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低碳旅游供应链管理探究

低碳旅游供应链管理探究

一、低碳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旅游业属性从总体上讲,属于低碳产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目前,社会各界对低碳旅游的认识仍较为模糊,较多地把低碳旅游与节能减排简单地等同起来。其实,低碳经济具有较为广阔的内涵,包括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是一个以能源为核心,技术为支撑,生产为手段,消费为目的的“综合体”概念。旅游业天生具有的生产与消费同步性、多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旅游业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集聚是集群的初级形式,当旅游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旅游产业集群的出现。因此,低碳旅游应该从旅游产业集群的高度,从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相关利益主体出发,以各种形式和形态充分反应低碳经济形式。旅游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类型、模式、形成与发展机理、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定性化对策研究等。而对反映低碳理念,顺应低碳旅游发展趋势的“低碳旅游产业集群”却鲜有研究。如果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理解“低碳”,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生态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如王兆丰(2008,2009)利用生态理论,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并提出了实现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的途径。4二是基于“可持续理论、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如李琼、李彦辉等(2007)将循环经济应用到旅游产业集群中,指出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但是,低碳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尚处在空白阶段,这明显与低碳旅游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宜,亟待加强相关研究。

二、低碳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界定

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由迈克•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由于视角和学科的不同,迄今为止,产业集群的内涵界定没有统一标准。主流上是把产业集群理解为同一产业企业及关联企业、机构(研究、管理、服务机构)地理集中的经济现象。由于同一产业企业地理区域高度集中,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组织总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因此,有学者指出:产业群集约化(产业集群)就是低碳经济。低碳产业集群则是指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实现清洁能源普及和能源效率提升的产业集群。传统行业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依托核心企业的领导和发散作用,而核心企业培育较晚、数量不足、规模较小,很少或者几乎不涉及消费者的反馈效应,这也正是我国旅游产业小、散、弱、差的主要原因。因此,低碳旅游产业集群应在突出企业低碳转型核心地位的同时,积极向上寻找保障主体(政府),向下寻找响应主体(游客),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集聚体系。综上,可以将低碳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以绿色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为最终目的,以高效的旅游供应链为纽带,以旅游企业低碳转型发展为主导,融政府保障、企业支撑和游客响应三大主体及层次的生产经营网络系统。低碳旅游产业集群目标是提高绿色能源和低碳节能减排技术的普及,促进低碳旅游产品的科学研发和广泛生产销售,共同树立低碳旅游品牌,发挥旅游企业整体规模效益,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

(一)低碳旅游供应链概念

所谓“供应链”就是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低碳供应链”则是低碳理念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充分体现。具体到低碳旅游供应链上,即以低碳旅游产品研发为出发点,以绿色能源、材料和低碳技术的应用为手段,以低碳旅游产品体系为载体,通过低碳旅游产品的交易促进低碳旅游消费模式的建立。低碳旅游消费模式又通过反射效应,将低碳理念和诉求反馈于低碳旅游产品研发和生产,进一步深化绿色能源、材料和低碳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从而形成政府、企业、游客三者互动,研发、生产、交易彼此联系,相对闭合,不断循环的链条。

(二)低碳旅游供应链构成

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中,低碳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要素交易构成了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前端和后端,低碳旅游产品生产则构成供应链的中端,低排放、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能源和低碳技术循环利用则涉及整个过程。

1.低碳产品研发

低碳产品研发是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前端,是将低碳理念引人低碳旅游供应链的重要切人口,也是低碳旅游供应链形成的重要思想保障。其主要任务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碳规划与设计,将低碳、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理念引人并有机融入整个旅游产品中,它包含了对旅游产品从概念形成到采购组织、生产制造、使用、反馈处理的各个阶段的规划和设计。二是低碳技术的前端研发和孵化转化,包括对传统旅游产品所需能源和材料的低碳化转型可行性和路径研究,以及其他行业低碳技术在旅游业中的转化应用,为低碳产品生产和要素交易提供技术保障。如加大对环境容量预警系统、智能绿化灌溉系统、污水循环利用系统、高耗能设备监控系统等核心技术的攻坚与研发。

