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科技创新案例

农业科技创新案例范文精选

农业科技创新案例

农业科技创新案例范文第1篇

**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省的现实基础分析,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利条件突出表现在:

(一)地形地貌多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农业类型

**省环绕京津,国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00多公里,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几乎是中国农业的缩影。从现代社会需求和农业生产、生态区域特点出发可以分为山区、山前平原区、低平原区、坝上地区、城镇郊区和沿海及滩涂区等六个生态经济类型区。北部为高原农牧交错农业,西部为干旱山区、丘陵农业,中间为环京津都市城郊农业,南部为山前平原农业,东部为沿海、滩涂农业。栽培作物种类繁多,优势农产品特色突出丰富多彩的农业类型和农业资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多种发展模式。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科教兴村计划”和“创建文明生态村”等成功范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上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博士等在**省定县(现为定州市)搞“平民教育实验区”,致力于中国人“脑矿”的开发,塑造农村新人,以文艺教育攻愚,生计教育治穷,卫生教育就弱,公民教育除私,成为我国进行教育性农业推广的先驱者,其做法和经验,在现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省易县柴厂村作为全国“科教兴村计划”的第一个试点村,*年始,经过科技人员5年的努力,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水平大大提高,为科技、教育直接进村入户提供了成功实施的案例。*年3月,**省委、省政府从改善农村环境入手,以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大大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有力推动了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明显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程度。全省已有7374个村基本完成了文明生态村创建任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三)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为推进**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未来五年,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南资北移”、曹妃甸示范区投入开发和建设,生产要素向沿海转移等,对该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将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发展的融合。

(四)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我省县域经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县域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增加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不利因素突出表现在:

(一)人与资源矛盾突出,农民素质较低

人口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制约因素,也是最大难点。从*—*年,**省增加了134.48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5.26‰。再加上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长,人与资源矛盾日益尖锐。

(二)资源禀赋不足,约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省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从*年、*年、*年,**省耕地面积3年来累计减少耕地282.3千公顷,年均减少94.1千公顷。过小的土地经营规模阻碍了农业新技术和新农艺的采纳和应用,特别是对那些综合性强、系统配套、需要区域连片应用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农户的有效需求更低,严重制约了生产率的提高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水资源匮乏。**省水资源总量为203亿m3,人均311m3,亩均208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和1/9,按国际标准属极度贫水区。**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70亿m3—180亿m3,而目前年用水量高达210—220亿m3,年超采地下水40—50亿m3。按照目前用水技术水平预测2010年,**省工农业用水总量将达到270亿m3—280亿m3。

(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省水土流失、沙漠化、水土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据《*年**农村统计年鉴》,*年,**省水土流失面积7071.62千公顷,年流失泥沙6740万吨,折算成0.4厚度的表土相当于每年损失耕地1.3万hm3,流失的土壤养分折合化肥174万吨。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使许多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水、土生态系统,危及人畜健康。畜牧业是**省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同时,每年产出的畜禽废弃物约2亿吨不能得到有效处理,成为面源污染主要问题。

(四)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还没有走向良性布局

长期以来,**省财政负担重,投入农业资金不足,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直接导致了农业基础薄弱,省内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缺乏维修保养,极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仅*年,我省农业受灾面积达1543.22千公顷,成灾人口达369.64万人,减产粮食106.94万吨。

推进**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的需求

(一)粮棉生产需要节本增效

**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大体为“三三制”。即小麦、玉米3000万亩。设施蔬菜*万亩和果树1000万亩,共3000万亩。棉花和杂粮3000万亩。按照**省优势农产品区域进行布局。从粮食生产分析,小麦、玉米年亩产800公斤,总产240亿公斤。杂粮亩产200公斤,总产20亿公斤。小麦、玉米、杂粮总产可达260亿公斤,可保证的粮食安全。从用水总量分析,设施蔬菜生产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节约地下水60—80亿立方米;小麦、玉米用水70—80亿立方米,果树用水30—40亿立方米,棉花、杂粮用水12—15亿立方米,农业总用水量112—135亿立方米,比目前减少45—58亿立方米。从工农业用水分配分析,农业用水120亿立方米左右,工业用水南水北调和自产水资源共100亿立方米左右。工农业用水总量在220亿立方米左右,基本实现水资源平衡利用和农产品种类的丰富。

**省农科院重点在粮棉节本增效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在**省邱县、成安县、吴桥县、景县、藁城市等不同生产、生态类型区的数千亩耕地上试验、示范成功“粮棉亩增200元工程集成技术”,粮棉亩可节约生产成本100元左右,亩增产增收100元左右,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结果说明,通过技术替代是可以实现**省粮棉作物节本增效的。

(二)蔬菜、果树生产需要提质增效

市场农业发展使**省蔬菜、果树类作物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农民增收重要途径。目前,**省果树、蔬菜总面积为2583万亩,几乎占**省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果树、蔬菜是高效作物,同时也是高耗水作物。高效利用降水方面做了尝试性研究。如,在平原区设施农田把雨水收集、控制蒸发和节水灌溉三种技术结合起来,收集设施农田本身占地的雨水进行设施蔬菜生产。两年的研究结果证明,利用这种综合技术足以满足设施蔬菜生产对水的需求,实现了平原区设施蔬菜一块天对一块地,完全靠降水进行生产的目的。**省设施蔬菜面积已经发展到600多万亩,还有增长的势头。如果在全省应用,仅此一项就可减少地下水开采近20亿m3。

