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探究

高校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探究

1.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状况

1.1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知识结构不足

由于没有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有着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在会计专业能力评价中缺乏对会计电算化能力的必要考核,使得专业教师更多地注重传统会计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将会计电算化课程边缘性化,因而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二其现状是,在高职院校中讲授该课程的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方,一方面是对原来的会计专业教师进行计算机和软件知识方面的短期培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信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比较薄弱,只能把计算机当做处理会计工作的工具来讲解;另一方面是授课教师来自计算机专业,对于这部分教师来说缺乏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而将会计电算化当成软件开发课。也正是由于教师缺乏交叉性系统的学习,使得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难有保证。特别是近几年,会计专业在一些地区就业不足,也使得会计电算化教师师资队伍比例失衡,老中青教师队伍脱节比较严重,中流砒柱力量日益减弱。

1.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落后

传统的/黑板+粉笔0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要求。会计软件的演示操作与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案例、编程效果的体现、大量数据的分析等均需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内讲授才能提高上课的信息量,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实践环节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配置较低,软件版本较旧,会计应用软件过时,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落后,整个系统更新缓慢等方面。因此,加强信息类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迫在眉睫。

1.3学习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实践通常仅仅局限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单项核算,会计电算化实验通常以总账系统为主,教学层次与教学要求一般仅限于会计核算教学中,如何使用计软件进行编表、记账、审核、制单和建账等的学习上,教学的内容也以一般的工业企业为对象。由于现有的教学实践只关注报表编制和财务核算,因而,教学范围较小,对于如何进行会计决策和预测、财务分析和与其他学科联系的教学较少。

2.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会计电算人才培养定位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化时代的到来而不断地丰富与变化的,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也会从内容与能力上不断提出新要求,只有紧贴产业,适应企业,其所培养的人才才会被市场所接。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盲目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根本不顾忌自身的教学条件,错误理解会计电算化人才,认为会计电算化人才就是所谓的既懂会计又会电脑的人。自然在确定培养目标时,由于对环境以及适应环境缺乏周全的考虑,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会计电算化工作难以相互匹配。

2.2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理念落后

在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方面,没有全面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能力要求,偏重于所谓的/动手能力0培养,所以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仅局限于培养技能,进而满足于通过计算机代替手工做账。着眼于某种商品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受这种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导致高职院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使用某种会计软件进行财务处理,以及编制报表等成为教学的重点,学生们均只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学习一种会计软件的操作与实践,并且在一个学期完成这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人才质量,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应变方面,适应性都表现出不足。

2.3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条件简陋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现有的校内会计电算化实习实训基地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使得会计电算化校内模拟实训流于形式。会计软件的单一,版本的滞后,都给培养条件带来了困扰。在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一味地以市场为中心,在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教师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就盲目开设相关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质量非常低

3.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构想

3.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成培养具有基本功扎实、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岗位应用型人才。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应建立与完善严谨的专业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一课程体系的教学完成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时,要科学合理地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类课程,并让这些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体系下培养的学生除具备会计知识外,还具备了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

3.2强化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强化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是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关键。首先是优化人员结构,通过引进校内外实训类教师,加大实训教师比例,为实践类教学提供有力的师资保证,其次是提高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委派教师参加有助于会计电算化教学能力提高的各类培训与实践活动的,从而更新教学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第三,要培养致力于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的的青年教师,保证师资队伍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做到长盛不衰,薪火相传。

3.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既是教学内容的输出手段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形式,根据教学内容与课程特点采用丰富,并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是做好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直接要求。首先丰富教学手段,将讲、演、学、做、测、评等手段与环节有机结合,层层推进,做到在讲中演,学中做,评中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专业能力。其次加强教学环境与实习实践场所的建设,丰富教学元素,将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充分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情境与工作环境相一致,案例与工作任务相依存,让学生在/真真切切0环境中学知识,长本领。

3.4促进校企合作,让学生有的学、有地练

校企合作是教学的最高形式,是校内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合作,教学目标可以延伸,学生就业可以保障。首先,学生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岗位中去实习,在真实的环境下理解财务的具体流程,在实际业务中锻练业务能力,并能过实际工作检验其学习成果。其次,聘请有经验的校外导师进校做讲座,做校内实训教师,将其实践经验直接教授与学生。(本文来自于《才智》杂志。《才智》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李景峰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