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代教育学生主体性发挥影响

现代教育学生主体性发挥影响

摘要:学生主体性是指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主体性就是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主动、有目的地获取信息来实现学习目标和任务,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成为一个能自觉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求发展的社会主体。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就是当今教育要首先明确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网络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迅速兴起的一门教育学科,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它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与教过程和学与教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有两个基础:理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技术基础,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前提。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由定义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正从教的技术向学的技术转移。Internet日益广泛的教育应用为这种转移准备了技术条件,而其最新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促进这种转移方面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主体解放,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跃式发展,就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为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受其影响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最新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正在教育领域迅速流行。建构主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发挥学生主体性起决定因素的是学习者本身,起积极影响作用的外因是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现。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人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之一“个别化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实行以个体的各自特点为出发点,以发展个性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归宿,以适应个人需要为原则,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为活动方式的教学,最终实现把学生培养和造就成能适应社会不同方面需要的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促进了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其先进的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思想,正是围绕学习者本身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开展的,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中心位置,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的学习资源是学习者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条件

学习资源就是学习者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时代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本身的资源、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Internet上的网络资源及现实社会的真实资源,即由文字教材、软件工具、课件开发平台、多媒体课件以及从网络上获取的各种教学资源等构成的立体化学习资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因此Internet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友好的人机交互功能,为发挥学生主体性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因此,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习者要成为知识的主宰者和学习的主体,就离不开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使各类信息以最佳的呈现方式提供给学习者,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资源;利用虚拟技术,构建模拟现实的学习资源;利用网络系统,从局域网或互联网中获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信息,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使学习资源与途径从“单元化”走向“多元化”,使学习者更方便、更快捷、更广泛地获取知识。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等学习资源的最好工具,是学生主动学习、进行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是为学习主体创造发挥创造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是学习者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师生的角色地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学生的惟一或主要信息来源,学生可以通过因特网、电子图书馆和卫星电视等各种渠道获得大量学习资源,这样就真正改变了师生的角色地位,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所谓引导,就是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所谓辅导,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很快找到所需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所谓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现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促使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过渡到伴奏的角色;从教授知识过渡到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从一部百科全书、一个资料库过渡到一名向导和顾问;从教学生学习过渡到教学生寻找信息,处理信息;是引导而不是塑造学生,这样才能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来说,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教学活动,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情感控制能力日益增强,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获得了锻炼、培育和发展,在学习中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自主学习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没有兴趣就不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兴趣和丰富情感基础上。要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必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学生学习兴趣浓了,就会由过去的“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及教学过程的交互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进行自主学习。

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内容,交互式教学环境使学习形式从“大锅饭”转变为“自助餐”,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被动接受,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信息是通过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采用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的,这便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众所周知,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将教学内容组织成网状结构,允许学习者起点的随意切入与过程的随意跳转,允许非理性的东西发挥作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讲话交流、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比起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使学习内容走向形式多样化、思维立体化、交叉化和综合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超链接技术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更有利于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在传授知识,更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和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