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高校贫困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高校应该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优势,创新工作方式,利用好大数据服务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当前的高校贫困生实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更好地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更好地促进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贫困生的规模逐渐扩大。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每年建档的贫困生比例在50%-55%之间。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通过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实现了学生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退学的目标。但是,解决了学生的经济问题,偏重于经济层面的资助而缺少精神辅导、心理辅导。健康的心理对贫困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关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资助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还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解决心理问题。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因素,再受到外界环境的一些影响,在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极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些新的、有效的途径。因此,高校如何面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大数据积极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大数据背景下的研究方法更科学。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心理,但这种方法或多或少均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借助大数据进行研究,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大量的数据,外界干扰因素较少,能更加客观反映真实情况。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研究方法更科学,可以弥补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2.大数据背景下有利于了解贫困生动态。随着学生在网络及各类社交平台上活跃程度的增加,众多网络平台每分每秒都在产生新的内容、新的评论,每天都会有海量的数据产生,这些数据中蕴藏着贫困生的浏览记录、发帖内容、留言信息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这些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通过整合、分析,能够把握贫困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有利于对贫困生的行为进行预测,掌握贫困生动态。3.大数据可为相关教育者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高校可以建立贫困生数据库,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考勤记录、校园卡的使用、图书借阅、助学金的提取等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采集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在校日常表现、经济支出情况、归寝时间等信息,分析学生的生活状况、饮食习惯、学习状况及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等,可以对比学生的正常和异常状态,在观察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及时预测和发现一些问题,为教育者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4.大数据可以快速掌握信息和提高工作效率。大数据具有效率高、方便、快速的特点,通过大数据平台能够直观、快速地分析出结果,不仅成本低,而且节约时间,有利于快速掌握信息。如可以通过大数据快速筛选出大学生异常心理状况;可以掌握全体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可以了解某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通过大数据快速、及时筛查出学生的异常行为;可以横向或纵向对比学生的心理信息。这些都可以让相关工作者快速掌握有效信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面临的挑战

1.相关工作者缺乏大数据使用的意识和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和相关工作者大数据意识淡薄,还未认识到大数据给工作带来的机遇和优势,普遍缺乏大数据的意识。另外,校内从事专业大数据分析的人才不多,一些老师能够认识到大数据给工作带来的好处和便利,但也缺乏分析、处理大数据的能力。2.大数据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存在难度。高校内学生的不同信息往往归属不同的部门负责,比较分散,甚至一些信息是由校外的机构负责,较难得到。要把这些与学生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较快整合在一起,分门别类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3.信息真假的辨别为相关工作者带来挑战。学生的各种信息在各个部门,一些信息是零碎的、表面性的,要从海量零碎的数据中分门别类提取到真实的、有用的信息需要一定的过程,需要整合,需要辨别真假,需要分析,因此对相关工作者提出了挑战。4.大数据下不利于学生隐私的保护。要分析出有效的信息,就要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之上,这些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也代表着学生的隐私,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如何保护学生的隐私,对相关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大数据给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高校和相关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创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实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大数据使用能力

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高校和相关工作人员都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视大数据,了解大数据,将大数据作为工作的重要资源。另外,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自身使用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利用大数据下的研究方式,提高研究结论准确性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影响贫困生的全面发展。许多高校和相关工作者也比较重视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大数据时代,相关工作者要创新研究方式,将大数据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三)创新大数据下的贫困生认定方式,精准识别

对高校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前提是精准识别出贫困生。而贫困生的识别和认定,是高校贫困生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许多高校现在的做法是学生自主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学院审核认定。在这个过程中,有少数同学受利益驱使而出现不诚信行为,甚至有班级会为平衡利益而“轮流坐庄”。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可以建立贫困生家庭经济档案,进而准确把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可以对学生校园卡的使用进行监控;可以查看学生补助、生活费的支出;可以查看学生勤工助学的相关情况,等等。通过各种数据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了解学生的开支,参考各项数据,为贫困生的识别提供便利,做到精准识别贫困生。

(四)建立大数据信息档案库,掌握贫困生心理状态

一些贫困生因“心理贫困”需要一些帮助,但他们受自尊心的影响不愿意将自己的困难或者内心的想法与老师或同学分享。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健全的、范围较广的信息档案库,包含贫困生的家庭、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状况、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以便及时掌握贫困生家庭及本人的相关信息。借助信息档案库,了解贫困生的真实生活情况,分析贫困生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动态,为工作提供便利。

(五)心理与思想、线上线下,创新教育方式

根据大数据分析出的一些“等、靠、要”的贫困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需要加强思想教育。面对这类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展“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贫困,鼓励他们向品学兼优发展,通过努力扭转自身命运。另外,一些贫困生不会将内心困惑主动告诉他人,更不会主动找心理老师,他们更愿意在QQ、微信、微博上与人联系,在网络上他们会放下戒备,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与人倾诉,相关工作者可以利用数字化的虚拟平台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活动。

(六)构建大数据心理预测机制,把握工作主动权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预防的重要性大于解决,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是相关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所以预测的意义重大。通过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库,我们可以了解贫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一些动态的、数字化的信息,对比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掌握工作中的主动权。如,通过学生一卡通的消费情况、学生连接校园网的情况,以及互联网上留下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与分析,得到一些有效的数据,对贫困生心理进行评估,对数据异常的学生进行关注、跟踪,主动联系学生、帮助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必要的时候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将许多事情提前化解,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总的来说,还是机遇大于挑战。高校要树立大数据意识,高度重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高教育工作者对大数据使用、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精准识别贫困生,重视贫困生信息档案库的建设,掌握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创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在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同时,解决其“心理贫困”的问题,利用大数据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N].人民日报,2016-08-21(01).

[2]冉永琴.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8,(12):67-75.

作者:乐林会 单位:楚雄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