优化策略在我国,发展智慧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施工的条件是复杂的,其影响因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有违法、违规和违章现象的存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督管理。通过对建设者不规范的行为和违规行为进行监管,促使智慧农业按照计划进行,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类建设资源,增强监督效果。同时,要强化智慧农业的成效考核,构建健全的考核体系,不断提升智慧农业的效果和效益。4结束语未来,智慧农业发展依赖于人才队伍的扩大,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合理的配套政策。完善智慧农业流程,壮大生产规模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本文阐述了发展智慧农业的意义和价值,根据以往安徽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慧农业发展优化策略,以期总结更多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减少农民工作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民收益。

作者:叶翠 单位:安徽省天长市仁和集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发展路径分析2

0引言

打造智能农业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方向发展,所以东明地区十分注重智能农业科技发展工作。但我国在智能农业科技发展方面的经验较为匮乏,所以东明地区的智能农业科技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推动智能农业科技发展,从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

1智能农业概述

智能农业又被称之为工厂化农业,指的是在相对可控的环境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与先进的农业设施和技术手段,从而实现农业的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1]。相比于传统农业,智能农业具备诸多优势。第一,智能农业将科研、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结合了起来,可以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链。第二,智能农业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结合了起来,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产品附加值。第三,智能农业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与设施进行农业生态信息的自动监测与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例如,在智能农业中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农业生产信息并对农业大棚进行远程控制。因此,智能农业是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2促进智能农业发展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精细化水平促进智能农业发展有利于为农业生产与销售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继而提高农业的精细化水平。例如,智能农业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的各项参数,使农业生产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农业生产要求。同时,智能农业也可以根据一定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对智能化设备进行控制与调节,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针对性。此外,利用智能化设备可以实时检测农产品的质量,使农产品的品质符合消费者需求,继而实现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接。

2.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高效化水平智能农业可以通过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手段采集天气变化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并准确判断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其次,智能农业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提高田间生产监测水平与预警水平,继而提高农业生产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2.3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智能农业是集生产发展、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所以大力发展智能农业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智能农业可以通过精细化生产提高水资源、药物以及肥料的利用率,继而减少资源浪费。其次,智能农业可以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农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从而形成生态稳定的新格局[2]。此外,智能农业可以利用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手段构建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符合市场要求。

2.4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乡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同步发展。而大力发展智能农业有利于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保障,继而促进乡村振兴的贯彻落实。例如,发展智能农业可以使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继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智能农业可以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发展智能农业可以转变人们的思想理念、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

3东明地区智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

3.1发展现状东明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家产粮大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东明地区十分注重智能农业,在智能农业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展。第一,东明地区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速度。东明地区在东兰公路两侧建设了高效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形成了富硒产业加工园区、富硒农产品展览中心、20hm2大型物流园,且初步形成了2666.7hm2富硒农作物种植基地与万亩瓜果蔬菜种植基地,促进了小井镇、马头镇等11个行政村的农业发展。同时,东明县三春集镇孔寨村利用智能农业技术构建了春博园玻璃大棚,构建了集农业生产、康养文旅等各个方面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园。第二,东明地区加强了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预警监测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预警水平。第三,东明地区加快了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了高质量服务。3.2发展问题虽然东明地区十分重视智能农业科技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3.2.1智能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智能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网络设施不完善与先进装备不完善。首先,光纤网络没有完全覆盖田间地头,无法促进智能农业发展。其次,传感器等先进装备较为匮乏,无法有效提高农业生产信息的采集效率与质量[3]。

3.2.2农业大数据挖掘能力欠缺。智能农业发展需要大量数据信息的支持,但东明地区的农业大数据采集能力与挖掘能力相对较弱。首先,农业基础数据来自于农业普查,而农业普查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部分农业基础数据缺乏客观性与准确性[4]。其次,东明地区还未攻克信息感知、信息控制、信息挖掘等核心技术,所以信息挖掘能力相对较弱。

3.2.3智能农业科技人才匮乏。智能农业科技研发与制造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但东明地区的智能农业科技人才存在较大的缺口,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一方面,东明地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智能农业科技研发力量较弱。另一方面,东明地区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智能农业的了解较少,阻碍了智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东明地区智能农业科技发展策略

