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学失衡和均衡

经济学失衡和均衡

一、关于失衡的经济学分析

(一)为什么失衡:理论分析

从储蓄与投资关系看,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一些国家内部的投资/储蓄关系。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恒等于国内储蓄与投资差额,即经常项目盈余意味着国内储蓄超过投资;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国内投资大于储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大于储蓄,表现为经常项目赤字;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大于投资,表现为经常项目盈余。

从国际收支角度看,世界资本流向发生逆转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从资本净流出国变为资本净流入国;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从资本净流入国变成资本净流出国。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FDI)也发展很快,2006年世界FDI总计为12304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FDI同比增长48%。美国是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为1173亿美元,同比增长78.2%;欧盟其次,为5490亿美元,同比增长30.1%。

从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来看,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汇率变化是影响商品进出口流量的惟一因素。这样,在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和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变时,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就意味着在国内市场进口商品变得更加昂贵,而在国外市场出口商品变得更加便宜;相反,汇率下降(本币升值)则意味着在国内市场进口商品变得更加便宜,而在国外市场上出口商品则变得更加昂贵。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目前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与美元汇率之间确实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因果关系(约有2年时滞),美元贬值是缩小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重要途径。因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每贬值10%,就会使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重改善一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亚洲国家要减少经常账户的巨额顺差,也需要对其汇率水平和汇率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失衡的主要表现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的大量盈余并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提出,世界经济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贸易盈余增加,以及包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在内的石油产出国贸易盈余增加。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从1995年开始扩大,在过去4年里平均每年增加1000亿美元;在过去9年里平均每年增加800亿美元。1995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为1140亿美元,约占GDP的1.5%;2006年达到8640亿美元,约占GDP的6.5%。同时,亚洲国家经常账户出现了大量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2000年亚洲国家经常账户顺差为2057亿美元,2005年达到3557亿美元。

全球最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国除美国以外,还有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近年来世界经常项目逆差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1995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占全球总逆差的33%,5国共占比57%。2005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占全球总逆差的比重上升到65.1%,其他4国分别占比为6.8%、3.9%、3.4%和2.7%,5国共占全球总逆差的81.9%。

全球最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国为日本、中国、德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近年来世界经常项目顺差分布呈现分散化趋势,1995年,日本占全球总顺差的39%,5国占比为70%;2005年,日本占全球顺差总额下降到14.2%,其余4国的占比分别为13.7%、9.7%、7.5%和7.5%,5国占全球总顺差的比重为52.6%。

(三)为什么失衡:美国与亚洲

如果将世界经济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亚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两部分,那么,“美国”与“亚洲国家”的经常项目将互为相反数,即“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意味着“亚洲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要分析“美国”经常项目为什么会出现巨大逆差,就必须分析“亚洲国家”经常项目为什么会出现巨大顺差;要减少“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就必须减少“亚洲国家”经常项目顺差。

1、美国为什么失衡?

储蓄率下降。美国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近年来这一倾向被不断强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消费率长期稳定在61%-63%的水平,这一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上升,2004年达到70%,2005年达到72%。与此相对应,美国的储蓄率急剧下降,储蓄率下降是造成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储蓄不足,美国必须吸收国外资金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可用以下三个指标来说明美国储蓄率的下降情况:(1)国民净储蓄率。这是一个剔除货币贬值因素后反映家庭、企业和政府部门总体储蓄状况的指标。1994年美国国民净储蓄率为14%-15%,2001年以后一直徘徊在1.5%。(2)私人储蓄率。私人储蓄率是指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私人储蓄率基本稳定在8%-10%,从90年代起不断下降,1995年下降为4%-5%,2004年下降为0.2%,2005年降至负数,2005年第三季度达到-1.6%,为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到2006年年底美国私人储蓄率已经是连续20个月为负数。(3)储蓄占GDP的比重。1990年-1999年这一比重的平均值为16.3%,2000年-2002年为16.2%,2003年为13.5%,2004年为13.7%,仅为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