针对梨果大省缺乏优质早熟梨品种,**农科院制定了早熟、优质、抗黑星病的育种目标,培育出“黄冠”、“冀蜜”、“早冠”等兼具成熟早、品质优、抗黑星病、自花结实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可将梨果的品质大大提高,品种系列配套。

(三)畜牧业需要农牧结合,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畜牧业已经成为**省第一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已经占整个农业产值的43%。“十一五”期间,要实施“千万吨奶工程”,全省畜牧业产值将占整个农业产值的5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变化。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按人均粮食400kg计,生产粮食的1/2以上要变成饲料。同时粮食生产的副产品秸秆,每年有近3500―4000万吨。通过有效的种植结构调整,**省有*万亩优质饲料作物的布局潜力。加大优质蛋白质饲料比重,发展高赖氨酸玉米、青贮青饲玉米、高产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料作物比重,建立一个以粮食生产为基础,饲料生产为重点,经济作物生产为动力、并有机配合和协调发展的粮―经―饲三元种植业新模式。

**省鲜畜禽废弃物的年产出量近2亿吨,折合优质有机肥5700万吨,相当于氮磷钾含量25%的复合肥1140万吨,是宝贵的有机肥资源。**省农林科学院的科研人员针对农畜废弃物利用问题,开展了以有益微生物资源的发掘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研究与攻关。目前,研制出了利用微生物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发酵转化为发酵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具有改良土壤、防治土传病害和促进作物生长功能的土壤生态调理剂(功能型生物有机肥)技术。该技术产品已成功解决了草莓、番茄和黄瓜的连作障碍难题,还具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的作用,非常适于优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此外,一个存栏3000只鸡的养殖场就可以建一个沼气厂,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就可以供一个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使用、1亩设施蔬菜大棚的能源消耗。大型成规模养殖场通过沼气产业化,将沼气罐装,实行规模生产。沼渣、沼液当作肥料用于农田。形成一个产业链。

推进**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的保障措施

(一)构建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创新要素迸发活力的重要载体。**省应当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强与省内外涉农科研机构的协作和联合,构建**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依据环京津区位优势,与国家队协作,承接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任务;二是依据专业优势,与兄弟省市涉农科研机构、高校协作,发挥**省的特色和优势。三是依托区域优势明显的研究所和市院建成部级的试验站。通过项目带动,形成上接国家涉农科研院所及高校,横联兄弟省市涉农科研机构、高校和市院,下辐射到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服务于政府、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和农业大户的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农业科技成果由知识形态转变为物质形态,进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据有关部门统计,资金投入产出比方面,科技是1:3.7,大大高于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1:1.11。因此,通过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促进农业科研、农业科技教育、农业科技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发挥协作优势,提高三方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使科技成果顺利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实现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另外,要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机制,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机制,是现阶段**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三个一工程”,加速科技成果推广

1、开发一系列成熟配套的“傻瓜式”技术成果。根据农民需求,将一些成熟的单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形成易被农民简便操作的“傻瓜式”技术,向农民展示并传播。

2、建立一批承载科技成果展示与转化的基地。农民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而相信自己的眼睛。“基地”可以为农民提供可看、可学、可选的平台,从而加速先进实用技术与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如:**省农林科学院自*年与迁安市合作,建立科技成果示范基地。以“冀薯98”为标志的甘薯产业化推进项目,以富硒谷子“冀优1号”、高油大豆“冀黄13号”等为标志的优质杂粮项目,以蔬菜新品种、有机无土生态蔬菜栽培技术为标志的蔬菜产业技术,以板栗、核桃优种改良、幼树丰产技术为核心的果品高效技术惠及全市19个乡镇的332个村,应用规模达到23.4万亩,直接受益4万多户、12万农民,经济效益达亿元以上。

农业科技创新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农业;典型案例

我国农业长期以来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低下。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发展现代农业,而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生态农业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成果,实现了农业效益的稳步提高,成为现代农业大发展的主要抓手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1乡村振兴呼吁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主要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崛起,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现代农业应运而生。现代农业主要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使农业发展科学化。发展现代农业,旨在消除传统农业的弱质性,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农业成为具有就业吸引力的产业,使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1]。众所周知,随着农业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消费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成为当今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民生的重要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解决一切农村问题的前提;生态宜居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表达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求和向往[3]。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对生态农业经济制度的革新,创建高效系统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能够通过对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次高效的利用,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极大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升了农业经济收益。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依据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已然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和支柱产业,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手段。生态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在保证以生态为核心的基础上,推动了能源利用的创新,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改良了农业土壤,实现了农业生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4]。生态农业是一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2乡村振兴战略与实施生态农业发展相互促进

