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美术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研究

高校美术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研究

摘要: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新时代的美术史教学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精神等融入课堂,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融入渗透

课程思政就是要通过研究各类专业课的德育元素,突出各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专业课程(非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实现教育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正如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就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实现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新时期高校美术史教学要求融入思政元素。2017年12月,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这段话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高校对新一代美术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明了方向,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树立正确的美术人生观。也就是要求高校美术史教师,要结合美术史教学,探究新时期美术史课程中以“美”育人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融合问题,以便紧跟时代步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早在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要求全国高校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政元素融进日常课堂教学[3]37-43,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自古以来,儒家思想道德体系就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68自那时起,我们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和人生观。20世纪世界最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仅以虔诚深挚的热情追求科学和真理,而且也非常关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强调:“教育除了要发挥学生本人的天赋才能,还应当努力发展学生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5]73从中看出,教育的目是为社会培养有责任心的、有个性的公民,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就是服务社会。然而,在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多元化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他们迷恋低俗的网络文化、沉迷手机游戏,导致行为评判标准模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现象。美术史课程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它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应在正确的政治导向下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美术史课程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学到美术史相关知识,又能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使美术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育人,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实现全方位育人功能。

一、思政元素融入高校美术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他们思维敏捷、做事果断、富有活力,但大部分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缺乏思辨力,容易冲动。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部分学生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普遍不太关注时政问题,思想修养及人文精神有所欠缺。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相互交融,西方思想文化不断对我国进行影响和渗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美术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无论在专业技法方面,还是在相关理论知识领域,都会接触到很多西方的文化艺术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人特有的好奇心就容易被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所吸引。再加上网络的冲击以及某些社会事件的发酵,复杂的环境就使得学生容易受到西方错误观念的影响而迷失自我。如前所述,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么,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对“我”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做出正确判断,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便成为思政课程的重要任务,因为育人比知识的传授更显重要。教导学生建立起对“我”的正确认知,对自我、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作出合理判断,大学生才会终身受益。鉴于此,作为美术专业的教师,应该把思政元素融进日常的课堂教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基,引导大学生认清事实、辨别是非,培养正确的艺术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校美术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高校美术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能够为美术史课程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确保“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正确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艺术观保驾护航;另外,高校美术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还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加强教师的责任感,确保教书育人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再者,高校美术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高等学校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6]19—26,美术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高校思政工作落实着地,是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的有力保障。

二、美术史中“思政”元素的主要内容

从古到今,美术史中的思政元素与士人精神和社会理想是相互融合的,美术历史告诉我们,美术创作历来都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士人”精神影响下对崇高艺术理想的追求,还是社会变迁中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或是战乱中对“家国”情怀的坚守,都是如此。把爱国情怀、人文精神等积极向上的“思政”元素注入美术形象,融于诗书画印中,形成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美术形式的发展应紧跟时代的变化,一部美术史,在各个历史阶段上,都有旗帜鲜明的时代精神,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思政”让美术变得鲜活且具有新的生命力,同时也让艺术精神变得深厚宽广,变得更有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美术的变迁也是文化的变迁,自然离不开古代士人的贡献。士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身修养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他们的高尚节操和崇高的社会理想。在古代,许多优秀士人并非一直埋头于书画,而是积极进取,通过政治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们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士人之仕,犹如农夫之耕”[7]89,他们居庙堂之高,却以“兼济天下”自勉,处江湖之远,犹以“独善其身”自律。明朝爱国画家崔子忠虽然一生清贫,却把自己的作品都送与朋友欣赏,每当遇有义士英雄,定要为其绘图像,立传赞;对于凡夫俗子的附庸风雅则断然拒绝,毫不留情。崔子忠的画极为注重立意,当时文人和画家们推崇其作品为立德、立功、立言、立像,合称“四不朽”之作。就是这么一位明末画坛的高士,于“甲申之变,走入土室,绝食而死”。后人以“孤傲绝俗”来评价他的气节,而这正是中国古代士人精神与社会理想的写照。类似的高士不胜枚举,如元四家中的吴镇,身为宋朝开国元勋的后裔,在元代远离富贵名利,以孤傲荒寒的画风卓绝宋元。蒙古族入主中原时期,吴氏一门全部隐居江湖,直至明朝建立,整个家族才出仕朝廷,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家所特有的文化品质及在社会变迁时所具有的民族情怀与气节。近代画家齐白石始终保持民族气节,绝对不为日本人画画。现代画家石鲁的革命题材的国画创作《转战陕北》,还有革命领袖画像第一人李琦的名作《走遍全国》《我们的总设计师》等等,他们的艺术作品及其人格魅力都显示了画家在特定的年代所展示出来的爱国思想与社会职责,也诠释了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的绘画即为“成教化、助人伦……”之功用。