储蓄战略的改变。2000年美国股市泡沫破裂,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美国经济陷于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从2001年5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下调到1%,为48年历史最低。美国政府的超低利率政策在推动美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同时也诱发了资产价格泡沫,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1950年-1999年美国房产总值占GDP的比例为105%,2005年这一比例超过160%。

资产价格泡沫改变了美国的储蓄战略,扩大了美国的负债消费趋势。具体讲,资产价格膨胀提高了家庭和企业部门的抵押负债能力,使家庭和企业部门的负债水平持续上升。1980年家庭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负债余额对CDP的比例为0.45、0.51、0.42和0.13。2004年这一比例分别提高至0.87、0.67、0.52和1.0。这种信用扩张提高了美国的社会总需求水平,尤其是消费需求水平。

同时,由于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使家庭名义金融资产迅速增加,“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战略开始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战略转变。目前美国居民消费增长中的60%与住房再融资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美国居民的家庭资产中,有价证券占比较大;2000年以后,房地产资产占比迅速上升。1991年有价证券占美国居民家庭总资产的比例约为13%,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5%。2005年房地产资产占比达到40%,超过有价证券。目前美国家庭持有的房地产净值是有价证券的2倍多。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战略推动了储蓄减少、消费增加。

储蓄/投资关系的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生产率不断提高,使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下的长期、快速增长。产出扩大促进了国内需求和进口的增长,生产率提高还与其他因素一起影响了产出与需求之间的差额,进而影响了储蓄/投资平衡。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乐观的增长预期还刺激了投资支出,收入和资产价格膨胀推动了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最终导致储蓄/投资状况恶化。

与美国储蓄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美国投资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1990年-1999年投资占GDP比重的平均值为18.7%,2000年-2002年为19.4%,2003年为18.4%,2004年为19.7%,也就是说,从1990年到2004年美国投资占GDP比重的变动率为+1.1%,远远高于欧洲(-2.9%)和日本(-9%)。

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衰退。2001年-2004年,欧元区和日本先后出现过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和投资持续低迷。为了维护市场流动性,促进经济复苏,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银行也实行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大幅度降低利率。2003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下调再融资利率至2%,这是欧元区国家自1946年以来最低的利率水平,同时,日本银行的基准利率也长期保持在零水平。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失衡。一方面由于日本和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主要由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另一方面,由于利差等因素的影响,日元和欧元汇率曾经对美元持续贬值,进一步增加了美国的出口成本,导致其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2、亚洲为什么失衡?

“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二战后,亚洲国家为了实现赶超目标,大都选择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无论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还是七八十年代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90年代的东南亚国家均提出过“贸易立国”的主张,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储蓄、抑制消费,结果造成亚洲地区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主要服务于出口,特别是向美国市场的出口。近年来,一些拉美国家也纷纷放弃了“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转而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不平衡。

投资率下降。亚洲金融危机还造成了亚洲地区投资率下降,1997年-1998年之后,亚洲国家的投资系数均呈负值。尽管危机后亚洲国家的储蓄率有所上升,但研究表明,最近几年亚洲地区出现的经常账户盈余并不是储蓄率上升的结果,而是投资率下降的结果。危机过后,亚洲地区的投资率出现了急剧下降。1996年-2004年亚洲地区平均投资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的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现在已经下降到26%。实际上,所有金融危机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投资需求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包括墨西哥金融危机对拉丁美洲投资需求的影响,也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投资需求的影响。

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为了增强出口竞争力,亚洲发展中国家大都选择了固定汇率制度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许多国家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汇率安排,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亚洲金融危机过后,由于“浮动恐惧”等原因,一些国家又重新回到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上,并且,随着危机影响消除和经济复苏,这些国家汇率的浮动范围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此相对应,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有了较快增长。

