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研究

一、素质文化本真性存在与发展,其功能随着国民素质均衡发展需要日益凸现

“不论环境中的不平衡或社会中的不平衡,造成这种不平衡的是人自身,其根源显然是在于我们人类内在自我的不平衡”。而自我的不平衡是人与文化分离的结果,是国民素质发展失衡根本所在。显然,弥补国民素质文化缺失,认定素质文化概念,加强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二、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

所谓社会主义素质文化,是指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内涵设计、价值取向、目标设定、教育路径与方法,通过实践所生成、凝结和弘扬的国民素质发展的思维指向与价值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问题。建国初期,根据国民素质与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要求干部、知识分子“又红又专”;对学生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给人的德、智、体素质结构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都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国民素质问题,并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郑重提出中华民族文明素质问题,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国民素质提升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国民素质提升的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国民素质提升的精神源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国民素质提升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国民素质提升的文明准则。它为国民素质内容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备构成和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观念形态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主体素质的需要和内容,在发展路径上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素质建设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竭尽全力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标志着我党由重视中华民族基本素质提高向着现代文明素质提高的转变。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

(2)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3)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理素质教育。

(4)修身律己、勤勉做事、平实做人的个人修养教育。

(5)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生活观教育。这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不仅对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内涵作出了精辟概括,也为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强调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不断开创国民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进一步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中华民族文明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基本内容构成

所谓素质文化结构,是指素质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的秩序关系,是作为完整的素质文化观念表现出来的有机整体。那么,素质文化结构如何科学划分呢?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为素质文化价值构建的主题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素质文化的践行标准,旨在解决素质文化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与如何实践问题。进而言之,就是解决国民素质发展的价值观与实践依据问题。以此构建素质文化结构,即生活文明素质文化、心理文明素质文化、精神文明素质文化、生态文明素质文化。所谓生活文明素质文化,主要是指国民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在物质资料消费和精神生活、闲暇生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和文明观念。生活文明素质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发展性与沿袭性同时并存的特征。生活文明素质文化内容为:合理消费观是生活文明的消费要求;优生优育是生活文明的繁衍要求;和谐、诚信、友善是生活文明的交往要求;民主、平等、公正、法治是生活文明的政治要求;抵制低俗现象、自觉健身是生活文明的闲暇要求。旨在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中华民族生活文明素质的提高。所谓心理文明素质文化,主要是指表现在国民生存与发展中的相对稳定的、和谐包容的心理文化观念,把握心理情绪的一种较为稳定的能力。国民的生理心理活动、心理潜能素质(本能、体悟、情绪及条件反射等)、社会心理活动、精神潜能素质(知识、观念、品德、性格、人格、能力)都是通过心理的交互作用而形成发展的,其中介性特征在提升整体素质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意识能动性、内涵稳定性、功能中介性特征。心理文明素质文化构成要素为:

(1)具有独立性,不以强凌弱,主持公道力;

(2)具有奋斗进取,合作竞争的人格力;

(3)具有自控性、勇敢性、果断性、坚持性的意志力;

(4)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力;

(5)具有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力。其心理综合力反映出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水平。所谓精神文明素质文化,主要是指国民所受教育程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共识水平,在社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文明观念与知识。主要包括:科技知识素质文化、思想文明素质文化、道德文明素质文化三大要素。科技知识素质文化,是指国民通过学习、实践的积累而获得的文化与科技知识容量,由此进一步形成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主要包括:文化知识、现代信息处理知识、生活知识、健康知识、家政知识、人际关系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写作知识、审美知识等。其文化与科技知识文明素质主要表现在中华民族成员对事物的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思想文明素质文化,是指社会存在反映在中华民族成员的意识中,经过价值思维活动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观念。思想文明素质文化主要是由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构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核心要素,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道德文明素质文化,是指国民通过社会主义先进道德文化的社会教化在内化后所形成的内在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文明素质文化主要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质所构成。“八荣八耻”是国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品质体现,在国民道德文明素质文化中处于重要地位。生态文明素质文化,是指国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和谐发展的伦理品质与规则观念。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阶段,也必然要求人类建构与此相适应的生态文明素质文化结构,以促进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并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也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素质在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如所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主体素质的要求,对生态文明素质文化结构划分提供了依据,即全民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素质提高的思想保证;主动尊重自然、自觉爱护生态、积极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生态文明素质提高的实践标准。生活文明素质文化、心理文明素质、精神文明素质文化、生态文明素质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文化的结构体系,体现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发展趋势。