三、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

(一)更新教学观念,主动融入思政元素

传统教学观念中,有些教师谈及思政,便有抵触情绪,认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由专业的思政老师承担,高校的专业课程,则由专门的相关学院进行传授和培养。实则不然,传统观念只能导致学生“品德”和“技能”的分离。美术专业的美术史课程并非图片欣赏课,而是一门开启人类心智的方法课。美术的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精神的发展史,美术作品的风格演变就是艺术流派的风向标,是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所想、所做留在图片中的痕迹,反映着人类思想、人类观念的变化,蕴含着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生哲理。中国绘画美学思想中所包含的基本因素是古代的士人精神与社会理想的统一融合。中国文人画家历来讲究在绘画中体现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所处的时代总有一种割舍不开的隐忧感,正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156。尤其是遇到社会变迁时,他们便会用画笔进行讽喻、批评,典型的士人精神便得以体现。例如,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作品不但体现了艺术价值,更体现了民族气节与爱国思想。众所周知,徐悲鸿擅长画马,不仅画出了马的神俊和壮美,更重要的是把马升华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抗战时期,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思,“哀鸣思战斗,回立向苍苍”等作品激励国人不畏强暴,勇往直前。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带着自己的作品四下南洋,举办个人画展,并将售画所得,全部捐献祖国救济难民。另外,他还创作了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田横五百士》《九方皋》等巨幅作品,表达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的向往,画中充满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感情。充满民族精神的画家并非徐悲鸿一人,抗战爆发的那年冬天,张善孖画《猛虎贯日图》激励抗日将士的杀敌气概,图中猛虎踞于山巅,俯身对着远方落日狂啸,寓意深远。用笔下的猛虎表达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和英雄气概。张大千与画上题跋:“东北变起,世界震惊。忍辱含垢,丧师失地……国家存亡之责,遂在吾宗。”[9]22内容充满愤懑,传达出救世豪情。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二人浓烈的爱国情怀、炽热的民族感情,汇聚成为饱满的抗战热忱,激发了更多人的抗日报国情怀。中国文人画家历来笃信“艺术为感情之流露,为人格之表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画笔,以中国传统文人自己的方式,含蓄而有力地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对国家、对人民深沉的爱。这些事迹正是美术史上课程思政的融入点,通过学习、颂扬大师的作品,通过潜移默化心灵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艺术观以及民族精神。高校美术史课程要求教师尽快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新时代的美术史教学,应该在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高雅审美趣味的同时,理清美术现象所产生的文化源流,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美术作品中蕴含着的哲学思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找艺术作品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把美术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大学生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结合起来,使美术史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并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美术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体味人生价值,感悟生命状态,最终,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增加新一代大学生的人文、家国情怀,担当起新时代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实现美术史课程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思政元素的渗透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教授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应对一些经典名作的创作历程,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加以阐述,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创作背景,在审美熏陶中激发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精神。使得美术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并行,形成协同效应。例如,南宋山水四家之首的李唐的《采薇图》,描述商亡之后,伯夷、叔齐拒食周粟,隐遁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不屈的情景。传统课堂上在讲此画时,大多都是强调李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境界,但却忽略了李唐绘画所充斥的爱国主义精神。画中二人充满着浩然正气,如同端坐的君子,不可侵犯。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10]70坚持自己的理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画中蕴含的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屹立于世界并不断焕发新的力量的根本。类似充满爱国激情的画作还有现代绘画大师关山月和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画面上旭日东升,河山壮丽。苍劲的青松、雄伟的山峰、奔腾的长江等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属性,象征新中国的勃勃生机……类似爱国画作还有元初郑所南“泪泉和墨写离骚”的“无根兰”,清代扬州画派代表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等,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民族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彰显时代精神

