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境贸易方式

跨境贸易方式范文精选

跨境贸易方式

跨境贸易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双方信用;对策研究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变人们消费的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得到空前的增长。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来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往来,是传统电子商务的升级化应用,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中,商品展示、询价交谈、下单货运等都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消除了商品流通的地域限制并大大降低了成本。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和传统电子商务一样,主要有B2B、B2C、C2C三种。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迅猛增长的势头,2014年作为我国“跨境电商元年”,中国对外贸易中跨境电子商务已经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并且这个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支付手段、关检、货运物流等方面,这些障碍严重阻碍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剖析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出符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促使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

跨境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贸易往来,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电子商务在经济全球化下的一种新型模式,因此,国内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便捷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与传统国际贸易相比,跨境电子商务有着许多优势:成本低廉,由于交易双方是通过互联网直接进行商品的交易,省去了门店、差旅、国际话费、商品周转等一系列不必要的费用,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成本;高效便捷,信息化是21世纪发展的主题,各种信息化平台不断产生,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让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展示,促进了买卖双方快速达成交易。近年来,社会各界不断关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为了给国内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方针,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吸引企业更多地参与到跨境电子商务中,让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商务部的《关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的若干意见》,税务局的《网络发票管理办法》等从对外贸易能力、互联网交易发票等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中涉及的主要流程出发,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和规范化指导。同时,国内各省市也相继出台政策以辅助本地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设立了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在关检、税务、物流、支付等方面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方式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而其支付方式也由传统的先进交易等转变为电子支付方式。近年来,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支付手段。但是,这些第三方支付方式也有一些不足:首先,虚假交易发生几率高,第三方支付企业主要提供一个网络担保的功能,实际交易中很难对交易双方进行完整的身份确认,这就容易造成虚假交易的发生,甚至被不法资金所利用,国际犯罪的风险加大;其次,法律监管不利,国家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部分没有出台有效的监管措施,大多数跨境电子商务是以国外银行合作的方式进行支付的,政府在这一部分存在监管真空,不利于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违规操作监管;最后,交易金额受限,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相关规定,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单笔贸易中交易金额需在1万美金以内,否则需要提交税务凭证,而这又是税务局所缺乏的部分,因此,造成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大资金交易的限制。

(二)关检

国际间的商品贸易都需经过关检,跨境电子商务自然也不例外。跨境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使商品在展示、咨询、交易等环节都实现了快速的流通,但最终交付商品时却往往卡在关检上。商品要想出境,都必须经过报关、检查、缴税等一系列流程,这就造成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成本增加,也大大拖延了产品到货的时间,这显然已经违背了跨境电子商务价格低廉、快速到货的主旨,因此,海关的种种限制已经成为阻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减少关检对跨境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

(三)货运物流

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无论是商品展示、信息交流、确认支付等流程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快速实现,但最终完成商品的交付必须经过物流。虽然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但是跨境物流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目前的跨境物流还存在几点不足:第一,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跨境物流对仓储、货运、关税等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有完备的基础建设和健全的管理体制。第二,缺乏标准化流程。长距离运输、设备周转是跨境物流的主要特点,一套标准化的设备装卸等运作流程是有效地降低物流产生的成本的保障。第三,信息化基础薄弱。目前我国跨境物流行业的信息化覆盖率还不足一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货物分拣错误率高等。

(四)交易双方信用

不论是传统交易还是电子商务交易模式,诚信都是放在第一位的。但目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信用障碍也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假货泛滥、非法网站多、缺乏法律制度等。假货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不仅使买方受到经济上的损失,也让企业甚至是国家的信誉受到质疑,严重影响了企业和国家的形象。由于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而各种非法互联网钓鱼网站或软件问题也层出不穷,使消费者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同时,国家在互联网犯罪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惩罚措施,造成整个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不规范,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应对策略

(一)政府方面

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种主要方式,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跨境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点,制定出一系列帮助扶持政策,更好地推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近几年来,国家在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虽然变得越来越高,也制定了一些有助于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方针政策,但大多数只起到了缓解现存问题的作用,无法真正解决诸如关检、税赋、信用程度等痛点。因此政府应该联合多个部门,如海关、税务部门等,通过实际市场调研,制定和完善符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2.提供基础建设,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一体化流程。

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有80%以上是由国外机构支付手段进行交易,国内电子支付等手段占据比重较小。政府应该主动加强支付平台的基础建设,扶持国内支付机构的发展,提高我国跨境支付平台的竞争力。并且,国家也应该支持企业建立报关、完税、国际运输与仓储等一体化服务队伍,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的便捷度,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

3.重视人才培养。

任何新兴行业或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引进,这也是行业能否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引进,以弥补目前人才缺失的不足,另一方面应该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和高校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储备。

(二)企业方面

1.了解市场需求,提供符合消费者习惯的高质量服务。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信仰、理念,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全球贸易手段之一,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前必须对当地进行一个深入的市场调研,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来定制差异化的服务,以满足该市场的实际需要,以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口碑的产品来赢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保持市场份额。

2.打造品牌竞争力。

企业要保持对国内外新市场新技术的了解,及时地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同时,企业也要大力发展技术水平,打造一个具有高价值的品牌,通过品牌建立、营销一体化等手段,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加强企业合作分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跨境电子商务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下的产物,一些利益相关的企业间应该加强合作,实现信息和技术的共享,将企业间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的一体化,完善整个产业链,以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企业共赢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2.3万亿元,比上一年相比增长率高达32%,并且随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交易规模的不断增加,艾瑞预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16年将达到6.5万亿元,其规模和潜力是巨大的。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下的产物,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也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这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又需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面对,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制定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来减少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政策上的阻碍,并且,企业也应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品牌竞争力,加强企业合作分工,共同实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有效突破。

参考文献:

[1]谢珊珊.中国小额B2C外贸电子商务模式探析[J].企业导报,2013(1):198-199.

[2]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22-31.

[3]张驰.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4):61-64.

[4]陈旭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义乌市为例[J].价格月刊,2014(3):66-69.

跨境贸易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营运而生,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在世界性跨国贸易、我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趋势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中,已然成为促进我国进步以及发展的中坚力量,并且在我国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未来发展势态以及发展前景良好,相关规定表明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总体来说,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进行了有效改善的同时,也使得我国传统跨境贸易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得到了逐渐地降低,而在国际竞争行业中也开始崭露头角。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构建过程中,不仅对外贸交易的多变流转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也为在外贸竞争行业中企业的进入、参与提供了机会。

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现状及模式分析

(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现状

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于2012年首超美国,在当时参与全球经济贸易的国家中规模最大。在经济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应保持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地创新,而不能把以往的经济模式作为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国际经济发展步伐是不断前进的,而贸易形势也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进行充分适应且匹配,基于国际化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调整本国经济发展策略,使得我国跨境电子贸易份额在我国经济贸易总额中持续上涨。可以说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进步,而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得益于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而商务贸易重点创新的目标开始逐渐转向电子商务平台。具有良好经济发展前景的跨境贸易繁荣发展,逐渐引起并提升了我国对跨境贸易发展的重视程度。而对我国的跨境贸易来说,已经在国家相关部门中把跨境平台建设作为了重点内容,通过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基于已有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背景下,加强了各省跨境贸易平台建设,并对一些具有跨境贸易优势的地区对独具当地特色的跨境贸易平台建设给予了极大鼓励,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往来规模。

