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旅游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旅游教育教学质量

在2000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确立了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强国需要强才,强才需要一流的教育质量来保证。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职旅游教育教学质量问题谈几点拙见。

一、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前任校长曾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校舍和规模,而在其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有特色”。的确,师资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根本。学校办学水平高低,取决于师资水平优劣;学生品学兼优,取决于教师德才兼备。师资状况,关系学校兴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迅速提高师资水平,是任何高校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我国高职旅游教育起步较晚,师资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专家以“三不”来概括高职旅游师资状况:一是“不熟”,不熟悉职业大学的教学特点与规律,缺乏高职旅游教育的经验积累。二是“不足”,师资来源渠道不畅,专职教师不够,具有高级职称者更少。三是“不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一般不够高。因此,高职旅游院校必须把师资建设工作摆到特别重要的位置上来。

高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是目前高职旅游院校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最主要的是客观上的原因:其一,社会地位低。目前,社会还存在着鄙视服务行业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崇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也就有了高低优劣之分,认为服务行业职教教师是低层次教师。其二,待遇不高。国家对高职教育投入有限,主要靠学校自筹资金。“生源即财源”,有了学生才有收入,由于人们鄙视职教,家长不想把自己的独生子女送到高职学校,学生也不愿来校就读,结果是生源严重不足导致资金短缺,教师待遇也就上不去。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低下较严重地影响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对此,学校应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风气,努力为教师创造必要的、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发展条件,营造留人、留心、爱岗、乐教的氛围,以利于教师全身心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应实行严格的聘任制和课时津贴制。聘任教师不能只看职称、资历,要看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以利于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应当确立并肯定教师的成就感,鼓励教师努力向“三名三高”(做名人、名家、名学者;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方向发展。同时,要考虑老中青的师资结构,发课时津贴,以鼓励教师在校内多上课,上好课。对教师除定期评选优秀教师外,还应设立教学优秀奖。还应鼓励和支持教师搞科研,特别要支持与教学结合的科研,对优秀成果应给予奖励,这些奖励应与晋升工资、评定职称、出国进修、分配住房挂钩。

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要求很高。作为高职教师,除了应该具有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德国,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具有博士学位外,还必须有5年以上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在我国,目前活跃在高职旅游教育战线的主力军是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他们几乎都是一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仅有几个月的工作实习经历。时下,高职旅游院校也有一批所谓的持“双证”教师,即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同时,还持有行业技能等级证。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因此,学校亟需建立一支真正的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到实践中去学习。学校应定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参与他们的管理和决策,去有关政府机构了解方针政策及全国的发展状况,以利于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吸引力及实用性,同时,也为他们开设新学科提供素材。当然,学校也可以到旅游企业中去“挖墙角”,聘任一些在实际行业部门担任过职务者讲授相应的课程。被聘的兼职教师的课往往很有特色,言之有物,生动形象,实用性强,且可以把行业中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另外,学校可以通过签约的形式,在不变更其所属人事关系、户籍等前提下,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的需要吸引知名专家、教授来校工作,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上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及技能培养。

二、强调实训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按照高职教育CBE/DACUM模式,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和考核都应在实验室或车间中进行,以“学会做”为标准。很显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转化,而实践又为学习理论提供感性认识。但遗憾的是,当今我国高职旅游教育中对实训问题普遍解决不力,缺乏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践场所。有的虽有成功经验,也缺乏总结推广。目前,我国高职旅游院校基本上一个模式,教室加示范操作室,这样简单的模式是难以培养出一流的服务和管理人才的,并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楼是完全按酒店的模式设计建造的,目前全校在校生逾千,其中一半在世界各地酒店实习,一半在校内。全校有300余间标准客房,7间具有不同特色的餐厅以及相应的厨房、酒吧、宴会厅、网球场、健身房一应俱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举止谈吐、衣饰一律按酒店工作实践要求严格训练。由于经济等条件的制约,我国大多数高职旅游院校不可能走“洛桑模式”之路,那么,路在何方?

