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实训基地建设难题及办法

高校实训基地建设难题及办法

一、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内基地硬件设施欠缺、功能单一

实训基地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多次重复、反复强化、得以掌握。信息工程系成立后的2-3年内,在校生约1500人,用于实践教学的只有几个普通机房和2个专业实训室。由于没有足够的设备,只能增加理论课的学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技能的提升。同时,因为建设的时间短,机房和专业实训室只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功能单一,科研、生产、培训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没有形成。

(二)校外基地数量不足

信息技术领域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IT业的企业、公司。学院地处晋城,与IT有关的企业、公司数量少,规模较小,且主要以经销设备为主,无力承担学生的实习与实训任务。学生的主要学习企业———富士康集团主要是流水线操作,与学生所学专业无太大关系,实习生流失较多。

(三)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信息工程系成立之初,20多个专业教师中,没有高级职称、和“双师”的教师,无人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没有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实践经验的先例。因此,在教学上,无法向学生传授生产一线的实践知识和技能。

(四)实训模式难以确定

实训基地的建立和运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应该建立怎样的实训模式?学习哪些理论课和实践课?二者的学时、比例应该是多少?实践课如何考核更科学?这些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对于新成立的系来说,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参照,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一切都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逐步地调整。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必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没有充足的实训基地,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就无从培养和提高。信息工程系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充分认识到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在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后,专门成立了信息工程系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本系各专业的特点,制定了适合本系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规划,逐步地按预期目标来完成。

(二)学院投入资金予以支持,合作单位予以帮助

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充足的教育资金保障。要建设实训基地,需要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一是争取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更多的资金投入;二是与当地的企业和集团长期合作、互惠互利、订单培养、减少开销;三是争取一些企业、社会精英人士的赞助和支持,赢得合作项目和资金。为了更好地建设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学院从2007年到2011年,逐年增加经费,购置专业实践设备,完成了硬件设施的基础建设,使设备总值达306万元,生均设备值达1.2万余元。同时,合作单位也在网络教学、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中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三)建设质量高、利用率高、数量充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方面,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按专业大类组建校内实训基地,增加实践课时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建设一批长期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合作单位签订合同、长期合作,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实践场所,实现双赢。以信息工程系为例,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在校内建有多媒体综合实训室、6个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网络实验室、接口实验室、3个数字城市工作室,业余时间全部免费开放,为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岗位专项技能实训、工种考核等提供了保证。与此同时,还与北京四维益友科技有限公司、晋城方舟数码技术公司、晋城新浪印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顶岗实习、技能实训搭建了平台,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在学校里没有学到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才干,而且接触了企业真实的实际生产过程、运行和管理模式、企业文化。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要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要形成“学生能适应市场,市场能接纳学生”这种良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既要适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又要与当地的市场需求相对应。信息工程系把自己的专业特色确定为“专业设方向,对接岗位群,培养分层次,学生自选择”,先后3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5次调整课程设置,并于2007年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公共课(艺术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技能课”,共2772学时,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为1:1。2010年,建立了“面向职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及计算机行业的工种分类,制定配套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按照“教学任务”等同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思路,使校内教育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实践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共3074学时,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为3:2。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密切对接,与市场零距离,更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大力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双师”教师队伍,一要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深入行业第一线,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弥补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少的不足;二要从生产、工作第一线引进高素质专业人员,使其作为外聘教师,为学生讲授来自第一线的生产知识。在学院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信息工程系始终把“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制定了“双师”教师培养实施方案,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实践锻炼等;每年选派30%的教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计算机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引进行业、企业、社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教师、学生做专业讲座和学术报告;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外聘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为学生上课。这些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的举措,极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解决了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很多难题,促进了“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发挥实训基地的多种功能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改革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之一,是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产学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探索建设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近年来,信息工程系与北京四维益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数字城市”工作室,与晋城墨源公司成立了“办公自动化与图文设计”工作室,形成了“校中企、企中校”的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及学生的情况动态安排实习、实训项目,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发展。在此期间,还与合作单位共同合作开发了5门课程,完成了“数字城市”项目建设,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作者:孙莉莉单位: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