在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东明地区应进一步研究智能农业科技发展策略,不断提高智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4.1面向设施的智能化技术突破东明地区的农业设施较为匮乏,无法为智能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需要从农业设施这一角度研究智能农业科技,从而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发展。第一,东明地区应深入研究网络技术,不断完善网络设施,使光纤网络全面覆盖所有的田地。第二,农业传感器在智能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东明地区应积极研发新型物联网传感器,从而降低传感器的使用成本、增强传感器的运行稳定性。在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完善新型物联网传感器的功能,确保传感器具备信息感知、智慧优化、精准执行等功能,从而为智能农业的发展提供设备支持。第三,加大农业生产管理力度、加强农产品病虫害防治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为此东明地区需要完善信息采集与分析设施。在这一过程中,东明地区需要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环境信息采集技术、农产品病虫害信息提取技术、农产品生产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同时,东明地区需要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为育种数据、生产数据的分析提供支持。第四,东明地区需要加大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力度,利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发达的“大脑”分析决策、执行决策,所以东明地区可以研发适应能力强的种植机器人、农产品检测机器人等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但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难度相对较大,所以东明地区可以借鉴现有经验。例如,福建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了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且该机器人具有自动巡检、定点采集、感知农业生产环境等诸多功能,所以东明地区可以借鉴其研发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不同类型的农业智能机器人,为智能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2构建农业智能化管理平台若想推动智能农业科技发展不仅需要实现智能化技术的突破,也需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生产智能化管理平台。第一,需要构建以数据驱动为基础,以自然语言理解为核心的认知计算模型,从而提高知识决策能力。例如,东明地区可以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模型、农业发展前景预测模型、农业生产布局分析模型、农民收入与农产品销售分析模型。第二,需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粮食作物、蔬果等农产品进行在线监测,从而准确分析各类农产品的生产情况与销售情况。

4.3深化农业科技合作农业农村局等政府部门的力量有限,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从而促进农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东明地区可以围绕农业物联网与大数据服务通过引智交流与研讨深化农业科技示范合作,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例如,东明地区与山东精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寿光翔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将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在了农作物栽培种中,也与舜耕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共同利用黄河滩区发展无公害的绿色蔬菜并打造了精品观光休闲生态园。

4.4构建智能化示范区在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东明地区根据“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与“新六产”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构建了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促进了智能农业的发展。但东明地区的智能化示范区相对较少,所以东明地区需要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化示范区并完善智能化示范区服务体系。第一,全面建设农业设施智能示范园。东明地区可以在现有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设置农业设施智能示范园,在该示范园中设置大量的智能化农业设备并利用显示屏循环播放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彰显农业示范园区的科技感并增进人们对智能化农业设备的了解。例如,可以在农业设施智能示范园中设置先进的农机并示范农机在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方法,提高人们利用农机的能力。第二,构建现代种业智能示范园。农作物品种会对农业生产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东明地区可以构建现代种业智能示范园并在该示范园中推广农作物品种DNA身份鉴别技术与育种信息化管理平台。第三,完善智能化园区服务体系。若想充分发挥智能化示范园的作用就要完善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例如,东明区可以完善智能化示范区公开服务体系,让当地的农民去示范区中参观学习并为农民讲解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

4.5创新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是智能农业的关键环节,所以需要利用电子商务推动智能农业科技发展。首先,需要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构建虚拟现实质量安全可视化电子商务体系,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其次,需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农业产销大数据系统,促进农业电商的发展。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农产品的流通十分不顺畅,导致蔬菜滞销、水果无人采收。为此,东明地区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产销大数据系统与网上购销云平台,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实现农产品生产与需求的对接,从而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同时,东明地区可以构建由农业技术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互联网农业服务团队,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农业科技推广与咨询,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

4.6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系统保障农产品质量是促进智能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因此需要构建面向农产品质量的保障系统,避免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首先,东明地区可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使政府可以全面控制农产品生产质量、加工质量。其次,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定位技术、自动化技术、RFID技术以及二维码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管,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符合要求。4.7加大智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智能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持,所以东明地区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东明地区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为智能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保障。例如,东明地区可以引进海外技术人才与高端技术人才,并安排这些人才进行智能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探讨。另一方面,东明地区需要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提高农民的专业水平。例如,东明地区可以和济宁农校以及菏泽学院共同开展新型职业农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生产管理水平与智能技术应用水平。

