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探究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探究

摘要:正视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历史使命,具体可从四方面展开:编写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开发传承中国文化的网络英语课程。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探索

1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现状分析

(1)教师:文化是很宽泛的概念,难以有效界定,内容包罗万象,中国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大学英语教师一般从上大学开始,时间精力大多用于提高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教学中忙于传授英语知识,中国文化的习得是欠缺的,教师本身没有深厚且全面的本族语文化底蕴,无疑难以承担有效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而如何有效融入更是一门艺术,需广大英语教师深入钻研。(2)学生: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相当长,甚至从学前就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到大学毕业,大约20年的时间在学英语,任何一门课程都没有这样的投入,高投入下的英语水平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暂且不说,其副作用却是显而易见:“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造成对中国文化的疏离,学生缺乏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再加上有限的词汇量,使学生在对外交流中处于尴尬的处境,经常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导致跨文化交流失败,跨文化交流失败又会弱化学习大学英语的动机,形成恶性循环。(3)教材:高职教育在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日益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与本科院校甚至中小学相比在教材开发方面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至今并没有合适的既体现行业职业特点又有机融入中国文化的面向高职生的大学英语教材,由于人力物力的匮乏,开发这样高水准的教材对高职院校来说是艰巨的任务,但却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要求。

2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国文化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失语现象,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国文化才是关键,并不是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了,就自然而然地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读物很少,课程就更少,使学生很难展开自主学习。实际上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非常感兴趣,充满好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加以利用。

2.1编写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属性使得高职大学英语教材不可避免地强化目的语文化,导致学生对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顶礼膜拜,因此高职大学英语教材要系统融入中国文化。肖龙福(2010)认为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英语教材的编写,应以单元为主,每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实行二维编排,对比性安排包含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以西方文化为主的现状,加大中国文化的权重,比如Holiday这一单元,介绍圣诞节的同时,介绍中国的春节,具有中国特色的贴春联、放鞭炮、发红包等特色习俗。讲到Shopping这一单元,介绍西方常用的亚马逊、Ebay等购物网站以及在英语国家购物的经历。谈谈中国的淘宝、便捷的微信支付及快递对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等。Health这一单元,介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抗疫成就。讲到food,介绍西方的汉堡、牛排、沙拉、甜品以及西方的餐桌礼仪,对应介绍中国的包子、油条、火烧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如潍坊的朝天锅、肉火烧、鸡鸭和乐、细单饼、寿光虎头鸡等,因为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后练习和教学素材都需经过千锤百炼,既要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自然地引导学生掌握优秀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杜绝“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2.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因循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既不能用来传递信息时代海量的知识,也不能吸引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因此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创新,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微信公众号、Vlog等传递中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今年疫情期间大火的《病毒往事》(OnceUponaVirus)观看人数之多、转发量之高惊动了全世界,短短1分46秒的视频,主角就是中西方都耳熟能详的“自由女神”和“兵马俑”,以乐高小人对话的方式揭露西方对疫情的谎言、不作为以及甩锅中国的行径,形式之新颖、效果之震撼,令人拍案叫绝!这则文艺范的短视频第一次将乐高小人用于舆论战,大胆又创新,很值得大学英语教师借鉴。

2.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翻译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不再是孤立地翻译单个的句子,而是翻译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整个段落,比如丝绸之路、中秋节、四大发明、筷子、中国的法定假日、中国的扇子、中国茶、秧歌、少林功夫、洛阳等,学生即使英语水平高,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也是无法恰当翻译,也不会得高分,这就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既要传授英语知识,也要传承弘扬中国文化。听力、阅读、写作的考核也应该做类似的尝试,与时俱进,使用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语料,以考促改,以考促学,引导学生重视中国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4开发传承中国文化的网络英语课程

用英语向热爱中国文化的学习者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梳理选取典型的中国文化精粹,以生动的事例借助图片、音频、现代技术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辩证思维的能力。201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介绍中国文化的系列英语课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开创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先河。其他比较好的在线英语课程有《英语畅谈中国》,以英语畅谈中国文化,比如智慧孔子、老子、笔尖文明、缤纷节日、传统美食、中式婚礼等,生动展示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内心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等,因为内容丰富厚重、英语讲授别具一格而大受学生欢迎,教育专家、一线英语教师等要通力协作开发此类课程,借助新媒体等手段,迅速普及到全国。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习者汉语水平不高、英语水平也差,这就需要增加中英文字幕,也可以利用弹幕等进行实时互动。

3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3.1适度原则

大学英语课时有限,最多不过每周四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讲解中国文化,因此词汇的教学、篇章的分析、听力的练习、语法的讲解、口语的表达等事先都需要教师下大量功夫锤炼、提取、梳理包含中国文化的内容,然后适度适时不着痕迹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陶冶身心于无形,这对于教师的中英文水平以及综合文化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

3.2“美美与共”原则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承认文化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各种文化应该同频共振、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应鼓励学生在客观理性分析、对比、理解中西文化异同点的基础上去学会欣赏、尊重与包容,在跨文化交际时才能不妄自菲薄,不盲目自大,充分自如展示文化自信。

3.3与时俱进原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就在于其创新能力,唯有创新才能激发蓬勃生命力。进入新时代,世界形势发生亘古未有之变化,中国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与机遇,继承、发展和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文化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03):86.

[2]肖龙福,肖笛.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01):46.

[3]贺静,宋大明,杨欣瑶,等.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1).

作者:孙迎月 姜灵爽 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