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市场

科技市场范文精选

科技市场

科技市场范文第1篇

驾培行业的发展从私家车数量的剧增可见一斑,在驾培市场中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由卖方市场一跃转变成为买方市场。对此,针对当前驾培市场的现状,其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体现。

1.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驾培市场中,大型驾校比较正规,但小型驾校相较于大型驾校在成本控制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交通部对于驾培市场的管理比较宽松,促使驾培市场出现“三级比重过大,一级比重过小”的局面;其次,驾培作为特殊的产业并不受教育产业中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只要按照服务行业的要求申请土地即可,不过在“寸土寸金”的时代,土地租赁的费用高昂,这严重制约了驾培市场的发展,使驾校的规模很难扩大;再则,部分学员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多人深谙车辆驾驶,但苦于没有驾照而无法上路,也有人想要“剑走偏锋”的尽快获得驾照,这催生了小驾校市场的形成;最后,是驾培与考试分离的审批模式,学员多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促使驾校也以这种心态来面对学员的驾驶培训,教学内容只挑重点,教学时间被大幅压缩,这已经成为中小驾校的通病。如果驾校推行高质量全方位的教学,会拉升驾培成本,因而市场中“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比较普遍。

2.进入完全竞争的微利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子啊不断加深,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存在利润空间,那么就会吸引大批资本注入,使利润空间迅速被压榨,进而步入“微利时代”。在驾培产业中,由于燃油成本、广告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其他成本都在不断增加,但驾校为了吸引学员,在学费方面让利很大,导致价格逆势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驾校为了保证能够获取利润,对燃油用量、培训时间等精打细算,形成“精细化”管理。驾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不仅包含软硬件设施,同时在服务质量上的竞争也非常残酷,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使很多驾校培训机构被淘汰,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艰难的存活下来。

二、当前驾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员对驾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驾驶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否,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和重视度不够,所以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解决驾驶员素质过低的问题。高素质的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根基。当前,很多驾校一味的追求高通过率而忽视了对学员安全意识、行车安全与文明理念、操作规范等知识的教育,将平日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了考试,而非培训,很多学员只以拿到驾驶证为目的,不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在选择驾校上以低费用为标准。

2.驾校教学不规范,教学大纲落实不到位许多驾校在建设制度、划分岗位职责、管理档案、学习法规等方面达不到规定的要求,管理人员配置不齐,上报的资料、表格等失真严重;教练员不按规定和要求填写教学日志和记录,驾驶员领取结业证书时的登记不规范,多存在补填、代签、假签等情况;驾校不按规定对学员的学籍建档,许多学员存档在驾校的学籍都有填写不完整和不规范的现象;驾校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为抢生源而恶性竞争,互相压价,各驾校收费标准不一,混乱不堪;有的驾校更是在学时和培训内容上完全忽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私自缩减。

3.部分驾校设施不足和人员素质不高部分驾校不更新教学车辆,有的教学车没有经过技术等级评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的驾校不适用教学车辆教学,教练车不备案,使用普通车辆作为教练车培训等,这都给监管驾校培训的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有的驾校的教练员没有教练员证,而驾校又疏于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教练员频繁更换,教练员文化素质低,授课能力差,不能深刻理解驾培管理的政策法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驾培的教学质量。4.主管部门在监管上依然缺乏“有效手段”监督管理驾培市场的交运管理机构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管理监督各个驾校。例如对学时的监督管理,交运管理部门只负责审核检查,对符合条件、完整合格的培训记录加盖公章后,学员方可获取驾驶证。但是很多驾校与学员联合起来应对监管部门的管理,单纯从培训记录等表面来看,交通运管部门看不出任何破绽,即使想查出驾校的压缩教学时间和内容等问题,也很难取到有力证据。这就使得交管部门监管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电子科技运用于驾培市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同时为了更加有力的监管驾培的整个过程,使驾培经营市场更加规范化、秩序化,全面维护学员与驾校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全面建立了多级分布式的管理框架,并引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分析研究方法。

