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新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策略探究

创新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策略探究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为保障企业的健康经营和持续发展,内部审计的重要价值得以凸显,创新和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成为当前企业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概述了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审计方法落后、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强等。随后介绍了创新内审机制应遵循的适用性、灵活性、继承性原则,最后基于工作实践,分别从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构建风险导向的内审体系、打造一支“审计铁军”等方面,总结了经济新常态下内审机制创新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内部审计;信息化;风险导向

在内部审计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型的过程中,现代企业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审计机制为契机,主动探索内部审计的创新策略,在更好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基础上,也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提升企业价值,为现代企业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提供积极支持。这就需要企业的审计人员,要立足工作实际,客观看待内部审计在体制机制、工作环境、队伍配置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制定对策,补短板、强弱项,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职能发挥,提供有利条件,以审计转型推动企业发展。

一、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方法缺少创新

创新内部审计机制,首先要在审计方法上有所突破。以往企业开展内部审计,主要依赖于审计人员从各个部门获取业务、财务相关资料,然后从专业角度进行调查、分析。除了面临审计任务繁重的问题,审计质量与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挂钩。如果审计人员疏忽大意,存在审计漏洞,将会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可靠性。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方面对内部审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传统的审计方法无论是在效率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无法满足企业要求,因此必须要对内部审计方法进行创新。目前来看,许多企业在探索新型审计方法上虽然有所尝试,但是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二)内部审计风险意识不强

如何防范审计风险,也是决定审计工作开展成效的关键因素。现阶段企业的许多审计人员,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业务技能扎实,但是缺乏风险意识,对审计中存在的各类风险没有形成客观认识,一方面是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应有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对企业经济活动开展审计时,没有仔细核对业务和发票是否对应,没有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真实性进行详细检查,像票据、凭证填写不规范,财务收支不合理等问题没有及时发现,都会引发审计风险,从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价值。

(三)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有待提升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在审计期间,审计人员收集和调查资料,以及开展其他与审计相关的工作,不会受到外部力量的牵制,从而顺利完成审计。目前,多数企业虽然成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专职负责企业经济业务的调查、监控,但是在具体开展工作时,仍然会面临诸多掣肘,导致其独立性无法得到保障。例如,某些部门存在超预算行为,或者专项资金违规挪用情况,为了防止审计人员发现问题,阻挠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或者是提供虚假的数据。因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障,也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

(四)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新时期“大数据审计”开始在各个行业得到运用,虽然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对审计工作开展产生了积极帮助,但是一些核心工作还是离不开审计人员。因此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仍然是决定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这里的综合素质,既包括审计、会计等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当然也涵盖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等职业素养。从调查情况来看,企业在职审计人员通常在专业技能上能够满足岗位要求,但是忽视了对职业素养的培育。在具体工作中,没有严格履行依法审计,或者是未能做到客观公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成为下一步审计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向。

二、现代企业创新内部审计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

虽然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是固定的,但是在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具体要求,以及适合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创新内审机制的过程中,遵循适用性原则就是要求审计人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特点、经营性质,以及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当下的战略规划等,选择一种符合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只有保证现行审计模式与企业发展需要相契合,才能实现审计作用的最大化。

(二)灵活性原则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呈现出多样化、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多种特点。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防控和化解经营风险的一种有效工具,也要体现出灵活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动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而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善于联系企业的经营战略,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动态,综合多项因素灵活处理内部审计的各项事宜,包括科学选择审计方法,优化内部审计流程等。

(三)继承性原则

从审计发展趋势来看,审计重点从“财务审计”到“管理审计”的转变,审计职能从“分散化管理”到“集中性管理”的转变,审计方法从“以审计人员为主”向“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转变,均体现了这种继承性。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任务更重,面临风险更多,审计要求更高,在这一背景下推进审计机制创新,也要遵循继承性原则,参照现有的审计机制,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提出改进策略,予以完善,使其适应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需要;对于其他的部分,可继续保留,实现内部审计机制的顺利过渡。

三、经济新常态下创新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策略

(一)加快审计信息化进程,创新审计方法

企业对内部审计要求的提升,以及审计行业的发展,决定了在审计方式上必须要有所突破、持续创新。在信息时代,推行大数据审计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企业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审计信息化进程,逐渐实现审计工作从以“人”为主,向以“技术”为主的转变,无论是提升审计效率,还是保证审计过程的规范化、审计结果的可信性,均有积极帮助。构建审计信息系统,并且与企业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ERP系统等联系起来,让审计人员不需要奔波于各个部门,就可以实时获取企业各部门的经营信息、财务数据,突出审计的实时化特点,将审计关口前移,真正实现事前审计,帮助企业化解风险。加快促进内部审计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融合,以审计信息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二)构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核心在于审计工作和风险管理的深度融合,除了要求审计人员强化风险意识外,还必须围绕“风险”对内部审计流程予以优化,构建起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体系,共分为4个部分:其一是风险识别与评估。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具有隐蔽性特点,唯有在风险尚未爆发的情况下准确识别风险,才能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因此,审计人员应基于企业业务特点、既往经验,做到对潜在风险的准确识别。在这一基础上对风险的危害后果进行评估,以便于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其二是计划审计准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编制审计计划,为下一步审计的实施做好准备;第三是开展内部审计。提前联系被审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配合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其四是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

(三)完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独立地位

发挥审计制度的约束功能和指导作用,一方面为审计人员开展工作创造了便利,消除了阻碍。尤其是审计对象为上级领导、管理人员时,审计人员能够消除后顾之忧,坚持做到依法审计,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保证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开展,保证提交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也是提升企业审计质量的有效举措。

(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审计“铁军”

打造一支忠于职守、业务精湛的审计“铁军”,成为做好内部审计的一项必要条件。企业方面应面向审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内容侧重于两方面:其一是专业技能方面,特别是信息技术。适应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通过参加培训掌握审计软件的操作技巧;其二是职业素养方面,除了熟悉审计行业的规章制度外,还应具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职业品质。尤其是在审计对象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情况下,也要求审计人员能够不媚上、不畏权,坚持做到依法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考核机制也要予以创新,除了强调审计结果外,也要关注审计过程,这对于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也发挥了正面导向作用。创新内部审计机制,是现代企业适应新常态、追求发展可持续的一种必然选择。目前来看,企业审计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也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在审计方法、审计队伍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企业审计工作应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构建审计信息系统,并且通过审计队伍培训,掌握审计信息技术,从而实现审计效率与质量的同步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构建风险导向的审计体系,全方位推进审计工作创新,为现代企业在新常态下的经营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宏霞,李广红.新形式下国有企业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效能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0(5):-.

[2]汤建良,陆尧,徐森泉,等.提高内部审计科学化水平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C].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0.

[3]陈先华.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的实践———以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审计,6(7):28-29.

[4]茹刚,张宁,张春雷.强化监督责任创新落实整改扎实做好审计结果运用“后半篇文章”[J].中国内部审计,0(9):70-73.

作者:孙颖 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审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