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发展利率市场化思考

经济发展利率市场化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进一步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金融体制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非偶然地将利率维持在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称为“利率抑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出于垄断控制资金分配、配合宏观调控等原因,都对利率实行严格的控制,政府根据自己发展的偏好规定金融工具的利率水平,对不同的融资规定复杂的差别性利率与优惠利率。这也是“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之一。

一、利率抑制与经济增长

利率抑制政策使得实际利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甚至经常为负值;过低的实际利率导致低水平储蓄和过高的资金需求,政府为抑制对廉价资金过度需求并引导有限的资金流向政府计划优先的企业部门,又采取了有选择的资金分配,即信贷的定向分配。这样降低了资金配置的效率,使市场行为扭曲,以至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大量的计量分析发现,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世界银行(1989)对34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金融抑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的质量,1965―1985年间的横截面数据的回归方程表明平均增长率与平均实际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实际利率为正的国家的投资率比实际利率为负的国家的投资率只高出17%,但产出资本比率却要高出4倍。弗莱(1978)的实证检验发现,如果亚洲的实际存款利率朝竞争性的自由市场均衡利率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要提高0.5个百分点,即实际存款利率的相关系数为0.5,世界银行(1989)估计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盖尔伯估计的相关系数为0.2~0.26。

二、我国的利率抑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体制和低利率政策。1978年虽然开始了经济市场化改革,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稳定金融体系的需要,我国一直对利率予以严格的管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率管制的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

(1)利率没有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国有金融机构控制了大部分的社会金融资源,大量的资金被配置到效益较低甚至无回报的项目中去,从而降低了资金的整体配置效率。

(2)利率管制没有考虑到利率的风险结构。由于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千差万别,所以每笔金融资产的特征各不相同,其价格(利率)也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如果进行利率管制,由政府将利率定在某一平均水平上,对企业不分优劣,一视同仁,显然是不公平的。

(3)利差较小。由于利率管制,银行贷款利率偏低,创利空间狭小。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针对不同行业规定了不同的优惠利率,这不但影响了银行业的收入构成,也使得其利差收入进一步降低。

(4)权力“寻租”,金融腐败。在利率管制下,信贷是一种稀缺的垄断性资源,不可避免地产生寻租行为,信贷资产的安全也受到威胁。实践中许多企业支付的资金成本远高于官方规定的利率,只是这部分利率剩余被个体或小集团寻租,没有反映在金融机构的会计报表中。

(5)由于正常的融资渠道被管制,使大量资金游离于正式的金融体制之外,造成了所谓的“脱媒”危机,致使非法集资泛滥,民间利率奇高。

为了消除利率管制所带来的经济低效和失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自198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尝试。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就

到目前为止,我国优先市场化的利率主要是货币市场的利率,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国债市场的发行和回购利率,其市场化的时间较早,程度也较高,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另外一个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品种是外币存贷款,到2000年9月,外币贷款利率已经完全实现市场化,大额外币存款利率也基本实现了市场化。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也已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进一步推动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最终实现贷款定价的自主化、存款利率的自由浮动,是构成我国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5年1月31日,央行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报告》指出,利率市场化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变革融资活动的风险定价机制,让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买卖风险或定价风险的金融机构。具体来说,就是逐渐过渡到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四、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实现利率市场化目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要与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的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建设和金融监管能力相协调。

1.坚持正利率原则、渐进性原则和次序性原则

(1)实现正利率既是别国利率改革的经验,也是资金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在西方研究中,实行正利率政策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

(2)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缺少经验,相关的制度条件亟待完善,为了减少改革震荡,因此只能坚持渐进式原则,从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加利率市场化的金融产品的品种和规模。

(3)坚持次序性原则,就是要以建立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为目标,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2.积极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发达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可靠的保证,只有在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种类丰富、金融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竞争充分,利率才能真正反映资金的价格,才能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资源的使用效益。

(1)积极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统一竞争的货币市场有利于商业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货币当局的货币控制能力。

(2)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股票市场,使资金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有效流动。

(3)促进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期货交易、远期协定、期权、互换等规避利率风险的对冲机制。使金融机构和企业得以防范利率风险,减少金融成本,甚至获得高收益。

3.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机制

(1)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消除利率传导的障碍。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正在进行中,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商业银行体系的自我约束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使得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受到阻碍。因此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使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并按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

(2)健全金融机构的科学定价制度。各类金融机构应以收益与风险相对称原则为基础,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和经济、技术实力,参照完善内部定价和管理核算体系,逐步提高利率定价的能力。

(3)加快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之后,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一些新兴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将同样面对市场风险和自身的经营风险。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必须建立与利率市场化配套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有效防止挤兑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经营失误时,也能减轻其倒闭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提高金融体系的信誉和稳定性。

4.强化金融监管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适宜而谨慎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高质量的监管标准,进行严格而有效的监管。

(1)必须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不断规范操作规程,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业务培训。

(2)要转变监管的重点。金融监管的重点应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切实转向风险性监管上来。着重分析评价商业银行自身的控险能力、化险能力、排险能力,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系统的安全性等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并责令其组织实施和改正。

(3)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断加强的过程。一方面应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开发金融衍生业务、证券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另一方面要注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在市场准入、风险监控等方面加强监管。

(4)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应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利率风险的计量系统及利率风险控制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对利率风险的日常监控,防止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5)尽快健全审慎性的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内部信息的透明度,从而促进对金融机构的外部控制和市场约束。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曙光.利率市场化: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4).

[2]黄金老.中国利率市场化——意义与模式[J].国际贸易,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