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论文3篇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河北省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为了解河北省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问题,河北省“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组选取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六个方面进行调研。调研采取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结果及分析如下:

1.河北省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课题组选取了河北省五所高职院校(包括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宣化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进行调研。其中,既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既有市属学校也有省属学校,被调查学生专业涵盖文理14个学科,年级包括一至三年级,共获得有效问卷346份。经统计整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得分率见图1。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平均得分率为69.6%,按得分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团队合作、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冲突处理、时间管理、创新能力(见图1)。其中,团队合作、情绪管理能力高于平均得分率,人际沟通、冲突处理、时间管理、创新能力低于平均得分率。通过这些数据看出: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团队合作和情绪管理能力较为突出,但在人际沟通、冲突处理、时间管理,特别是创新能力上还需要加强。

2.河北省职场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课题组还对职场人士进行了调查。被调查者学历为大学专科及专科以上,工作年限为1年至10年以上,所在单位涵盖学校、机关、企业等不同类型,工作岗位既有管理岗位也有普通操作岗位。调查得到有效问卷98份。经统计整理,河北省职场人士职业核心能力得分率见图2。职场人士职业核心能力平均得分率为74%,按得分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团队合作、创新能力、情绪管理、人际沟通、时间管理、冲突处理。其中,团队合作、创新能力高于平均得分率,情绪管理、人际沟通、时间管理、冲突处理低于平均得分率。通过这些数据看出:职场人士通过工作岗位的历练,职业核心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随着岗位实践的加强和经验的积累得到了提升。但随着职场压力的增加,情绪管理能力有所下降,冲突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3.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比较分析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得分率与职场人士职业核心能力得分率相比较,得到图3.由图3可见,与高职学生相比,职场人士职业核心能力除了情绪管理有所下降外,其他各项都呈上升状态。分析图1-3可以得出:第一,职业核心能力随着教育的加强和工作的历练而不断提高(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职场人士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二,创新能力在参加工作后增长较为明显;第三,情绪管理能力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第四,人际沟通、冲突处理、时间管理能力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工作以后都需进一步提升。另外,我们在对企业的调查中还了解到,认为目前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情况一般的占54%,较差的占22%,这表明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由上可见,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尤其是增强其人际沟通、冲突处理、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教师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高校教师调研发现,在校教师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培训方式、培养体系等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直接影响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1.认识不够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在《必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一文中指出:“将开发核心能力作为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的新基础。核心能力是指在不同工作领域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基本的、关键的能力。……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变化迅速的时代,劳动者如果只掌握目前工作岗位上的单一技术技能,很快就会落后和过时。因此,在培训劳动者学会一种具体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使他们掌握这些能够作为发展基础的最重要的能力,掌握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终身受益。”[2]尽管早在2002年核心能力的培养就已被提出,但在目前我们对河北省5所高职院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中只有42%的人清楚职业核心能力,不清楚甚至完全不知道的占58%;教师中不清楚职业核心能力的占36%。这反映出学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欠缺,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价值与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

2.目标不清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培养目标不清晰:认为职业核心能力是知识的获得,而不是行为的改变,忽视职业情景创建下学生行为的养成。培养目标不明确,使得在实践中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感悟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核心能力的培养固然需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但掌握知识并不等同于拥有能力。例如,“团队合作”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不经过实际训练与感受,许多知识是难以被掌握并转化成自觉行为的。“自我管理”也同样不是仅凭学生学习知识就能养成的,更多的是经过长时间的自我约束而最终形成习惯。

3.方式落后调查发现,许多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还依然沿用普通的课堂讲授方式。实际上,它需要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甚至可以把知识放在课下由学生自学完成,在课上教师只是针对学生如何完成任务进行指导。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教学需要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主角,突出现场模拟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员在情境中自发地发现问题,激发兴趣,自主寻求解决方案,教师仅仅给予激励和指导。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练、项目操作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而有体会、有感悟、有升华,在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做人,学会学习,进而全面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因为对于学生来讲,增强实践能力比学懂知识更重要。

4.缺乏系统目前,许多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只是一门或几门课程的事情,缺乏一个系统的体系。实际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慢慢养成的过程,养成过程与工作、学习和生活同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既要有专门课程的强化培训,也要有环境的熏陶以及融入到专业技能训练之中的养成。结语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高品质就业的需要,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解决目前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认识不够、目标不清、方式落后、缺乏系统等问题,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自我管理与情绪控制能力、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能力、与他人合作共赢的协作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王燕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二篇:

一、本文研究对象现状调研分析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通过调研其他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得出以下结论:

1.新生入学知识储备呈现多样化。目前,高职学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如: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等。学生所在学校的性质不同,课程开设方向不同,因此学生的知识面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差异性很大。