2.低碳产品生产

低碳产品生产位于低碳旅游供应链的中端,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既是低碳产品研发的具体落实,又为低碳旅游产品交易提供丰富产品体系保障,是低碳供应链得以实现和延续的中心组件。旅游企业低碳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绿色材料的采购,优先选用可再生、低消耗、少污染的材料。如旅游餐饮企业应尽量采购本地食品和有机食品,减少“灰色耗能”,降低“食品公里数”。_6J(二是绿色能源的利用,旅游企业要对原来能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重点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各种低碳或零碳能源,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如提倡使用清洁交通工具、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标识标牌、地热能供暖、免水冲泡沫厕所等。三是低碳技术的应用,即鼓励企业获得绿色饭店和绿色企业认证,提倡使用绿色节能建筑、低碳景观设施。

3.低碳产品交易

低碳产品交易是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后端,是供应链优化管理实现建立低碳旅游消费模式目标的关键所在。同时,低碳旅游消费模式具有较强的反向作用力,能够及时地将终端信息和态度反馈给供应链的前端和中端,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调整和优化。从交易对象上看,低碳产品交易可以分为要素交易和产品交易。要素交易主要是旅游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服务转包等交易,目的在于实现绿色能源、材料和低碳技术在产业集群企业间的有序流动和资源共享。产品交易则主要是旅游企业与游客之间围绕低碳旅游产品买卖(合同)关系总和,内容上包括低碳营销和低碳消费,即旅游企业通过实施低碳营销,将低碳理念和低碳产品传递给游客,加强低碳消费引导,强化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提高其对低碳旅游产品接受程度,从而使旅游企业实现经济、市场(游客需求)、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四统一”。

(三)低碳旅游供应链利益主体分析

低碳旅游供应链是一个多主体、多结构的综合体,其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游客。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前端、中端和后端,构成是多元化的统一管理体系。

1.政府

政府作为低碳经济的主要倡导者,在低碳旅游供应链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利益主体互动方面,政府通过加强引导,促进企业进行低碳生产和游客适应并形成低碳旅游生产和消费模式,同时积极接受企业和游客的反馈意见,不断地调整引导措施和方式。在构建和优化低碳旅游供应链上,政府主要起到政策引导、氛围营造和制度监管的作用。对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前端主要是强化引导作用,通过明确低碳发展方向,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确保低碳理念的正确引入和各项低碳政策措施的落实,同时,还可以考虑建立“碳基金”,破解低碳旅游转型的资金、技术难题。在中端低碳产品生产中,政府主要发挥监督考核职能,如出台制约企业“高碳”行为的政策,建立健全动态化的旅游企业能耗统计监测体系,建立完善企业节能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在对后端的低碳产品交易中,政府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充分营造低碳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低碳营销和消费提供鼓励政策和社会舆论支持。

2.企业

企业是低碳旅游供应链的核心要素,旅游企业通过直接作用于对供应链中端低碳产品生产,为供应链提供给丰富的低碳旅游产品,确保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同时,又积极接受供应链前端和后端的辐射,积极转化吸收产品研发成果,根据产品交易情况调整生产结构,加速企业自身的低碳转型升级,树立企业低碳形象和品牌,优化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旅游企业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关键是要做强“外部带动”,一方面旅游企业应通过要素交易深化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形成良性互动,建立资金、技术和市场共享机制,培育出一大批低碳旅游企业,最终达到整个产业集群的低碳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低碳营销和加强低碳消费引导,争取和提高游客对低碳旅游产品的认识和支持,接受游客反馈意见,自觉地进行低碳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低碳旅游产品,努力成长为低碳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树立企业低碳形象和低碳品牌。