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形成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上持续创收、农村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发展新局面。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是农业产业振兴的主要内容。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益,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提高了农民在社会产业链中的综合生产能力。这正是将农民富不富、农村美不美、农业强不强的“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乡村振兴战略所要达成的目标。发展绿色农业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势必要求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同时,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将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科技发展,进而推进生态农业的高效发展。财政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支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

3四川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四川省为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引进人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新技术使用推广与示范的脚步,发展农业园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建立市场倒逼品牌、品牌倒逼品质、品质倒逼品种以及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的产业推动机制,延伸产业链,形成利益链,建立服务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户融入现代化农业生产[7]。

3.1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四川海龟女硕士开辟桑蚕事业新篇章

人才是“三农”在新时代工作的关键。现代化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都需要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8]。积极建设培训场地和人才,栽下梧桐树引来凤筑巢,吸引人才。积极吸收社会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鼓励和吸引一群热爱“三农”的人才来四川省创业,以实现外部资源的深度整合和农村产业的内生发展。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核心。以“三区”人才仪陇县科技服务团队为例,该团队实地调研了仪陇县四川语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桑园和养蚕大棚建设、仪陇县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蚕桑基地建设、仪陇县奥特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蚕桑饲养基地和种草养畜基地的建设情况。仪陇县奥特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合资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蚕茧,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蚕茧绿色品牌,公司计划发展蚕桑1万亩,目前已经在仪陇县柴井乡狮子头村、张爷庙村等4个村发展蚕桑5000多亩,其中3058亩于2017年4月已取得欧盟有机认证;仪陇县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发展蚕桑3万亩,2018年开始发展有机蚕桑2500亩;仪陇县四川语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发展以蚕桑为主的乡村旅游基地1.2万亩,目前已栽植桑园1200亩。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核心[9]。90后海归女硕士、四川唯桑予梓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祝梓林毅然辞去高薪的工作,投身于家乡种桑养蚕事业,创办了桑树种植基地、养蚕室等,开辟了生态农业的新篇章,不仅实现了祝梓林心中的伊甸园,更是带动了当地桑蚕事业的崛起,让当地桑蚕事业“互联网+农业”实现从0到1的飞跃。同时她还增设了桑蚕体验馆、手工坊等新模式,让身处城镇的小朋友也能够体验乡村桑蚕养殖的趣味,感受我国5000多年桑蚕文化的魅力,使得当地桑蚕经济实现质的飞跃。由此可见,专业型农业技术人才的助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农业经济收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所以,一方面应当完善农业技术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提高人才吸引竞争力;另一方面,开展农民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教育,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修养和专业本领,从源头提升农业生产质量。

3.2加快新技术使用推广与示范——“缪氏庄园”四川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特色产业业态方面,特色农业类小城镇往往产业聚集度不高,农业生产附加值低。应鼓励其发挥农产品主产区优势,以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旅结合为重点,提升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功能。加速新理念、新技术向农业农村融合渗透,促进“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创”等产业融合,着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特别是推动产业多业态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以特色农业型特色小城镇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从总体上来看,在农业农村经济改革持续推进的新形势下,各地在促进区域农业与乡村企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很多地方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10]。积极完善和提升特色农业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一些地处城市郊区的特色农业小城镇,区域交通发达,但内部交通设施往往薄弱。加快农村水、电、路、网改造升级;推进饮水安全工作,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智能电网改造,提高供电保障能力;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新建和改建公路,提高公路可达性。四川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缪氏庄园”,在传统葡萄种植的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探索试验研制新产品,实现葡萄产品深加工,打出了自己的专业品牌,延伸发展畜禽养殖,实现了高效农业利用循环。根据国家标准建立研发,获得了“四川省带动脱贫攻坚明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拥有19项无公害食品认证以及属于自己的农产品商标。通过园区的创新试验、示范推进养殖循环、科研教学等模式,提升了整个园区葡萄产业的品质和档次。“缪氏庄园”累计投资2.8亿元,建成3000亩集种植、加工、科研、研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产品主销北上广深等国内一线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部级星创天地”“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带动脱贫攻坚明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实现了零农残、零重金属,为消费者提供可追溯高品质的农产品,目标为十年为葡萄行业提供标准,百年实现中国葡萄品种走向全世界。

3.3规模化发展农业园——四川知本生态农业园打造规模化发展示范区

四川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积极调整发展思路,重视特色产业区域化的发展,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基础优势、市场需求等,抓住特色资源优势,有效利用复杂多样的地形资源,大力发展山区丘陵型农业,扩大谷子、高粱、红薯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发挥好农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业相关部门精心调研,编制了农业发展规划,并划定了农业产业园区,用抓工业的思路来抓农业,成立农业招商部门,组建项目实施小组,分门别类部署农业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农业产业脱贫战略。当地坚持规划先行,从县、村、户三个层面画好了增收“路线图”;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带动、专合组织领办、贫困群众入股“三方联动”机制,分年度、分步骤规划建设水果、畜禽、水产等产业;始终注重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和农业技术服务,着力提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能力,打牢产业园发展底子;同时还采取“财政投入、金融支持、业主自筹”的方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筹措产业扶贫资金3亿元;当地还加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新招引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家,新发展专合组织479个,投入资金达1.3亿元。四川知本生态农业园区发展为集养殖业、种植业、食品加工、农业观光旅游以及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园内实行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的生产规范、统一的包装标准以及市场营销,有效带动了当地新型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示范区秉持着绿色生态的发展宗旨,推广有机种植、生态养殖,引进农业度假观光,实现产业链条化、系统化发展。

4结语

生态农业具备可循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等多项优势,成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我国现阶段的生态农业经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应当重视生态 农业建设问题,加大生态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措施,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李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业发展[J].东岳论丛,2020,41(3):29-36.