2002年-2004年,美国经济曾经出现了针对其经常账户巨额赤字的调整,即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主要货币大幅贬值,最高跌幅达到50%。这本应成为美国扩大出口、减少经常项目赤字的机会,但是,由于亚洲货币普遍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美元并没有能够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贬值,美国与亚洲的贸易差额也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调整。

(四)为什么失衡: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

1、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的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等大规模地向国外转移,主要转向那些具有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市场相对广阔和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新兴市场地区。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的出口基地。由于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传统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快速扩大,大量消费品和制成品严重依赖进口,加剧了美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失衡。

2、国际分工格局变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趋势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主要使用本国生产要素进行的生产出口),形成了生产要素在一些国家的集中,并进行面向全世界生产的新格局,具体表现为跨国外包发展与全球供应链延长。跨国外包是指跨国公司将生产或服务的一部分搬到海外,人工成本更低廉,赋税更低,企业负担的其他成本也更低。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生产或服务转移到海外,再把产品纳入旗下的全球供应体系,从而使全球商品供应链延长。

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即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率先转移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包括多数亚洲国家,使其拥有相对的出口竞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向国际市场提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是,这两个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发需要一个过程,表现为技术创新周期。这样,各国比较优势的体现,包括新的出口和就业机会出现,呈现不同步性:当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美国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或者当美国的比较优势表现出来,而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都有可能表现为双方的贸易差额或经常项目差额。

3、国际资本流向逆转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国际资本将从收益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流向收益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今天,尽管传统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依然有效,但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却发生了逆转。

一是美国在大量借入资源,流入到美国国内的国外资本已经接近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7%。二是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在借出资源,并且,这样的投资不是单个投资者为追求投资收益而做出的决定,而是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大量积累外汇储备的结果。

4、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主要石油生产和输出国的石油收入大量增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石油进口成本迅速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贸易收支不平衡。2000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从每桶10美元飚升至每桶70美元以上,推动石油生产和出口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全球主要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出口价值达到近8000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石油进口开支急剧增加,有关资料表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一半源自国际油价上涨。2005年,新兴市场地区的石油贸易盈余总计3474亿美元,占其全面经常项目盈余的68%,这也是中东地区和俄罗斯等产油国经常项目盈余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但是,石油生产输出国由此赚取的巨额收入并未被用于国内消费或进口,而是以投资各种金融债券、股权或资产等形式,重新回流到美国市场。

二、关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一)均衡的表现

2002年以来,尽管全球经济失衡加剧,但是,无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还是以亚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实现了较低的通胀率下的较快经济增长。世界经济为什么能够在失衡中保持较快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界经济在失衡中保持着一种动态均衡,一方面失衡因素与均衡因素在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失衡力量与均衡力量在同时发挥作用,

(二)为什么均衡:理论分析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在哲学意义上,不平衡是绝对的、常态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在当今世界,除了一些极端封闭的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面临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只要各国自然资源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报酬不同、面临的冲击不同,就有可能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在任何时间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通常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经常账户顺差,在另一时期内出现经常账户逆差,并且,一些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又同时表现为另外一些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因此,从本质上讲,失衡与均衡是同时存在、相互转化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

(三)为什么均衡:互补性与竞争性

经济学理论表明,当失衡双方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时,失衡就成为一种动态均衡。当前美国与亚洲国家经济上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一是美国与亚洲国家各有经济发展特点。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着先进的技术、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发达的资本市场,并且劳动生产率最高;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是美国与亚洲国家各有比较优势。亚洲的比较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亚洲国家储蓄多、消费不足;美国消费多、储蓄不足。亚洲市场劳动力充足,美国市场资本充裕。这些分开来看是不平衡,整体来看则为平衡。