首要的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联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实现校企联合,可以实现校企两方的“双赢”。对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不需动用多大资金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训课有了保证。东北财经大学和大连渤海饭店管理携手共建的渤海酒店管理学院拥有一座四星级的渤海明珠大酒店作为实习酒店,学生在每年7—9月既是假期又是旅游旺季的时间里到酒店实习,并实行岗位轮换,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能进行3—4个月的管理实习,直接进入饭店的管理岗位。学生通过在企业的见习、实习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企业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窗口。

其次是加强建设模拟职业岗位的实训基地。前已述,我国各旅游院校已经具备简单的示范操作室。但我们要使示范操作室的设施设备更完备,以使模拟场景更接近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

三是除了保证学生正常的实训以外,学校和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学校可以将部分礼仪接待、食堂服务、环境卫生工作交由他们来负责。可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技能、文艺表演等比赛,并推荐他们参加省级、部级的同类大赛。帮助学生成立诸如“旅游协会”等社团组织,让学生在自己组织旅游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该鼓励学生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期时间多出去旅游,要求学生在亲身经历旅游者的角色后对旅游服务各项工作做出评价。此外,在班级管理中,不妨按照宾馆中的人事体制组成班委,班委采用宾馆饭店里面的人事编制命名,班主任为总经理,班长、副班长担任经理,下设主管、领班若干名,班务会议也以饭店部门经理例会的形式举行。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具有实训特点的“模拟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模拟教学内容中的不同角色,感受他们不同的心理,站在他们的角度讲话。如在讲授餐厅服务时,教师和学生可分别模拟客人和服务员进行正式的问候、迎宾引座、推销菜肴、上菜斟酒、收银找零、送客引路等,模拟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和相对廉价的仿真实训手段。如在旅游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图片、幻灯、录像等手段创造良好的模拟情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三、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其次,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以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的实现,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也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为全体国国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再次,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旅游教育必须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包含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应用服务三个方面。

1.硬件建设。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包括与外界互联互通的公共网络建设和本地本校的局域网络建设两个方面。公共网络建设由专业的骨干网络提供商负责;而各地各校对于本地本校的局域(城域)网络的建设热情很高,并已建成大量校园网和城域教育网,但对各自之间的互联互通却很冷淡。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2.软件建设。教育信息化的软件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开发出支持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平台,包括:教学及管理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教学信息交互平台等三大综合应用系统;二是要开发足够多的优质教学课程和相关资源。但纵观当前市场上的各种教育软件,(包括学校自行开发的软件),都有不足之处:首先是,缺乏以教育信息化发展理论为指导的整体建设规划和目标,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以当前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模式。其次,这些教学系统或平台的开发的参照模型存在着极大的谬误。这些问题应引起教育信息化软件开发者的重视。

3.应用服务。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是指对用户进行如何将硬件、软件设施与实际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服务过程。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的核心,即是当前人们常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也是我们开展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根本目的所在:对全国而言,通过互联共享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对各地和各校而言,通过课程整合实现各地各校教学效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四、搞好教材的开发工作,突出高职特色

教材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因素之一,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近年来,高职旅游教材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远不能满足高职教学的需要。在已出版的部分高职旅游教材中,高职特色反映不够,内容过于肤浅,还没有真正过渡到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体系上来。另外,高职旅游院校许多课程仍在借用本科教材。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较大的差异,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与高职教材的内容侧重肯定是不同的。因此,本科教材根本不可适合高职的教学要求。同时,因借用的本科教材内容偏多,理论偏深,也给教与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搞好高职旅游教材改革与建设工作刻不容缓。在高职旅游教材开发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统一组织编写。高职旅游教材如果由学校自编是很难保证质量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技术师资队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实训指导教师的比例是前者过高而后者太少;二是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平均学历偏低,数量亦是严重不足;三是教师本身缺少实践经验,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离岗位太远。所以,教材的编写最好由有关机构统一组织文化、专业、实训指导等三方面教师共同编写。校内专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企业第一线管理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二者结合编写教材能更好地体现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同时,我们在编写的教材的还要坚持国内外结合,从国外同类教材中汲取有用的养料。

2.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方法论,指导学生实践创新。高职旅游教育十分强调实践性,这就决定了高职旅游教材要把实践性的知识放在突出位置。高职教材应根据高职培养目标要求来建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所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行业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度。