[2]马春华.浅析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8+21.

[3]毛江晖.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策略[J].当代县域经济,2021(11):50-52.

[4]李娜.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9):3-4.

[5]肖海燕.乡村振兴视域下秦皇岛抚宁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7):30-31.

[6]张锦红.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12):36-39.

[7]杨志银,李青松.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J].南方农机,2022,53(19):104-107.

[8]张青,杨宁权.宁夏蔬菜种植结构调查与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18):73-75.

[9]吕倩男.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10):168-170.

农业科技创新案例范文第3篇

一、20*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列入省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3项,其中列入部级、省级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71项。全年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经费5200多万元。

2.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6.4%,比去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3.新增部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累计39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累计161家;新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77只。

4.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企业31家,其中: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4家;新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3家,累计44家。

5.2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3121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增长58.3%(其中发明专利增长53%);专利授权量为1771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增长27.5%(其中发明专利增长182.4%)。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7家。

6.新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4家,新引进共建研发机构5家。

7.新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233项,科技总投入2.87亿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加强领导,科技创新环境得到新优化。2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加快科技创新调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团到周边发达城市进行学习考察,到部门、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与科技部门组成课题小组,对加快我市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形成了《关于赴苏南和嘉兴学习科技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关于加快我市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和《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送审稿),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市科技部门主动加压,完成了《关于改进和完善科技计划与管理的研究》等9个专题调研报告,为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我市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二是深入实施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在认真组织实施对20*年度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市政府与县区和有关部门签定了20*年度目标责任书,并对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同时,认真开展了20*-20*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申报工作,并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创建考核,推动了我市的科技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会同市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有关财务税收政策的实施意见》、《*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文件,政策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同时,起草了《*市关于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办法》等若干个配套性政策文稿,待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逐步出台。德清县在不断加强科技担保公司建设的同时,成立了德清县科技创业投资公司,首笔800万元投资已注入浙江拓普药业有限公司,支持企业上市。四是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年,我市坚持把科技投入放在重要位置。市财政预算安排市本级科技投入9595万元,占财政预算总支出29亿元的3.31%,比上年增长33.*%;市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预算安排4751万元。五是组织了科技进步奖的评选推荐工作。共推荐了50个项目为省科技进步奖候选项目。组织了市级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工作,有133个项目申报市科技进步奖。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局长办公会议审核和市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审定,共有41个项目获得20*年市科技进步奖励。六是加强了科技宣传工作。20*年,《*日报》和《浙江科技报》头版刊登稿件60篇,*电视台播出科技类新闻66条,其中“我市产学研合作的三部曲”获得了第四届浙江省科技好新闻三等奖,为我市加快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突出重点,在组织申报和实施科技项目上有新突破。20*年,坚持把科技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加强指导和主动设计,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各级科技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主动设计了深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维生素系列产品绿色合成技术集成与示范”等2项国家科技发展支撑计划项目,组织申报了一大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并积极争取列入部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年,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953项,立项503项,其中列入部级、省级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71项。二是积极主动,认真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年,共组织申报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16项,立项245项;组织实施项目372个,其中新实施245项,结转127项。根据我市生态市建设的需要,主动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南太湖富营养化水域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市级重大科技专项。三是注重绩效,积极开展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做好创业种子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经市财政局指定的中介机构的绩效评价,创业种子资金项目评价得分为93分、等级为优秀。认真开展了20*年度市级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和绩效分析工作,形成了总结分析报告,情况较好。四是积极争取,与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建立创新基金项目联审制度。经过努力,20*年我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联审试点城市,与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建立了创新基金项目联审制度,为*更多地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3.强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大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65亿元,同比增长28.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6.4%,比去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一是积极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创历年新高。经过培育,20*年新增部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全市累计39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全市累计161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7个,全市累计366个。二是打造优势,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组织申报了南浔特种电磁线、德清生物与医药为部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长兴电动车用绿色电池申报并成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了我市高新技术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和发展。20*年,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电磁线、生物与医药等3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完成销售收入169亿元,增长44.1%;实现利润总额19.85亿元,增长86.2%;上缴税费9.82亿元,增长87.6%。三是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作用,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20*年,*、长兴、德清三个孵化器新增入园高新技术企业31家,在孵企业共实现产值3.23亿元,实现净利润3965万元,上交税收2178.3万元;毕业企业29家,累计总毕业企业达到72家。20*年孵化器内企业获得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在孵及毕业企业中,被认定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4.加强示范,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了新进展。坚持以科技示范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领域的科技工作。一是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科技示范县、镇、村工作。通过积极申报和努力,德清县、雷甸镇和钟管镇、杨墩村和钟管村分别列入了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镇和村试点,其中钟管镇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部级科技示范镇试点。启动了5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村建设,并组织实施了科技专项13项。二是全面启动安吉县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试点县建设。建立了兰花资源管繁育基地和300亩观赏竹种基地,启动了马家弄等2个新农村样板社区建设,初步建成垃圾收运网络和污水处理系统。三是认真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会同组织部对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了先进;完成了第二批60名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和培训工作,并组织实施了科技特派员的26个科技项目,为科技特派员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四是努力推进重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启动了浙江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并逐步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已承担了4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和省重大攻关项目。浙江南太湖农业高科技园区投入运行,形成了以园区创业中心(孵化器)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正式启动了浙江大学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加快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为我市的蚕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五是着力抓好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工作。配合省科技厅启动实施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和工程示范”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圆满完成了国务院新闻办和科技部组织的新闻单位来湖考察采访依靠科技推进节能降耗减排的组织工作,宣传了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效。组织编制了地震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方案。启动省级试点工程“浙江地壳形变观测网络工程*GPS连续基准站”以及“浙江省地下流体网络工程*市杨家埠观测站”项目建设。杨家埠观测站ZK103安装完成了监测仪器,现已进入试运行。