三是对失衡的调整需要美国与亚洲国家共同努力。(1)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需要降低国内总需求水平,控制过度消费、适当减少进口;亚洲等发展中国家需要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适当增加进口。(2)美国等发达国家需要提高国内储蓄率;亚洲等发展中国家需要降低储蓄率。(3)美元需要对亚洲国家货币适当贬值,以减少对亚洲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亚洲国家货币需要对美元适当升值,以减少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四)为什么均衡:双循环与双依赖

世界经济在失衡中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在国际市场的快速流动。在过去20年中,全球GDP年均增长速度为3.5%,国际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为7%,国际资本流动年均增长速度为14%。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快速流动,形成了国际经济金融中的双循环和双依赖关系,成为重要的均衡因素。

关于双循环。(1)亚洲国家为了实现赶超战略、为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为了积累外汇储备,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出口增长率,形成了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由于2000年-2004年欧洲和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这些顺差主要为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2)亚洲国家为了追求较高的资产收益率、为了保持储备资产安全(包括维持美元汇率稳定,避免储备资产损失),又将由贸易顺差转化成的外汇储备资金重新投入美国金融市场,弥补了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维持了美国国际收支平衡。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6659亿美元,当年资本净流入为8218亿美元。实际上,自从1995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恶化以来,几乎每年的外国资本流入都大大超过美国经常账户逆差。(3)正是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吸收了亚洲国家经常项目顺差;亚洲国家资金回流弥补了美国经常项目账户缺口,使国际金融市场达到了一种动态均衡。

关于双依赖。(1)在商品市场上,美国经济有赖于亚洲国家的制成品和消费口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亚洲经济有赖于美国商品市场来吸收其出口、实现经济增长、积累外汇储备。(2)在金融市场上,美国有赖于亚洲国家的资金流入来弥补储蓄缺口,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有赖于美国高效率的金融市场进行储备资产投资。

三、市场力量推动世界经济从失衡走向均衡

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能否持续。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对失衡的调整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4个因素:一是美国的资产价格泡沫问题,即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能否降温。二是美国财政赤字能否减少。三是亚洲国家能否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四是欧洲和日本经济能否继续较快增长。从目前情况,各方力量都在推动世界经济向着均衡的方向调整。

(一)美国资产价格回落

如前所述,美国的资产价格泡沫改变了美国的储蓄战略,恶化了美国的投资/储蓄关系,推动了美国储蓄率下降。要解决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资产价格泡沫问题。从2004年6月起,为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实现经济“软着陆”,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利率,两年时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25%升至5.25%,对于储蓄短缺、资产依存度极高的美国经济来说,较高的利率水平有助于抑制过度消费。并且,作为对紧缩性政策的回应,美国房地产市场从2006年春季起逐步降温。2006年6月份美国住宅建筑投资下降了17.4%,为5年新低;8月份新房开工量环比下降6%,为3年新低;9月份房屋建筑商信心指数下跌至31,房地产价格下降可能促使居民个人储蓄率上升,从而减慢居民支出增长,缩小经常项目赤字。

房地产市场降温带动美国经济放缓,2006年10月份,美国经济出现减速。不过,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整初见成效,最近美国住宅建筑投资出现了复苏迹象,2006年11月份,美国新房销售量和价格明显上升,新房销售量按年率计算为104.7万套,比上月增长3.4%。2006年12月份新房销售上升4.8%,显示本轮自1990以来最严重的房地产市场衰退正在走出低谷。就目前的情况看,包括房地产价格在内的所有资产价格都出现了回落,预示着美国经济的调整已经开始。美联储主席伯南科认为,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趋缓可能提升未来两年美国的储蓄率。同时,房地产市场复苏将有利于美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二)美国财政赤字减少

1998年,克林顿政府实现了美国财政预算转亏为盈。2000年布什政府上台后,继承里根经济学的传统,大力推行减税政策,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而伊拉克战争和反恐需要则使美国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2004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4130亿美元,占GDP的3.6%。财政赤字问题的存在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国内需求,增加了消费,减少了储蓄。