(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传统跨境大宗交易模式。针对传统跨境交易模式平台服务来说,其就是在网络上进行境内外外贸企业的销售贸易,通过了解相关供应商以及采购商的信息并达成交易。一些供应商能够通过自己产品的特点对相应的采购商进行寻找进而出售产品,对采购商来说,通过平台的优势,将自己所需产品进行多家对比、进而对满足自己实际需求的产品进行选择。平台的沟通功能,能够让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进行实时的交流,促进双方之间跨境贸易的达成,同时也使得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的贸易效率得以大大提升。综合门类跨境小型批发零售平台模式。这种平台模式是将国内的一些企业以及个体经营户的商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在交易平台上具有不同国家的商品且不需跨境费用即可交易的一种模式,对跨境贸易平台来说,其本身在商品交易环节过程中并不会有过多参与,仅需要提供一个跨境交易、沟通的平台即可。而这些平台通过对买卖双方之间交易佣金的收取作为平台的盈利以及维护费用。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这类交易平台在交易工程中,对一些海内外跨境贸易自行进行并买断目标商品,并且只通过自己的平台进行海外交易销售,在国内加工商品后,即可直接对海外消费者进行销售的一种模式,此时商品购买加工以及销售之间的差价作为平台盈利。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其主要把相关信息提供给跨境贸易,如贸易支付平台、物流信息、咨询等,保障跨境贸易交易顺利完成,通过平台提供的贸易服务而获取的佣金为平台盈利。

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应用

传统国际贸易受传统经济发展环境而影响、复杂了贸易的各环节,而在当今依赖于科技进步的世界经济发展大环境中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贸易交易更加快捷,并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跨境贸易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以及优化发展。跨境贸易的不断发展,对相关跨境贸易平台的产生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不同环境独具特色的跨境贸易平台的大量产生,使得跨境贸易平台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受到一定阻碍,从当前来看,多方面的进步才促进了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对跨境贸易平台来说、同样重要的就是企业的发展,但这些企业中往往都具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多种形式产品的产业,而这类产业的有效整合对平台贸易的有序进行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于跨境贸易平台产业链的整合来说,也具有一定重要作用。产业链的不断进步,能够使平台存在的问题得到不断地发现和解决,进而实现创新、整合的完整模式。整合产业链的过程可以对其中的缺陷采取针对性且有效的对策,而针对产品平台可以对自身运营系统进行结合,进而预测所需产品,并及时对相关产品进行提前备货、存储,能够保障平台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能够使把控产品成本的力度得以有效提高。目前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已然是跨境贸易,也不断增加了跨境贸易品台,基于各省市跨境贸易发展的背景下,再不断挖掘和创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在从事外贸的企业建设跨境贸易平台的同时,部分传统企业在开展经济贸易时,也逐渐开始外销企业产品,而此时就会形成各企业产业以及服务基本类似的状况,使得跨境贸易竞争也日益激烈。目前来看,跨境贸易中出现的具有较高相似度特点的货源以及产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跨境贸易平台的建设,进而对个性化的平台发展造成影响。一些本地制造的海外商品使得存在跨境贸易竞争的同时、本地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严峻。而此时跨境贸易平台服务贸易的创新以及升级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服务,同时也对海外商品和本地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服务,使得消费者的本国消费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在平台对新发展趋势的适应程度方面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进行不断创新以及优化。

三、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创新

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发展以及不断扩大的贸易范围,加剧了跨境贸易的竞争,而构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时,相似平台模式的局面开始逐渐形成,一些平台开始自我创新,对自身个性化建设开始逐渐完善,在跨国贸易模式相似度极高的背景下,对当前市场竞争以及国际化贸易发展需求仍然难以适应,此时创新物流以及客户方面开始成为竞争的另一大切入点。针对跨国贸易交易来说,向国内统一运输产品并统一邮寄,可以使得物流的成本得以大大降低,同时也对平台产品数量和质量开展了由平台直接保管的模式。在跨国贸易中,一些企业对保税模式进行了积极开通,使得商品配送时间得到有效地缩短。保税模式以及直邮模式的创新是实现跨国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创新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对平台智能化发展以及在大数据操背景下对客户进行体验服务方面的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此,跨国贸易平台模式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才能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满足,才能通过创新在相似度极高的贸易平台模式竞争中做到脱颖而出,有效实现平台的创新,对企业来说,也是促使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也应进行积极不断地创新以及优化,并对平台管理力度进行一定的加强,保障平台能够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新要求相匹配、相适应,通过平台的创新完善对企业跨国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促进作用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明娟,侯光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考拉海购为例[J].中国市场,2019(23):189+191.

[2]冯冉.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探究[J].纳税,2019(19):240.

[3]蒋培,王栋臣.关于“一带一路”经济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索[J].知识经济,2019(21):8+10.

[4]徐建群.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优化策略[J].电子商务,2019(06):27-28.

[5]周露昭,熊梦镓.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01):18-19.

[6]王洪海,杨琴.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分类及其选择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9):127-128.

跨境贸易方式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在我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贸易方式的变化也对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案例,分析改革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有利于形成符合市场需求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填补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缺口。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一、改革的背景

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国际贸易的一种模式。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受市场需求、资源、劳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成本不断攀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跨境电商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外贸模式下出口商、进口商、分销商、零售商的格局,使得企业可以直接面对个体批发商和零售商乃至终端消费者,有效减少了贸易环节和商品流转成本,为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了巨大空间,但这也给一直处在供应链端而非市场客户端的制造企业及工厂提出了运营及管理方面的新课题。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国2012年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2万亿元,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

2014年我国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449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跨境网络进易额1290亿元,同比增长60%,跨境网络出易额3202亿元,同比增长40%。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跨境贸易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实施海外营销和实现贸易转型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及规范,来促进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如增列跨境电商9610通关代码提高跨境电商出口产品的通关效率等。跨境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和传统外贸转型升级的产物,因此,跨境电子商务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面对这一趋势,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二、改革的举措

基于以上改革思路,国际贸易专业在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支持和鼓励本专业教师参加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培训,在保证专业技术水平的情况下,加强青年教师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教学渗透能力,以及具有企业家眼光的双师型教师人才。传统国际贸易专业只要求教师能够上好自己的几门课,而跨境电子商务要求国际贸易专业老师不仅要有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还要英语娴熟,具备国际商务英语知识和电子商务技能,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课堂英文的讲解和国外客户服务。能够随时进行英文讲解,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学生无法处理的客户沟通问题。为此要加强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和教学理论方法方面的培训学习,为专业的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第二,组建跨境电子商务大学生创业团队为响应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落实《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4-2017)实施方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国际贸易专业中招募有互联网创业思维和对跨境电子商务有兴趣的学生,组建了跨境电子商务大学生创业团队,由学院提供办公场地及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由专业老师出资带队,创业团队利润共享,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