5.建好平台,政产学研合作呈现新格局。以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载体,集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一是加快了科技创新创业重点平台建设,为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好舞台。20*年6月,*科技创业园二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7486万元,占总投资的93.77%,目前正在开展内外装修和设备安装、环境配套等工作。二是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在继续加快中科院*中心和上海生命科学院*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浙江太极信息技术研究院、织里童装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市农科院农业科技中心的同时,今年还与浙大、杭电、南林大、宁波大学、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先后签约建立了浙江大学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和医学院*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产业化科技创新中心、南浔木业科技创新中心、南浔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创新服务推进中心、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长兴粉体及新材料工程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载体,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举办了20*中国·*科技经贸洽谈会暨第三届南太湖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和生物医药产业高新技术成果推介对接洽谈会,共达成签约合作科技项目87项,合作金额14234万元,达成合作意向92项,涉及金额6500万元。组织我市企业参加了“高交会”、“浙洽会”、“常洽会”、湖沪科技合作咨询会、浙江与首都高科技合作交流大会、上海工博会、浙江-美国加州知识产权对接论坛会议等一系列产学研合作洽谈活动。20*年,共组织700多家企业参加了10次较大规模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共签约233项,科技总投入2.87亿元。四是用好网上技术市场信息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20*年,*网上技术市场共新录入参展企业358家,网上企业数累计达3376家,技术需求及难题招标618项,签约项目350项,技术交易合同金额29*1万元。*农村科技信息网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信箱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发展单位会员1104个、个人会员6912个,分别超省下达计划目标任务的84%和14%。

6.鼓励创新,知识产权工作实现新跨越。以提高全社会专利意识为重点,采取创造和保护并举,创新专利工作方法,努力使全市专利工作上一个新台阶。2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3121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增长58.3%(其中发明专利增长53%);专利授权量为1771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增长27.5%(其中发明专利增长182.4%)。一是加强宣传培训。认真组织开展了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织了一场大型广场宣传活动;组织了一批企业参加全省举办的“浙江省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报道了一批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企业和典型案例。宣传周期间,通过*日报等新闻媒体共发表文章20余篇,对我市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方面成功的企业和案例进行深度报道。举办了20次知识产权法律与管理培训班,有8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二是加强行政执法。正式启动了县区专利行政执法委托试点工作,确定了德清县、长兴县作为首批专利行政执法试点单位,签定了委托执法协议书,拓展了县区专利行政执法空间。积极组织县区专利工作人员参加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专利行政执法上岗培训,充实了专利行政执法队伍。开展了专利行政执法,对长兴锅糍片加工机进行了处理,并受理了南浔木门加工专利侵权纠纷2起。三是推动企业专利工作。加强专利示范企业的培育。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7家,首次认定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推动了企业专利制度的建立。积极推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新增省和市级自主知识产权转化项目14项,推进了企业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落实了专利资助政策。

7.严格要求,部门自身建设有新加强。20*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部门实际,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以“强素质、增合力、树新形象”和“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新创业”大讨论大实践活动。一是抓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20*年组织市科技局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教育、辅导讲座、科技论坛报告会等19次(场)。通过学习讨论,沟通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加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抓制度建设,推进工作规范化。20*年,我们建立了月度工作例会和各处室、局属单位负责人每周工作情况书面汇报制度等一系列会议制度,重新修改和完善了一批规章制度。三是抓作风转变,改善部门形象。在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市科技局领导班子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听取意见、交流思想、认真整改,提高了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意见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加强教育引导,领导示范,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较大提高,作风更加深入,工作更加扎实,推动了当前工作。

三、主要体会

农业科技创新案例范文第4篇

2013年,科技局和知识产权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委“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团结为根、党建为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增量提质、跨越发展”的主基调,立足部门实际,积极谋划,精心实施,全力推进全科技工作和知识产权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中共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委办〔2013〕36号)和《中共委人民政府目标管理办公室关于下达直部门2013年度目标绩效任务的通知》(目〔2013〕9号)文件要求,我局主要目标任务有11项,完成情况如下。