要降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必须减少财政赤字,为此,美国政府通过多种政策削减财政赤字。从2005年起,美国财政赤字问题开始缓解:一是美联储连续15次提高美元利率,加息不仅利于增加储蓄,还有利于减少政府支出。二是布什政府坚持不懈地实现力度较大的减税政策,尽管在短期内减税有可能扩大预算赤字,但是根据“拉弗曲线”效应,长期来看降低税率有利于扩大税基,增加税收。从目前的情况看,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已经部分地达到了预期目的,在提高了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同时,还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2005财政年度中,美国的财政预算赤字下降为3186亿美元,为2002年以来最少的一年。2006年财年,美国政府预算赤字进一步下降为2480亿美元,比2005年减少了71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下降为1.9%。在2007财政年度的头四个月里,美国财政赤字为42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57.2%。其中,政府税收增加了9.7%,达834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政府开支仅增加2.1%,总额为8763亿美元。由此可见,税收大幅增加是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亚洲国家扩大内需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许多亚洲国家认识到,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出口及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已经失去效用,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将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外需转为内需。因此,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

最近日本政府提出改革方针,即从供给市场的改革入手,促进消费和就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日本经济强劲复苏,国内市场需求扩大,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日本国内市场吸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以减少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压力。

最近印度经济的崛起引起全世界的注目,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有利于亚洲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体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依靠技术落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印度的经济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依靠技术型人才所从事的高技术产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加速大都是依靠制造业的大量出口;印度的服务业出口却起了关键性作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一般都伴随着投资率提高;印度的个人消费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了很大份额,消费增加是印度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低通胀下的较快增长

从根本上讲,失衡问题能否缓解取决于世界经济能否继续保持低通胀下的较快增长。就目前的情况看,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全球资本流动、贸易扩大和产业转移,使世界经济增长潜力得到了更好发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基本保持了低通胀下的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达到5.1%,其中,美国为3.4%,欧盟为2.8%,日本为2.6%。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07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6%,其中,中亚地区为10.3%、东亚地区为8.0%,南亚地区为7.7%。也就是说,世界经济在经历了连续4年持续增长后仍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这将有助于对失衡的调整。

四、结论:失衡调整过程也是世界经济纠错和成长的过程

(一)失衡也表现为动态均衡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调整已经不可避免,调整的过程将非常痛苦,世界经济将经受再次面临衰退甚至崩溃的考验。这种观点可能过于悲观,就目前的情况看,失衡因素与均衡因素,失衡力量与均衡力量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再加上失衡双方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共生性,因此,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从长期看,失衡不可能无限持续,调整肯定不可避免,但是,调整的过程也是世界经济“纠错”和“成长”的过程。就像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依靠市场力量克服了“滞胀”,迎来低通胀、高增长的90年代一样,今天市场力量也将推动世界经济从失衡走向均衡。

(二)失衡可能与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

通过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失衡可能与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创新会通过市场价格调整等形式,推动已有的经济均衡和利益格局发生变化,打破原有的平衡,这个变动和调整的过程就是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

具体讲,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结果或推动了经济增长,或突破了技术瓶颈,或创造了超额利润,这些增长和突破都要求对已有经济结构或利益格局进行调整。比如,工业革命后,纺织机的发明引起棉花和纺织品价格大幅波动,改变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加剧了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但是,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世界经济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又如,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西德迅速崛起,向美国的经济霸权和美元的金融霸主提出挑战,再一次打破了世界经济格局,使世界经济走上多极化的道路,进入全球化时代。

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力量正推动世界经济从不均衡走向均衡,这是世界经济能够在失衡中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各国政府也正在为消除失衡进行着各种努力,包括国内宏观政策调整和国际宏观政策协调。

五、最新进展

2007年4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美国、日本、沙特、中国和欧元区国家达成了一系列旨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政策措施,包括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在欧元区和日本引入刺激经济增长的改革、改善沙特等产油国的投资,以及降低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