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保险标准化的重要性

社会保险标准化的重要性

一、社会保险标准化的四个层次

社会保险标准化体现在四个层面:技术层、制度层、行为层和文化层。作为共同和可重复使用的规则,标准首先是一种技术手段。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管理标准,都是为了实现最佳秩序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其次,标准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成为一种具有法定权威的制度以后。才有可能有效展开并最终实现。第三,对于为服务提供主体和标准使用者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与服务人员,他可以而且也必定会根据自己的意愿与利益考量做出选择,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总之是具有不确定性,不能保证每一个人在每一次服务中都严格遵照执行。而社会保险标准只有在经办服务机构与人员的行为中得到体现,也就是只有当社会保险经办服务队伍中的每一名员工在每一次服务中都严格按照经办服务标准的要求去做,为每一位服务对象提供符合经办服务标准的服务,才可以说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实现了标准化。所以社会保险标准化还必须包含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与个人行为的标准化。第四,仅仅达到行为层面的标准化是不够的,还必须使标准化服务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成为社会公众对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与人员的素质、能力及其行为表现的共同要求,成为评判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与人员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

二、社会保险标准化的关键在“化”

标准化的四个层面在程序上是依次推进的,在内容上则是逐步拓展和深化的,在表现上则是一个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过程,其中技术层面的标准化是基础,制度层面的标准化是保证,行为层面的标准化是实现,文化层面的标准化才是最后完成。而构成四个层面共同精神内核的则是标准化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就在于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实现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最佳秩序—经办服务的条件、行为与结果的高度一致和统一。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要达到并持久维持这种状态,就必须使影响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秩序的所有因素都达到最佳秩序所要求的水平,也就是说,都必须实现标准化。

三、社会保险标准化须全方位多层次展开

社会保险标准化的真正实现固然有赖于在技术层面上建立起各种标准,但标准化的理念早已有之,标准化所要求的制度条件、人员素质条件以及实现标准化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也是规律可循,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所以社会保险标准化应当全方位、多层次同时展开。就是要各级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与经办服务机构联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社会保险标准化工作。首先,加快社会保险标准化有关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社会保险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级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和经办服务部门在实施社会保险标准化方面的权限、责任和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并研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其次,加强社会保险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包括标准体系规划与标准制定、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标准修订完善等。推进社会保险资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满足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对标准化信息的需求。第三,加强社会保险标准化教育培训。提高社会保险管理与经办服务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接受能力,消除标准化实施的认识障碍;加强社会保险标准化管理培训,提高各级行政管理和经办管理人员实施标准化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为社会保险标准化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邢丽萍单位:石家庄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