1.监控驾培基础环节,防止违规操作学员在报名登记时要采用识别指纹和采集头像的方法,杜绝以后的培训考试中代考等虚假现象,创建基础学员档案;严格控制学员的培训时间,教学车辆配备行驶记录仪,以指纹的形式验证学员身份,记录培训时间,对车辆状态、学员身份、学习时间等做严密监控,杜绝教学过程中的不良现象的发生;在考试过程中,用指纹验证考生身份,避免替考现象的出现。

2.动态监管驾培全程,及时发现问题升级运管部门和市级驾培管理处等对驾培过程中的全部动态数据,以曲线与表格作图等形式做系统的动态统计,对重点环节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及时发现、及时改正。

3.设立质量控制点,控制盲目扩张为确保驾培的质量,对驾培质量控制在教学中多处监管,打消驾校利益至上的心理。第一,使驾校教学的规模合理化,使学员的数量与驾校的培训期数和培训硬件、软件等相匹配,是培训能力与招生数量想适应;第二,监管手段信息化,对学员各环节的学时严密监管,学员必须学满规定学时方可参加考试,避免“速成班”和“快速教学”现象的出现;第三,将驾校的招生与学员拿证、学员遵守交通法规、交通事故的发生等情况相结合。

4.建立有效的信息互联互通,多级监督机制对驾驶培训的信息以联网的方法依据监管部门的需要动态的做周期性报告,使数据在市级运管处、省级运管局与市级公安交管所等部门间交换,使数据的相互连通传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这也是实现多级监管制度的基础技术方法和数据资源。

5.设立驾校信誉评价机制,用市场标准规范市场行为从驾校的教学规模、水平、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学员考试通过几率、违规现象以及对学员驾驶情况的长期跟踪记录等教学情况出发,建立驾校信誉评价制度,并将与之有关的评价内容与结果公示。专项治理有严重违规行为的驾校和行为,制定出对驾校驾培行为有规范作用的市场评定准则,依法治理,杜绝乱治现象的发生。

6.建设行业服务,为社会提供有益帮助从行业服务的角度出发,创建有益于驾校和学员的功能。从学员角度出发,建设可以查询驾校信息的功能,使学员可以通过查询详细的了解与驾校相关的教学规模、基础设施、教练员情况以及信誉资质等信息。建立网上报名、预约考试、查看课程、查看考试结果等功能,为学员学车提供方便。从驾校角度出发,创建与驾校教学相关的网上报名、排班预约考试、统计教学情况、调度教学资源等管理功能,为驾校教学的提倡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7.建立长期服务目标借助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机会,创建可以服务全省的机动车驾培网站,将新闻动态、政策法规、业务查询、行业服务、投诉建议等各种零散信息资源整合,从而创建一个服务于本行业的综合性门户网站。

四、电子驾培对驾培市场管理的促进作用

科技市场范文第2篇

一、加快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1.开拓技术市场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20年来,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交易形式不断创新,服务水平日益提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技术市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更加普遍,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要素市场。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架构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技术市场,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和转化效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化主渠道的作用,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各级科技行政管理主管部门都应该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技术市场对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整体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

3.我国技术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相对于我国科技进步和科技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言,其功能和效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仍需加快培育和完善。为适应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全面调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技术市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加快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和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环境。

二、新时期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4.新时期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营造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和促进技术转移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加强技术市场建设,为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

5.新时期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基本方针:根据党的*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和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新时期我国技术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应遵循“培育、引导、规范、提高”的方针。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体系,推动技术市场迅速健康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技术市场环境,引导各创新主体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转化;进一步规范技术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制度,维护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技术市场对外开放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

6.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十年的努力,把我国技术市场建设成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完善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健全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高效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规范有序,能够有效配置科技资源,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现代技术要素市场,力争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年递增10%以上。

三、加快技术市场法规和政策环境建设,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7.在继续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等法律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有关促进技术市场发展、规范技术交易行为、保护技术交易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继续完善地方性技术市场法规、政策,形成健全的技术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全国技术市场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

8.进一步落实现有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扶持政策,研究和完善持续激励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体现技术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应用与再创新,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加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税收扶持政策。

建立技术市场奖励制度,稳定、吸引科技人才队伍。在科技进步奖励评审中,增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权重。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对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依法给予报酬。

