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探究

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探究

摘要: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不仅企业要不断强化内部管理能力,注重创新发展,同时还要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出发,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具体的原因,探究如何切实开展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

关键词:国企;财务管理;内部审计

引言

在社会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远的进步,过去在国企中实行的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无法满足国企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需要进一步强化国企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现对财务管理的合理约束,持续优化相应的风险预测机制与财务管理机制,实现国企资金的优化配置,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有效规避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国企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台和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借助高水平、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推动国企经营活动的开展,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国企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制度作用的发挥,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企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意识不强。虽然说国有企业由于性质的特殊性,已经配备了非常齐全的管理制度,还有来自国资委的监管,在财务管理上比较严格,但是从实际落实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沿袭了很长时间的经营模式很难短时间得到改变,加上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比较稳定的经营业绩,长期应用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得国有企业相关领导与财务工作者的管理思路受限,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更不要说有针对性地建立财务风险控制制度。还有部分企业建立的财务风险防控制度已经不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环境,没有就财务风险科学合理地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造成国企发展所面临的风险系数变高。

(二)企业管理理念落后。与私有企业相比,国企在发展中享受到更有优势的政策与资源,这虽然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也无形中影响到国企适应市场的步伐,很难主动开展改革,缺乏改革的决心与勇气,这使得国企进入现代企业发展时期,采用的管理理念依然是比较落后的,并且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具体管理中更注重短期利益的获得,忽视了长远发展,注重对口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执行与落实,没有充分去挖掘企业发展的潜力,缺乏创造力,企业具备的资源得不到最大化的合理使用,财务管理也没有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三)财务管理队伍力量薄弱。从国企财务管理队伍来看,无论是工作经历,还是财务专业素质,又或者是对岗位的敬业程度,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参差不齐,队伍内部的搭配不合理,很多财务工作人员都是老财务,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库,对工作缺乏敬畏与热情,造成财务工作无法创新,始终停留在汇总与核算等比较简单的表面工作上,一板一眼地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处理账务,工作被动,缺乏担当意识,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在内部审计等工作中的作用,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提出改进的建议,创造力缺失。

(四)国企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国企内部组织结构齐全,不同岗位之间分工很细,但是在具体执行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员工抱着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的消极心态工作,职能部门也是能推给其他部门的工作就推给其他部门,对财务管理的相关理念不理解,往往都是应付了事,错误地认为财务工作要求高是财务刁难,甚至跟财务顶着干,工作质量不高,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到位。很多员工对财务工作的认识水平不高,停留在财务不要在钱上出错就好,很难真正理解或者配合。

(五)资金管理不善。市场经济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国企占据了垄断的便利,赚取了非常高的利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的管理思维却没有进行相应地调整,无法创新管理与服务,积极主动去维护并扩大市场份额,依然寄希望于利用行政手段来设置市场壁垒,继续获得垄断利润。财务管理中依然采用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大量向银行贷款,盲目上新项目,扩大企业规模,事实上量化的发展并没有实现国企质的飞跃,反而造成国企对银行资金输入的过度依赖,出现很多资金闲置的情况。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困境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法人治理结构缺乏有力的执行。单纯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来看,国企不仅组织机构全面,还有明确的分工,但是从具体管理实际来看,很多决策的执行常常需要走非常多的行政程序,主管部门的对口管理削弱了国企股东会、董事会等机构的职责,出现管理职责不清晰,多开会走过场的现象。国企中国有资本占据着绝对控股的位置,长期处于强势地位,因此依然实行一把手说了算的集中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权力与制衡失衡的问题,少数领导手中握着绝对的权力。部分国企虽然设置有三重一大的制度,但是具体执行中却没有配备科学的前置决策,造成决策不科学,效果不好。

(二)内部审计监督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国企中,内部审计主要是集中在经营目标与预算执行力两个方面,很少进行专项审计,更不要说从更专业的层面开展深入审计。国企负责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也大多是财务专业出身,无论是对企业整体经营实际还是对经营业务的了解都很欠缺,审计能力跟不上,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对前置审批的监督不到位,削弱了事前监督的作用,大大减轻了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但是却造成了国企部分利润的不经意流失。

(三)目标考核及激励机制不到位。由于国企在业务上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与垄断性,因此在开展目标考核过程中所设置的各种考核指标都是非常保守的,在一年刚开始就能看到一年的经营情况,没有设置具有挑战性的考核指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企面临着严重的市场挑战,并且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果部门或者下属工作业绩完成比较好,给予的激励常常得不到兑现,反而在来年制定考核目标时会增加更多的任务,导致很多经营者为了减轻来年工作压力,管理的目标就是完成经营任务,不愿意突破既有的目标。

三、国企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改善国企内部控制环境。国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就要注重内部管理,不仅仅要关注经营成果,还要综合考虑,做好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财务管理制度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在于企业是否配备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想方设法改善国企内部控制环境。无论是国企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都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先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再落实到行动中,知行合一,做到工作与思想的高度统一。领导要发挥自身带头作用,在企业内部积极宣传,组织开展培训,引导员工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有充分的认识。与此同时,要在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落实过程中投入必要的资金,确保制度得到高效贯彻落实。

(二)创建长效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国企要对现有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优化整合,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将具体的职责分配到部门、到岗位、到人,确保分工明确。同时要优化内部风险控制,加强风险管理质量,不断完善企业财务运行的流程,丰富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中存在的漏洞,避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运行风险。

(三)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制度。国企要主动优化内部审计工作,完善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减少领导与其他职能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干预,保持其独立性,确保内部审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使财务管理的合法化与规范化发展。在企业中积极开展定期财务审核与专项审计,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提高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国企内部审计工作要结合企业发展的方向及时进行转换,灵活切换事前、事中与事后三种审计方式,确保审计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除了内部审计,国企还可以引入外部审计力量,公正客观地审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四)加强资金管理。国企要进一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资金闲置情况,提高资金利用率,将资金管理与企业投融资决策结合在一起,通过董事会商讨合理融资、投资,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监管作用。财务管理要参与到投资决策的全程,从前期的决策到后续的评估,合理分配资金。

(五)加强考核力度,提高激励幅度。国企要加强对目标管理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确保制定的目标考核激励制度能够得到落实,在年末总结中得到兑现,不能造成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对于超出目标的对象或者在创新方面取得突出进展的情况,要给予额外的激励,及时足额兑现,对经营管理不善或者对没有完成任务有责任的领导也要加强考核,能上能下。

四、结语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国企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内部审计质量,还能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企相关部门要全面分析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因素,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不断完善决策流程,主动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财务业务能力水平,确保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国企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研究[J].纳税,2019,13(15):103–104.

[2]樊丰云.探析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相关性[J].财经界,2019(05):124–125.

[3]胡翔群.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构路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4):219–220.

[4]程焕强.新时期下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简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05):73–74.

作者:黄芬兰 单位:株洲高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