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中使命和担当

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中使命和担当

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此,农业保险必须彰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使命担当,与乡村振兴事业同步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已居全球首位,举世瞩目,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必须加强科技支撑,努力开拓创新,引领全球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为世界农业保险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经验。

1.农业保险要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到基础保障作用

在世界百年大变局之下,“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不可避免,必须保证粮食等重要战略物资的稳定供应。在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指出:“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我反复地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农业保险必须在保障粮食的特殊性、战略性、基础性地位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各级政府无论是主产区、产销平衡区,还是主销区一定要将粮食的保费补贴预算作为财政补贴的支持重点,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保险的覆盖面,提高财政负担的保费补贴比例,稳住农民种粮收益预期,这与中央提出的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完全一致。农业保险经营企业要持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的保险保障水平,尽可能覆盖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多项成本,保障农户种粮积极性。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已经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目录。因此,具备资质的保险企业要加大种业保险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设计条款、厘定费率、承保理赔等。

2.农业保险要在保障收入稳定方面起到支撑作用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就是“生活富裕”,要实现生活富裕就必须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保障。国家提出的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高质量发展要求就是要让农业保险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让广大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保障。农业保险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并不一定是完全依赖某种产品的收入保险。由于农村生产和经营范围广,除粮食以外还有其他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特色产业等,这些生产经营都面临着风险,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还有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社会风险,这些都需要保险提供保障。而且在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过程中,很多农民反映农业保险“不解渴”,迫切希望提高保障水平。在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就是脱贫户的重要收入来源,农业保险企业的“防贫保”等项目在应对返贫致贫风险方面筑起了“拦水坝”,这些卓有成效的保险产品还需要继续坚持办好。一些地区开展的重要农产品收入保险试点,还有一些地方开展“保险+期货”的探索把市场风险纳入保险范围,大大提高了保障水平,为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农业保险作为财政支农工具的认识,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农民收入和调动生产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保险公司要积极探索推出农户家庭一揽子收入保险产品,让保险保障农民收入更加简单便捷。

3.农业保险要在促进乡村治理方面起到激励作用

“治理有效”也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乡村治理涉及到乡村的各个方面。农业保险与乡村治理有着重要联系。国家减免农业税以后,从农民手里收钱的项目非常少,农业保险保费是农民自愿交的项目。由于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必须实现“五公开三到户”,即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和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各项业务都直接与农户打交道,需要精细化管理,对乡村的各类数据有很高要求,对基层干部管理乡村事务的能力也有很高要求,这些直接决定从基层收取保费顺利与否。任何一个数据、任何一次赔付都可能影响乡村矛盾的解决。在试点初期,农业保险的及时赔付既帮助农民解决了简单再生产的难题,又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了救灾资金短缺的问题,农村家宴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地方政府减轻了处理矛盾的压力,为乡村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在新时期,在农业保险的“诚信”原则指引下,农民的诚信美德将能更好地得到彰显。农业保险产品的更加科学设计将激励基层的各项管理不断跨上新台阶,例如畜牧保险要求将无害化处理作为前置条件,倒逼地方政府加大无害化设施和场地的投入;农村食品安全保险将促进基层构建政府监督、保险公司负责和民众自律“三位一体”的共管共治新格局。

4.农业保险要在高新技术应用方面起到先导作用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为了更加便捷、科学地为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一些保险公司正在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业务中去,还有一些公司在无人机防灾、减灾、勘灾的组合使用上有所突破,也有一些公司将移动平台搭建、终端功能开发、新技术应用和业务流程再造等有机结合,甚至还有保险公司在农村服务网点布放了“保险智能机器人”,农民可以面对面直接体验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保险公司与科技信息公司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运用卫星影像、生物识别技术等,实现了农险“精确承保、保真保准”“精准快速、有图有址有真相”。长期来看,科技的广泛应用还将突破行业、政府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传统认知。由于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广阔,空间巨大,中国农业保险科技将是一片发展的蓝海,在全球农业保险发展起到重要先导作用,农业保险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以后,农业保险数据共享的进程将会明显加快,自助投保、自动承保和自动触发理赔等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将不是梦想,农业保险科技也将是再保险的重要支撑力量。

5.农业保险要在各项政策组合方面起到催化作用

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金融工具之一,随着全社会对农业保险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十分有限。由于农业保险具有风险防范、倍数效应、增信功能等,“农业保险+”将在各个政策中起到催化作用。随着信用评价制度的深入推进,“农业保险+信贷”的组合将会更加稳固和有效。保险和信贷都是重要的金融工具,银保互动的结果使三方受益。农户能够有效缓解信贷配给的限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都大大提升;保险公司依托这种模式,推动了业务快速增长;银行也能安全放心地放出贷款,大大提高了放贷质量。“农业保险+期货”的组合将会推进收入保险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保险+期货”产品应用在苹果、生猪、鸡蛋等产品的生产上,依托地方政府、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的支持,探索出实现收入保险的有效形式。“农业保险+订单农业”也将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有机联合起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组织农户和社员实现订单生产的同时,将参保统一纳入原材料采购、加工、销售等全链条中,从而确保产业健康发展;农业保险企业也由于整体投保而减少经营成本,其得以有效开展业务。

6.农业保险要在推进国际合作方面起到纽带作用

农业保险是WTO绿箱政策所允许的支持手段,通过支持农业保险来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农民收入是发达国家的重要做法,也被很多发展中国家认为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可行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全球遭遇了严重的新冠疫情冲击之后,各国都提高了风险管理意识,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农业风险管理手段备受关注。中国在短短十几年间的农业保险业务增长速度令全球都瞠目结舌,财政资金的预算、政策文件的指引、法律法规的出台、地方政府的支持等都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都非常希望深入了解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速度背后的原因,非洲、南美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中国农业保险尤其是再保险业务将逐渐与国际接轨,既要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升整体发展质量,也要通过拓展创新走出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如果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走出中国道路,那么农业保险将是最具有展示条件的。在已有的一些农业国际合作和商务合作项目中,中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已经被列为重要内容。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在中国开展的天气指数保险等农业保险试点试验,也将中国农业保险自然而然带入国际化发展轨道。随着中国农业保险体系越来越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在推进国际合作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纽带作用。

作者:龙文军 郭军 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