9.加强政府对技术市场的宏观引导,研究制定技术市场发展规划和加快技术市场发展的具体措施。对技术市场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务院赋予的推动技术市场发展和对技术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责任,明确技术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建立监管制度,完善监管手段与条件,与工商、税务、质检、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联系机制,明确各自的工作分工与职能,加强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引导和加强新闻媒体对技术市场的宣传和社会监督。

要严厉打击技术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对以非法手段侵害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权和制造、销售假冒伪劣技术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规范技术交易行为,加强技术市场运行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对技术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维护国家技术安全和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各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的管理和工作经费支持,完善技术合同登记制度,保证国家扶持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0.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技术市场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有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信誉评价体系,健全技术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建立技术市场各类相关主体的信用档案和记录以及开展信誉机构认证等工作,推进技术市场信用管理基础工作建设。

四、发挥技术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加速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11.技术转移是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目标,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技术市场要将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移作为一项主要职能,加速完善技术转移机制,构建高效的技术转移通道,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集成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2.要结合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技术转移与扩散机制。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通过技术市场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除涉及保密外,应在全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向社会,使计划项目成果通过技术市场的渠道源源不断地进入生产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要根据技术转移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一批有条件的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移机构形成部级技术转移中心,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型企业等企事业单位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或管理机构,重点开展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技术转移工作。

13.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加强对技术转移国别政策的研究,积极利用国际技术规则,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技术市场促进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创造有利于先进技术流动和转移的市场环境。强化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技术转移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机构,有计划地建立国际技术转移窗口,加速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促进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利用境外技术和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技术转移机构与国内科技中介机构合作,提高中介服务水平和国际技术转移能力。

五、推动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良性互动

14.要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的先导作用,通过市场引导,调整科技创新目标,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促进技术市场与金融市场、产权市场的衔接。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根据科技创新活动从研发到产业化不同阶段和不同性质的资金需求,积极引入和利用社会资金、风险投资、金融信贷等直接、间接投资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完善技术产权交易规则,推进全国技术产权交易行业组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和行业自律的监管模式。推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通过技术评估和市场评估,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或技术转移机构进行交易,构建创新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迅速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在发展较好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展国家高新区内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通的试点工作。

推动技术流动与人才流动相结合。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新型的产学研结合方式,鼓励科技人才以知识产权参股、兴办联合实体或成立股份制企业等方式进入企业,为技术市场创新增添活力,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六、整合技术市场中介服务资源,提升技术市场服务水平

15.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发展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开展技术中介、咨询、经纪、信息、知识产权、技术评估、科技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等服务活动的中介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鼓励民营企业及民营资本参股和进入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引导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兼并重组、优化整合,做优做强,实现组织网络化、手段现代化、功能综合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目标。

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整合科技中介服务资源,根据创新成果转化和商业化的全程服务链条,创建和发展以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开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评估机构等为主的技术市场协作服务机制。

支持和培育一批部级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为自主创新的全过程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的招投标、计划项目成果的技术转移、推广等试点,使其发挥技术市场主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

16.促进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健全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资质认证和服务标准。发挥技术市场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七、加强技术市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技术市场管理经营队伍素质

17.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把技术市场人才培养作为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教育和培训基地,设立技术市场专业人员培训经费,对技术市场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为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从国内重点技术交易服务机构中筛选中青年业务骨干,分期分批输送到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机构或国际技术转移组织中进行定向培训,加快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技术市场创新创业。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逐步提高技术市场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技术市场快速发展注入活力。

18.加强对技术经纪人资质制度的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经纪人认证制度。国家技术市场管理部门研究制定技术经纪人的资质认证标准和培训大纲,加强对技术经纪人的培训,大力提高技术经纪人的专业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八、加强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市场公共服务能力

19.大力推进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面向社会、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的建设。整合与优化技术市场管理机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科技信息机构等的技术交易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动、标准统一、规则明确,支撑全国技术市场体系的多层次公共信息服务网络,鼓励开展网上交流、交易,完善全国技术市场电子政务管理,提供快捷的公共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20.加大对技术市场建设的投入。科技部设立技术市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我国技术市场基础建设和公共事业。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促进本地区技术市场发展的专项资金,形成保障技术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国技术市场快速、持续发展。