美术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时政要闻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讲授欧洲中世纪建筑样式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入时政热点,从2019年4月16日巴黎圣母院火灾开始说起,既满足了00后大学生喜欢各种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避免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枯燥无味,避免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心不在焉的尴尬状况,又加强了对这座800年前哥特式建筑的印象;然后再引入2019年9月17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让学生围绕展览展开讨论,感受中国美术史的灿烂和悠久,并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然而,晚清以来,列强入侵,战乱频仍,无数珍贵文物惨遭掠夺倒卖,流落他乡。文物流落之殇,是一个古老民族流血的伤口。通过讲述文物回归的曲折历程与精彩故事,从而展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让学生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不要总是崇洋媚外,认为只有西方的理念才是先进的,只有西方的节日才是时尚的,而忽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在我们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表达思想情感

美术史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另一个教学目标还在于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高校美术生大多涉及到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设计和书法六大专业,美术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他们大都有着扎实的基本功与创作能力。高校美术史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其专业优势,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艺术创作实现对思政元素的渗透与认知。例如: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利用专业优势,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百年礼赞心向党,砥砺奋进新征程”红色诗词书写活动。鼓励同学们用隶书、行书、楷书等多种艺术字体,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创作出心中的艺术作品,表达对革命英雄的缅怀,对和平环境的珍惜。既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创作能力,又重温了革命前辈的峥嵘岁月,增强了爱国情怀,升华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了美术史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完美结合;再如,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利用美术专业优势,组织全院本科生、研究生开展“我为抗疫作贡献”主题艺术创作展览,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创作出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有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有冲锋在前的解放军战士、有赫赫有名的钟南山院士、也有不知姓名的快递小哥……他们共同演绎着抗击疫情的感人画面。这些作品显示了新时代人民的强大的凝聚力与无所畏惧的精神面貌,传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创作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高校美术史课程的教学之中,并使学生内化于心,实现了美术史教学思政元素的完美的融入。

(五)充分利用实习考察等途径进行课外现场教学

大学生的实习考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具有直观性和说服力。实习考察以大学生身体力行的方式践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教学准则。高校学生的实习考察一般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不同地点进行实习考察,教师带队考察全国各地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美术馆及文化讲坛等,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实习考察让学生以参与方式进入历史文化氛围,并在真实的历史文物、美术文献等视觉资源浸染下提高文化修养、拓宽眼界,在加深民族文化修养的同时也着眼于当下,重新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并以新的姿态审视自我,将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内化为学习动力,激发大学生对美术史的学习兴趣,建立起美术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真实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为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打下坚实基础。例如今年四月中旬,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西线考察队到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古陈仓——宝鸡市,实地考察了宝鸡市青铜博物馆。学生目睹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何尊”,见到了课堂上学过的、平时临写过的青铜器大篆铭文实物。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学生们首次了解“中国”一词的由来。何尊铭文“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是“中国”一词的最开始的出处。尽管当时“中国”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与今天的意义完全不同,但是它依然豪气冲天,令年轻的学子志气昂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场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它更直接、更震撼、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了课程思政元素的完美融入。高校美术史教学课程所具有的独特的美育功能,是其它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高校美术史教学课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重点突出“以美育人”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美术史教学过程中既能学到美术知识,又能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新时代的美术史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精神融入课堂,把新时代爱国元素融进美术史课程教学,真正使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实现美术史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EB/OL].

[3]高慧.物理学前沿与科学技术课程中思政资源的开发利用[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6).

[4]孔子.论语•述而[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林毅.试论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及落实机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4).

[7]中华教育研究会.孟子[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12.

[8]董自厚.古文观止[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9]何家欢.张善孖、张大千昆仲的抗日情怀[J].书与画,2019(7).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作者:侯颖慧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