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论文

一、人学指向:马克思人学作为科学人学的主要意涵特征

在我们把马克思人学了解为科学人学并用来建构新的教学范式之前,先精要勾画马克思人学所呈示的基本科学人学意涵特征,包括:

1.“科学人学”的哲学自省

马克思人学涌现了“科学人学”的历史、反思、批判、科学、实践等的自觉自省的精神实质和理性呼声,突出表达了一种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希望”和“暖流”(布洛赫语)。马克思一生热情地坚守着自中学时期信守不渝并为之奉献毕生的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奋斗的伟大目标,一踏上哲学舞台就批判地做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宣言。从最初对“人”的理解的道德批判和伦理诉求的抽象性,最终跃升到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达至了对“人”的认识的空前境域,在苏格拉底古典人类学转向之后开辟了哲学回归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现代先河,形成了从人的历史存在状况进行自觉反思和实践批判的科学视界。这种鲜明的历史性哲学自省特征,使马克思人学区别于一般实证的自然哲学和思辨的精神哲学。高校思政教学一旦建基在这种“科学人学”之上,就要把科学的理性逻辑和哲学的自省精神结合起来,对自身所涉及的各种对象和活动进行自觉的反思和批判,保持科学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的统一。

2.“道德人学”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在将哲学转向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后,除宣称“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还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入手,在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及发展命运的关注中,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终极价值诉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地做出对人类解放价值目标的追求与承诺:“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马克思认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更科学地阐释了人的解放的条件和状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马克思学说的实质而言,它是关于无产阶级以至全人类自由解放的科学人学和道德人学。高校思政教学必须从最终极的意义上来传递关于人的解放和幸福的信息,并且将思政教学本身作为一种塑造施教者和受教者乃至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秩序的活动和历程。也就是说,这种教学内含着一种道德诉求和价值干预,它的讲授和传达必须关涉社会整体的道德审问和价值判断,这是马克思人学内在的禀质和性态,而绝不应该把它讲授成一种(门)实验性(实证性)的技术科学。

3.“历史人学”的实践路向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个文本中,马克思通过“实践”范畴实现了哲学的本体论逆转,伴随着这次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也确立了其实践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根本意义而言,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实践人学’理论”。马克思实践人学的实践基础性和现实性,鲜明地体现为:在本体论上,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基础。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们对人的“斯芬克斯”之谜苦苦思索却不得其解,他们要么诉诸一种纯客体性的抽象直观,要么诉诸一种纯主体性的能动性,而不能从感性实践活动的维度去理解人的存在。马克思的实践人学开辟了一条把握人的问题的历史道路,它以人的“劳动”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为钥匙开启了人之存在的实践本体之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言:“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因此,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的一种带有必然性和第一性的历史活动。这种主张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的见解,无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或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皆有所见。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科学人学-历史人学”的实践宣言。在这个层面上,高校思政教学应当被视作一种科学-历史的实践事业,而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或理论传播工作。在高校思政教学和课堂上,基于马克思人学的“科学人学-历史人学”视域,我们(施教者和受教者)能够从事那种关于改变世界的实践,一如它对思想、意识问题的追问、塑造和导引,而不是一再使之成为一种边缘化、客体化、外在化的课程。从上述维度来看,马克思人学意蕴丰富的“科学人学”思维范式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转换提供有效的理论原则和实践路向。

二、现实归向:基于马克思人学视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1.突破“单一化”培育方略