九、支持区域、专业技术市场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

21.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强和完善区域性技术市场建设,推动大经济区域内技术市场的联合与互动,鼓励各经济区进一步拓展技术市场功能,重点支持若干经济区域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满足新时期技术市场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市场,满足不同产业领域技术转移和集成的需要。

22.加快中西部地区技术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市场的培育与支持,鼓励东部地区技术市场管理和交易机构与中西部地区技术市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跨区域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有效地发挥技术市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23.根据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技术需求,加速推动农村综合和专业技术市场建设,疏通技术转移的通道,加快优质技术商品的流通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向农村转移。从规范农村技术市场秩序入手,探讨建立农村技术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监管,杜绝假冒伪劣技术流向农村,净化农村技术市场,维护农民的利益。各地要把加快农村技术市场建设作为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部分县市开展试点,并在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经费中予以支持。

十、加强对技术市场工作的领导

科技市场范文第3篇

**,作为**县科技局的顶梁柱,在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上,一方面根据技术市场要求,结合**县实际情况,适时编撰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分市场实施方案》;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媒体,做好宣传文章;经过慎重考虑,层层筛选,选定《**报》等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新闻媒体来作科技局的宣传载体,同期投放的还有“科技网络”等技术性较强的专门用于宣传技术类市场成果的网站来配合宣传工作。她还动员广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到技术市场工作中来。除此以外,**还主编技术市场简报,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开发应用、出台的鼓励政策、企业在线洽谈、合同签约等方面给予全过程的介绍,架设了“全国科技资源**用”的网络金桥。

不仅如此,她还定期举办技术市场培训会。为了筹备培训会,她精心组织了由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为主要参加对象,以企业难题项目招标、网上、在线洽谈等为培训会的主要内容,在培训会上除了辅导网上技术市场业务知识,还增添了有关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科技政策等方面的内容,真正做到了服务企业,回报社会。

**还积极开展深入企业调研工作,将调研结果按照类别进行信息库建档工作;同时帮助企业收集信息,因企施教,个别指导,并赴高校联系项目。浙江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她本人的直接参与下进行在线洽谈,不久即与湖北襄樊永义医疗器械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企业找到了合作对象,**更是为企业之间的强强联手而感到欣慰。她还努力促使企业之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引进,促成了台州耀强公司的层叠式蒸发器及台州方科的弯曲木成型加工机器人生产线技术等的引进,且主持开发了凯凌的生产检测装备线。

企业的交流联合搞上去了,同时,**深知要避免税收的流失,就一定要认真做好技术合同的登记工作。十多年来,她一直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项技术合同的登记工作,对登记单位要求登记的合同进行仔细审查,同时赴乡镇进行技术合同签约培训,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经验编制了适合**县实际情况的培训材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合同签约水平和应防范事项,力争将合约差错降到最低限,这样既保证了企业的引进技术积极性又避免了国家税收的流失,真正做到为企业、为国家做实事。

为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开展和参与网上技术市场乡镇服务站工作。落实“场地、设备、人员、经费”,加强指导和督查,力争在全县各乡镇开设网上技术市场服务站点工作。自该工作开展以来,扶持了楚门镇及坎门办事处的乡镇技术市场服务站试点工作,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乡镇村为辐射点、全县人民共同参与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使技术市场扎根基层。

科技市场范文第4篇

一、加快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1.开拓技术市场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20年来,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交易形式不断创新,服务水平日益提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技术市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更加普遍,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要素市场。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架构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技术市场,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和转化效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自主创新战略的

实施;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化主渠道的作用,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各级科技行政管理主管部门都应该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技术市场对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整体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

3.我国技术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相对于我国科技进步和科技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言,其功能和效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仍需加快培育和完善。为适应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全面调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技术市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加快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和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环境。

二、新时期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4.新时期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营造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和促进技术转移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加强技术市场建设,为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

5.新时期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基本方针:根据党的*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和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新时期我国技术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应遵循“培育、引导、规范、提高”的方针。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体系,推动技术市场迅速健康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技术市场环境,引导各创新主体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转化;进一步规范技术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制度,维护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技术市场对外开放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