5结束语

在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打造智能农业、促进智能农业科技发展才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综合分析智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并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智能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作者:孙国胜 单位:山东省东明县农业农村局

农业发展路径分析3

数字技术和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江苏省盐城市数字农业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问题。为了数字农业高速发展,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为例,就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1数字农业发展现状

目前,江苏省数字农业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完善,例如,2018年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数字农业发展战略,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2019年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进一步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和建设的规划,对数字农业进行了布局;2020年出台了《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江苏省智慧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基础设施方面,江苏省始终处于领先的位置,在近两年的建设中,提高了互联网的普及率,4G网络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基本能够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同时,新建了大量的5G基站,为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支持,促进了农业电商的发展。农产品电商和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速度较快。据统计,江苏省2020年的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了843亿元,同年成立了14875个益农信息社,发展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经营模式,建设了大量的农业电商园区。在电商培训方面,开展农产品电商“万人培训”活动,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电商从业人员。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地处沿海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光照条件较好,雨水充足,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目前,新兴镇有9.5万亩的耕地,其中包含5.1万亩的作物生长区域和3.3万亩的园艺栽培区域。新兴镇的农业人口大约为6.8万人。据统计,新兴镇2020年的农业总产值达到了6.5亿元,种植业的产值为3.2亿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包含1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位于盐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此地交通发达,可以融汇各种资源。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以政策为指导方向,积极落实数字农业相关政策,推动新兴镇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数字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数字农业发展需要专业化的装备和先进的技术,江苏省数字农业发展速度较快,与其他省份相比,江苏省数字农业技术装备较为先进。但是,当前的农业技术装备存在使用寿命较短、不够精准和稳定、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在监测监控方面,自动控制、智能决策等方面有待加强,缺少核心关键技术,如抗干扰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第二,数字资源的整合效果较差,农业方面的数据比较分散、数量较多,缺少统一的标准,农业方面的数据资源缺乏共享,难以充分利用农业信息数据,数据服务产业发展较慢。第三,当前的农业服务平台不够完善,覆盖范围较小,没有将大部分的农业信息资源融合到平台中,服务质量较差,数字化水平较低,与数字农业发展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例如,在冷链物流和产品保鲜上缺少数据服务平台和相应的设施,网点布局不合理、数量较少,配送生鲜农产品的成本普遍较高。第四,缺少相关制度和技术型人才的支持。建设数字农业,要有足够的技术型人才,但是,县以下区域掌握数字技术的人才非常少,很多地区没有成立专门的数字农业组织机构,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数字农业发展的标准和要求[1]。

3新兴镇数字农业的发展对策

3.1平台建设和技术创新农业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新兴镇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积极构建“亭农云”大数据平台,为平台的构建争取300万元资金,进一步发挥农业数据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不断完善亭湖区的农业信息流,体现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和农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环节中,为农业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持。“亭农云”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充分考虑了新兴镇农业生产的特色,当地主要有黄金梨、菊花以及羊角椒三种特色农产品,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构建平台,平台促进三种农产品的销售量。大数据平台能够对三种农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掌握生产、加工、销售的情况,平台还能对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对三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为整个产业链提供服务[2]。资源共享对数字农业的发展和大数据平台的构建至关重要,新兴镇政府安排了专门的技术人才,在技术人员的研发和带领下,形成数据对接渠道,并且租赁了一台服务器,当前,新兴镇的“亭农云”与整个江苏省的“苏农云”进行了深度融合,两个平台能够顺利对接,实现农业资源的共享。接下来还要不断完善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当前,新兴镇争取到6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有计划地将这些资金用在数字农业的发展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中,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优先建设农业生产基地,通过示范推广的方式发展数字农业,加强物流网点的建设,扩大设施农业物联网的覆盖范围,现阶段,新兴镇已经有150个设备与江苏省物联网平台进行连接,以此来实现数据共享。

