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改进策略探微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改进策略探微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是知识传播的阵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在生态知识传播和和生态人才培养过程中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意识淡薄。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效率优先”的发展原则下被长期忽视。在20世纪初的大学扩招浪潮中,高校往往急于扩张教学规模,对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养等软实力重视不足。生态文明教育在很多高校被边缘化,实际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不可否认的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每所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投入,但是收到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围小、幅度浅、力度小,并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高校学生普遍对环保知识掌握不全面,节约意识淡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重视不足的情况下,高校生态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生态活动缺乏创新,实践活动缺乏连续性和规划性,生态文明教育的组织水平整体不高。

2.高校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丰富而深刻,但是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讨论却很薄弱。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早在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指标之一。然而,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应用到高校建设中去,需要进行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探索。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单调、粗放,形式呆板,直白说教多,情感体悟少,不能和学生达成共鸣。很多高校只是将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放到环境学院生态科学的视角下进行,而不是将生态文明作为学校整体治理的指导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真正将生态文明工作细化到实际工作中去。

3.高校生态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环境教育课程类属过时。当前的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框架形成于1995年,当时全国共批准不同类型的环境类专业点544个,其中大专类106个、本科类193个、硕士类189个、博士类4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类专业几乎全部隶属于传统的理科、工科和农科类,尚未出现与法律、经济、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或与环保设备设计制造类专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类专业、环境教育类专业结合的复合型专业。随着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深入和对生态文明教育要求的提升,这样的专业设置已经不能完全符合当前的需要。其次,高校环境类课程内容存在“拼盘”现象。由于环境类专业多是从传统学科专业演变而来,其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在原传统学科的课程基础上适当增减而来的。从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上来看,多数课程被限制在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的框架内,缺乏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衔接搭配。因此,亟需在环境人才的培养中强化环境伦理学、环境评价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课程的内容。

4.高校生态文明教材编写薄弱。

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供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这给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难免会遭遇专业性障碍。有些高校采取自编教材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往往缺乏环境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全面认识,教材容易陷入片面性,教材质量难以保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由于普遍缺少实际的教学案例和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教材。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改进策略

1.确立高校生态文明价值目标。

首先,要从认知层面提高生态规则意识教育。生态环境规则是指在地球上每一种生态位置上的利益主体都有生存的权利,人只是各个利益主体中的一元,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起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培育生态规则意识,是将现代社会中的规则意识向自然界的拓展,这种规则意识不仅停留在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划分,更需要在人与自然环境中的每一生态位中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界定。其次,在道德层面,高校要进行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对生态规则本身的尊重,或者叫生态良心、生态品性的教育,“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对自己生态行为的道德价值意识,是对自己生态行为的认知、判断、态度、情感、体验、意志、动机、意向等一切心理反应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如果符合自己的道德价值正向评价就会获得自己良心的满足。”目前,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生态文明创新在树立生态规制意识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生态文明价值教育的力度。

2.重塑高校生态文明指导原则。

首先,要建立被教育者主体性原则。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教育者是主体,被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两者是一种授受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被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建立生态文明的主体性原则,需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重新确立生态文明教育中个体的主动性精神和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主体感受。其次,要坚持生态文明教育整体性原则。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坚持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原则,要改变单纯的理论说教式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真实体验。再次,要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层次性原则。要根据被教育者的年龄、心理、生理、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方法、接受信息的方式、接受程度和范围进行区分。这是改变生态文明教育“假、大、空”现象,解决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方法。

3.创新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生态德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生态德育效率。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道德两难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教育,往往走出课堂后,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与个体利益、家庭利益、经济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学生面对这种矛盾两难的境地时,往往会回到教育之前甚至更差的状况。因此需要引入两难困境教学法,使得学生在不断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交流中,明确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价值澄清法。拉思斯认为,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中学经历等的不同,其环境价值观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灌输,应该帮助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正确评价,在互动讨论中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有正确的判断。最后,要结合案例教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与典型性,使学生通过对现实故事的认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体悟。

4.加强生态教育社会实践。

仅仅依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如在校期间的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可以使学生更深切的体验自己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从而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首先,要推广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校园实践教育,高校应鼓励学生社团各种富含生态文明道德内容的的学生社团活动。其次,要建立以亲身体验学习为主的社会实践教育。如通过社区实践活动,向居民宣讲环保知识、生态道德规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再如通过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矿藏等,使学生在生态实践体验中提升学习的效果。再次,要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要逐步摒弃以GDP为纲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要以生态伦理文化作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消费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科技观,建设绿色校园、生态校园。

作者:艾曦锋 侯利军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