一般而言,社会意识和政治观念往往是通过教育来表达和培育的。教育目标的选择、确定和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着教育全过程的开展,也是评价教育成败的关键要素。长久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传授的主导内容侧重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理想、政治诉求、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等相关内容,其目标在于塑造出符合社会和国家特定需求的、合格的“社会人”、“政治人”、“道德人”。就是这种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单向输出思维衍生了某种隔阂,成为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课程)遭遇学生疏远并呈现疲乏之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使得受教者视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为他者之事(国家之事),于其个人而言并非必要和迫切之事,甚至无足轻重。迄今为止,每一个社会和国家都在依据一定的准则和需要塑造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这本身无可厚非。当这一塑造及其目标不是基于个体认同感而涌发的期许,而是嵌入式地施加给个体的“学习任务”,施教者的外在化“应对”“转达”、受教者的“困倦”“逃避”成了一种惯性。这种过于强调社会性、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的单向化、单一化培育目标,忽视了受教者的个人需求、个体生存体验和个性化价值诉求,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徒添了误解和矛盾。马克思指出:“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体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其实,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本身不是抽象的、思辨的,而是现实的和具体的,它是一项非常直接的现实性活动,其目的不仅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培养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健全政治人格的人,更要注重提升个人思想和思维能力,激发个人的对社会事业和国家事务自觉关注,使得受教者个体的诉求与社会整体的诉求达成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除了传递主流意识形态之特质,还应具有启发个体思想性或精神性的特性。例如,针对思政教育过程中对个体道德的塑造和育成,有研究者言:“德育本质上也是人类的精神生产过程,是一种借助于精神生产资料进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德育的对象是人及人的心灵,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触及的是人的灵魂和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德育是铸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培养人的德性的精神生产过程。它的产品是精神性的。”这也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除具有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外,不应是个人价值的“飞地”,除去其意识形态特质外,不应是个体精神性特质的“空场”。当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推进,突破单向化、单一化的目标培育方略势在必行。马克思人学思想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社会关系总体出发来了解和建构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基本命题和价值目标。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和揭示了人存在的三种历史形式:“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大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大形式。第三种状态的人———拥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人存在的新型历史样态,是马克思人学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应从根本上体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促进人的整体关系和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

2.范式转换

从“工具性”转向“工具”与“价值”双性契合基于前述,在哲学反思意义上,遗缺了人学基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范式,往往内在地隐匿着见物不见人、重智识轻人事、抓条框废思想的倾向,这集中体现在两种相互嵌套的结构关系上:其一,教育机构和施教者将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结果等工具性存在倒置为目的性存在;其二,受教者和施教者双重客体化对峙的现象日益凸显。这种倾向的特征呈示为外在性、灌输性、技术性、效用性等等,实质是一种工具性、功利性、机巧化教学范式。不仅破坏了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主体间性”的良性结构和关系,更掩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人文关怀维度和价值批判的功能,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乃至推进此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成熟完善都构成障碍和侵害。那么,何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由“单性”向“双性”范式的转换?我们认为,应当尝试把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之一。马克思哲学彻底颠覆了传统哲学单纯从外在事物和既定事实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从社会关系、从人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从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角度去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辩证思维方式和历史视域。马克思人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在整体图景之上主要关注人的天职和使命、正当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科学人学”的思维范式。

3.几条假设和建议

首先,开拓新的理论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首先面临的就是传递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三大目标问题。不同的目标将导致不同的实践形式和实践结果。明确培养目标和价值诉求,是各阶段教育的关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也是如此,否则,教育就失去了风向标。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诸多不力之处,与价值目标不明确和不全面有一定的关系。从此角度看,马克思人学应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树立全景价值目标提供科学理论导向。

其次,奠立新的哲学基石。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本身通常被当做一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公共课程教学,似乎既不实用,亦无关宏旨;实则,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正在成为我国最普遍、最直接、最集中的思想传承和探索的活动和历程。在其起点导向设置上,应是双向互动式的,譬如它不仅传递从国家上层意识形态发出的声音,还应关注从现实的个体及其群体意识中产生的各种声音,并将其纳入研究课题和教学内容,而不是对个体和群体思想现实视而不见或刻意回避。中国教育应当吸取近代历史上“千年只颂一本经,不闻时世异又新”的惨痛教训,必须深入现实,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具体导向、内容和形式。在其落脚点上,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培养符合国家意识发展需要的人才,而是培养出用“知识”和“思想”两条腿走路的人。故而,马克思人学应为其奠立政治与人学融通、知识与思想合体的哲学基石。

最后,开启新的时代视角。由马克思人学视界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当事人:施教者和受教者)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因此,科学地判断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科学地认识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科学地审视具有时代特征的个人的观念意识,成为首要的系列问题。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施教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者多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定格了施教者的角色地位,也抑制了受教者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创造力的增长。在社会持续多元化、后现代思潮涌动的时刻,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应当从时代变迁和现实境况出发,寻求教育-教学、个人-国家、政治-思想、施教者-受教者等的系统契合点和合理关系结构,彻底消解使施教者和受教者双重客体化的弊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将施教者和受教者视为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时代域境中的个人,关注其现实生活境遇和精神诉求,尊重其主体性,激发其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具体化、生活化和人性化。应当基于马克思科学人学的哲学自觉和思维原则,从事真正的反思实然、追求应然的活动,为高校思政教学奠立一个时代性视向。

作者:郑丽娟 何友鹏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