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发展形式转变的思考

社会发展形式转变的思考

拿巴西来说,在60—70年代经济增长率很高,但到80年代,巴西为经济起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民极度贫困,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大多数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正像巴西总统所说“巴西经济很好,但巴西人过的很苦。”[1]所以,这些理论虽然包含这各自的真理性,但又有着片面性:即假定了发展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陷入了有增长无发展的怪圈。同时,这种单纯的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伴随了沉重的人文代价,物欲膨胀引起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造成了深刻的人文危机。

发展包含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时许多思想家开始对这10年所倡导的“发展=工业化=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进行批判性反思。人们在实践中也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并不必然促使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开始强调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在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教育、保健、人口、就业、社会收入平等、观念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等问题被认为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弊端,国际社会开始摈弃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各种突破经济单项指标的新的发展观应运而生。如联合国大会于1969年12月通过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宣言》中,该宣言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依赖性,强调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他们共同坚持的基本观点是: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制度、社会体制和社会组织形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以实现社会变迁,达到社会结构要素和谐平衡发展的过程。从人类社会实践上看,这种发展观的局限性在于:虽然注重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发展的相互关系,但没有进一步揭示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人的系统相互协调的必要性;关注的重点是发展的当前状态,没有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把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统一起来。还有,如美国学者托达罗,他把社会发展看作社会系统各个层面相应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全面发展的观点,他比起过于注重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来说的确深刻了许多,但发展的重心仍是放在客体之上。实际上,客体的发展只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主体的发展、人的发展的手段和条件,而人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

本世纪70-80年代,时代的浪潮又将西方的发展理论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当时许多学者对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些学者指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正面临过时的危险,它们正逐渐为“人类发展”这个主题所取代;“人类发展”范畴不仅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多方面的内容,而且显示了人类作为整体的相互合作的迫切必要性。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法国著名学者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的“新发展观”。所谓以人为中心新发展观,是指它从“人”的角度确立研究视野,把人的发展看作发展的根本主题,强调人的发展和文化价值的关键作用。具体地说,新发展观与传统模式的差别,首先在于发展的目的不同。传统模式通常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新的发展观则以社会和人的发展为中心;认为经济只是一个手段,任何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应该是社会与人的需要。其次是发展的层次不同。新的发展观认为,在增长、发展与进步三者的关系中,文化价值起着关键的作用,文化价值是决定减缓或者加速增长的基础,也是检验增长目标是否合理的基础。第三是发展战略的不同。新发展观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改造不应该局限于经济空间,而应该扩大到整个社会,它们的发展战略应该是整体的、内生的和综合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理论。它主张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并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综合社会发展观,其实这也是马克思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我国来说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人的需求的倾向。党和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唯物史观当论创新的伟大结晶,“科学的发展观”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出发,鲜明地凸显发展的主题,揭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合理本质,包含着丰富的发展意蕴,反映当代强烈的发展要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科学的发展观强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赋予了更加具体的内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强调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总之,这一科学发展观体现着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诸多理论视角,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相契合,并且在更高层次上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进一步强调了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为中心,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正如总书记所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从而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了持续性发展,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实质所在。它是人类社会在面临全球性问题和发展困境的现实条件下,全面反思和检讨传统发展模式,自觉的寻求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出路和新的发展战略,它摈弃了传统的单纯经济增长决定论与工业现代化模式,引入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这个参照系,使发展的内涵不再囿于经济的增长和技术进步,而把它理解为政治、经济、文化各系统的相互促进与人的需要的完整结合。

作者:王朝晖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