第三,开设《跨境电子商务课程》通过组建课程团队,积极开发适合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增设了《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前期以实训课的方式,设置36学时,后期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及教师教学经验的增加,计划扩展至54学时,课程内容以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为依托,以创业小组形式推进课堂教学,在教学上注重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第四,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校企合作不断尝试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校企合作模式及方案,从课程开发,人才培养及毕业生输送三个领域进行了相关企业的调研、筛选及洽谈。

三、改革的成效

自2015年初捕捉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行业趋势以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重点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第一,师资水平有所加强通过积极鼓励支持本专业参加跨境电子商务及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相关培训,教学团队的专任教师业务素质及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

第二,跨境电子商务学生创业团队运作良好组建的跨境电商创业团队已与多家优质的产品供应商建立了联系,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接到了来自新加坡、美国、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的订单。创业团队以分平台小组形式,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小组成员分别负责产品拍摄,文案设计,产品上架,订单处理,客户服务等,各小组之间互不干涉,但同类岗位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沟通,形成了良好的在创业中学习,在学习中创业的氛围。

第三,《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已开设并实施54课时的教学计划也已嵌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拓宽了人才培养的范围,为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打开了新的局面,同时在课程方面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第四,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果通过与本地的外贸工厂、第三方人力资源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多次洽谈,探讨由企业导师及学校专任教师共同进行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学生职业证书认证培训、校企合作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实施的具体对策,目前已与相关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和订单班人才培养协议,为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良好渠道。本专业在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推动了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还在商贸系形成了良好的辐射和示范效应,促进了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创业教育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一,师资培养模式受到限制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模式,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跨境电子商务的授课教师既要懂得综合了多种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懂得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实际操作,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同时跨境电商平台的通用语言多为英语,这还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应的英文水平。而目前针对教师的培训渠道多为国培、省培及一些行业内的培训,这些培训涉及的范畴多为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专门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培训项目较少,且培训时间较短,关于英语培训,市场上正规英语培训机构的培训周期长,费用高,虽然培训安排时间较为弹性,不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但由于各种规定的限制,很难申请到专项的培训经费。

第二,缺乏适宜的教学评价机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质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要求毕业生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发展产学教育,创业教育,将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如此才能保证人才培养不与产业和社会实际相脱离。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实践类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以往的课程评价标准及体系大多以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作为评价指标,对老师的授课评价也多以备课是否认真,课程进度是否如计划进行,课堂效率及效果如何。基于创业实践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与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不同,该课程的实施不能将学生和老师拘泥于课堂和书本之中,而是更多的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操作实践,例如,调研线下货源市场以进行选品,参加线上线下的跨境电商平台及行业论坛以了解平台政策及动向,与大卖家沟通交流学习产品上架及营销经验,这种课堂内+课堂外的以创业实践为基础的课程显然无法满足现行基于课堂内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教师授课评价标准,传统的课程标准极大的束缚了教师在创业实践教学方面的自由度,也限制了创业实践的开展,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三,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创业实践类的课程开发需要在课程中引入创业项目,而创业项目的引入多需要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无论任何一种模式,均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达成利益分配的共识。就基于创业实践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实施而言,项目组模式更适合在该课程中进行创业实践,然而创业实践必然涉及到利益分配,如何有效满足企业,学校,老师,学生这四者的利益诉求,是决定该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基本要求。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需要学生切实投入其中,将学生的创业实践和课程开发相结合,这必然要求老师既要具备充分的跨境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还要充当项目协调人的角色,充分协调学校和企业,企业和学生,学生和项目之间的关系。项目协调的好坏决定了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基于创业实践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能否落实开展,而项目协调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这在现行的教学工作量核算体系中,并不计入老师的教学、科研或行政工作量,降低了教师在此课程实施中的积极性。

随着市场供求变化,企业需要对市场做出灵敏的反应,也需要对项目进行时时跟进和调整,对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有一定的要求,而高校庞大的组织机构决定了校企合作需要遵循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无法对项目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以上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从不同的层面加以突破。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需以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架构为骨架,以互联网+为视角,以创新创业为驱动,以校企合作为依托,重新构建专业建设各资源要素,在校内,专业内共同有效进行师资、实训基地、创业扶持才能实现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作者:殷慧慧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贸系

第二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已成为外贸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同时也对外贸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从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1跨境电商的发展为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机遇

1.1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外贸市场比较疲弱,处于继续转型时期,跨境贸易电商化已成为我国外贸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增长率为35.4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5.3万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30%以上,并呈现进一步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多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开放给予了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外管局、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及财政部从跨境支付、海关便捷通关、网购检验检疫,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国家从战略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到企业平台层面都推出了系列政策措施,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平台保障.

1.2企业对具备跨境电商综合知识的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将利用跨境平台来发展出口业务,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外贸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掌握跨境电商综合知识的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比较迫切.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阿里学院的调查显示,有85%的受访企业都认为跨境电商存在人才缺口,企业在选择跨境电商人才时的专业主要倾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特别是对具备一定外贸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很大.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知识面相对较窄、知识陈旧,特别是对于平台操作、平台数据收集分析及网络交流工具和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都比较欠缺,并不能适应企业对具备综合跨境电商知识的国贸人才的需要.这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2存在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不适应

跨境电商发展要求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开设课程主要侧重于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流程、跟单、报价核算、商检与报关、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专业技能.而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从业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外贸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掌握图片处理、网络营销推广、跨境电商物流等内容,还要对国际市场需求,不同国家的文化及消费者喜好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利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需要根据岗位要求及核心能力要求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前大部分学校国贸专业的基本做法,主要是把原来专业选修课«电子商务实务»改为«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一学期的课时50左右.在有限的课时当中要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掌握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所有知识,具备一定难度,很难掌握跨境电商的核心技能.

2.2缺乏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实践教学环境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一直存在校内实训不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较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模拟软件实训的方法,缺乏真实环境,软件系统更新能力弱,近几年在外贸市场、进出口规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软件数据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这就使得学生操作与实际商务环境脱节,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在校外实训方面,因为专业的原因,很难找到能同时接纳大量学生实训的企业,或者学生实训中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无法参与到企业的核心工作当中来.对于跨境电商操作而言,更缺乏相应的软件适用于教学模拟.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操作,由于学生缺乏资金经验,货源没有优势,接单率很低,长时间的没有进展直接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3缺乏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主要由毕业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或是从传统外贸企业引进的人员构成,这些专业教师都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但一般都没有从事跨境电商的实际工作,对于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的跨境电商课程,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另外随着近年来速卖通、亚马逊等平台的规范管理,店铺注册和运营都需要承担一定费用,没有从事实际工作的老师难以承担,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相关教师在上课时,只能以买家身份进行平台浏览,没有账号进行网站后台的操作,进一步给学生分析讲解更是困难.

