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教学革新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教学革新

1、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说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已渗透到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但就现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划而言,校方较为重视、突出的均为专业技术教育,相对于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工作开展来说,无论是在培养方向、课时安排或者资源平台的提供等方面都明显不足。这样一来,造成了学校没有建立正规、系统的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没有规范和专门的教材,存在着音乐艺术教育对象不明确、课程设置不严谨、组织管理不系统等多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高职院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面对高职教育改革,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正确认识音乐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音乐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定位,切实保证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音乐艺术教育师资建设,面向全体在校学生,搞好高职院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

2、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应因材施教、计划教学

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对象比较特别,大多是非音乐专业、没有艺术专长的学生,这些学生较音乐专业的同学而言,他们对音乐基础知识、欣赏与审美能力的掌握都略显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的进行教学。对三年制的大学专科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应系统的制定教学计划。在第一、二学年里,应从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兴趣、音乐基础等方面进行重点的培养,我们应当选择具有不同时代特色、地域文化、风格、流派的代表性经典曲目和剧目给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特点,音乐表现形式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塑造学生审美意识的过程当中,运用直观的视、听、示范等教学手段,以引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自觉地接近音乐,理解音乐,并学会融入音乐。在第三学年中,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趣,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提高音乐知识的专业性,提高学生音乐艺术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内容健康向上的教材来教授相关的基础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会分析音乐、鉴赏音乐。此外,我们还应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爱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多发现学生的艺术特长,就其自身才能予以塑造、整合,为学生提供演出平台,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体验展示音乐艺术教育成果的乐趣,真正的提高学生音乐艺术的实践能力。

3、塑造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音乐艺术教育新模式

除了音乐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外,音乐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一个为学生提高艺术实践能力的课堂,也是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素质提高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学校可将艺术团体和社团组织的活动课时化、学分化,通过这一举措来塑造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艺术社团教育模式,进行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上的改革。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一般都是热爱文艺,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积极分子,作为高职院校在校的学生,除了要学好自己所在专业的课程,还要寻找自己的艺术舞台,这往往是非常耗费精力的,能坚持在这里的孩子非常难得,我们应当建立一个平台来培养他们,塑造他们。如果可以将有艺术才能的同学经过选拔,统一编成自然班,学校按照正常的课时安排教学任务,这样既不影响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也保证了第二课堂的排练时间。在第二课堂结束时任课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学生便可以得到学分奖励。这样一来,不光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使创造艺术教育成果的过程变得不那么艰苦了。此外,在音乐艺术教育活动形式上,我们也可有效地将学习内容和比赛项目相结合、训练与演出活动相结合、艺术创造与专业方向相结合,将艺术教育成果更多元化的展示出来。在辅导形式上,可将个别辅导与集中辅导系统安排、有机的结合;在辅导人员的安排上,如能采用专职艺术教师和聘任兼职艺术专家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不光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艺术。高职院校在实施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很多院校忽略了完善相关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建议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利用合理完善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音乐专业人才的优势,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实施音乐艺术素质教育教学工作。此外,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应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适时交流音乐艺术教学过程中的有利信息,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高职教育改革中,音乐艺术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展眼未来,担起素质教育的重任,积极探索高职音乐艺术教育的新模式,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经验,培养出高素质、高端技能发展型的高职人才。

作者:刘翔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