1、民生工程完成情况:截止10月底,完成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57042人,完成任务的114.08%,推广新技术6项,完成任务的100%。

2、科技项目申报完成情况:2013年省科技厅下达我的省科技计划项目24项,项目资金900万元,其中:新立项21项,790万元,往年立项今年续安排项目资金共3项,110万元。

3、中药材发展情况:8月7日,在县组织召开了全中藏药科技产业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经验,实地考察了县中药材发展的新模式、新成效,收到了良好效果,促进了全中药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截止10月底,全已完成中药材种植2.2万余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40%,有效促进了种植户增收致富。

4、高新技术发展情况:推荐1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荐红星领地酒庄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申报省创新型企业。

5、科普宣传完成情况: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周”、“5.12防震减灾日”等科普宣传活动。完成《幸福美丽家园科普读本(二)》(藏汉双语)1.2万册的编印任务。

6、民营科技企业培育情况:完成民营科技企业年检工作,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8家,完成目标任务的160%,截止目前全共有民营科技企业72家。

7、专利申请完成情况:截止9月底,完成专利申请67件,完成目标任务的134%。

8、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完成11项“年度科技进步奖参评项目”的评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0项,带动企业和社会的投入达到6300万元以上,完成目标任务的630%。完成技术合同认定与登记2项,金额6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0%。

9、科技园区建设情况:加强汶川、红原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省下达项目资金80万元。

10、科技富民强县实施情况:县等6个县被列入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并获省级科技富民强县立项,争取项目资金360万元(每县60万元)。

11、专家决策咨询工作开展情况:今年3月下旬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专家田间行”活动,共培训农民群众300余名,发放科技、种植、养殖资料1700余份(册)。认真做好文化旅游发展专家咨询会的筹备工作。11月底将在、若尔盖开展“专家牧区行”活动,就牧民在牲畜养殖方面的问题做专题培训,提高牧区人民的科技意识和专业知识。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全面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安排2013年度第一批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34项,项目资金369万元。组织有关县和企业申报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4项,其中: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5项,省战略性新兴产品计划3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5项,省重点新产品计划1项,科技示范推广活动专项10项。加强项目验收工作及管理,完成《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验收办法(草稿)》的拟稿工作。举办2013年科技计划管理暨知识产权业务培训会1期,对全13县科技局及34户企业的科技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科技管理、经费使用、项目申报等业务知识进行培训。

2、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工作。切实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周”、“5.12防震减灾日”等时机,在全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各类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和技术培训,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万余册(份),科技咨询人次达3600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40余场(期),培训和现场指导农牧民25000余人次。

3、努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成我“2000吨/年电池级磷酸二氢锂生产新工艺及产业化”和“电池级碳酸锂一步法清洁化生产新工艺及产业化”两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中期评估验收工作。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论证会,完成了涉及新材料、中藏药材、特色农业等领域的6个项目的论证,并立项实施。积极筹备并顺利召开了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2011-年评审出的21项科技进步奖进行表彰。

4、加快高新技术项目培育。完成全年本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初步筛选、专家论证和项目立项等各项工作,获得立项项目13项,下达项目资金300万元。争取省、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项,项目资金70万元。组织推荐6家企业申报2014年度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早期科技创新省级扶持资金项目、申报2014年省级创新资金3项。组织推荐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补助资金1项,下达资金60万元。

5、切实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26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专利执法检查12次,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次。组织3家企业申报2013省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资金项目3项。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1期,对40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培训。

6、努力完成科技进步考核。按照省、有关要求,6月中旬,组织相关专家完成了—年度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汶川、红原等8个县通过验收。

7、大力推进科研院体制改革。根据委、政府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精干力量,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次深入科学研究院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初步方案,几易其稿,并提交委、政府,为委、政府决策提供了详实依据和参考,为全面完成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8、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筹备、参与第四届中医药大会和十四届西博会,组织相关中藏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展品、招商项目参展,加大了对外合作和宣传力度。积极组团参加中国东盟首届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和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进一步拓宽了视野,积累了经验。

9、深入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主题活动。按照省委、委总体要求,我局深入开展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编制了活动方案,结合科技工作,确定了活动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活动期间,我局主要领导开展了题为“心怀理想勇于创新

凝聚科技力量助推‘中国梦’”的专题辅导,同时,围绕“实现‘中国梦’科技怎么办,我怎么干”开展了广泛讨论,形成了交流讨论成果。我们坚持把主题活动与部门工作有机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活力,有力促进了全科技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10、切实加强机关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管理,我局组织力量,补充完善机关工作制度20余项,有效促进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提高了科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形象,确保科技工作有序开展。

11、全面完成典型案例调研及制作工作。组织相关科室人员,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主题,深入到12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了解近3年来政府对企业引导资金的投入、企业自身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情况。在掌握第一手素材的同时,摄取相关影像资料,制作完成了典型案例教学片,并形成了题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成果转化为抓手,助推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致使科技项目的支撑性和成果转化的带动性还不能充分体现;二是科技队伍思维创新不够,谋思路、抓落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强,科技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部分工作推进力度还不够大,成效不明显;四是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不够高,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创新环境和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改善。