3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3.1优化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

首先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完善和优化.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传统外贸知识掌握较好,而跨境电商操作相对欠缺的情况,增加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跨境网络营销、国际物流操作等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搜索引擎的推广规则,选用合适的网络营销的工具和熟悉国际物流并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进行配送,且能处理商品境内外物流衔接的问题,在线推广企业或产品;也可以在一些原先开设的课程中增加与跨境电商有关的知识,如在«国际货运实务»中增加小包邮递、国际快递、国际专线物流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在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知识和技能.另外在课程设置中采用“立体化”课程设置方式.将信息化教育环境的网络资源和传统的课程资源有机结合,老师和学生之间利用课堂、网络、实践等方式将知识学习构建成一体的课程教学过程.比如跨境平台操作等基础理论课可以安排在网上自主学习课,利用教师教室上课讲解与学生课后线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

3.2进一步完善“实操+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

跨境电商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在专业教学中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货源进学校,学生借助跨境电商平台,使用企业的账号来企业进行线上销售,为企业提供产品推广,进行外贸企业商品代运营.另外也可以成立外贸工作室,让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组成运营团队,鼓励学生进行跨境电商项目的运营实践.让学生利用C2C平台、B2B平台及其他外贸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敦煌网等进行自主创业,提高学生的跨境电商实战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外贸创业能力,还能从自己的工作业绩中获得一定的报酬,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实操+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学校而言,利用企业实训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而言,拓宽了销售渠道,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解决了人才引进难题;对于学生本身而言,获得了全真的实习环境,提升了专业能力,在创业中提高了综合能力素质.是一种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3.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

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现有师资.一方面选派学校专业老师定期到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挂职或兼职,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提升老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合作企业实践专家来给学生或教师讲课,使授课内容与实际业务更加接近,弥补学校老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下,校内外师资相互融合,共同编写实践课教材和实训指导手册,共同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与创业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一定程度提高专业老师的跨境电商技能,为更好培养专业人才服务.

3.4有效发挥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参加跨境电商的各类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近年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等行业机构不断进行技能竞赛工作.比如2016年4月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一届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该比赛依托速卖通敦煌网和两个跨境电商平台,分为本科、高职、中职三组,构建了校企合作桥梁,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运营中来,真正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企业技能,增强学生沟通协作精神,进一步实现零距离上岗.

参考文献

[1]郭心.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13).

[2]高寿华.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析[J].职教通讯,2016,(11).

[3]徐艳艳.跨境电商加速发展背景下新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探析[J].对外经贸,2015,(08).

作者:张丽莉 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本文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创业创新能力;培养

2l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特征的新时代。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0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全民创业创新的新浪潮。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具备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高职院校是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本论文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尽管跨境电子商务的热潮已经席卷全球,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外贸行业的创业门槛,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未能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方法单一,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只注重学生学会操作性技能,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创业创新教育未能有效融入课程体系。部分高职院校未能足够重视创业创新教育,甚至是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有些院校开设了创业创新相关课程,但只是简单以选修或者必修的独立形式存在。

3.缺乏创业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在招聘时优先考虑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但是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创业创新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

4.缺乏创业创新支持制度。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度的支持。在部分高职院校层面对学生创业创新活动支持力度不够,也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社会和政府的资源有效开展创业创新教育。

二、对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培养方案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践能力的职业型、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创新能力和素质为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和实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从人才培养的整体出发,全面、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2.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构筑创业创新平台

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单靠理论,必须扎根于实践。因此,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工学结合把“工作”和“学习”过程相结合和统一的教学模式。校企合是工学结合的开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引进学校,企业选派专业人员为学生授课,为教师提供培训,学生在校学习和到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学校与企业共同构筑创业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地实践机会,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运用,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利用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所提供的实践平台,达到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目的。

3.加强创业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革新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

在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应主动学习创业创新理论和开展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活动,参加各种创业创新培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创新比赛等。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专家,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企业家等成功人士开讲座、论坛、担任创业创新教育导师的方式加强创业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兴趣,并使之成为伴随其终生的创业创新世界观。在课程方面,课程内容应该涵盖行业的最前沿新知识。在跨境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课程体系应加入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课程;针对国贸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应设置创业创新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其次,在开展实训课程时,注意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创新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创业创新实践的机会。如在进行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训时,鼓励学生开展真实跨境电商销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热情。

4.加强创业创新支持体系建设

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需要有强有力的支持制度和体系。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健全创业创新教育的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鼓励师生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培养创业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可设立校级创业创新基金,开展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同时,高职院校也应积极利用各级政府部门对创业创新的扶持政策,利用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培训、服务、场地、税收减免和资金等支持,与各级政府为创业创新教育的开展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的创业创新积极性,让学生从实践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殷莺.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

[2]瞿万波,李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4).

[3]许兴.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3(4).

[4]曾文波,黄庆南,吴其琪.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161-162.

作者:金冯怡 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第四篇:跨境电商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调整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当前的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在营销方式、交易环节、运营成本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从培养目标、调整课程、校企合作、外语语言能力差异化培养四个方面提出跨境电商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整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一、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跨境电商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衰退,欧美市场需求出现萎靡,使得我国的外贸导向型企业受到强烈冲击。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发现了商机,通过网络平台,把商品销售给全球的消费者,销售范围更广,成本更低。这种依托互联网及电商平台的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可以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交易活动,已经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小额外贸发展新模式和新手段,受到很多国家的关注。我国也不例外,自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中提出6项政策措施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后,2014年了《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56号文件),促进海淘正规合法化。

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增长率为35.4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2015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开展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通知》,来管控风险、规范试点流程和提高单笔业务限额。这给跨境电商迎来无限机遇。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增长到6.5万亿元,年均增速超30%。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因此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的区别

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商平台达成交易和进行支付,并通过跨境物流递送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当前模式主要有B2B、B2C和C2C三种。有着全球性、便捷性、价格低、门槛低等优点。但也有结汇困难、运费高、难维权等劣势。与传统国际贸易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的主体和客体不同。传统国际贸易中,经营的主体主要是中介型外贸公司或有进出口权的工贸企业,经营的客体主要是有形的商品,无形的服务所占比例较少。而在跨境电商中跨境电商平台的搭建使得新型的网络虚拟公司成为贸易主体,网络信息及旅游、工程等服务成为新型的贸易客体。信息技术商品在商品贸易中逐渐成为主导商品。

2、交易环节不同。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下,企业的外贸业务通常由交易前准备、磋商、备货、报关报检、运输等流程组成,整个业务流程繁琐冗长。到达消费者之前还要经过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及零售商,时间长、成本高。而在跨境电商模式下,传统外贸中间商的环节通过网络直接延伸到了零售,减少了交易环节,降低了渠道成本,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实惠。