3.游客

游客作为低碳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是低碳旅游供应链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的关键,也是低碳旅游消费模式形成的关键。游客通过购买行为直接面对低碳旅游产品,直接接收旅游企业低碳营销和消费辐射,并间接接受产品研发影响,同时,凭借终端市场的反射效益对整个低碳供应链实施反馈作用。从主体构成上看,游客一方面接受着政府政策引导和企业低碳营销的辐射,主动或被动形成低碳旅游消费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向政府和企业反馈自身对低碳旅游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因此,从游客角度优化低碳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要争取游客对低碳旅游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在加强低碳舆论引导的同时,还应制定灵活多样的低碳促销,如开辟低碳营销渠道,让游客通过参与低碳旅游实践换取景区的优惠门票、住宿餐饮折扣等。

四、实证研究——以攀枝花为例

(一)攀枝花发展低碳旅游产业优势

攀枝花是为开发铁矿石资源而兴起的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攀枝花市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加大培育力度,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与其他类似的资源型城市一样,攀枝花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等问题日益凸现。但是,从低碳(零碳)资源角度来说,攀枝花具有发展低碳旅游产业独特优势。攀枝花地处攀西地区,拥有充沛的太阳能资源,太阳年平均日照时数相当长,仅次于拉萨,太阳能资源的能源替代量理论值折合标煤约为5.6亿吨/年。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也是低碳转型发展中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当前,攀枝花利用太阳能的主要形式是光热、光电利用,主要应用在户用热水器、集中供热系统以及太阳能照明路灯的使用方面规模都不大。同时,攀枝花虽然较早地提出了“阳光花城”低碳旅游形象,但是由于攀枝花现有旅游产品较为单一,“阳光花城”缺乏旅游产品体系支撑,“阳光花城”低碳旅游新形象尚未成功树立,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攀枝花所在的攀西阳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四川省明确的加大力度培育的七个旅游产业集聚区之一0因此,加快攀枝花旅游产业低碳转型升级,优化低碳旅游供应链,树立低碳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1.强化政府主导,保障低碳旅游发展环境

政府在低碳旅游产业供应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营造低碳旅游发展环境,是保障攀枝花旅游产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是积极将低碳旅游理念引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形成低碳旅游发展专章或者低碳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本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低碳转型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思路、行动指南和实现路径等。二是加大低碳旅游产品研发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协作的低碳旅游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制订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建立低碳旅游发展基金,势推动加快旅游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三是抓好低碳转型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和完善督查机制,加强对旅游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2.培育低碳企业,增强低碳转型整体竞争力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餐饮、住宿、旅行社、旅游交通、景区和旅游商品等骨干低碳旅游企业是优化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关键。在途径上,一是要鼓励企业清洁能源,实施低碳生产,政府应积极帮助为旅游企业解决低碳转型发展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特别是资金难问题,可以考虑支持骨干旅游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推进社会化、市场化融资,增强旅游企业资本势力。对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采取并购等方式培育组建大型旅游集团,实现集团化发展。二是要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增强集群整体竞争力和低碳转型发展实力,优化低碳旅游供应链,树立统一的低碳旅游品牌。

3.培育低碳市场(游客),打造低碳旅游品牌

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的效益实现在于低碳市场的形成,因此,优化低碳旅游供应链的最终落脚地应加快培育低碳旅游市场,提倡全民低碳消费。首先,要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三产融合,树立低碳旅游品牌。攀枝花应充分利用独特的太阳能资源,率先在全国树立“阳光低碳旅游品牌”,结合“阳光花城”的城市景观特点开发都市阳光休闲旅游产品,结合特色优质农业开发阳光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利用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和地热温泉优势开发阳光康养旅游产品、利用山城、裂谷、峡谷(漂流)等特殊地质条件开发阳光运动旅游产品,构建主题鲜明、功能完善、内容丰富的阳光低碳旅游产品体系,实现攀枝花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其次,要深化低碳营销和消费,进一步加强对游客和社会公众的低碳旅游意识引导和培养,形成全民低碳旅游消费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