6.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十年的努力,把我国技术市场建设成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完善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健全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高效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规范有序,能够有效配置科技资源,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现代技术要素市场,力争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年递增10%以上。

三、加快技术市场法规和政策环境建设,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7.在继续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等法律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有关促进技术市场发展、规范技术交易行为、保护技术交易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继续完善地方性技术市场法规、政策,形成健全的技术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全国技术市场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

8.进一步落实现有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扶持政策,研究和完善持续激励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体现技术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应用与再创新,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加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税收扶持政策。

建立技术市场奖励制度,稳定、吸引科技人才队伍。在科技进步奖励评审中,增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权重。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对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依法给予报酬。

9.加强政府对技术市场的宏观引导,研究制定技术市场发展规划和加快技术市场发展的具体措施。对技术市场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务院赋予的推动技术市场发展和对技术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责任,明确技术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建立监管制度,完善监管手段与条件,与工商、税务、质检、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联系机制,明确各自的工作分工与职能,加强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引导和加强新闻媒体对技术市场的宣传和社会监督。

要严厉打击技术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对以非法手段侵害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权和制造、销售假冒伪劣技术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规范技术交易行为,加强技术市场运行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对技术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维护国家技术安全和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各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的管理和工作经费支持,完善技术合同登记制度,保证国家扶持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0.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技术市场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有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信誉评价体系,健全技术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建立技术市场各类相关主体的信用档案和记录以及开展信誉机构认证等工作,推进技术市场信用管理基础工作建设。

四、发挥技术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加速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11.技术转移是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目标,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技术市场要将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移作为一项主要职能,加速完善技术转移机制,构建高效的技术转移通道,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集成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2.要结合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技术转移与扩散机制。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通过技术市场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除涉及保密外,应在全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向社会,使计划项目成果通过技术市场的渠道源源不断地进入生产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要根据技术转移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一批有条件的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移机构形成部级技术转移中心,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型企业等企事业单位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或管理机构,重点开展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技术转移工作。

13.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加强对技术转移国别政策的研究,积极利用国际技术规则,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技术市场促进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创造有利于先进技术流动和转移的市场环境。强化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技术转移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机构,有计划地建立国际技术转移窗口,加速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促进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利用境外技术和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技术转移机构与国内科技中介机构合作,提高中介服务水平和国际技术转移能力。

五、推动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良性互动

14.要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的先导作用,通过市场引导,调整科技创新目标,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促进技术市场与金融市场、产权市场的衔接。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根据科技创新活动从研发到产业化不同阶段和不同性质的资金需求,积极引入和利用社会资金、风险投资、金融信贷等直接、间接投资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完善技术产权交易规则,推进全国技术产权交易行业组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和行业自律的监管模式。推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通过技术评估和市场评估,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或技术转移机构进行交易,构建创新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迅速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在发展较好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展国家高新区内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通的试点工作。

推动技术流动与人才流动相结合。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新型的产学研结合方式,鼓励科技人才以知识产权参股、兴办联合实体或成立股份制企业等方式进入企业,为技术市场创新增添活力,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六、整合技术市场中介服务资源,提升技术市场服务水平

15.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发展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开展技术中介、咨询、经纪、信息、知识产权、技术评估、科技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等服务活动的中介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鼓励民营企业及民营资本参股和进入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引导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兼并重组、优化整合,做优做强,实现组织网络化、手段现代化、功能综合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目标。

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整合科技中介服务资源,根据创新成果转化和商业化的全程服务链条,创建和发展以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开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评估机构等为主的技术市场协作服务机制。

支持和培育一批部级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为自主创新的全过程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的招投标、计划项目成果的技术转移、推广等试点,使其发挥技术市场主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

16.促进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健全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资质认证和服务标准。发挥技术市场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七、加强技术市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技术市场管理经营队伍素质

17.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把技术市场人才培养作为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教育和培训基地,设立技术市场专业人员培训经费,对技术市场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为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从国内重点技术交易服务机构中筛选中青年业务骨干,分期分批输送到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机构或国际技术转移组织中进行定向培训,加快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技术市场创新创业。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逐步提高技术市场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技术市场快速发展注入活力。