3、营销方式不同。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方式,主要是通过广告、国际展会或者海外等方式推销规模化商品,成本高,收效低。跨境电商通过企业网站视频和图像来介绍企业产品,并提供在线咨询、网上订购、订单查询和售后服务等增值服务,使消费者对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4、运营成本不同。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下,为了达成交易进口商或出口商要进行参展、考察企业信誉、谈判等活动,广告费、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等使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突破了地理位置的局限,绕开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巨额开支门槛,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其把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生产中去,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5、监管方式不同。传统的贸易中,监管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行业监管、国家监管、海关监管以及合同监管,使产品质量得到保障。但在网络跨境电商平台上购物,质量的监管主要依靠平台自己,消费者有时会遇到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无法维权的难题,造成对电商平台信任缺失。针对部分企业在电子商务出口中不重视商业诚信,影响平台信誉的现状,跨境电商平台应首先出台相应的监管规则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其次,我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政策创新也在同步进行,2015年10月《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海关监管方案》落地,根据此方案杭州海关将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货物、物品实际监管,防控风险,打击走私,维护和保障“综试区”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实行“清单核放、集中纳税、代扣代缴”的通关新模式,来提高通关速度,做跨境电商生意的诚信企业将体验到更便利的通关流程。除以上五个方面以外,还有顾客群不同、市场范围不同、支付方式不同等方面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三、跨境电商对新型国际贸易人才的新要求

通过对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的对比以及《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人才不仅要求掌握传统国际贸易业务中诸如询价、核算、跟单、结算等基本技能外,还提出了新要求。

1、具备网络营销能力。跨境电商主要是通过SE0、SNS、论坛、书签等渠道进行产品的推广,所以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国际市场营销的知识,通过对国外消费习惯的了解,设计符合海外需求的推广活动,通过网络营销减低营销成本。

2、具备互联网操作能力。跨境电商主要是通过B2B、B2C网络平台开展业务,因此会要求国际贸易人才熟悉相关平台的操作比如国外的亚马逊、Ebay、Rakuten.co.jp等,国内的中国制造网、敦煌网、速卖通等。除会操作外,一些企业可能还会要求员工具备网页设计、网页内容维护等能力,这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3、具备小语种沟通能力。跨境电商面对的顾客是世界范围内各种语言的消费者,因此需要从业人员除具备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以外还要至少具备一种或多种小语种,如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与来自非洲、阿拉伯国家和南美的消费者沟通。

4、具备供应链管理能力。跨境电商具有小批量、高频次、种类杂、分布广和单票金额少等特点,对物流要求较高,目前采用的多是中国邮政的国际小包和国际E邮宝,以及DHL、FedEx、UPS、TNT等国际快递,加上检验、通关等环节,成本较高。这些都要求跨境电商的从业人员,要在小批量多频次的情况下做到高效协调供应链各环节。

四、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调整建议

为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转换思路,优化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多元途径推进新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是“岗、证、课”,即根据岗位开设相应的课程,考取对应的从业资格证书;针对目前跨境电商岗位的需要,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能够胜任国际贸易、网络营销、网页设计、跨境电子商务等岗位的工作。通过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及定位,对课程及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来完成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二)调整核心课程传统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围绕“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等岗位开展的。新时代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必须以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优化。培养具备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网络营销能力、多语种能力、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能力及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人才。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校必须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诸如让学生在速卖通上开设账号,选择自己认为市场前景比较好的产品,对产品图片进行设计美化,利用邮箱开设PayPal帐户等一系列的操作掌握各项技能。也可以企业接受老师挂职锻炼,掌握一线操作技能,企业安排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训学生,定向安排就业。

(四)外语语言能力差异化培养目前高职国贸专业的学生多是由参加高考升学录取的,本身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能力,鉴于跨境电商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在大二时要求学生选择一门第二外语学习,目前笔者所在的外国语职业学院由于语言种类丰富,就在国际贸易专业开设了二外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相比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为适应时展,高职国贸专业必须调整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规格,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整合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出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较强的跨境电商网络营销能力、外语沟通水平、网站运营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海蓉.跨境电商环境下中小企业出口转型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7):120-121.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EB/QL].(2015-6-2).

跨境贸易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分析;运营风险;应对策略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一定途径把商品从国内市场销售到国外,完成商品配送并进行支付结算完成交易的过程。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方式,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我国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呈现出的一种新兴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发展前景十分诱人,在我国传统外贸转型升级、稳定外贸增长能力方面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党的报告中,“数字中国”的地位再次被提了出来,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市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企业受到严重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环境受到严重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跨境电子商务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几年来,在中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通过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续不断出台,也给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平台,对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企业可以直接与用户建立联系,增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降低企业沟通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硬实力。同时,跨境电子商务备货风险、物流的不确定性、汇率波动、支付系统、市场环境及法律等因素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这一点值得我们去研究以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社会意义

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了贸易国际化,对全球经济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国际战略意义,不仅促进了中国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速了跨境电商在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中的改革。同时也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性升级的一个巨大动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突破了国际与国际之间传统贸易的壁垒,建立起了连接各国政府之间贸易的媒介体,使传统国际与服务贸易从市场贸易迈向了无国界的贸易,同时也为整个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与全球国际贸易格局带来的了一场重要意义的变革。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来说,在国内市场上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跨境电商平台的全球网络化建设能够更有效地去推动国内企业全球化的战略转型,开辟出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一步走向全球化。这也将大大地优化了多边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市场和政府与社会企业主体之间资源配置的双赢。另外,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打造国际品牌的机遇。国内许多企业,他们的产品都拥有良好的质量、性价比和声誉,但是海外消费者并不了解。跨境电子商务致力于打破传统的销售渠道,降低企业产品销售管理成本,保障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经济发展,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机遇,从而建立起一批批具有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对多层次消费者而言,跨境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可以使他们更全面、更方便地了解多样化的产品,缩短交易时间,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随着数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行业逐渐地成熟,但它仍是一个比较新的行业且发展迅速。因此,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消费者可以在家里根据自己的需求及偏好在网络上搜索商品然后下单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显然,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发展规模的日渐壮大,这也可以使其能够站在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风口上。随着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也日益激烈起来,在数字经济技术的发展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政策分红发放,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从原来的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大规模的分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和企业的注册迅速增加。从2016年的6.7万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5.7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尽管对消费者需求产生了影响,但研究显示,人均购买力(即人们从线下购买到线上购买的方式)总体呈上升趋势。使网上购物成为购物的主流,电子商务的渗透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的销售量也大大地增加。中国作为唯一一个能控制得住新冠疫情的主要经济体,除了中国经济以外,其他各制造大国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这就促使了外国需大量进口日常使用的商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消费的一个新趋势。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规模也大大地增加,从2016年的5.5万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2.1万亿元的交易规模。所以,跨境电子商务推动了我国外贸的创新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三、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风险分析

1.汇率波动风险

就目前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没有共同认可的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所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大多数都会采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期间交易货币与结算货币不同,从支付到结算有一定的时间差,在物流配送环节,只有等买家把商品签收后,平台才会把资金划给电商企业,中间经历的环节很长,其中包括很多不可把控的因素。具体而言,主要和外国客户达成交易后支付金额往往要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持续一段时间,期间汇率的波动无疑会给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带来运营上的风险。

2.物流运输风险

物流配送是跨境电商的核心环节,也是保障货物顺利交易的关键因素,对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的跨境电商物流成本高、效益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再次,产品的运输受到国界的限制,货物未合理包装和跟踪,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同时,退换货难度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此外,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地震、暴雨、台风等,以及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都会对物流运输产生很大的影响。