3.以行业部门要求与标准为依据。高职教材的开发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具有直观性、现场性特点。高职教育的毕业生要求送到旅游企事业单位各部门的生产第一线,而且是一上岗就能胜任工作,不再要求有岗前培训。所以行业部门的要求与标准是进行课程改革,制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在制定计划和编写教材时,特别要与行业部门颁布的标准靠近、最好要有行业技术人员的参与。

4.体现一定的超前性。面向21世纪,我国旅游行业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以及时总结和提炼。这部分反映新时期、新特点、新观念、新方法的前沿知识,需要在教材中不断充实。学生要经过3年的学习时间才能到岗服务,而现在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为此教材必须要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前瞻性,否则,3年过去,教材即显陈旧。

5.开发计算机辅助教材。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受到新的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所以,在教材形式上,除了继续抓好传统的文字教材外,还要注重开发计算机辅助教材。

五、加强礼仪道德教育,提炼职业之美

礼仪,是人类文明社会交往时的基本修养。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得体优雅的礼仪,包含着对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具体表现。每一位旅游从业人员都必须要有良好的礼貌修养,加强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首先,礼仪教育是改善我国旅游业软环境的重要环节。现代旅游业,本质上是一个依靠现代文明和现代礼貌礼仪来保证企业外部环境和谐与内部统一的新型服务行业。它不仅需要大量资金和生产资料的硬件投入,更需要“软件”的投入——高素质的人,即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和掌握现代规范化礼貌礼仪的员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礼貌礼仪作为现代文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正在创造价值和利润。

其次,礼仪教育是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起点和催化剂。礼仪教育既从旅游从业人员的外部入手,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又结合实践,从旅游从业人员的自身出发,强调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员工在进入旅游业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基础礼仪教育,否则对职业道德的建设就无从谈起,而且在员工的进一步工作中,随着客人类别的增多和复杂化以及酒店业自身的发展,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礼仪再教育。

再次,礼仪是一个人风度与气质的综合体现。旅游业是“窗口”行业,其从业人员的风度与气质很重要。所谓风度是指一个人精神、气质、举止、行为以及姿态的外在表现,是以内在素质为基础的长期生活习惯、性格、品质、文化、道德和修养的内在流露。优美的风度来自于优美的心灵,但优美的心灵不一定自然产生优美的风度,它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美,是美的全部表现。用培养气质来使自己变美的人,比用服装和打扮来美化自己的人,要具备更高一层的精神境界。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高雅气质的人,他优秀的内在素质会通过仪态、举止显示出来,他的气质与风度也会别具风采。

另外,在现代社会的旅游服务行业,优质服务的标准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客人的需求。在客人的各种需求中,求尊重的需求始终处于第一位,而礼仪的“退让以敬人”,恰恰满足了客人的这种需求。所以,每一位旅游工作者必须有良好的礼貌修养,向客人提供礼貌服务。

礼貌服务是指在向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的过程中,出自对客人的敬重和友好,从而注重礼节、礼仪,讲究仪表、服饰、语言、举止、风度,做到微笑服务。向客人提供礼貌服务是旅游工作者的礼貌修养决定的,因此,在旅游教育中必须把礼貌修养作为必修课。通过礼仪课的学习,学生们应知道在与人交往时应有怎样的精神面貌和理想形象;在社交活动中,怎样的行为符合社交礼仪;作为一名旅游工作者,在工作中应有怎样的行为和规范,应有怎样的神态和举止。另外,还要求他们的个人气质和行为习惯有明显的改善,能从社会流行风气中提炼出旅游工作者真正的美,追求严谨、进取、朴素、大方、乐观、善良的高尚品质。

参考文献:

[1]彭青.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J].旅游学刊(基础理论与教育增刊),1999.

[2]冯巍等.高职教育与饭店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基础理论与教育增刊),1999.

[3]程荣福.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4]田喜洲.转变旅游教育思想,提高旅游教学质量[J].重庆商学院学报(增刊),1999,5.

[5]毛爱华等.旅游专业礼仪课教法改进的初步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6]张建宏.优化高职旅游教育的若干思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张建宏.谈职校旅游专业礼仪教育[J].职教论坛,2004,1(中).

[8]张建宏.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谈[J].教育信息化,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