这些问题,除了受我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薄弱,农牧民科学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偏低,科技整体水平不高的客观因素影响外,另一原因就是部分科技工作者的发展和创新意识不强,跟不上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工作干劲不足,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推动工作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够,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抓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两个重点,紧紧围绕委、政府工作大局,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加快创新,更高层次的思考和探索科技发展之路,树立大科技意识,不断提高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统领,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促进各项工作迈上台阶。

(一)目标任务

1、完成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6项。

2、积极组织我企事业单位申报2014年科技计划项目,力争使35个项目入选省科技厅2014年项目备选库。

3、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推荐2-3个项目申报省、国家创新基金专项。争取培育2-3家企业进入省创新型企业行列,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等政策。

4、组织完成2013年度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争取完成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11项以上,力争完成本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项。

5、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6000亩。

6、积极组织申报省级科技富民强县项目2个,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推荐4家企业申报农业科技贷款项目,推荐2家企业申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7、力争完成专利申请60件。

8、加强红原、汶川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争争取资金60万元。

9、新培育认定民营科技企业5家。

(二)重点工作

1、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根据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和科技创新的结合点,抓好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安排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实施监督、经费管理等工作,强化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规范项目申报和管理各项工作,完善各项管理办法,提高项目的管理考核力度。

2、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周”、“5.12防震减灾日”等科普宣传活动有利时机,加大科技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不断提农牧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能力。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召开科技进步奖励评审会,完成全2013年度科技进步奖励项目的评审工作。完成2014年度本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论证、立项实施和年度第二批、2013年度第一批本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验收工作。完成《藏族羌族自治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修订工作。

4、加强高新技术管理。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支撑行动,组织筛选10-12个项目,安排今年300万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专项予以实施;按时完成到期的本级创新资金项目验收工作;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抓好“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省高科技产业园区”培育工作,为下一步申报打好基础。

5、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开展专利宣传月和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知晓度。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利执法检查,维护合法权益。努力挖掘企业专利储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力完成专利申报任务。

6、建立“厅会商”机制。积极筹办省科技厅与人民政府的“厅会商”相关工作,确定会商议题,争取省科技厅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

7、抓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按照“一把手”抓科技的有关要求,组织全科技部门对此项工作进行考核,强化各级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

8、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科研院和自然资源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管理,有效整合资源,充分调动积极性,切实发挥科研院所在推进科技项目评审论证、科技成果鉴定、科学实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的优势,体现出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

9、努力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积极组织内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承担单位等参加相关对接会、博览会,加强技术交流,扩大内企业知名度。

(三)保障措施

1、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进一步发挥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和、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和优势,加快建立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长效联系机制和技术协作关系,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建研发中心,促进资源共享、成果共享、风险共担。

2、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立足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在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上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大力提倡专利申请和保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实力和品牌。

3、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信息化建设,以“九寨科技信息网”为平台,推动科技信息“三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将“民生科技”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加快农村实用技术的试验、推广和应用,突出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民生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创新案例范文第5篇

一、我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基本成效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市已拥有市级及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其中部级园区*,省级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为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园区建设加快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出,使农业技术、设施、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集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对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较强的支持。据统计,园区生产的农产品在品种、质量、价格方面都远远超过传统种植农产品,亩产值可达4000—500*/亩,超过普通农地产出的一倍以上。此外,园区通过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粗略估计全市园区的辐射面积约在2*亩左右。周巷镇建五村村民借鉴园区经验种植大棚蔬菜,亩均收入可达万元左右。长河创汇蔬菜科技园区带动全镇80的耕地种植创汇蔬菜,成为当地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提升了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水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依托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在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标准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三年来,全市各级园区共引进农业新品种15*个,向产业基地推广2*个,编制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近2*,建成一流组培实验室*,园区繁育供应的种子种苗良种率达到100。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对农民培训实现了从课堂教授式向实地操作式的转变,通过农事现场操作示范,减少了培训过程中的技术损耗,既增强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教育培训效率,使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快速全面的推广。近两年来,各级园区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期,专家讲座2*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近万人次。

(三)推动了现代农业框架的形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一是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在全市基本形成优质蜜梨、创汇蔬菜、水产养殖等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一村一品”、“一方一品”的地缘性产业特点逐渐明晰;二是促进了先进适用农业设施和现代机械的推广及应用,如周巷千亩早熟蜜梨示范园区在我市首先引进和实施梨抗风设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得这项技术在梨农间得到广泛推广;三是延展了农业的产业链,园区既涉及产前种子种苗的研发和繁育,又涉及产后的加工和销售,便利于信息、技术、资金在产业内的流动,加快订单农业等新型生产模式的发展。

(四)促进了农业其他功能的开发。随着园区的发展,农业产业内涵得到极大拓展,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领域扩大到农业生态、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各个方面。目前,全市有涉及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的园区*,市级以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两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人次,接待青少年科普实践近*人次。

