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美术素描教学拓展

高校美术素描教学拓展

摘要:素描作为我国高校美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意识、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素描教学以示范性教学为理念,从造型意识、技术形式、材质语言等方面加以拓展,同时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以人为本,努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创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素描教学示范性拓展应用

一、对高校素描示范性教学的认识

1.示范性教学观念的认知

一方面,示范性教学是以教师的示范性技能作为最有效的一种艺术形式,以调动学生对艺术的一种感知,使他们通过感受、模仿,有效地掌握必要的技能。另一方面,示范性教学也是一种观念。教师通过优秀作品分析、课堂讲解示范、思想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或是创作感悟的诉说,或是风格转变的过程分析,抑或是对大师作品的分析等,教师以身示范,传授技能、指引学习方向。这种示范性教学具有启发性、前瞻性和诱导性的特点。示范性教学不仅改变了单一的讲授方式,更直观、生动、潜移默化地传授知识,利于学生从单一模仿再现的形式向多元化表现的形式转变;将固有的思维方式向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转变,不是单一地描摹物象,而是根据形体特点提取物象的状态,分析画面的构成语言、画面的主题效果采用何种方式表现、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等。这些思想观念通过示范性教学,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强。可以说,示范性教学是美术基础造型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

2.高校素描示范性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一些高校的素描教学体系还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绘画技巧的训练,对素描教学有着严格的教学程序,从形体到调子,每一步都要求准确地模仿对象,客观再现物象。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基本功的训练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学生个性化的思想和创造性的表现往往被限制。每位学生对物象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对形体的扭曲着迷,有的对光影的效果感兴趣,还有的对逆光中物体的状态很有感觉。因此,教师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完善学生的兴趣点,通过示范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探索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打破单一摹仿再现的教学形式,从侧重培养技能技巧向注重培养审美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过渡,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利用直观的作品或多媒体图片分析画面的优点,从而充分引导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示范讲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将示范性造型语言与规律潜移默化地贯穿于学生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所学的专业方向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高校素描教学中的示范与拓展

1.造型观念的拓展

素描不仅是一种绘画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素描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训练造型能力。形体准确是素描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形体准确不仅是指对物体固有形体的描摹,更是在某种环境状态下对形体意识的准确把握。这里存在一种倾向性的意味,形体意识的准确更多的意义在于对物象的倾向性的把握。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造型意识的引导,使学生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现实的物象,具有美感的形体才能更好地体现物象的状态,更能打动观者。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用固有的思维模式构建画面,只要求画得准确而缺乏生动性和韵味。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立体化地发散思维,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提高绘画技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素描教学时,要引用一些素描大师的作品进行讲解,从大师的绘画环境、绘画状态、表现出的形式感等方面加以引导。学生创作每一幅作品时都要认真对待,对画面的形式感、表现观念等都要有明确的认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认同和延伸,学生能够在对造型观念的理解上有所拓展,对于物体的形状、质感、整体的空间表现、画面的节奏韵律、画面语言和表现方式等方面会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对当代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无论是时代的思想差别,还是各种流派、画风的差异表现,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绘画心境,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表达情感;对于个性化素描语言的表现,学生要通过不同的绘画形式加以探索,其个性创造能力和人文精神也能在这种探索中逐步得到提升。

2.技术形式的多样化

素描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图形作为其重要的形态要素,表现方法、手段千变万化。或是炭笔的涂抹,或是墨迹印痕,这些形状的状态表现更是画家的心灵召唤。这不仅是技术形式的再现,更是一种观念心境的表达。构图与构成框架,形体与空间,黑、白、灰的处理,点、线、面的安排,透视规律的运用等,这些因素的表现都是多样化技术手段的表达。专业不同,技术手段也不同。如,设计素描的形态要有创造性,创作者在表现形态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意的新颖与率真,这就要求其在生活中感悟不寻常的思维体验和精神诉求。素描教学不能只停留于绘画技巧的层面,造型基础课程的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分析、表现物体的能力,一开始就要介入艺术的本质,以体现出人的精神诉求与情感寄托。素描教学要以人为本,引发学生不同的感悟和个性化的绘画表达,传达出真实的个人情感。

3.材质语言的拓展应用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具有严谨、扎实的造型能力,更要注重对审美趣味、艺术语言等个性表现方面的引导,这更是画者内心世界的独白和一种真实的表现语言。不同的人对材料性质、审美趣味标准、绘画的思维方式导向和技术表达手段等方面的理解和表现不同,画面的效果与传达出的情感也不尽相同。20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驱、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曾指出,一幅素描的蕴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基本材料和物质。在绘画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中的美凝聚着艺术家对生存、生命、生活的探求,也意味着各种艺术技巧无痕迹地融于形式内容之中,让观众透过这种形式,感受到丰富、唯美的艺术盛宴。因此,多种材质语言的运用和多种表现手法的体验,更是画家心境的表达。面对多样的素描题材,画家应加强对多种材料的运用,如各种类型的笔、废旧报纸、水溶性颜料、黑白图片等,材料的选择与体验,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同时给绘画创作带来无尽的可能。伴随艺术新材料的发现与使用,人们对材料的认识、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的艺术形式带来了更加刺激的艺术体验,同时为艺术家对不同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便捷的途径,在不同的视觉语言作用下,艺术品的效果也变得异常丰富。

4.素描语言的认知

总的来说,素描中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形体、比例、结构、透视、空间等,通过在画面中的有序组织与表现,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在画面的语言表现方面,艺术家针对观察到的物象的状态,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对画面的素材进行选择和筛选,用重构和再现的方式表现画面。素描艺术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艺术。画面不同元素的组合与安排,更像是抽象艺术的表现,这似乎更能表现人的心灵,是那种神秘的、动荡多变的、难以名状的内心境遇的传达。在素描中,创作者可以通过点与线的秩序布局,黑、白、灰的空间安排以及灵活多变的材料运用,将素描元素进行整合、重组,构成一种有意味的抽象图示,进而使画面体积、空间视觉感更强,线条的表现更美,构成元素的画面秩序感更强烈。这样的画面也更有冲击力,更能激发学生独立创作的热情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

结语

高校美术的素描示范性教学,能够转化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在形态造型上有新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意识。素描示范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素描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造型观念、素描语言的拓展意义,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探索多种材质语言和多样化的技术表现形式,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提升,从而激发学生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尹德辉,张玉磊.素描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2]庞博.高校素描基础课教改浅探.美术教育研究,2014(24).

作者:朱士峰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