18.加强对技术经纪人资质制度的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经纪人认证制度。国家技术市场管理部门研究制定技术经纪人的资质认证标准和培训大纲,加强对技术经纪人的培训,大力提高技术经纪人的专业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八、加强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市场公共服务能力

19.大力推进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面向社会、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的建设。整合与优化技术市场管理机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科技信息机构等的技术交易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动、标准统一、规则明确,支撑全国技术市场体系的多层次公共信息服务网络,鼓励开展网上交流、交易,完善全国技术市场电子政务管理,提供快捷的公共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20.加大对技术市场建设的投入。科技部设立技术市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我国技术市场基础建设和公共事业。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促进本地区技术市场发展的专项资金,形成保障技术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国技术市场快速、持续发展。

九、支持区域、专业技术市场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

21.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强和完善区域性技术市场建设,推动大经济区域内技术市场的联合与互动,鼓励各经济区进一步拓展技术市场功能,重点支持若干经济区域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满足新时期技术市场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市场,满足不同产业领域技术转移和集成的需要。

22.加快中西部地区技术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市场的培育与支持,鼓励东部地区技术市场管理和交易机构与中西部地区技术市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跨区域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有效地发挥技术市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23.根据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技术需求,加速推动农村综合和专业技术市场建设,疏通技术转移的通道,加快优质技术商品的流通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向农村转移。从规范农村技术市场秩序入手,探讨建立农村技术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监管,杜绝假冒伪劣技术流向农村,净化农村技术市场,维护农民的利益。各地要把加快农村技术市场建设作为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部分县市开展试点,并在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经费中予以支持。

十、加强对技术市场工作的领导

科技市场范文第5篇

一、加强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搞好编制工作,多年来,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他系统学习了党和国家关于编制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切实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学习中,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做到“四个结合”:结合思想实际,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党风廉政教育等活动,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执政为民意识,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遵纪守法,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结合本职工作,虚心学习业务知识,认真把握政策界线,力求减少失误,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和实践锻炼,他熟练掌握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方针、政策以及我市的区划沿革、市直各类机构设置、部分机构撤、并、转、合的情况十分了解,发挥了积极的参谋作用。他撰写的《转变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正确处理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几种关系》等文章,在《日报》上发表,受到了同志们的好评。

二、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在工作中,他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近年来,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机构编制面临的新情况,他及时向编委办公室提出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建议,得到了领导肯定和支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先后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办法》、《市乡镇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办法》、《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市编委办公室工作制度》、《市编委办公室标准化管理操作规程》、《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通知单制度》等规章制度,使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做到了有章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制度化建设。严格履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审核程序,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的“龙头”作用。建立了人员编制数据库,切实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

结合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通过借鉴外地经验,他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由他负责建设的机构编制网,首倡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政务公开;推行的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编制管理证》,引进了人员编制的年度控制计划;组建的市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营造了机构编制理论研究新氛围;这些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前列。

三、积极进取,圆满完成各项机构改革工作

近年来,他积极参与了多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特别是在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我市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制定、实施等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他积极思考行政管理体制为积极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问题,积极参与了理顺经济开发区和东城区管理体制、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年全省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他深入鄢陵县大马乡、柏梁镇、马栏镇等乡镇,认真了解乡镇机构编制、工作职能以及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等现状,广泛听取基层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他起草的《市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流程图》,规范了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他积极协助省、市等多家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共播(刊)发信息8条,其中1条在中央电视台播发,还组织人员编发《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简报》21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机构改革工作的认识,为机构改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求真务实,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人利益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已成为社会大局稳定的隐患。他本着既坚守政策底线,又要维护稳定大局的原则,认真、热情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所反映的情况都认真进行调查核实,确保信访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积极化解由于历史遗留或机构改革等原因造成人员编制问题。仅2011年,他共接待农业局、建委、文化局、房管局、公安局、乡镇来访人员80多人次、信访件10余件,先后帮助市种子公司、市群艺馆、长村张乡等单位解决了因历史遗留的人员编制问题。他还积极参加了乡镇机构改革的督查和信访稳定工作,经常深入乡镇了解改革情况和接待乡镇信访人员,宣传改革政策,帮助解决问题,确保了社会稳定。

五、爱岗敬业,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

友情链接