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各级政0府和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提升园区建设档次、增强科技研发水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规划布局不够合理。一方面,市政府对全市范围内的农业园区和产业缺乏空间分布上的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基本上以各镇(街道)和企业的自主开发为主,布局结构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政府在园区总体规划时,对园区的功能定位、运作方式、高新技术项目的选择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论证,没有通过制订产业目录等方式对园区的发展进行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引导,造成一部分园区建设项目重复,产业结构趋同,缺乏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规模上去了,效益出不来,示范辐射效应不够明显。

(二)整体效益有待提高。从我市2*园区来看,基本可分三个层次:第一类是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能引进、开发新技术和新品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第二类是科研能力弱但具备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第三类是以传统农业为主,靠“广种薄收”和政策扶持来维持的。三类园区在数量上呈金字塔状分布,第一类企业只有3—*,绝大多数属于第二、三类,从中反映出我市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尚未真正成为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园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经济、社会、生态“三合一”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完全显现。

(三)要素供给支撑乏力。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短缺成为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第一,园区在人才吸纳工作中遇到“引不进、留不住”的困难,技术人才普遍不足,

科技力量薄弱,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受到业主资金有限,信贷额度不高,国家扶持不足等影响,资金缺口较大。第三,部分镇土地流转工作推进缓慢,大面积连片土地供给不足,延缓新建园区的发展。

(四)发展环境难尽人意。一是生产生活污染日趋严重。由于环境保护力度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我市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局部地区的农田和滩涂中重金属等指标超标,部分区域丧失绿色农业生产条件,中横线周边的园区还遭受到建筑垃圾倾倒的烦恼,农业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偷盗破坏农业设施案件居高不下。近些年来,社会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在园区及周围区域,偷盗涉及农业设施的电缆、水泵、电动机等案件呈高发态势,造成的破坏日益加剧。三是相关政策制约客观存在。农业开发项目中畜禽和水产养殖用地、管理用房占地、税收信贷等方面政策都不同程度的也制约了农业园区发展。

(五)领导体制亟需理顺。在我市园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市政府在领导管理方面精力投入相对不足,园区发展水平一直得不到大的突破。一是领导重视不够。比如宁波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早在20*年就被科技部批准为部级园区,全省仅有嘉兴和慈溪两家,但直到20*年才成立园区管委会,即使成立了管委会,也因职责不到位、人员不到岗等原因,无法正常开展园区联系、项目整理、综合管理等工作。二是职能较为分散。各级园区因审批部门的不同,存在履行管理和实施职能的部门不相一致的问题,如科技局、财政局等负责着相关园区的项目、资金管理,而具体操作实施却由农业部门负责。在农业局内部,有关园区管理事务也分落在资金项目科、农业产业科、经营管理科等多个科室。职能分散、沟通不畅,使园区的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加快我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园区自身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体系为园区发展提供保障。建议市政府领导系统全面的看待和处理一、二、三产关系,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关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切实提高对农业和作为农业产业龙头的农业园区的重视程度。同时为有效解决目前园区管理工作职能分散、领导不力等问题,建议市政府在农业局设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机构,协调财政、科技、农机、水利、供电、供销、保险和农村合作银行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落实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园区建设的宏观指导和业务服务。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协调部门园区之间关系,做好总体规划编制和政策措施制订等工作。二是帮助园区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三是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反映园区建设的进度、资金使用、基地生产和产品销售等情况,并提供高新技术的信息服务。四是强化专项管理,把园区建设纳入我市农业发展重点,进行定点立项管理,加大扶持力度。

(二)要有超前的规划为园区发展明确导向。建议根据我市客观实际,结合“十一五”规划内容,由农业局牵头,商同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做好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总体规划。一是明确园区的空间分布。在稳定现有园区的基础上,着重在中横线以北、七塘公路以南呈东西走向的地域规划发展种植型农业园区;在尽快明确新围海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建议市政府在中部海涂地上规划适度规模的畜禽养殖园区和水产养殖园区。二是明确园区的功能定位。指导各级园区根据自身实际和区域特点,找准阶段性发展目标。每个园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实行“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科技型”园区要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围绕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进行建设,突出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示范型”园区要通过优质化、专业化、规模化等途径来培育地区主导产业,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综合型”园区兼具前两者功能,在人才集结、资金充沛、管理先进、政策到位等条件具备的基础上,体现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承担高科技农业企业的孵化和培育作用。三是明确园区的规划刚性。建议新的规划要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赋予其法律保障的稳定性,杜绝短时间内频繁轻易地变动和调整。

(三)要有科学的运行机制为园区发展创造活力。一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管理机制,突出经营业主的主导地位,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行。鼓励园区选取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能人来担任企业法人,实行总经理负责制,通过企业化运行形成园区自主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是拓展管理经营方式,大力推行“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推广“一园多区多种经营形式”,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园区实施“抓两头、促中间”策略,即着力抓好产前具有特色的种子种苗孵化和产后的产品加工、包装、贮运、销售等环节,将产品的种植养护交由周边的基地去负责,从而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真正建设成为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三是创新技术人才引用机制。逐步实行园区项目科技的首席专家负责制,以保证园区的科技水平,推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参与园区建设。吸引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采用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方式投身园区建设,建立形成按劳分配和按知分配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