3.2电商培训和宣传推广数字农业的发展与电商的发展息息相关,新兴镇为加强培养电商人才,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农产品电商活动。例如,新兴镇在2021年举行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活动。培训教员主要是各个企业的精英,如市区主管人员,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中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人员有120余人。在培训的过程中,为所有农户和电商从业人员推荐“苏货新农人”APP,为参加培训的人员介绍APP的功能、作用,详细教导操作方法。培训人员将培训内容与新兴镇数字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到一起,介绍各种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详细讲解最适合本地的电商发展模式,为电商从业人员提供参考。经过培训,新兴镇电商从业人员掌握了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更加先进的技术,让更多农户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宣传推广方面,新兴镇充分运用了新媒体,在亭湖政府网站、“亭湖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益农信息服务平台农业农村信息。其中,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最多,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新兴镇还在其他媒体和平台进行宣传,让更多城市的人们了解江苏省新兴镇数字农业取得的成就,了解新兴镇的特色农产品,在各个平台中宣传“苏莱直通”平台,各个农业经营主体在该平台上了大量农产品销售信息,增加了平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苏莱直通”平台。盐城市的翡翠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新阳春面粉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百佳案例。

3.3合理布局和集中谋划新兴镇对数字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和重点建设。一方面,新兴镇举行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百日行动,借助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在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讨论了活动方案,制定了百日行动计划,对活动期间的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的主要方式有网络检查和台账资料检查,督查人员还会到相关工作的现场进行核查,确保百日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新兴镇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大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如苏农农资集团和顺丰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会派出专业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对益农信息社的信息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新兴镇的农业服务水平。新兴镇努力从电商、物流和大数据这三个方面进行发展,为数字农业的发展争取新的发展机遇,以几个村落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地区,主要对新杨村、同心村、三灶村以及三里村的农业信息情况进行调查,不同乡村可以共享彼此的农业信息,使整个新兴镇做到联产联动,为益农信息社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

3.4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把握好数字农业各个部分的运作方式和应用范围,数字农业包含四个部分,一是农业物联网,即数控系统,这一系统主要为传感装置,还包含探头和摄像头等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等环节得到应用。二是农业大数据,属于一种数据系统,主要负责采集数据,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根据特定的算法分析数据,为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参考,一般会在大田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还可以在整个产业链的经营中运用数据。三是精准农业,以农机硬件为基础,这一系统主要负责执行与操作,需要引入先进的探测设备和控制软件,保证控制的精准性。四是智慧农业,根据经验模型构建农业专家决策系统,该系统本质上属于软件系统,需要一部分硬件设施,智慧农业注重智能决策,通常会与农业物联网和农业大数据搭配使用。新兴镇应大力推广智能农机具,为农户和农业企业介绍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购入智能农机具,如植保无人机等,用智能机具进行播种、灌溉、施肥、喷药。农户还可以引入智能传感器,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感应,对温湿度和光照通风等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智能设备的引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和农业管理效率,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需要资金的支持,新兴镇要为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尤其要注重新型智能设施,不断完善新兴镇的农业基础设施[4]。

4新兴镇数字农业的发展规划建议

新兴镇要做好长远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可以为数字农业发展设定不同的阶段,如5年、10年、15年、30年的发展目标,为农村农业数字化建设提供清晰的目标。为了让数字农业的发展符合新兴镇的基本情况,可以提前进行试验,在新兴镇建立数字农业试验区,为鼓励农业企业参与,可采取激励机制和补贴政策,降低数字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新兴镇应重点培养龙头企业,将数字技术应用在生产加工和经营管理等环节,从农作物种植到农产品销售,进行全过程监控,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农业发展,需要在技术设施上进行创新,时刻关注农业前沿信息,应促进科研院所、科研企业和高校的联合,共同攻克技术上的难关,通过人工智能发展智慧农业,在数字农业的发展中运用大数据认知分析技术,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服务,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输的发展与创新,带动新兴镇农业电商不断发展。另外,数字农业的发展要重视数据的应用,农业数据信息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要把江苏省的农业资源整合到一起,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发挥农业资源的作用,为农业的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的生产提供数据参考。例如,对不同季节的农产品销量进行分析,分析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和消费者的喜好等,根据数据统计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规划和决策,为数字农业基地的建设和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提供支持,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整合数据资源和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实现数字化转型,更科学地统计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使用数据、分享数据[5]。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