2.在校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掌握较本科生来说较为薄弱。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高考成绩大多比本科生低。随着近几年高考生源的递减,为确保生源,高职院校不得不降低入学门槛,录取分数逐年下调。通过对入学后新生基础知识摸底调查,大部分的学生在高中或中专的成绩就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对理论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另外,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相对宽松的教育管理方式使得这部分学生更加松懈;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这种知识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不容易提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差。

3.动手能力较强,就业率较高。由于是专科学历,学历较低,大多学生对工作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就业范围较大;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比较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机会较多,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同时高职院校提倡双证毕业,在课程设置上引入了一些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为学生就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高职学生一般就业率都比较高。

二、对策研究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深刻理解核心能力概念;通过调研多家软件技术专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总结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对河北省44所招收软件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探索适合于本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2004—2012届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以课程为核心、全程化、闭环式的“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传道”,是指传授、引导道德观念,即是我们常说的“思想教育”,这个是基础教育,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学生是不可能成才的。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到处都是新鲜事物,我们定义为“适应期”。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大学生角色,教师的选择最好是具有亲和力、专业知识全面及生活阅历丰富的校内教师,所开设课程以专业入门课程为主。此时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认识大学、适应大学,学好公共基础知识并扎实本专业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所谓“授业”,是指传授以学业、技能,这个技能是指能够使学习者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各种技术、理论知识。当学生进入大二,一年的学习生活使得他们对大学已经适应,本阶段的课程当以专业课程为主,快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的选择最好是专业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多样的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同时聘请高等院校课堂教学及项目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此时教师主要起到一个教授专业技能、培养学习方法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扎实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坚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谓“解惑”,其中惑,是指困顿,迷惑,当人面临未知事物之时,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之解开困顿、迷惑。学生进入大三,专业技能已经掌握的很牢固,本阶段的课程当以综合实训、真实项目开发为主,让学生走出去,接触真正的工作岗位,通过企业实习让学生真正接触企业、体验企业,为进入企业就职做好前期准备。教师的选择最好是具有双师资质的校内专任教师与开发经验丰富的校外企业高级工程师组成的混合队伍。此时教师主要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当学生在项目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时进行指点,当对就业面试困惑时进行指导,为学生的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三、研究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基于核心能力的所包含的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目前高职学生特点,探索形成了一套集“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实践摸索的几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实践证明,本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晓玲陈彦刘洁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强化公共课(基础课)在核心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在很多高职院校对公共课削弱的情况下,我院高度重视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学,不但不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保证公共课(基础课)开设的门数,保证每门课的课时,保证公共课(基础课)教师数量,并增加选修课、通识课。开设公共课,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的公共教育平台,符合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即以能力培养为主,把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提高到公共课(基础课)的首要地位。具体做法是———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建模训练,数学竞赛,数学信息化教学;语文教学:设计文化专题讨论,征文比赛、诗朗诵比赛、即兴演讲训练;思想政治课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生活,精心设计热点问题、事件回放、新闻链接、案例和课题;英语教学:对话听力训练、单元设计活动讨论、情景模拟表演、英语短文比赛、英语口语大赛等。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实现将知识的把握、思想素质的提高、能力的锻炼融为一体。

2师资建设是夯实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

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双师型队伍,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我院采取选派教师参加国外、国家、省里组织的师资培训班;院里也定期组织师资培训,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各系每学期都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鼓励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硕士、博士等。

3在第二课堂中打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在注重第一课堂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第二课堂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拓展第二课堂,创建一系列的校园文化、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到目前为止,学校学生社团组织已达40多个,依照职业核心能力的八个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组织,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组织相应项目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体做法:举办主题演讲、专题讨论、辩论赛、经典诗文诵读及征文等活动,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表达,获取信息的能力。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竞赛、科技小发明、数学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活动,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举办读书会、英语角、英语对话大赛、英语歌曲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英语俱乐部、撰写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训练学生终身学习,提高外语应用能力。举办数控技术大赛、计算机技能大赛、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锻炼学生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信息搜寻和数据处理及创新能力。

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勤工俭学,打工兼职,社区教育,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增加社会经验,锻炼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控能力。举办各种体育比赛(运动会、拔河、跳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篮球,省大学生运动会)、合唱比赛、歌曲大赛、辩论赛、文艺晚会、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培养学生配合协商、团队合作、调整控制能力。鼓励学生组织参与慈善义工、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义务植树、我为文明城市添光彩等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交流能力、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涉及高职教育的方方方面,尽管做了一些探索,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和改进提高,只有认清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认清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迫切需要,根据各自实际寻找突破口,建立有效培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新方法和途径,然后付诸实施,最终才可以达到有效培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目标。

作者:李忠杰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