四、个体树立素质文化观念内化自觉,是由国民素质内在属性所规定

由于人与人之间具有差异性,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心理态度及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对其素质文化内化程度也不相同。但对素质文化观念内化要求是相同的,每个个体必须树立素质文化观念内化自觉,这是由国民素质的属性和功能决定的。素质文化观念内化教育是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从国民素质的内涵来看,是国民在先天禀赋和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和科技等因素的直接引导的作用下所形成的素质文化观念,通过内化后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国民素质是以国民的内在形式存在的,是在国民与外部世界接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内在属性表现出来的。它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学习素质文化观念,并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内化后,才能转化为素质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在国民的一生中持久发挥作用的品质才是真正意义的素质。从素质文化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性特征来说,一些优良素质文化元素和特质如:孝悌为先、诚实待人、以信为本、重视和谐、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并未因为国家性质的改变和发展而抛弃,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是世代相传,至今仍对国民素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不仅是历代国民个体素质观念反复内化后的结果,更是由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肯定和强化的结果。实质上,这是国民素质内化属性和功能的必然表现。这些优秀的传统的素质文化观念,是社会长期内化积淀的产物,也必然在现代国民素质观念上表现出来。从国民个体对素质文化内化意义上讲,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必然受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引导和作用。而每个人在同样的环境中生活,接受较为相同的教育,而素质水平则不相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体原因来看,这主要是由每个个体对素质观念与知识内化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此,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素质是否能够得到提高,则取决于他对素质观念与知识的内化能力。总之,国民只有树立素质文化与知识的内化自觉,才能在实践中提高素质水平。而实践的功能内在地包含着人作为主体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体现出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确认。因此,国民对素质文化内化并与实践外化相统一,是提高国民个体文明素质水平的主要路径。

五、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正因为素质文化本真性的存在与发展,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已经开展了社会主义素质文化教育。那么,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理应提到应有高度。

(一)建设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可见,在广大国民中开展素质文化教育问题,促进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这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思维指向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为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价值构建的思维指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不断满足提高国民素质的文化价值需求,向着关怀人的完整性和国民健康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理论;坚持人性和谐,提高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水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提高国民素质现代化水平,以保持人的素质文化的完整性,促进人的肉体和精神、感性和理性、个体与社会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的目标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文化进步,而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发展都是随着人类的创造而发展的,其根本标志就是能不能促进人性和谐与人的生活世界统一,能不能促进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理论基础,就是人性结构系统,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三种关系中,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人性结构系统,成为人的素质结构的理论依据,也是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的研究基础。由此,对于文化中凸现出来的人的身体、心理、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进行梳理与评判,升华出先进的素质文化价值观,形成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素质文化思想,以保持素质文化的完整性。

(四)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路径与方法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确定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素质文化思想价值构建,是在借鉴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素质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引领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将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在内容构成上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主体素质的需要;在预设视野上体现国民素质的实践性原则。

2.汲取优秀素质文化资源,坚持差异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素质文化的差异问题,是素质文化建构的关键所在,“从历史文化传统、现实社会环境和具体生活氛围角度来看,任何一种产生于以往不同时代的学术资源,无疑都包含着与我们今天情境的诸多不同,这些不同实际上都是以时空差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真正重视和研究被吸收资源的历史性生成变化维度及其具体表现,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差异及其重要意义”。以评判—先进性与落后性—认定的方式吸收文化资源,保持文化思想观念的开放与交流,在人的素质均衡发展意义上进行评判与认定,进而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素质文化观。

3.营造良好氛围,形成人人践行素质均衡发展观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宣传提升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国民素质教育氛围,使全社会都能充分认识到提升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水平的重要性,自觉、积极、全面地提升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水平。一是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开展素质文化教育;二是始终抓好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教育,促进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社会主义素质文化教育,把社会主义素质文化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本文来自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单培勇李萌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