3.支付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外汇市场监管、税收等配套的监管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备,导致了国内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交易体系。当前,中国的跨境电商大多采用第三方付款方式进行结算。由于其独特的付款形式,使得其无法准确地识别业务的真伪,而虚拟业务又给企业的一大批文件审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跨国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进行支付的,所以在进行网上的交易时,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例如受到黑客入侵,破坏了数据分析,导致了财务信息被盗取和修改。

4.法律风险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对国外市场,由于国际之间的法律的区别,法律风险也随之成为了跨境电子商务的最大的风险,也是很多企业做跨境电商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企业在面对税务海关等多个机关的监管;而且直面并不熟悉的消费者、平台和一些监管机关,会面临着很多法律上的问题。例如:政府监管的风险、知识产权的风险、海关事务的风险、刑事风险、税务的风险等。跨境电商企业在法律方面,许多技术壁垒往往涉及到商品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是出现在中小微型企业中,由于这些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就很容易引发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导致很多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5.备货风险

目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保税进口和海外直邮这两种方式,其中保税进口的经营模式风险最大,这种模式需要提前将货物运输至仓库,一般这种货物都是采用海运的方式,如果海运的时间太长,就增加了路途中的不确定因素。如果备货太少,会导致旺季供不应求,若备货太多,就会导致货物滞销的困境,很难把控备货的量度,这时,企业的资金链就会随着货物滞销而增加了企业的备货风险。

6.市场环境风险

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加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摩擦、逆全球化、保护贸易主义等问题,以及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也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全球市场环境的风险加大大增加。除了传统贸易壁垒关税之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例如环境、技术、社会等不断冲击着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贸易,这些贸易壁垒就会通过税收从而来增加消费者的购物成本,从而减少消费者的跨境购物欲望,这样一来就会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商品销售量带来极大的冲击。

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运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1.汇率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是合理选择计价的货币,与贸易伙伴协商将人民币当作出口贸易的一种货币,目前情况下,很多国家都能兑换人民币,即可以在买方国家将货币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再将货款支付给国内,这样可以减少货币在其他国家的汇率差异。二是要在外汇市场上选择一种可以在国际经济和财政商品上进行自由流通的货币选择硬通货,以此来固定费用。三是合理设置报价的备注,提前备注好会影响到报价的核心因素,既能避免风险对报价的损失,也能体现出企业的专业度,为将来的长期合作打下基础。四是如果汇率变动较频繁时,可以与银行办理签订远期结汇协议,避免跨境电子商务的汇率变动上的风险。

2.物流运输风险防范措施

在数字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需要跟随数字化发展的步伐,企业要寻找正规的货物运输的企业,产品包装要严格。企业应遵纪守法,严格按照海关规定出口商品,在出口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出口清单资料。在转运中可能会遇到商品丢失,恶劣的天气导致商品延迟投递,分拣人员暴力分拣,商品包装破损的现象,对此企业应采用对商品贴标签的方式,对其采用多层泡沫、木架、气泡袋的方式来加固自己的商品,以此来保证商品的完好性。此外,企业要了解产品在目的国海关的清关要求,避免涉嫌仿造、伪造产品,如实申报商品的价值。企业还可以大大地增加对外投入,可以选择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去建立海外仓库或者是建立生产基地,通过海外仓,企业可以将商品以大宗货物运输的形式运往目的市场国家,使用目的国家仓库存储商品,然后根据客户的订单,及时做出响应,从当地仓库直接进行分拣、包装和配送,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跨境物流产生的费用和通关环节的复杂程序,有效地减少了物流运输带来的风险。

3.支付系统不够完善的防范措施

中国的跨境电商,在政府的强力扶持下,通过持续的升级和革新,以进一步改进和改进平台的付款。在为企业用户提供诸如外币结算等相关业务时,第三方付款开发企业应采用实名制,从而保证其用户的真实信息,并保留全部业务信息。同时对企业内部系统设立严格的自动触发警报设定,一旦有非法使用权限进行查询、导出、拷贝等操作即从系统层面进行及时预警;也可考虑引入外部专业刑事合规团队,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对接模式进行审查,对企业可能触犯的刑事风险进行提前防范。此外,与银行业密切配合,例如建立第三方跨境人民币支付存款专用账户,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选定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开户机构,相关账户的往来流动均受监管等。严格保护客户的私人信息,禁止违法提供客户信息和客户画像给境外平台或其他的第三方,从而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企业业务很有可能就此停滞甚至崩溃,因此,企业要切实保障客户的私人合法利益。

4.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对于中小微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的风险,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一个优质的营销环境,建立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其次要增大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宣传的力度,帮助增强中小微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熟悉了法律及规则之后再去自己的产品,对于其他合作国家的法律要更加地了解,把握其他合作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以防止出现突发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避免或者是降低因为政策变动给客户不好的体验感。

5.备货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在把商品销售给各个国家之前,一定要对目标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对其文化接受度进行评估,然后提高目标市场的针对性,结合本土的文化因素和消费习惯等,进行本土化营销与推广。在处理滞销的商品,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协商跨境退货一站式管理,在跟供应商预订货物数量之前,要考虑到商品的弹性供应余地,与供应商协商“快速响应”的要求,提高货物的周转速度,减少货物预订的不确定性风险。

6.市场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

对于市场环境风险,企业还要多关注和调查相关国家的市场环境变化,对海外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遇到问题和一些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调整对策。此外,增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客户的心理需求。

五、结语

在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中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快速反应能力提供了新的需求,也对中国传统的商业行政体制提供了新的挑战,对国家的对外开放能力产生了促进的作用,在经济市场大局中抓住机遇,让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点。

参考文献:

[1]杜昀诺.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纺织类制造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21(9):162-163.

[2]邹舟.数字贸易背景下宁波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1(2):8-10.

[3]董向温,朱振荣.跨境电子商务的汇率风险与防范[J]现代商贸工业,2017(27):48-49.

跨境贸易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协同;跨境电商;运作模式;运营框架;创新动因跨境

1电子商务信息协同化演进趋势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兴起于2007年,受到国内消费者海外购物意愿与日俱增的推动,一批以个人代购、代购网站为代表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逐渐兴起。随着美国亚马逊、易贝等国外知名电商企业扩大对我国的业务布局规模,海淘模式涌现并发展壮大。2012年我国全面启动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自2014年7月起,海关总署《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步入规模化、企业化发展轨道。受到协同理念的驱动,跨境贸易从业者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组织间合作、业务流程整合等方式实现了全产业链信息协同。

(一)跨境电商关键主体集团化运营

信息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对市场需求、技术趋势、政策法规、环境规制等方面的变化要有准确的把握,并做出柔性化调整。来自全产业链的信息流是企业做出战略调整的关键资源,因此未来行业发展将以最有利于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方式演变,也就意味着传统商业模式中阻碍信息流动的要素将改变原有组织方式,通过产业结构化调整实现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协同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在于组织种类多样化与规模分散化,将极大削弱信息传递与信息分享效果,由此引发订单处理流程冗余、前后环节衔接不畅、主体责任划分不清、业务对接标准不一等问题,导致服务水平难以满足消费者预期。未来对信息协同的追求将驱动跨境电商供应链组织向更为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业务环节的关键主体,如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结算、互联网营销服务、跨境CRM综合服务等企业,将通过收购或合作方式形成领域内大型集团企业,有核心能力的零散从业主体通过商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确定自身地位,集群内部分工明确、功能完整,能够向外部提供专业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最大化发挥全产业链信息协同优势。另外,集团化运营方式也有利于创新跨境电商业务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模式,构筑跨境包裹商检、缴税、通关的快捷通道,反向促进信息协同在更广泛领域内发挥作用。

(二)服务管理体系协同化发展

跨境电商业务管理体系归根到底是为满足商品供应商、主体功能运营商以及消费者的服务体系,管理绩效最终表现在产业链服务水平是否提升、终端消费者期望是否更好得到满足。在信息协同作用的推动下,跨境电商管理方式将向更有利于实现服务配套化、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细致的服务内容能够产生更为丰富的运营数据,便于合作企业在流程、功能方面有效对接,更好发挥信息协同优势。跨境电商管理体系一方面鼓励更为合理、领先的服务模式融入产业链中,一方面也要制定相应服务规范来明确服务企业的权利责任和行为准则,使其以更为合理合规的方式开展业务运营。未来跨境电子商务将针对国际间物流成本高、运输周期长、国际支付手续繁琐、支付安全威胁、缺乏跨境信用评价等问题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实现跨境电商产业链升级。

(三)跨行业业务流程协同机制逐渐形成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重点对象,在信息协同的影响下,“三流”将更为频繁地传递于各业务主体之间,并加速业务流程协同进程。由于企业间主营业务有所差异,在业务操作流程、系统平台接口、数据信息结构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而造成业务协同的障碍。跨境电商管理体系作为产业链中的关键协调者,为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分享,则需要构建跨行业业务流程协同机制,分为技术协同标准和管理协同标准。前者规定各类信息结构、平台接口、操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标准;后者重点强调业务流程的逻辑关系,如确认支付与发货流程、商品出库与清关服务流程、退换货的物流环节与客户服务流程等。协同机制将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链更高程度的信息协同。

2跨境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创新动因

(一)破解物流难题

海淘正在成为跨境电商的热点,但是物流却成为阻碍海淘发展的最大痛点,主要问题集中在国际转运方面。其通常的转运流程是:消费者在境外某国网站下单,需要联系好一家当地华人转运公司,在网上下单时填写转运公司仓库地址,要求电商网站先发货到转运公司仓库,通过转运公司将商品运至国内通关,之后再由转运公司对接的国内快递公司负责将商品配送至消费者。这其中经历了电商平台、国外转运公司、国内快递公司等多个业务主体,往往会出现无信息可查的弊端。缺乏信息数据的收集、归类与集成意味着信息协同无从谈起。2014年这种局面被打破,苏宁易购与“洋码头”合作的“全球购”上线,天猫国际海外物流搭建与“洋码头”深度合作,从而形成了本土电商巨头企业与自建海外仓储的B2C进口电商企业联合的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与跨境物流三者融合,信息协同整合了商品筛选、订单管理、在线支付、跨境物流等业务,实现了跨境电商服务价值整体放大效应。

(二)提升跨境电商业务管理水平

基于电商平台的跨境交易本身存在参与主体众多、业务流程环节繁复的问题,目前跨境电商依然需要面对系统不对接、信息流不顺畅的现实。信息协同将有益于促进跨境贸易链条各主体企业有序协作与分工业务模式的形成,从而提升全链条业务管理水平。在订单管理环节,多家境外电商网站会将个人用户订单汇聚于转运公司,通过用户识别、订单汇总、订单分类等相关业务环节,提升包裹信息化管理水平,极大降低包裹在接收查验、合并分类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在物流管理环节,电子商务网站和转运公司的信息协同能够实现对商品位置移动全过程的记录,包括电商网站发货到转运仓、转运公司再交接给国内物流企业流程中商品是否破损,或者是否存在消费者为了避税没有如实填报包裹信息而存在海关查验扣留的风险等信息,能够在电商发货、转运公司接货、国内配送、末端交付四个环节传递共享,避免了由于信息缺失所导致的业务流程中断以及事件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

(三)构筑“快速通关”的海关通道

跨境电商带来的海量包裹涌入海关,传统通关流程难以应付突如其来的业务量增加,比如我国宁波港,一个海关口岸清关人员通常只有3人,上千个包裹的清关工作量可想而知,效率无从谈起。因此转运公司的信息与海关系统对接以实现通关流程协同化,是提升通关效率的关键。转运公司按照海关要求提前提交包裹清单及相关审批公文,海关业务系统接收通关申请并实现在线业务办理,极大缩短现场办公审批时间。另外,信息协同有利于实施海关监管。我国海关对于个人自用的海外入境包裹有着严格的重量和价值限制,转运公司出于成本考虑为消费者提供合箱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构成了转运灰色空间。海关信息不仅对接转运公司,还能够与电商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多方信息验证压缩了利益灰色空间,规范转运市场运作。

(四)压缩跨境电商运营成本

基于供应链理论,上下游成员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有利于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跨境电商亦可看作是由众多成员构成的供应链条,包括电商企业、物流公司、航空公司、货代公司和报关公司等,其中国际物流运营占据了供应链成本最大份额。信息协同能够有效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一方面,UPS直邮与小转运公司之间产生较大价差的原因在于空运价格,航空公司需要确保运量的可预测性,提前预估下个周期的货运量,UPS通过对接航空公司信息系统提前预定下个周期舱位量,航空公司就会给出较高运价折扣;另一方面,信息协同的成本压缩作用还体现在业务信息平台对传统制国际贸易体系的冲击。传统进口贸易流动效率差、壁垒高、链条长,高物价都会转嫁到消费者。信息平台通过打通上游海外零售商家与下游普通消费者,逐渐打破独家垄断的传统贸易局面,缩短国际贸易链条,节约供应链运作成本。

3“数字+协同”跨境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构建

生产力和科技的突飞猛进使跨境电商已经升级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的数字贸易。在2017年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中小企业联、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全面阐述了全球数字贸易的概念,即以线上交易平台为依托,以数据为驱动,包含了营销、支付、仓储、物流、金融、关检税汇等相关服务的智能化贸易业态。其中数字化是手段,以达到多主体、多业务之间紧密协同的目的。因此,以“数字+协同”理念主导的跨境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创新将打破目前跨境电商平台野蛮增长、盲目扩张以及商业模式不完善等行业格局,引领未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方向。

(一)基于信息协同的数字化运营框架

协同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协同主体相互合作与协调来实现成果放大效应,并不是主体单个行为过程或者某些随机行为拼凑堆叠所能实现的目标。首先,产生信息协同需求是整个信息协同行为的起点,源于个体自身能力无法满足所追求的目标时,必然产生借助外部资源的动机;其次,协同信息查询与获取是能够获得整体放大效应的保障,包括选择适当信息主体与信息客体,从而构成各要素之间协同工作的组织;协同信息共享与利用是真正发挥信息协同优势的关键,借助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的功能达到组织间、部门间信息的共知,基于企业期望实现的共同目标,利用信息形成有序的活动计划来满足各方协同需求,创造价值。有效的信息协同行为发生在一个合理的运营体系内部,由于其涵盖全流程业务环节,需要破除企业边界乃至行业边界,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化数字运营体系,如图1所示。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化运营以电商平台为核心,从交易过程主体来看,电商平台连接消费者、商品制造商与供应链服务商;从功能与业务流程来看,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了信息充分共享机制下的生态链协同。协同理论认为,协同过程不同于组织要素简单的数量相加,是通过个体的知识经验并按照一定逻辑进行要素的配置与安排,发挥要素耦合最大效用。从行为角度来看,以追求协同效应的组织成员之间的有序分工与协作是协同理论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跨境电商平台将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功能进行汇总,以模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形式嵌入功能体系中,通过兼容性操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公共接口,同时与业务相关的政府部门及银行实现数据互通;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利用自动化调度技术,依据业务处理进度实现操作流程动态组合,并按照业务处理需要合理调用实体资源,有效配合阶段性业务需求,业务活动结束后释放系统虚拟流程与占用的实体资源,以备新的业务流程调用。跨境电商生态圈中的信息主体需要对信息客体的匹配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估,对于能够满足协同需求的临时虚拟组织,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传递、共享及集成业务信息;对于不能满足协同需求的结果进行反馈,从而激发新的协同需求。信息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存在于信息协同行为整个过程中。

(二)“TaaS”跨境电商运作模式

全球跨境贸易数字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线上展示阶段,产品与服务信息通过网页进行展示,沟通交易全部在线下进行,以1999年阿里巴巴的信息黄页模式为代表;二是线上交易阶段,沟通和交易升级到线上进行,以2004年敦煌网在线交易模式为代表;三是数字贸易时代,以线上交易平台为依托,以数据为驱动的包括营销、支付、物流、金融等智能化贸易业态。随着全球数字贸易模式向更高层次演进,对跨境电商运作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跨境贸易活动更加注重及时性、灵活性、服务性,同时针对贸易参与者更具有包容性,基于“TaaS”(贸易即服务)理念的运作模式将为跨境电商提供数字化贸易解决方案。“TaaS”可理解为模块化服务思想,依托于跨境电商平台海量的交易数据和服务数据,将涉及生产端、流通端、采购端诸多服务,构建多维度、小颗粒、标准化的服务模块,其可以自由组合搭建智能贸易解决方案,从而服务于整个跨境贸易生态。如图2所示,“TaaS”跨境电商运作模式为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类、业务服务类、风险控制类、品牌服务类四大类解决方案,用户只需要提出要求并选择相应服务模块,解决方案便会自动生成进而调用相应资源完成此项服务,用户不必知晓业务运营者以及资源所有者,通过“TaaS”赋能而专注于自身主营业务的深耕细作。可见“TaaS”模式抓住了数据这个核心资源,通过对数据的沉淀、分析、再利用,加强了复杂业务流程协同,其可以无限延展,横向上可以不断进化新型贸易服务,纵向上可以服务不同类型贸易主体。未来跨境电商将向轻资产、智能化方向演进,“TaaS”理念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主流。

4信息协同下跨境电商运作模式重构路径

(一)构建以跨境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集群

海淘正日益成为消费者刚性需求,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海淘族规模将达到3560万人,而海淘模式流程复杂、产业链成员分散、商品较高的代购费及跨境物流延迟、包裹丢失等弊端严重影响消费者跨境购物体验,也阻碍了B2C跨境贸易的健康发展。究其根源,是由于产业链成员间缺乏基于信息协同的有序分工与同步协作,有效发挥信息协同的作用势必变革现有跨境电商产业链结构,将多类型、跨企业、零散分布的信息流汇集于跨境电商平台,围绕信息流搭建平台框架,重新设计业务处理流程,并且从有利于满足订单需求的视角对平台进行功能重组,从而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者有机结合,确保以平台为中心的跨境电商模式顺畅运转。事实上,阿里、京东、1号店、苏宁和亚马逊等电商企业相继推出海淘业务,目的是利用其电商平台的信息协同优势构筑全新产业链结构,使自身通过业务整合以及流程对接成为跨境供应链主体,传统以个体公司为主体的单向弱链接结构形态将被以跨境电商平台为中心的产业链结构所取代。

(二)提升跨境电商数字化运营水平

跨境电子商务服务链涵盖多种业务功能,涉及多个业务主体,要实现信息协同化管理需要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作为底层架构的跨境电商管理体系,一方面能够实现跨境物流、国际支付、网络营销等主体业务数字化转换,为关联企业同步化业务内容与协同化业务流程提供信息来源,便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监管订单履行过程中的整体进度,并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与瓶颈环节,提前制定突发事件的管理预案;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为特征的现代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能够对现有跨境电商业务体系运营管理提供最优化解决方案,如业务流程改进、功能整合再造等,以及通过运营数据监控来筛选优质表现的企业成员,重组业务体系结构乃至供应链结构,实现跨境电商生态圈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三)创新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模块化运营

跨境电子商务本身交易流程复杂,主要原因在于涉及环节多、主体差异大,造成信息难以传递与分享,进而限制产业链服务水平提升。通过将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船、运输保险、提单、结汇等复杂业务流程打包成一套完整解决方案,实现服务体系运营方式创新。面对不同业务需求,各项服务内容即为标准化服务模块,可依据不同贸易场景拼装出个性化解决方案。模块化服务方式提升了跨境电商从业主体间协同效率,一方面交易主体在产业链中明确了自身业务范围与主要职责,为上下游伙伴提供业务处理流程、结果等关联信息,提升了订单履行的透明度、连续性,缩短了订单处理时间,提高了订单的客户响应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网络耦合效应优势,业务主体之间存在多种功能匹配方式,某些主体间合作如果不能满足总体目标,则可进行重新组合直至实现耦合效应,使商业行为更加合理有序。

(四)构建跨境电商服务过程化管理体系

随着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盈利方式开始从基本营业收入向个性化增值服务方向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必将带动跨境电商管理体系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业务功能监管为主的管理体系过渡为过程化监管。即服务型供应链监管对象不是业务功能或部门,而是服务。服务本身具有过程化、无形化的特点,服务内容可能跨越多个企业中若干部门的多个功能,单独评估某一功能运营绩效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整个服务流程绩效,因此跨境电商产业链需要构建针对业务流程的监督、控制、评价、反馈的管理体系,如对流程运行的关键节点设置标准参数以监督业务状态;面对服务流程在某些环节出现隐患与风险的应对机制;构建基于过程的指标体系来评价流程效率等。创新过程化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体系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夏恒.跨境电商类型与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1)

2.齐伟伟.我国跨境电商产业链构成、问题及创新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20(11)

3.宋凯钰.我国跨境电商发展中的管理制度、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8(18)

4.马捷,张云开,蒲泓宇.信息协同:内涵、概念与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